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个互联网行业细分领域域成为最强?(公司发展)各位大神请给出 你们的最详细回答,谢谢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 精选一传统企业正在跨越转型。但是大部分处在痛苦的状态。在这些年里,通过和企业家们交流,仔细研究不同的企业形态,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些“通病”,当然也看到了它们的一些亮点。那么回归到转型这个话题。如何治好企业的“病”?转型升级的核心是什么?成功经验有哪些?自己费力去转型创新,不如省力去。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答案。这些年,我走访过的制造企业已经有1135家。尤其是这几年制造企业日子不好过,大家纷纷动起了“转型升级”的脑筋。成功的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把自己玩死。按照马云的说法,成功经验各有不同,失败教训总是相似。那么,今天的制造型企业都是怎么在转型升级中把自己玩死的呢?“巨婴病”在我走访过的1000多家制造企业里,70%都已经四面楚歌。渠道、店铺全军覆没,人力、材料成本日日攀升。企业如果想突围呢?放眼一望,四面八方都是互联网。于是,这些“大佬”型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做吸尘器的改做机器人,做农机的改做无人机,做衣服的改做定制互联网平台,皆被贴上互联网标签。很多人以为传统企业不懂互联网,其实,工业4.0、C2M、互联网+、智慧工厂……说起这些新词,土豪们比谁都明白。因为各种培训班他们都去参加,跟你聊3个小时内容也不会重复。然而,他们的车间,简直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连20年前的基本精益生产都没有。你只要问一句,他们就会说:“国内这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我们还是比较好的呢!”我认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困境,与其说是外部环境的挑战,还不如说是自己内部作死。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总是在两个极端上来回摆动。当土豪们听了某位大师的互联网思维讲座,热血沸腾,一拍脑袋可以豪掷千金。我曾见过一个做钢管生意的公司,连口罩都不舍得给员工买,却扔了几千万元去开发App互联网平台。这些“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一旦遇到挫折,又立刻缩回来,变得比任何人都保守。我还曾见过一家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可言,靠买两台设备、招一批人给别人造东西起家。当年靠着关系辉煌过一段,但是车间管理得一塌糊涂,贴上个“坚守实业”的标签,就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民族的救星,站上了道德制高点。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巨婴,不是大笑就是大哭,要么激进要么蜷缩,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如今人人都在谈转型升级,但真正能够转型升级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高举红旗,原地踏步”,要么根本不动,要么项目夭折,要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在一次企业调研中,有两家食品制造企业引起我的注意。它们的管理体系很类似,进车间都要先换衣服、带头套鞋套,然后全身吹风,洗手消毒后才能进去。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都不错,但是我在里面用手摸了几处地方,一家沾了我一手灰,而另一家一尘不染。前一家是中国的龙头企业,后一家是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家日资企业。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差距,看起来什么都有,但是照葫芦画出瓢总画不出别人的样貌。为什么呢?说到底,中国的企业往往觉得企业文化就是个虚的东西,管理就是领导一个人的事,领导当然只能关注到大面,细节顾不上。而员工觉得管理跟自己无关,自然就是空有架子没有实际。中国制造想要振兴,首先在于工业文化之振兴,破除巨婴情结,让企业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像成年人一样思考问题。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一场以“智能制造”为名的运动,而是一场全面的制造业文艺复兴。“文盲病”去年,我去一个老朋友的企业,他的企业主营轮胎设备。他详实地给我介绍自己转型升级的经验,讲了一堆“互联网+”的理念以及乐视贾跃亭的跨界颠覆生态化反理论。最后告诉我,他准备进军医疗行业,跟日本专家合作做一家高端的、带有互联网思维的医院。而到今年,他投了重金的医院没做起来,亏了不少钱。一个企业冒然转到全新的行业,既没有行业的经验,又没有客户的基础,也没有熟悉监管的团队,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转型是指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内闯出一条生路,在熟悉的轨道上做创新。转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转型是要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中,跳出原来的框架去思考,从而改变现状、求得生路。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专注地去经营,长期地去耕耘和积累,才能发现那个行业中的痛点是什么,才能够针对这些痛点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谷歌做无人汽车,跨界颠覆,中国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效仿之。可是,无人驾驶技术本来就是谷歌的长项,它并没有跨界,而是把它的核心技术延伸到了自动驾驶上。很多自动驾驶原本用的就是谷歌的图象处理技术,图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这正是谷歌搜索多年来积累的优势所在。并不是所有人都非要去搞互联网、、、,你是炸油条的,就把油条炸好,炸成全世界最好的油条,生意不见得比阿里巴巴小。如果遇到瓶颈要转型,可以跳出原有路边炸油条的框架,看看能不能标准化,能不能做成写字楼外卖,能不能配上特制豆浆,或者能不能联合附近的油条摊、煎饼摊做个小吃一条街,这才是真正在转型。转型的关键在于价值创新,为整个产业链赋予新的价值。没有了价值创新,“转型”只能沦为“转行”。“模式病”这几年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有一个幽灵笼罩在中国经济的上空,给制造企业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这就是迷信“模式创新”。今天的传统制造企业非常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模式”,任何一个“大师”提出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制造业的土豪前仆后继为之埋单。而这些模式说到底就一句话——找个新渠道卖货。线下代理商不行了改电商,电商不行了换微商,再不行就做直播、做社群营销、做IP营销,C2C、C2B、C2M、……动不动设个小目标,砸几亿元建个平台。最后发现,无论建了多少个平台,用了多少种模式,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还是不值钱。其实无论是什么模式,最终能让我们记住的,还是那些好的品牌,好的产品,能不能给客户,给消费者以信任感。我走访的另外一家德资企业,叫罗森伯格,就生产一种小东西,就是汽车上用的连接器。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东西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模式也很简单。如果在国内,这种不过就是个乱糟糟的五金加工厂,而这个德资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之完善,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我去看车间的电镀环节,这一般是污染比较重的,在北京都要尽量疏解的环节,但是它那里居然一丝异味都没有,而且连电镀泥都要拉回德国进行二次提炼。它的品牌认知度高,产品品质好,作为汽车厂商,不可能为了在这么个小东西上省点小钱,去买一些烂厂商做的东西。中国制造企业不要迷恋各种模式,在卖货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地狂奔,而忽视掉品牌和产品的建设。归根到底,我们卖的是产品,不是模式。“牛人病”如今的制造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的困境,很多老板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找牛人,找大神,去阿里巴巴挖人、在同行业大企业挖人,再不行就去美国挖人。但是通过一轮又一轮地引进牛人大神,制造业的企业家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家伙都是大忽悠、大骗子。很多制造业企业家的逻辑是:一帮优秀的人(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凑到一起,才能做成一件非常优秀的事。所以,我只要把这些优秀的人挖过来,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真相是,当年,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群普通人,组织到一起,通过协作,加上点运气,做成了一件很牛的事,于是这些普通人都成为了大神。所以这些大神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平台和资源下功成名就的,而你的企业能够匹配这些资源给他吗?有多少制造企业,引入了牛人大神们之后,各种大会小会地开,一下子推动这个项目,一下子推动那个项目,各种发散各种头脑风暴。结果哪个项目讨论出结果了,会议结束,大家作鸟兽散,一切归零,然后再来一轮。你今天做企业面对的困难,从来不是因为缺少牛人,不是因为你的人能力不行以及人的协作方式不同了,只是你的内部组织架构和沟通机制出了问题。“老板病”前两年,有一个制造业企业家想给拉我入伙。老实说他的产品还不错,挺有前途,企业规模也不算小,拿干股总是不吃亏的。但是,我去参加了一次公司的例会,回来后就决定不要他的股份,也不参与他的业务了。因为我关注到一个细节,整个下午3个多小时的会议,除了我这个外人说了两句,全是他一个人在讲话,讲业务想法、讲发展方向、讲人员分工,整个公司的高管团队缺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样的公司你可想而知,除了老板一个人拼死拼活,其他人都是旁观者,这个团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帮他做事,自然觉得是浪费时间。两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个公司发展果然不是很好,原来的转型项目没了下文,蜷缩回传统业务苟延残喘去了。在我们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里,老板、领导都是全能选手,无所不能。公司内**小小的会议都可以成为老板个人成功经验的交流会,成为他传授成功致富秘笈的函授班,你还不敢提不同意见。要么说你不切实际,要么说你不服管,再给你穿点小鞋,保证你混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制造业企业家们对自己过往成功经验深度迷信的结果。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家很多都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发展,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人脉关系逐渐壮大起来。但悲剧就在于,这种成功对于企业家自身的束缚,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他们相信“道”,相信万变不离其宗,以为自己三十几年前的成功经验可以指导如今新时代下的一切工作。所以,就导致他们既看不到变化,也不愿意变化。更可怕的是,这种成功的老板,会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个依赖于这种成功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跟着老板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成功的元老团队,他们是这种成功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质疑这种成功经验,改变就意味着威胁他们的地位。这股强大的保守力量,足以扼杀任何外来的新鲜血液。这时,就算老板们痛下决心想要变革,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内部进行大清洗,清除元老,落下个无情无义的骂名;要么内部进行妥协,在新晋者和元老中间和稀泥,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远看必将引发更大的冲突。所以,对于这些带着成功光环的制造业老板们而言,这就是一种骑虎难下、进退失据的局势。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尤其是曾经很成功的企业家,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破除自己的权威,摘掉自己的光环,这个过程很痛苦很艰难,但是必须去做。因为只有突破过往成功的束缚,我们才能迎来更大的成功。总而言之,这几年我走访了这么多家制造企业,感慨良多。感慨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百态,糊里糊涂者有之、朝令夕改者有之、怨天尤人者有之、在死亡边缘挣扎着更有之……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亮点企业,车间里播放着流行音乐的时尚工厂、楼道里一尘不染的精益工厂、科研能力卓越的技术工厂、智能化水平极高的未来工厂 ……紧挨着的两家服装企业,用一大块布料的西装50元愁卖,一小块材料的内衣1 000元抢着买,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冰火两重天。通过实业实现财富积累后,正经历着“产资”融合的大时代。具体的表现就是,创业者不会,创新就没法实现;企业家不懂资本运作,企业很难做大;不会就会赔钱。资本正在对实体经济疯狂地渗透和冲击,企业家的角色也在悄然地发生改变。新一代企业家,既要是好的融资家,也要是好的,企业和投资两不误。“投资型”企业家,既是新商业时代的掌舵人,也代表着未来商业的方向和成功的标杆。—— 源“人民网”微信名:微信ID:huijin51huijin51?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菜单栏一起开启之路?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惠金天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我们一起理财吧《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 精选二作者:兔哥
来源:兔哥94阚(ID:tuuge123)作者介绍:兔哥(阚雷),转型工场CEO,工业首席研究员 。上个月,我受担任顾问的研究院里安排,担任了一个**调研项目课题组的现场组长,领着专家组调研了大概100家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并给**提供转型升级的方案建议。这一个月可给我忙的够呛,连座谈带参观诊断,每天至少4家企业,多的时候有一天9家的。从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基础材料,到食品饮料、服装制造、图书印刷、软件电子,还有创业孵化器,基本跑了个遍。上周我数了一下,这些年跑过的制造企业不知不觉中居然已经有1135家了!老实说我自己也挺惊讶的,看来我学历虽然没老专家们高,但好歹比他们勤快,因为他们在空调间里陪领导开会的时间,我都在工厂里听企业介绍经验教训。走得多,见得多,感慨也不少,尤其是这几年制造企业日子不好过,大家纷纷动起了“转型升级”的脑筋,成功的有那么一些,但更多的是把自己玩死的。按照我马云爸爸的说法(没错,我攀亲戚就是这么直接),成功经验各有不同,失败教训总是相似。所以今天我就跟你们说说,制造企业都是怎么在转型升级中把自己玩死的。一、巨婴病当你是个乞丐的时代,千万不要吹牛,假装自己是皇上,给爷来个御厨,因为它会给你在心里构建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未来。吹得时间久了,别人没信,你可能反而把自己骗信了。我走过的1000多家制造企业里,70%都是自己感觉四面楚歌,渠道、店铺全军覆没,人力、材料成本日日攀升,靠打鸡血、跳励志操、给员工洗脑、给客户送钱,拉着代理商加盟商吃吃喝喝,这些老办法是没啥希望了。想突围呢?放眼一望,四面八方都是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于是土豪们纷纷开始“转型”,做吸尘器的改作机器人,做农机的改做无人机,做衣服的改做定制互联网平台,天下熙熙攘攘,皆为贴上互联网。很多人以为传统企业不懂互联网,其实按照我的经验,工业4.0、CPS、C2M、互联网+、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说起这些新词,其实土豪们比谁都明白,因为各种培训班他们都去了嘛,跟你聊三个小时不带重样的。然而我转进他们车间一看,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连20年前的基本精益生产都没有,你只要问一句,他们就会说“国内这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我们还是比较好的呢!”。所以我觉得,传统制造企业的困境与其说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挑战,还不如说是自己内部作死。他们是通过一次次美好而成功的战术,让自己最终陷入了战略困境之网,现在是越挣扎,网子勒的越紧。所以现在也有越来越的制造企业发现,好像自己什么都不做,反而活的还好一些,而这种看起来的“好一些”,麻痹了他们对于现状和未来的判断,这是另一种作死。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总是在两个极端上来回摆动,当土豪们听了某位大师的互联网思维讲座,热血沸腾的时候,一拍脑袋可以豪掷千金,我就见过一个做钢管的公司,给员工连个口罩都不舍得买,却扔几千万去开发APP互联网平台的。而这些“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一旦遇到挫折,又立刻缩回来,变得比任何人都保守,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认为你是忽悠、扯淡、不切实际。然后开始怨天尤人,跟**抱怨给员工上社保太贵啦、环保检查太严啦之类的,高呼“实业难做”,企图让**出手救他。如果说爱国主义是恶棍最后的避难所,那么坚守实业就是烂企业最后的护身符。我见过一家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可言,靠买两台设备、招一批人给别人造东西起家,当年靠着关系辉煌过一段,但是车间管理一塌糊涂,帖上个“坚守实业”的标签,就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民族的救星,站上了道德制高点。我替国家谢谢您,求您千万别再坚守了,您除了浪费国家的资源没啥贡献,趁早关门该干嘛干嘛去吧,国家其实没有您坚守会更好……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巨婴,不是大笑就是大哭,要么激进要么蜷缩,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如今上至**、下至企业,人人都在谈转型升级,但是我看到的是,真正能够转型升级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高举红旗,原地踏步”,要么根本不动,要么项目夭折,要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我这次调研的企业中,其中有两家食品制造企业,管理体系很类似,进车间都要先换衣服、带头套鞋套,然后全身吹风,洗手消毒后才能进去。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都不错,但是我在里面用手摸了几处地方,一家让我沾了一手灰,另一家一尘不染。前一家是咱们中国的龙头企业,后一家是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家日资企业,叫京日东大食品(注意是日籍华人,老板是60年代才去的日本,所以你千万别说什么日本人就是比我们认真比我们厉害,中国人不差啥)。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差距,看起来什么都有,但是照葫芦画出瓢总不是人家那么回事。为什么呢?我们看看细节,那家日资企业,里面每一个地方,哪怕是维修车间的工具,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厂里每一个员工见面都会微笑着互相问“你好”,你别小看这一句话,当员工有了主人翁意识的时候,每一项改进他都愿意贡献智慧。所以那家日资企业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这显然是全员参与的结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而咱们的企业往往觉得企业文化就是个虚的东西无所谓,管理就是领导一个人的事,领导当然只能关注到大面,细节他顾不上,而员工觉得管理跟自己完全没关系,自然就是空有架子没有实际。我们跟人家看起来什么都不差,可就是差一点文化,这个一点,其实就是十万八千里了。所以我一直呼吁,中国制造之振兴,首先在于工业文化之振兴,破除巨婴情结,让企业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像成年人一样思考问题。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一场以“智能制造”为名的**运动,而是一场全面的制造业文艺复兴。二、文盲病去年的一次走访,去的一个老朋友的企业,做轮胎设备的,他给我介绍自己转型升级的经验。讲了一堆“互联网+”的理念,然后加上乐视贾总的跨界颠覆生态化反理论,最后告诉我他准备进军医疗行业,跟日本专家合作做一家高端的、牛叉的、带有互联网思维的……医院。医院!回来后我在网上买了本新华字典送给他,扉页上写了“转型”两个字,这兄弟不明就里,我也没多做解释。今年他投了重金的医院没搞起来,亏了不少钱,再见面说起这事来,我告诉他当时送你字典,就是想让你自己查查那个词是什么写的,是“转型”,不是“转行”。一个企业冒然转到全新的行业,既没有行业的经验,又没有客户的基础,也没有熟悉监管的团队,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而转型是指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内闯出一条生路,在熟悉的轨道上做创新。转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转型是要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中,跳出原来的框架去思考,从而改变现状、求得生路。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专注地去经营,长期地去耕耘和积累,才能发现那个行业中的痛点问题是什么,才能够针对这些痛点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人肯定会说,你也转过好几次行啊!我必须得告诉你,首先我每次转行都是因为有一些现实的原因,不得已而为之,是被迫的不是我积极主动去寻求的。其次你只是看到我明面上的行业变了,但是没看到,其实我的内核,“扯淡”的能力始终没变,所有看起来的“转行”其实都是我自己核心能力的价值延伸。比如谷歌做无人汽车,什么跨界颠覆,中国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效仿之。可你不知道的是,无人驾驶技术本来就是谷歌的长项,它并没有跨界,而是把它的核心技术延伸到了自动驾驶上。很多自动驾驶原本用的就是谷歌的图象处理技术,图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这正是谷歌搜索多年来积累的优势所在。你不能把谷歌的汽车看成是一辆汽车,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部强大的数据处理器,因为他通过声光电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在识别周围的环境,把这一系列传感器获得的信号输入到他的中央处理器当中去,判断我这个车周围都有几辆车在开,这几辆车的速度是多少,发生碰撞的概率是多少,进行快速地运转。所以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实际上不是传统意义的汽车,他的核心是强大的数据和图像的处理器,而这原本就是谷歌的核心技术。德鲁克说过:“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照样可以进行。”美国的创新型企业有3/4来自传统行业,只有1/4是来自科技行业。转型和创新都需要专注执着的“笨人”,专注在自己的行业,要像华为那样专注,几十年来如一日做通信设备,不、不卖楼、不做、不上市。传统制造企业没必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所在这个行业没什么前途,一定要跨界到云里雾里的高科技行业去。并不是所有人都非要去搞什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你是炸油条的,就把油条炸好,炸成全世界最好的油条,生意不见得比阿里巴巴小。如果遇到瓶颈要转型,可以跳出原有路边炸油条的框架,看看能不能标准化,能不能做成写字楼外卖,能不能配上特制豆浆,或者能不能联合附近的油条摊、煎饼摊整个小吃一条街,这才是真正在转型。转型的关键在于价值创新,为整个产业链赋予新的价值,没有了价值创新,“转型”只能沦为“转行”。中国制造企业要学会把这两个词区分清楚,如果实在不明白,我也可以卖你一本字典,回家慢慢研究。三、模式病这几年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像一个幽灵一样笼罩在中国经济的上空,给我们的制造企业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这就是迷信“模式创新”。今天我们的传统制造企业非常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模式”,任何一个“大师”提出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制造业的土豪前赴后继为之买单,去当大师的小白鼠。而这些模式说到底就一句话“找个新渠道卖货”。线下代理商不行了改电商,电商不行了换微商,再不行就做直播,做社群营销,做IP营销,C2C、C2B、C2M、O2O、OAO……动不动设个小目标,砸几个亿建个平台,最后发现,无论建了多少个平台,用了多少种模式,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还是不值钱。其实无论是什么模式,热闹的也就是那三两年,最终能让我们记住的,还是那些好的品牌,那些好的产品。哪怕这些品牌的价格高一点,我们也能忍着,因为他们能给我们信任。也就是,最终让一个企业屹立不倒的,还是你的品牌,无论模式如何变迁,渠道如何改变,品牌都能平移、跨越这些障碍。而品牌的背后,归根到底还是你的产品,能不能给客户,给消费者以信任感。比如这个月我走访的另外一家德资企业,叫罗森伯格,一个典型的德国隐形冠军。其实它就是个小企业,规模并没有多大,而我去的这家亚太工厂就生产一种小东西,一个汽车上用的连接器。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东西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模式也很简单,生产——然后卖给汽车企业。如果在国内,这种不过就是个乱糟糟的五金加工厂,而这个德资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之完善,让自认很有见识的我都要竖起大拇指。我去看车间的电镀环节,这一般是污染比较重的,在北京都要尽量疏解的环节,但是它那里居然一丝异味的都没有,而且连电镀泥都要拉回德国二次提炼。它的负责人跟我很自豪的说,建厂十几年,没有污染过中国一寸土。你知道它的逻辑,它的模式是什么吗?没错,它做的就是个小东西,在整个汽车里,它占的成本恐怕连千分之一都未必有,但是它的品牌认知度高,产品品质好,作为汽车厂商,不可能为了在这么个小东西上省点小钱,就买一些烂厂商做的东西。所以它看起来是个门槛不高的行业,但事实上被替换的可能性极低。比如刚才说的这家企业,在如今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它还能维持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靠的不是高科技、不是新模式,而是把小东西做到极致,让你换无可换,这就是德国隐形冠军的“模式”。中国制造企业不要迷恋各种模式,在卖货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狂奔,而忽视掉品牌和产品的建设,归根到底,我们卖的是产品,不是模式。四、牛人病这几年各种互联网转型培训班的忽悠,也算让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搞互联网转型,靠自己原班人马是不行的,那咱们就找牛人来替我干吧!如今的制造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的困境,很多老板想到解决方法就是找牛人,找大神。上阿里巴巴挖人、上同行业大企业挖人、再不行去美国挖人。这还不光是制造企业,连互联网公司也迷信这一套,比如前几年某视频网站就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牛人进来,敲锣打鼓欢迎一番,在蜜月期打得火热,但新鲜感一过去,发现好像没什么效果,于是马上反攻倒算,数落别人的各种不是,接着就在企业内部穿小鞋,使绊子,搞批斗,明里暗里各种敲打,最后,不欢而散。甚至有找各种借口欠工资不给钱的,于是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撕逼,互相指责。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引进牛人大神,制造业的企业家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家伙都是大忽悠、大骗子。我们的制造企业极少有在自己的身上和企业内部找问题根源的,客观的讲,牛人大神们可能是有不少大忽悠的,但为什么偏偏都被你遇见了呢?当你迷信这些牛人大神能解决你所有问题的时候,这种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因为你要明白,牛人到底是什么产生的。我们很多制造业企业家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帮牛叉的人(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凑到一起,才能做成一件非常牛叉的事。所以我只要把这些牛叉的人挖过来,就一定能把我的问题也解决了。真相是,当年,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群普通人,组织到一起,通过协作,加上点运气,做成了一件牛叉的事,于是所有的这些普通人都成为了大神。所以这些大神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平台和资源下功成名就的,而你的企业能够匹配这些资源给他吗?还有,你扪心自问,真的是想跟大神一起做一番事业吗?你其实只是看中他们在的资源,希望能够榨干这些资源后,把他们一脚踢开,空喊事业,都是嘴上说说。先不说这些牛人是不是真有本事,就算真是诸葛亮,到了你这里,任何一个老油条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动不动再打个小报告,他也免不了要成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更坏的结果是,牛人来的太多,没事争个宠打个架,外面的战争不好打,先整死队友再说。我们有多少制造企业,引入了牛人大神们之后,各种大会小会的开,一下子推动这个项目,一下子推动那个项目,各种发散各种脑风暴,结果哪个项目也讨论出结果,会议结束,大家做鸟兽散,一切归零,然后再来一轮。你今天做企业面对的困难,从来不是因为缺少牛人,不是因为你的人不行了,而是因为人的协作方式不行了,也就是你的内部组织架构和沟通机制出了问题。当你的体制不行的时候,用一群牛人,还不如用一群怂人,至少他们不打架。五、老板病前两年,有一个制造业企业家想给干股拉我入伙,老实说他的产品还不错,我觉得挺有前途,企业规模也不算小,拿干股总是不吃亏的。但是我去参加了一次他们公司的例会,回来后就决定不要他的股份,也不参与他的业务了——因为我觉得帮他做事是浪费时间。我只关注到一个细节,就是整个下午三个多小时的会议,除了我这个外人说了两句,全是他一个人在讲话,讲业务想法,讲发展方向,讲人员分工,整个公司的高管团队,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样的公司你可想而知,除了老板一个人拼死拼活的干活,其他人都是旁观者,这个团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帮他做事,我自然觉得是浪费时间,有那功夫还不如我去看两集电视剧。2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个公司发展果然不是很好,原来的转型项目没了下文,蜷缩回传统业务苟延残喘去了。在我们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里,老板、领导都是全能选手,无所不能。公司内**小小的会议都可以成为老板个人成功经验的交流会,成为他传授成功致富秘笈的函授班,你还不敢提不同意见,要么说你不切实际,要么说你不服管,再给你穿点小鞋,保证你混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制造业企业家们对自己过往成功经验深度迷信的结果。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家很多都是筚路蓝缕的发展,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人脉关系逐渐壮大起来的。但悲剧就在于,这种成功对于企业家自身的束缚,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他们相信“道”,相信万变不离其宗,以为自己三十几年前的成功经验可以指导如今新时代下的一切工作,所以,就导致他们既看不到变化,也不愿意变化。更可怕的是,这种成功的老板,会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个依赖于这种成功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跟着老板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成功的元老团队,他们是这种成功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质疑这种成功经验,改变就意味着威胁他们的地位,这股强大的保守力量,足以扼杀任何外来的新鲜血液。这个时候,就算老板们痛下决心想要变革,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内部进行大清洗,清楚元老,落下个无情无义的骂名。要么内部进行妥协,在新晋者和元老中间和稀泥,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远看必将引发更大的冲突。所以,对于这些带着成功光环的制造业老板们而言,这就是一种骑虎难下、进退失据的局势。所以,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尤其是曾经很成功的企业家,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破除自己的权威,摘掉自己的光环,这个过程很痛苦很艰难,但是必须去做。因为只有突破过往成功的束缚,我们才能迎来更大的成功。六、结语其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坑还有很多,只是时间篇幅所限,也就不再一一列举。七、尾声这几年走访了这么多家制造企业,感慨良多。感慨我们和外资企业的制造水平差距还很大,真的很大。比如我拜访松下电器,25年的老旧工厂,生产的早已没有人买的非智能手机,业务连年下降。但是走进车间,整个工厂干干净净,精益管理体系十分完善,品质控制一丝不苟,让我对日本的制造业水平有了深深的敬意。感慨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百态,糊里糊涂者有之,朝令夕改者有之,怨天尤人者有之,在死亡边缘挣扎着更有之……然后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亮点企业,车间里播放着流行音乐的时尚工厂,楼道里一尘不染的精益工厂,科研能力卓越的技术工厂,智能化水平极高的未来工厂……紧挨着两家服装企业,用一大块布料的西装50元愁卖,一小块材料的内衣1000元抢着买,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冰火两重天。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只有产业的新陈代谢,没有帝国的夕阳。”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我们一直在路上。《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 精选三上个月,兔哥受担任顾问的研究院里安排,担任了一个**调研项目课题组的现场组长,领着专家组调研了大概100家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并给**提供转型升级的方案建议。这一个月可给我忙得够呛,连座谈带参观诊断,每天至少4家企业,多的时候有一天9家的。从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基础材料,到食品饮料、服装制造、图书印刷、软件电子,还有创业孵化器,基本跑了个遍。兔哥这么多年来有个习惯,跑过的企业、读过的书都会在小本本里记上几笔,偶尔提炼个小段子什么的,否则拿什么素材在这里跟你们扯淡呢?上周我数了一下,这些年跑过的制造企业不知不觉中居然已经有1135家了!老实说我自己也挺惊讶的,兔哥学历虽然没老专家们高,但好歹比他们勤快,因为他们在空调间里陪领导开会的时间,我都在工厂里听企业介绍经验教训。走得多,见得多,感慨也不少,尤其是这几年制造企业日子不好过,大家纷纷动起了“转型升级”的脑筋,成功的有那么一些,但更多的是把自己玩死。按照马云爸爸的说法,成功经验各有不同,失败教训总是相似。所以今天兔哥就跟你们说说,制造企业都是怎么在转型升级中把自己玩死的。一、巨婴病当你是个乞丐的时代,千万不要吹牛,假装自己是皇上,给爷来个御厨,因为它会给你在心里构建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未来。吹得时间久了,别人没信,你可能反而把自己骗信了。兔哥走过的1000多家制造企业里,70%都是自己感觉四面楚歌,渠道、店铺全军覆没,人力、材料成本日日攀升,靠打鸡血、跳励志操、给员工洗脑、给客户送钱,拉着代理商加盟商吃吃喝喝,这些老办法是没啥希望了。想突围呢?放眼一望,四面八方都是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于是土豪们纷纷开始“转型”,做吸尘器的改作机器人,做农机的改做无人机,做衣服的改做定制互联网平台,天下熙熙攘攘,皆为贴上互联网。很多人以为传统企业不懂互联网,其实按照兔哥经验,工业4.0、CPS、C2M、互联网+、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说起这些新词,其实土豪们比谁都明白,因为各种培训班他们都去了嘛,跟你聊三个小时不带重样的。然而我转进他们车间一看,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连20年前的基本精益生产都没有,你只要问一句,他们就会说“国内这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我们还是比较好的呢!”。所以兔哥觉得,传统制造企业的困境与其说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挑战,还不如说是自己内部作死。他们是通过一次次美好而成功的战术,让自己最终陷入了战略困境之网,现在是越挣扎,网子勒得越紧。所以现在也有越来越的制造企业发现,好像自己什么都不做,反而活得还好一些,而这种看起来的“好一些”,麻痹了他们对于现状和未来的判断,这是另一种作死。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总是在两个极端上来回摆动,当土豪们听了某位大师的互联网思维讲座,热血沸腾的时候,一拍脑袋可以豪掷千金,我就见过一个做钢管的公司,连个口罩都不舍得给员工买,却扔几千万去开发APP互联网平台的。而这些“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一旦遇到挫折,又立刻缩回来,变得比任何人都保守,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认为你是忽悠、扯淡、不切实际。然后开始怨天尤人,跟**抱怨给员工上社保太贵啦、环保检查太严啦之类的,高呼“实业难做”,企图让**出手救他。如果说爱国主义是恶棍最后的避难所,那么坚守实业就是烂企业最后的护身符。兔哥见过一家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可言,靠买两台设备、招一批人给别人造东西起家,当年靠着关系辉煌过一段,但是车间管理一塌糊涂,帖上个“坚守实业”的标签,就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民族的救星,站上了道德制高点。我替国家谢谢您,求您千万别再坚守了,您除了浪费国家的资源没啥贡献,趁早关门该干嘛干嘛去吧,国家其实没有您坚守会更好……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巨婴,不是大笑就是大哭,要么激进要么蜷缩,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如今上至**、下至企业,人人都在谈转型升级,但是兔哥看到的是,真正能够转型升级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高举红旗,原地踏步”,要么根本不动,要么项目夭折,要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我这次调研的企业中,其中有两家食品制造企业,管理体系很类似,进车间都要先换衣服、带头套鞋套,然后全身吹风,洗手消毒后才能进去。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都不错,但是我在里面用手摸了几处地方,一家让我沾了一手灰,另一家一尘不染。前一家是咱们中国的龙头企业,后一家是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家日资企业,叫京日东大食品(注意是日籍华人,老板是60年代才去的日本,所以你千万别说什么日本人就是比我们认真比我们厉害,中国人不差啥)。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差距,看起来什么都有,但是照葫芦画出瓢总不是人家那么回事。为什么呢?我们看看细节,那家日资企业,里面每一个地方,哪怕是维修车间的工具,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厂里每一个员工见面都会微笑着互相问“你好”,你别小看这一句话,当员工有了主人翁意识的时候,每一项改进他都愿意贡献智慧。所以那家日资企业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这显然是全员参与的结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而咱们的企业往往觉得企业文化就是个虚的东西无所谓,管理就是领导一个人的事,领导当然只能关注到大面,细节他顾不上,而员工觉得管理跟自己完全没关系,自然就是空有架子没有实际。我们跟人家看起来什么都不差,可就是差一点文化,这个一点,其实就是十万八千里了。所以兔哥一直呼吁,中国制造之振兴,首先在于工业文化之振兴,破除巨婴情结,让企业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像成年人一样思考问题。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一场以“智能制造”为名的**运动,而是一场全面的制造业文艺复兴。二、文盲病去年的一次走访,去的一个老朋友的企业,做轮胎设备的,他给我介绍自己转型升级的经验。讲了一堆“互联网+”的理念,然后加上乐视贾总的跨界颠覆生态化反理论,最后告诉我他准备进军医疗行业,跟日本专家合作做一家高端的、牛叉的、带有互联网思维的……医院。医院!回来后我在网上买了本新华字典送给他,扉页上写了“转型”两个字,这兄弟不明就里,我也没多做解释。今年他投了重金的医院没搞起来,亏了不少钱,再见面说起这事来,我告诉他当时送你字典,就是想让你自己查查那个词是什么写的,是“转型”,不是“转行”。一个企业冒然转到全新的行业,既没有行业的经验,又没有客户的基础,也没有熟悉监管的团队,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而转型是指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内闯出一条生路,在熟悉的轨道上做创新。转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转型是要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中,跳出原来的框架去思考,从而改变现状、求得生路。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专注地去经营,长期地去耕耘和积累,才能发现那个行业中的痛点问题是什么,才能够针对这些痛点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人肯定会说,兔哥你也转过好几次行啊!我必须得告诉你,首先我每次转行都是因为有一些现实的原因,不得已而为之,是被迫的不是我积极主动去寻求的。其次你只是看到我明面上的行业变了,但是没看到,其实我的内核,“扯淡”的能力始终没变,所有看起来的“转行”其实都是我自己核心能力的价值延伸。比如谷歌做无人汽车,什么跨界颠覆,中国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效仿之。可你不知道的是,无人驾驶技术本来就是谷歌的长项,它并没有跨界,而是把它的核心技术延伸到了自动驾驶上。很多自动驾驶原本用的就是谷歌的图象处理技术,图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这正是谷歌搜索多年来积累的优势所在。你不能把谷歌的汽车看成是一辆汽车,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部强大的数据处理器,因为他通过声光电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在识别周围的环境,把这一系列传感器获得的信号输入到他的中央处理器当中去,判断我这个车周围都有几辆车在开,这几辆车的速度是多少,发生碰撞的概率是多少,进行快速地运转。所以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实际上不是传统意义的汽车,他的核心是强大的数据和图像的处理器,而这原本就是谷歌的核心技术。德鲁克说过:“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照样可以进行。”美国的创新型企业有3/4来自传统行业,只有1/4是来自科技行业。转型和创新都需要专注执着的“笨人”,专注在自己的行业,要像华为那样专注,几十年来如一日做通信设备,不炒股、不卖楼、不做金融、不上市。传统制造企业没必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所在这个行业没什么前途,一定要跨界到云里雾里的高科技行业去。并不是所有人都非要去搞什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你是炸油条的,就把油条炸好,炸成全世界最好的油条,生意不见得比阿里巴巴小。如果遇到瓶颈要转型,可以跳出原有路边炸油条的框架,看看能不能标准化,能不能做成写字楼外卖,能不能配上特制豆浆,或者能不能联合附近的油条摊、煎饼摊整个小吃一条街,这才是真正在转型。转型的关键在于价值创新,为整个产业链赋予新的价值,没有了价值创新,“转型”只能沦为“转行”。中国制造企业要学会把这两个词区分清楚,如果实在不明白,兔哥也可以卖你一本字典,回家慢慢研究。三、模式病这几年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像一个幽灵一样笼罩在中国经济的上空,给我们的制造企业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这就是迷信“模式创新”。今天我们的传统制造企业非常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模式”,任何一个“大师”提出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制造业的土豪前赴后继为之买单,去当大师的小白鼠。而这些模式说到底就一句话“找个新渠道卖货”。线下代理商不行了改电商,电商不行了换微商,再不行就做直播,做社群营销,做IP营销,C2C、C2B、C2M、O2O、OAO……动不动设个小目标,砸几个亿建个平台,最后发现,无论建了多少个平台,用了多少种模式,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还是不值钱。其实无论是什么模式,热闹的也就是那三两年,最终能让我们记住的,还是那些好的品牌,那些好的产品。哪怕这些品牌的价格高一点,我们也能忍着,因为他们能给我们信任。也就是,最终让一个企业屹立不倒的,还是你的品牌,无论模式如何变迁,渠道如何改变,品牌都能平移、跨越这些障碍。而品牌的背后,归根到底还是你的产品,能不能给客户,给消费者以信任感。比如这个月我走访的另外一家德资企业,叫罗森伯格,一个典型的德国隐形冠军。其实它就是个小企业,规模并没有多大,而我去的这家亚太工厂就生产一种小东西,一个汽车上用的连接器。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东西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模式也很简单,生产——然后卖给汽车企业。如果在国内,这种不过就是个乱糟糟的五金加工厂,而这个德资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之完善,让自认很有见识的兔哥都要竖起大拇指。我去看车间的电镀环节,这一般是污染比较重的,在北京都要尽量疏解的环节,但是它那里居然一丝异味的都没有,而且连电镀泥都要拉回德国二次提炼。它的负责人跟我很自豪的说,建厂十几年,没有污染过中国一寸土。你知道它的逻辑,它的模式是什么吗?没错,它做的就是个小东西,在整个汽车里,它占的成本恐怕连千分之一都未必有,但是它的品牌认知度高,产品品质好,作为汽车厂商,不可能为了在这么个小东西上省点小钱,就买一些烂厂商做的东西。所以它看起来是个门槛不高的行业,但事实上被替换的可能性极低。比如刚才说的这家企业,在如今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它还能维持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靠的不是高科技、不是新模式,而是把小东西做到极致,让你换无可换,这就是德国隐形冠军的“模式”。中国制造企业不要迷恋各种模式,在卖货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狂奔,而忽视掉品牌和产品的建设,归根到底,我们卖的是产品,不是模式。四、牛人病这几年各种互联网转型培训班的忽悠,也算让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搞互联网转型,靠自己原班人马是不行的,那咱们就找牛人来替我干吧!如今的制造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的困境,很多老板想到解决方法就是找牛人,找大神。上阿里巴巴挖人、上同行业大企业挖人、再不行去美国挖人。这还不光是制造企业,连互联网公司也迷信这一套。比如前几年某视频网站就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牛人进来,敲锣打鼓欢迎一番,在蜜月期打得火热,但新鲜感一过去,发现好像没什么效果,于是马上反攻倒算,数落别人的各种不是,接着就在企业内部穿小鞋,使绊子,搞批斗,明里暗里各种敲打。最后,不欢而散。甚至有找各种借口欠工资不给钱的,于是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撕逼,互相指责。通过一轮又一轮地引进牛人大神,制造业的企业家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家伙都是大忽悠、大骗子。我们的制造企业极少有在自己的身上和企业内部找问题根源的,客观地讲,牛人大神们可能是有不少大忽悠的,但为什么偏偏都被你遇见了呢?当你迷信这些牛人大神能解决你所有问题的时候,这种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因为你要明白,牛人到底是什么产生的。我们很多制造业企业家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帮牛叉的人(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凑到一起,才能做成一件非常牛叉的事。所以我只要把这些牛叉的人挖过来,就一定能把我的问题也解决了。真相是,当年,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群普通人,组织到一起,通过协作,加上点运气,做成了一件牛叉的事,于是所有的这些普通人都成为了大神。所以这些大神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平台和资源下功成名就的,而你的企业能够匹配这些资源给他吗?还有,你扪心自问,真的是想跟大神一起做一番事业吗?你其实只是看中他们手上的资源,希望能够榨干这些资源后,把他们一脚踢开,空喊事业合伙人,都是嘴上说说。先不说这些牛人是不是真有本事,就算真是诸葛亮,到了你这里,任何一个老油条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动不动再打个小报告,他也免不了要成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更坏的结果是,牛人来的太多,没事争个宠打个架,外面的战争不好打,先整死队友再说。我们有多少制造企业,引入了牛人大神们之后,各种大会小会地开,一下子推动这个项目,一下子推动那个项目,各种发散各种脑风暴,结果哪个项目讨论出结果了,会议结束,大家做鸟兽散,一切归零,然后再来一轮。你今天做企业面对的困难,从来不是因为缺少牛人,不是因为你的人不行了,而是因为人的协作方式不行了,也就是你的内部组织架构和沟通机制出了问题。当你的体制不行的时候,用一群牛人,还不如用一群怂人,至少他们不打架。五、老板病前两年,有一个制造业企业家想给干股拉我入伙,老实说他的产品还不错,我觉得挺有前途,企业规模也不算小,拿干股总是不吃亏的。但是我去参加了一次他们公司的例会,回来后就决定不要他的股份,也不参与他的业务了——因为我觉得帮他做事是浪费时间。我只关注到一个细节,就是整个下午三个多小时的会议,除了我这个外人说了两句,全是他一个人在讲话,讲业务想法,讲发展方向,讲人员分工,整个公司的高管团队,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样的公司你可想而知,除了老板一个人拼死拼活,其他人都是旁观者,这个团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帮他做事,兔哥自然觉得是浪费时间,有那功夫还不如我去看两集电视剧。2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个公司发展果然不是很好,原来的转型项目没了下文,蜷缩回传统业务苟延残喘去了。在我们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里,老板、领导都是全能选手,无所不能。公司内**小小的会议都可以成为老板个人成功经验的交流会,成为他传授成功致富秘笈的函授班,你还不敢提不同意见,要么说你不切实际,要么说你不服管,再给你穿点小鞋,保证你混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制造业企业家们对自己过往成功经验深度迷信的结果。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家很多都是筚路蓝缕的发展,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人脉关系逐渐壮大起来的。但悲剧就在于,这种成功对于企业家自身的束缚,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他们相信“道”,相信万变不离其宗,以为自己三十几年前的成功经验可以指导如今新时代下的一切工作,所以,就导致他们既看不到变化,也不愿意变化。更可怕的是,这种成功的老板,会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个依赖于这种成功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跟着老板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成功的元老团队,他们是这种成功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质疑这种成功经验,改变就意味着威胁他们的地位,这股强大的保守力量,足以扼杀任何外来的新鲜血液。这个时候,就算老板们痛下决心想要变革,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内部进行大清洗,清除元老,落下个无情无义的骂名。要么内部进行妥协,在新晋者和元老中间和稀泥,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远看必将引发更大的冲突。所以,对于这些带着成功光环的制造业老板们而言,这就是一种骑虎难下、进退失据的局势。所以,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尤其是曾经很成功的企业家,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破除自己的权威,摘掉自己的光环,这个过程很痛苦很艰难,但是必须去做。因为只有突破过往成功的束缚,我们才能迎来更大的成功。结语这几年走访了这么多家制造企业,感慨良多。感慨我们和外资企业的制造水平差距还很大,真的很大。比如我拜访松下电器,25年的老旧工厂,生产的早已没有人买的非智能手机,业务连年下降。但是走进车间,整个工厂干干净净,精益管理体系十分完善,品质控制一丝不苟,让我对日本的制造业水平有了深深的敬意。感慨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百态,糊里糊涂者有之,朝令夕改者有之,怨天尤人者有之,在死亡边缘挣扎着更有之……然后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亮点企业,车间里播放着流行音乐的时尚工厂,楼道里一尘不染的精益工厂,科研能力卓越的技术工厂,智能化水平极高的未来工厂……紧挨着两家服装企业,用一大块布料的西装50元愁卖,一小块材料的内衣1000元抢着买,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冰火两重天。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只有产业的新陈代谢,没有帝国的夕阳。”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我们一直在路上。>> THE END <<?作者|阚雷,转型工场CEO,工业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提示: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小金(微信:jinfuzi-wx)删除,谢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金斧子立场,仅供读者参考,不要盲目投资哦。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新人专享百万↓ ↓《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 精选四[摘要]:当你是个乞丐的时代,千万不要吹牛,假装自己是皇上,给爷来个御厨,因为它会给你在心里构建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未来。上个月,我受担任顾问的研究院里安排,担任了一个**调研项目课题组的现场组长,领着专家组调研了大概100家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并给**提供转型升级的方案建议。这一个月可给我忙的够呛,连座谈带参观诊断,每天至少4家企业,多的时候有一天9家的。从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基础材料,到食品饮料、服装制造、图书印刷、软件电子,还有创业孵化器,基本跑了个遍。我这么多年来有个习惯,跑过的企业、读过的书都会在小本本里记上几笔,偶尔提炼个小段子什么的,否则拿什么素材在这里跟你们扯淡呢……上周我数了一下,这些年跑过的制造企业不知不觉中居然已经有1135家了!老实说我自己也挺惊讶的,看来我学历虽然没老专家们高,但好歹比他们勤快,因为他们在空调间里陪领导开会的时间,我都在工厂里听企业介绍经验教训。走得多,见得多,感慨也不少,尤其是这几年制造企业日子不好过,大家纷纷动起了“转型升级”的脑筋,成功的有那么一些,但更多的是把自己玩死的。按照我马云爸爸的说法(没错,我攀亲戚就是这么直接),成功经验各有不同,失败教训总是相似。所以今天我就跟你们说说,制造企业都是怎么在转型升级中把自己玩死的。一、巨婴病当你是个乞丐的时代,千万不要吹牛,假装自己是皇上,给爷来个御厨,因为它会给你在心里构建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未来。吹得时间久了,别人没信,你可能反而把自己骗信了。我走过的1000多家制造企业里,70%都是自己感觉四面楚歌,渠道、店铺全军覆没,人力、材料成本日日攀升,靠打鸡血、跳励志操、给员工洗脑、给客户送钱,拉着代理商加盟商吃吃喝喝,这些老办法是没啥希望了。想突围呢?放眼一望,四面八方都是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于是土豪们纷纷开始“转型”,做吸尘器的改作机器人,做农机的改做无人机,做衣服的改做定制互联网平台,天下熙熙攘攘,皆为贴上互联网。很多人以为传统企业不懂互联网,其实按照我的经验,工业4.0、CPS、C2M、互联网+、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说起这些新词,其实土豪们比谁都明白,因为各种培训班他们都去了嘛,跟你聊三个小时不带重样的。然而我转进他们车间一看,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连20年前的基本精益生产都没有,你只要问一句,他们就会说“国内这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我们还是比较好的呢!”。所以我觉得,传统制造企业的困境与其说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挑战,还不如说是自己内部作死。他们是通过一次次美好而成功的战术,让自己最终陷入了战略困境之网,现在是越挣扎,网子勒的越紧。所以现在也有越来越的制造企业发现,好像自己什么都不做,反而活的还好一些,而这种看起来的“好一些”,麻痹了他们对于现状和未来的判断,这是另一种作死。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总是在两个极端上来回摆动,当土豪们听了某位大师的互联网思维讲座,热血沸腾的时候,一拍脑袋可以豪掷千金,我就见过一个做钢管的公司,给员工连个口罩都不舍得买,却扔几千万去开发APP互联网平台的。而这些“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一旦遇到挫折,又立刻缩回来,变得比任何人都保守,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认为你是忽悠、扯淡、不切实际。然后开始怨天尤人,跟**抱怨给员工上社保太贵啦、环保检查太严啦之类的,高呼“实业难做”,企图让**出手救他。如果说爱国主义是恶棍最后的避难所,那么坚守实业就是烂企业最后的护身符。我见过一家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可言,靠买两台设备、招一批人给别人造东西起家,当年靠着关系辉煌过一段,但是车间管理一塌糊涂,帖上个“坚守实业”的标签,就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民族的救星,站上了道德制高点。我替国家谢谢您,求您千万别再坚守了,您除了浪费国家的资源没啥贡献,趁早关门该干嘛干嘛去吧,国家其实没有您坚守会更好……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巨婴,不是大笑就是大哭,要么激进要么蜷缩,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如今上至**、下至企业,人人都在谈转型升级,但是我看到的是,真正能够转型升级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高举红旗,原地踏步”,要么根本不动,要么项目夭折,要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我这次调研的企业中,其中有两家食品制造企业,管理体系很类似,进车间都要先换衣服、带头套鞋套,然后全身吹风,洗手消毒后才能进去。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都不错,但是我在里面用手摸了几处地方,一家让我沾了一手灰,另一家一尘不染。前一家是咱们中国的龙头企业,后一家是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家日资企业,叫京日东大食品(注意是日籍华人,老板是60年代才去的日本,所以你千万别说什么日本人就是比我们认真比我们厉害,中国人不差啥)。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差距,看起来什么都有,但是照葫芦画出瓢总不是人家那么回事。为什么呢?我们看看细节,那家日资企业,里面每一个地方,哪怕是维修车间的工具,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厂里每一个员工见面都会微笑着互相问“你好”,你别小看这一句话,当员工有了主人翁意识的时候,每一项改进他都愿意贡献智慧。所以那家日资企业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这显然是全员参与的结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而咱们的企业往往觉得企业文化就是个虚的东西无所谓,管理就是领导一个人的事,领导当然只能关注到大面,细节他顾不上,而员工觉得管理跟自己完全没关系,自然就是空有架子没有实际。我们跟人家看起来什么都不差,可就是差一点文化,这个一点,其实就是十万八千里了。所以我一直呼吁,中国制造之振兴,首先在于工业文化之振兴,破除巨婴情结,让企业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像成年人一样思考问题。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一场以“智能制造”为名的**运动,而是一场全面的制造业文艺复兴。二、文盲病去年的一次走访,去的一个老朋友的企业,做轮胎设备的,他给我介绍自己转型升级的经验。讲了一堆“互联网+”的理念,然后加上乐视贾总的跨界颠覆生态化反理论,最后告诉我他准备进军医疗行业,跟日本专家合作做一家高端的、牛叉的、带有互联网思维的……医院。医院!回来后我在网上买了本新华字典送给他,扉页上写了“转型”两个字,这兄弟不明就里,我也没多做解释。今年他投了重金的医院没搞起来,亏了不少钱,再见面说起这事来,我告诉他当时送你字典,就是想让你自己查查那个词是什么写的,是“转型”,不是“转行”。一个企业冒然转到全新的行业,既没有行业的经验,又没有客户的基础,也没有熟悉监管的团队,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而转型是指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内闯出一条生路,在熟悉的轨道上做创新。转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转型是要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中,跳出原来的框架去思考,从而改变现状、求得生路。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专注地去经营,长期地去耕耘和积累,才能发现那个行业中的痛点问题是什么,才能够针对这些痛点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人肯定会说,你也转过好几次行啊!我必须得告诉你,首先我每次转行都是因为有一些现实的原因,不得已而为之,是被迫的不是我积极主动去寻求的。其次你只是看到我明面上的行业变了,但是没看到,其实我的内核,“扯淡”的能力始终没变,所有看起来的“转行”其实都是我自己核心能力的价值延伸。比如谷歌做无人汽车,什么跨界颠覆,中国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效仿之。可你不知道的是,无人驾驶技术本来就是谷歌的长项,它并没有跨界,而是把它的核心技术延伸到了自动驾驶上。很多自动驾驶原本用的就是谷歌的图象处理技术,图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这正是谷歌搜索多年来积累的优势所在。你不能把谷歌的汽车看成是一辆汽车,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部强大的数据处理器,因为他通过声光电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在识别周围的环境,把这一系列传感器获得的信号输入到他的中央处理器当中去,判断我这个车周围都有几辆车在开,这几辆车的速度是多少,发生碰撞的概率是多少,进行快速地运转。所以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实际上不是传统意义的汽车,他的核心是强大的数据和图像的处理器,而这原本就是谷歌的核心技术。德鲁克说过:“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照样可以进行。”美国的创新型企业有3/4来自传统行业,只有1/4是来自科技行业。转型和创新都需要专注执着的“笨人”,专注在自己的行业,要像华为那样专注,几十年来如一日做通信设备,不炒股、不卖楼、不做金融、不上市。传统制造企业没必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所在这个行业没什么前途,一定要跨界到云里雾里的高科技行业去。并不是所有人都非要去搞什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你是炸油条的,就把油条炸好,炸成全世界最好的油条,生意不见得比阿里巴巴小。如果遇到瓶颈要转型,可以跳出原有路边炸油条的框架,看看能不能标准化,能不能做成写字楼外卖,能不能配上特制豆浆,或者能不能联合附近的油条摊、煎饼摊整个小吃一条街,这才是真正在转型。转型的关键在于价值创新,为整个产业链赋予新的价值,没有了价值创新,“转型”只能沦为“转行”。中国制造企业要学会把这两个词区分清楚,如果实在不明白,我也可以卖你一本字典,回家慢慢研究。三、模式病这几年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像一个幽灵一样笼罩在中国经济的上空,给我们的制造企业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这就是迷信“模式创新”。今天我们的传统制造企业非常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模式”,任何一个“大师”提出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制造业的土豪前赴后继为之买单,去当大师的小白鼠。而这些模式说到底就一句话“找个新渠道卖货”。线下代理商不行了改电商,电商不行了换微商,再不行就做直播,做社群营销,做IP营销,C2C、C2B、C2M、O2O、OAO……动不动设个小目标,砸几个亿建个平台,最后发现,无论建了多少个平台,用了多少种模式,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还是不值钱。其实无论是什么模式,热闹的也就是那三两年,最终能让我们记住的,还是那些好的品牌,那些好的产品。哪怕这些品牌的价格高一点,我们也能忍着,因为他们能给我们信任。也就是,最终让一个企业屹立不倒的,还是你的品牌,无论模式如何变迁,渠道如何改变,品牌都能平移、跨越这些障碍。而品牌的背后,归根到底还是你的产品,能不能给客户,给消费者以信任感。比如这个月我走访的另外一家德资企业,叫罗森伯格,一个典型的德国隐形冠军。其实它就是个小企业,规模并没有多大,而我去的这家亚太工厂就生产一种小东西,一个汽车上用的连接器。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东西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模式也很简单,生产——然后卖给汽车企业。如果在国内,这种不过就是个乱糟糟的五金加工厂,而这个德资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之完善,让自认很有见识的我都要竖起大拇指。我去看车间的电镀环节,这一般是污染比较重的,在北京都要尽量疏解的环节,但是它那里居然一丝异味的都没有,而且连电镀泥都要拉回德国二次提炼。它的负责人跟我很自豪的说,建厂十几年,没有污染过中国一寸土。你知道它的逻辑,它的模式是什么吗?没错,它做的就是个小东西,在整个汽车里,它占的成本恐怕连千分之一都未必有,但是它的品牌认知度高,产品品质好,作为汽车厂商,不可能为了在这么个小东西上省点小钱,就买一些烂厂商做的东西。所以它看起来是个门槛不高的行业,但事实上被替换的可能性极低。比如刚才说的这家企业,在如今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它还能维持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靠的不是高科技、不是新模式,而是把小东西做到极致,让你换无可换,这就是德国隐形冠军的“模式”。中国制造企业不要迷恋各种模式,在卖货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狂奔,而忽视掉品牌和产品的建设,归根到底,我们卖的是产品,不是模式。四、牛人病这几年各种互联网转型培训班的忽悠,也算让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搞互联网转型,靠自己原班人马是不行的,那咱们就找牛人来替我干吧!如今的制造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的困境,很多老板想到解决方法就是找牛人,找大神。上阿里巴巴挖人、上同行业大企业挖人、再不行去美国挖人。这还不光是制造企业,连互联网公司也迷信这一套,比如前几年某视频网站就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牛人进来,敲锣打鼓欢迎一番,在蜜月期打得火热,但新鲜感一过去,发现好像没什么效果,于是马上反攻倒算,数落别人的各种不是,接着就在企业内部穿小鞋,使绊子,搞批斗,明里暗里各种敲打,最后,不欢而散。甚至有找各种借口欠工资不给钱的,于是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撕逼,互相指责。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引进牛人大神,制造业的企业家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家伙都是大忽悠、大骗子。我们的制造企业极少有在自己的身上和企业内部找问题根源的,客观的讲,牛人大神们可能是有不少大忽悠的,但为什么偏偏都被你遇见了呢?当你迷信这些牛人大神能解决你所有问题的时候,这种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因为你要明白,牛人到底是什么产生的。我们很多制造业企业家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帮牛叉的人(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凑到一起,才能做成一件非常牛叉的事。所以我只要把这些牛叉的人挖过来,就一定能把我的问题也解决了。真相是,当年,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群普通人,组织到一起,通过协作,加上点运气,做成了一件牛叉的事,于是所有的这些普通人都成为了大神。所以这些大神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平台和资源下功成名就的,而你的企业能够匹配这些资源给他吗?还有,你扪心自问,真的是想跟大神一起做一番事业吗?你其实只是看中他们在的资源,希望能够榨干这些资源后,把他们一脚踢开,空喊事业合伙人,都是嘴上说说。先不说这些牛人是不是真有本事,就算真是诸葛亮,到了你这里,任何一个老油条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动不动再打个小报告,他也免不了要成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更坏的结果是,牛人来的太多,没事争个宠打个架,外面的战争不好打,先整死队友再说。我们有多少制造企业,引入了牛人大神们之后,各种大会小会的开,一下子推动这个项目,一下子推动那个项目,各种发散各种脑风暴,结果哪个项目也讨论出结果,会议结束,大家做鸟兽散,一切归零,然后再来一轮。你今天做企业面对的困难,从来不是因为缺少牛人,不是因为你的人不行了,而是因为人的协作方式不行了,也就是你的内部组织架构和沟通机制出了问题。当你的体制不行的时候,用一群牛人,还不如用一群怂人,至少他们不打架。五、老板病前两年,有一个制造业企业家想给干股拉我入伙,老实说他的产品还不错,我觉得挺有前途,企业规模也不算小,拿干股总是不吃亏的。但是我去参加了一次他们公司的例会,回来后就决定不要他的股份,也不参与他的业务了——因为我觉得帮他做事是浪费时间。我只关注到一个细节,就是整个下午三个多小时的会议,除了我这个外人说了两句,全是他一个人在讲话,讲业务想法,讲发展方向,讲人员分工,整个公司的高管团队,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样的公司你可想而知,除了老板一个人拼死拼活的干活,其他人都是旁观者,这个团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帮他做事,我自然觉得是浪费时间,有那功夫还不如我去看两集电视剧。2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个公司发展果然不是很好,原来的转型项目没了下文,蜷缩回传统业务苟延残喘去了。在我们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里,老板、领导都是全能选手,无所不能。公司内**小小的会议都可以成为老板个人成功经验的交流会,成为他传授成功致富秘笈的函授班,你还不敢提不同意见,要么说你不切实际,要么说你不服管,再给你穿点小鞋,保证你混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制造业企业家们对自己过往成功经验深度迷信的结果。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家很多都是筚路蓝缕的发展,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人脉关系逐渐壮大起来的。但悲剧就在于,这种成功对于企业家自身的束缚,已经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他们相信“道”,相信万变不离其宗,以为自己三十几年前的成功经验可以指导如今新时代下的一切工作,所以,就导致他们既看不到变化,也不愿意变化。更可怕的是,这种成功的老板,会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个依赖于这种成功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跟着老板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成功的元老团队,他们是这种成功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质疑这种成功经验,改变就意味着威胁他们的地位,这股强大的保守力量,足以扼杀任何外来的新鲜血液。这个时候,就算老板们痛下决心想要变革,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内部进行大清洗,清楚元老,落下个无情无义的骂名。要么内部进行妥协,在新晋者和元老中间和稀泥,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远看必将引发更大的冲突。所以,对于这些带着成功光环的制造业老板们而言,这就是一种骑虎难下、进退失据的局势。所以,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尤其是曾经很成功的企业家,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破除自己的权威,摘掉自己的光环,这个过程很痛苦很艰难,但是必须去做。因为只有突破过往成功的束缚,我们才能迎来更大的成功。六、结语其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坑还有很多,只是时间篇幅所限,也就不再一一列举。七、尾声这几年走访了这么多家制造企业,感慨良多。感慨我们和外资企业的制造水平差距还很大,真的很大。比如我拜访松下电器,25年的老旧工厂,生产的早已没有人买的非智能手机,业务连年下降。但是走进车间,整个工厂干干净净,精益管理体系十分完善,品质控制一丝不苟,让我对日本的制造业水平有了深深的敬意。感慨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百态,糊里糊涂者有之,朝令夕改者有之,怨天尤人者有之,在死亡边缘挣扎着更有之……然后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亮点企业,车间里播放着流行音乐的时尚工厂,楼道里一尘不染的精益工厂,科研能力卓越的技术工厂,智能化水平极高的未来工厂……紧挨着两家服装企业,用一大块布料的西装50元愁卖,一小块材料的内衣1000元抢着买,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冰火两重天。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我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只有产业的新陈代谢,没有帝国的夕阳。”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我们一直在路上。作者:兔哥来源:兔哥94阚雷(ID:tuuge123)《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 精选五来 源 | 中国经营报 经营指数周刊这几年身边很多实体老板都说生意越来越难做,市场环境变化了,多少工厂倒闭了,多少门店关掉了。那问题来了,到底是生意难做了,还是做生意的人有问题了呢?有人说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大家都上网购物了,也有人说是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还有人说是因为成本不断上涨挤压利润快撑不下去了,更有人说是地方**支持不够了,反正大家都有自己的解释去为自己找理由。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这次我们来聊聊中国的实体行业转型的问题,今天这套知识量很丰富,希望你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阅读,这套思维逻辑基本适用于大部分的行业。前面讲点理论做铺垫,后面重点讲传统制造业和传统门店。开始前我抛几个问题给你思考下:1、为什么有的工厂四处筹钱持入,而利润却越来越低,而有的工厂采购大量设备却不用花多少钱,效益还越来越好?2、为什么有的装饰公司业务一直发展不起来,而有的却可以免费给客户做装修,还年营业额上千万?3、为什么同样经营红酒,有的人苦苦寻找客户,而有的人几个月就借由红酒经营起一个年收入上千万的会所?这些问题我今天不说答案,你先思考思考原因,我们开始展开今天关于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生意难做的讨论。前阵子有篇报道,描述的是深圳华强北,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批发市场,如今一片萧条的样子。同时对比北京中关村,当年全国最大的电脑市场,如何从繁荣到凋零再到转型的过程。看完之后感触颇深,因为那些年我也走这些地方,看过他们的繁荣盛景,也见识过很多人在里面的暴富神话。▲因市场持续变化,再加上大整顿而落寞的华强北今天开篇,首先讲几个***概念:第一个是“投资效益递减规律”,资本的利润率随着增加而不断下降。不太好理解对不?简单来讲,一门生意好做,就会有很多人跟进投资,投资的人多了,市场一旦趋向饱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获得客户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利润率会持续下降,投资的回报率逐步递减。同时介绍第一个重要概念:社会平均利润率。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利润的,这个阶段的行业平均利润率比较高,比如最早在中关村卖电脑的那群人,组装一台电脑的利润那是很高的,一台电脑卖几千上万元,帮别人装一台电脑最高可以赚几千块,随着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开始趋向饱和。最早在马路边派小卡片都能找到很多客户,现在投大量广告也未必有什么效果,对不对?客户获取成本变高了。现在呢,组装一台普通电脑一般就剩三四百块利润了,也就是说,组装电脑这门生意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了,继续采用原有的方法对市场追加投资,对组装电脑这个行业的利润率影响非常小,甚至还会挤压和降低利润。然后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开始崛起,这个行业开始发生萎缩,立刻趋向饱和。除了竞争激烈导致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信息和对称度变高了,交易过程的本质是基于双方,以及满足相互需求而产生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每个人对于产品的价值感知,大多数时候是基于心理需求以及经验出发,表现为对产品价格的心理认可。比如以前大家都觉得电脑是个高科技的东西,虽然那时候配件成本不低,但是大家可以购买和了解的渠道也不多,所以觉得一台电脑几千上万的价格很合理,这个阶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非常高,很多人都是由此发的家,就好像京东的刘强东,最早就是在中关村做光盘批发起家的。随着信息的透明化,加上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各种配件的价格大家上网一查就有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所以大家就开始觉得,这摊生意原来的模式越来越用难做了,对不对?▲1999年刘强东的视频,在中关村卖VCD一般在行业的上升期,只要市场的需求红利足够大,大家都没什么感觉,一旦市场需求来到瓶颈期或者发生了变化,一直用传统模式经营的老板们,立刻就开始感受到压力了,这种情况最先感受到压力的,往往是在渠道上,然后沿着产业链的上游一路影响上去直到原材料,形成了一个产业的连锁反应。所以你可以看看北京中关村和深圳华强北过去十年的情况,再看看他们上游的连锁反应,也就能大致想象这几年整个电子产业发生的剧烈变化了。为什么往往上游工厂反应比较慢,其实也正是因为他们对市场信息的透明度把控能力不足导致的,各种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企业在市场的变化中随波逐流,一旦业绩下滑,大家首先就会想着如何寻求更多的渠道和业务去保持原来的业绩,却不想其实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了,自己的企业如果模式不变,就会处在被淘汰的边缘直到倒闭。所以,首先一个必须要明确的观点是,实体行业剧烈变化的本质,与互联网没太大关系,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加速信息透明化和信息对称的这么一个渠道,让社会平均利润率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回归理性值,部分行业的暴利时代提早结束了。了解这两个***概念后,我们来看看中国当业的情况。资本的流向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资本永远是向着获利最快的领域流动。这两年来大量资本迅速流向房地产,把中国的房价抬到了一个普通人难以触达的高位,实际上背后体现的正是实体经济的迷茫。实体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升级革命,原有模式的社会平均利润率随着经济发展持续下降,竞争格局逐渐形成。大部分行业内的传统企业,在自身商业模式不升级的情况下,再持续追加的投资是否真的能力挽狂澜?还是只是抱有赌徒心态,给自己挖更大的坑?试想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企业还想和银行拿钱,银行肯放贷吗?所以越来越多人感觉钱难拿,生意难做,接着抱怨中国经济不行。人都是活在圈子里的,圈子的高度决定了自己的眼界,小区里的大妈抱怨肉越来越贵,感觉全中国民不聊生。传统企业的老板们抱怨自己的生意难做,感觉全中国经济随时要崩盘了。殊不知,其实是自己的认知决定了眼界,也决定了自己企业的上升空间。再看看中国房地产的这股疯狂劲,今年手里100万存款能买一套房子,明年买半套,到了后年买个厕所位,这个投资利润率远大于投资实业的回报,现在不买以后就得付出几倍的价钱买。大家就更加躁动不安了,手里有点钱都赶紧拿出来买房怕贬值,真正盼着地产泡沫破灭全是买不起房的穷人们。房子虽然刚需,但本质上能买房的还是那群人而已,随着房价的上涨,这个人群正在逐渐缩小,天花板显然是存在的。还是那句话,资本永远是向着获利最快的领域流动。这个现象的背后,正是中国实体行业的集体迷茫。这里我们拿出两个标志性行业来做分析,第一个是传统制造业,第二个是传统门店。我们知道在制造业领域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微笑曲线”,曲线的左边是研发,曲线的右边是渠道,中间最低点就是制造业,它代表的是低附加值、弱抗风险能力以及高劳动密集环节。▲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图示这里我举两位朋友的例子。朋友老张有家玩具加工厂,一直以配件加工的订单为主,以前生意很好做,订单一直应接不暇,规模逐年扩大,工厂机器每天不停歇,厂里有上百位工人日夜不停地赶货。突然从前几年开始,订单量逐年骤减,企业突然就变得游走在生存边缘,工厂有一半以上的设备闲置起来,工人也剩下了二三十人,还经常做做停停,那是现在的小孩子们不玩玩具了吗?朋友小李以前是玩具设计师,一直在大公司里担任设计总监,后来自己出来做了工作室,把设计出来的作品版权出售给原来的公司,等公司把产品做出来了,再重新拿授权回来进行销售。从一开始合作一家公司到合作十几家公司,后来老东家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倒闭了,而小李现在的生意却越做越大。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位朋友经营上的区别,中国的众多制造业长期处于这个曲线的最底端,一点风吹草动就惴惴不安,国外的企业就没有这样的迷茫期吗?肯定有!时代发展太快,消费升级迭代速度也太快,但是企业老板们缺乏合适的适应期去调整和升级自己的认知,这称为“认知升级速度”滞后,他们还没从过去那个暴力赚钱节奏下缓过来,更没法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前年我与一位经营传统工厂的企业家朋友在聊天,建议他引进一套更先进的经营模式,不然这个行业可能很快就有危机,他答复是,这个行业大家都这样干,而且现在订单都生产不完,哪有时间去想其他。没到那个时候大家都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结果两年后这个行业里倒闭了一大半企业。他这句话在当时没什么问题,但是它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正是产业链上游工厂对终端市场的反应滞后性。比尔·盖茨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人们经常高估两年能发生的变化,却往往低估五年能发生的变化。低端制造环节一直向着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而成本红利的消失,则直接导致了众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传统制造企业的集体迷茫,其实不是行业不行了,而是这群跟不上时代的人该被淘汰了。那第二个我们说传统门店,同样的也是存在“认知升级速度”的问题,线下门店作为传统流通渠道的最终载体,也就是最接近终端消费者的下游,曾经具备极其强势的话语权,如今我们却经常看到很多大牌关店潮的新闻,各种实体店老板们都在说生意难做,是不是实体店已经不行了?这两年特别是微商们非常喜欢拿这个说事,一直炒作说线下实体店不行了,以后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这里我没有任何贬低微商这个职业的意思,只是不认同这种不切实际的宣传。实体店的大量倒闭跟互联网的关系是什么?刚才我们提到了信息透明度和对称度的问题,以前很多实体店其实主要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在社会平均利润率较高的时期大把大把地赚取利润。但是这种门店的存在价值不具备独特性,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信息透明度和对称度的变化,这部分不具备实际竞争力的门店也就迅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在这里有个重要的概念你必须要先清楚,无论是独立网站,还是淘宝天猫店,抑或是实体门店,本质都是“用于购买客户流量,并实现销售转化和服务的场所”,为什么你要去开一家实体店,因为在线下你能在付出房租、物业、人力、市场成本之后,相当于买入线下的人流量,并在店内达成成交或服务。那你开一家网店的本质不是一样吗?你也要付出你的时间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最重要的还有购买流量的市场成本。▲这些指标放在门店是不是一样的?所以,互联网的本质只是一个渠道,他的本质和实体门店无异,只是一个“用于购买客户流量,并实现销售转化和服务的场所”,早期的实体门店和互联网一样,都具备有极大的流量成本红利,低廉的店租,较低的人力成本,大量的客流,再加上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让实体店的老板们赚到了第。然后随着流量获取成本的上涨,再加上可替代渠道(比如互联网的冲击),在没有提供额外附加价值,或者没有商业模式创新的情况下,自然渐渐丧失优势。早期的互联网同样具备有极大的,迅速冲击着相似度极高的实体门店,而如今的互联网渠道成本已经和实体门店越来越相似,高昂的客户获取成本居高不下。以我自己的操盘一个项目为例,十年前通过网上获取一个客户咨询的成本是5元,而现在获取一个客户咨询的成本是80-100元,甚至有时是几百元不等,几年时间翻了几十倍,但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却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由于我们一直根据市场调整和升级商业模式,所以依旧活得很健康。所以实体门店难做的本质你就看明白了,其实是那一类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没有提供附加价值的传统门店已经来到了面临淘汰的时期,这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举个服装行业的简单例子,服装门店主要分为品牌店和买手店两种,品牌店大家都很好理解,从ZARA到361度各种档次的品牌店,而典型的买手店就是你平时能看到的街边店或者设计师店,也是各种档次都有,甚至部分高端买手店比起绝大多数品牌店要牛逼得多。我们来分析一下买手店吧,为什么他们叫买手店,因为店里的商品大都是老板凭自己的眼光去挑选采购回来的,销售的商品都带有老板自己强烈的个人喜好。而这种店为什么能一直活得很好,正是因为其精准定位,老板自己的风格喜好其实正好覆盖了那一群喜好同类风格的客户,买手店提供的核心价值,正是为这些客户提供了一种非常棒的选品导购体验,再加上老板与客户之间通过多次沟通达成的默契和了解,甚至能记住每一位常客的名字和兴趣,这些都是一家网店很难提供到的。而无论互联网再怎么发达,人终究还是要出来活动的,只是部分行为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所以那些正在面临困境的传统门店老板们,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认知升级速度”跟不上,没有及时进行自我更新和学习,迟早就会惨遭淘汰,抱怨市场出了问题,抱怨中国经济出了问题,甚至说互联网破坏了实体经济,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谣言就会被无限放大。随着这些低端门店的逐步淘汰,我们也开始看到实体门店的升级方向,正在向“分布集中化,产品风格化,重度体验化,高度个性化”四个方向升级。特别是重度体验化,你看看目前商业综合体内主要的引流业态就可以理解,比如影院,餐饮,KTV,亲子等业态,为商业综合体带去了持续稳定的人流量,商业综合体内部的合理布局,本质上是如何设计流量转化的运作思想。你想想看,这与互联网的流量思想是不是极其相似的?▲重度体验,浸入式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受欢迎商业思想的本质是相同的,无论是线上和线下,更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和运作,你可以看到,实体经济正在转型升级,它的背后是消费升级,是对人们新生活方式的一种主动适应与自然淘汰。中国各个行业的的创业门槛正在变得越来越高,部分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但是机会永远广泛存在。每一个新的产业背后都会产生大量的商业缝隙,每一个旧的行业背后都会有无数商业模式升级的可能性,只是对创业者的综合能力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一直强调,鼓励创新,但不支持盲目的创业。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一直鼓励,像做实验一样创业,以快速试错为核心,以成功创业为目的的经营价值观。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困境其实并不是技术创新不足,更多的是商业模式上存在问题,是经营方式落后的问题,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以前我们知道很多汽车可以一键启动,但是基本没什么人会在单车上安装一键解锁的功能对不对,所以也不会有企业去生产和制作这样的产品。但是随着共享单车的突然爆发,不但老旧的自行车产业链从凋零到繁荣的华丽转型,同时背后还崛起了一个智能单车锁的新产业。那你认为,究竟是智能单车锁的发明创造了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还是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推动了智能单车锁的发明呢?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生意不好做了?本质其实是消费者的需求在升级,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在发生变化,过去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颠覆,死掉的都是该死的。不是生意不好做了,是你的商业模式该改变了。这几年来实体经济正在快速转型升级,特别是大量涌现的新商业模式,让我们见到了经营智慧的魅力,以及对技术创新形成的巨大推动。与此同时,我们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通过内部社群的互助运作的模式,持续帮助了很多企业进行商业模式重构升级,并且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以,我们将以“让创业者用合适的方法做适合的事情,提高经营成功率”作为基本使命,以“帮助优秀项目模式创新渠道通达,帮助创业者匹配合适的项目成功经营”为愿景,构建起一个深度商业模式实验社群,践行着我们“像做实验一样去创业,以快速试错为核心,以成功创业为目的”的经营价值观。不是生意不好做了,是你早该改变了,没有一个企业的死亡是因为外部原因所致,摧毁一个企业的力量从来都是来自内部。心动了吗?赶紧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网站,开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解密│调研了1135家企业后,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何死在了转型路上》 精选六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最大的鞋类出口商之一华坚,计划在埃塞俄比亚投资数扩建工厂,这一迹象表明,中国制造商正考虑把工厂搬到非洲,以享受优惠关税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早在中国制造商转移工厂,世界各大品牌制造商就已有不少类似的举动。2012年,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关闭在华制造企业,在华纺织服装业向越南、缅甸、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国家转移。国内最大的代工厂也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同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出于技术考虑,打算把设在中国的部分产品生产线转移回美国国内”。在此之前,美国通用电气也宣布将部分生产线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美国制造业开始从海外“回流”了。今年四月,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由于中国劳动力出现短缺、工资上涨,越来越多的外国资金转移到柬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分领域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