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喀什地方税务局卫星站在什么地方

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从事卫星通信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专业化运营中国电信的卫星通信业务,承担相应的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是中国电信卫星通信业务的资源中心、产品集成中心和专业支撑中心。
公司秉承“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的使命愿景,以“做卫星信息服务的领先者”为企业长期目标,认真贯彻中国电信“新叁者”战略,助力集团公司打造满足业务需求、支持应急、技术先进、质量一流、安全高效的卫星网络,利用卫星通信进一步扩大电信网络向海洋、森林等特殊地区的覆盖和服务,在抢险救灾、应急保障和边远地区通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信息化服务!
暂无分类信息!
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联系: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2号 (地图)
扫一扫保存到通讯录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新疆电信dns地址"的糗事
你可能感兴趣:
糗事百科为大家收集了很多的新疆电信dns地址的糗事,各种关于新疆电信dns地址的爆笑经历、尴尬时刻和开心视频,想持续关注新疆电信dns地址的糗事就收藏本页吧.喀什地区卫星地图高清版,2017喀什地区地图全图高清版作者:王小梅
沈春蕾 来源: 发布时间: 10:25:12
选择字号:小 中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帕米尔大道的守望者
■本报通讯员 王小梅 记者 沈春蕾
帕米尔大道96号。
这是整个帕米尔大道上申请的第一家地址,地址的主人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
建站8年多,从最初的1座天线到现在的5座天线,从简陋荒凉到设施完备,喀什站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西部地区卫星遥感数据接收方面的空白。
喀什站现有正式职工9人,平均年龄32岁。他们多数于建站之初就在这里工作,见证了喀什站的建设与成长,可谓是&年轻的老人儿&。
&我刚来站工作时,园区连围墙都还没有,除了正在建的机房和天线,到处是荒地和沙子。&喀什站站长王建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每年3~5月是喀什的大风扬沙天气,能见度不到百米,风吹得眼睛睁不开。&这个来自甘肃的小伙子还笑称:&我自小就在西北,习惯了这个风沙。&
除了荒地和沙子,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不通。在喀什,维吾尔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多数人不会说汉语,交流起来困难重重。而今,喀什站的职工已基本能用维语与当地人交流,也结交了很多维吾尔族朋友。王建平还问记者:&听听我现在说话的调子,是不是也有维语味儿?&
在已经卸任的喀什站老站长赵维元看来,打造一个技术过硬的队伍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留住这些孩子们的心&。2006年,赵维元从北京来到喀什站,一待就是10年。&我60多岁了,不介意单调。可对于这些年轻人,这里太大、太荒凉了。&
喀什站刚运行时,任务没那么多,卫星接收任务结束后,赵维元就开始琢磨怎么把园区环境建好。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日喀什站举行一个揭牌仪式,园区各项设施跟不上,一辆皮卡车奔波在机场去站里的路上接送嘉宾,&那时宿舍、食堂都不行,基本服务保障都有点困难&。
如今,赵维元可以自豪地介绍喀什站,站里食堂面积扩大了,员工宿舍条件改善了,还建了一个小型招待所。安居才能乐业,赵维元曾多次与地市两级领导协商,最终为站里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
虽已运行8年,但喀什站的建设工作从未停歇。每一次系统建设,每一次基建工程,大到一座天线的吊装,小到机房里新系统上贴的标签,大家把这些都看成是新的开始。
王建平拿着一个桌牌,上面是中文和维语对照的两行字,写着&资三记录系统&。他告诉记者:&看起来很简单的桌牌,可我们从决定做,到找人翻译、定稿,用了足足一个月时间。&
走进喀什站机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扎根西部边疆,服务国家发展&几个大字。那是2011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为喀什站题写的。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现有三个卫星数据接收站:北京密云站(1986年建成),新疆喀什站(2008年建成),海南三亚站(2013年建成),负责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以及分发;三个接收站至北京总部之间通过高速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数据回传。三站组网是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这一格局的形成,实现了覆盖我国全部领土面积及亚洲70%疆土面积的数据接收。
其中,喀什站建有5套12米天线数据接收系统,接收范围覆盖我国西部以及中亚南亚等多个国家。几年来,喀什站共接收20余颗国内外卫星,累计接收卫星数据量三万余轨,数据接收成功率常年稳定在99.2%以上。
2015年,喀什站年接收卫星数据量突破7000轨,每天接收数据任务量平均都在20轨以上,达到历史新高。
接收卫星数据是一项不可逆的工作,每天每个时段都有卫星过境,所以接收工作不能停,一旦错过就来不及补救。人少、任务多,突发事件多,为保证完成运行工作,喀什站没有节假日,365天精益求精、恪尽职守。
王建平大学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后来他又自学了20多门卫星地面站系统的专业课知识,内容涉及航天、通信、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已成为卫星地面站技术方面的&明白人&。
和王建平同时到站工作的宋泽亮,也是一个业务尖兵。2010年某卫星发射前,他干完工作就泡在机房里,对着每台机柜、每个设备和每行软件程序认真分析研究,将各系统的运行流程熟稔于心。几个月后,卫星成功发射,他也提前拿到了&上岗资格证&,圆满完成了卫星的在轨测试任务。
喀什站治安条件比较薄弱,工作环境艰苦。从北京总部来这里出差的科研人员感慨:待半年一载可以,待五年八年,难以想象。
建站至今,喀什站没有一个人因环境的恶劣与工作的单一平淡而退缩,没有一个人因业务的烦琐杂乱而懈怠,都是岗位上独当一面的能手。&大家坚守的不仅仅是科学精神,还要承受生活的清贫和艰辛以及对亲人的不舍与歉意。&王建平说。
那年某卫星发射前,喀什站准备接收工作如火如荼,宋泽亮妻子手术住院20天无人照顾,4岁的女儿也没人接送,腾不出身的宋泽亮只能请亲戚朋友帮忙照顾和接送;2010年,李军华结婚,正赶上喀什站站网二期改造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婚假没有休成,如今她已是一岁孩子的妈妈,不仅婚假没有补上,产假也只休了50天;为了保证某系统安装和验收工作,杜卫波至今心存遗憾,女儿出生第二天他就离开了家,对于自己常年不在妻女身边,他说会将妻子的付出铭记在心,以一辈子的爱来报答;高雅妮去年年底刚结婚,早早确定的婚礼时间正好与暗物质卫星接收时间冲突,婚礼后第二天就来上班了&&
提到自己,王建平说:&来到喀什站就回老家过了一次年,爸妈现在也习惯了。&&腾不出身&,似乎成为喀什站员工推掉家事的固定用语,但他们无怨无悔。几年坚守的情谊,也让这些从四面八方会聚在一起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中国科学报》 (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6/3/22 16:26:07
即将前往喀什履职,有时间到站里拜访、学习!
目前已有1条评论新疆网讯(记者 王艳红)由中国电信投资建设的喀什国际地球卫星站,将于今年11月初投入使用。
喀什国际地球卫星站的辐射范围包括中亚、西亚、中东、东非、西非乃至东欧的一些国家,主要为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跨国企业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9月18日,在中国电信新疆公司主办的“携手共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枢纽”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亦军介绍,虽然现在的主流是光缆通信,卫星通信占比很小,但卫星通信是对传统的陆缆和海缆通信的一个补充,在没有光缆通信的地方,建设卫星通信以提供通信服务,喀什国际地球卫星站的建设便基于此。
谭亦军说,未来中国电信还将西向构建三大数字通道,分别为:北线中蒙俄欧、中俄欧;中线拓展中哈俄欧;南线贯通南亚、中亚、欧洲网络。通过数字通道的建设,将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通信枢纽及信息中心。
据了解,2012年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立,通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中亚光缆接通,从新疆通往中亚各国的国际长途不再需要辗转5000公里传输距离的转接,而是直达目的地。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喀什卫星测控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