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交付的车位交付标准,建设方有权改立体车位交付标准吗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聚焦“让停车位立体起来”:“平改立”手续繁琐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苑苏文)&多建几层有这么难吗?&每次在路上绕着圈找停车位,唐显军都感到格外憋屈。作为停车规划师,他已从业14年。
  每次眯着眼睛寻找趁隙而入的空位时,出于职业本能,唐显军都会在脑中不断闪现各种立体停车解决方案:比如升降横移式,成本最低,停车位上用钢材建出三层架子,就能扩大三倍容积;比如电梯式停车塔,向天空叠加车辆,占地面积最少,容车倍率可以增到15倍以上;再比如仓储类停车场,把车停在指定位置后,通过升降平移堆垛在地下空间里&&
  在中国,有近500家可以建造机械车库的企业,通用立体停车装置有9大类,120多种。&如果满负荷投入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停车位需求。&唐显军说。
  让停车位立体起来
  中国西南部的直辖市重庆,2014年底总人口达到2884.62万。随人口增加的还有车辆,2015年初,重庆机动车达到438.4万辆。
  汹涌的人流量让居住空间不断靠近天空,在鳞次栉比的高楼缝隙里,出现了不少立体停车空间。
  在嘉陵江畔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区里,车库入口位于居民楼中间部位的山顶,住户将车开到指定位置后,机械托盘将车掉头,沉入山下指定的位置。这个仓储式机械车库共9层,总共可容纳104个车位,地面投影面积为450平米。
  而在原有停车位上增加一到两层是最通用的做法。重庆长安华都小区建造于10多年前,最初的0.8个车位对应1户的停车规划配建指标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根据评估结果,小区物业率先改造了20个停车位,在第二层钢架上增加了30个停车位。按下按钮,停在二层的车不到一分钟就能降落下来。
  &停车难已经成了社会民生问题,建造立体车库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唐显军说。作为重庆飞澳停车设备公司的高管,唐显军参与了上述两个机械车库的建造。
  他指出,由于性价比高,在中国,两三层的&升降横移式&深受欢迎,&占所有机械车库的85%以上&。
  立体车库在海外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截至2014年,机械停车位共计296万个,机械式停车装置完成量共计55万多套。在韩国,机械停车设备近几年增速都在30%左右。而在欧洲,应用的多为巷道堆垛式和多层升降横移式的&高端&产品。
  &平改立&手续繁琐
  但在停车难已然成为城市病的大部分城市,如果想投资立体停车楼,或把自有土地&平改立&,首先遭遇的是繁琐的审批程序。
  &有人想投资做立体车库,跑了两年手续还没跑完。&立体车库设计公司,杭州智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明说。
  在中国立体车库市场形成的早期,梁明就进入这一行业,如今已从业16年。然而据他观察,中国立体车库行业至今都没有明确的管理标准。
  &很多时候报立体车库项目是当建筑物报的,涉及到消防、绿化、规划多个部门,手续很繁琐,流程很麻烦,如果没有政府牵头,手续很难办。&他说,这导致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目前,全国十几个城市都已经颁布了停车场建设鼓励政策,公共停车场建设也被纳入绿色审批通道,政府还会提供补贴。北京2014年发布政策,对于居住区和单位自有用地停车场的&平改立&,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
  2015年8月,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简化投资建设、经营手续办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规定办理时限和程序完成项目业主或投资主体提出的停车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或核准)。
  但实际操作方面仍然存在困难。&中央已经有纲领性文件了,我们很多人很高兴。但是,地方政府却对一些投资商说,&这个细则还没出来,我们研究一下&。&梁明说。
  他认为,这是因为全国各个地方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思路不一样,导致落实政策细则遭遇难产。&还是要看政府的决心&。
  对飞澳停车设备公司董事长韦灵臣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城市里复杂的土地属性和用途。&比如有的地是区里的,但是市里要管;有的商圈的地卖给开发商了,政府没有发言权;还有的周围有军方用地,不能遮挡视线,特殊情况太多了。&
  业主的反对也会让项目流产。梁明回忆,在杭州,只要小区业委会三分之二的成员通过,就可申请建造机械停车场。但当他陪同企业在小区做方案时,总会遭阻碍。&有人说空地建了停车场,小孩就不能玩耍了,还有老人觉得机械车位会有噪音。
  和城市一同进化的停车服务
  立体车库建成后,许多时候却不能&药到病除&。因为对于一些商业停车楼来说,虽然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但赢利却成了新问题。
  &一线城市还好,停一个小时10块、15块,但一些不发达地区,停车费一小时只有2块,就很难收回成本。&梁明估计,一个机械车位普遍成本三万块钱,每天每个车位停车费需要收入超过50元,一年按照300天来算就是15000元,扣除管理费,三四年才能回本。
  在新修建的小区里,为了用最少的占地建造最多的车位,来满足政府规划部门提出的车位配比,许多开发商引进了机械车位,但最终却成了应付验收的形象工程。
  &在做好的车库中,有三成从没用过的。&梁明回忆,经常会有开发商开出很低的价格,要求机械车位&通过验收就可以&。通过验收之后,这样的车位要么不能用,要么被直接拆掉。
  梁明就建议从利用库存和增加车位两方面着手解决停车难。&很多地方路面上堵得满满当当,但是隔壁就有一个空荡荡的停车楼。&他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老百姓对操作复杂的立体车位不习惯,另外,也有停车楼建好后,由于手续不全,产权不清,始终无法开放营业,&又回到了审批的问题&。
  而韦灵臣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看到了推广立体车库的希望。去年,飞澳停车与湖南吉首市签订了拟投建6万个停车位的合作协议,用于缓解这一正在飞速发展期的二线城市的周边停车难题。
  这项投资建立在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的&PP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韦灵臣眼中,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张规划阶段就进行立体停车场的合作,最终带来的是&惠民、惠企、惠政的多方共赢结果&。
  &很多做停车的企业都把自己定位成设备供应商,但是产品做得再好,不能应用也是白瞎。所以我们不止要提供产品,还要提供设计、规划和服务,最好跟随城市发展,让停车场也逐步得到进化。&他说。
编辑:蔡纯琳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位供不应求,甚至还有部分被私自圈占,这导致城区停车越来越难。12月13日,记者走访发现,其实不少单位有停车场和公共停车位,可是不对市民开放。部分小区、单位&对外开放&,但多数都是老旧小区和开放式单位,本身就没有多少停车位。如何缓解停车难问题,除了大力拓展新的停车场和公共停车位,政府、单位和业主还需共同努力。
  记者探访
  阳光大厦周围停车位&很抢手&
  在中心城区,停车难的区域除了各大繁华商圈,市民去一些政府机构办理业务时,也经常遭遇停车难,其中阳光大厦尤甚。目前阳光大厦入驻单位有50余个,办公人员达3000多人,并且紧邻着行政审批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非常多,但阳光大厦地下停车场只有不足700个车位,停车非常困难。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单位前来办理业务时,为了应对停车难题,干脆想出了一个&妙招&,安排两个人同时过来,一个人去办理,另一个人则在车里等着,假如交警过来了,立即把车开走。在城区一家国企上班的孙先生说,他以前经常开车载着同事去阳光大厦办业务,就扮演那个&留人&的角色,有时候被交警撵得顺着阳光大厦转了一圈又一圈,非常无奈。
  13日上午,记者来到阳光大厦附近探访发现,除了地下停车场和附近行政审批大厅的收费停车场,阳光大厦周围还有不少单位都有自己的停车场,但多数不对外开放。
  路对面的东方大酒店停车场,是前往阳光大厦办理业务的市民最喜欢去的停车地,但这个停车场不仅收费,而且停车位同样非常紧张。另外,富华国际会展中心内同样有数量不少的停车位,但多数时候不对外开放。
  阳光大厦南侧路西的府佑巷路两侧规划着大量的免费公共停车位,市民可以到这里停车,但车位并不是非常宽裕,而且停车后需步行一段距离去阳光大厦。此外,交警部门在阳光大厦东侧的富华路上,同样规划了一批免费的公共停车位,不过在这里停车,同样需要步行一段路程。
  部分小区和单位面向公众开放
  13日上午,记者在城区走访发现,部分小区和单位目前处于开放状态,在遇到难以停车的情况时,市民可以到这些小区或单位暂时停车。不过,这些小区多数都是老旧小区,而单位多数是开放式单位,停车位有限。
  位于泰华商圈附近的苇湾社区以前是一个开放式小区,很多到泰华商圈或四平路上购物的市民,在找不到停车位的时候,都喜欢到苇湾社区停车。
  13日上午,记者来到苇湾社区看到,目前该社区已经聘请了专业的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管理,7个门口全都设置了门禁,不过外来车辆依旧可以在登记后,到社区里暂时停车。由于苇湾社区里的车辆数量不少,空余的停车位并不是很富足。
  位于福寿东街与潍州路交叉口附近路西侧,有一家标着潍州路957号的老旧小区,大门口同样是敞开的,外来车辆可以暂时到里面停车。记者走访发现,像这样的小区其实数量并不少,但多数都是些老旧小区,本身地方就比较狭小,可供停车的空间不是很充足。
  该小区南侧的一家单位同样敞开着大门,市民可以去暂时停车。另外,在院校街与潍州路交叉口南侧有一家单位的门禁管理并不是特别严格,在玉清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南侧路东也有一家开放式单位,市民都可以进去停车。
  位于玉清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附近的孙家大集农贸市场是奎文区北部地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市场,停车问题非常严峻。记者看到,市场管理部门在大集西侧一块暂时闲置的空地上施划了部分停车位,供前来购物的市民免费停车。
  潍坊市现状
  中心城区停车位总数量20余万个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潍坊市机动车驾驶员数量达到2960063人,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239642人。其中,汽车驾驶员数量为2755818人,占驾驶员总人数的93.10%,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270218人。汽车驾驶员数量不断增长,意味着潍坊市汽车保有量还将不断增大。
  据了解,最近几年,潍坊市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每年增长20万&25万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潍坊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60余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43万辆。
  由于近年来增加的机动车以私家车为主,这导致停车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截至2015年底,奎文区、潍城区、高新区这三个中心城区已经确权的路内公共停车位有9500余个,停车泊位有4.5万余个,住宅小区内的停车位有14万余个。也就是说,三区的停车位总数量只有20余万个,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停车需求。
  据悉,自2014年开始,潍坊市相关部门为了缓解因为停车难带来的乱停乱放、占用公共道路等行为,对全市的公共场地进行了重新调研,重新施划了一批停车位。不过,如果按照国际上机动车与停车位1:1.2的比例测算出的停车位数量,依旧无法与每年机动车增长的数量相比,停车位仍然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机动车数量剧增,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停车位数量的增加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速度,这也导致目前潍坊市的车位数量,远远难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市民驾车外出,经常会遭遇停车难。
  存在问题
  停车位供不应求
  不少还被私自圈占
  在最近几天的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潍坊市城区公共停车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多个路段附近的公共停车位不能满足有车一族的需求。
  &在一些时间紧张、急需停车的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公共停车位,干脆就把车停在路边。如果被交警拍到,就只能去交罚款了。&市民魏菲菲说,现在在城区开车,想要顺利找个停车位,确实不太容易。
  另外,城区还有不少公共停车位被个别人、个别单位圈占了起来,尤其是路内停车位。市民们不难发现,路内停车位多存在于行政街、幸福街等非主干道上,或者路面较宽但车流量相对较少的路段,比如卧龙东街、乐川街的部分路段。
  这些路段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附近都有沿街商铺,个别商铺为了自己停车方便、或者避免妨碍生意,将路内停车位圈占起来,有的摆放上了废旧桌椅板凳、停车锥,还有的直接在路面上打上了地锁。这不仅赤裸裸地占用了公共资源,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交通秩序。
  对此,市创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私占公共停车位是不文明行为,下一步各执法部门将继续联合拆除公共停车位上的地锁,清除占用公共停车位的杂物。
  市民建议
  有些单位的停车位
  周末时间可否对外开放
  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交通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众多市民对停车难问题非常关注。针对公共停车位被私占以及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不少市民提出了意见。
  家住奎文区帝景苑小区的王先生开车十几年了,现在在城市中出行,明显感觉车位不够用。&其实,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停车位,为了满足市民的车位需求,在周末时间,可否对外开放呢?&王先生说,哪怕是临时停车也可以。
  &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中,机械性地增加停车位似乎不太现实,即使可以增加一部分停车位,也很难满足车辆增加带来的车位需求。&家住卧龙新区的赵先生对记者说,执法单位要继续加强对非法占道停车及非法挪用、占用停车设施的治理,同时政府还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停车场建设,鼓励单位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总而言之,停车难、停车乱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一难题,不是简单地沿用以往增供给、抑需求等办法,而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创新城市停车管理的体制,积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变革、信息技术应用深化和共享经济兴起的新形势,提高交通管理效能。
  探索尝试
  立体停车位,同样面积停车数量比普通停车位翻倍
  为了解决城市公共停车位短缺的现状,不少地方引进了立体停车库,可以在有限的地面资源上,增加车位数量,这一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在潍坊市城区,多个商业圈和小区已经建起立体停车位,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潍坊市最早的立体停车位位于泰华百货东侧,目前已经改建成了立体停车楼,二楼到五楼都可以停车。这栋楼占地面积不大,但能停放的车辆多达300辆。
  而阳光100城市广场地下停车场内采用的立体停车位,基本上能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记者在现场看到,立体停车位之间都有矮小的隔断,想要把车顺利停上去,必须有过硬的停车技术。为了帮助一些停车技术普通的车主停车,该停车场安排了专人负责泊车。
  在佳乐家新华路店北侧,同样有一处立体停车位,分为四层,也有专人责任停车。记者注意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立体停车位能够停车的数量是普通停车位的四倍。
  潍坊市一家自动泊车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停车位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一些繁华路段,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潍坊市立体车库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建设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立体停车位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增加停车数量,缺点就是对于一些单位和公司来说,一次性投入比较大,停车取车的时间比普通停车位一些。&李先生对记者说。
  林阴停车位,夏天避免车辆遭暴晒且不会影响绿化
  停车位的开发和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除了建设立体停车位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外,不少地方正在探索林阴停车位的建设。顾名思义,林阴停车位就是把车位设有林阴的地方,或者是在绿化物之间。
  记者连续几天走访发现,潍坊市多个地方已经建起了林阴停车位,基本上都位于绿化带旁边,车位整齐划一,而且在夏天的时候避免了车辆暴晒在日光下面,同时对城市绿化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在万达广场北侧的绿化带处,经过规划,这里建成了十几个林阴停车位,与福寿东街相连,市民可直接将车停在这些车位上。&林阴停车位之间都有绿化物,避免了停车时的刮蹭,另外不用绕弯多走路。&来此停车的市民马先生说,虽然林阴停车为大家提供了方便,但是数量太少了,大部分时间是停不下的。
  随后,记者来到白浪河亚星桥西南侧看到,路边同样有多个林阴车位,与路边大树相衬托,每个车位用地砖砌成,看上去比较高档。
  记者从市园林部门了解到,在潍坊植物园东侧的小巷子里,设置了几十个林阴停车位,这些车位上不仅有草皮,周围还有各种树木,将停车位包围了起来。
  虽然林阴停车位的开发和建设为破解城区停车难找到一条路径,但目前潍坊市的林阴停车位数量较少,还处于探索阶段。
  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全力整治违法圈占停车位行为
  据悉,为了解决停车难,潍坊市制定出台了《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市区公共停车管理秩序的实施意见》,在市政府公共停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组织下,市发改委、财政、规划、住建、市政、公安交警等部门配合,推动&四通一治&治理停车难问题工作开展。
  另外,为了停车场的问题,潍坊市专门修订、制订了《潍坊市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潍坊城区停车服务收费标准》《潍坊市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还有一些办法等正在征求意见和报审。
  记者了解到,去年潍坊市住建局对潍城区齐家庄小区和蔡家庄小区进行了立体停车场改造试点,新增车位124个,并在13个老旧小区逐步推开;潍坊市市政局加大对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问题的整治力度。潍坊市规划局提供了改变停车用途的23处沿街大型公建停车场,市公安交警支队全部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恢复停车用途。
  今年,潍坊市各部门依旧在全力整治违法圈占公共停车位的行为,探索新的停车模式来缓解潍坊市停车难的现实问题。
&&&&编辑:曹涛&&&&责任编辑:温伟伟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立体停车位回报率是住宅20倍 三因素制约民资进入
  广州立体停车场投资最快三年回本 但产权、审批、标准等阻碍民资进入
  在小区停车位价格跟车辆月保价格普遍看涨的背景下,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民间资本对参与停车场建设跃跃欲试,政府部门也已经为立体停车场建设开了口子,但是广州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在阻碍民间资本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呢?立体停车场能否解决停车难题呢?记者展开了调查……
  前景好:
  立体停车位回报率是住宅20倍
  目前,广州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50万辆,同时,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市注册在册的停车位数量仅有66万个,其中住宅配套停车泊位35万个,商业配套停车泊位17万个。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郭俊荣介绍说,这1:4至1:5之间的悬殊比例,导致停车场的稀缺性。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潘国璠表示,未来广州停车位价格上涨幅度或比较大,越秀区某小区停车位过去9年从5万元涨至45万元,每年增加100%;而月保价格也将上涨,只是不会激烈上涨。
  停车位奇缺,导致立体停车场成为很多商业办公场所的选择。在临江大道一高档的商业办公物业,记者周四上午在地下车库见到了立体停车场。负责人浦先生告诉记者,该立体停车场建设于2003年,当时申请很困难,审批就走了很长时间,投入才数百万元,但是给整栋楼多配置了165个车位。相比非立体式,车位从320个增加至485个。去年,为了能放置大型SUV,立体停车位经过改造,但是也能停放472辆车,相当于增加50%的车位。
  以去年的统计显示,停车收费总额达到2000万元,每个车位月保价格在1500元,扣除维护成本1000元,净赚500元左右,计算下来,整个立体停车场的年利润率在20%~30%之间,能在3~4年左右就回本。
  “相比住宅出租回报率40年、商业出租回报率10年,建设立体停车场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很多资本都跃跃欲试。”浦先生称。
  市政协委员刘满潮在广州两会的时候也告诉本报记者,以他自己的实验为例,广州在现有停车场上加建立体停车架,成本不会高。如100个车位,加个立体停车架,形成上下两层的话,扩充至150个车位不成问题,但是利润可观,大有可为。
  话你知:停车场,并非想建就能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文国玮表示,在市场准入方面,新规指出,企业和个人均可申请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鼓励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个人利用自有土地、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允许对外开放并取得相应收益。
  文国玮认为,个人建设停车场并不是随意建设,仍需要规划部门批准。“个人建设的停车场对城市道路是否有交通干扰,这些都要等到评定以后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建。中心区要严格控制个人申请,企业也一样,应由规划统一部署,不能简单说谁来做,尤其在历史文化街区里不主张建设停车设施。根据规划布局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停车场建设用地方面,意见指出要加强公共用地保障,“各地做好用地保障,中心城区功能搬迁等腾出的土地应规划一定比例预留用于停车设施建设;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同一地块上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可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
  专家说:可给予20年以上特殊产权
  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郭俊荣介绍说,受政府相关部门邀请,该机构去年底曾经就如何增加停车场建设给出了意见。郭俊荣就建议,对各类符合建筑消防交通安全的加建停车场/位,都应给予一种特殊的产权身份,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这种产权身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让交易的,而且产权周期要有一定的长度,以20年以上为宜。
  建议对于单个停车位建设的尺寸大小制定最低标准,避免只图车位数量,而忽视了停车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当时,还建议设置价格上限,不能高于同一地段的泊位停车费水平,但可不设下限,由停车场经营者依法自主制定。
  针对支付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该协会建议符合规定新增的停车场设置电子付款的设备,如羊城通等,以规范服务收费。政府部门则应该简化停车场建设的有关申请审批程序,适度降低建设标准的准入门槛。
  拦路虎1:用地性质如何?
  刘满潮表示,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开发商建设立体停车场,并纳入小区配套范畴,甚至给予产权,这样开发商就有动力去建设立体停车场。
  但现在广州发展更多的停车场偏偏卡在用地性质上,什么场地能建设停车场?能否建设临时性质的停车场,这些都还没有明确。浦先生指着珠江新城某块未建设的空地给记者说,这块空地很长时间没有建设,若相关部门能批准,哪怕只有5年的使用期,在3~4年回本的情况下,都会有人投资。
  拦路虎2:产权能否保障?
  当下,除去立体停车场,即使是地面上的实体停车位,广州都存在三种产权可能性,一种是没有产权的小区公共用地,一种是业主或者开发商自有产权,第三种是地下防空洞那种有限产权的。刘满潮称,广州立体停车场没有发展起来,与这些停车场不能确权有关系。
  只要是有产权的东西,哪怕是临时产权,广州的停车场、立体停车场都能够快速发展起来。浦先生告诉记者,有产权就有保障能融资,从而吸引社会各种资金参与进来。
  拦路虎3:配套标准怎样?
  浦先生考察过重庆、国外的立体停车场,他发现国外的立体停车场多种多样,但建设已经标准化。而广州建设立体停车场尚没有标准化,这也阻碍了其发展。比如停车场今后是否要配备新的充电桩应对新能源车的发展?立体停车场是否要为残障人士建设无障碍停车位?个人投资停车场,税收该怎么确定标准?这些在国外都有标准,值得我们参考。记者 刘幸
[责任编辑:立体车位应付完验收被拆 湖山美地业主有家难回|维权|半岛网
&&&&“从这个月开始,没买车位的业主都不能把车开进小区,可现在小区配套的车位根本不够,就算想买车位也买不到。”近日,家住湖山美地一期的孙先生反映,由于开发商青岛伟东置业有限公司擅自调整了车位规划,车位数量远达不到规划时的1102个,使得业主面临“有家难回”的窘境。信网从湖山美地售楼处了解到,目前一期的车位已经全部销售完毕,业主只能购买二期或者三期的车位,但这些车位何时交付暂时无法确定。对此,青岛市规划局也做出回应,称湖山美地一期的车位是在验收通过后又被开发商擅自拆除。&&&&不买车位爱车难进小区 湖山美地业主“有家难回”&&&&孙先生是湖山美地4.1期的一位业主,2015年7月小区顺利交房,可地下车位的交付直到今年才完成。车位交付不久,孙先生和其他业主就被告知,从日起,凡是没有购买车位的车辆都不再允许进入小区,以前在地下车库临时停放的车辆没了落脚点。&&&&“不是业主不想买车位,实在是车位数量少的可怜,刚开始销售就被抢光了。”孙先生说,根据青岛市规划局公示的图纸,湖山美地项目配备的车位数量应该为1102个,其中地上车位266个,地下车位836个,可实际上目前小区只有区区200多个车位。“一期有业主1600户,可车位配比却只有1:0.2,根本无法满足业主的停车需求,而小区又紧邻黑龙江中路,是交通主干道,周围也没有能够停车的其他地点。”孙先生告诉信网,之前业主们曾就小区配套车位的问题询问过开发商,得到的答复是这1102个车位是三期总共的车位数量,而不是一期的车位数量。&&&&更让业主们纳闷的是,在地下车库验收前,大家明明在车库里看到了不少双层立体车位,可这些立体车位在今年4月销售车位时就集体“失踪”,至今下落不明,“会不会是开发商为了应付验收才临时安装了立体车位,等验收通过就把车位拆除了呢?”孙先生说,业主们只希望能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地方停放车辆,但开发商面对业主的质疑却始终避而不见。规划局公示的车位数量为1102个,但实际只有地下车位253个&&&&一期车位已经售罄 关于车位配比物业三缄其口&&&&据了解,湖山美地共分为三期项目,一期已于2015年7月交付,二期计划于2016年9月交付,三期项目仍在建设之中。8月8日下午,信网来到了湖山美地小区,在一期项目的地下车库里,信网看到每个车位都有明确的编号,编号的最大数字为253,而小区地上则没有看到明显的规划车位,仅有部分随意插空停放的车辆。&&&&湖山美地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告诉信网,目前一期的车位已经全部销售完毕,但一期的业主仍可以购买二期的车位,“二期的车库要等到2017年才能交付,价格在12.5万-14.5万之间。”工作人员还说,虽然三期的地下车库将与一期打通,但由于项目仍在建设中,目前还无法确定三期的车位数量。&&&&“车位肯定都有,而且二期的车位比一期多不少,根本不用抢。”一位在二期项目施工的工人说,根据他的了解,湖山美地二期在地上和地下都规划了车位,业主无需为买不到车位担心,“照现在这种情况,大家都怕没地方停车,车位的价格就被炒上去了。”对于业主反映的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信网联系了湖山美地的物业公司青岛伟东置业有限公司,但工作人员表示“领导不在,关于车位的事不能说。”一期地下车库,验收后立体车位被开发商擅自拆除&&&&对于湖山美地小区车位规划的问题,信网咨询了青岛市规划局,工作人员称湖山美地一期的车位是在通过了规划验收之后又被开发商拆除的,“开发商给出的理由是‘购买车位的业主不多’,擅自拆除了一期的立体车位。”工作人员说,小区的车位总数必须按照0.8个/户的标准的配备,如今一期的业主发现车位数量不足,有权要求将拆除的立体车位重新安装回来。“现在二期的车库还没有验收,如果再发生验收后未经业主同意,开发商擅自拆除车位的情况,业主可以直接向执法部门举报。”&&&&“现在业主可以把车停到308国道靠近上王埠的一片空地上,那里的地方大,现在很多业主都把车停在那儿。”对于目前业主的停车问题,开发商伟东置业的工作人员给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但关于车位的配比问题,工作人员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答复。&&&&信媒体记者 于晓 实习生 乔健
热门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位交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