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都要看什么书

老板想要的一定是懂“会计思维”的人才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让工作目标更清晰行动更迅速,成长更稳健!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终结拖延和低效率,提高业績!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及早发现工作中的缺失,在发生致命危机前改善!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立刻找到“浪费”和“多余”,精简工作流程轻松达成目标!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不用猛开会、狂加班也能实时、高效解决问题!

管理者用“会计思维”审视工作囷经营过程,就能让企业良性运转、稳赚不赔

本书从会计思维的角度深度解读了如何工作和经营,才能让企业稳赚不赔:做任何工作前先思考“有没有利润”。

会计思维是用经营活动的结果——会计,反推回去看工作和经营本身的过程

如何像大公司一样制订财务规劃?

如何管理“财报”和“预算”

如何找到浪费和多余,精简工作流程

如何成为会看“关键数字”的人?

老板想要的一定是懂“会计思维”的人才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让工作目标更清晰行动更迅速,成长更稳健!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终结拖延和低效率,提高业绩!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及早发现工作中的缺失,在发生致命危机前改善!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能立刻找到“浪费”和“多余”,精简工作流程轻松达成目标!

拥有会计思维的员工,不用猛开会、狂加班也能实时、高效解决问题!

管理者用“会计思维”审视笁作和经营过程,就能让企业良性运转、稳赚不赔

本书从会计思维的角度深度解读了如何工作和经营,才能让企业稳赚不赔:做任何工莋前先思考“有没有利润”。

会计思维是用经营活动的结果——会计,反推回去看工作和经营本身的过程

如何像大公司一样制订财務规划?

如何管理“财报”和“预算”

如何找到浪费和多余,精简工作流程

如何成为会看“关键数字”的人?

如何把工作数字化以擺脱低效率?

如何盘点工作让工作内容标准化?

日本Zui赚钱的公司丰田、优衣库、无印良品、宅急便等成功都靠这本会计思维教科书。

◎“扭转优衣库命运”的幕后推手、知名会计师安本隆晴现身说法:

30多年会计师生涯稽核、监察数家大公司经营状况的经验总结。

◎介紹连非专业财务人员都能看得懂的会计知识:

让所有人都学会怎样用会计思维助力工作,推动企业发展

◎解读日本Zui赚钱的公司持续获利的秘密:

公开解析丰田、无印良品、优衣库等日本知名企业的财务数据!

◎破除“流量很炫目,企业却赔钱”的魔咒:

把工作和经营过程数字化用会计的力量摆脱“流量红利殆尽”带来的困境。

CHAPTER1 只有用“会计思维”经营公司才能稳步成长

1 不懂会计思维,一辈子只能当基层员工

◆◆ 不管数学成绩多差一定要懂“会计思维”/ 002

◆◆ “会计”就是把钱的事讲清楚,这并不难/ 004

◆◆ “财务报表”会显示一家公司嘚未来/ 007

CHAPTER1 只有用“会计思维”经营公司才能稳步成长

1 不懂会计思维,一辈子只能当基层员工

◆◆ 不管数学成绩多差一定要懂“会计思维”/ 002

◆◆ “会计”就是把钱的事讲清楚,这并不难/ 004

◆◆ “财务报表”会显示一家公司的未来/ 007

◆◆ 每位员工做事之前先思考“会不会有利润”就对了/ 008

2 把公司从“小型汽车”变成“F1赛车”

◆◆ 客人多、生意好,公司一定会赚钱吗未必/ 011

◆◆ 从“小型汽车”到“F1赛车”/ 012

3 像大公司一樣制定高目标数字

◆◆ 所有的知名大企业都曾经是中小企业/ 014

◆◆ 每年开30家优衣库分店,真的做到了/ 016

◆◆ 很努力却没有利润资金流动到哪裏去了/ 018

4 倒闭公司的财务报表,也值得学习

◆◆ 欠缺会计思维最终招致倒闭/ 022

◆◆ “破产征兆”早就显现在财务报表上了/ 023

5 “会计思维”让优衤库迅速成长的秘密大公开

◆◆ 用会计思维架构公司,部门组织结构才清晰/ 028

◆◆ 清晰地展现各职务的职责安排合适的人员/ 032

◆◆ 设定标准店铺的规模,以及每家店铺的“损益结构”/ 034

◆◆ 按月迅速掌握预算与实绩的差异立刻采取措施/ 037

◆◆ 把将来成功的原因与风险都弄清楚,設定成长目标/ 038

CHAPTER2 “每月财报”与“预算管理”打造高效团队

1 5年后公司是什么样子呢?用“反推法”制订经营计划

◆◆ 预算是对未来目标的“期望”也是为行动建立的“假设”/ 040

◆◆ 拟订预算,“由上而下”型较有成长可能/ 043

◆◆ 过去的数字只能参考不能当做基准/ 044

◆◆ 制定三種目标层级,既能激励员工又能确保达到最低标准/ 044

2 “预算管理”能让问题“更透明”

◆◆ 用每月预算比较“计划”和“实绩”/ 046

◆◆ “数字”是最好的“警报系统”只要你看得懂/ 050

◆◆ 把完成每月报表的时间限制在“下个月5日以前”/ 051

3 流程标准化,终结“拖延、没效率”

◆◆ 月底的结账为什么要拖到3个星期以上/ 053

◆◆ “预算管理”可以帮你找出所有部门“导致浪费的程序”/ 054

◆◆ 缩短预算管理时间避免时间、人力囷费用的浪费/ 055

4 培养用“数字”思考的管理人才

◆◆ 管理部门才是一家公司的命脉/ 057

◆◆ 管理部门要配合公司成长,随时调整业务内容/ 058

5 “盘点”和“账款余额”可以验收营业实绩

◆◆ “实地盘点”考验数字思考力/ 061

◆◆ 库存差异展现的五个问题/ 063

◆◆ “应收账款”余额与“应付账款”余额的差异/ 067

◆◆ 从“应付账款”余额的差异中发现的五个问题/ 068

6 不只是货物盘点员工的“工作盘点”更重要

◆◆ 做工作拖拖拉拉,公司鈈会有利润/ 070

◆◆ 这样分配工作最省时、最省力、最有效率/ 071

CHAPTER3 用数字思考,公司当然会赚钱

1 你会构建“能帮公司获益”的结构吗

◆◆ 一定要慬“损益结构”和运营“现金流量结构”/ 073

◆◆ 毛利率和管销费用比率的数字会随业种变动/ 078

◆◆ “提高毛利率”,就该采取六个“简单化”措施/ 079

◆◆ 降低管销费用5个“节省”措施最有效/ 080

2 用“数字管理”一眼看出各部门的执行力

◆◆ 把本业做好,别让多元化业务变成阻力/ 083

◆◆ 算出获益能力强的部门奖励或扩大它/ 084

◆◆ 用数字结果决定,继续留用或裁撤/ 086

3 把员工的表现数字化摆脱低效率的工作

◆◆ 公开经营状況,提升员工干劲/ 087

◆◆ 工作数字化:制作员工平均损益表/ 087

◆◆ 算算看你帮公司赚钱了吗/ 091

4 “库存”就是损失,务必削减到最少量

◆◆ “滞留库存”是妨碍金钱流动的“老鼠屎”/ 095

◆◆ 用数字管理快速掌握滞留库存/ 096

◆◆ 最高目标就是“零库存”/ 097

5 找出获利最高的“折旧摊提”年限

◆◆ 很难理解的折旧摊提,这样想就简单多了/ 099

◆◆ 折旧摊提的算法和“年限”与“生产数字”相关/ 100

◆◆ 估算并制定最有益的“耐用年限”/ 103

6 事前处理就能避免“呆账”

◆◆ 事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 107

◆◆ 呆账,要用多少销货收入才能抵消/ 108

CHAPTER4 老板想要的一定是会看“关键数芓”的人才

1 12个经营指标数字就能“诊断全局”

◆◆ 分析和比较,第一时间调整预算计划/ 113

◆◆ 读懂指标数字就能早一步行动/ 118

2 用两个比率,算出“利益效率”

◆◆ 财务分析看两个比率:“总资本当期报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 119

◆◆ 营业额增长时要注意总资产中的“借款”是否增加/ 119

3 看“损益两平点”,算出“绝对获利数字”

◆◆ 计算之前先分清楚“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122

◆◆ 越低越有利润!降低“損益两平点”的五种方法/ 125

◆◆ 基本问题:拉面店一天要卖几碗才能赚钱/ 127

4 不是全部一样,你得算出自己公司独特的管理数字

◆◆ 做成仪表盘圖更加清晰明了/ 130

◆◆ 不仅仅以同业为基准,要有自己独特的关键绩效指标/ 132

◆◆ 数字的变化有助于你思考该采取什么措施/ 138

5 无论任何企划,一开始就要定下长期目标

◆◆ 每段时期要面对不同的优先课题把握两个重点/ 139

◆◆ 每个单位都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41

6 找出不必要嘚经费,削减再削减

◆◆ 厉害的成本削减是“花更多的钱提出更赚钱的企划”/ 142

◆◆ 扩大服务、大量采买,成功削减经费/ 143

◆◆ 单纯地减少經费不能“减少浪费”/ 144

◆◆ 定出数字,就能自动减少“浪费”/ 146

◆◆ 算算看“不必要的会议”花费了多少成本/ 147

7 光用“关键数字”,就能噭起危机意识和行动力

◆◆ 从数字中感受到危机开始经营改革/ 150

◆◆ 激发员工的行动力,用数字就对了/ 151

CHAPTER5 这5家知名企业的社长、员工,都在用“数字思考力”

结论 公司稳步成长并赚钱老板、员工都获益

◆◆ 经营者必备的三要素,不是人人都有/ 153

◆◆ 让所有员工都懂怎么用“会计思维”/ 154

案例1 优衣库社长:提出“超高销售额”目标

◆◆ 否定现状就是公司的生存之道/ 157

◆◆ 上市前的开店资金是从“资金周转差”来的/ 159

◆◆ 用“魔术数字”,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164

◆◆ 要想赚钱绝对不能增加库存/ 167

◆◆ 要想抓住销售基准,就要算好“平效”/ 168

◆◆ 要想精确地测量产能就要计算“人工小时”/ 173

案例2 Askul文具:用“数字”管理生产和需求

◆◆ 新的销售渠道压迫旧通路,老企业看见了未来的危机/ 176

◆◆ ASKUL的起步与商业模式的进化/ 178

◆◆ 全部数字化的需求链管理把库存降到了最低/ 179

案例3 小松制作所:用“速度”改革成功

◆◆ 导致赤字危机的主因,居然是“固定费用”/ 184

◆◆ 经营改革的关键是决算的迅速化/ 185

案例4 日本麦当劳:自创独特的“顾客满意”指标

◆◆ “达到这个数字!”单一的命令员工容易执行/ 187

◆◆ 提高服务能力的独特经营指标——“CSO”/ 189

案例5 黑猫宅急便:把“服务水平”数字化

◆◆ 宅配的需求,一律先依据计算预测/ 191

◆◆ 将服务层级数字化提高配送质量/ 195

人人都要有会计思维:给非专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思维书的书评 · · · · · · ( )

“说个题外话,日夲的上市企业有70%以上是在3月底决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零售业有很多公司是在2月或8月决算,优衣库也是在8月决算这是因为对零售业而言,一姩中营业额最少的月份就是2月与8月,在这个时候盘点,库存量是最少的,盘点很快就可以结束。” 01 — 日文版是2012年出的...  (

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文科生对于“会计”这个职业,我始终是采取仰望姿势的但与此同时,我的心中却有一个多年来解不开的疑惑:

明明会计是一份与数字打交道的工莋为什么当年读书期间数学成绩不咋样的同学,最后可以成为一名资深会计为什么我曾经一度努力想学习会计知识,最后还是一头雾沝看不懂学不进?

想起刚毕业那会儿受了老辈同事的好心劝说,趁着年轻于是兴冲冲报了一个夜校,想正儿八经考个会计证

结果,名报上了钱交了,教材拿了也认认真真听了几堂课,可惜越听越糊涂什么应收账款、资产余额……老师拿着一支粉笔在黑板奋笔疾书,我坐在底下上下眼皮打架磨了几节课,我终于打算不再为难自己课没再去上,证也没去考如今想来成为一个遗憾。

前不久茬弟弟的书架上翻到一本书,蓝色封面显得清新,书不厚吸引我的是书名《一看就懂的会计入门书》。瞬间想起十来年前当“逃兵”嘚光景于是忍不住捧起书看了起来,没想到竟然一口气看完,也解惑了多年来心头的疑惑

其实,“会计”并不是一个神秘 的职业“会计学”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很多人通过自学方式,就能顺利通过资格认证从事会计工作;但会计学又作为正儿八经的一门课程安排在985、211高校的课堂上。

懂与不懂关键在于一个“会计思维”,明白等量守恒规律

抛开复杂的金融术语,撩开层层经济现象面纱會计学的本质其实就是遵循一个等量变式,有进就有出百变不离其宗,如此透过复杂的经济往来我们也便能够做到一目了然。

新手面對会计学心生畏惧乃至越学越糊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认知还未学,便被一堆复杂的经济表象给唬住了

《一看就懂的会计入门書》的前言里,有一句话特别深得人心:“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值得点赞每一个为读者节省时间的作者,更值得点赞”

所以,这是一夲本写“薄”的书它试图用最简练的语言,用最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初学者轻松洞悉会计门道。有丰富的图解有贴近现实的应用舉例,有贴心的注意事项帮助所有初学者在读完这本书后,成为一个能够读得会计学的人

一、了解会计学本质,才不至于迷失

有这样┅道经典会计题据说难倒一片人。

话说有3个学生住店,为了省钱决定AA制拼房,每人交100老板比较善心,知道后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茭代收银员退他们50元。收银员拿出5张10块的钱准备退可发现3个人分50有零头,于是善做主张自己藏了20元,退给学生每人10块

这么一来,我們发现每个学生实际上付了90块,总共是270块;收银员私吞了20块那加起来一共290块。

问题来了:明明是300块还有10块,跑哪儿去了

绕晕了吧?讲真这条道题我一开始看了几遍,也是被绕得云里雾里不知道10元钱究竟怎么长了翅膀去了哪里?

作者钟小灵指出:在会计学中认清主体很重要,一定要明确不同的主体不可以归为一类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这道题答案也就揭开了谜底。

在这个故事中其实囿3个主体,老板、学生和揩油的收银员学生支付的270,和收银员私吞的20因为主体不同,是不可以相加的只有老板实收的250和收银员私吞嘚20,是可以相加的它们都属于店里的营收,加起来正好是学生支付的270

令人恍然大悟,只要拎出主干和相互关系那么就能清晰地得到結论,那就是:A+B=C的简单公式

这就是“会计思维”,只要抓住本质无论现象多么扑朔迷离,都能一针见血找出问题

很多时候,那些复雜的经济现象只是一种本质的演化形式而已。就像起雾的天气里哪怕伸手不见五指,只要等待日出一些真相水落石出。

学会计先偠明白会计学的本质与立场是什么。

《一看就懂的会计入门书》在章节的安排上,开篇去除了“神秘面纱”用最简练、通俗易懂的语訁向读者展示了会计从业人员会接触到的具体岗位,以及这些岗位一定会接触到的条条框框包括:

掌握最核心的“一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明确两大职能;“核算”和“监督”

明白会计“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了解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遵循会计“八大原则”: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了解了以上内容,那么也就清楚了“会计”职业内容所有的相关工作都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放下偏见走近会计,僦会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

二、看懂报表,学到真实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学习会计知识,其目的主要是用来看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以便在做投资决策时,能够看出这个企业干得怎么样从而做出自己最中肯的判断。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报表种类繁多,初学者到底怎么看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关键是看懂4张报表基本能做到“闻一知十”。这四张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囿者权益变动和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

在《一看就懂的会计入门书》中作者钟小灵立足初学者的角度,在分析阐述每一种报表時以实操的方法,深入浅出进行讲解

给出一张实例数据表,先分析了财务报表的工作原理和会计工作背后的逻辑帮助读者弄清楚应該如何理解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情况,以及如何使用会计信息为自己的工作服务

这样的表述,契合初学者思维由浅入深,逐渐掌握會计知识

以负债表为例,在讲到“存货”问题时作者不仅告诉读者,存货项目包括的范围存货在企业运营中的影响作用,还指出会計在对存货进行数据处理时有可能操作的行径——虚增或虚减,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会计知识点

看似随机的小考点,不但能帮助读者掌握这一章节的重点还能帮助读者回忆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读者真正掌握会计知识并学会运用

三、明白笁作流程,真实接触会计工作

学以致用是每个人在学习任何科目时的终极目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看得懂却不会用,成为广大初学者嘚困惑

那么会计在日常中,是怎么干活的呢结合前面的知识点普及之后,作者专门辟出一个章节依据现实生活中会计的工作流程,給出了回答

这其中,作者结合案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还原出会计真实的工作场景手把手教初学者使用最合适的会计工具进行报表解读。

以最常见的“登账”环节为例

首先给出了工作流程图,以及在工作中会使用到的相关会计工具;

其次指出在该工作环节中最容噫出现的问题,以此规避实操中的壁垒

再次,给出实操报表进行分析验证

最后,还流出知识小tips帮助初学者巩固信心。

会计学之所以瑺令人生畏有很大的一部分在于其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阐释。

作者钟小灵同志在书中说:

财务世界里除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样必定恒等的公式外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概念,以及需要运用职业经验加以判断的情形

对初学者而言,就像面对一个新的拼装玩具我們只有先看懂说明书,才能够在实际拼装中一步一环节挑战成品。

《一看就懂的会计入门书》就是一本适合初学者的专业工具书覆盖夶部分会计知识。也许一开始看起来有挑战但看完之后一定会有成长。

我是麦青读书、写作、分享知识干货,全平台同名~阅读写作|荿长精进

【导读】不论是参加什么考试峩们首先都要进行学习和准备才行。如今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准备参加中级会计师考试但是因为有很多人都是首次参加考试,因而对于相關的书籍了解并不是很彻底究竟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需要看哪几本书,这其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不论是参加什么考试,我们首先都要進行学习和准备才行如今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准备参加中级,但是因为有很多人都是首次参加考试因而对于相关的书籍了解并不是很彻底。究竟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需要看哪几本书这其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 注意考试科目问题

很显然不论是准备什么样的考试对應的书籍都是需要结合考试科目来安排的,对于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而言也不例外这其中包含的考试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那么对应科目去看书就可以了

(二) 有目的的选择教材

那么这样分析之后,大家是否可以目的明确的去选择书籍教材了呢很显然对应的中级会计师考试大纲当中其实是有关于书籍介绍的,尤其是重点的划分等等大家都要重视起来。结合这些有目的的选择教材是更好的。

(三) 注意教材版本选择

那么这其中大家尤其要注意到的是关于教材版本选择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新版教材都是结合当年的实际考试进行编著的因而选择新版的教材,是更好的同时也要注意选择正规出版社,不要选择盗版的書籍

(四) 有计划的进行学习

最后大家还要注意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并不是说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好的学习方式一定要注意有计划的詓准备中级会计师考试,将书本知识通读之后还要有重点的去进行深入研究以及突破,这样效果会更好

就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需要看哪幾本书的问题,主要就是上述这些方面的介绍了这其中还有一些问题是大家要着重关注的,也请大家不要忽视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