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资管计划持有本行承兑的票据资产管理计划违规吗

由于文章的私密性,请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后即可看此篇文章
& 票据资管业务介绍
票据资管业务介绍
本文首先介绍票据资管业务的定义和业务盈利模式,其次介绍业务可能涉及的三种不同模式,理解不同的流程背后实质内容和目的,最后我们以XX营业部与银行合作项目为例,具体介绍此业务涉及的相关操作流程。&
1、业务简介&
1-1什么是银证合作票据资管业务?&
银证合作票据资管业务是指银行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管理银行资金,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并要求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购买本行信贷类票据资产的过程。银行票据资产指贴现票据,一般可分为商业汇票和承兑汇票。
1-2业务背景及盈利模式
票据贴现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之一,近年来中小企业对资金极度渴求,往往等不到票据到期就急需资金,票据也因此变得异常火爆,贴现率水涨船高,银行从中赚取了不少利润。但是虽然票据贴现业务赚钱,却在财务处理上等同于贷款业务,因此会占用一定的信贷额度,挤占银行放贷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方面想到了一个既能赚到票据贴现的钱,又能不占信贷额度的办法:让票据资产出表。银行利用券商资管渠道将自身的票据资产进行出表操作,操作后银行拥有更多的信贷空间可开展相关信贷业务,增强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券商资产管理通过此业务收取通道费用及做大资产规模,为日后开展其他业务带来便利。&
案例介绍:&
某规模从2011年底45.48亿元增长到2012年中期651.67亿元,半年规模增长1332.83%;收入方面,某证券资产管理收入上半年实现收入2207万元,其中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上半年实现420.22万元,而去年同期只有实现27.99万元收入。此外,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为日后开展其他业务带来便利。
2、业务模式种类介绍&
下文中我们将介绍三种模式,其中第一种是最直接简单的模式流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业务最本质的内容及目的:银行用自己的资金买出自有的票据到表外;后面两种是在第一种模式上进化而来,中间增加了过桥银行方,但是其业务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后两种的情况较多,主要原因是部分银行分行或支行不具备自营功能(不能直接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以及尽量避开监管视线。
2-1第一种情况:
最简单直接流程;银行A具备自营功能,可直接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关系方:银行A---券商资产管理部门/营业部&
流程:银行A首先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定向管理自有资金(或表外资金),和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签署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协议后,要求券商用这笔资金直接买断银行已经贴现的票据(),此时银行A持有的资产管理计划受益权计入,至此银行完成票据出表。&
实质:银行用自己的资金买出自有的票据到表外。
2-2第二种情况:
找一家过桥银行,银行A(分行或支行)不具备自营功能,因此需要找到过桥银行,即由银行B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关系方:银行A---过桥银行B---券商资产管理部门/营业部&
流程:银行B将自有资金X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用于购买银行A的票据资产,银行B将拥有的资管计划受益权转让银行A(银行A将资金X给B)。&
实质:银行用自己的资金买出自有的票据到表外。&
2-3第三种情况:&
找两家过桥银行,银行B为票据过桥行、银行C为资金过桥行。&
关系方:银行A---过桥银行B/过桥银行C---券商资产管理部门/营业部&
流程:银行C将自有资金X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用于购买银行B的票据资产(同时银行A已将自己的给银行B),银行C将拥有的资产管理计划受益权转让银行A。
实质:银行A用自己的资金买出票据。
3、具体步骤操作&
上述三种模式,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中间有过桥银行的增加。过桥方越多,期间操作的过程就越复杂。
本文来自网络
姓名电话立即查询&东方证券为您提供东方汇货币型基金、天添赢、OTC收益凭证以及汇添富基金、东方红基金等明星产品丰富您的资产配置;融资融券、东方e融满足您的融资需求;新三板、港股通、PB业务、期货、个股期权满足您多元化的投资理念。私募基金托管及外包业务的概念私募基金托管服务指托管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与私募管理机构签订委托资产托管协议,履行托管人对托管资产的安全保管、资金清算、估值核算、投资监督及信息披露等相关职责,同...&融资融券新规早知道全球股市震荡,市场多空焦灼,两融业务当前多面临警戒线形势不容乐观。为此,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提高风险意识,促进两融业务的稳定发展。我司现对融资融券合同进行部分修订并做相关合同变更工作安排。合同的修改主要包括风险监控和强制平仓、集中度控制、证券停牌时市值和期限处理三个方面。同时,董监高等业务限制、保证金比例、仓单期限、融券报价与资金用途、权益处理等方面也有部分修改。风险监控和强...&本文从票据市场体系建设层面,将票据市场细分为七个子市场。一、票据承兑市场承兑是指票据付款人承诺在票据到期日支付票载金额的行为,是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主要目的在于明确汇票付款人的票据责任。承兑的本质是经营信用,由出票人通过申请银行开具由银行或者企业自身承兑后的商业汇票给收款人。在承兑的过程中商业承兑汇票基于企业自身经营和信用状况的好坏,而银行承兑汇票实现了商业信用增信为银行信用。票据承兑业务的主要作...&“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本所上市证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融资是看涨,因此向证券公司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融券是看空,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产品介绍产业基金投资方式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及可转债投资等多种形式。产业基金本身可以采用有限合伙企业、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不同组织形式。民生银行产业基金业务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围绕特定产业链条开展的产业整合及并购交易;政府、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主导的产业聚集、产能优化、技术升级改造投资;以特定产业整合原材料、销售渠道及市场资源为目的开展的相关投资;围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土地规划整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全部来自于腾讯微信公众号,属第三方自助推荐平台。《票据资管业务介绍》的版权归原作者「深度银承」所有,文章言论观点不代表慢钱头条的观点, 慢钱头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需删除可联系QQ:
文章来源:
关注深度银承微信公众号
深度银承微信公众号:shendupiaoju
手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深度银承微信公众号
深度银承最新文章
精品公众号随机推荐
违规或不良信息
广告、钓鱼诈骗
内容不完整
金牌理财师将尽快与您联系
来电号码为:****浦发银行南京分行成功办理分行首笔直贴交易模式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定向资管业务_行业风采_协会动态_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协会动态公告: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成功办理分行首笔直贴交易模式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定向资管业务
作者:来源: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发布时间:点击数: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积极创新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定向资管业务模式,4月11日,成功办理了分行首笔直贴交易模式的电票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受益权业务,继一季度成功办理浦发银行总行系统内首笔电票定向资管业务后,在本业务领域的创新再获突破。
直贴交易模式的电票定向资管业务,是持有浦发银行南京分行承兑电票的客户与券商签订票据受益权转让合同后,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分别与券商、委托人签订票据资产服务合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受益权转让合同,并利用浦发银行总行低成本的直营资金,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创新产品。该产品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了相关要求,无须企业提供合同和发票,同时巧妙地将信贷业务与资金业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机构客户资源的优势,带动结算资金的沉淀,综合收益显著。
本业务不仅丰富了浦发银行南京分行票据业务的产品线,也扩宽了电票的应用范围,为票据业务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Copyright &copy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省协会版权所有2012-1号
地址:南京市中山南路368号亚东名座8楼(培训部电话:)
再投诉中心电话:025-票据定向管理计划业务简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票据定向管理计划业务简介
&&票据定向管理计划业务简介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票据大案背后的元凶_第一财经
票据大案背后的元凶
第一财经安卓 01:40
被称之为安全系数最高的业务之一的票据业务,风险却在集中暴露。
继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宁波银行之后,近日,广发银行也被卷入票据风险漩涡中,据了解,广发银行是由于外部同业机构在票据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出现9.3亿元的风险敞口,截至7月22日,其已收回约5 .2亿元,但其余4亿元目前仍在继续追收中。
事实上,票据风险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今年则集中出现在转贴现的环节,尤其是出现了&丢票丢钱&的现象。
&票据业务的风险点无外乎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来说,信用风险较小,主要是操作风险。而在操作风险中,同业户是一个关键所在。所以,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包括银监会和央行连续下发的多个监管文件,意在截堵规范同业户。&一位票据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票据风险每年有 只是今年大不同
&广发银行这笔票据的事情我们很早之前就听说了,事情发生比较久了,他们也一直在追这笔款项。&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
根据广发银行去年年报,截至2015年末,公司贷款余额4377.63亿元,较上年下降158.78亿元,降幅3.50%;个人贷款余额4019.58亿元,较上年增加746.38亿元,增幅22.80%;票据贴现余额271.30亿元,较上年增加171.53亿元,增幅171.94%。
今年,票据风险集中爆发,年初1月22日,农业银行公告称,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随后,1月28日,中信银行公告,兰州分行发生票据业务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9.69亿元。4月8日,天津银行又公告,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7.86亿元。7月7日,宁波银行公告在开展票据业务检查过程中,发现深圳分行原员工违规办理票据业务,3笔业务金额合计32亿元。
事实上,票据风险几乎每年都有,但本报记者整理2016年之前的案例发现,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开票或贴现环节,包括虚假贸易背景开票或持假票到银行申请贴现。
比如,2015年曾经发生一笔犯罪嫌疑人伙同公司员工前后三次以虚假质押担保方式在银行办理1.2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此后全部贴现,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
包括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发生的票据业务风险事件,问题同样出在开票环节,据公开资料称,有犯罪嫌疑人与中信银行工作人员伙同,利用伪造的银行存款单等文件,以虚假的质押担保方式在银行办理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并在获取银行承兑汇票后进行贴现。
所谓开票-贴现,其过程简单来说:假设A公司要向B公司购买10万元的原料,但A只有5万元现金,于是找到银行A,以公司做抵押或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开出5万元汇票,半年后兑现。于是,B拿到5万元现金和银行A开具的5万元汇票后,将10万元的原料卖给A。
由于B急需现金,于是找到银行A提前兑付汇票,前提是由银行扣留部分利息,假设扣留的利息为2000元,结果是B拿到48000元,把汇票给了银行A,这个过程就叫做贴现,银行A赚取的就是利差。
失控的同业户
而除了中信银行以外,农业银行、天津银行和此次的广发银行票据风险集中出在转贴现的环节,尤其是出现了&丢票丢钱&的现象。
所谓转贴现,举例说,即银行A也如客户B一样,急需资金,所以以损失部分利息为条件,把未到期的汇票卖给银行B,以取得资金融通,银行B出资买票,同时赚取银行A损失的那部分利息,这个过程叫转贴现,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交易。
按理,银行间的交易具有较高的信用背书,理应更安全,然而现实却是&当头一棒&。
年初的1月22日,农业银行公告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由此拉开了今年票据系列案件的序幕。
据媒体报道,该案件涉及买入返售项下的票据业务,农行与某银行开展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在回购到期前,银票应存放在农行的保险柜里,但实际情况是,在回购到期前,票据就被一家重庆票据中介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资金并未回到农行的账上,而是进入了股市。
这与天津银行的案例极为相似,即在买入环节出了资金,返售环节票不见了,资金无法回到出资行的账上。
&我认为这几个案例都涉及员工违规操作,业务本身存在监管漏洞;资金几乎都被挪用,流入股市并受股市波动影响而资金链断裂。&融360理财分析师马郢对本报记者说。
&按照我的理解,这几笔风险事情普遍存在操作风险,涉及的都是纸票,大部分问题出在同业户身上,涉及银行内控的问题。&上述票据行业人士分析说。
他称,部分银行的一二级分行在其他银行开立同业账户从事表外业务,行内可能并不知道,银行的资金就这样通过同业户划转到企业里,内控环节没有触达同业账户,甚至票据被提前挪用都不知晓。
据了解,也有部分村镇银行被票据中介&包养&,票据中介在大银行开立可以控制的村镇银行的同业户,其账户的划款权甚至都在中介手中,这种现象在票据圈内被称为&代行&,即代理村镇银行,&代行&的存在,使得同业户失控。
&卖断+逆回购&的魔术
根据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品种,大致包括贴现、转贴现买断/卖断、卖出回购/买入返售业务。
按照会计准则,贴现纳入信贷规模;买断进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占用银行的信贷规模,而卖断之后,该笔票据可以从&票据融资&科目中扣除,进而&出表&;而卖出回购(正回购)和买入返售(逆回购)业务,对资金融入方是票据回购,只占资产规模,不占信贷规模,对于资金融出方是票据买入返售,不纳入信贷规模统计。
2015年之前,商业银行转贴现业务的交易对手包括农信社、信托和券商,其中,信托模式于2012年下半年被叫停,农信社模式一直存在。
&因为部分地区的农信社依旧沿用旧的会计处理方法,票据卖断和票据回购业务在会计处理上混为一谈,将票据&卖断&变为&回购&出去,都可以在&票据融资&科目下扣除。&上述票据行业人士说。
典型的&商业银行+农信社&模式是:卖断+逆回购+远期买断。即,当银行信贷规模超标时,商业银行先将票据卖断给农信社,再从农信社逆回购买入票据,该笔交易计入&买入返售&科目,不再&进表&,而信用社也不愿到期来办理&托收&,所以在回购到期后,商业银行再从农信社买入票据托收,于是,这笔票据对应的信贷规模就凭空消失了,在业内,票据业务有信贷规模调节器之称。
据票据行业人士透露,由于银行间的转贴现有着严格限制,例如,股份制银行不可以为村镇银行开出的汇票贴现。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为村镇银行开出的汇票贴现。所以,城市商业银行会被找来用作&过桥行&,即通道行,在村镇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充当通道并收取通道费,最终导致原本不符合股份制银行贴现要求的汇票流入股份制银行,带来风险。
票据资管接替买入返售
今年,在票据风险集中爆发的背景下,监管层接连出手,年初,银监会发布《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今年5月份,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督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126号文);近日,银监会城商行部向地方银监局下发《关于对城商行票据业务风险进行排查的通知》【城市银行部(2016)52号文】。
根据126号文,监管层已经想到一系列办法堵住可能造成风险的做法。例如,开户银行必须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向存款银行一级法人进行核实;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将本银行同业账户委托他人代为管理;不得利用贴现资金借新还旧,调节信贷质量指标;不得发放贷款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掩盖不良资产;禁止离行离柜办理纸质票据业务;严禁银行与非法票据中介、资金掮客开展业务合作;禁止无背书买卖票据等。
&通过央行的大额支付系统的确认,可以保证同业户的开户行为是银行行为,而不是银行里面某个人的行为,等于说从源头上控制同业户的风险。&上述票据行业人士说。
&银行票据业务一直存在不规范现象,监管收紧后,业务趋向规范化,当然,也使曾在短期内迅速壮大的票据业务迅速收紧,尤其国有大行的纸质票据交易大规模缩减,发售额度变小,票据业务核查从严,纸质票据转贴市场对于为多次转手的票据背书非常谨慎,目前部分银行只允许在该行系统内部进行票据期限错配,部分银行暂停对钢铁、煤炭等行业的票据贴现业务。&马郢说。
如今,在信托模式早被叫停、农信社模式也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转贴现模式开始转向券商模式。
&事实上,银证合作下的票据资管计划目前已经成为主流,2015年,农信社模式的比例就在不断下降。&上述票据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两种模式都使得银行间的票据业务达成非正规的资产出表,实现资金向表外转移,不占用信贷规模。&马郢说,票据资管对票据买入返售有替代作用,因为在银行间加入了证券公司作为第三方,使资金流向更透明,业务更合规。可以说,票据资管对票据买入返售会造成一定的挤压,这种挤压将长期存在。
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以贴现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
转贴现,包括转贴现买入业务和转贴现卖出业务,转贴现买入业务包括转贴现买断业务和买入返售业务,转贴现卖出业务包括转贴现卖断业务和卖出回购业务。
转贴现买断业务是指,转贴现行买入经持票人背书转让的已贴现尚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
买入返售业务是指,转贴现行对持票人持有的已贴现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实施限时购买,并按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将银行承兑汇票返售给持票人的业务。
转贴现卖断业务是指,转贴现行向其他金融机构背书转让已贴现尚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
卖出回购业务是指,转贴现行将持有的已贴现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依约定方式和价格向其他金融机构限时转让,并按约定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和方式将银行承兑汇票赎回的业务。
编辑:林洁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售承兑汇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