好用的智能手环环哪个好用?

健身达人看过来,这九款运动手环最值得入手!春节长假临近,或许我们中的不少人到时会因为连绵不绝的吃吃喝喝而集中摄入了太多卡路里,因此必要和及时的运动锻炼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身体在第一时间将这些热量消耗掉并控制合理的体重范围。然而下决心易,但真正能够坚持锻炼对不少人而言却是一件难事。随着运动手环的兴起,选购一款适合的智能健身助手就可以督促你每天都出去慢跑。更重要的是,这些健身腕带还能够追踪心率、卡路里消耗,统计你的锻炼量,成为锻炼身体的好帮手。眼下运动手环新品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所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健身追踪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好在,国外科技网站TechRadar新年伊始就为大家过滤筛选出了目前市面上九款最佳的运动手环产品,它们分别是:1、Jawbone Up24想要市面上最轻便的一款运动手环?首选Jawbone Up24无疑。这款产品放弃了显示功能,追求了极致的轻便性,重量仅有20克,同时佩戴起来也非常舒适。Up24本身并不会显示任何信息,它所统计的每一步和睡眠数据都会同步到漂亮的智能手机应用上显示。这款App可以通过直观的图标显示你所有的生理数据,并且通过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另外,Up24还拥有定期提醒功能,可以让用户设置个性化的锻炼目标,并且不断的完成挑战。例如你可以设定每天要达到多少睡眠时间或确保每天喝足够量的水。2、Nike FuelBand SE这是一款上市已经有好些日子的“老家伙”,但是它的确很好用。Nike FuelBand SE于2013年11月上市,但是目前仍然是市场上最时髦、最好用的运动手环之一。它采用硬塑料材质,但是体积很小,不过在佩戴起来有些生硬感。点阵式的LED屏幕可以很直观的查看当前时间,并且完成锻炼目标后可以显示出彩虹一般漂亮的颜色告知用户。FuelBand SE也是目前市面上表现最全面的运动手环之一,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可以督促用户完成每一个目标。在一天结束之前,你可以看到距离目标的差距、消耗的总热量及步数。除了传统的跑步之外,像瑜伽、保龄球等项目也在FuelBand SE可以追踪的范围内。3、Basis Carbon SteelBasis是第一批推出以内置大量传感器为卖点的产品的公司,包括了心率追踪器、汗液和皮肤温度侦测功能。虽然现在Basis已经推出了全新的Peak智能手表,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依然为大家推荐这款外观略有些老气的Carbon Steel智能手表。Basis Carbon Steel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不用特意开启,当我们开始锻炼时它会自动开始进行追踪。这款智能手表可以非常直观的追踪所有数据,无论是锻炼还是睡眠,而与大多数普通的同类产品相比,Carbon Steel更加无缝化,无需在锻炼开始和结束时必须按下按钮。4、三星Gear Fit三星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已经推出了大量的智能手表,而Gear Fit却是唯一的一款健身腕带类产品。不过尽管它的外观更偏重于手环,但其在功能上依然与智能手表非常接近,尤其是一块非常漂亮的AMOLED曲面显示屏,用来显示各种通知。当然作为一款真正的运动追踪产品,Gear Fit还内置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跟踪用户的动作。不过虽然它内置了心率传感器,但是在数据准确性上还有有待提高。虽然Gear Fit并不完美,但是在三星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Gear Fit是兼顾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双重特性的产品。5、Garmin VivofitGarmin Vivofit在造型上与三星Gear Fit有些相似,但是市场定位却截然不同,前者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健身追踪腕带。它不显示通知、也不支持GPS定位,甚至屏幕都无法点亮。事实上正因为如此,用户根本不必为了续航时间担心,Garmin Vivofit附带的电池可以使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Garmin Vivofit不仅仅作为运动计步器来统计用户的锻炼量,同时还能估计用户的卡路里消耗。同时,在屏幕的顶部还有红色的条状知识区域可以显示用户的睡眠质量和锻炼目标完成情况。另外,Vivofit的价格也非常便宜,只要75美元,就可以获得一款在性能上堪称完美的健身追踪装置。6、Misfit Flash虽然大多数的可穿戴设备看起来都像是廉价的手表或手环产品,但是品味独特的Misfit Flash却凭借时尚的外观和装饰属性吸引了不少用户。第一眼看上去,Misfit Flash并不像是一款运动追踪设备,但是在简单的塑料外壳外面却镶嵌了一组发光二极管用来显示时间。同时,在这个圆形小球中还内置了一些活动及睡眠追踪器,电池续航时间为6个月并且完全防水。另外,与Misfit Flash类似的还有另外一款Misfit Shine,二者同样都属于非常漂亮的健身追踪装置。另外,它49美元的售价与Garmin Vivofit一样都非常亲民,是运动手环入门级选手的首选产品。7、微软Smart Band如果你认为之前的Basis Carbon Steel的传感器就已经很多了,那么看看这款微软的Smart Band,会更让你吃惊。没错,Smart Band内置多达10种不同的传感器,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硬件加速器、陀螺仪、GPS、环境光传感器、皮肤温度传感器、紫外线感应器、电容传感器、麦克风及皮肤电感应传感器等。另外,微软也在全力以赴的将Cortana与WP 8.1系统集成,因此未来在与智能手机配合后能够发挥更强大的功能。另外,安卓和iOS设备上的Smart Band应用也同样支持。8、三星Gear S三星Gear S既可以看成是一款智能手表,也可以看成是智能手镯,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看待。没错,它几乎是市面上体积最大的智能手表,但是同样它也可以完全独立于智能手机使用,甚至内置的蜂窝模块本身就可以用来通话。另外,内置的GPS定位系统,几乎已经可以让用户将智能手机扔在家中。Gear S内置的S Health应用和Nike+ Running和多枚传感器,可以完全涵盖一款运动手环的所有功能。9、Fitbit SurgeSurge是Fitbit目前为止旗下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它采用了智能手表的设计风格,内置GPS追踪、步数统计、心率监测等功能。另外,它还拥有一部分的智能手表功能,比如显示来电通知和短信等。整体上来说,Surge可以看成是加强版的Fitbit Flex或Fitbit Charge。&One more thing......万众期待的Apple&Watch苹果手表Apple Watch预计将会在今年3月上市。虽然它会被归类成智能手表,但是由于运动版的Apple Watch具有超轻量级的铝制机身和氟橡胶材质表带,都可以让Apple Watch成为合格的运动追踪设备。就像许多其它的智能手表一样,Apple Watch的背面同样镶嵌了光学心率传感器和加速度计。另外,通过Apple Watch还能将这些数据同步到iPhone&6上,共享给第三方健康和健身App上,同步到HealthKit平台中。8人已赞分享订阅Copyright&2014雷科技2015 年,对于各类运动腕带(智能手环),该如何比较权衡,作出最适合的购买选择? - 知乎7189被浏览1484226分享邀请回答8662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211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2 个回答被折叠()注册花火通行证,没有账号
智能硬件分类
  对于大家来说,智能手环这个概念应该都不陌生了吧。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品牌有Fitbit、Jawbone以及Misfit等等,而国内更是百花齐放,除了华为、小米、酷派等,还冒出一大堆初创公司的手环,难怪很多人不知道买哪个手环好。  下面是智能手环的一些挑选标准,仅供参考:  1.舒适性是最优先考虑的,戴得不舒服不如不戴。判断的标准就是要轻便、戴着舒服,没有多余感、长时间佩戴没有不适感。  2.运动算法一定要准,步数都记不准,那还说什么智能手环。  3.外观要个性鲜明,说什么没有设计就是最好设计的纯粹是扯蛋。  4.续航要长,由于有些手环增加了很多功能,可以预览各种信息,所以续航缩短也是合理,就看你们可以接受多长时间的续航了。  5.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确认一下你的手机是否在该智能手环的支持列表里,否则可能使用不了完整的手环功能。  既然你看到国内手环多得难以抉择,又觉得Fitbit、Jawbone价格高得心塞?不怕,南瓜菌帮你挑选300元内最好的智能手环:  01 Bong XX智能手环  为什么买:1.颜值高,戴起来轻便舒适;2.有消息提醒功能,续航长达24天;3.运动算法算是国内比较好,有学习功能,会自动学习改进。  Bong XX属于那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凭实力”的智能手环。除了颜值高,它拥有世界上识别运动类型最多的运动算法,可以带给你更详细运动数据,不仅仅只是步数。续航可以长达24天左右,你就安心享受运动,其他的就交给Bong XX。除此之外,Bong XX还有消息提醒功能,电话、短信、微信、QQ这些重要信息,一个也不会错过。遗憾的是,Bong XX只能提醒你有新消息,无法预览信息内容。  参考价格:269.00元  02 唯乐Weloop Now Classic智能手环  为什么买:1.时尚百搭,更好搭配穿着;2.无需拿手机,就能看到手机消息;3.运动算法准确  唯乐这个品牌,你可能比较少听到。但它的产品用起来还真的挺好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这里观看评测(评测的是Now,现在推荐的是Now Classic,两者除了外观,屏幕,以及充电方式不同以外,功能和续航是一致的。)可以查看手机消息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有时候在开会的情况下,不方便掏出手机,只要看看手环,就能知道谁发了什么信息给你。唯乐的运动算法也比较准确,并且借用了Bong的云端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美中不足,就是续航比较短,只能撑5天。  参考价格:279.00元  03 iwown埃微i5 plus智能手环  为什么买:1.性价比高;2.可显示16字的消息;3.可通过手环遥控手机自拍  埃微i5 plus在市面都普遍反映不错,性价比是它最显眼的特征,这样一款带有触摸屏以及翻转感应的智能手环只要129元。当然啦,它也具备消息提醒功能,无需掏出手机,就可以查看手机消息,只不过这功能只针对16字内的消息。至于其他功能,它具备少有的手环遥控自拍功能,爱自拍的同学,可不要错过哦!同样它的续航也只能达到4天左右。  参考价格:129.00元  04 乐心智能手环Mambo  为什么买:1.无需App,更简单易用;2.抬腕亮屏;3.续航长达30天  乐心是一家专注医疗健康电子设备的公司,采用了先进的算法,能够准确地记录每一步。这款手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App,对于南瓜菌这种追求简单的人来说,这样的功能实在是太赞了,所有的数据都能在微信上查看。99元的价格同样可以拥有抬腕亮屏,续航长达30天的好手环。  参考价格:99.00元  05 37°手环  为什么买:1.可测心率,血压;2.可检测疲劳,情绪;3.能分析解读数据  37度是一款可以测量节律波动、情绪及疲劳程度的手环,通过37度手环您可以多维度地了解并记录下自己的情绪、疲劳、睡眠、运动及节律波动变化等等身体量化 的数据。 独一无二而先进的可见光测量技术,会让佩戴测量过程毫无察觉,时刻在精心关怀体验下全方位的精确感知自己。  参考价格:99.00元  这些在300元以下又便宜又好玩的智能手环有没有吸引到你呢?就算是学生党,感兴趣也有能力入手一款啦。
花火网微信公众号huahuozhineng;欢迎打开微信点击添加好友搜索我们的公众帐号,关注我们!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花火网6品牌智能手环测评:运动该用哪款智能手环?_网易财经
6品牌智能手环测评:运动该用哪款智能手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达人,你该用哪款智能手环来运动减肥?
&&6品牌智能手环测评报告
戴着一款跑步锻炼,再将数据和英姿刷到微信朋友圈里,这可是一件时尚时尚最时尚的事儿。
201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风席卷全球。作为可穿戴设备中的佼佼者,智能手环不仅可以记录运动成绩、卡路里消耗,还可追踪身体状态,承担健康管理的任务,号称&私人健康顾问&。听上去很美好,你是否也正准备入手一个呢?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6个品牌的智能手环进行了计步准确性测试、卡路里消耗统计准确性测试及主观,受测品牌分别是Jawbone、Fitbit、Garmin、华为、咕咚及小米。
到底哪款手环统计准确性高,哪款手环时尚好用,测评报告将为你一一解答。
&&专题执笔 张德荣
Fitbit、小米、Jawbone这3款手环的计步表现比较理想,而咕咚手环的计步准确性相对欠佳,计步值比实际低。另外,当佩戴者手臂摆动频率与双腿行走频率一致时,计步值才会接近实际。
测评报告一:咕咚手环计步准确性欠佳 跑步误差达7.5%
本刊记者& 张德荣
在&智能化生活&概念的驱动下,智能手环凭借其时尚性、便携性备受消费者青睐。据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计,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2015年的发货量将达到7210万个,同比增长173%。
然而,你天天刷在朋友圈里的运动数据真的准确吗?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6个品牌的智能手环进行了准确度测试和主观测评。受测品牌及型号分别是Jawbone UP24、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fit2、华为B2(商务版)、咕咚手环2(微信版)及小米手环。
计步功能是智能手环的&入门级功能&,本刊的此项测试结果显示,Fitbit、小米、Jawbone这3款手环的计步表现比较理想,而咕咚手环的计步准确性相对欠佳,计步值比实际低。另外,当佩戴者手臂摆动频率与双腿行走频率一致时,计步值才会接近实际。
咕咚手环计步值比实际低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环主要是通过三轴加速传感器来采集佩戴者的运动信号,再利用软件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将运动数据呈现给佩戴者。而三轴传感器的一大优点就在于其能全方位感受人体振动。
本刊的手环准确度测试在广州一家连锁健身中心进行。整个步数测试分为&跑步&、&步行&、&上下楼梯&三个主项,其中前两项在跑步机上完成。测试用时一周,共招募了3位不同类型的男性志愿者,分别是电子产品爱好者、普通消费者和运动爱好者,身高分布在165cm至180cm之间。每位测试者需需分别佩戴上述6款手环,在每个对应项目上完成3次测试,以排除偶然误差的产生。
结果显示,在&跑步&与&步行&中,Fitbit手环的计步准确性相对较好,每次测试的相对误差基本稳定在3%以内。紧随其后的是小米与Jawbone,计步准确性同样表现不俗,平均相对误差都在3.1%以下。但咕咚手环的计步表现相对欠佳,其平均相对误差在两个项目中均是最高,分别是7.5%和3.9%,单次测试最高误差达到15%,计步值整体低于实际值(如图1)。
《消费者报道》记者就此检测结果致电咕咚方面,不过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其答复。
另外在&上下楼梯&这一项中,除小米以外的5款手环误差值都偏高,其中表现较差的是华为与Garmin,这两款手环的误差超过10%的次数占其总测试次数的一半以上,两者的最高误差分别达到28%和27%。
一家家用健康电子产品企业的产品法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智能手环及其他家用计步产品的计步精度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几家传统计步厂商共同制定的检测方法是模拟振动机测试(振动频率130Hz,振幅30mm,振动500次,测试结果符合500&15步,即相对误差&3%)。&参照这一说法,Fitbit、小米、Jawbone这3款手环在真人测试中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模拟振动机测试的标准值。
另外从3名测试者的数据对比来看,计步值并没有因为测试者的身材不同而产生波动。反而是从3个计步项目的数据对比中,记者发现&跑步&的计步误差会略低于&步行&,而实地测试的&上下楼梯&则明显高于前两者。
针对这两点,Fitbit中国市场部的一位霍姓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表示:&佩戴者在使用智能手环前会按指引填写其身高、体重、性别等个人资料,软件算法会依据个人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所以购买者不用担心手环得出的是千篇一律的无效数据。&
&不规则摆臂&Fitbit误检步数大
由于智能手环是戴在手腕上,会不会由于手臂的不规则摆动和脚步不协调而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呢?
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科技的杨帆向本刊记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大幅度摆臂、不摆臂、不规则摆臂(擦汗、看手机)等动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影响手环的计步精度。&
对此,本刊在&步行&测试主项中加入&大幅度摆臂步行&、&小幅度摆臂步行&、&不规则摆臂步行&、&不摆臂步行(双手插袋)&及&原地不规则摆臂&五个附加测试项目,来模拟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情况,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计步准确性。
结果显示,在&大幅度摆臂步行&、&小幅度摆臂步行&及&不摆臂步行(双手插袋)&三个项目中,6款手环的计步值与实际值都比较接近。对于&不摆臂步行&也能计步,杨帆解释称是&因为双手在插袋过程中还是会随身体产生小幅度摆动&;但&不规则摆臂步行&的计步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以上情况说明了手臂摆动频率与腿部频率一致才能得出较准确的计步结果。
在&原地不规则摆臂&项目中,除华为外的5款手环都产生了误检步数,最高的Fitbit在5分钟内误检步数竟达到100步。德国莱茵大中华区负责智能手环标准认证的工程师张炜对本刊记者表示:&在烹饪或者开车等情况下的摆臂&步数&不应被记录,这些&步数&完全属于手环的误检操作。&
考虑到消费者在日常步行中所附带的不规则动作较多,例如擦汗、看手表、打电话等,而这会导致手环在步数检测上产生或多或少的误差,可知智能手环在日常生活的准确计步还有待改进。
咕咚手环误差相对较小,而表现欠佳的Fitbit,每次测试的误差基本都在50%以上。3款进口品牌的误差整体高于3款国产品牌。
测评报告二:Fitbit手环卡路里消耗统计误差高达83% 进口品牌不如国产品牌
本刊记者& 张德荣
在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人热衷于使用智能手环来量化自己的运动成果。而卡路里消耗作为与体重密切相关的指标,其统计的准确性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立足于&卡路里消耗&这一指标,对Jawbone UP24、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fit2、华为B2、咕咚手环2(微信版)、小米手环这6款手环进行了准确度测试。
测试数据显示,咕咚手环误差相对较小,而表现欠佳的Fitbit,每次测试的误差基本都在50%以上。3款进口品牌的误差整体高于3款国产品牌。
Fitbit手环卡路里消耗值平均误差最高
&目前,医疗机构测试人体卡路里消耗的手段一般是测定其氧气代谢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说道。
此次测试中,本刊选择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人体健康预警测评中心与营养干预中心的实验用运动能耗仪(Livepod iMate)的数据作为运动能耗测试的参照,该仪器采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系仿真实验室研制的IEC-2能耗计算模型,能耗记录精度达到97.5%(科研级)。测试中,3名志愿者需佩戴该仪器及6款手环分别完成&跑步&、&步行&两个项目。
测试结果显示,只有咕咚的平均误差基本稳定在15%以内,尽管误差略大,但已经是6款手环中平均误差值最低和最稳定的。与之相反的是Fitbit,在&跑步&项的平均误差高达60%,在&步行&项则更高,达到83%,表现较差。同时,Jawbone在&跑步&项的表现也不容乐观,平均误差达到65%(如图2)。
为何会误差如何之大?
一家家用健康电子产品企业的产品法规负责人指出:&像距离和卡路里消耗这些数据,都是软件算法在步数的基础上,通过佩戴者输入诸如步幅、年龄、身高等个人资料推算出来的,。&
Fitbit中国市场部的一位霍姓工作人员也在测试前对本刊记者说道:&Fitbit Charge HR带有即时心率监测功能,卡路里消耗的算法也会结合该指标进行更为精确的推算。&
本刊记者尝试以&卡路里消耗值误差过高&为由进行咨询,受测的6个厂商均以&算法涉及机密&为由回绝。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刊此次测试是在跑步机上进行的,因此测试者的行走姿势与路线都比较标准,这样测得的卡路里消耗会比日常情况理想。消费者日常使用时会带有很多不规则动作,例如烹饪、驾车等,这些都会影响步数计算,进而影响卡路里消耗计算。
客观理性看待卡路里消耗值
&以步数推算卡路里的方式会产生较大误差,这是因为佩戴在手腕上的设备无法准确记录无规律摆臂和不摆臂的运动。&知康能耗仪研发人之一张明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误差较小的推算方式是识别佩戴者的运动动作及运动强度。&
目前,市场上的手环还会统计很多对健身无效的卡路里消耗,包括基础能量消耗(即人体处于静卧、肌肉放松、不思考等情况下,维持生存所需的最基本消耗)以及坐车、开车等产生了误检步数的消耗统计。张明君补充道:&这些消耗值往往让佩戴者产生误解,以为自己的运动量已经足够。&
针对此,记者确实在本次受测的Fitbit和Garmin手环屏幕上看到一个包含基础消耗的卡路里消耗值,具体的运动消耗值只有在其对应的App上才能看到,没有屏幕的Jawbone手环也是如此。而另外3款国产手环则是直接显示运动消耗值。因此,本刊建议消费者在使用手环时一定要分清显示的消耗值是否包含基础消耗值。
还要注意的是,有卡路里消耗不一定就代表能够减肥。&运动初期主要是消耗身体里面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两者中的卡路里,30至40分钟的适当运动后,才会燃烧身体中脂肪的卡路里。&健身教练阿海提到。
所以面对手环动辄上百甚至上千的卡路里消耗,消费者还是要理性对待。最重要的是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将智能手环上的卡路里消耗值作为参考,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观察自己的进步情况。
其中,Jawbone、Fitbit、华为这3款手环主观评分较高;而就体验者的评分与意见来看,健康数据的拓展性与手环的互动性受到重点关注。
测评报告三:主观测评Fitbit智能手环佩戴更舒适,华为实用性较高
本刊记者& 张德荣
智能手环的风暴正向消费者吹袭,但产品在智能手表与运动检测两个领域的定位还是十分模糊。对于手环自身,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佩戴者的使用体验也影响着对产品的整体评价。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Jawbone UP24、Fitbit Charge HR、Garmin Vivofit2、华为B2、咕咚手环2(微信版)、小米手环这6款手环进行了一次主观测评,从外观、佩戴、操作三个方面了解佩戴者的使用感受。
其中,Jawbone、Fitbit、华为这3款手环评分较高;而就体验者的评分与意见来看,健康数据的拓展性与手环的互动性受到重点关注。
华为外观出众,Fitbit佩戴更舒适
外观和佩戴是消费者接触手环的第一环节,往往影响着其购买欲望。
单从视觉效果来看,Jawbone UP24与华为B2的评分较高。参与测试的体验者普遍认为:Jawbone的设计时尚潮流,而华为则凸显商务气质。
本刊今年5月进行的智能手环购买意向的问卷调查显示,在260位参与者中,73.75%的人认为智能手环需要搭载屏幕显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Jawbone与小米两款手环就因为缺少显示屏在外观整体评分中稍逊于其它4款(如图3)。
问卷调查同时显示,参与运动健身的人群比较注重科学规律的运动数据统计。健身教练阿海就谈到:&假如手环能在屏幕上呈现给健身者实时的运动数据,就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运动节奏。这也能加强手环与使用者的互动性。&
而有过两次广州半程马拉松经验的丁幂则另有看法,他认为:&屏幕能显示的数据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手机连接才能得到更为详尽的数据分析。&也就是说,屏幕的设计有其体贴之处,但是否需要屏幕还是取决于消费者自身。
另外,作为穿戴式健康追踪腕带,智能手环需要长时间佩戴在使用者手臂上,佩戴体验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因素。据CNN报道,2014年初,Fitbit公司因出现产品导致皮肤过敏问题,召回Force系列运动追踪腕带。
在本刊此次由6名志愿者参与的主观测评中,6款手环在佩戴上得分差距不大。在长时间舒适度体验中,6款手环都没有出现皮肤过敏问题。反而是在剧烈运动后,会稍微出现汗水黏糊的情况。Fitbit中国市场部的一位霍姓工作人员对《消费者报道》坦承:&Fitbit Force的确因致敏问题被召回,但新上市的Fitbit Charge HR是采用柔软、耐用的低致敏材料,佩戴者只要保持手环干燥清洁,就基本不会出现致敏状况。&
针对材料问题,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6款手环的生产商均在设计时考虑到用料的致敏性问题。结合本次主观体验的结果来看,消费者只需在佩戴手环时注意保持清洁即可。
Jawbone操作人性化,华为实用性高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ndeavour Partners2014年的民意调查显示34%用户在佩戴6到12个月后就把手环束之高阁,再也没用过。
Jawbone国际合作与产品开发部总监Jorgen Nordin也曾公开表示:&可穿戴设备需要解决的除了提高自身算法、改进设计外,更大的问题或许是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趣味性。&
本刊此次主观测评中,6款手环的App均能对用户健康运动、睡眠等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为用户搭建了社交分享平台。
其中,Jawbone UP24在操作体验上得分较高。根据体验者的反馈,在Jawbone的App中有一项&smart coach&小功能,它能够根据当前用户的运动情况给予运动建议。这也是6款受测手环当中唯一一款能给出用户反馈意见的,实现了与用户的&交流&。&
但要指出的是Jawbone手环与安卓手机的蓝牙连接不太稳定,偶尔出现无法连接情况,需要重新启动手机才能解决。另外,Garmin手环则需要切换到&sync&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除了App与用户的&互动&,手环本身与用户的&互动&同样重要。本刊问卷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手环功能是否人性化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
这次测评中,Fitbit、华为、小米三款手环带有来电提醒功能,但这项功能的使用前提是手环要在手机蓝牙连接范围之内,因此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小米还引入了&手环手机解锁&功能,实现了手环与手机的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手环的主记录部件能被卸下,充当蓝牙耳机。互联网行业资深观察员闫昆仑在体验后对本刊记者表示:&华为手环一物两用,既能用作健康追踪,又能当成蓝牙耳机接听电话,比起传统用作运动数据记录的手环,增强了实用性体验。但是华为手环的续航能力比较差,基本是两天一充,甚至是一天一充。&
从计步准确性、卡路里消耗准确性、主观体验的综合表现来看,华为和小米这两款价差接近15倍的手环均表现不俗。
测评报告四:智能手环综合评价华为较佳,小米性价比较高
本刊记者& 张德荣
智能手环对健康管理的重视,使其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悉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多名外国政要也是智能手环的忠实用户。
的确,与传统的计步器及能耗仪相比,智能手环在记录数据之余还为用户提供系统立体的分析平台和分享平台,增强了与用户的互动性。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对6款价格在79~1199元之间的智能手环进行了测试。从计步准确性、卡路里消耗准确性、主观体验的综合表现来看,华为和小米这两款价差接近15倍的手环均表现不俗。
国产品牌有进步
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发布数据显示,小米手环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是280万个,占据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24.6%,仅次于Fitbit,位居第二。可见,国产手环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本刊此次测试中,6名测试者均按照要求在各手环的App中输入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因此,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得到的用户信息是一致的。就测试数据来看,3款国产品牌在准确性上整体要优于3款进口品牌(如图4)。
当然,在主观体验上,国产品牌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操作体验上,体验者普遍反映,进口手环对应的App在数据统计上做得更为细致。另外佩戴者能根据当日的实际情况,如饮食、运动等来自定义编辑,补充当日的其息。
互联网行业资深观察员闫昆仑对《消费者报道》表示:&虽然编辑过程不够智能而且繁琐,但这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拉近用户与手环的距离。从长远来看,智能手环不会仅仅是一个统计仪器,而应变成我们的&健康管理顾问&。&
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手环
面对众多智能手环品牌,再加上价格差异巨大,消费者应该怎样选择呢?
综合计步准确性、卡路里消耗准确性、主观体验来看,《消费者报道》这次测试的6款手环中,华为B2的表现最好,准确性有一定保障。而且其可作蓝牙耳机使用,适合于商务人士,但需要指出的是它的配套App设计较为简单,且手环本身的续航时间较短。
从性价比层面考虑,排名第二的小米手环也是个不错选择,其准确性同样表现不俗,不过缺点同样是App设计较为简单,而且没有搭载屏幕。这款手环适合刚接触智能可穿戴领域的人群。
其余4款手环也是各有自己特色:Garmin Vivoft2能够用于游泳,咕咚手环2(微信版)的卡路里消耗统计最准确,Jawbone UP24的App能够给予用户&smart coach&健康建议,而Fitbit Charge HR则有实时心率监测功能。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来考虑。
另外,消费者在使用智能手环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不要盲目相信步数与卡路里消耗。这是因为使用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产生很多不规则动作,如擦汗、看手机、原地摆臂等,而这些动作会让手环产生统计误差,使得统计值高于实际值。
第二,睡眠记录仅可作为一种参考。因为本次测试的体验者普遍反映,带有自动检测睡眠功能的手环都将睡前的&看书&行为默认成睡眠;而且有深睡眠显示功能的手环给出的深睡眠时间较长,而实际上深睡眠一般只占睡眠时间的25%,且发生在上半夜。
第三,除了关注准确性外,消费者还要学会总结App上的运动数据,培养自己的使用习惯,利用手环App的数据统计,评价自己今天与昨天、本周与上周、本月与上月的运动或是睡眠情况,合理设置运动目标,观察自己的进步情况。
(编辑:shenxuezhou)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智能手环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