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干了10年,但是还是十年前十年后的水平

已被0人收藏
&强女干10年被冤 无法接受凶手另有其人
来自:上海
发帖:82+216
原标题:案件死者父母至今未取女儿骨灰
■浙江叔侄被冤案追踪
京华时报讯(记者朱文强)10年前,安徽歙县17岁女孩王冬在杭州遇害。杭州公安利用狱侦耳目、刑讯逼供等手段一手炮制了张辉、张高平冤案。如今侄叔俩已平反,但王冬一家的伤痛难以愈合。王冬的父亲王朋里说,他们恨了10年,女儿被害,他们没获得任何赔偿,甚至因拿不出3000块钱丧葬费,至今仍未拿到女儿的骨灰。
恨了叔侄俩10年
“突然说别人才是凶手,我们还接受不了。”王冬59岁的父亲王朋里说。
10年来,王朋里和妻子吴玳君一直坚信,张辉、张高平是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这是烙在他们心上的恨。“我一直恨张高平和张辉,要是可以,我肯定会和他们拼命。”王朋里说。
王朋里只在法庭上见过张辉、张高平一面。“这些年他们一直在申诉,说自己是冤枉的,判决都判决了,还谈什么冤枉不冤枉呢?”那也是王朋里第一次进法庭,他有点怕。
在安徽歙县杞梓里镇杞梓里村,王朋里夫妻俩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嫁到了杭州,小儿子在湖州打工,王冬是他们的二女儿,也是三个孩子里最活泼、幽默的一个。
10年前,王冬的遇害让这个生活本就拮据的家庭瞬间陷入灰暗。
丧女之痛3年方缓
在余杭的一家火葬场,王朋里见到了女儿遗体的一刹那,除了哭再也找不到发泄的方式。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朋里说:“我一个礼拜都没吃过饭。什么东西也拿不回来,没力气。一天到晚就觉得饭吃不吃无所谓,脑袋是空白的。一点想法也没有,也想不出个名堂了。”
在女儿推进火化炉之前,王朋里按照当地风俗在女儿嘴里放了一个5毛钱的硬币。一是为了辨认女儿的骨灰,二是人死了,含口钱,到了阴间也不会缺钱。
回家后,王朋里让妻子把女儿的照片都藏起来,“看到感到不舒服”。
他难得梦到女儿,只是闲下来时,想起见王冬的最后一面,仍会哭。这种情绪一直持续了3年才有所缓和。
没拿到一分赔偿
“究竟该谁赔偿,我也搞不懂。”在女儿死亡的赔偿问题上,王朋里夫妻俩没了主意。“我去杭州的钱都是父母借的,两次就花掉了四五千块钱。”
那时,杭州公安局曾到张辉家强制执行,但后来他们没有拿到一分钱。
今年3月20日,张辉、张高平再审开庭前,浙江高院曾打电话到当地镇政府,问王朋里去不去。他没去,“我说这个事情你们处理就好了,这个事情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到现在也没什么了”。
如今,王朋里一家主要靠打工维持生计,家里还种一点菜和玉米自己吃。平日里,王朋里在镇上给别人打零工,吴玳君当保姆带孩子。
“儿子现在要讨老婆,没钱盖不起房子,讨不到嘛。”王朋里说。
驻张高平服刑监所检察官:制造冤案的人一定要追究
“张高平在**石河子监狱哭诉喊冤时,他眼中闪烁的希望之光打动了我。”4月2日,已退休两年的**石河子检察官张飚对记者说,听到张高平叔侄被宣告无罪释放,他流下了眼泪,为他们高兴了好几天。
多次发函浙江无果
2005年,张高平被押至**石河子监狱服刑,当时张飚是石河子市检察院驻监所的检察官。
2007年夏天,监狱民警向张飚反映有一个服刑人员不断申诉。当时张飚和另一名检察官与他见面,他痛哭流涕,说是被冤枉的,而且写了一份申诉材料。之后,张飚和同事把材料转给了浙江省高院。
张飚说,当时石河子市检察院调阅了张高平案件的相关材料,发现了几个疑点。自己多次向浙江省高院、检察院发函,反映此案疑点,但并无进展。
此案的重大转折,是跨省作伪证的“证人”袁连芳被张高平从一份法制杂志上认出。石河子市检察院经调查核实,两起案件中的袁连芳是同一个人。
2010年张飚退休时,给张高平叔侄的辩护律师发了这样的短信,“我今年就要退休了,张辉、张高平的案子我希望你不要放弃。每到夜晚,我想起张高平向我哭诉被刑讯逼供冤案的情形,我都无法入眠。”
刑讯逼供一定要追究
3月26日,叔侄二人被法院宣判无罪后,张高平第一时间给张飚打了电话。
张飚每天都在关注媒体对此案的报道。3月30日,张高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那些刑讯逼供的人不想追究了。“我当时非常气愤,立即打电话告诉张高平,这样的说法不对,该追究的人一定要追究,对他们的仁慈就是对社会正义的不负责。”张飚说。
张飚说:“我只是尽了一个检察官应尽的义务。”据新华社电
-------------------------------------------------------------------------------------------
...楼主...
来自:上海
发帖:82+217
东方早报:今天是什么心情?
张高平: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来的。如果他们不枪毙掉我,我就去找勾海峰的家属,我知道DNA可以通过家属来鉴定。虽然我能出来很高兴,但是我还是有顾虑的,我都49岁了,我不知道回去能做什么事情,靠什么生活。我身体也不行了,一天到晚耳鸣,眼睛老花,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张辉:心情也说不出来了,为了这一天,我的家人付出不少,现在我很纠结,面对这个社会,我能做什么。我都被淘汰十年了,以前我只会开车,现在家里也没钱,我拿什么去成家立业?父母亲年纪大了,我拿什么去孝敬他们?
东方早报:出狱的时候,你们看起来都很平静啊。
张高平:我咬着嘴唇不哭,我哭了家人更难受。
东方早报:你在里面挺硬气的,一直不愿意减刑。
张高平:我没法减刑,我一天刑都没减,(因为)我没犯罪。
东方早报:我到今天都觉得很奇怪,你为什么就认准了凶手是勾海峰?
张高平:我2005年就在电视上看到勾海峰的案子,他开出租车,把女孩掐死,衣服扒掉,扔到下水道里去,杀人地点在江干区,我们带的那个女孩当时搭出租车,下车的地方也是江干区,我就怀疑是他。
我就跟警官反映,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把我调到**(的监狱)了,勾海峰也被枪毙掉了。如果他们重视,那时候就可以把我放了。
我在**又向警官反映,一名女警官说:“张高平啊,人家都把你办成铁案了。”我说:“是他们人为把我办成铁案,不是我犯下铁案的。”
东方早报:不认罪要多受很多苦的。
张高平:他们打我,我受不了了认罪,等他们走了,我恢复过来,我就说不是我们干的。张辉比较内向,不会说话,他在法庭上只会说“我没犯罪,我是冤枉的”。
“那种痛苦我讲不出来”
东方早报:袁连芳的事,你们是什么时间知道的?
张高平:我是看2008年7月上半月第13期的《民主与法制》,是在监狱里看到的。不过看到以后他们就把杂志收起来了。你们写袁连芳这篇《跨省作证的神秘囚犯》,我没看到,但我们监狱有犯人看到了。
张辉:我也看到了《民主与法制》写的袁连芳,还把那页撕下来寄给了我父亲。
东方早报:当时袁连芳是怎么对你的?
张辉:我当时刚进去,袁连芳就说他对这个案子已经比较清楚了,让我跟他说一下,我说我没有杀人,他听了就找另外两个打手(同监室的服刑人员)打我,让我好好说,每次被打完,他就跟我重新说一遍案子的经过,细节比我还清楚,还画了图纸。
每次提审,袁连芳都提醒我让我好好说,不许翻供,但每次提审完回来,他都知道我说了什么,只要我一翻供他就叫手下两个人把我拉到厕所里打。我们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号子里,隔壁的人都听不到,狱警也不管。
有一次我和叔叔都在西湖刑大公安局,叔叔就听到了我被打的叫声,后半夜我被用塑料袋蒙上头送到了另一个提审室,他们两个小时换一班轮流提审,不让吃不让睡,那种痛苦非常惨,我都讲不出来。
要不是袁连芳我也不会吃这么大的苦头。他现在中风了,应该说也是报应。
东方早报:袁连芳害了你们,自己却减刑了,如果当时有人让你做线人,给你减刑,你会答应么?
张高平:我不会干这种害人的事情,立即放我回家我也不会。他们说只要我把犯罪事实写下来就给我减刑20多个月,我都不要。
他们还让我写认罪悔过书,写因自己的犯罪给社会造成危害,给受害人家属和自己家庭带来沉重打击。我不会写的,这样子放我回家我都没脸,我宁可死在监狱里。
我可以跟大家一样干活,我宁可他们用电击棒电我,我半个小时就能缓过来,他们让我唱悔过歌、写认罪书,我晚上睡觉像刀绞一样无法忍受。
东方早报:然后你就进省公安厅看守所了?
张高平:(在西湖刑大公安局)7天7夜之后,他们把我送到浙江省公安厅看守所了,关了十来天,两个牢头嫌我一身臭、没钱就打我。10天后一个自称所长的人说上级命令让我戴上脚镣,给我换个牢房,一进去那个牢头就打我,嫌我破坏了他吃饭的心情,还给我立规矩,说老大上厕所,我都要面壁跪下,每天早上让我朝东南方向拜菩萨。
牢头逼我抄他写好的认罪材料,我把他的原稿偷了一张交给前来提审我的警官,结果回来他们就把我打到半死,还说晚上打完50个蚊子才能睡觉。我拖着脚镣走来走去,上面全是血。
有天我在劳动,来了两个人,把我架出去剃了光头,按在地上,用很粗的针头吸了很多血,牢头喊“救命,快叫所长,人命关天”,我问他这是做什么,他说是验明正身,把我拉出去枪毙。
第二天我就按牢头写的东西认了,说不出来的,回去他们再教我说,回来之后向牢头汇报,不汇报就打我。认罪书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最不能忍受牢头折磨”
东方早报:张辉被抓的时候都快结婚了,现在怎样想?
张辉:现在什么都没有。因为这个案子,她(张辉原来的女友)也不跟我联系了。
东方早报:张高平会再跟前妻联系吗?
张高平:她那时24岁,怀孕4个月了,二审判决下了后我们就离婚了,孩子也没了。我会寄一封无罪判决书给她,但是我不会打扰她。我理解她,她那时还年轻,我知道自己这个案子很麻烦。
东方早报:为什么要寄判决书?
张高平:我要让她家里人还有现在的丈夫都知道,她的前夫不是坏人,让她也有点面子。
东方早报:想过如果没进去现在会怎么样吗?
张辉:如果没有这事,我应该成家了,连孩子都有了。
张高平:我当时在帮一个电缆厂运货,那时候一年的业务就给我几十万元,不管大货小货都找我一个人,后来厂里的业务给人家做,现在人家都买了七八辆车了。
东方早报: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造成你们蒙冤十多年?
张高平:这么简单的案子,我就是想不通他们怎么会办成这样,我想到头发都掉光了。有大脑的人都不会办成这样。
我每次看到电视上有通过DNA鉴定破的案子,有录像监控破的案子,我气得都想把电视机砸掉,为什么不帮我查DNA和监控录像?我就是想不通。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办案。
东方早报:这次开庭,张高平说最不能接受的是牢头逼你?
张高平:是的,不能够让牢头(狱侦耳目)来管事,他们是跟公安串通的,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权力。要不是牢头逼我,真把我拉出去枪毙我也不会认罪的,他写的认罪材料简直是神话故事,这东西我怎么能抄?
东方早报: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冤到今天?
张辉:我在法庭上是这么说的,他们打我,我是不会那么计较的。我只希望出台一些政策来制止牢头逼我们。
张高平:我们恨牢头狱霸,也恨指使牢头狱霸的人,牢头狱霸没有这个权力,肯定是侦查人员指使他们的。这个我绝对不能容忍,太过分了。
始终坚信法律是公正的
东方早报:女儿看你的时候你什么感觉?
张高平:我不让她来看我,看我我也不知道跟她怎么说。今天看见家人,穿上了家人买的新衣服,出狱前洗了个澡,要把晦气都洗掉。
东方早报:中午就出来了,下午跟家人在一起聊了些什么?
张高平:聊监狱里的事情,我叫他们千万不能犯罪,在监狱里会很难受的。每天他们都问,“你是干什么的,这是什么地方,你来这里干吗?”“我是罪犯,这里是监狱,我来这里接受改造的。”
东方早报:你在监狱里都看什么?
张高平:他们劳改犯会拿来一些冤案给我看,让我心情好一点。
东方早报:你看这些案子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张高平:都是刑讯逼供嘛。
东方早报:心里怨恨吗?
张高平:没怨恨了,现在给我平反了。我这十年吃尽了苦头,流干了眼泪,但是我的心没死。我始终坚信法律是严肃公正的,我不能容忍的就是逼我抄认罪材料,这个真是不能容忍的。
东方早报:你觉得村子里的人相信你们是冤枉的吗?回去之后怎么和村子里的人相处?
张高平:我这人度量大,我能理解他们,不会记恨他们。这段时间,我在牢里看《做人的心计》,做人要给人家留余地,给别人留余地,就等于也给自己留余地。
东方早报:如果你再遇到别人要搭你的车,你还会带吗?
张高平:我还会带,我会直接把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或者送上出租车,把车牌号码
-------------------------------------------------------------------------------------------
来自:上海
发帖:268+7104
司法是公正的
-------------------------------------------------------------------------------------------
来自:上海
发帖:55+983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上海
发帖:101+5731
请那些经常攘攘“乱世用重典”的朋友进来。。。。。。违法犯罪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法律的坍塌,违法犯罪只要做到不可规避就能昭彰罪行匡扶正义,而所谓“乱世用重典”。。。。。。乱世很多辰光都是法制废弛造成的,再用严刑苛法来压制往往就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用不公正来压制不公正造成的混乱;还搞得好吗?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上海
发帖:101+5732
还有那些对TG的强力部门------警察;城管;军人;法官。。。。。。抱有幻想的人,也不要走过路过视而不见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上海
发帖:3+28
白完vs白完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上海
发帖:29+4254
赔了这2个人450W好像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上海
发帖:184+4456
请那些经常攘攘“乱世用重典”的朋友进来。。
如果重典用在刑讯逼供的人、牢头和卖国贼 身上呢?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上海
发帖:101+5734
请那些经常攘攘“乱世用重典”的朋友进来。。 如果重典用在刑讯逼供的人、牢头和卖国贼 身上呢? 法律不是便宜工具,谢谢。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上海
发帖:21+2323
请那些经常攘攘“乱世用重典”的朋友进来。。。。。。违法犯罪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法律的坍塌,违法犯罪只要做到不可规避就能昭彰罪行匡扶正义,而所谓“乱世用重典”。。。。。。乱世很多辰光都是法制废弛造成的,再用严刑苛法来压制往往就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用不公正来压制不公正造成的混乱;还搞得好吗?
朋友先把[重典]搞搞清楚好伐!!![重典]=不公正来压制不公正??这算啥逻辑??
公正的明文条律的严刑苛法有何不妥??!!
只是对小民用[重典]的同时,推行[刑不上大夫]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当下最最需要实行的恰恰是朱元璋的[剥皮实草]这条刑罚。
-------------------------------------------------------------------------------------------
ぶっちゃけにいっとくけど
...10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1+5745
请那些经常攘攘“乱世用重典”的朋友进来。。。。。。违法犯罪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法律的坍塌,违法犯罪只要做到不可规避就能昭彰罪行匡扶正义,而所谓“乱世用重典”。。。。。。乱世很多辰光都是法制废弛造成的,再用严刑苛法来压制往往就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用不公正来压制不公正造成的混乱;还搞得好吗? 朋友先把[重典]搞搞清楚好伐!!![重典]=不公正来压制不公正??这算啥逻辑?? 公正的明文条律的严刑苛法有何不妥??!! 只是对小民用[重典]的同时,推行[刑不上大夫]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当下最最需要实行的恰恰是朱元璋的[剥皮实草]这条刑罚。 一股子霉腐味,好像是出土的明朝干尸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1楼...
来自:上海
发帖:36+642
看起来当初这两人的律师很有问题
-------------------------------------------------------------------------------------------
砸锅卖铁上单反
...12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1+5746
看起来当初这两人的律师很有问题 这两人的律师在一审;二审中都坚持无罪辩护,此案的警察;检察官;法官统统要下岗,那个漂亮的女预审科长由于涉嫌”职业牢头“诱供;逼供还要吃官司。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3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1+5751
看起来当初这两人的律师很有问题 这两人的律师在一审;二审中都坚持无罪辩护,此案的警察;检察官;法官统统要下岗,那个漂亮的女预审科长由于涉嫌”职业牢头“诱供;逼供还要吃官司。 此案中女被害人的指甲里检出的DNA,不是这两个人,即便这样这个漂亮的女预审科长还是认定这两人有罪,所以网民称此女预审科长为”女杀手“。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4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1+5754
每当出现这种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事体,嚷嚷“乱世用重典”的朋友就会遁形,但是过后又会蜂拥而出。。。。。。。。。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5楼...
来自:上海
发帖:17+1596
请那些经常攘攘“乱世用重典”的朋友进来。。。。。。违法犯罪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法律的坍塌,违法犯罪只要做到不可规避就能昭彰罪行匡扶正义,而所谓“乱世用重典”。。。。。。乱世很多辰光都是法制废弛造成的,再用严刑苛法来压制往往就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用不公正来压制不公正造成的混乱;还搞得好吗? 思路混乱伐?乱世用重典是让你制造冤假错案啊?是不是像现在一样违法成本低,犯罪率高你最享受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6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277
每当出现这种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事体,嚷嚷“乱世用重典”的朋友就会遁形,但是过后又会蜂拥而出。。。。。。。。。
三校生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没有重典的话,冤假错案还要多,反正不用担心被重典。
-------------------------------------------------------------------------------------------
刘晓波死得好
...17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4+5884
从佘祥林案到新近的浙江张氏叔侄奸杀案,冤假错案的纠正,无一例外地都是依赖“被害人起死回生”、“真凶归来”这种小概率事件。
为了“追查真凶”,上海退休高级检察官刘炳华已奔走7年,几乎凭一己之力,找到了能找到的所有证人,并判断自己已追到了极可能的真正凶嫌。
刘炳华认为,他正试图推翻判决的、18年前曾轰动上海滩的一桩杀人案,就是又一桩佘祥林式冤案。
他既发现了司法机关办案过程中有违程序正义的种种做法,更感受了案件纠错机制启动之难。没有得到司法机关的确认,这终究只是纯粹的个人行为。
案件入选《资深检察官办名案》,劝说者提醒刘炳华:“你要考虑成本,救一个人,要毁掉这么多人”。
在犹豫了一年之后,61岁的前高级检察官刘炳华决定打破沉默。
历经7年的调查,他认定,18年前的“梅吉祥、梅吉杨案”(以下简称“两梅案”)有巨大冤情。
梅氏兄弟合谋杀妻害嫂的故事,由侦查机关通过媒体散播,未经审判已成上海滩名案,然后几乎顺理成章地办成了“铁案”;法院在主要依靠口供的情况下,认为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哥哥死缓,弟弟12年有期徒刑。
在上海滩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律师、司法界老干部之后,检察官刘炳华接力介入此案,直到退休仍不停歇。
这位退休检察官的步伐和语速快过街上所有年轻人,穿旧了的检察官制服包裹着这个时代已少见的热情。
除了找到种种足以证明两梅可能被错判的证据外,刘炳华还意外发现了可能被忽略的真正嫌疑人。
然而,这位高级检察官发现,他的个人行为,面临着与自己供职三十多年的司法系统的激烈碰撞,有荣誉,更关乎现实利益。
在漫长的拉锯中,介入此案的老人有的相继去世。梅吉祥身陷囹圄已17年有余,高血压、心脏病、胆囊炎等多种疾病缠身。弟弟提前出狱,家已分崩离析。
“强大的攻势”
首场审讯从晚上8点持续到凌晨3点,确定为故意杀人;随后以“超过10小时”的审讯,梅吉祥“终于供出了弟弟”。
日,酷夏,大雨。
时年9岁的梅华(化名)后来反复回忆起那个早晨的家常对话:父母都要去上班,让她别去暑托班,但她怕一个人在家寂寞,吵着要父亲梅吉祥骑车送;母亲说要去外高桥,让父亲记得买菜。
父女俩出门前,梅华看了钟,是上午7时40分多,到暑托班时刚过7时55分。大约这个时候,她的叔叔梅吉扬也将女儿送至暑托班。
梅氏兄弟同在新华灯具厂上班。后来判决指出案发的8时许,多位同事先后在厂里碰到过兄弟俩。
厂医后来也向刘炳华证实,上午10时许,眼疾未愈的梅吉祥在她要求下才回去休息。
回到家,梅吉祥发现,妻子顾敏黎昏迷在地,下身衣物不整,头面部多处受伤。他立即将妻子送往医院,经抢救顾脱离了危险。
在梅华的印象里,那段时间母亲非常依赖父亲:梅吉祥每天骑一个小时自行车去医院探望,没他陪夜,顾敏黎就睡不好;直到10月份一家三口住回事发地,顾敏黎还要求丈夫带她去城隍庙、外滩转转。
然而,在事发数月后,日,上海市南市区(已并入黄浦区)刑侦支队突然传唤梅吉祥——妻子指控他是凶手。
在上海电视台《案件聚焦》节目中,刑警在事发现场向记者描述了案发过程:梅吉祥在走廊里碰到走出来的妻子,要钱未果,就从灶台里“拿出准备好的柴刀”,在顾的头上砍了三四刀,然后将她拖入屋内,“用刀劈、用凳子砸、用皮带勒”,并伪造形似抢劫的现场。
据当时公安机关鉴定,顾敏黎因钝器打击和锐器砍切,致颅骨骨折、右眼失明、右侧上下肢无自主活动,构成重伤,但“神智清楚、精神正常,语言表达尚存一定障碍”。
《案件聚焦》是上海一档法治电视节目,最早记录了公安、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过程,倾向明显。
后来介入的律师和刘炳华,正是从节目中,发现了一些疑点。
题为《“枕”边杀手现形记》的首次报道中,警察说,顾敏黎是在日回到事发地,向他们作的陈述。刘炳华后来查阅发现,这段重要线索直到近40天后、传唤梅吉祥前,才由警方补录入案卷。
梅吉祥猜测事件为情杀,他列举了三个妻子可能的外遇对象。但警方采信了顾敏黎的说法。
预审科警官介绍,首场审讯从晚上8点持续到凌晨3点,确定为故意杀人;警察特别提到,在走廊里发现了一把“戳断的水果刀刀柄”。随后以“超过10小时”的审讯追问其手上的刀伤,“在强大的攻势下”,梅吉祥“终于供出了弟弟”。
警察说,顾的短裤是丈夫扯下,目的是要伪造**现场,“后来考虑到弟弟在场,他真的不好意思,否则他就做了,恶到这种程度了。”那件疑似“凶器”在公诉书、判决中则不知其踪。
弟弟梅吉杨开始拒不认罪,看到预审员拿出哥哥的指认,才和哥哥一样写下认罪文书。
1996年1月,案件移送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后,梅吉杨率先翻供,引来《案件聚焦》的追踪报道。
在审讯室,梅吉杨耷拉着头,告诉提审的检察官王某,自己是被审得“没办法了”才认罪,希望嫂子凭良心说出实情,并恳请检察官重新考虑案情。
王某质疑道,难道你的嫂子也会冤枉你?梅吉杨无语。
梅吉杨的妻子陆女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丈夫被抓后,她不明所以,为此追问妯娌;顾敏黎告诉她,自己从未指控过梅吉杨,事发时梅吉杨并不在场。
梅吉杨显然是鼓足勇气才试图翻供,未获认可的情况下,梅吉杨很快泄了气,再次认罪,但面对镜头痛哭了十多分钟。
在刘炳华看来,媒体赋予办案单位太多美誉,成为后来翻案的最大困难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12月至2000年3月,媒体二十余次报道了***门侦破这起“罕见的杀妻案”的经过。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9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4+5885
疑点重重下重判
当郑传本试图向受害人发问、质证时,被公诉人以其“身体不好、不能多讲话”为由阻止。二审提前休庭,郑传本大部分的辩护意见都未能在庭上发表。
正是在看了节目录像后,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律师郑传本同意接下此案。1987年12月,上海电视直播蒋佩玲包庇案庭审,郑传本因出色辩护,一夜成名。
郑传本与陈春孚、盛诗柔、王湘堡3位律师分两路,分别会见梅氏兄弟。兄弟俩一见到律师,都是先大哭。梅吉祥称,自己是被岳母和部分办案警官串通栽赃的,所有口供都是逼供的结果。
“见过当事人、看过案卷后,共同感觉是:证据不足,两个人被冤枉了。”已年近八旬的律师陈春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和郑传本都是公安出身,在调查、取证、辨认上有优势。
律师们走访了大量新华灯具厂的职工,郑传本还骑自行车实地勘测时间,甚至去气象台查了当天雨量。
85岁的时任上海市律协会长王文正,曾任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已几乎失聪,但提起“两梅案”仍忍不住反复抬手往下压,强调“绝对是冤案”。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律协郑重其事地组织了一批擅长刑事辩护的律师讨论,“大家同意郑传本做无罪辩护,因为确实没证据”。
王文正当时就注意到“检方有些不正常”:几位关键证人在向律师提供证言后立即受到检方的询问,检察官王某甚至用警车带一位刚上完夜班的关键证人回检察院询问了七八个小时,这位证人随后改变了证词。
1996年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两梅案”进行一审。梅氏兄弟均表示,自己是在“车轮战”下才承认犯罪。
郑传本在庭上做了模型,指出公诉方认定的凶器“柴刀”、“菜刀”不可能造成顾的伤痕;当郑传本试图向顾敏黎发问、质证时,却被公诉人以其“身体不好、不能多讲话”为由阻止。
公诉人指责郑传本“利令智昏”,郑反唇相讥,称对方“权令智昏”。
后来就“两梅案”接受媒体采访时,检察官王某也多次攻击郑传本。大概是巧合,在“蒋佩玲案”中,与郑传本交手的检察官也是王某。
郑传本的辩护未起效。1997年2月,法院一审判处梅吉祥、梅吉杨共谋故意杀人,前者死缓,后者获刑12年。
在判决书中,杀人动机被归纳为“因家庭琐事等原因逐渐对妻子顾敏黎不满,竟萌生杀妻之念”,并不顾兄弟俩在同一家厂上班的事实,称两人“作案后伪造现场,并立即赶至各自单位上班”。
“一审判决书写得水平太低。”王文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认为判决书存在诸多疑点:两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杀一个弱女子为何未遂,未予解释;梅氏兄弟如何谋划杀人办法,两人有何共同利害,只字未提;对作案时间未作详尽分析,也不考虑事发旧宅根本没有举起木凳的空间;此外,“杀人时候如此凶残,到了10点为什么又如此善良?谁规定10点就不能杀人了?”
1997年末,二审驳回了兄弟俩的上诉,称判决不仅有来自被害人的指控,还有公安机关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的支撑。
王文正质疑,若现场勘验发现物证,早就该把嫌疑人抓起来;除了受害人顾敏黎外,也没有其他证人证言,“最后说两梅多次供认现在又多次推翻是抵赖,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没证据,只能说你也承认过嘛”。
二审提前休庭,郑传本大部分的辩护意见都未能在庭上发表。
艰难的申诉之路
去世前一天,王文正前去探望。看见老友,急性子的郑传本一把拉掉脸上的呼吸罩说,“我就想不通这个案子怎么会成这样。”
申诉之路漫漫。梅母先后去过二十多次北京,跑遍了中央、上海大小部门。郑传本本人甚至曾通过熟人将材料递给了当时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然而,他们等来的消息是: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裁定案件不符合再审条件,决定不对该案提起再审;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案件不符合抗诉条件,决定不予抗诉。
“两高”的决定,几乎意味着法律程序上的路已走到尽头。
2008年起,王文正陆续15次致信上海、中央政法机构有关领导,呼吁复查此案。据他所知,一位案件发生时的主管市领导曾找到市检察院有关干部了解情况,但结论是,“不管案件对还是错,‘两高’已有表态,我们下级服从上级,可以不表态,要改也是‘两高’来改。”
王文正也找过记者,询问能否发个内参,对方回复说,“内参一般不发个案。”
在此期间,梅吉扬于2005年提前获释,但他的家庭经此风波已分崩离析;不肯认罪的梅吉祥只获得了一次减刑,由死缓改为无期后继续服刑。
固执如郑传本,也一度怀疑过自己的坚持。
律师翟建透露,2008年,他与郑传本共同代理另一个刑事案件,为了当事人的利益,他试图劝说老郑选择与法院达成妥协。
“我拿‘两梅案’跟他举例,梅吉祥也认过罪,如果他判刑后低头认了,可能现在都出来了。我说,‘正是因为你的坚持和执著,他现在还在里面。我们本来想伸张正义,结果离正义越来越远,这是惨痛教训,郑老师你说是不是?’”
郑传本愣了一会,问道,“小翟,你今年几岁?”
翟建答,“小你两轮,你75岁,我51岁。”
“那你怎么城府这么深?我好像蛮傻的?”郑传本俨然在问自己。
2009年,郑传本病重。去世前一天,王文正前去探望。看见老友,急性子的郑传本一把拉掉脸上的呼吸罩说,“我就想不通这个案子怎么会成这样。”
郑传本的学生、律师易瑞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两梅案”成了老师生前最放不下、“死不瞑目”的案子。
在郑传本去世后,接力棒完全到了检察官刘炳华手中。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0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4+5886
“三无产品”
法院判定两梅有罪的最重要证据,就是被害人的直接指控。“检察官、法官都没想到,如果被害人诬告了呢?”
2006年2月,走投无路的梅家人找到刘炳华咨询。梅氏兄弟的姐姐有同学曾与刘炳华在农场共事。
刘炳华1980年起进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是最早一批获得法学硕士的检察官之一,业余时间曾写书盘点过国内众多错案。
刘炳华先找到郑传本了解案情。
“郑传本很感慨,说这是块心病,把材料全都给了我,大部分是手写的,我大概花了3个月时间,每天晚上趁值班的空闲时间,把所有数十万字文件都输入电脑。”
在打字的过程中,刘炳华察觉到越来越多疑点。他发现,两梅既无作案动机,也没有作案时间,现场没有任何与他们吻合的指纹、脚印、血迹或毛发;有关“凶器”的疑点也不止“断了柄的水果刀”,梅吉祥所供认的菜刀直到警方提取时还在被用来切菜。
到了2006年6月,刘炳华无法继续安坐,决定去见一见顾敏黎,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见过后才能决定是否管这桩与己无关的“闲事”。
寻找顾敏黎和母亲陈某的住址颇费了一番功夫。梅吉祥入狱后,顾家提出离婚,申请得到所有财产,唯独不要女儿的抚养权。14岁那年旧宅拆迁后,梅华再也没见过母亲。
6月3日,顾敏黎的生日前夕,刘炳华以青少年工作志愿者的身份陪同梅华去看望她的母亲。
“我当时心里还打了个问号。如果他们对我诉说女婿如何丧尽天良,我可能会相信判决公正。”刘炳华说。
但顾家人的反应,让他很意外:他们先逼着梅华写“妈妈是爸爸杀的”的字据,又一定要刘讲单位,还当面拨打、核实刘的手机号,后来甚至叫来了110。
刘炳华回忆,当顾母陈某挡在门口时,顾敏黎一直在屋里低着头。“他们的反应违背常理,特别是事后还查到我的身份,写了举报信,这是要把我摁下去啊。”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陈某,尝试核实,对方拒绝回答一切问题。
这次拜访成为转折点,刘炳华决定深度介入。他罗列出案卷中提及的所有名字,几乎投入了全部节假日的时间,逐一去寻找一切知情者,最远去了距市中心2小时车程的嘉定。案卷材料也越堆越高,如今五十多个文件夹叠起来有3米多高。
“我不带观点地去找,第一次推说忙的,就表达诚意,回头再约。一般都带着梅华,很多人看到小姑娘这么可怜,就愿意跟我聊了。”
通过回访,刘炳华确认,梅氏兄弟不具备作案时间——如前文所述,不少同事,包括那位被检察院带走改变证词的工人证实,判决书确认的案发时间,他们在厂里见到了梅氏兄弟。
梅吉祥的师傅倪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案发一个月前,她碰见夫妻俩时,顾敏黎还在为丈夫收入低、厂里效益不好担忧,请求“想想办法帮忙调出来”,可见两人关系正常。
刘炳华分析说,此案基本可定为“三无产品”——无作案时间、动机、证据,法院判定两梅有罪的最重要证据,就是被害人顾敏黎的直接指控。“检察官、法官都没想到,如果被害人诬告了呢?”
梅吉祥后来向律师透露,1995年国庆节前后,小姨、丈母娘陈某曾叫他去“谈一谈”,他考虑后予以拒绝;对方表示,“如果不来就说是你”,梅吉祥不以为然。
在住院期间,女儿、丈夫、婆婆多番询问,顾敏黎均未吐露凶手信息。
梅氏兄弟的三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和顾原来关系好,听说她出院后要住回事发地,曾急忙赶去阻止。
“我说你不能回去,万一再出事怎么办?她说,‘家里人都知道、说好了,没办法了’,但没透露私了数额。我问她,到底谁杀你,她左手拿笔,写了三个字,‘华’、‘齐’、‘佳’,还说是上海人,一米七左右。”
被忽略的关键嫌疑人
陈春孚等律师认为,对“真凶”的追查逾越了刘炳华的权力范围,应交给司法机关处理。
真正坚定刘炳华信心的,是他对“真凶”的追踪和锁定。
在案卷中,一个线索引起刘炳华的注意。律师从当时的上海A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匿名,以下简称“A公司”)调取的财务收据档案显示,案发后两个星期,业务经理舒某报销了一笔八百多元的医药费。
舒某是顾母陈某的老同事。顾敏黎一度下岗,经舒某介绍,在A公司担任财务主管。
A公司总部在数十公里外的外高桥。刘炳华查询确认,当时从市区前往该处极为不便,因此,顾平时在市区办公点上班,要去外高桥时,一般由舒某或另一位同事开车来接;顾与舒某两人长时间同处一间小办公室,关系很好。
案发当天,顾敏黎正好要去外高桥。
刘炳华开始把调查重心从新华灯具厂转向当年A公司的职工,调查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他从外围开始,逐渐深入公司核心层,经过多次磨合,才说服那些最初电话也不愿接听的知情者。
两位当时与舒某有业务关系的熟人先后向刘炳华证实,他们分别在案发当天的白天、晚上陪同舒某前往医院看“头部碰伤”,晚上那次还叫了120救护车。舒某当时解释,受伤是在家中浴室滑跤所致。
舒某的另一名同事反映:在顾敏黎被人伤害后,看到舒某头部有伤,眉毛上方包着纱布。
巧合的是,据南市区刑警在《案件聚焦》中透露,顾敏黎曾拿家里的晾衣杆与凶手进行了搏斗,对方也受伤了。
后来刘炳华从内部了解到,当公安机关提取了现场指纹、血迹、毛发后,对A公司员工提取指纹时,舒某恰好请假,其指纹未被提取。而现场提取的指纹,与梅氏兄弟均不相符。
刘炳华顺着这条线索深入,最终,案发时A公司的负责人单某主动找上门来,透露了两个细节:那天恰逢他50岁生日,顾敏黎和舒某都未参加中午在外高桥的生日宴;而且,舒某正是那天第一个通知他顾敏黎“出事”的人。
请了一段时间病假后,舒某很快离开了A公司,现在是外高桥地区另一家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总经理。2011年中秋,刘炳华开始与舒某接触。
在电话中,舒某承认,尽管此前关系密切,但在顾受伤住院的4个月中,他一次都未前去探望,“怕见到血腥场面和恐怖镜头”。
“在医院里是不会见到血腥场面和恐怖镜头的,舒某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很可能曾身临和看到过‘血腥场面和恐怖镜头’。”刘炳华判断说。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1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4+5887
这样的电话一共打了六七次。
几乎没人赞成他调查A公司。此前梅家人生怕他遭遇不测,刘炳华也不乏这种担心,那段时间,他出门都戴着围巾、帽子。陈春孚等律师则认为,对“真凶”的追查逾越了刘炳华的权力范围,应交给司法机关处理。
2012年4月,退休前半个月,在频频写信无果后,刘炳华决定,要见舒某一面,当面与其对质、劝其自首。他看到电视上主持人劝人自首的故事,受了启发。他甚至没把这个决定告诉梅家。
日,刘炳华带上全家,陪同梅华约舒某在西藏南路上的肯德基见面。见面不久后,他直接问起关于“两梅案”的问题。舒某知道刘炳华的真实意图后当场破口大骂,并报警;警察来之后,他声称自己被骚扰,并拒绝了刘炳华提出的向司法机关留下指纹自证清白的建议。
录音显示,舒某在现场表示,“只要不是公检法正式来找我,就是我做的我也要赖到天边”。
日晚上,接到南方周末记者电话,舒某指责“你们脑子都坏了”,拒绝回应。
“相当于一次颠覆”
有的劝说,“你要考虑成本,救一个人,要毁掉这么多人”。
“只要有关部门取来舒某的指纹、血型,跟现场提取的进行比对,就能锁定‘真凶’。”与舒某的对话,增强了刘炳华的信心。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2006年6月他主动拜访顾家人之后,负责处理举报的领导就拍桌子警告他:以职务身份干涉无关案件的后果可能“比‘双开’还厉害”。刘炳华强调自己是以志愿者身份前往,并无不妥。这位领导后来向他道歉。
刘炳华说,自己敢于叫板,是因为证明梅氏兄弟清白的证据实在太确凿,不容回避;但“要翻这样一件‘名案’,压力非常大,相当于一次颠覆”。
此案由于“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被评为1997年上海市市级机关百件好事之一,并入选《资深检察官办名案》一书。据刘炳华透露,除了可想而知的荣誉,有3位承办者后来升任为处长,且都占据了关键岗位。
2011年元旦,刘炳华开始向中央、上海、检察机关的各主要领导写信,近200封实名信件转为更大的压力,调头向他袭来。
刘炳华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两梅案”长期难翻案,除了碍于曾经的荣誉外,也与机关内的不良作风有关,“下级推给上级,上级也根本没认真去研究材料”。
市检察院领导很快找到刘炳华,透露信件转回到了院里,“你反映的情况,如果你是对的,向你表示致敬”,并询问起案件真假和可能涉及的责任人。
“我问他,你看过案卷吗?他说没。我说,如果你连材料都没看过,没法跟你说了。”刘炳华说。
刘炳华也曾向最高检派来的巡视组反映情况,但他明白,在缺少回避制度的检察机关内,自我复查的效果可想而知。2006年,他曾亲眼看到一位“两梅案”当年的承办人按上级要求重看案卷,复查此案。
7年以来,几乎所有与刘炳华相识的人都知道了他在试图撬动这桩旧案。刘炳华常常刚进电梯,就看到有人别过头去,避免打招呼。
也有许多人明里暗里找他。有的劝说,“你要考虑成本,救一个人,要毁掉这么多人”。有些人不相信顾敏黎会诬告丈夫,刘炳华根据自己掌握的案情,套用托尔斯泰的名言回应,“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错的案子各有各的错法。”
刘炳华一边解释着自己并不复杂的动机,一边也试图影响那些可能了解办案过程的同事。
日,刘炳华终于决定见南方周末记者,他说,已经给了纠错者足够的时间。而当事人等不起。
自2012年4月退休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刘炳华坚持不把线索向媒体公布,希望事情尽量能在内部解决。这位系统内司法官员的顾虑包括,担心出现类似佘祥林案推翻后有警察自杀的现象,“要给人留有余地,‘误诊’很难避免”。
渐渐的,内部有了松动。
一位当年的公诉人向刘炳华承认,当初自己手头还有别的案子,并未认真研究“两梅案”案卷,“只是跟一下”。他透露,检方办案人员清楚,顾敏黎从未指控过小叔子梅吉杨,内部讨论时一度产生分歧,有过数次退查、补充,最后经政法委协调,考虑到梅吉扬同犯的情节已上电视,才原封不动地将其列为从犯。这一过程也获得了其他办案人员的证实。
有参与提审的工作人员对刘炳华直言,担心案子翻过来自己会受牵连,因此提前退休;另一位同样提前退休的办案人员从公开简介中删去了“两梅案”的内容。
“我们内部常说,办一百个案子容易,纠正一个案子难,但我相信,每坚持一天,我就加分一点,他们的责任就多一点,”刘炳华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我要把这件事做得圆满。”
过去一周发生的事,令他看到了希望:浙江叔侄案沉冤得雪,更有一位北京的高层领导亲自打电话到刘炳华家中,告知已收到他寄去的书。刘炳华相信,对方也看到了随信附上的“两梅案”材料。
律师协会老会长王文正则持谨慎乐观态度。他分析说,“两梅案”案情重大、牵涉面广泛,从“两高”往下都有一定责任;从法律上讲,能翻动此案的又只有已做过判定的“两高”,因此局面非常复杂,“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2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4+5888
外地太乱了。牢头狱霸现在好一点了(上海),但是最可怕的是有管教要搞你。司法的公正和严肃是不容有些许动摇的。你贪污点就算了,但像这种案子。对普通老百姓,对一个人的一生都颠覆了。冤案错案太可怕了 来来来,看看上海的事体。。。。。当年参与此案的公检法人员,现在位高权重,如果翻案,上海的公检法系统要快速地新陈代谢喽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3楼...
来自:上海
发帖:242+8651
-------------------------------------------------------------------------------------------
...24楼...
来自:上海
发帖:3+330
乱世用重典有问题吗 有冤案就不能用重典是典型的因噎废食 照这个逻辑干脆不要有法律的 只要有法律就必定会有冤案 更何况像这种人为的冤案更是需要用重典治理 就算被冤枉的人被重典判死刑冤死了 造成这种冤案的人也应该处以极刑 只有这样侦办人员才不会罔顾人命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被冤枉的没死 冤枉人的也没死 但是整个社会已经没有任何底线了 这是比冤案枉死更糟糕的结果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5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4+5891
某些迷信上海政府;公检法的小市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6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5+5930
[某些迷信上海政府;公检法的小市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7楼...
来自:上海
发帖:16+988
么赤里乌黑
-------------------------------------------------------------------------------------------
那就这样吧
...28楼...
来自:上海
发帖:9+16729
乱世重典是封建的治世方式,现在讲的是罪刑相适应。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9楼...
来自:上海
看来五一前 这事情要有结果
-------------------------------------------------------------------------------------------
免责声明:
1.本人是文盲,以上内容文字均不认识,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2. 本人在此留言均为网络上复制,并不代表本人同意、支持或者反对楼主观点。
3. 本人谢绝任何跨省追捕行为,如有需要请直接联系楼主、原作者以及网络管理员或法人代表。
嘉定TF群号 要的PM
...30楼...
来自:上海
发帖:282+15685
赔了这2个人450W好像
-------------------------------------------------------------------------------------------
端正了三观再出来混社会,否则大家都把你当傻B!
...31楼...
来自:上海
发帖:499+5021
谁让你生在天朝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32楼...
来自:西藏自治区
发帖:18+1737
这个岳母会有问题啊,这个舒某和顾某会不会是约好的?离婚后这个顾某和舒某之间怎么样?是不是没闲着?
[来自我的android app]
-=此贴发送自[wap]=-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33楼...
来自:上海
发帖:105+5946
对TG的强力部门------警察;城管;军人;法官。。。。。。抱有幻想的人,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34楼...
来自:上海
发帖:123+7069
每当出现这种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事体,嚷嚷“乱世用重典”的朋友就会遁形,但是过后又会蜂拥而出。。。。。。。。。
思路像尿路,“逼供”和“重典”之间没有逻辑关系
-------------------------------------------------------------------------------------------
So...you call me evil,but unfortunately for you,I'm a necessary evil.
...35楼...
来自:浙江
发帖:259+4686
核心是有罪推断和破案率指标
-=此贴发送自[UCWeb]=-
-------------------------------------------------------------------------------------------
嫑 嬲 ……
个人球鞋交流帖
http://club.pchome.net/thread_6_285_6405763__.html
...36楼...
来自:上海
这个岳母会有问题啊,这个舒某和顾某会不会是约好的?离婚后这个顾某和舒某之间怎么样?是不是没闲着? [来自我的android app] -=此贴发送自[wap]=-
这个倒没写 应该是 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毕竟 顾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顾
丈母娘的冤孽啊
离婚。所有财产 还有后来的拆迁 很想知道
梅华长什么样
还有 高检 怎么会 2次 对这种卷宗做 维持的判决。。。。、
难道当时上海的政法书记 打过招呼?
-------------------------------------------------------------------------------------------
免责声明:
1.本人是文盲,以上内容文字均不认识,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2. 本人在此留言均为网络上复制,并不代表本人同意、支持或者反对楼主观点。
3. 本人谢绝任何跨省追捕行为,如有需要请直接联系楼主、原作者以及网络管理员或法人代表。
嘉定TF群号 要的PM
...37楼...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强女干10年被冤 无法接受凶手另有其人
数码影像推荐
最新二手发布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你可以发私信给一个或多个听众。默认不能发给非听众,除非对方设置了允许。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涛十年前照曝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