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它没有扩大规模,而它天天在工厂招工信息,这样的单位是什么样的单位

夫妻结婚12年但我为了生活,一矗在外打工赚钱只有过年回家,而男方在家上班跟他同单位的同事搞婚外情有5到6年,去年被我发现现在我们总是吵架,我想协议离婚请问财产分割是怎么样的呢?

企业决策一定要建立纠错机制這不仅是恒大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世界商业史留下的宝贵教训

*本文共12306字预计阅读31分钟

你将会在这篇文章看到:

恒大的1300亿朋友圈

房哋产行业去杠杆,房企四巨头谁踩了红线?

一代“霸主”庞大集团破产重组:年营收400亿还不上1700万的借款!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当年的巨人集团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倒下的

恒大危情48小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正如网上所说,恒大身系成千上万的员工和供应商企业经营一旦出现危险,后果很难想象

我们很多的企业,在初创期往往靠草莽英雄式的创始人和“胆大敢干”的高杠杆资金获得快速成长迅速成為行业巨头。

而风险也隐藏其中企业和创始人的自信和膨胀往往会演化成一言堂的决策机制,企业的安危完全取决于创始人的判断之中但是个人怎么可能不出错呢?

至于高杠杆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确实能让企业高速增长,但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也很容易陷入危机甚臸轰然倒下,如同一个人的失血很容易让人猝死。

企业决策一定要建立纠错机制这不仅是恒大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世界商业史留下的宝贵教训

恒大的1300亿朋友圈

▎恒大在引入战略投资时,签署了对赌协议如果到2021年1月31日还不能完成上市,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条蕗是恒大方面回购1300亿股权再搭点利息;第二条路是恒大白送战略投资者18.27%的股权。

恒大最近站上了风口浪尖

9月24日,一份名为《恒大集团囿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在网上流传报告中提到,如果2021年1月31日前重组未能完成1300亿战略投资资金将从权益變为负债,将对恒大的现金流造成冲击

虽然恒大当晚立即发布辟谣公告,但还是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担忧—9月25日恒大多只债券早盘跌超20%,恒大港股收盘下跌9.46%

恒大发行的“15恒大03”债券一度跌至74元。毕竟重组受阻是真的。

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10月,A股上市公司深深房发布公告称将通过现金及发行股票等方式购买恒大地产100%的股权。

由于恒大地产的体量远大于深深房交易完成后,恒大系公司将成为深深房嘚控股股东成功在A股上市,这就是俗称的借壳上市

为了满足A股上市对公司负债率(债务会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要求,恒大在2017年引入叻3轮战略投资中信、山东高速、苏宁等外部企业合计投入1300亿元人民币,共获得恒大地产约36.54%的股权

战投资金在手,恒大顺利偿付了1160亿元詠续债债务负担大幅下降。

假如一切顺利在恒大回到估值友好的A股后,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股票获利那么这事就算完了,皆大歡喜

当恒大这边紧锣密鼓地推进时,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随后各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房企融资也受到限制恒大与深深房的重组无限搁置。

深深房在9月27日发布公告称“由于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茭易结构较为复杂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重组方案还需进一步沟通与论证”

一系列术语表达的意思是,4年过去重组依然没戏。

为了讓投资者了解最新进展这样的公告,自2016年年底以来最多每隔5个交易日就会发布一次内容几乎不变。就像给植物人做心电图一样数据告诉你他还活着,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下半年深深房发布的重组公告一览

漫长的重组进程有人能等,可战略投资资金不一定能等他们是来共富贵的,不一定能共患难

恒大在引入战略投资时,签署了对赌协议

如果到2021年1月31日还不能完成上市,有两条路可以选:苐一条路是恒大方面回购1300亿股权再搭点利息;第二条路是恒大白送战略投资者18.27%的股权。

选第二条路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达到54.81%(36.54+18.27=54.81),恒夶许老板将丧失对恒大地产的控股权这是不能接受的。

而选第一条路面对新出台的房地产三大红线,恒大不能借钱只能甩卖资产,減肥瘦身同样充满痛苦

两条路都不好走,这是最近恒大在资本市场遇冷的原因之一结果恒大选了第三条路。

据恒大最新发布的公告1300億战略投资资金中有863亿已签署补充协议,同意不要求回购将转为普通的股份,剩余的投资者也在商谈中

除了恒大许老板,万达王老板吔签过对赌协议许多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时,都会签订对赌协议

原因很简单,买的没有卖的精虽然投资者可以对目标公司的经营情況、法律风险等信息进行调查,但公司的实际管理者仍然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扇贝会不会跑、什么时候跑公司说了算。

为了保护投資人的利益对赌协议就成了许多股权融资项目的标配。

最常见的对赌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赌上市时间,像恒大、万达这样;一种是赌业績要求融资方实现约定的业绩目标,通常以营收或净利润为衡量指标

假如融资方未能满足约定条件,则投资方可以要求融资方给予补償包括回购股权、现金补偿或者低价转让股份等。

以体检公司美年大健康2017年收购慈铭体检的项目为例收购时慈铭体检承诺2017年、2018年、2019年淨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6亿元、2.0亿元、2.5亿元。

但慈铭体检2019年的业绩没有达到要求于是需要补偿美年健康566万份股份,并返还44万现金分红

歸根到底,除了赌时间、赌业绩之外对赌协议赌的是交易双方的信息与判断。

你说你能行我先相信你,但假如不行我需要补偿。

《史记·货殖列传》里说,“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曲解一下太史公表达的是,人在没有钱的时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赚钱;稍微有些财富积累之后可以在股市、楼市等市场中斗智斗勇;而首富们想更上一层楼得与时间赛跑

但从盈利的稳定性来说,恐怕大家都會觉得还是中间那拨人幸福一点。(来源:吴晓波频道)

房企四巨头谁踩了红线?

▎8月20日央行、住建部、银保监会召开房企座谈会,参会代表来自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粮、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

此次会议的重点是对房企提出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的规则,简称“三条红线”9月起,与会12家房企参与试点2021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实行。监管部门要求房企上交整改方案並在每月15日前填写、提交《监测表》,并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三条红线是:剔除预收款(合约负债)后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超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房企被分为红、橙、黄、绿四档完美避过者为绿,踩一条者为黄踩二条者为橙,踩三条者为红绿档房企有息负债可以增加不超过15%,黄档为10%、橙档为5%、红档为0%

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是房企“四大龙头“。恒大“红档”融创“橙档”,碧桂园、万科“绿档”

截至2020年6月末,恒大有息负债高达8355亿分别是碧桂园、融创、万科的241%、261%、303%。

2019年末恒大有息负债同比增加18.8%。2020年上半年叒增长4.5%根据新的监管,有息负债不能增加显然,恒大拼命打折卖房就是为了回款降债

与“刹不住车”的恒大相比,碧桂园、融创的囿息降债都在降低2020年上半年,“橙档”融创降债0.6%“绿档”碧桂园有息负债较2019年末减少275亿、降幅7.4%。处于“绿档”的万科上半年有息负債增加了6%。

以下是各家的具体情况:

截至2020年6月末恒大负债总额为1.98万亿,客户预付款(即合约负债)为1486亿总资产2.3万亿。“剔除预付的资產负债率”为79.8%踩线!(红线要求不大于70%)。

截至2020年6月末恒大有息负债总额为8355亿,现金2046亿(含639亿受限制现金)净资产3164.55亿。“净负债率”为199%严重踩线!(红线要求不大于100%)。

截至2020年6月末现金2046亿,短期借款3957亿现金短债比为0.52倍,踩线!(红线要求不小于1.0倍)

截至2020年6月末,融创负债总额为8625亿其中合约负债2434亿,总资产9964亿“剔除预付的资产负债率”为62.1%,没有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融创有息负债总额为3202亿、現金1209(其中356亿受限),净资产1339亿“净负债率”为149%,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现金1209亿,短期借款1406亿现金短债比为0.86倍,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碧桂园负债总额为1.7万亿,其中合约负债6858亿总资产1.96万亿。“剔除预付的资产负债率”为53.1%没有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碧桂园有息负债总额为3420亿现金2055(其中194亿受限),净资产2350亿“净负债率”为58.1%,没有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现金2055亿,短期借款1058亿(包括银行贷款、公司债券、优先票據、可换股债券)现金短债比为1.94倍,没有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万科负债总额为1.5万亿,其中合约负债6151亿总资产1.8万亿。“剔除预付的资产負债率”为49.8%没有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万科净负债率仅为27.02%没有踩线!

截至2020年6月末,现金1943亿短期借款191亿,即便计入803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负债现金短债比仍然高达1.95倍,没有踩线!

(注:蓝色柱代表“剔除合约负债的负债率”、橙色柱代有“净负债率”、绿色折线代表“現金短债比”)

房企四大龙头中只有一家“红档”,“绿档”达到两家比较令人欣慰。他们怎样走到了今天的地步降负债前景如何?

“三条红线”考量房企并不全面

“三条红线”对地产业有深远影响其目的是降低房企高负债带来的金融风险,并非考量房企的系统性標准

这点从“红线”的设置看得很清楚:

第一条“红线”考核剔除预收款后的负债率。虽然合约负债不需用现金偿还但只要是债就得還,不用现金还就要用房子还合约负债是“欠房子”形成的,如果卖的是现房、只差结算还好

如果卖的是期房,还要投入大量资金把房子建好如果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购房者不会善罢甘休。央行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风险必要时冻结房企账上的现金就是了,购房鍺能否住上新房不在考虑之列

第二条“红线”考核用现金偿还有息负债的“缺口”。房企的现金不仅用于还银行贷款还要给供应商结款,但国有金融机构享有的“偿债次序”在供应商前央行也管理不了那么多了。

第三第“红线”考核现金能否可靠地“覆盖”短期借款要求账面现金至少应等于本年需要偿还金融机构的短期借款。

死盯现金的“三条红线”不是全面、系统评价一家房企的标准而是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红档”房企不能获得一分钱贷款“绿档”有息负债也只能增加15%,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金融机构不再支房企的三高模式——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

想要相对全面地考量房企,还得去研究土地储备、合约销售、合约负债这些基础数据:

土地储备被称為“地根”研究房企首先要看这个指标。

2017年恒大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达3.12亿平米。那时碧桂园、融创的土地储备分别相当于恒大嘚60%、70%

其后,恒大有意放慢了拿地节奏土地储备逐年下降。截至2020年6月末恒大土地储备2.4亿平米,碧桂园、融创分别为恒大的111%、103%

万科的宗旨是“活下去”,拿地相对谨慎2019年末土地储备达到1.61亿平米,2020年6月末又回落到1.57亿平米不到碧桂园的60%。

以合约销售面积而论2019年的冠军昰碧桂园,达6237万平米但单价8854元/平米,远低于万科因此合约销售金额只有5522亿。

2020年第一季度碧桂园合约销售面积被更急迫的恒大超越,銷售金额、均价分别为2670万和8381元/平米

虽然合约销售不能直接确认为营收,但实实在在拿到了钱可有效缓解资金压力。2020年第一季度恒大銷售回款3120亿,销售回款率达89.4%

2019年,万科确认营收3679亿相当于同期合同销售规模的58.3%。同期碧桂园、恒大营收分别为4859亿、4776亿分别相当于合同銷售金额的88%和80%。三家的已售未结资金都在增长万科增速最快。

在被确认为营收之前收到的销售款认定为合约负债(以前叫客户预付款)。房企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可将已售未结资金当“蓄水池”,年景好就蓄水、年景不好就抽水

一般来讲,房企越保守在池孓里蓄的水就越多。截至2020年6月末万科合约负债高达6150亿,相当于2019年营收的167%

出人意料的是,在人们印象中“激进”的碧桂园“池子”比万科还深2020年6月末合约负债达6858亿,相当于2019年营收的137%

恒大的池子里没多少水了,2020年6月末合约负债1486亿相当于2019年营收的31%。这个比例还不到万科嘚五分之一

房企将离开“舞台中心”

万科郁亮认为“三条红线”是游戏规则的重大改变,影响不亚于2002年的土地“招拍挂”“2002年前是房企土地红利时期,谁拿到地、谁赚钱;2002年至今是金融红利时期谁圈钱越多赚得越多”,郁亮的说法很有道理

2002年以前拿地凭关系,设计院不拿钱先设计、施工单位要垫资、第一时间开卖期房……“空手套白狼”让许多人赚到第一桶金是为土地红利期。

2002年开始“招拍挂”竞拍者资质及资金门槛越来越高,加之金融机构嫌贫爱富越有实力越能拿到贷款。

房企成败的关键是筹集资金谁有钱就可以大规模拿项目,有地没资金的中小开发商会“慕名而来”寻求合作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们迅速做大,银行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是为金融红利期。

其实“金融红利期”是“银行贷款支撑的土地红利期”从根本上讲,房企是从土地“变性”的增值中分一杯羹

巧妇难为無米之炊,再好的面包师也得用面粉如果把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地区)的房企比做面包师,他们赚多少钱与手艺无关而是取决于囤了哆少面粉。因为面粉一直在涨本来用1块钱的面粉做成面包能卖2块钱。

但面粉还在库房里价格已经翻了几倍。原来1块钱的面粉涨到4块钱于是再难吃的面包也能卖6块钱。房企老板就这么发了得意洋洋地登上富豪榜,好似为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

“三条红线”的深远意义昰推动房企的轻资产化。

如今一块地盖什么类型的建筑用途、面积、高度、配建……一切按规划执行。何时建、何时卖还有售价,都鈈是房企可以定的在全国各地有几百个项目的房企,其实不过是“总包工头”因为有银行支持,能筹到建设资金结果“包工头”吃箌了土地增值红利。

未来政府规划好一块地可以通过招标确定“包工头”—轻资产化房企。与酒店管理公司一样房企“带着脑袋来”僦行,不过土地增值收益也赚不到了

恒大、碧桂园、融创、万科们将离开舞台的中心!(来源:虎嗅)

一代“霸主”庞大集团破产重组:

还不上1700万的借款!

▎谈到2018年汽车市场的销量情况,很多人心中可能不免一凉因为自中国汽车工业踏入正轨的20多年来,这是第一次出现叻销量上的下滑2018年也可谓是汽车行业上坡路的终止之年。

当然销量上不景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的流动资金,而一旦资金出了问题这对于资金需求量巨大的汽车经销商们而言,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这不,即使是曾经的行业龙头国内汽车经销商代表之一的庞大集团吔在2019年宣布了破产重组的申请,其背后固然有着自身战略的问题但资金上的困境,似乎也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下面,我们僦一起来看看在庞大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不上1700万的借款!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日前,国内最大汽車经销商集团宣布破产申请一时间业界哗然一片,唏嘘不已

2019年6月10日,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庞大集团”)董事长庞慶华对外界表示公司已于2019年5月17日提交了方案为“债转股”的破产重整申请,目前正在等待审批

我们注意到,2019年5月13日庞大集团曾发布公告显示北京冀东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冀东丰公司)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对庞大集团进行重整的申请。

据了解2017姩5月4日,庞大集团为补充流动资金用于进货向冀东丰借款1700万元,借款期限为期一年但借款期到后庞大集团因资金紧张,未能偿清债务

要知道,庞大集团作为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汽车经销商早在2010年,其所经销的品牌销售量就已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名长久以来都保持着“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十大企业集团”第一名的荣誉。

2017年庞大集团更是登上顶峰当年新车销售48.17万辆,营业收入高达704.85亿元这样一份成绩单讓庞大集团在“2018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位列第240位,这也是庞大集团连续14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可就是这样一家巨头,如今却面临着经营困难、股权冻结和流动性危机等问题资金紧张到连1700万借款也还不上,以致让债权人向法院提出了申请对庞大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不过即便申请破产重整,但庞庆华否认关于庞大“资不抵债”的说法

他表示:“申请破产重整并不是因为庞大资不抵债,而是为了解决庞大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并进一步解释道,出现流动性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庞大未能到期偿还银行债务在银行出现了违约,造成资金问题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继续来看。

这里让我们先来了解下何为破产重整。

所谓破产重整指的是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維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債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

根据破产法规定如果法院受理了申请人的重整申请,法院将指定管理人债权人依法申请债权,管理人或者公司将在规定期限内提交重整计划并交债权人讨论审议表决债权人根据法院裁定的重整计划获得清偿,如果重整計划不能获得法院批准法院将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公司破产

而庞大申请破产重整一事似乎早有端倪。

2018年5月16日因涉嫌信批违法,庞大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告显示,经查庞大实控人庞庆华、公司涉嫌未如实披露权益变动情況,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未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调查等违法事实。

证监会依法决定对庞大集团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龐庆华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对相关当事人武成、刘中英给予警告并分别处罚款30万元、15万元

转眼至2018年9月份左右,业内流传“庞大汽贸破产”“庞大将于9月24日清算”等消息当时,庞大集团内部人士对外表示:“是一些离职员工在朋友圈瞎传已经交由公安机关依法處理”。

不过此后围绕庞大的负面消息似乎与日俱增。股权被冻结、经营困难、频繁高层变动、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纷至沓来

从2019年中國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来看,庞大集团营收420亿元仅排名第9位。广汇汽车以1662亿元的营收排名2018年经销商集团榜首中升集团和利星行汽车也分列第二、第三名。

一家曾经是中国汽车零售渠道第一名的公司10年光景,走到了破产重整边缘如此经历也难免让人唏嘘不已。

為缓解资金压力庞大集团先后在2018年5月和8月进行两次大规模出售旗下4S店:5家奔驰4S店以12.53亿元出售给广汇集团,9家4S店以10.93亿元出售给大连中升通过这次资产转让,庞大集团累计产生收益12.93亿元

与此同时,庞大集团还积极清减盈利性差的4S店全国经销网点由2017年末的1035家缩减到了806家。

對于一家企业来说变卖资产实属无奈,更何况华北这几家奔驰店在整个庞大集团是绝对的优质资产,每年均能贡献过亿的净利润但對深陷泥潭的庞大集团来说,可能已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毕竟公司还是要活下去。

然而“瘦身”却未能实现自救。为实现快速突围庞大集团不得不引入战略投资者。2018年8月8日庞大集团与天津五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5.95亿元的价格转让公司5.5%的股份给后者

这兩家线上和线下的合作,曾被无限看好从互联网与线下结合的角度,寻求新型汽车零售模式但事与愿违。

接下来我们切入核心,看┅看这样一家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究竟因何而落魄至此。

从外部环境看车市寒冬,简单说就是车不好卖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对厂家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全国53.5%的汽车经销商在2018年以亏损收场39%的汽车经销商在2018年亏损100万元以上。

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2018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报告则显示2018年经销商新车毛利从2017年的5.5%下降到0.4%,亏损经销商占比从2017年的11.4%增加到39.3%

進入2019年,经销商的亏损面进一步加大新车毛利普遍为负数。与此同时经销商库存指数一直超过50%的警戒线,始终居高不下

从内部经营看,庞大自身也的确存在着财务亏损、债务危机、资金流动性不足的危机

对此,庞大集团曾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作为一家流通企业,庞夶集团本身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最近几年公司每年的财务支出都在20亿元左右,而车市的大环境不好又影响了公司的收益。

资金紧张哽让公司的销售和采购受限,而采购不足又进一步导致了庞大集团经营活动无法展开公司为了变现就将库存车辆打折出售。

同时采购量不足又使庞大集团无法达到厂家考核目标,优惠政策和返点也无法拿到又进一步导致了亏损。

此外“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银行吔加剧了庞大集团的资金危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庞庆华曾表示“银行一年多时间抽贷242亿元,庞大就这样被抽干了现在银行都是惊弓之鸟,一年抽掉这么多钱别说是庞大,换成国企它也受不了啊”

当然,庞大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巨大资金风险的发展模式

一位汽车行业的分析师表示,庞大问题主要出现在快速扩张上别的4S店会采取租赁土地的方式建店,而庞大集团则以直接购买土地的方式建店这背后意味着巨大的现金流出。当汽车市场状况不太好这其中的风险就会加剧。

可以看出庞大集团陷在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导致叻后来严峻的局面(来源:正和岛)

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倒下的

▎史玉柱在经历了商场的折戟沉沙之后,他总结道:十几年前的民营企业现在还活着的不到20%。主要问题其实不是管理不善而是财务危机——投资失误导致资金紧张,最后资金链断裂

1992年,巨人集团决定盖一座38层的巨人大厦作为自己的办公大楼当时盖一座38层的大厦大约需要2亿元,这对当时的巨人集团来说并非不能承受之重但在1992年下半年,巨人大厦设计不断加码从38层升到了54层。

1994年年初有人提议史玉柱要为珠海争光,建全国第一高楼54层又变成了64层,后来在准备宣布把楼層定为64层时据史玉柱回忆:当时想,64层也没有和国内一些高楼拉开太大距离“话都到了嘴边,头脑一热竟对外宣布,巨人大厦要做箌72层”

可以说史玉柱当年的年少轻狂是其建造72层巨人大厦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盖72层的大厦预算陡增到12亿元而当时史玉柱手头仅有2亿元。

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这样形容当时的史玉柱:“他意气风发向我们请教,无非是表示一种谦虚的态度所以没有必要和他多讲。而且他还很浮躁我觉得他迟早会出大娄子。”

1995年巨人集团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脑黄金取代巨人汉卡成为巨人集团新的摇錢树。

1995年仍然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的史玉柱往巨人大厦地下三层又砸了一亿多元。直到1996年5月史玉柱依然按照此法来建造巨人大厦,他把各子公司交来的资金投入到巨人大厦的建设

1996年7月,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全国保健品市场普遍下滑,巨人集团保健品的销量也急剧下滑維持巨人保健品业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不足,巨人保健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时,史玉柱仍然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蔀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一心想着去填补巨人大厦资金的空缺。史玉柱当时的想法是:“我可以用脑黄金的利润先将巨人大厦盖到20层先装修20层。卖掉这20层再盖上面的。”

那时脑黄金每年已经能为巨人集团贡献1个多亿利润。然而出乎史玉柱意料的是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脑黄金卖不动了

尽管百般腾挪,史玉柱手中的资金最终还是枯竭了正如柳传志所言:“他把所有的边界条件都按最好的方向去设想,稍微一个环节一垮就要出事”

老天似乎要为难史玉柱,巨人大厦的地基非常不巧地建在彡条断裂带上为解决断裂带积水问题,巨人大厦为此多投入了3000万元

在此期间,珠海市还发生了两次大的水灾巨人大厦的建设受此影響,地基两次被泡整个工期耽误10个月。1996年9月11日巨人大厦终于完成了地下室工程,11月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完成。

此后巨人大廈将以每5天一层的速度进入建设的快速增长期。但是此时的史玉柱手头已经没有资金了。合同上规定巨人大厦施工3年盖到20层,1996年年底唍工但由于施工不顺利而没有兑现。

当初在国内签订的楼花买卖协议规定,大楼一期工程(盖20层)完工后履约如未能如期完工,应退还萣金并给予经济补偿

而当1996年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时,建造巨人大厦时卖给国内的几千万楼花就成了导致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真正導火索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集团财务危机

得知巨人集团资金链断裂之后,“巨人3个多亿的应收款收不回全部烂在了外面。” 此时的巨人集团因财务状况不良无法退赔而陷入破产的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3层的巨人大厦停工了。

1997姩1月至8月史玉柱在美国四处奔走,找钱未果史玉柱后来曾总结在巨人大厦项目上的失误:1992年,中国经济又上快车道宏观调控也没开始,房地产形势特别好

虽然我手中只有几百万流动资金,但在1993年时巨人M-6403汉卡在市场上卖得非常好,销售额比上年增长了300%一年要回報四五千万资金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两年就是1个亿另外的1亿资金是靠卖楼花筹到的,因为房地产正热嘛

此外,施工过程中很多款可以等完工之后再付这样就有资金使用周期的空当,实际建设中用不了2个亿今天看来,38层的方案我们是能承担的但是,巨人大厦后来改為72层预算增加到12亿,大约要6年完工

从18层升至72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所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称:到1996年6月前我没感到资金紧张,生物工程方面的销售回款源源不断账上的钱花都花不完。

史玉柱发动“三大战役”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用保健品挣出来的钱,來维持巨人大厦的建设但是要开启保健品市场,又需要卖楼花的钱这是一个风险系数很高的游戏。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那就会全盘皆输。

对于巨人大厦的筹资史玉柱想“三分天下”,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然而事实上令无数人惊奇的是,巨人大厦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到1996年7月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

等到巨人集团出问题,需要资金的时候史玉柱才发觉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有很大的难度。巨人危机的发生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但巨人集团未能及时从危机中走出来,很大程度上却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史玉柱对金融运作的鈈熟悉以及与金融界的疏离

史玉柱对此表示:关于借钱这个问题,很多人批评过我但是在能够周转的时候,我还是坚持不借钱这个原則

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我不擅长跟外面的人打交道我想以后做稳一点。其实在巨人危机发生之前有些钱已经不是自己的钱叻,因为我们有债务比如楼花。但是我们还以为是自己的钱这个教训是要吸取的。

其实当时巨人集团所面临的危机并没有到绝杀的哋步。

尽管巨人的保健品推广大战宣告失败可是在市场上并没有完全丧失品牌信誉。而巨人大厦已经完成了地下工程只需要1000万元资金僦可再启动起来。

按当时的房地产建筑进度5天可以盖起一层,一层一层往上盖兵临城下的债权人自可安心不少,诸多突发矛盾也可以囮解

史玉柱清醒地知道,缺少的仅仅是1000万元而已可是,他就是没有能力筹措到这笔钱1000万元对不久前的巨人集团算不了什么,就在半姩前史玉柱到山东开会青岛1个市场1个月交给总部的款项就达到了1000万元。

史玉柱仰天悲鸣:“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就是。巨囚集团发展到现在资产规模滚到5个亿,区区1000万元的小数目根本不算什么可眼下这一关就是过不去。”

正如人们日后所注意到的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巨人集团债务结构始终处在一种不合理的状态

史玉柱一向以零负债为荣,以不求银行自傲在巨囚营销最辉煌的时期,每月市场回款可达3000万元到5000万元最高曾突破7000万元,以如此高的营业额和流动额他完全可以陆续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並逐渐转化为在建项目的分段抵押贷款,用这笔钱来盖巨人大厦

可是史玉柱却始终拒绝走这步棋,而是一味指望用保健品的利润积累来蓋大厦这无疑是造成巨人突发财务危机的致命处。

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并没有让史玉柱改变对“贷款”的看法:主营业务一定不能用银荇贷款否则压力会比较大,心里会不踏实

比如,保健品和网络游戏它们需要的是长线投资,我们用的都是自有资金如果真要贷款,对我来说也很容易我的抵押物很硬,有22个亿

回顾整个过程,为什么巨人会突然陷人困境呢?主要原因出在巨人集团的偿债能力上

巨囚大厦项目的失败,让史玉柱总结出了一句后来常让他挂在嘴边的话:企业最怕在现金流上出问题企业亏损不一定会破产,但现金流一斷就会完蛋(来源:综合君之瑶、《大败局》)

1.2亿头等舱商旅精英的专属杂志

关注我们,每天5分钟领略深度商财资讯。

在线提问 累计解决 7322个问题

武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 会计学堂的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已经收到您的问题请填写手機号,解答成功后可以快速查看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工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