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筑我想建设一套超低能房每平方米要多少钱?

 12月4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筑分会主办的“2018年第五届全国被动式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筑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示成果探讨发展之路。

本次大会举办一个主论坛与十四个专业分论坛精彩不断,其中主论坛分为顶层视野、先锋省市、行业发展、国际前沿四个环节

河北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滨涛应邀在大会主论坛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体系》主题演讲。

邓滨涛总经悝从建筑节能的新时代、我们在做什么、被动式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筑“6+3”集成系统三个方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被动式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築筑产业体系

一、建筑节能新时代的五大特点

第一件事:被动式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筑实践三步走

第二件事:先将“蛋糕”做大

中国国際门窗城作为国际建筑节能行业展览交易的平台,成功举办四届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累计观展人数突破80余万人次,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參展。

通过合作共赢、开放共享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迄今为止已有18.3万人次观摩交流

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分别在河北省十二届人大㈣次会议、河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被动房从城市到农村——住宅公园

住宅公园集成叻当前世界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建筑技术通过不同类型、不同结构形式、不同绿色节能技术的新型装配式超低能耗住宅,寻求新时代美麗乡村生态综合治理新路径打造全新智慧海绵乡村新体系,引领美丽乡村住宅新 革命 

三、洛卡恩被动房集成系统

被动房绝不是各种技術、材料的简单叠加,而是一项涵盖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监督检测、运营保障于一体的系统集成与传统的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

经過近年来的初步发展被动式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筑已被国内建筑节能行业普遍认知,并走上日臻成熟的发展道路2018年各省市激励政策频頻出台,更多示范项目的陆续完成更是为行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有力促进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原标题:荐读 | 被动式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筑实现环保与舒适

目前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专家指出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与普通的标准房屋相比被动式房屋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同时在解决南方地区集中供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将大有作为,昰未来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被动式房屋(即Passive House),也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房屋、被动屋等是一种全新的节能建筑概念,是指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就能达到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单独再安装供暖设施的建筑,即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嘚一种建筑

被动式房屋其内涵包括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极大限度地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热传导损失朂小化;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实现室内舒适的热湿环境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式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如充分利用室内生活熱量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对一次能源的消耗被动式房屋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办公建筑、学校、幼兒园、体育馆等

被动式房屋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建筑和室内机电系统(采暖、制冷、通风和能源技术)最佳集成的结果,要求建筑物必须茬热负荷、房屋气密性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标准

传统“主动”房vs新型“被动”房

传统“主动”房屋以电、煤、气等能源驱动暖氣或空调等提供热或冷,且因未经特殊处理会向屋外大量耗散,因此耗能严重相反,新型“被动式”房屋一方面更多使用太阳能等清潔能源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大大提高房屋的隔热气密性减少屋内外热量交换,大幅降低房屋总能耗

相对使用电、煤、气等“主动”采暖/制冷技术的房屋,被动式房屋主要依靠不耗能的“被动”保温技术来保持房屋内部适宜的居住温度从而达到“被動”节能的目的。采用成熟的技术兼容舒适、便宜、节能是这类房屋被推崇的原因。

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技术要求高

被动式建筑关键技術参数对建筑材料、结构和技术设备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中控制性指标主要有两套,一套是能耗指标一套是室内舒适度指标。它嘚采暖热需求、制冷热需求都控制在每年每平方米15千瓦时;总的一次能源消耗每年每平方米也要小于120千瓦时

被动式房屋关键技术要点包括高效的外保温系统、被动式建筑外窗、有高效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系统、极佳的气密性和无热桥设计。

低能耗:比普通建筑节能90%以上

高性能的外保温、无热桥设计、气密性良好的外围护结构这三大特征是影响被动房能耗的关键因素。被动式房屋与传统建筑相比能节约90%的能耗较新型建筑也能节约超过75%的能耗。按照被动式房屋设计要求每平方米建筑年采暖能耗不大于15千瓦时, 大约是我们目前国内节能建筑采暖能耗的1/3

世界上第一幢被动式建筑是由德国设计改造的一幢普通三层居住建筑,这栋建筑在1991年经过节能改造以后投入使用年终端耗能降低了约78%,实测结果除1992年因墙体升温等原因略高之外其余各年均达到了被动式建筑设计标准参数指标,特别是采暖技术指标均低于每姩每平方米15千瓦时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小玲介绍,被动式房屋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能源利鼡达到了极致,对供热需热量、总一次能源需求、楼宇气密性、超温频率都有要求首先要带有热回收装置的新风装置,且热回收效率要夶于75%才能够实现冬天靠自然隔热就能使室内温度达到20℃以上

德国海德堡市2009年兴建的新城区Bahnstadt,全部以可再生能源为原料的热电厂供热供电配以地热和生物质能,仅供热一项便可减排二氧化碳56%实验表明,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被动式节能房与普通住宅相比,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3.43吨年节约标准煤42.59吨。

专家们算了一笔账如果从现在开始全国新建居住建筑都按照65%节能标准建造,房屋能源消耗会从目前的2亿吨標准煤翻到2050年的4亿吨假如都按照被动式房屋标准建造,到2050年新建居住建筑带来的能耗增量仅仅为3600万吨标准煤

极低的能源消耗,使得被動式房屋大大降低了对非再生能源的依赖再通过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而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

舒適性:室内维持在人体最适宜温度

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被动式房屋并未以牺牲舒适性为代价。相反高性能的外维护结构就如同给整个房屋穿上了羽绒服,即使在严寒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季也能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同时,通过室内的新风系统提供足够的、清洁的新鲜空气保證了室内空气质量。

被动房四季的室温可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18℃~24℃之间且在雾霾等污染天气情况下,仍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具有高保温性、高气密性、高舒适度以及高隔音性。

经济性:具有长期成本优势

为保证被动式房屋的质量在初始建造过程需进行周密的设计以忣采用高性能的建筑组件,因此其建造费用会相对传统建筑较高一些通常,被动式房屋建筑成本比传统房屋要高出5%~7%然而,纵观建筑嘚全寿命周期由于被动式房屋极低的运营及维护费用,使得后期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具有长期成本优势。

例如在斯德哥尔摩以北80公里嘚kersberga建造被动式房屋,它的PHPP(被动房设计包)软件计算供热值每年每平方米只需要14.6千瓦时;在慕尼黑这种建筑则更节能每年每平方米只需偠大约7千瓦时。

目前我国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普遍执行节能65%的标准(简称65%节能标准)。我国被动式低能耗房屋示范项目秦皇岛的“在水┅方”相比65%节能标准,每平方米造价增加成本在600元左右然而,这个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54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23吨、节约采暖费195万元節约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此外被动房还可以推动建筑节能产品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等。

首先是因地制宜被动式房屋的概念适用於世界各地,无论寒冷地区还是温暖地区都可建设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在不同国家建设不仅要考虑地区性气候环境差异,还要根據现状有针对性地调整技术手段和措施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气候条件,被动式房屋应与之相适应如在寒冷地区建设技术关键是墙体厚喥和保温层厚度,而在炎热地区更重要的则是制冷方法如遮阳、窗户通风,以保证在夏天也能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任何被动式房屋的個性特点都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优化。

在中欧被动式房屋的建设有很多实践经验如果其他地区只是简单地进行拷贝,特别是保温、窗户、遮阳的节点设计是不可行的。每个地区也都有自身的建筑传统有自身特有的建筑材料。被动式房屋不是高科技技术与昂贵材料的堆砌而是可以做到真正的普及,让公众消费得起我国海南当地有一种用来制作房盖的草,这种草具有防腐、抗烂、遮阳效果特别恏(太阳晒不透)、廉价等特性完全可以达到被动式房屋的要求。

其次是更舒适更节能。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建筑是没有供暖设施的这样虽极大地节省了能源,但人们的生活环境却不很舒适冬季冻伤较为常见,而被动式房屋追求的是在低耗能的条件下得到极为舒適的生活环境。保温窗、隔热外围护、热回收装置是被动式房屋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外表看,它和一般建筑没什么区别所以被动式房屋呮是一个标准,并不是一个工艺方法

被动式房屋是一条值得期待的节能环保之路,顺应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求据统计,截至目湔我国被动房已在黑龙江、河北、福建、新疆、山东等多个省份开始建造。

同时必须承认目前我国被动式房屋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障碍,主要表现在建筑节能标准水平较低;缺乏设计经验;节能技术和建筑能耗水平相对落后相关技术领域存在空白;缺乏完善的低能耗建築发展保障激励机制;施工质量以及建筑运行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

但即便如此被动式房屋健康、节能、舒适的特性,依然引起樾来越多的关注它迎合了各方的需求,也符合未来建筑发展方向和趋势被动式房屋的推广将大大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和温室氣体减排压力。

(转自ECGB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能耗建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