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湛钢100汕湛高速204公里700米,居住有影响吗?还有钢铁厂会对海水造成污染么

【图片】湛钢进行时----湛钢董事长发表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湛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8,863贴子:
湛钢进行时----湛钢董事长发表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收藏
湛钢进行时 | 赵周礼:蓝图已绘就,我们充满信心今天距离湛江钢铁1号高炉点火只剩10天。宝钢集团副总经理、湛江钢铁董事长、工程指挥部总指挥赵周礼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交流沟通。湛江钢铁自从日高炉打桩正式建设以来,我们已经拼搏奋斗了850多个日日夜夜,12.58平方公里的厂区,已经由原始的滩涂、沙丘、岩地、水塘、村落、灌木丛逐步演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的雏形。回顾我们这几年共同走过的风雨历程,憧憬湛江钢铁高炉点火后的生产运营和追求,无不感慨万千,激动、自豪、抱负、梦想,汇聚成我们共同的情怀和思绪。我们不会忘记在这期间,我们的外派员工,抛离上海大都市舒适、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到2000公里外的湛江东海岛,担负起了建设湛江钢铁“先遣队”和“先锋队”的崇高使命。这支队伍,由最初十多人逐渐壮大到850多人,形成了如今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的骨骼和脊梁。我们不会忘记,许多员工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员工妻子体弱多病,孩子还处在襁褓之中;我们不会忘记,有的员工父母瘫痪在床,亲人罹患绝症;有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急需家长的陪伴和约束管教;我们也不会忘记,有的员工已经外派达七八年之久,有些人甚至一年才能和家人见上一面;我们更不会忘记,这里的工作负荷是“五加二”、“白加黑”;困难接踵而至,意外频出;挑战随处可见,“压力山大”。“千难万难脚下踩,千斤重担肩上挑”,这已经是我们员工的业绩写照。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三千多名属地化员工坚定地选择了献身钢铁事业,以争分夺秒、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积极投身于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和生产准备之中。以练就本领、承担未来为己任,在自备电厂、码头、原料、能源、炼焦、烧结等单元的前期调试、投运过程中,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优秀潜质。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即将到来的9月25日1号高炉点火,犹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一个必将永载史册的里程碑。当我们沉浸在“梦想就要变为现实”的喜悦之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明白我们所要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像呵护婴儿一样来呵护我们年轻的湛江钢铁公司。如果你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你就要担负起领航牵引的重任,努力呈现“家长”的风范。如果你是公司的基层管理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手下哪怕只有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你也要努力当好这个“头”。如果你是公司的支撑员工,你就是公司成长期的“老法师”,要当好青年员工的导师,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如果你是公司的青年员工,你无疑将是公司的未来和希望。要做一个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年轻志者。湛江钢铁的远景和蓝图已经描绘,尽管当前钢铁行业处于转型和严冬期,但是只要我们学习水的柔性、韧劲和适应性,众志成城,团结努力,一定会创造出湛江钢铁美好的未来!
开始污染环境了?
东海岛的水要黑了
黑色的的天空
你是宝钢的员工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大学生深入湛钢考察渣处理,用实际行动筑造环保
随着世界钢铁业的蓬勃发展,钢铁行业污染三巨头——水、烟、渣的处理对环境有着更直接的影响。
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绿色需求,国家打出“生态建设”的基本国策,促使钢铁企业愈发重视绿色生产。
2014年,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在湛江投产。湛江作为全国闻名的绿色城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湛钢企业生产中“水、烟、渣”的环保监控。
作为就读广东海洋大学与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了对湛钢的“渣处理”进行深入了解,蓝穹队10名队员选择了“湛钢钢渣的生产及处理工艺”作为本次暑期团队社会实践的主题。
调研初,有许多同专业的人问我们:为何三大污染巨头,单选钢渣作为调研对象?在这背后,是队员们通过文献查找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通过大量文献查找可知,如今,国外一些主要钢铁生产国家的钢渣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部利用,而我国目前钢渣平均利用率仅为36%,钢渣的综合利用渠道比较单一,利用附加值较低。
还有大量钢渣未得到及时处理和利用,被视为“废物”抛弃,不仅需要大量运输设备,而且占用耕地,污染环境。
湛钢作为钢铁业巨头,其钢渣处理工艺代表着我国渣处理水平,因此我们选择湛钢作为调研对象,以深入了解目前国内钢渣的处理及利用现状。
日,队员一行人早早便在校门口集合,向着向往已久的地方出发。
团队出发前在校门口的合影
在接受了入厂前的安全教育,戴上安全帽和特制口罩之后,我们正式开始了探索钢渣的生产及处理工艺之旅。
国内钢渣处理工艺历经七大蜕变:由最初占地广污染大的冷弃法、热泼法和盘泼水冷法,发展为中期占地小但处理不彻底的熔渣水淬粒化法。
直至今日,国内钢渣处理主要有:灌式热闷法、池式热闷法和水淬—池闷法,以上三种都可以实现钢渣的100%处理。
在中冶环保有限公司几位工程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参观厂区的过程中了解到宝钢钢渣处理的三种主要方法:热闷法、脱硫法、滚筒法。其中热闷线可进行渣与钢的分离,脱硫线则可实现渣与铁的分离。
随后,我们在工程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冶钢渣处理的中控室,工程师们利用中控室的监控屏进一步给我们讲解了钢渣处理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现场生产情况。
我们了解到钢渣是如何通过热闷磁悬筛选后再被运送到棒磨机中碾碎的。工程师们还耐心详细地解答了队员们的疑问。
参观可见,湛钢已完全淘汰落后的渣处理方式,并且开创了新式工艺,实现了全流程渣不落地、金属回收率大于97%,尾渣资源100%高价值综合利用的三大目标,把湛江建设成为“生产清洁、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生态工业园”。
一直以来,民众对钢铁产业的第一印象总是“环保天敌”,在去宝钢路上,司机师傅也如是说。
但是真正走入产区,大烟囱没有冒滚滚浓烟,路面没有黄尘滚滚,钢渣作为固废也实现了100%利用。这确实足够我们反思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是否某些惯有现象也在悄悄地往美好的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在钢渣的处理的过程中,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精神也贯彻落实。
用来给滚筒中的钢渣降温并去杂质的水通过真空脱水、二次沉淀实现了水的再利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废铁废钢融入铁水中,重新形成含金属量高的钢水,实现了固废的再利用……
工程师向队员们讲解
队员们参观中控室
今天蓝穹队深入生产第一线,在了解了钢渣处理工艺的同时,也被湛钢人的工作热情和环保意识深深打动。湛钢绿色生产,资源共享的理念切实地被应用在钢渣处理上。
作为湛江的标志企业,湛钢已基本实现了钢渣的100%再利用,走在了绿色生产的最前线,以他们的企业责任实现了钢渣的环境友好型处理和真正的“湛钢蓝”。
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也了解到,目前我国钢渣处理总体上虽未完全实现零污染,但在大企业中已经初见成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一定能够实现钢铁企业整体的100%渣处理!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蓝穹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吴莉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图片】湛钢进行时----带你看遍湛钢【湛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8,861贴子:
湛钢进行时----带你看遍湛钢收藏
带您看湛江 你好宝钢火种前行,胜利在望,我们带你先来看看湛江!湛江中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在12.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钢铁铸就的奇迹即将呈现,她就是湛钢。从2012年获批动土,到2013年全面开工,再到万众期待的“15·9”,宝钢人的激情与汗水向世人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湛钢速度”。她以清新的面貌向我们每个人展示了“绿色宝钢”、“清洁宝钢”、“环保宝钢”的新理念,她是现代化工厂与优美的南国风光巧妙融为一体的典范。备受瞩目的“绿色梦工厂”已然越来越清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这世界最高效率的碳钢生产基地畅游一番吧!离你越来越近,绿草为毯,蓝天为被,浪花拍岸……湛钢,我们来啦!第一站:天然良港这里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拥有2995米海岸线,码头长度3895米,临近30万吨级航道,拥有独特的落矿回收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海域污染和物料损失。第二站:原料场料进棚,煤进仓,这是目前全球效率最高、自动化水平最高、最环保的原料场哦!是不是跟以往印象中的粉尘漫天大相径庭呢?第三站:超大型高效烧结机这里是采用最先进烟气净化技术的550m2超大型高效烧结机,其中低漏风率液密封环形冷却机也是处于全球技术领先地位。第四站:焦化厂夜幕中灯火辉煌的是拥有国内最大单系列煤气处理系统,同时也是世界首例采用焦炉烟气低温脱硝技术的焦化厂,是不是很震撼?第五站:新一代大型高炉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高炉,巍峨挺拔。有效容积5050m3的高炉,是集优质、高产、长寿、环保、节能、低成本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的新一代大型高炉。第六站:350吨转炉这里有国内最大的350吨转炉,以洁净炼钢为理念、采用转炉一键炼钢、智能精炼等技术,实现了转炉与精炼的多种工艺路线组合。第七站:连铸连铸到了!这里有国内最大的钢水罐回转台、结晶器电磁搅拌和板坯在线清理等技术,它的目的就是确保能够高效、稳定生产无缺陷板坯哦!第八站:热轧产线2250热轧产线,是宝钢在超宽、超薄高强钢产品上又一个新的突破。其装备由4座当今最先进的脉冲式控制节能型加热炉、配置定宽压力机和先进控制技术的高效、高精度的热轧机组,还有国内最高强度级别的平整机组等,是不是很炫的样子?第九站:冷轧这里是在建中的冷轧,它更大范围地采用了自主集成与国产化设备,大胆突破工厂设计常规,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投资,未来将以生产优质家电板和汽车板高端产品为主。第十站:自备电厂自备电厂利用电厂发电乏汽进行热法海水淡化,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同时通过电、热和水的联合生产,实现了节能降耗。最后,让我们眺望远方,那里是正在建设中的热轧、冷轧、厚板等产线。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首个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标准设计建设的现代化钢铁企业为我们展现更加磅礴的力量吧!
冷轧就这吊样
能不能介绍我去当个普工
我就看看不说话
再怎么环保也不可能没污染。只是多少问题。
为何我大电厂出镜率这么高?
我在热轧上班。行车工
为此湛江政府付出很大,希望能给湛江的经济带来期望值得70%就可以了
我们的还没建好
宝钢和湛江政府为了环保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争取到国家20多亿的环保资金
希望湛江发展好点
还在建设中。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去产能还建大钢厂?湛钢崛起:中冶集团打造先进制造代表作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张琳
  湛江钢铁项目
  中冶+宝钢+湛江:一个集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精品钢材等先进制造业的高端产业集群,正在中国最南端的港口城市中形成。
  如今说起钢铁,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关联词就是“行业严冬”、“过剩产能”、“持续微利”、“同质化”等等。钢铁产业,已经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公认的重灾区。但去产能绝不是“一刀切”、“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
  2015年下半年,中国钢铁市场闯进一匹黑马,一家来自广东湛江东海岛、年产钢材千万吨的钢厂一出场便跻身前列。它就是宝钢湛江钢铁。
  这个项目曾经因为规划于行业繁荣期、建成于行业寒冬期,一度被认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而不被看好。然而,自号高炉点火启航、满负荷运转至今,其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出来的汽车、家电、机械和建筑等行业用板,以及船用板、管线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蹿升,“走出去”也初见成效,由此带动的钢铁配套项目将湛江经济也推上了新的台阶。随着今年7月15日二号高炉点火,湛江钢铁先进制造的“磁场效应”将会进一步强化。
  二号高炉准备就绪
  如何理解寒冬期的湛钢“热岛现象”?
  事实上,看清其背后的减法,才能真正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湛江钢铁崛起的意义:一是去产能。为了建设湛江钢铁基地,宝钢缩减了其上海基地的产能,并整合淘汰了广东省境内的落后产能,据悉,上海、广东两地减少的总产能为2000多万吨。 二是降成本调结构。华南地区是国内最大的钢材消费市场,也是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的重要入口,还是东南亚市场的最近出口。 三是定位高端。湛钢不生产粗钢,而是精做高级碳钢精品板材。湛钢应市场而动,不搞同质化、低段位的恶性竞争,既能打破中国钢铁业长期存在的“北钢南运”的布局弊端,也能大大缩减物流运距,辐射海内外。
  湛钢的加减法,用实践印证了国资委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会议上要求的可操作性:要“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中央钢铁煤炭企业结构更加合理,活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湛江钢铁的先进制造理念和技术从何而来?此次为宝钢二次创业实现“先进制造梦工厂”设计、建设的,正是宝钢的“老战友”——中冶集团。自上世纪70年代打下建设“宝钢”第一桩开始,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30多年来,中冶与宝钢携手共进、荣辱与共、相伴成长。
  7月6—8日,《国资报告》记者随国资委“走进新国企·中冶‘五色’湛钢”采访团走进湛江钢铁,现场见证了中冶集团如何以红色党建为基底,以全球最大最强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的蓝色品牌为保障,以建设“全球排放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的绿色基地为目标,以加快黑色冶金布局调整与转型升级为己任,推动中冶、宝钢、湛江金色合作、多方共赢。
  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解热轧工艺全流程
  交给中冶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是引领中国钢铁工业未来发展的国家重点工程,寄托了中国钢铁强国的梦想和期望。作为项目最主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中冶集团承担了项目的前期规划、总体设计以及主体单元和主要公辅单元的施工建设任务。
  中冶集团从1948年投身“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建设开始,先后承担了武钢、包钢、宝钢等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要生产设施的规划、勘察、设计和建设工程,是构筑新中国“钢筋铁骨”的奠基者。
  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董事长、党委书记国文清曾指出,湛江钢铁项目是宝钢和中冶双方合作的重要承载,也是双方合作的优质产品。中冶人要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的高度,进行顶层方案设计,以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无可替代的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在争做世界第一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的战略目标过程中,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努力成为引领中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推动者”,成为“钢铁强国梦”的“守护者”,成为钢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主导者”。
  为如期完成这一经典工程,中冶集团派出掌握各专业领域先进技术的14家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承担项目的前期规划、总体设计以及主体单元和主要公辅单元的施工建设任务,共计两万余人参加了“湛江大会战”。
  2004年,中冶集团正式开始项目总体设计,先后完成了三版项目申请报告、四版可行性研究、三版初步设计,仅在总体布局上,就先后开展了1200万吨、2400万吨、3000万吨规模下的不同方案和总图布置。
  2005年,勘察队伍进驻东海岛开展项目前期工作。2013年5月,项目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工程开工。2014年5月全面开始建设。2014年8月底,业主提出“15.9”(2015年9月份)提前投产目标,将原定工期提前了3个月。
  “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面对重重挑战,中冶集团历经艰苦卓越的不懈努力,从千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前期规划、总体设计到每个工艺单元核心技术的运用以及高质量的施工建设,圆满完成项目一期的建设任务,创造了冶金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
  用最先进工艺打造绿色湛钢
  绿色环保、循环高效,是先进制造的基础。站在满负荷运转的一号高炉的厂房内,《国资报告》记者看到的是干净的地面、亮堂整洁的环境,空气中没有异味,鼻子里、衣服上也没有积灰。在湛钢,中冶把绿色钢铁做到了极致。
  正在运作中的湛钢一号高炉
  中冶把60年来积淀形成的国际一流的工程技术,以及自主开发的国内外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节能环保、核心装备等核心技术运用到湛江工程中,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中冶技术支撑项目国产化率大于97%。
  在测绘勘察环节,针对极为复杂的地质地貌特征,中冶开展了地基桩基选用、临海自然条件下基础材料应用和设备耐腐蚀等尚处于空白的课题攻关,攻克场地岩土工程疑难问题,填补了国内关于湛江岩土研究的空白,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设计阶段,中冶集团通过精心的方案论证和优化设计,工程投资由690亿元下降到415亿元的同时,全厂铁素利用率、吨钢占地面积、固废综合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铁水运输距离等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绿色环保、循环高效,是先进制造的基础。站在满负荷运转的一号高炉的厂房内,《国资报告》记者看到的是干净的地面、亮堂整洁的环境,空气中没有异味,鼻子里、衣服上也没有积灰。在湛钢,中冶把绿色钢铁做到了极致。
  湛江钢铁的环保投资占到静态投资的14.5%以上。在烟尘处理方面,采用了当前烧结烟气净化领域最先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工艺”,项目实现脱硫、脱硝、脱二噁英、脱重金属、除尘同步进行,脱硫效率达95%以上;在节能降耗方面,打造了最大储水量达154万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废水100%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在固废处理方面,打造的世界首个含铁综合固废处置中心,90%以上的废渣可以返回高炉作为炼铁原料,在国内首家实现含铁尘泥100%厂内循环使用。
  湛江钢铁拥有全球领先的绿色环保智能化原料场,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型环保原料贮存技术和清洁化转运技术,实现了用煤不见煤、用矿不见矿、运料不见料的绿色清洁生产。
  湛江钢铁项目应用了100多项节能环保技术,吨钢二氧化硫排放0.407公斤、烟尘排放0.363公斤、耗新水量2.9立方米,达到了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是中国钢厂绿色发展的集大成制作。
  先进制造理念植入每一个细节
  东海岛地质构造复杂,常年温度高、降水多、湿度大,每年近一半时间为雨季,有时台风高达17级,海洋性气候还带来高盐分的空气和强腐蚀性土层,加之建设物资短缺和运输困难,施工环境和条件是国内钢铁厂中最为复杂的,其挑战和考验超乎常人想象。
  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冶集团的精雕细琢体现在每一个小细节里。通过发挥其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和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中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各专业、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的新技术集成,将先进制造理念融入了湛江钢铁所有环节中。
  《国资报告》记者在热轧厂房内看到,整个生产链条由信息化设备、激光设备实时监测钢板的厚度、长度,由系统决定热轧次数;在正在建设的冷轧厂房,一架全自动无人值守的行车(起重机)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一段几百米长的水泥地面,一丝裂缝都看不见。
  湛江钢铁热轧厂房
  据了解,为了确保工程的高效性、实用性和安全性,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中冶的设计人员充分研究国际先进钢铁厂在海边建厂的经验,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论证,根据矿石料场土层分布情况,在施工图中密密麻麻地划分出53个区域进行不同的地基处理;面对打桩过程中出现“桩基上浮”现象,在业主组织国内顶级权威专家会诊均未能完善解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中冶针对挖方区和填方区的不同情况,制定了桩基及强酸性,腐蚀区域地下部分防腐蚀方案,适时调整打桩方案,桩基问题迎刃而解。
  为了提高钢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在铁水运输、原料场、全厂道路物流系统等率先应用仿真分析研究,小成本的仿真研究与工程设计对接,节省投资上亿元。此外,在物流方面,用码头框架集配场替代成品库,利用框架车直接装卸上传,在减少费用的同时提高货运效率;采用经济的填挖手段,利用炼钢、连铸厂的天然落差减少填方和主厂房的工程量等。
  中冶+宝钢+湛江
  2012年5月,得知湛江钢铁项目要正式开工,当地一位老婆婆问中冶的建设者:“你们不会骗我吧?当年就是听说湛江要建钢厂,我才嫁到湛江。如今我孙子都大了。”
  34年,湛江人整整等了34年。
  早在1978年,原冶金工业部在广东布点规划时,便把湛江作为钢铁厂建设的选址对象。1991年,宝钢领导带队考察,便将湛江作为宝钢未来的发展基地。而直到日,湛江钢铁项目才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当年眼眶湿润、亲吻批文的那一幕,成为当年标志性的一个瞬间。
  钢铁项目获批,湛江市市长亲吻批文。
  湛江终于盼来了中冶和宝钢的建设者。多年来,中冶2万余名建设大军在高温酷暑的气候条件下默默奋战。有的带病依然选择坚守,有的孩子中高考未能回家照料,有的亲人病重未能床前侍亲,有的甚至未能在亲人临终见上最后一面,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处理险情……战旱季、战雨季、战台风,建设者们克服特殊气候、复杂地质条件、施工环境艰苦、工期紧张等多重挑战,精心组织,全力拼抢,提前实现了湛江钢铁基地一期工程的顺利建成并点火投产。
  与此同时,湛江从经济发展落后的粤西地区一步步走向前列。
  2015年9月以来,湛江开发区新上钢铁配套项目59个总投资125亿元,进入“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100强”,成为拉动湛江经济的新引擎。湛江开发区去年举办湛江(上海)钢铁产业招商推介会,新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中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共8家,合同投资55.6亿元;中欧高新产业生态园建设和招商引资前期工作正紧鼓密锣地开展;一个集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精品钢材等先进制造业的高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总面积4800亩的湛江钢铁配套园区,是专门为钢铁上下游企业规划建设的园区。
  在湛钢的“磁场效应”带动下,目前,湛江钢铁配套园区内施工用水、用电全部接通,园区内安排配套产业项目共20个投资53亿元。此前在上海为宝钢配套的盛宝科技、恒翔机电在湛江的分公司也于3月投产。2015年底至今,湛江开发区动工建设的项目总投资达到455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宝钢”。
  湛江钢铁大事记
  年,中冶武勘(原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勘察公司)人走进东海岛,在岛上打下7个钻孔,为钢铁厂布点选址留下最原始、最珍贵的地质资料;
  1978年,原冶金工业部在广东布点规划,把湛江作为钢铁厂选址的主要对象;
  1989年,广东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呈报了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的建议书;
  1992年,宝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先后到广东考察洽谈建厂事宜,随后广东省与宝钢集团双方开始合作开展前期工作,广东省政府专门批准设立了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支持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在东海岛落户;
  1994年,湛江市组织国内著名专家对东海岛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并报交通部、环保部批准;
  2003年年初,韶钢向省政府提出实施沿海战略转移,在广东沿海建设大型钢铁厂;
  2004年,中冶集团正式开始项目总体设计;年底,广东省政府向国务院正式上报《关于请支持在广东湛江建设大型沿海钢铁基地的函》;
  2005年,中冶勘察队伍进驻东海岛开展项目前期工作;4月,湛江市政府成立钢铁项目前期工作指挥部;
  2006年3月,宝钢集团与韶钢集团签署了资产重组的框架协议和合资组建湛江钢铁项目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湛江钢铁基地筹建办挂牌运作,这标志着湛江钢铁项目建设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7年,湛江龙腾物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钢铁配套项目500万吨球团生产线在东海岛打桩,由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承包,湛江钢铁项目的起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成为湛江钢铁建设的“先遣部队”;
  日,湛江钢铁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开出的“路条”,批准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2009年10月,就在湛江项目主体工程准备正式上马时,发改委突然叫停,将之列入调控对象;
  日,工信部发布《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改变钢铁业发展“北重南轻”局面,“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要求“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彻底改变东南沿海钢材供需矛盾”;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向国务院上报关于钢铁产业调整的报告;2012年4月,国务院原则同意了这个报告;
  日,国家正式核准湛江钢铁基地项目;5月31日,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开工仪式;
  2013年,项目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工程开工;
  2014年5月,全面开始建设;8月底,提出2015年9月提前投产,将原定工期提前3个月;
  2015年2月,全国最大的350吨转炉1号、2号安装就位;4月,30万吨级码头外轮首靠开工;9月25日,一号高炉点火;
  日,二号高炉点火。[责任编辑:张琳]
正在加载中......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厂附近适合居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