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代运营的优势优势很重要?能对品牌产生决定性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听说你的广告很难做 再给你3个建议!
  如何做广告,一直是营销运营必学的课题,如何把广告效果最大化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句经典名言:&广告费至少浪费了一半以上,但我不知道究竟浪费在哪里?&
  这很悲剧!
  我们先不说把广告效果最大化,哪有那么多经典广告,哪有那么多转化率碉堡的广告,大部分广告都是一般般的,不要整天想着写出绝世文案,做出惊天广告,能提升一点广告效果就很不错了。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去做好广告,之前木木在《管你广告有多难做,我就给你3个建议!》一文里,说了3个建议!下面就再给说说3个建议!
  先说一个小插曲吧,前一段时间看新闻,在国内某个知名门户网站的首页上,看到一个英语培训机构的广告,是一篇营销软文广告,很明显是该培训机构在这个门户网站首页上投放的,应该价钱还不便宜。
  点击进去一看,整个文章通篇都在讲学英语如何如何重要,然后最后留了一个机构名称+电话,啥也没有,一篇文章就完了。
  我专门查了一下,这个机构本身不咋地,没什么知名度,更没什么品牌影响力,而且还是一个地域性的培训机构,只在安徽有,是属于传统的英语培训机构,没有在线课。
  大家觉得这样的软文广告如何?
  ...........
  好,这个暂且说到这,下面说说这3个建议!(也穿插说一下上面的这个广告)
  1 你的广告重点目的是什么?
  我们做一个广告,先不说很高级的策略层面,至少你要明确你的这个广告重点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网上很多人说广告的策略,我以前也讲过广告策略的一些关键,但是策略层面一般都不是普通营销人员都够决定的,不在今天要说的范畴。普通营销运营人员只需要在创作内容和设计的时候,明确广告的目的。
  这里,从3个方面来讨论一下广告要解决的问题。
  1)用户没有相关需求
  应该来说,对于绝大部分主流产品,都是有需求市场的。不过,会有很多用户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或需求没有被激活。
  这个时候,我们的广告目的就是要激活用户的需求,在他没有产生关注之前,你说再多自己产品的独特优势,说再多优惠政策都无济于事。
  所以,这种广告着重需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要使用这个产品&、&这个产品能帮你改变什么现在正在头疼的问题&、&使用这个产品后你的生活将发生什么变化&、&这个产品对你的切身利益有什么帮助&、&不使用这个产品会有什么弊病&......等等。
  上面的那个培训机构说英语学习如何如何重要就是属于激活用户需求(但是我觉得不适合该机构,后面会说),这种直接叙述优势的广告比较常见,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各种技巧去让用户产生兴趣,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要跟用户切身利益相关。
  不过,对于同质化比较严重的大众市场,要么你像神州专车那样走一个差异化的需求,要么你像老罗英语那样走一个个性化的需求,要么你是行业有影响力的品牌,否者纯粹让用户产生需求的广告很难凑效,因为这就相当于替别人打广告。
  比如上面那个没什么知名度的小机构的英语培训广告,光有需求还不行,英语学习是很重要,恭喜你激活用户需求了,但我为什么要选择你?别人很可能就坚定了到另外一家培训机构报名的决心。
  这就引出下面2点。
  2)用户有需求,但还不知道你
  这应该是目前大多说企业投放广告的目的了,市场很大,有需求的用户很多,但是最可怕的是那些有需求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存在,你的产品还没有参与竞争就被pass掉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营销,我们一直都在谈流量流量。没有曝光,消费者对你的品牌你的产品没有印象,在决策选择时自然也不会把你放进去。所以,我们总是说要做知名度、曝光度。
  这个时候,我们的广告目的就是让用户记住你的品牌,记住你的产品,很快记住你的产品是干什么的,记住你的产品能解决他的哪个痛点,记住你的产品有哪些明显特征。那些关注产品、关于品牌的震撼点,能抓住注意力的点这个时候都可以拿出来背书。
  比如&东半球最好的手机&、&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围着地球转三圈&等等都很快就让用户记住了产品。还有下面这些英语培训机构的,都比较简洁明了。
  至于上面那个英语培训机构,除了一个名字真的是没有说自己什么东西,太有逼格,又不是什么大品牌,这样很难让用户产生印象,结果肯定就是给他人做嫁衣了。
  你想想,你让别人产生需求了,结果别人刚好知道另一个培训机构,却不知道你,结果会如何?
  一定要注意,做流量做曝光,不是把一个品牌名或产品名一摆上去就行了,而是你的产品+一个关键点,让用户记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解决他XX痛点的名字,这样才有意义。
  借用脑白金时代,史玉柱说的一段话,大意是:
  不管消费者喜不喜欢这个广告,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记住好的广告当然最好,不行就算差的也要让他们记住。观众看时很讨厌这个广告,但买的时候却不见得,消费者站在柜台前,面对那么多产品,他们的选择基本上是下意识的,就是那些他们印象深刻的。&
  我的话就是,不要整天追求广告的极致,搞什么造神运动,最终你的产品都没被用户记住,压根不知道是干啥的,那才叫悲剧。
  3)用户知道你,但也知道别人
  用户对某类产品有需求,用户也知道你的这个产品,但也知道别人的,可以说绝大部分营销都发生在这里。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营销的本质就是竞争。
  用户是知道你的产品的,在有曝光的情况下,大家拼的就是转化率了。这个时候,广告目的就是让用户看到你的强势卖点,你产品的突出优势、品牌的强大、价格的优势、差异化的东西、个性化的东西、或者是老罗那样情怀化的东西等等。
  这个阶段,就是各路门派大招齐发,你有差异化,我有高性能;你有逼格感,我有实力派;你有个人情怀,我有粉丝经济;你有技术专利,我有明星代言.......
  反正,这里的广告要让用户知道&为什么选我&、&我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有什么不一样&、&选我包你爽3年&。
  当然,有的广告是集合了多种功能,既能让人产生需求,也能让人认识到品牌,还能从众多品牌脱颖而出。
  只是,需要注意:你现在的广告目的是什么?你现在的广告满足这个需求了吗?还是,你专门在为其他竞品打工?或者,你的广告没有给用户留下什么关键印象?再或者,你的广告一直都是同质化的没有亮点?
  2 用户购买决策环节你弄清楚了吗?
  再回到开头说的那个英语培训机构广告,我前面说,它一个很强地域性的培训机构,只在安徽有,并且是属于传统的英语培训机构,没有在线课。
  为什么说这个点?因为据我所知,那个门户网站的首页广告还是挺贵的,如果只是为了做个高权重百度排名肯定没有必要花这个钱,明显是为了这个门户网站的流量,但是只有安徽本地的才会去报名培训,在这样一个全国性流量的门户投广告仅仅为了部分安徽用户能看到?真的太浪费钱了。
  既然是本地用户,那消费者的需求刺激以及决策信息获取,应该很大一定程度都发生在线下(本地商超、广场、学校周边、居民区等)、本地论坛、本地公众号、本地QQ群、本地报纸、本地FM、微信朋友圈等地方。
  如果想清楚自己用户的购买决策路径,就知道自己广告打得有多冤了!
  一般来说,用户购买决策行为包括几个阶段:产生需求、收集信息、信息对比、购买决策,还有一个购买行为。
  做广告投放,首先就要知道,我们的用户大多数情况需求是怎么被刺激的,是发生在线下还是线上,如果是线下刺激那加大线下的广告行为,如果是线上刺激,那相应的就要强化线上广告了。比如一个卖臭豆腐的,那肯定得线下铺开。
  当然,有的需求是线上线下同时刺激的,那你就得清楚你的用户信息获取收集的渠道了,用户最集中在哪获取信息,用户最相信哪里的信息,你的广告就应该在哪。
  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反例,它的用户主要是通过一些本地化精准渠道(包括线下+线上)获取有效信息,而他却把广告放在用户密度非常低且流量价值低的地方,完全可以选择本地合作、本地公众号大号、朋友圈、做社群、甚至是做精准定位的DSP广告。
  接着是信息对比以及购买决策,也就是用户进行产品评估以及最终下决定的环节,如果前面的信息收集环节没有你的产品,这里就没你什么事了。所以一定不要把你的广告放错地方,要让消费者知道别人的同时,也知道你。
  在这个环节,用户会各种犹豫,各种的综合对比,各种的权衡。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用户对此类产品最关心的什么?什么会影响他们最后的购买决定?此类产品偏感性还是理性?我们的核心优势有没有在广告中体现?我们的差一点有没有说明白......等等。
  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不然我们总是说要做用户分析、做市场调研、做访谈、做用户运营这些干嘛?不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用户的关注点,然后多方利用。
  当然,在这个时候,很多广告也会去抓住用户的心理弱点,比如让用户产生&不立刻购买就会没有&的紧迫心理,比如营造&稀缺&的氛围,比如会制造很多人正在购买的场面,再比如打折、降价、满赠满减,还有时会利用用户心理帐户,减少用户心理犹豫。
  技巧还有很多,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产品、不同营销阶段,都会不一样。
  那么,你用户的购买决策流程你有弄清楚吗?最好是能在一张纸上画出来,好好理一下。
  哪些地方会刺激你的用户需求,你现在适合做吗?你的广告是否足够有吸引力能够让用户感兴趣?你的用户主要会在哪些地方进行产品了解以及咨询,性价比怎么样?在决策对比环节,你的用户会更注重什么,你的广告有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布局?
  3 测试,反复测试
  说了这么多, 在我看来,前面所有的东西可以说都逃不过二个字:测试。
  你的广告有没有让用户产生兴趣,有没有刺激用户需求,这需要测试!
  你的广告核心卖点是不是用户关心的,这需要测试!
  你的广告语有没有打动用户,有没有让他觉得不一样,这需要测试!
  广告有没有投对地方,标签定向有没有问题,这也需要测试
  哪个广告转化率更高,这更需要测试!
  没有测试根本不行,没有什么广告天才,不都是一步步测试出来的?别人做失败了多少次也不会告诉你,有多少成名的高手都是真金白银&浪费&出来的。还是那句话,广告费至少浪费了一半以上,但是如果你不进行测试,那会浪费更多。
  很多产品上线之前都会进行多次测试;很多活动上线前都会小范围测试;很多火爆的H5发出来之前都是在很多群里测试过多次再经过修改的,甚至上线时都是发布的几个版本的,确保万无一失。至于广告,那就更没得说了,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影响结果。
  在营销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可以说绝对怎么样的,不进行实验,不进行测试,一次性就想做出好广告,那是闹得玩的。什么叫好广告?很简单,经过实战测试有效的广告就叫好广告。
  而广告的好与坏,只有通过与消费者真正接触后才能判断。通过测试,你才能给企业带来调整广告策略、广告形式、广告内容,甚至营销策略的机会。
  而很显然,文章开头举的例子测试思维就不行,一般门户网站软文投放是可以更换内容的,如果放在首页这么大流量的位置,半天就可以看到一定效果,效果不行应该马上换方案,何必死撑到死把钱耗光。
  所以,不要怕变,做广告一定要有成本思维、转化思维、数据思维,特别是广告数据,一定要整理,比如各个渠道的对比、同一渠道不同广告的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效果对比、不同人群定位的对比等等,做出更优广告方案。
  注意,是更优,没有什么是最优的,反复测试才是最有效之举。
  好了,建议就说到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源自木木博客(.cn/mumuhouzi),公众号:木木老贼(mumuseo),一个什么都谈谈的营销运营号。给在理想道路上努力打拼的营销运营人,加点燃料。
分类:作者:
下一篇:没有了{"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上线24天就估值过亿美金的分答做对了什么?","author":"feiyucz","content":"今天中午朋友圈看到姬十三放出了分答的最新融资消息,在行&分答获得了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金。在万众创业的今天,一个估值过亿美金的融资消息每天都会有,然而这次却非常不简单,一方面是因为这已经是在经验技能交换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了,另一方面让人钦佩的原因是,这款火爆的产品目前上线仅24天!这款在朋友圈刷屏的分答,背后到底做对了些什么?能给我们什么启发?抛开过多对于分答公司战略的猜想,也不大谈知识共享经济的崛起,就从实实在在的分答产品迭代和运营中复盘,看下对于正在做产品和运营的我们来说,有哪些实际的启发和借鉴,下面是个人剖析的浅见,欢迎拍砖。启发一:最小成本精益迭代据分答产品总监朱晓华透露,分答的idea来自于在讨论轻量化知识交换平台中,姬十三想做个语音问答,从确定要做到产品正式上线,中间只用了一周的时间。第一版上线的分答,非常简单、简陋,只有最基本的提问和偷听功能,而且还有不少的bug,但这并不影响产品上线验证用户需求。这种最小成本最短时间做出一个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VP)是精益迭代的核心之一。如上图所示,正确的敏捷迭代应该是每一步的产品都是最小可行的,虽然第一版和最后的汽车相去甚远,但也是能够滚动的代步工具。在创业时大部分的ideas都是来自于创始人的灵光一闪,大部分情况下投放到市场上验证时发现用户没有需求。创业的时间精力有限,要让验证的周期尽可能缩短。用最小成本做出一个MVP可以尽快帮助验证出用户的需求是否靠谱,如果用户反馈很好,就可以继续加大投入,如果用户反馈有问题,也可以及时调整避免更多的精力浪费。分答上线后团队就马上邀请了一部分在行之前积累的行家,在部分渠道开始放出这个产品,由于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传播性,很快在朋友圈里流行起来,用户的快速增长也超出了团队的预期,进而全力投入到产品迭代中。在上线之后,分答团队基本上保持了每天发布至少3次新版本的节奏在进行更新,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除了精益迭代的团队认知之外,还有一个产品形态的选择也是产品能够快速迭代的基础。分答第一版的产品形态不是基于手机的客户端,而是在微信环境内使用的一个H5页面,并通过服务号完成通知、支付等服务。比起直接开发手机客户端,用基于微信服务号进行开发有几个非常明显的好处:用户使用成本低:不需要下载客户端,打开网页就可以使用。开发成本低: ios、android客户端两大阵营开发起来就直接双倍工作量,而还有各种适配迭代成本低: 不需要去应用市场提交新版本,在让用户下载安装包进行更新,直接服务器端进行更新就完成了迭代,用户完全无感迭代。用H5版本进行开发,极大地降低了开发和迭代成本,在微信环境里,入口虽然深,但通知和交易闭环都是完整的。饱受诟病的微信浏览器内核也在5月份有了重要升级,基于此开发的产品性能也越来越强。Google I/O 在上个月发布的 Instant App 也预示着,未来这种更轻量级的产品MVP开发成本会越来越低。在精益迭代这件事上,很多现在优秀的创业公司早期用精益创业的方法验证市场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鞋类第一大电商zappos最开始建网站后没有马上进货,为了验证是否有网上买鞋的需求,他们等有人下单后直接去实体店里买来后再邮寄给客户;airbnb最开始也挂在网上的只有创始人客厅的三张气垫床;最厉害的是40亿美金估值的dropbox,先做了一个视频说描述了一下要做的服务,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先根据视频点击量发现这个产品会很有用户需求,于是才开始投入开发。这些故事无一不是告诉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创业,要尽可能地用最小成本进行精益迭代。启发二
尽可能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到分答,不得不说说在分答之前的产品——在行的发展历程,上线运营了一年多,表面上在行产品走得风风火火,其实这一年应该也走得非常艰难。我是一个在行的深度用户,用在行约了10次行家,也在今年的内测「吱」功能中付费提了8个50元的问题,我有浏览过吱列表,我应该是使用这个功能最多的用户之一了。客观来讲,我很喜欢在行的产品,觉得上面的行家很专业,预约行家的实际体验也很好,通过从在行约见行家对我个人成长上也是受益颇多。在行团队的运营做得不错,在行策划的活动从创意、趣味性、逼格上都还是很不错的,和优步的合作、陈妍希的1元约见等,都在短期内积累了一些人气,在行的用户也在一年内积累到了100万,且在不断增长。但在别人问起我关于在行的时候,我都一直不太看好在行的发展,最大的痛楚在于——“用户的活跃不高”、“转化率太低”。为什么一个产品体验不错、运营做得看起来很好的产品,会出现产品活跃低、转化率低的问题呢?归根到底,是因为产品的使用场景太少和使用门槛太高。线下1对1约见是一个很低频、门槛很高的行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这个约见交易才会发生:用户有比较大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能通过搜索找到答案在行上刚好有这个领域的行家这个行家的介绍和描述让用户有信任感这个行家和用户刚好在同一个城市行家和用户都有时间用户需要支付两三百元的约见费用行家需要提前了解情况进行约见准备行家入驻在行的门槛其实也相当高,从开始申请到填写资料,要获得最终通过还需要反复修改资料及现有行家推荐,总之成为行家门槛很高。当然这样做也是对的,这样保证在行上的大咖真正有资质。相反如果门槛很低,在在行上付费几百元见面聊完觉得不值,是个非常伤用户体验的事情。我有些行家朋友说,在行对介绍内容要求比较高,经常会需要对行家的介绍内容打回重写,行家写完之后还需要运营团队再修改再确认,总之流程非常长。而且,在早期在行还要付费派专业摄影团队专门给行家实地专业拍照,这个成本也是极高的。综上几个原因,在行的行家拓展起来也是个成本很高、门槛很高的事情。不仅如此,辛苦拓展来的大咖,流失也有不少,由于在行上这些有实力的大咖,本身就是因为有能力已经收入很高了,花2个小时约见一个陌生人只赚几百元,从行家的时间成本上算这并不是很划算的事情。除了约见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交之外,行家的收获和新鲜感也在很快递减,约见了几次厌倦后,行家就会自己选择下线隐身,逐渐淡出这个平台。大咖帮忙站台也就一两次,比如你现在用在行再也约不到陈妍希了。在行的拉动活跃成本也非常高,经常在节日发放约见的优惠券拉活,新注册用户也有50元的优惠券可以直接减免约见费用。由于在行需要按照公开价格给行家实付约见费用,所以在行的优惠券金额相当于都是公司支付的实付补贴,经过我粗略统计,在行在我这个用户上花费的直接补贴成本大概是800元左右(节日优惠、介绍朋友注册优惠等)。如果未来在行要从行家里的约见收入里进行抽成10%,在行要想赚回这800,还需要我再约8000块才能赚回,如果我保持对在行产品的喜爱和好奇,我差不多要2年时间才能让在行回本,可见在行这个项目要想盈利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用补贴拉活跃的方式虽然有效,然而成本非常高,更可怕的是,当没有优惠补贴的时候,用户活跃会掉得非常厉害。尽管在行的市场、运营、公关团队已经做得很漂亮,策划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甚至央视都报道了3次,也很难走出这些困境。国内和在行类似的平台,如业问、大咖说、Hi前辈、八点后、榜样等,也都很遇到了类似的困难。在行团队意识到这个问题,发现线下1对1约见太『重』了,今年开始探索在知识分享这个领域的其他方向,其中大方向定了要做“轻量级知识技能交易平台”,希望能够逐渐降低约见的门槛。在这个方向下,在行放松了原来死守的线下约见,开通了全国语音通话线上聊,通过在行的用户评价上可以看到,线上语聊的开通并没有带来交易的井喷式增长,人们似乎还是更愿意接受线下约见的体验方式,而在见不着面的情况下电话聊1小时就花几百块,大多数用户还是难以接受,在用语聊走向轻量化知识分享的探索上,不能说是彻底失败了但肯定不能说成功。后来我收到的在行内测的“吱”功能邀请,这个功能我挺喜欢的,从原来的选择行家话题,变成了我提出困惑问题,不同的行家在上面抢单的方式,然后用语聊解答,平均每个问题都会有2-4个行家抢单,并且附上为什么抢单的理由,这种只要花钱就有行家主动上来解决问题的感觉真的挺好。由用户主动发问,行家抢单的模式将用户可以请教问题的范围从「已有行家主题」变成了「用户自定义」,一下子拓宽了很多。但是这样也有不少问题,比如为了让更多行家抢单,提问者迟迟不选择行家,给行家造成了很不好的体验,后来迭代成48小时内要选择行家否则过期,在吱的功能还没迭代好的过程中,一个大事发生了——值乎突然火了。我猜想4月初值乎的火爆,给了在行团队产品上的启发,一个更加轻量级的知识分享完全可以在微信环境下直接完成,且知识贡献者的知识可以被更多的人重复使用而创造更多收益。然而值乎1.0的火爆并没有持续很久,新鲜感很快过去后热度迅速下降。值乎的短期火爆刷屏,也帮着教育了市场“小额付费获取知识经验”这件事。分答在此基础上做出了2个最重要的创新——「60秒语音回答」和「偷听收益问答者平分」,这两个核心的变化,把整个产品的玩法都变了。在沟通门槛上,见面 & 电话 & 短信 & 微信文字 & 微信语音,分答一下子把沟通形式从门槛最高的见面变成了微信语音。而且对于一些「明星」「网红」的粉丝来说,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会感到很亲切很真实,这也是分答为什么把slogen从「值得付费的语音问答」变成「上分答,听他亲口说」。而且更巧妙是,分答对回答语音进行了60秒的长度限制,这有几个好处:问答者成本很低,比打字轻松
由于时间短,答者会有意识地提炼出精华提问者知道只有60秒,不会对内容的深度有过高期望这个60秒限制,可以媲美当年微博通过140字的限制这个门槛的降低,让原本只有一些有写作能力才能玩转的博客,一下子成为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产品,于是微博迅速火爆了起来;360杀毒通过降低付费使用正版杀毒软件的门槛,把自己装在了几亿台电脑上;安卓系统通过让手机厂商可以免费使用,占领了手机系统的83.7%份额(美国IDC预测数据)。在平衡体验甚至优化体验的基础上,这种使用门槛降低带来的红利是巨大的。有不少群众被分答卷进来的一个原因,是有王思聪、章子怡、佟大为、汪峰、papi酱、罗振宇这样的数百位明星大V进驻,这给分答带来了巨大的曝光和注意力。这肯定是分答在人脉和BD上做得不错,但你有想过吗,一模一样的团队,也就意味着一模一样的资源,为什么在行时期没有这么多明星大V过来站台呢?确实是因为分答的门槛真的很低,不需要填资料,不需要专门拿出时间线下约见,只需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拿出几分钟回答一下粉丝的问题,这种付出的门槛基本上是很低的,所以加上在行团队已经有的人脉资源,分答约明星来回答问题,很容易就可以拓展到不少。你自己的产品使用门槛很高吗?行业门槛高吗?降低门槛有什么红利吗?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降低使用门槛吗?想清楚说不定就有一个大机会哦。启发三:让所有参与者共赢在知识传递的体系里,有两方角色,一方是知识贡献者,一方是知识接收者,分答利用「偷听收益问者答者平分」这个机制,巧妙地把两方共赢地活跃起来。首先,分答让问答加入付费这个门槛,因为需要付费能够筛选掉一批伸手党和劣质的问题。我在知乎会经常收到一些问题的邀请,在公众号后台也会收到不少提问,有的提问真的是提得很不好,不是问些很空泛的问题,就是问些能够搜索到的答案。由于提问需要付费,提问也会更加认真,这过滤掉了很多比较Low的问题,问答环境会舒服很多。有金钱回报会让回答者有动力,即使赚钱不多,也有知识被尊重、有价值的感觉。其次,分答从知识接收者分成了提问者和偷听者两个角色,偷听者可以偷听他人的问答,极大地扩大了知识分享的范围。在之前在行的「吱」及「大弓」产品中,提问回答都是点对点的,知识传播的效率其实挺低,如果行家面对类似的问题,还需要不断重复地回答,成就感会降低地很快。而利用「偷听」功能,减少了回答者的重复劳动。最重要的是,每位偷听者的收益会由提问者和回答者平分。想到有可能赚回提问费,极大促进了提问者的积极性,同时还降低了提问的心理门槛。由于会有后续收入,提问者也会很积极地把问答链接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这样也为分答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带来了更多的偷听者,也丰富了更多的回答者和提问者。同时作为一个号称「打造知识型网红」「躺着就能赚钱」的知识分享平台,各种知识型的大V也许为了试试这个有趣的产品,也许为了让自己在才华榜上有个位置,纷纷开始在个人朋友圈、公众号里开始推广自己的分答二维码。由于这些大V本身就是各自领域的KOL(意见领袖),他们推荐的产品也会让粉丝更跃跃欲试,粉丝们平日里只能被动接收到推送文章,现在花10元左右就可以向欣赏的大咖提问,说不定还能赚回来,于是不少粉丝就开始进入分答开始提问。提问者、回答者、偷听者这三者利益共赢、彼此获益,让分答整个用户和内容生态就这样自运营起来了。启发四
聚焦核心功能优化对于分答来说,满足用户需求最核心的流程是什么?就是用户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行家和问题,然后进行提问或偷听。所以在分答的24天迭代中,主要功能的迭代都是围绕在这个核心周围,而不是浪费时间开发出一些无关紧要花里胡哨的功能。我们具体来看一下:1. 才华榜、新晋榜、搜索、 收听、生成个人二维码、大V身份认证等都是为了让用户更好地发现感兴趣的人。2. 限时免费听、6小时免费听、值得一听、我听、问题置顶、问答精选等都是为了让用户更好地发现感兴趣的内容。把最有限资源,投入在最核心的战略上!做在行的过程中,不断有后续的模仿者跟进;这次分答很火,不可避免会有很多追赶者,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产品和用户上的壁垒是最关键的战略选择,在这点上分答做得很好。结语在知识变现这个领域,过去的一个月做对了很多选择,分答领先了半步,这一仗确实干得漂亮。不过,未来和知乎的PK如何,大战才刚拉开帷幕。有什么想法欢迎通过微信(yunyingkong)和我交流。","updated":"T17:34: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3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1:34:1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6a6f8dec019b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38},"":{"title":"如何深入思考加速进步?","author":"feiyucz","content":"为什么有的人进步很慢,有的人却可以成为学霸?为什么有的人处处受挫,有的人却总可以左右逢源?为什么有的人一个领域都做不好,有的人却可以轻松跨界多处成功?这篇文章将与你分享,我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转变。 1
被动成长&主动成长首先,我认为影响人成长速度的第一个主要区别,在于选择了主动成长,还是被动地由外界环境推动着成长。有的人在运营岗位一段时间,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里,工作内容可能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做着杂乱和重复的工作,他的提高主要来自于第一周对工具和流程的熟悉掌握,在后续的不断重复中,成长进步的部分就非常少了,进入所谓的「成长低潮期」。举个例子,小明同学入职了某公司的新媒体运营岗位。这个工作平时主要负责去寻找一些优秀的文章转载到企业订阅号里,小明同学刚来的第一周里需要学会寻找优秀文章、微信文章配图与排版、联系作者沟通授权,这一周是他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搜集文章的渠道也比较稳定,部分作者也确定了长期授权意向,新作者的基本沟通套路也熟悉,他没有主动选择变化,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小明每天的收获成长很快就非常小,进入「成长低潮期」。更可怕的是,处在这种成长低潮期的人中,有不少还在每天忙碌加班中,看起来每天都很勤奋努力,甚至自己感到充实而心满意足。殊不知,由于进步缓慢,正逐渐被另一种每天都在高速成长的人远远甩开。这种主动成长的人,除了所接手的新工作之外,还每天思考如何改进工作,分析优秀竞品和行业案例,主动看书听课学习充电,并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被动成长的人每次成长主要靠工作的大变动,可能要半年成长一次,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成长低潮期;而主动成长的人,掌握正确的方法,基本上每天都在成长进步,而这些成长进步又会进一步促进他内容的变化,从而实现产品和战略上的突破。所以,要想加速进步首先要做到选择主动成长。主动成长当中提到的「改进工作」、「案例分析」、「总结反思」等,都需要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深度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帮我们更快掌握做事的核心能力。为什么深度思考能起作用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在各自专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2
专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不同行业专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于这个行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在运营这个领域,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他人运营很成功的操作方法,总觉得特别的牛X,但当运用到自己产品上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那么有效,是方法有问题吗?为什么明明在别的产品上有效,在你的产品上就没能再现呢?还有可能,甚至你都不知道怎么把那个方法用在自家的产品上。你看到Papi酱做了个3分钟的短视频吐槽生活很火,如果你也去做个3分钟的短视频也想来吐槽下周围的生活,要想火肯定非常难。因为你没有掌握她做成背后的很多本质规律,比如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台词包袱的巧妙铺叠、生动有趣的表演风格,更包括她在中央戏剧学院7年学习的扎实理论基础,以及一年多的时间里100多个视频的尝试,再加上遇到短视频爆发的资本风口,才成就了今天直播会有2000万人观看的Papi酱。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受众,不同的方法,直接移植方法,是很难做到马上有效,更难做到持续有效。有些效果好的方法,如果很容易复制,就只会存在非常短的红利期,一旦这个方法很快传播开来,用户就开始对这种方法形成免疫和排斥,效果迅速下降,变成效果差易复制的方法。比如在微博早期的「段子转载大号」,由于门槛不高很多号冒出来争相模仿,转载号变多了之后,就泛滥失去了优势。所以,我们真正应该掌握的运营方法,应该是那种「效果好难复制」的方法。难复制的方法不容易泛滥,能够形成自己的独有优势。比如,罗辑思维基于优质学习内容的电商,就是一个「效果好难复制」的方法,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很难有人能够超越他。那这种「效果好难复制」的方法是怎样形成的呢?这种方法,是运营者掌握了运营的本质规律,并结合自身优势培养起来的。所以如果要借鉴优秀,借鉴的一定不是直接学一两个操作方法,而是学习背后的规律。然而,真实工作中,寻求短平快方法的人总是更多,而深入研究分析背后规律的人总是很少。因为直接找方法很容易嘛,而去研究规律的过程辛苦又漫长,但一旦掌握规律,就会变得非常有竞争力。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些运营高手,每次做的运营活动都不同,却同样极具创意,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运营的本质规律。有的时候,有的人通过微信后台找我咨询,总想套走一两个马上有效运营方法,而平时缺乏对运营和产品思考的人,我都不太愿意和他们继续聊下去。这并不是我耍大牌,而是因为我知道即使告诉他们不久后,他们又会效果变差方法枯竭,再来找我。 3
本质规律的探索学习说了那么多,运营的本质规律是什么呢?怎样去探索学习呢?运营的本质规律包含了很多部分,不同产品的运营会有不同,但有些底层的规律是相通的,比如对用户需求、人性的洞察,对热点的敏感、文案的撰写、数据的敏感、美感的把握等基本功。如何学习和掌握这些呢?也许有人教你会是一个比较快的方式,但是没有人会愿意花大量时间详细地教你,包括可能目前很看重你的上级,都希望只是在方向上指点你、纠正些错误、一起复盘些活动,大部分的内容更希望你能自己边做边学。更何况,有些东西不是只靠教就能够体会到的,比如「用户需求」的把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却不是用几句话能够教好的内容。正确的学习姿势,应该是不断地观察、思考用户,大量体验、思辨产品,并在产品和运营实践中不断感悟,才能不断加强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握。这个学习过程,就是基于事物的本质的深入思考。 4
如何深入思考呢?首先,要有强烈的意识保持独立思考,时常洞察周边看似习以为常的现象,不轻易相信别人给的推论,不轻易接受看似合理的解释,保持对外界事物的质疑。
经常在大脑中冒出这3个字:为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是这样? 为什么不能是那样?为什么大家都转发这个? 为什么这个读起来有趣?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针对看到的现象及推论不断追加为什么,能够帮助我们以一个更深入的视角去看世界,并尝试找到答案,而这个答案就会不断接近我们所想要找寻的规律。普通人只是看到「是什么」,而善于学习者总是在想「为什么」,而且对于自己得出的推论,也在持续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最著名独立思考的例子,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苹果砸了,没有简单地相信,苹果就是要往下掉的结论,而是更深层次的质疑、探索,不断的问为什么,并发现了万用引力定律。牛顿厉害的其实有2点,一点是他不轻易接受自己所看到的正常现象——苹果往下掉,另一点是他得出一定的猜想后,还在持续地追问为什么。事实上,牛顿并不是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早在他之前就有科学家提出了类似的推论。之所以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不仅仅止步于,自己所得到的推论「因为有重力」,而是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会有重力,重力和什么相关,怎么证明,最后把重力这个现象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规律,更牛逼的是还用他发明的微积分证明了出来。这才使得牛顿成为了物理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所以,厉害的人除了善于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现象,而且还特别喜欢钻研,不满足于粗浅的推论,不断地思考和观察事物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深度思考的运营,看到好的运营活动,常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看分答那么火,我也请不来王思聪啊」 -「看微信那么火,我也没有腾讯的流量啊」-「看逃离活动那么火,我也没有人赞助机票啊」这种就是属于只看表面的反应,这样的视角,永远很难学到东西。还总会觉得,我做不好是因为产品不行、团队不好、设计师不给力、资源不足、开发太慢、同事太丑…… 5
如何面对优质内容呢?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喜欢沉浸在消费热点内容的快感中,比如一些热门的影视剧、综艺,《魔兽》、《X战警》、《奔跑吧兄弟》、《欢乐颂》、《太阳的后裔》、《快乐大本营》之类的,经常花很多时间去看,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还常常告诉自己「我在了解热点、学习运营」,自以为接触了优质的内容,其实却收获寥寥。当有人追问他们,为什么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能火啊?呃……因为这里节目很有趣啊为什么这个节目会很有趣呢?呃……因为这里有很多明星啊为什么还有些节目也有真人明星没这个火呢?呃……因为这是韩国引进的啊为什么韩国引进的就会火呢?呃……不知道,反正就是很火啦这种流于表面地消费内容,并不会真正帮助他在运营上成长多少。那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做一个内容的消费者关注点在享受、休闲上,作为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设计者、评论者,则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内容,并从中受益。 6
举个例子比如,你即将从事短视频的内容运营,看到Papi酱的视频很火,如果真要想从她身上有所学习收获的话,不是在轻松惬意的状态下看完一遍就完事了,可以做些这些事情加深自己对papi酱的理解:数据分析: 把papi酱的所有视频的标题、播放量、转发数、评论数列在Excel表格里,观察趋势的变化,并以播放量做排序,挑出最热门的3个视频。洞察分析: 认真看最热门的3个视频,思考和写下视频激发了人们什么方面的共鸣,用户转发的理由是什么。写完之后,逐条翻视频和微博的评论,看是否和自己分析的一致。结构分析:把视频的不同部分,总结归纳罗列下来,形成整个视频的故事描述链,分析这个故事链条的优劣,以及分析是如何铺垫、起承转合、引向高潮的。用户研究:找若干陌生人看papi酱视频,并在周围观察他人在看这段视频中的表情变化(微笑、狂笑、皱眉),并记下对应的时间点,回溯寻找对应镜头和台词,并深入思考为什么这段能引发搞笑。台词研究:听打字幕,逐句分析,总结papi酱的语言表达特点,并找出引发搞笑的语言特征和铺垫技巧。同类对比:分别找出同类型的优秀视频和普通视频,并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哪些因素的异同,造成了火爆程度和papi酱的不同。通过上面的分析,一定和只是当休闲看一遍的人,在短视频内容运营上的理解领先了不止一个层次。掌握了深度思考的人,即使没有牛人带,也能很快摸索出一套工作的规律出来,为自己所用。 7
总结最后,一句话总结,如何通过深入思考加速自己的进步:永远保持好奇心和质疑, 对现象和推论持续追问: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找到背后的本质规律, 完成自己的主动进步。————
—————想和我交流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运营控 (ID:yunyingkong)。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点赞支持。","updated":"T14:33: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5,"likeCount":165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33:5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ef6d766ba42c91fce0b7cc8a53d770ef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5,"likesCount":1659},"":{"title":"如何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author":"feiyucz","content":"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深度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在知乎上得到了1464个赞,今天将和你分享如何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本质是培养一个习惯,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下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习惯养成的过程。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由cue(提示)→ routine(惯常行为)→reward(奖赏回报)这三者形成的habit loop(习惯回路),成为了我们的习惯。比如,当你看到了一个你最喜欢吃的麻辣小龙虾,色泽红润光亮,似乎感受到小龙虾香辣入口带来很爽的享受,这就是一个cue(提示),促发你会想去吃它,吃就是这个惯常行为(routine),吃的过程中实际很爽的享受就是奖赏(reward)。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个习惯回路,就是在于你之前多次吃的时候,给大脑形成了这种条件反射,所以看到上面的这个,哪怕只是个图片,都会流口水想吃的冲动。甚至有些条件反射不是人们刻意养成的,而是潜意识里形成的。有的人看到微信朋友圈的小红点冒出来,就忍不住要去点一下,看看到底是谁点了赞评论了什么。那为什么有的习惯养成很难,而有的习惯就容易形成甚至被动就形成了呢?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商业案例,在早期刚推出牙膏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刷牙的习惯,更没有购买牙膏使用的习惯,所以同期的很多家牙膏厂商卖得其实并不好。一位聪明的商人霍普金斯在做自己牙膏“白速得”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改进,在牙膏成分中加入了柠檬酸、薄荷油以及其他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加入之后,有一个特别的效果,在刷完牙之后会有一种特别清新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感觉到变得更干净了。这种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奖赏,会在人们下一次想到口腔不干净的时候(提示),驱使人想去刷牙(惯常行为),从而获得清晰干净的感觉(奖赏)。如果没有刷牙,就会总感觉不干净,所以不管晚上多晚多累,闭着眼睛都要把牙刷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进,使得全球人都开始形成了刷牙并用牙膏的习惯,现在人们每天都会很自然地用牙膏去刷牙。其实,客观来讲,这种清新的感觉对于清洁口腔起不到多大作用,但这个改进却促进了地球人这样一个习惯的产生。“Strong habits are formed when we crave the reward”这当中,最重要的启发就是——我们要给习惯的行为,设定一个清晰有效的奖赏,而且这个奖赏是人可以明显感知的,也是用户强烈渴望的。
难养成的习惯是怎样的呢?都是在习惯回路的3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提示不清晰不明显,惯常行为本身难度高,奖赏又不明显,这种习惯要想形成就会非常困难,形成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放弃。所以解决形成习惯的4个方向:让提示更加明显、频繁、有力降低惯常行为的执行难度让奖赏清晰可感知、有渴望让其他回路带动这个回路形成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习惯回路是怎样的呢?思考提示
奖赏好,接下来,我们把上面提到的4个方向放在深入思考回路上,逐一对照一下怎样形成深入思考习惯。1 、让提示更加明显、频繁、有力没有深入思考的过程,往往是在于我们很容易轻易地接受一些接受到信息,没有深入多问一句为什么。所以可以在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加入一些提示,在显示器下贴个小纸条,提醒自己多问为什么,在手机桌面、锁屏界面换成写有深入思考的图片,这样更多频次的提示出现,就会逐渐形成对事情多问为什么的一个意识和提示。
图: 临时制作的一个锁屏样本2、降低惯常行为的执行难度有很多习惯的放弃,就是因为坚持的过程中太难了。比如很多人背单词背一段时间就会放弃,因为过程枯燥乏味太难坚持了。相比之下,有些背单词APP更加轻松有趣,背单词的过程更加容易,只需在一段时间里不断点,选自己懂的意思或者选择不会,系统会自动把不会的单词隔一段时间出现,这种过程让背单词的难度一下降低了,也更容易坚持下,形成习惯。我听过有些健身的朋友,上网花很长时间搜集了各种各样的动作,几乎能够覆盖到了全身的每一块肌肉,但是最终很难坚持下来,因为太多动作做下来,既费体力还很耗脑力去记动作。而我看到另一个健身坚持下来的朋友,最开始的时候就练那么几个简单有效的动作,深蹲、俯卧撑、卷腹,练着有一定效果了之后,才开始加上新的动作,这种选择就更容易长时间坚持。当有效果这种奖赏之后,有时候不去练练都感觉缺点什么。在深入思考这件事上,降低思考的难度就是尽量先选一些自己相对熟知的领域,这样难度就会低很多。比如你本身数理基础就不好,如果去思考为什么物体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这就会让思考的过程变得异常痛苦,最终放弃。选择相对熟悉的领域,更容易获得深入思考的成果,形成正向的反馈更容易坚持下来。3、让奖赏清晰可感知、有渴望深入思考的结果本身,一般并不能获得可感知的奖赏。其实,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写下来,就是一个让思考成果更容易感知的过程。比起停留在大脑中的想法,能够变成几行精炼的文字,也是一个可见的成果。比如今天对一件事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哪怕只是发到朋友圈,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朋友点赞,甚至有些朋友会来评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奖赏。如果能够像我一样,把思考和总结更系统地写下来,发到知乎或者公众号上,被几万人阅读、被其他大号转载,这其中带来的成就感,更是非常好的奖赏。我从中尝到了甜头,也就更容易让自己养成深入思考和写作的习惯。你也可以在给自己深入思考的事情上,设定一定的激励,比如能够写出10个500字左右的思考文章,就奖励自己去吃一次小龙虾,能够把某一件事情连续追问20个为什么并想透,就送自己一个kindle之类的,这种对自己的激励是很有效的。4、让其他回路带动习惯回路形成有的时候,有的习惯回路形成就是非常困难,甚至完全没有联系,这时候就可以用其他的回路带动这个回路能够形成。具体举个例子,大家所熟知的巴普洛夫的狗摇铃铛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没有食物而只是不断摇铃铛的话,狗是不会分泌唾液的。这就像一个我们很难养成的一个习惯一样,在本身的回路不容易形成的时候,加上一些其他的刺激和奖赏,也能逐渐把这个循环回路带动形成了新的神经回路。这就是有很多人通过给自己设定完成目标的奖励,让自己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了。比如,如果减10斤,就送自己一台Macbook,减20斤,就让自己一次欧洲自由行。设定一个让自己有渴望的奖励,让自己完成惯常行为之后,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也更容易形成。我曾经在大一的时候为了加强自己更好更深入地学好专业知识,就去找学院最漂亮的女生一起上自习给她辅导功课,那一个月里学习效果那真是相当好。(咳咳,不要问我后来怎么样了……)具体的基础训练方法有的人可能会问,「我知道要深入思考,但不知道现在从何下手怎么办?」我分享一个非常具体的基础训练方法,可以训练你在深入思考上的习惯。?
观察周围的现象,在一天时间里记录下20处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现象或听到看到的结论,并尝试深入地问自己为什么。格式:为什么+一个现象?为什么+一个结论??
上面提出的为什么问题中,每个给出至少3点你思考的答案。将上面2个步骤重复坚持21天,一定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变。刚开始写的时候会比较痛苦,平时没有深入观察思考的人,一下子要找到这么多为什么还是挺难的。不过这种有数量要求的练习,更容易让自己去突破原有的舒适区极限,到达一个更佳的思考状态。真正写下来,你会发现很多平时忽视的现象。这是我在过去的课程里,会给学员使用的训练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确实非常有效。学员作业示范: 当然,如果只是看完不去做,什么效果都不会有的。最后,送你一句话:深入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裨益一生。———— END —————想和我交流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运营控 (ID:yunyingkong)。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点赞支持。","updated":"T17:20:0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9,"likeCount":56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1:20:0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a18deebc12d387a09147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9,"likesCount":563},"":{"title":"个人号改名的机会来了,增粉快的好名怎样改出来?","author":"feiyucz","content":"同样曝光的情况下,一个好名字能够有更多的粉丝关注,甚至好名字还能带来一些自然增长流量。这两天个人号可以改名的消息不胫而走,以前最开始起名起偏的小编群内欢呼,终于等来了重见光明的机会。不过有的小编仔细一想,要改名要怎么才能改出一个好名字呢?前几天在虎嗅怒马平台分享课程《公众号快速涨粉7件要事》中,刚好分享了关于公众号起名的部分,今天就贴这部分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一些有缺陷的名字特别声明:以下举例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才举例知名的号,其实他们都做得都比我成功容易打错字案例:罗辑思维、插坐学院、老金扯谈罗振宇本人有表示过曾后悔用罗辑思维这个名字,因为在微信搜索的时候很容易打错字,会顺手打成词组「逻辑」,要打「罗辑」这两个字的时候,不能打词组要拆开打,而「辑」一般不在第一页,这就给整个添加搜索过程制造了不少麻烦。我在去年刚开始看到插坐学院的时候,感觉它刚开始的微课还不错,准备去关注下公众号,结果搜索「插座学院」、「插座」怎么都搜不到,当时很郁闷,想着它是不是违规被封了,前前后后搜了好几次都没搜到。直到一个多月后的某一天,朋友圈又有一个朋友转发了插坐学院的文章,这才找到了入口添加了关注。老金扯谈也是个知名营销人老金的公众号,「扯谈」一眼不认真容易看成「扯淡」。相信不止是我一个人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容易打错会损失不少潜在关注用户。名字太长案例:一条特立独行的广告
(9个字)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儿(11个字)创业者沈鹏-产品、市场、云科技 (13个字+3个标点)名字太长不仅不容易记忆,而且在添加的时候,也很不方便。所以你去翻看新榜上的公众号500强榜单,超过5个字的公众号非常少。中英文混搭案例:行动派dreamlist趁早SHAPEYOURLIFELateNews by 小晚行动派和趁早都是国内做得还不错的社群组织,新媒体运营做得也不错,有可能为了保持逼格,也有可能是为了避免重复(行动派和趁早两个字早先被别的公司注册了),这两个组织在名字后面都加了英文。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其实在手机上是很不方便的,LateNews by 小晚是位财经杂志的知名记者,这个中英双语的公众号名居然还加了空格!每增加一个门槛,都会让用户有一定的损失。生僻字案例:深夜发媸恕我孤陋寡闻,如果不是有这个公众号,我还真不认知这个字。应该也会有不少人,对于这个词不会念、不会写、不懂意思,这肯定会对这个品牌认知产生一些阻碍。不过这种情况下,徐老师还是把这个号做起来了,而且做得风生水起,我也只能是一个大写的服。开始没定位好案例:张记杂货铺 最开始《从零开始做运营》的张亮老师开这个账号比较早,可能也没想到自己后来会更专注在运营方向的分享,早期还分享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健身美食。相比之下,韩叙老师的「运营狗工作日记」名字就更好一些,定位清晰、容易理解,加上文章质量高,关注者非常多。当然,名字不会直接决定成败,只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功的速度,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做成功的号,所以你也别简单地把自己做不好公众号的原因,归结为是「公众号名字没起好」。好名字是怎样的?我觉得至少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中的一个,同时具备多个就更好了:简短简短的名字,容易输入、记忆成本低,好处非常直接。易理解通过名字就知道这个公众号是做什么的,也能激发用户关注的兴趣。拉勾之以叫拉勾,主要是因为他们早期有这个域名,拉勾本身和招聘很难联系起来,最开始拉勾又没有打出品牌,所以他们最开始先做了个叫 IT工作机会的公众号,做到了几十万粉丝再转向做名为拉勾的公众号,这就是个更容易让用户理解和接受的名字进行过渡。易被记住有个外卖烤鸭品牌叫做“叫个鸭子”,一听就觉得很有趣,也很容易被记住。能讲故事好的品牌是要能够延展讲故事的,雕爷起名就非常考究,比如他的薛攀烤串,有主动搜索会有一批用户去主动搜索,这样就能够不费力地每天有一部分新增粉丝。&&&&
说说我的号运营控这个名字不能说起得很绝,但至少也符合了「简短」、「易理解」的两个优点,用户一看就知道这个号是分享运营的,ID是yunyingkong比较统一。更好的是每天都会一部分用户在添加新公众号那里搜索「运营」,由于我的号能够排在靠前,根据调查的数据,现在我的粉丝中至少有2000个是之前不知道运营控自己搜索关注的,这也是捡了名字好的便宜了。总得来看,在同样内容质量和付出的情况下,这个好名字,至少影响了我的一万个粉丝增长。&&&& TIPs如果你改名了,同时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请在介绍里加上标注「公众号原名某某某」,这样的好处一方面是让老用户看到之后可以接受,另一方面的好处,是那些早期传播的内容回流的时候,还能够通过老的名字搜到你。那些过去因为名字没起好搁在一边的公众号,也可以重新启用起来了你想好怎么改名了吗?
—— end ——想和我交流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运营控 (ID:yunyingkong)。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点赞支持。","updated":"T12:22:3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4,"likeCount":7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22:3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d6af444d8df3a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4,"likesCount":78},"":{"title":"公众号到底还有红利吗?在哪里?","author":"feiyucz","content":"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新媒体小编在诉苦,微信公众号的红利已经结束,现在增粉真的是越来越难了,文章的打开率也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最近腾讯公布的财报显示,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8亿,数据显示人们在微信上所花费的总时间仍在不断增长。红利消失了吗?在外界普遍唱衰公众号红利消失的时候,我也开了一个公众号运营控,通过写十多篇运营干货,没用其他资源推广,也能幸运地吸引了四万多粉丝关注。我有个朋友,叫剽悍一只猫,原先是个在山城重庆的英语老师,去年12月27日开始写公众号,8个月时间通过写作,现在已经有44万粉丝关注,并且增速依然很快。凤姐上个月刚开通的公众号,在新榜上的预估粉丝已经22万了;张召忠今年开通微信局座召忠,一周时间粉丝破十万,现在逼近百万;有书公众号,这半年转型调整,增长了七百万粉丝;这样来看,红利似乎还有啊?快速增粉似乎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啊?运营增粉的道与术在搞清楚到底是否有红利的时候,我们先要搞明白公众号运营的本质和逻辑,才在公众号的运营上不会走偏。在分享关于运营的课程中,总会有部分急功近利的学员会说,「老师,不要跟我讲我这些大道理,就直接告诉我怎么能够涨粉几万,告诉我这些具体方法就行了。」脱离了本质谈增粉的方法,大多都只会停留在表面上,甚至误导了人走捷径去追求一些不靠谱的方法。所谓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这个信息逐渐透明的时代,要想要通过网络获得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方法」进行快速增粉是不太可能的,根本的原因在于,那些简单有有效的方法,用户看得到、其他竞争对手也看得到,一定会在圈内很快进行传播和复制,一旦传播和复制开来就会被泛滥,一泛滥用户就会抵制和免疫,这个方法的效果就会变得很差。所以不断地追寻那些「效果好易复制」的方法,本身就是个没有终点的歧途。公众号的本质与逻辑那什么样的方法,可以真正有效地持续增粉呢?这就需要更好地理解公众号的本质逻辑了,这里将分别从运营者、微信官方、用户三个角度来理解。从做运营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获取用户,而微信是国内月活最高的一款产品,所以要是有一个入口能够把微信的活跃用户变成自己的用户就好了,这个入口是什么呢?这个入口最主要就是公众号了,是一个很低门槛就能共享到微信活跃用户的方式。当然,广点通广告也算是一个入口,不过那就是直接按照点击进行付费,也是个直接粗暴的方法。不过更多企业更愿意先运营公众号,一方面是公众号的入门门槛较低,不需要钱就能开通,另一方面,是公众号是可持续给用户推送消息的,不像广点通广告,用户点完一次钱就扣了,也就没有了后续。微信为什么要有公众号呢?从微信的角度来说,他肯定不会白给你提供这种公众号这种免费的入口,也是希望你能够对微信有所贡献。微信之所以会开放公众号这个入口,是希望能够完善微信内部的内容和服务生态,让微信的用户在微信应用内部就能够完成信息获取、资讯、消费、娱乐、社交等各方面的需求,而这些是微信自己一家公司无力做好的。所以微信提供了这样的入口,让运营者可以通过提供好内容或好服务,吸引到一些微信的活跃用户,进一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看到这里,你应该能够明白,做好公众号最重点的原则就是,我们所运营的公众号需要能够提供「好内容」或者「好服务」,如果两者都没有就想有大量粉丝,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为什么关注你有人也许会问,「这简单的道理谁不懂啊,知道有什么用呢?」有时候真理就是简单而朴素的,不过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很多人在寻找增粉方法的时候,就是完全脱离了这个简单的原则 ,只想着有什么快速增粉的方法,却没有去想想自己的公众号到底给用户提供了什么。一个好的增粉方法,是和公众号的定位、价值紧密相关的。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的时间、注意力是稀缺的,要关注一个公众号一定需要一个理由的。搞明白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些这样的公众号,你想想看你会关注吗?有篇文章里,作者絮絮叨叨流水账式的记了自己的一天,请问你会关注吗?有的公众号没听过,阅读量也一般,文章全部是转载来的,请问你会关注吗?一个公众号叫某某面膜,发到群里,先不管内容写的好不好,请问你会关注吗?有人在群里发了一个链接,打开就是介绍公司的产品,请问这个公众号你会关注吗?还有号称“震惊”,“惊呆了”,说里面都是干货,但点开其实内容很水,请问你会关注吗?是不是很熟悉?因为这可能就是你在群里经常看到一些文章链接,也有可能这就是你公众号的样子。换位思考,如果发的那篇文章不是你写的,不是你公司的号,而是在群里别人发的一个链接,你会点开吗?你会认真看吗?你会转发到朋友圈吗?你会推荐朋友关注吗?如果你都不会,你为什么要让其他用户关注呢?所以,你应该持续地问天问大地,哪怕问问宿命,都要搞懂这样一个问题:「用户凭什么要关注你呢?」你的公众号有什么值得他关注的地方吗?你的公众号到底给他带来了什么价值呢?什么样的理由让他能够关注你的公众号呢?这些问题应该持续不断、反复问自己。回答好这个问题,是运营好一个公众号的基础和开端。用户喜欢的内容我在公众号后台常常收到是另一种提问:「老师,我有一个某某产品,我应该用微信怎么推广呢?」离开产品和用户需求问怎么推广,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考方式,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问:「你的公众号满足了用户怎么样的需求?」举个例子,比如公司有个净水器要推广,你不要一上来就问怎么让大家关注你这个XX净水器的公众号,而是问你自己净水器面向的用户人群是谁,这个用户群的人喜欢关注什么样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有哪些是和净水器是相关的,你的净水器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是和其他产品与众不同的,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怎样嵌入到用户喜欢的内容中,以上这些问题都比直接问「我怎样用微信推广产品」要好得多。思路其实是:找到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喜欢什么 ↓产品特性是什么 ↓用户喜欢内容和产品特性结合做产品的公众号不见得每天都要聊产品的各项性能,只要是目标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即可,同时这些内容又能和产品找到一定的结合点,就像做得很好的杜蕾斯也不是每天都在讲套套的材质、性能、厚度。这时有的人,可能会问了「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呢?」,这个问题在这里并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因为不同的用户群喜欢的内容完全不同,就像我喜欢看的微信内容和我爸妈喜欢看的也完全不同。要搞清楚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必须要自己深入地去了解用户,思考和研究到底什么是用户喜欢的好内容。所以很多做得很成功的自媒体,作者本身就是那个领域的钻研者、热爱者,这种对于写作领域本身的熟知与热爱,促成了他们能够把公众号做得更好,比如罗振宇本身就是个爱读书的知识分子,吴晓波本身就是个在财经领域20年的作家,谷大白话本身就是个热爱脱口秀的英语老师。我恰好是个喜欢研究和思考运营的人,又是个没有人带、自己野蛮成长的屌丝运营,所以深知运营成长道路上的痛苦,加上也是个学习爱好者,知道什么样内容是真正有助成长的。虽然不见得我写的东西就都是非常优质的内容,但我至少选题上更贴合了目标用户,也知道用怎样的内容能够对读者真正有用。如果你运营的公众号不是你熟知的领域,那就不得不深入花时间研究用户喜欢什么,这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工作。解决需求的服务号除了通过「好内容」吸引关注的订阅号,提供解决痛点的服务号,也同样能够吸引足够多的粉丝。提供服务的意思,就是只这个服务号,能够更方面地解决用户在生活中的一些痛点,比如三千万关注的招商银行,很早期就全力开发了银行卡的消费通知、余额查询等用户的刚需;两千万粉丝的微信路况,也是提供了一些定制路况等服务; 英雄小助手,主要就一个功能,可以查询LOL的分数、等级, 口碑传播几百万粉丝。本质上来说,这种服务号就是一个轻量级的「产品」,但本质上还是围绕着解决用户需求出发的。所以你的服务号,会提供什么样独特的服务产品呢?解决了什么痛点呢?到底有没有红利?说了那么多,现在做微信公众号到底还有没有红利?人们常说早期的微博、微信红利,是指这个平台用户数在高速发展,而早期进入的运营者更容易成长起来,得到很多粉丝的关注,就像微博早期很多的段子大号,都是非常早期就开始做的。虽然现在自媒体平台的用户数还在不断增长,但入局的运营者也越来越多。在微信这四年时间里,产生了2000多万个公众号,能够分到每个公众号的用户注意力越来越稀缺,所以现在要做好微信公众号越来越难,那种靠早期低门槛地进入获得很多关注的「红利」,现在确实已经没有了。会不会有其他的「红利」存在呢?我认为是有的,比起四年前,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中的很多因素,反而更适合依托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创业,比如移动用户基数增多、原创保护意识与机制加强、移动支付体系完备、用户付费意愿增强、内容变现渠道增多等,都是有利于内容创业者投入做的有利因素。甚至,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已经有了大量的公众号,反而能够成为一个新「红利」。以我个人的公众号为例,我的公众号建立时间非常晚,而且写的文章也不多,但是看起来增长还不错,是什么原因呢?目前公众号非常多,但是优质的原创内容非常少,加上现在微信环境里对于原创内容保护,已经不能随意地转载和抄袭。优质原创作者能够要求转载者署名出处,这样一篇好的文章出来,能够被十几个公众号所转载,即使自己的粉丝不多,也能在很短时间里在全网拥有几万几十万的阅读量,从而吸引用户获得更快速的增长,我认为这是在早期所没有的红利。我的公众号文章发出来之后,每篇文章都会得到很多公众号的转载,这也是我的公众号起步虽晚依然能够快速涨粉的重要原因。所以,我觉得做微信公众号不仅还有红利,而且红利还很大,不过要拿到这些红利的门槛变得高了很多,这样其实是筛掉了那些能力不够强的人,反而使优秀的人更容易做成功。对于没有能力写优质原创、服务号产品也打磨不出来的小编怎么办?答案是很残酷的,事实上,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好新媒体运营,只有少数公众号能够做起来。要做好就要踏实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踏实地深入了解用户,踏实地帮用户解决需求。结语脱离贡献价值还想获得大量好处,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一直想走捷径的人和公司,路只会越走越偏,越走越窄。—— END ——后续会分享更多「术」层面的操作,点赞会加快写作速度哦~想和我交流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运营控 (ID:yunyingkong)。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点赞支持。","updated":"T09:59:5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14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59:5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79dcfa5f75fcd8fd69e0d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45},"":{"title":"杜蕾斯爆款精彩文案是怎样写出的?","author":"feiyucz","content":"一、杜蕾斯微博简介杜蕾斯官方微博开通与2011年1月底,日前粉丝数量165w,累计发布微博条数16w+。官微基本信息包含品牌简介、微信号推荐、原创声明、店铺链接等。微博主要是对品牌进行宣传,链接服务平台以及电商平台,重视创意和原创。表达了品牌的立场,很好地树立了品牌形象。「↑杜蕾斯官方微博信息简介」
形象定位杜蕾斯官微刚开通的时候,定位为宅男“形象,发布一些有关产品或网络截取鸡汤式的内容。但是这种内容对用户的吸引的力度是很弱的,简单来说,这种自嗨内容对用户无关痛痒,没有趣也没有用。后来意识到这一点开始进行调整,根据产品本身,定位为一位有点坏、懂生活有情趣的段子高手“老司机”式的绅士形象,以轻松诙谐的手法传播普及性知识。内容也开始变得\"内涵”“污\",尤其是结合热点进行联想、改造成自己的内容。这些点越来越贴切这个时代网民对内容的高要求,这也是杜蕾斯顺应时代变化,对营销手段玩法的转变的高度敏锐。
更新频率杜蕾斯官方微博每天约3-9条微博更新,大多集中在6-8条,基本发布时段分布分别是早晨10:00,中午12-13点时段,下午14-15点段,晚间18-22点每隔约1小时发布一次。从2011年1月开通微博至今)截至8月5日),累计发布微博数16938条,历时67个月,2000+天,6年时间。平均每天8条微博数!这种持续坚持高质量产出是杜蕾斯能够被大众广泛认知的最重要原因。二、杜蕾斯文案分类从杜蕾斯的微博文案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节气、节日类杜蕾斯可谓不放过任何一节日,一年到尾,包括春节、元旦节、情人节、妇女节、愚人节、五一端午节、父亲节、七夕、十一、圣诞等,甚至世界湿地日、二月二龙抬头、世界水日等少见日子也不放过。节气方面包含雨水、惊蛰清明、大暑等。「↑杜蕾斯-节日案例」「↑杜蕾斯-节气案例」2)借助时事/行业热点其实研究下杜蕾斯的文案还是能发现一些套路的,如“DiDi+Uber=DUDU\"吸引大众眼球前1个月,就有过类似的文案“杜兰特+克蕾+斯蒂芬库里=杜蕾斯勇士\".「↑杜蕾斯-时事热点」小米发布会上,将笔记本与一分硬币进行比薄,带有一本正经的戏谑味道。而杜蕾斯立马做出反应,重点已不在图片比薄,而是文案”Just 比薄”,简短几个字,精妙绝伦,令人捧腹大笑,很好的利用中文的多音字,结合明星英译传神的表达事件本身。贾斯汀·比伯可谓躺着也中枪。「↑杜蕾斯vs小米」3)利用娱乐新闻包括电影、明星等「↑杜蕾斯-电影案例」「↑杜蕾斯-明星案例」4)教学、科普知识、传播类等「↑杜蕾斯-科普知识」5)诗歌文艺、经典类改编「↑杜蕾斯-经典改编」「↑经典改编案例」三、文案技巧手法1)借用产品的外形、相关特征和属性「↑杜蕾斯-产品外形」「↑产品外形案例」2)借助图形的关联/联想「↑图形的联想」3)静态或动态图形的巧妙处理、嫁接、联想等形象说明「↑杜蕾斯-静动态图形象说明」4) emoji表情包的恶搞和再创「↑杜蕾斯-表情创作」5) 数字演变、文字符号的变化等「↑杜蕾斯-符号数字」「↑杜蕾斯-符号案例」6)谐音或同音联系「↑杜蕾斯-谐音同音」7)类比/对比/排比/拟人等手法「↑杜蕾斯-类比」8)故弄玄虚,暗藏玄机,让人浮想联翩「↑让人浮想联翩的文案」9)栏目固定化,标签化如节气的微博,通常微博内容和图片加入“#杜撰好时节#”的标签;杜蕾斯经典蓝色背景+文案也是经常出现;最粉丝的配图模板固定化等。四、如何互动营销互动形式一般增加归类或话题属性,如“杜绝胡说”、“最粉丝”、“杜杜健身房”、“杜杜湿乐园”教学式内容,提高与用户之间互动。“杜绝胡说”和“最粉丝”是杜蕾斯常用的一问一答式粉丝互动。杜蕾斯每次提问后,会抽取一名观众的答案进行互动,并且配上最粉丝的专业配图,加上粉丝的头像和微博名。这种方式能够让用户参与,回答问题+等待被抽中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如果加上被抽中的粉丝获得精美礼品,如限量版杜蕾斯等,也许效果会更佳。如下图杜蕾斯&全民突击的活动设计的转发和评论数就比较热门受欢迎。整体来说杜蕾斯官微的互动设计不出彩。「↑粉丝互动」「↑杜蕾斯&全民突击」官方微博运营关键词总结:快速反应
趣味 通俗易懂
而具有猜测性 互动
人情味杜蕾斯的快速反应能力,借势造势大家有目共睹。其次专注于内容的制造,而非纯粹的硬广。杜蕾斯往往把产品置于生活场景中,懂得短时间内借势,在大家熟知的画面或事件中,非常利于文案的想象或联想;然而,杜蕾斯的文案又不是很直接,带一点猜测性质或者梗在内,需要一定的思考才能判断完整的意思。毕竟男性用户占据77%。杜蕾斯能给大家带来社交币:与周围的小伙伴讲段子,或者自己能够秒懂杜蕾斯文案其中的暗藏玄机,也是一种成就感。 杜蕾斯的文案大多精简/简短,起到提示作用,图片才是一针见血,妙趣横生。每次文案图片都能找到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把自己产品的一些功能、特点植入进去,让人很自然记住品牌。最后,杜蕾斯自称“杜杜”带自嘲的段子,语言机智幽默且很亲切。杜蕾斯对粉丝的互动也很关注,不定期选一些用户进行互动。一个网友把益达口香糖的广告词改了:“兄弟,油加满……你的杜蕾斯也满了。”当时杜蕾斯回复了一句:“杜蕾斯无糖避孕套,关爱牙齿,更关心你。”之后陆续有粉丝把五粮液等品牌的广告变成杜蕾斯的。杜蕾斯每天的回复、互动让粉丝意识和感觉到,杜蕾斯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活生生、有个性的人。五、品牌传播的思考杜蕾斯在百人试戴空气套活动中做到了品牌传播的三大点:第一,如何使内容贴合受众兴趣;第二,如何利用该受众群体比其他年轻人群更高的社媒参与度与影响力第三,杜蕾斯的传扩展到微博以外的领域,比如杜蕾斯AiR空气套,百人试戴全网直播采用B站。B站的受众并不是其主力消费群体,而是更多利用他们自发的传播力去传递、去放大该新品发售的消息。话题营销会对销量产生影响,这里最为直接的就是曝光率,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如果能上热门,那么被看到的几率就大了很多,就像脑白金一样,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多次的品牌会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而一次成功的话题营销也许不能直接带来购买量,但是对于品牌而言则增加了消费者认可,巩固了老粉丝、增加了新粉丝。六、总结选择杜蕾斯这个产品比较巧合,因为在选题那段时间,滴滴刚好跟优步中国合并,但是最出彩的确实杜蕾斯利用这次事件进行了一次时间营销。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分析杜蕾斯的营销。总的收获有以下几点:1. 理解产品做好营销要充分理解自己产品的特性。这样不管出现什么热点都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事件营销。2. 选对平台要根据产品的特性还有目的对平台进行侧重点的选择,杜蕾斯现阶段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推广,让更多的用户知道,对于这样子的情况,微博更加容易形成大面积的曝光。更加有利于杜蕾斯的传播。当然如果产品涉及到信任方面的话,微信环境势必要比微博好很多。其次微博利于图片传播,微信利于图文传播。3. 巧借热点查看杜蕾斯能够引起大范围传播的文案,基本上都是跟热门事件有关,如李娜退役,滴滴优步合并。其实团队还是那个团队,但是不同时间节点,不同的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差距很大。4. 持续更新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杜蕾斯都是日更,不管是频率,还是时间节点都差不多,这种节奏能够很好的更粉丝建立起强有力的互动。增加分析的粘性。以上只是杜蕾斯能够造成广泛传播的简单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生产。在这个把时间和空间不断缩小的年代,问题不是怕别人不知道,而是怕自己没有办法生产出有质量,并且有趣的内容或产品。
----- end ----飞鱼船长注:本文由运营控第3期案例开刀营H组同学共同完成的一次作业,授权运营控加原创转载,主要贡献者为@付茹和@李喜宏,文章分析详细深入,很有借鉴意义,对于这两位接触运营时间不长的同学来说,这样的分析已经非常成功。作者:付茹(个人微信号fruit0223),坐标上海,创业型互联网运营喵;擅长案例搜集,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作者:李喜宏(个人微信号xhasl0),坐标深圳,目前正在求职,欢迎牛逼公司勾搭挖人。分析全文近万字,本文仅精选了三分之一内容,想看全部完整分析报告请在公众号里回复“杜蕾斯”获取想和我交流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运营控 (ID:yunyingkong)。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点赞支持。","updated":"T05:51:2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1,"likeCount":48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51:2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8c8cfce8f211785faeaf5e02ed432e86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1,"likesCount":483},"":{"title":"iPhone7发布!苹果发布会上可以学到哪些运营知识?","author":"feiyucz","content":"随着乔布斯的远去,苹果看起来在革命性创新的减少,不少极客铁粉已经不像最开始那么狂热地追求苹果新品,但从凌晨社交网站、直播平台的在线数据来看,iPhone 7的发布会依然有大量用户关注讨论。乔老爷过世后推出的iphone5、iphone6,有不少人嫌弃其创新不够、外观丑等,却依然阻挡不了iPhone在世界各地的持续畅销。很多功能苹果不是第一个做出来的,但却引领和推动了潮流,比如图形化界面、平板电脑、便携数字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除却一些争论,当我们冷静地回望这家巨大的公司,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苹果的发布会依然传承了很多优秀的特质,在设计、广告、文案、演讲上仍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这些能够给我们营销、运营人员什么样的启发呢?多聊场景,而不止谈功能产品功能的描述大多时候会包含很专业的术语,用户不仅不好理解,而且容易困惑功能对自己的具体益处。解决介绍功能的难题,就是多聊场景,描述一下用户使用该功能时的情景是怎样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举几个例子:这次的iPhone 7 升级了防水功能,达到了「IP67级」防水。「IP67级」防水是有多防水呢?大多数人是没有概念的。在这时候,发布会上放了一张照片,是一个人拿着手机意外跌落泳池,然后告诉大家就算这种情况,你的iPhone都会没事。谈到ios 10更新的时候,说到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2个词是对于大众来说,是个很复杂的事情,也不好理解机器学习,对于我们日常使用手机有什么具体的好处。库克在马上就举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在手机上发邮件的一个场景,机器直接通过过往输入或者邮件的数据,预测出你在这封邮件上可能会打出来的语句,极大地减少了你可能会用到的操作。在谈到前置摄像头的时候,不得不提一系列数据和性能的提升,总结的时候,还是马上回到这个功能的主要使用场景上,那就就是自拍。各种技术、数据看不懂没关系,只要记住能够拍到更好的自拍即可。这对于大多数女性用户来说,就非常好理解了——iPhone 7自拍以后可以更好看。马里奥之父上台讲解Mario Run这款新游戏的时候,强调了这个游戏的一个特点之一是,第一次可以单手完成马里奥的游戏,这里还举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就是在地铁上,一手拉着把手,一手拿着手机玩,非常地生动,很容易被理解和记住。把复杂的事情,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很自high地去讲那些参数、原理,要让用户能有所理解最重要。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避开讲过多的原理,而用用户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只要用户能够理解到,目的即达到了。比如,这次Home键的升级调整,改为固态按钮式设计,多了一些特性,从外表上看起来和之前没什么特别大的区别,普通用户理解起来不容易。于是就用了大家所熟知的iPod和Macbook触控板的技术,迁移到新HOME键上进行说明,这样就很好理解了。讲到摄像头的相机处理芯片时,将其比喻为相机的大脑,也一下子就好理解了,知道为什么增加了这个,相机一下子就能变得那么厉害。数据事实比形容词有力量我们在做运营写文案的时候,经常会写一些形容词,比如「实惠」、「超级」、「无与伦比」、「奢华至极」等。但用户对于商家的这种宣传,一般都会天然怀疑排斥的,不会直接相信,而且由于各家都是这么说,所以就基本无感了。相反地,如果是在描述的过程中,多举一些数据事实,就更加信服力,从而让用户得出你希望他得出的结论。比起说iPhone「很畅销」、「很受欢迎」,都不如库克直接晒销量,然后告诉大家这是地球上卖得最好的手机,这简直就无法反驳了对吧?想表达app store是最好的平台,举出了「1400亿次下载」和「2倍竞争者的收入」这2个数据事实,来不及怀疑,就会相信库克所说「这是最好的平台」。在性能提升方面,用这种方式说明也很有效,说明了新处理器性能更强,同时更加节能。在谈及apple Watch II 防水的时候,举了一个事实,模拟游泳的冲击,在水里24小时撞击、浸泡,通过这个视频一看,哇!确实很防水。有的人简历里会写自己「爱读书」、「很爱读书」、「超级爱读书」等各式形容词,都不及「1年看300本书」、「写30万字读书笔记」来得直接和震撼。所以,再次强调一次,数据事实比形容词有力量。给客户定义一个标准在聊到摄像头目前人们都在讨论什么样的摄像头最好时,他给下了一个标准「能让你拍最好照片的才是好摄像头」,这个虽然看似模糊的标准,也能够成为帮助用户判断选择的一个标准。就像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的时候,雷军演讲中反复通过对比强调其性价比高,所以是值得买的手机,其实就是在给用户建立一个标准:「性价比高的手机最值得买」。所以有一部分被影响到的用户,就会在那段时期里,在考虑到性价比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购买小米。这就是,给客户一个判断标准的好处。给用户意外的惊喜在介绍双摄像头的时候,通过介绍景深的作用会让照片有3D感,描述双摄像头摄像头的目标,就是能够拍出这种专业设备一样高质量的好照片。讲完了一系列双摄像图的原理和方法之后,接着「坦诚」地告诉你,刚才给你看的照片,就是iPhone 7拍出来的第一张照片,然后台下就开始欢呼了。最开始很强的代入感,最后没有一丝丝防备,就这样被震撼了一下。不过仔细想来,如果按照正常的叙事顺序,这种效果就不会有了。情怀价值观升华主题从最开场的时候,谈到苹果支持的教育项目,谈到公司支持教育的价值观,认为教育是可以让世界更美好的。在介绍完产品特性之后,还着重强调了一下,生产过程采用环保材质,不含任何有害金属,体现出对于生态环保的重视。这种很正的价值观,给用户非常好的感受,对产品的美誉度潜意识里就提高了,也增加了信任感,因为人们会有这样的联想「这么正直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也一定不错」、「为社会价值这么贡献的企业,我也要支持一下」。老罗在演讲中,谈了「工匠精神」、「我不是为赢,我就是认真」、「天生骄傲」、「站着挣钱」等,给了很多理想主义的青年很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有不少锤粉是因为听了老罗演讲的情怀,才去买的锤子手机。所以,培育一定的企业价值观,能够吸引一部分认同价值观的用户,对产品也更加认同。好产品才是根本说了那么多关于营销和文案的技巧,归根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对iPhone趋之如骛?为什么大多数高端人士依然选择用iPhone?客观来讲,iPhone确实是目前市面上手机中,使用流畅、舒适、美观、有品质感等方面,都属于上乘的手机。好产品,才是做好运营的一个基础。很难见到一个产品很烂,最后运营得很好的。脱离了好产品的不断迭代优化,只追求运营上的KPI达成,是做不好运营的。对于那些留存率不高,却拼命要求运营去拉新的老板,也注定是做不起来的。结语虽然乔布斯已逝去多年,苹果的革命性创新减少了,但依然是一家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公司。—— END ——作者:飞鱼船长, 创业公司运营合伙人,公众号运营控发起人,即将出版新书《运营控》想和我交流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运营控 (ID:yunyingkong)。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点赞支持。","updated":"T00:52:4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4,"likeCount":20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52:4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4ea54ba7608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4,"likesCount":202},"":{"title":"为什么你找种子用户那么困难?","author":"feiyucz","content":"产品上线以后,需要有人来用,于是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要找一批种子用户过来,不少人完全对此完全没有头绪,不知道去哪里找,找到了不知道怎么拉来。也有另外一群人,拉种子用户做得有模有样,看起来很不错,效果却总是不太好,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常见的种子用户运营困局很常见的一种拉种子用户的情景是这样的:公司团队里的人,每个人分配了一定拉人指标,每个人负责必须拉够指标数量的人,拉进种子用户群。身边朋友只要关系好一点的,可能都邀请了。想着不管怎么样,先拉进来让群看起来人气旺一点,以后不合适可以再换人的嘛。于是很快几百人就被拉进了群里,群主发了一个产品链接,丢了个红包,让大家下载体验、谈谈看法,大部分人领了红包,只有一小部分人下载了产品,这些人提了一些意见。由于都是朋友,碍于面子被拉进来,大部分人并不是都有这方面需求亟待被解决的用户。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动力去下载,进群的第一个动作也都是马上就把群先屏蔽了,偶尔有时间再来看看。群里的人看了一段时间,发现群里的内容, 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为了避免过多信息干扰,就选择退出了。还留在群里没退的那群人,要么就是那种群消息非常多,多到完全不看群消息的人,要么就是留着群以后想等着用,等哪一天需要的时候,可以在群里发下自己的广告。由于这个群里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产出,运营者也很苦恼,每次让大家提意见,发现有反馈的人越来越少,反而是时不时会有人冒出来发广告,因为不少是熟人朋友,有些还补发了红包,把人请出群也抹不开面子。「从众效应」和「破窗效应」在这时候开始发挥作用了,有人看到别人也可以发广告,于是自己也开始大胆地发广告,就这样,关于产品的讨论,就被彻底淹没在一群杂七杂八的消息中。团队运营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群不仅不活跃,活跃的时候还基本都是广告或者八卦热点,用户能给产品提意见的并不多。于是就很犯难:怎么种子用户的管理,咋就这么难呢?于是他们觉得可能是「这届种子用户不行」,又找来一批新的种子用户,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悲剧又在重复上演,最后又变成一个发广告的死群。看起来很正确的种子用户运营方法,为什么就运营不起来呢?到底在什么环节出了问题?种子用户的理解偏差我认为出现上面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营优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