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bim工具主要包括括哪些

以下为几种主要的贸易融资工具 公共基础贷款业务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_中大网校
以下为几种主要的贸易融资工具 公共基础贷款业务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发表时间: 10:21: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
以下为几种主要的贸易融资工
(责任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一切有商业、准商业行为的公众号、微博、微信转载,本人保留一切权利!&br&----------&br&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处女身给你了,亲。&br&&br&福费廷是指信用证项下出口端银行买断远期票据的行为,一般为议付行无追索的买断开证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远期汇票进行承兑的债权。&br&&br&有点绕,咱用大白话再走一遍!&br&&br&我们把一个远期信用证流程简单化,设置为只有四个参与者的贸易链,分别是进口商,出口商,开证行(进口商银行)和议付行(出口商银行)。首先进口商找开证行开出90 days after sight(见单后90天付款)信用证,指定出口商给定的银行为议付行,当议付行收到信用证后,通知出口商提供货权凭证及其他信用证项下要求单据,议付行同时对收到的单据进行审核,(一般这里面会有一张远期汇票,不过现在很多银行也不强制要求,毕竟不是什么法定格式汇票)审核无误后将单据寄送给开证行。开证行收到单据后再次进行审核,如果有不符点可以提示拒绝付款或要求修改(撕逼大战的开始),当然一般来说都是ok的,一旦单证相符,开证行就要向议付行发送“承兑电文”,其实大体上就是和议付行说:单据没事了,我们会在xx年xx月xx日把款打给你们,查收!”之类的话。从这个时点开始,实际上债务人已经由进口商转变为开证行了,没办法,谁让你白纸黑字承诺了呢!至于开证行和进口商之间的债权,那是你们家事,我们管不着。&br&&br&然后,出口商可以向议付行提出申请福费廷融资。&br&&br&议付行当然高兴了,因为金融同业的风险要远低于企业授信带来的风险,报价,放款。&br&&br&实际上上议付行买的就是开证行的违约风险,想想看如果工行给你出张存单,上面写30天之后利息xxxx,你会怀疑他到期不给你 吗?几乎不可能的对不对?(但其实现实生活中还真就是有不要脸的银行…留着以后说)&br&&br&下面咱说说保理,保理是指卖方将基于xxx货物契约或xxx服务契约项下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的融资方式。&br&&br&还用大白话?好的。&br&&br&举最简单的例子吧,参与者只有三个,买方,卖方,加上保理商,我们这里假定是卖方的开户行。(市场上也有很多非银行机构做保理业务,并且也会购买好的保理资产,这里先不谈)&br&&br&买方和卖方签订了一个买卖货物合同,货物是5w双袜子,由于袜子是买方市场,买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提出要收货后延期45天付款,否则就买别家的袜子,卖方无奈只能接受霸王条款。发货后,卖方实在扛不住现金流的压力,找到了银行,要求做保理融资。&br&&br&银行琢磨你们这些倒袜子的,还跟我这裹乱,不过一经调查,发现买袜子的是国资委下属一级企业,资信好的不得了,这回没有问题了,开专户,报价,放保理款。实际上银行买的是这家国企的违约风险,和卖袜子的关系已经不大了,哪怕你是路边摊都没问题(当然不可能是路边摊)。&br&&br&现在福费廷和保理都清楚了,那他们的区别到底有哪些呢?&br&&br&a. 产品大类不同,福费廷是信用证项下,保理是非证结算。&br&b. 风险承担不同,福费廷多是承担银行同业风险,保理则是承担买方授信的风险。&br&c. 福费廷有专门的二级市场可以买卖未到期的资产,而保理资产的流通相对谨慎。&br&d. 保理业务往往是打包服务,包括保理账户托管以及账款催收等,而福费廷则偏单一融资。&br&e. 最重要的是价格,价格不一样啊孩子,银行报福费廷是根据当日资金成本来报价,美金一般onshore 2.5%而offshore更是低到1%,而保理银行都是根据同期贷款参考利率,好多还要上浮10%。&br&&br&两者都算银行中间业务,周期上也都差不多,可长可短,福费廷可以从15天做到360天,保理最长可以做到2年多,所以不要从这上面分区别了。&br&&br&就这样,有问题再交流&br&&br&----------///---------我是分割线---------&br&&br&忘了谈追索权的问题,补上。&br&&br&福费廷是没有追索权的,这里指的追索权是指和出口商之间,因为福费廷英文Forfeiting本意就是放弃的意思!当然,要是开证行到期不付款,我们可是要动用“黑白两道”的力量去追索的哦!&br&&br&保理分为有追索和无追索两种,银行为了托底,现在提供的都是有追索的保理,但实操中,一般都不会走到真正去“追索”卖方的地步,大量的保理资产债务人是政府,国企,或者大型跨国公司,违约风险很小地~
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一切有商业、准商业行为的公众号、微博、微信转载,本人保留一切权利! ----------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处女身给你了,亲。 福费廷是指信用证项下出口端银行买断远期票据的行为,一般为议付行无追索的买断开证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远期汇…
一楼匿名回答的这么烂居然被顶第一?实在看不下去。你干皮包公司的通道活,当然又是匿名又怕转载了。又不是什么正经生意,机密个蛋。莫误导大家。&br&&br&问题是个好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以我个人之前在银行保理(每年亿的保理业务量),以及现在从银行出来加入商业保理公司的感悟来分享一下。&br&&br&什么是保理?原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了信用就先不用交钱,可以晚交钱,于是就有了保理,所以保理经营的是信用,这就是保理的逻辑。&br&&br& 能盈利的商业模式肯定是一个如此简单的逻辑,解决实际的企业间不用立即付钱的信用问题,但目前国内商业保理的环境很奇怪,确实没有逻辑就冲进来的不在少数,不吐槽,先说保理的渊源。&br&&br& 国际上传统商业保理的始于国际贸易中卖方给异国买方放帐期时的信任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理商从货物监管,对账,做到为买方提供信用担保,再到为卖方做融资,是很自然而然成长起来的。保理商与行业息息相关,发展到现在,很多保理商也都靠深耕一个细分行业,经营解决上下游之间的信用,账务等问题。&br&&br&传统保理的四大功能基本被定局:&br& 1应收账款管理(也可更通俗的理解为对账)&br& 2为卖方提供保理融资 &br&3为买方提供信用风险担保 &br&4向买方催收账款 &br&&br&那么寻着这四个传统功能,回到国内。&br&&br&保理是舶来品吗?也不全是,很多自发萌芽的业务其实就是保理,&br&比如&br& 1:卖方强势,主动为买方提供买方(经销商)信贷(常见于集团财务公司),卖方自己掌握物流,对账,买方信用,只是融资给了买方 &br&&br&2: 买方强势,买方(经销商)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反压卖方账期,我个人理解为买方利用自己的买方信用,利用自己对货物流通的掌握,控制了卖方的应收账款(尽量延长账期),这个模式成就买方充足的现金流了,成就大家非常熟悉的苏宁,国美。这也是国内自然生长的保理。&br&&br&3: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这是新兴的一个行业,大如天猫,京东,这种平台级公司通过掌握了物流,信息流,自然就嵌入买卖双方的资金流,提供金融服务,还有如怡亚通,等深圳大大小小的供应链服务商都属于这种(国外的UPS也是从物流进入了保理行业)。他们都自然成为了保理商,可以压卖方账期,顺便为卖方融资,可以促动买方消费,顺便给买方打个白条(等于买方信用担保)。 大家都已经在享受他们现在提供的这种保理服务了。&br&&br&4.野生的保理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保理融资,靠小贷的做法,贸易融资的做法都有,但很苦很累,因为国内不健全的法律环境,和恶劣的信用环境,随便的商业习惯,结算方式都会折磨他们。但如果本身有相关行业的积累,还是值得一做的。&br&&br&5.纯账款管理平台。现在有为小微企业做云记账的,积累一定量级的应收账款数据,伴随小微企业成长,也许将来云记账平台,还有异曲同工的细分行业的b2b平台也会成为大数据保理商,也许还会有将企业间高频次的对账需求用互联网方式解决的,而成为保理商的,纯YY。&br&&br&&br&那么这里的关键就是货物流,信息流,也是供应链,获得了供应链的掌控权,自然就获得了贸易项下的资金沉淀,你想不成为金融机构都难,现在大家都觉得阿里巴巴成为银行太自然而然了,怡亚通成为金融票贩子更是水到渠成。&br&&br&我们再回到商业保理的逻辑,b2b环节中的各个核心,财务公司(强大卖方),大型经销商(强大买方),供应链(强大物流商或平台),都自然成为了商业保理中的巨人,反而商业保理的概念太小,有点限制他们了,产业巨头正在发酵的金融梦想绝不止于保理,而他们巨人的身影,特别是金融属性的魔力,吸引了众多公司纷纷从商业保理起步拓展。&br&&br&个人认为国内商业保理目前的处境很尴尬,巨人已往银行等产业金融全牌照发展,而婴儿蹒跚学步,连货物流,信息流啥都没有,就揣着点mini资金进来借商业保理之名玩信贷了,青黄不接的感觉。 就当前这些商业保理玩家来说,商业保理的逻辑更多的是一张合法提供融资的类金融牌照,有些人想以此多搞点杠杆,有的以此提高点自身实业的利润率,有些人纯幻想着b2b,互联网平台十万亿级别的市场,还有从erp软件中的应收账款信息入手的,还有愿意纯皮包公司端个章为银行跑通道打下手的,等等,还是一片混沌初开的模样。&br&&br&个人认为商业保理逻辑的必须简单: 深耕行业,成为强势的一方掌握信息流,物流;或者作为第三方引入信用方式到更多的行业中,平顺上下游的财务状况。&br&&br&真正的天然保理从来不是从融资生长而来,但当下打着国内保理之名的却充满着融资的唳气。&br&&br&最后觉得玩味的是,商业保理的逻辑始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真的好吗?应收账款其实也正在被颠覆,众筹,订制,工业4.0,流通环节越来越少越短,新的支付结算工具,新的信用方式。。。。应收账款所贴合交易流正越来越透明,明确,为了解决&原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了信用就不用交钱,于是就有了保理&这个事情,工具和方法会越来越多,既然保理所经营的是信用,那么,用工具和方法培育出信用,用已知的这些做法引入更多行业,就是当下的逻辑。也许这个逻辑大家会觉得太高理想化了,我要的是TMD挣快钱啊,那么再接地气的梳理下短期内可能的商业保理格局&br&&br&参考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br&1.融资租赁最先是机械类制造生产商用来以租代销,用来促销的一种商业模式,那么商业保理也会这样,但行业会更宽泛,服务业都能做,类似于上面提到的为提供买方信贷。&br&&br&2.纯融资,融资租赁后来只是为了投放信贷,租赁物都明义化,虚化,那么为了融资硬找应收账款,甚至设计,包装应收账款,也是一种活法,但这种模式不可持续。&br&&br&3.纯杠杆。一个牌照10倍杠杆,以至于很多人看好银行成立金融保理公司,我并不认同。今时不同往日金融租赁的信贷扩张期,银行降杠杆还来不及,要保理的杠杆并无燃眉之急,况且金融租赁玩的是飞机,船舶,火车等巨型设备,传统银行产品根本无法撬动,而保理的功能在银行体系内有太多产品可以替代,票据,国内证,保函,各种卖方类融资贴现,质押等等,纯做保理反而格局太小。&br&&br&&br& 但这个10倍杠杆对民间金融的入局却很有吸引力,被视作金融行业的入口。所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集齐了租赁,保理,小贷,资产交易等牌照,倒腾来倒腾去。做皮包公司通道的活也可以归为此类,当年信托靠敲章帮银行做表外搞那么大又有什么用呢?只会玩坏掉。&br&&br&4.衍生品。应收账款证券化是火热的话题与方向。这个按下不表,因为国内不需要保理公司,也能玩这个,但我真觉得以国人擦边球擦到极致的思维,保理行业会把应收账款做成某种金融衍生品。&br&&br&&br& 根据我上述的梳理,你认真看的话,应该会认同保理是偏商业的,实业的,就是商业服务业,并提供了心中交易少挣钱甚至,不挣钱,来挣信用的钱,挣资金沉淀的钱的思路,这算是保理的金融属性吧。在国内全民金融的浮躁氛围中,这些也不那么重要了,不贴点金融招牌,都不好意跟人打招呼。&br&&br&好了,扯淡结束,手机上手打的,凑合看吧。
一楼匿名回答的这么烂居然被顶第一?实在看不下去。你干皮包公司的通道活,当然又是匿名又怕转载了。又不是什么正经生意,机密个蛋。莫误导大家。 问题是个好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以我个人之前在银行保理(每年亿的保理业务量),以及现在从银行出来…
保理,你在100天以后预计从李四收到100块,我现在给你95块,以后100块归我。&br&保函,你预计100天以后从李四收到100块,你怕他到时候不给,叫李四开个银行保函,到时候他不给你找银行要这100块。&br&信用证,你预计100以后从李四收到100块,但你要给李四一张收据,李四怕给你钱了你不给收据,就找银行开信用证,里面规定你只要交了收据,银行给你100块。银行收到收据再给李四,李四偿还银行100块拿走单子。
保理,你在100天以后预计从李四收到100块,我现在给你95块,以后100块归我。 保函,你预计100天以后从李四收到100块,你怕他到时候不给,叫李四开个银行保函,到时候他不给你找银行要这100块。 信用证,你预计100以后从李四收到100块,但你要给李四一张收据…
保理业务是针对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因供销或服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而P2P平台要基于应收账款做借贷撮合业务并非需要通过商业保理公司——因为一来商业保理资质并非有牌照稀缺性,P2P平台要介入保理业务是很容易的;二来应收账款只是一种基于贸易自偿的风控措施,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受让方可以是各类主体,也就包括了平台的个人投资人。P2P平台直接对接企业主体的应收账款资产是完全没有障碍的。&br&&br&那么为什么很多做供应链金融的P2P平台会和商业保理公司合作?这里面的原因也主要是商业保理公司提供项目来源,以及商业保理公司控制项目风险,例如参考爱投资的“爱保理”系列项目:&a href=&///?target=http%3A///dinvest/factoring/detail%3Fid%3D5a517a6eb707a664aprojectDes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知名能源国际物流集团采购化工原料应付账款转让项目(一期)&i class=&icon-external&&&/i&&/a&,其应收账款项目是与商业保理公司合作的,背后的原因这是基于前述两点。&br&&br&&img src=&/32e6aebb6de5d177f0dee44_b.jpg& data-rawwidth=&676&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6& data-original=&/32e6aebb6de5d177f0dee44_r.jpg&&&br&其实对于保理业务来说,商业保理公司的牌照和资质并不稀缺,保理公司的真正核心功能在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技术与能力,这是刚刚发展起来的P2P平台所不具备的。但也因为此,可以想象P2P行业如果发展起来,最容易替代的就是商业保理公司的功能。&br&&br&首先回过头来看看保理的本质,我觉得这个定义目前很多人都是很狭义的理解,认为保理单纯是一种融资方式。但正如其定义“保付代理”一样,首先应该是“保付”和“代理”两个功能——真正是基于对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了解,利用管理应收账款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从而有效控制应收账款收回风险,并基于此进一步直接买断应收账款赚取更多利润空间的机构,这个过程也间接实现了为上游企业提供融资这一结果。而国内的商业保理公司,没能够具备“保付”和“代理”的前提与基础,却唯独剩下融资这一一步到位的结果,因而风控能力很薄弱,加之融资渠道又十分狭窄,最终国内商业保理公司也就无可避免沦为一个简单的通道或者说空壳,徒增一个融资环节,徒增成本。由于未能起到应起到的作用,国内商业保理公司的竞争力相对来说十分有限。&br&&br&正如前面提到,现在P2P平台与商业保理公司合作,一个是基于P2P平台对于产业链的渗透还不够深入,本身难以大量开拓应收账款项目并很好识别其中风险,另一个则希望借助于商业保理公司的资本金、业务开发资源和管理能力做一个风险缓冲垫。但期望是美好的,现实并不一定尽如人意——如果确实是资金实力较强的商业保理公司,或者付款方实力较强的应收账款项目,更多可以通过银行实现低成本融资,对于高资金成本的P2P平台所对接商业保理公司的项目,一定程度讲都属于风险高的一类。因而P2P平台与商业保理公司合作,非但不能实现风险有效控制,反而风险将更加集中。&br&&br&所以综上我认为这种P2P平台和第三方商业保理公司合作的模式,有其存在的必要,也有其缺陷,未来也会一直存在,但也有可能出现新的方式。&br&&br&例如说到P2P平台直接对接供应链中的贸易环节,对接买卖双方的应收款融资,我认为会是一个趋势和必然——具备贸易自偿优势的供应链金融确实是最容易对接P2P平台的。现在直接对接企业应收款的例如参考道口贷的“应收贷”系列项目:&a href=&///?target=http%3A///project/detail/P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货品供应应收账款债权转让PN-道口贷[]&i class=&icon-external&&&/i&&/a&,这其中应收账款的转让省去了商业保理公司这一环节,由应收账款原债权人直接将债权转让给P2P平台投资者。&br&&br&&img src=&/f3c5fab6b0ce35e76fc2f4_b.jp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f3c5fab6b0ce35e76fc2f4_r.jpg&&&br&虽然现在做的还远不够,但如果P2P平台能够进一步深入产业链,其实对于商业保理公司来说会形成一个很强的竞争,因为互联网公司在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处理上具备很大的优势。&br&&br&首先从“资金端”上看P2P平台相对于大多没有直接融资渠道的商业保理公司而言有着先天优势。再者从“资产端”来看,基于应收账款的项目风险主要在于如何保证贸易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判断贸易环节中买方和卖方的相应履约能力,说到底是对信息流的把控——传统包括保理在内的供应链金融,大多难以得到足够有效的信息可以判断这几点,而依靠人工对于单据的收集和校验,一来出错难免,二来成本也高,而借助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却可以很大程度上低成本地解决,正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基于自己的电商平台,可以准确判断平台上交易的真实性,由于具有买卖双方长期的履约历史记录,从而判断买卖双方的履约意愿及能力非常容易,甚至通过平台本身的信用机制就可以有效控制履约风险。也就是说,即使在资产端,P2P平台同样可以利用自己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渗透产业链去深耕,利用信息技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利用互联网平台所聚合的资源有效提高供应链中单个主体的违约成本,利用支付平台实现资金流闭环,那么做着纯粹资金二道贩子的商业保理公司的竞争优势就将全无。&br&&br&所以无论从资金端还是资产端,商业保理公司都应该感到危机,不要以为P2P为自己打通了一条融资渠道,反而应该担心自己在其中如果没有真正提供价值的话很快将被P2P平台所取代。&br&&br&包括保理在内的供应链金融,将会是P2P平台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发展我想大致可以循着这样两种路径,一种是开始大量与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合作,以商业保理公司的职能与核心企业谈,进而取代原本商业保理公司的角色;另一种则是通过软件、系统及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服务,进而获取更多的交易数据和实现资金流闭环,最终实现有效率且低成本的风险管理——而本身已经是产业链中极具实力的核心企业海尔、复星、力帆,他们旗下的P2P平台“海融易”、“星之灵”、“力帆善融”这一类P2P平台,如果要是大量开展其供应链上下游的应收应付业务的话,也实在没有必要在交易结构中加入一家多余的外部的保理公司。
保理业务是针对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因供销或服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而P2P平台要基于应收账款做借贷撮合业务并非需要通过商业保理公司——因为一来商业保理资质并非有牌照稀缺性,P2P平台要介入保理业务是很容易的;二来应收账款只是一种基于贸易自偿的风控措施…
刚好这两天谈机构合作、做公司内训,都有涉及这个内容,在这里献丑,抛砖引玉。&br&&br&&br&【第一个问题,金融/保理企业赚什么钱】&br&&br&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个维度表述。&br&&br&比如说,一个维度是分为“赚贪婪的钱”与“赚恐惧的钱”。赚贪婪的钱,典型的就是银行信贷类业务和投资类业务,客户想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于是金融机构放贷给它做债主,或者投资人投资给它做股东。赚恐惧的钱,典型就是担保和保险,银行怕坏账了、个人怕得绝症了,于是花钱买平安。&br&&br&再比如,一个维度是赚“融资”、“融信”或“融智”的钱。融资大家都明白。融信,典型例子是信用支付——银承、信用证,以及保函等等,你的面子小,找个有面子的大哥撑腰,钱就先不用付了,而且大哥也不必替你垫钱,大家都卖面子。融智,可以体现为企业财务工程、供应链再造等形式。&br&&br&上面两个维度、五种钱,保理公司都可以挣。目前国内的保理公司,大都是在挣贪婪的钱、挣融资的钱。&br&&br&但遗憾的是,这两种钱,恰恰都不是保理公司适合赚的钱。&br&&br&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保理公司不是合格的金主。民资保理公司不是,国资保理公司也不是,银行系的好那么一点,但依旧不是合格的金主,因为有税务和转移定价的问题。这是保理公司出身所决定的。&br&&br&就借贷业务而言,合格的金主,严格意义上说,只有银行。保理公司(以及融资租赁、小贷、担保公司)你没有吸收存款的资格,也没有同业拆借资格,没有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支持,那么你对抗流动性风险的工具就非常单一,硬碰硬的就只有资本金。这和杠杆率无关,很多小贷公司觉得1.5-2倍杠杆太低,改个名头做保理公司,看重10倍杠杆。10倍那是行业内自娱自乐的,别真信,你看哪个银行信了?业务逻辑没搞对,杠杆高了死得更快。&br&&br&做金融,不是你腰包里有钱就有资格做金主。金主的资格在于你可以拿别人的钱做业务,可以进行错配,还可以受法律和政策保护搞“庞氏骗局”。在缺乏上述流动性工具的条件下,把别人的表内风险转到自己表内,这是替别人两肋插刀,是金融业最差的经营逻辑。&br&&br&因此,保理公司适合赚的钱是另外三种。讲这个问题,需要回到保理业务的本源,或者说保理的核心定义来说。先来看看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国际上通用的《GRIF》协议各自的定义。&br&&br&《办法》(节录):本办法所称保理业务是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其提供下列服务中至少一项的,即为保理业务:1、应收账款催收;2、应收账款管理;3、坏账担保;4、保理融资。&br&&br&《GRIF》(节译,网上常见的那版翻译问题比较多,很多地方不准确,我大概意译一下):保理……不论供应商是否出于融资意图,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以获得保理商提供的下述服务中至少一项:1、分户账管理;2、收款;3、坏账担保。&br&&br&看到最关键的差别么?《GRIF》开宗明义先把“融资”排除在保理业务的基本功能之外了,而我国银行业则认为只要基于应收账款转让提供融资就成立保理业务。应该讲,《GRIF》的定义才是真正抓住了保理业务的精髓,《办法》则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久前保理专委会的同业会议上,大家在讨论为什么国际上的保理业务都是逆经济周期的,经济形势下行反而保理业务会快速增长,而在中国则变成顺周期的,从去年开始风险集中爆发、银行保理规模开始急剧收缩?原因就在于国内把融资业务当成了保理的核心功能,和别人完全做反了。&br&&br&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有什么区别?依我说,除了主体不同,没有任何区别。保理,要当做商业服务工具、信用辅助工具来理解,保理业务本身不是合格的融资工具。为什么?因为应收账款是一种不确定性很高的商业信用,而构架债权融资工具时我们需要的是更高标准的信用、金融信用。应收账款在确认、执行、抗辩等方面,和其他实物担保品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更何况法院对这个东西还不太明白,法律本身漏洞也很多。&br&&br&换句话说,《GRIF》强调保理业务的核心功能是“增信”,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财务工具、金融工具,将应收账款这种不确定的商业信用升级为更高的信用——保理商你的工作就是管账、收钱、保买方信用风险。&br&&br&融资的本质是个信用问题,信用高了,融资自然来了。不过,对于保理业务而言,这是比较low的做法。信用高了,我们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成本更低、风险承担更低的事情。比如信用支付,不花钱把事情办了才算是高手。这里面保理商能够运用的工具有哪些?商业票据、备用信用证、履约担保(不是融资担保)等等,而且往往是逆向操作的。这是“赚融信的钱”。&br&&br&“赚恐惧的钱”,卖信用保险是一种,但本质上这个算是保险公司的菜,只是保理商的一种辅助工具,特定场景很好用。还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也是一种资产管理嘛?银行不专业,我们做得比银行专业,就可以赚银行的钱了,帮他降低不良率。同样,我们做得比企业专业,可以赚企业的钱。核心是定位清楚自己是个服务商,靠技术做风险识别和风险转移,别真把风险揣自己兜里。租赁、典当等等业态原本也应该是这样,但可惜大家光盯着放高利贷的利润,都以为自己是金主,和银行做同质竞争,或者求包养做影子银行,反而主业的活儿没有做好,利润往往就让风险给吃掉了。&br&&br&“赚融智的钱”是对保理商业务能力要求最高的。前面说了,主要是供应链再造和财务工程。要深谙贸易、财务、金融、法律等工具才能干这个活儿。比如税务上,可以通过BVI等构架帮避税;财务上,通过调节资金流,把资产留在升值的国家地区把负债留在贬值的国家地区,或者调整汇率风险;可以利用不同货币、市场间的差价倒腾钱;再比如表内、表外资产的腾挪……融智往往是服务大公司的,尤其是跨国企业,中小企业很难用上。&br&&br&不懂上述技术的人说“保理公司不融资给客户就没法开展业务,客户只要钱”,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选择的客户选错了,要么是保理公司自己思路没打开。难道患者去看病,指定医生开什么药,医生不加检查判断就给开么?那还要医生做什么。&br&&br&中小企业融资难,真心不是同样作为中小企业的保理公司能通过融资解决的问题,因为你自身融资就是个问题。这两年还有保理商、租赁公司试图通过自建P2P解决融资问题的,且不说合规问题,单讲财务也真是不算账啊,不知道互联网是玩烧钱的么?保理公司真拿自己当金主,杠杆玩高了,只有死得更快。&br&&br&要知道,解决企业缺钱的问题还有别的道路,增信、信用支付、商业服务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融资一条路走到黑。&br&&br&保理牌照其实是个蛮NB的牌照,你处置的资产是企业的现金流,将各种工具、各种合作机构组合起来,把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现金、存货,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乃至债权工具和股权工具打通,才是切入到利基市场的盈利之道。银行的金融工具最多,为什么组合不起来给企业做系统性的服务?体制的问题、部门利益的问题。同样,金融分业经营,对于有资产管理能力、会组合资源的人而言,是低风险赚钱的机会。&br&&br&&br&【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应收货款证券化】&br&&br&证券业务我不擅长,胡扯几句请方家指正。&br&&br&首先,应收账款证券化不是一个严谨的定义,保理资产的证券化、银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证券化都应该算在这个范畴内。这里只说说保理资产的证券化吧。&br&&br&“证券化”这个命题我就不喷了,中国都是风险不随交易转移的“伪证券化”,走中国特色的证券刚兑之路。&br&&br&去年,国内发行了几单“保理资产证券化”产品,我没有一一跟踪,但刚好同某单产品资产包内的两个资产方有业务关系,了解一些情况。这两笔资产都是客户经理报材料过来,我直接退单不让去做项目尽调的“不合格应收账款”。&br&&br&为什么这样讲?前面说了,应收账款资产本质是个商业信用,其实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其用以融资,我们要将其时间、数额等要素固化,依据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则通知买方并得到确认,实现资产的破产隔离,甚至借用其他工具或手段阻断买方的抗辩权后才能认可其债项信用。&br&&br&因此,已经逾期的呆坏账请走开,买方不能确认的应收账款请走开,真实性不能确认的应收账款请走开……保理业务的一个核心风控点,是贸易的自偿性,或者说债权真实转移后资金流在保理商账户的闭合,资金流闭合不了的应收账款也请走开。这些不合格的应收账款都没有资格作为保理资产。&br&&br&产品披露中,避而不谈债权信用,不披露债务人,单搞个卖方大股东回购承诺作为还款保障,这是啥意思呢?岂不是摆明秀心虚,告诉大家打包卖的根本不是保理资产么?&br&&br&于是这又是个“中国特色保理资产证券化”,呵呵。作为同业,只能说有人先行先试是行业的进步,祝愿到期顺利兑付吧。
刚好这两天谈机构合作、做公司内训,都有涉及这个内容,在这里献丑,抛砖引玉。 【第一个问题,金融/保理企业赚什么钱】 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个维度表述。 比如说,一个维度是分为“赚贪婪的钱”与“赚恐惧的钱”。赚贪婪的钱,典型的就是银行信贷类业务和投…
如何给保理公司审批流贷,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已经碰到不少案子。保理公司有扩大业务的需要,向银行借款就成了保理公司的一大需求,那么悖论在于,既然银行可以直接给卖方提供保理服务(保理也是银行的传统贸易融资业务),为什么还要放款给保理公司。&br&&br&先来简单梳理一下保理公司的业务模式,为简化模型,以货物销售合同为例:&br&&br&保理(Factoring),&卖方&(借款人)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传统的有商业银行,在本案指保理公司,也可以是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种通道),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br&在这里,我们看到保理商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两项:&br&&br&(1)资金融通;&br&(2)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在无追买断式保理下,由保理商承担坏账损)。&br&商业银行在&保理&领域的优势体现在第一点,但弱势在第二点,即提供服务。我在从事信审工作之前,在国有银行做过风险经理的工作,当时一家保理客户,每个月处理的发票就是几百张,需要一张张录入系统,而放款又放不了几百万,遇到应收账款违约,借款人还要自己拿钱出来垫付,但银行内部规定发生三次以上无法回收就必须冻结额度不再使用,分分钟可能逼死客户。&br&其次,保理业务里的水太深,特别在商业流通领域,一般的商业银行几乎没有能力去评估风险。过去有一家保理客户是做床上用品的,销售渠道走大卖场超市,然后拿了开给卖场的发票向银行融资。几个月下来,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发现卖场汇过来的钱每次都要比发票金额少很多,当时怀疑客户发票做假,但通过各种渠道验证增值税发票都是真实的。进一步了解下去,卖方给供应商的钱,是按发票金额扣除进场费,货架费等各项费用之后的净额,理论上能够拿到打六折的钱都已经很好了。吃一堑长一智,在做保理的过程中银行信审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而专业的保理公司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犯错误。(题外话,不久之后这家企业就倒闭了,资金链断了,还好我们退出的比较快)&br&&br&上面扯远了,都在说为什么保理公司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还是分析一下给保理公司&授信&我们的关注点:&br&&br&定性:&br&(1)管理层背景和股东背景;核心人员过去的从业经验;&br&(2)风险评估机制,审批制度和贷后应收账款管理,催收的技术;&br&(3)客户的行业结构,准入门槛。是否只做特别熟悉的行业上下游客户;&br&&br&定量:&br&(1)应收款的构成,五级分类,逾期率,逾期回收率,最终形成不良的损失率,来评价保理公司的风控水平;&br&(2)短期偿债能力,主要看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匹配,是否存在短贷长用导致的流动性缺口;&br&(3)息差带来的利润率有多高。成本/收入比是多少,利润来自于纯利息收入,还是应收账款管理服务收入;&br&(4)资产负债率,是否过渡杠杆融资;&br&&br&授信方案设计:&br&(1)应收账款回笼百分比,资金监管做的如何;&br&(2)保理公司是否还要将应收账款进一步转让或质押给银行,作为进一步的风险缓释;&br&(3)股东是否提供额外的担保;&br&(4)银行贷款是采取订单融资的模式逐笔发放,还是传统流贷模式一次性发放,活着做成资金池,随借随还;&br&(5)对&卖方&应收账款的限制,比如那些地区哪些行业的应收账款;&br&(6)财务指标的约束;&br&&br&暂时就想到这些。希望有用。
如何给保理公司审批流贷,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已经碰到不少案子。保理公司有扩大业务的需要,向银行借款就成了保理公司的一大需求,那么悖论在于,既然银行可以直接给卖方提供保理服务(保理也是银行的传统贸易融资业务),为什么还…
敢于做这件事的,都在两端有自己的渠道,客户端和资金端。我只说比较成熟的模式。&br&&br&客户端的核心一般是大型的央企、国企,对他们做产业链开发(一般是对其上游延伸,下游资质比较好的也有),帮核心客户扩大帐期。这个一般要对核心客户和产业链客户做双额度控制,据我参加过的保理公司审批会看,他们风险控制措施甚至操作系统都跟银行的差不多。&br&&br&资金端除了股东注资一般还是靠银行,合作紧密的可以直接跟银行系统对接,银行对保理公司的授信其实还是看它客户的情况,实质上有点像前台外包。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前台外包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保理公司这里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很多时候,作为保理商核心客户的大型企业在某行授信已满,或者说银行因为关系不到根本无法介入,或者因为地区限制行业划分限制无法直接授信,就需要从保理商转一手,做类似再保理的业务。&br&&br&回到题目,保理商的业务逻辑和银行保理的业务逻辑其实没有本质差异,也不需要什么差异化竞争,它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银行因为内外政策限制无法直接介入而又符合授信政策的客户,做一个通道。&br&&br&如果还有理想主义者觉得情况不是这样,我只能说:我说的是真挣钱并且风险收益率最高的模式,虽然它一点都不性感。&br&&br&虽然写得很简单,但是要严肃地说一句:&b&本篇严禁转载包括日报&/b&,酌情删除。
敢于做这件事的,都在两端有自己的渠道,客户端和资金端。我只说比较成熟的模式。 客户端的核心一般是大型的央企、国企,对他们做产业链开发(一般是对其上游延伸,下游资质比较好的也有),帮核心客户扩大帐期。这个一般要对核心客户和产业链客户做双额度…
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是本笔贸易的直接收入(如应收账款)或者间接收入(如预付款获得货物后的销售收入),用途也是与本笔贸易直接相关的,如备货,组织生产等。因此贸易融资对单笔交易安全性的评价比对借款人的综合评价更加重要。这也是有的时候我们把贸易融资称为“单笔”的原因。&br&而流动资金就有意思了…用途广泛不针对某笔确定的交易(一般叫日常经营周转,多么鬼扯的说法啊),可以备货,可以组织生产,也可以发工资,第一还款来源也很不确定(一般叫企业综合收入,同样鬼扯啊),所以对于流动资金贷款银行会对借款人做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信用等级,抵质押物等)。&br&嗯,就酱,说清楚了咩?
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是本笔贸易的直接收入(如应收账款)或者间接收入(如预付款获得货物后的销售收入),用途也是与本笔贸易直接相关的,如备货,组织生产等。因此贸易融资对单笔交易安全性的评价比对借款人的综合评价更加重要。这也是有的时候我们把贸…
谢邀。&br&作为一个新员工,想要迫切的学到本领,快速成长的心情我也能体会到,毕竟自己也曾经小白过。我会给你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推荐,但更重要的是要&b&理清楚自己处在什么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什么?&/b&以下为自己总结的经验,望能帮助到你。&br&&blockquote&&b&原则:工作阶段的需要决定你学习的内容。&/b&&br&&b&作为新员工,你在工作上路径为:了解产品 —& 上手办理 —& 熟练掌握 。
&/b&&/blockquote&&br&&ul&&li&&b&了解产品&/b&&/li&&/ul&目前你处于这个阶段,如果阅读很多系统化得书籍不仅不能帮到你,反而让你更加困惑,一来没有实操经验,学起来没有感知;二来耽误你很多时间。
&br&&b&这个阶段我建议:&/b&1.重视银行的产品培训;2.大量阅读记忆产品资料,多做一些产品对比,有助于加深理解;3.向你的师父讨教学习经验。尤其说明不要认为既然和师父沟通就可以随意一些。尽量带着准备好的具体问题,低级问题尽量不问,很多人发现师父也不是那么热心那么有责任,那需要找找自己的原因。精力上就是精通主流业务,熟悉一般性业务,知道小众业务。
&br&&b&罗列资料如下:&/b&&br&&ol&&li&入职培训及培训资料&br&&/li&&li&银行在线学习系统的资料&br&&/li&&li&信贷产品的产品手册,自己对产品的一些分析对比资料(也可以问师傅要一些类似资料)&br&&/li&&li&向师傅讨教(学习方法&更多的产品资料)
&br&&/li&&/ol&&br&&ul&&li&&b&上手办理&/b&&/li&&/ul&这个阶段,就要开始累积自己的经验了,这个阶段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实操性,上手办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流程细节,而这种细节是从书本从文章中没办法获得的。&br&&b&这个阶段我建议:&/b&1.多和与自己工作最密切的同事沟通,多和与自己同一届进去的新员工沟通,分享一起获得的新经验;2.你的师父往往是你最大的财富,因为他有至少几年的实操经验,勇于向师父讨教经验;3.这时需要看一些行业操作手册、管理手册,行业内的规章制度。&br&&b&罗列资料如下:&/b&&br&&ol&&li&同事和同一届入行的同学之间的经验交流&br&&/li&&li&向师傅讨教的实操经验&br&&/li&&li&行内部的一些规范手册,包括行业信贷政策、信贷产品手册、评审指导手册、信贷管理手册、风控管理手册等&br&&/li&&li&一些多年从业者所写的业务指导书籍,如:《优秀信贷客户经理基础知识》、《优秀信贷客户经理业务指引》等&br&&/li&&/ol&&br&&ul&&li&&b&熟练掌握&/b&&/li&&/ul&这个阶段,你已经对业务了解一二了,实操已经不是问题,需要往理论方向去提升,重要的是去深化了解行业动态,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各种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法规。这样你就会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看到自己手上业务的全貌,自己就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br&&b&罗列资料如下:&/b&&br&&ol&&li&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税法、会计法&br&&/li&&li&行业内书籍,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国际贸易融资:实务与案例》等&br&&/li&&/ol&&br&最后,在推荐几个自己用的几个不错的公众号,碎片时间多手机打开就可以看,特别适合金融从业者(尤其是银行、信贷、基金等)。有些公众号已经小有名气,可能大家都听过,有些还是比较小众,但是内容却非常有劲道,值得推荐。&br&&br&&ul&&li&&b&金鸦 crowgem&/b&&br&&/li&&/ul&&img src=&/1fdec2380_b.pn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分享的内容比较宏观,属于原创翻译,推送频率为3-4天一篇,但是文章内容质量上乘。文章以美国宏观经济报告为主,还有一些名词的深度释义。文章排版很有质感,内容干净无广告,重点推荐。&br&&br&&ul&&li&&b&Bank资管 yinhangziguan&/b&&br&&/li&&/ul&&img src=&/5f0d852a9f8edbb42753_b.pn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聚焦于银行的资管业务,以及围绕银行的各种新闻事件。每天一篇,用来了解银行讯息着实不错。内容涉及资管业务、银行从业者报道、业务术语、线下活动组织等,值得推荐给大家。&br&&br&&ul&&li&&b&信贷白话 xdbh01&/b&&/li&&/ul&&img src=&/4d6ddf0a3a22_b.pn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用大白话的形式将信贷业务的方方面面讲述透彻,此为一个所运营,最大特点就是实操性,会细化到放贷如何做风控,信贷专业名词解释及应用,偶尔也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感想。推送频率不固定,值得推荐。 &br&&br&&ul&&li&&b&银行联合信息网 yinlianxin888&/b&&br&&/li&&/ul&&img src=&/99a26fa55dee303c44c4c3_b.pn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主要也是聚焦银行新闻。这个就比较功利一些,不过每天会推送新的讯息,还是不错,如果前面三个都不满足你的胃口,这个你就可以加上。 &br&&br&以上,喜欢请支持一下,也欢迎更多的银行从业者补充
谢邀。 作为一个新员工,想要迫切的学到本领,快速成长的心情我也能体会到,毕竟自己也曾经小白过。我会给你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推荐,但更重要的是要理清楚自己处在什么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什么?以下为自己总结的经验,望能帮助到你。 原则:工作阶段的需要决…
本质区别是,福费廷是金融机构信用。保理(除双保理外)是商业信用。&br&其他区别很多,但基本都是基于这个特点衍生出来的。&br&--------------—————————————&br&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东西上面那个答案能说这么多…本质区别啊…
本质区别是,福费廷是金融机构信用。保理(除双保理外)是商业信用。 其他区别很多,但基本都是基于这个特点衍生出来的。 --------------————————————— 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东西上面那个答案能说这么多…本质区别啊…
保函 最容易理解,就是银行出具的保证,原则上对客户的各种需求都可以出具。分为从属性和见索即付(独立性)两种。&br&&br&信用证 分为两种&br&跟单信用证 是依托于基础贸易的,是开证银行承诺在贸易单据形式相符的情况下承担付款责任;&br&备用信用证 也称为担保信用证,是在客户双方约定的情形出现时,银行将履行其承诺的责任。其适用范围和保函高度近似,甚至可以说除去部分法律外观,其逻辑基础是完全一致的。(好比说支付宝就像是个红条款备证,其核心条款为:消费者的付款由支付宝代管,若规定时间内店家未发货或发货有瑕疵,则支付宝对消费者退款……)&br&换个角度说:跟单证开出来,一定且必须用到,不用就收不到款了;备证则是备而不用,且最好是不要用到,用到了就说明有一方违约了。&br&&br&保理 是基于应收账款转让而提供账务管理、收款、承保买方信用等服务。&br&保理本身和融资没有必然关系,但由于受让了应收账款,由此产生了一个信用的还款源,再根据这个债权信用本身(或再次进行增信处理后),通过其他工具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开立保函、跟单证、备用证、直接发放借款……等等。&br&(能够对“保理”理解到前述层次的,应该属于登堂入室的程度了。多数人还是简单且错误地将保理等同于应收账款融资理解的。)&br&&br&学习保函业务,着手点是《合同法》、《担保法》等(谢谢 cattia liu 知友补充:国际保函惯例 URDG 758/458)&br&学习跟单信用证,着手点是 UCP 600,以及CISG、Incoterms&br&学习备用信用证,着手点是 ISP-98 以及 UCP、URDG&br&学习保理,着手点是 GRIF(现在FCI整合IFG后,正在对拟出台替代 GRIF 的 Factoring Model Law 征求意见,也可供参考)&br&&br&很多人认为国际保函就要适用URDG,跟单证一定是用UCP规则,备证必定是ISP规则。实际上这几个规则是可以交叉使用的,不是这种机械对应的关系。例如 SWIFT 700 电文不必须用UCP,对工程类业务也可以用ISP;760 电文更是可以自由选用ISP、URDG、UCP或其他规则。&br&&br&最后要说的是,保函、备证都是国外做保理业务时经常使用的工具,但国内普遍还不大懂怎么用。
保函 最容易理解,就是银行出具的保证,原则上对客户的各种需求都可以出具。分为从属性和见索即付(独立性)两种。 信用证 分为两种 跟单信用证 是依托于基础贸易的,是开证银行承诺在贸易单据形式相符的情况下承担付款责任; 备用信用证 也称为担保信用证…
&b&这个问题问的很赤裸裸,很现实,通过这个问题基本能猜出你的保理公司应该是注册在深圳的(猜错也别打我&.&),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请自行选择观看&/b&&br&&br&&br&&b&理论不多说了,前边大咖们解释的很详细,我只针对你的问题作答&/b&&br&&br&&br&&b&先啰嗦一种在中国很普遍的叫空手套白狼的商业思维,如果你不能理解,说明你不是老板,或者没有在离老板很近的圈子里呆过,很简单,能借鸡生蛋的时候不赚白不赚,所谓银行这种古板管理体制下的金融机构,其实也会参与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比如房地产,不多说,就此打住=。=&/b&&br&&br&&br&&b&不谈你应不应该融资,就谈如果老板让你去融资,你要怎么融&/b&&br&&br&&br&&b&1.银行杠杆融资,本身保理就像小贷公司一样,可以从事该业务,但不想多说,因为目前国内98%的保理公司可以在这一条上歇了,有这个能力和资质的保理公司也一定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跟某家银行上过床了;&/b&&br&&br&&br&&b&2.做资产渠道商,面向银行、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就是把你手里收到的比较优质的应收账款资产,转让给他们,也可以理解成你是银行的小蜜蜂,银行懒得自己去采蜜,而且对这片花丛也不熟,你采来花蜜,分你一口得了;规划好自己的产品和风控机制,从战略合作的角度多找些银行谈谈,几轮谈判和纠结下来,能成的很多,只要你的风控体系能得到银行的认可,并且自身能在交易结构中提供诸如回购啊,远期收购啊之类的增信承诺,利润是双方公分的,四六或者三七开;&/b&&br&&br&&br&&b&3.做资产中介商,跟上边没啥区别,依然面向银行、小贷一类,只不过你不做风控了,他们直接自己做风控,你纯粹撮合一下而已,收个百一或者百二的中介费,完事;能被银行亲自看上的,一般第二轮的时候也不带你玩了;&/b&&br&&br&&br&&b&4.找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你做产品发行商,做个SPV弄个产品管理商,就是负责事中管理的,把手里的应收账款资产打个包,比如3000万,挂牌到交易所里,等人来摘牌;个别不是很正规的金融资产交易所里,可以做成后置交易,就是你没有放款形成真正的资产交易,但是你把所有的合同都签齐了,现在支付手段很先进了,资金流转速度很快,别人一摘牌,钱到你手里后,你再把款放出去,前后有个几小时的时差都无所谓;&/b&&br&&br&&br&&b&5.与信托合作,把手里的资产规划规划,凑个1亿,应收账款直接转让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确权债权债务关系后,委托你做信用管理商,通过保管行面向第一批上游或者下游直接放款,这是第一次放款,比如1月1日放款,而你3月1日正常收回了,信托公司不管,你可以接着放款,让这一个亿不停的周转,中间更换债务人也没啥,做好确权就行了,现在电子签章系统很完备,都是网上签合同省人工,只要12月31日,你把信托要的本金和资金占用费什么的如数给他就行了;你要做劣后,风险绑定嘛,一般是20%的比例,看大家怎么谈了,谈的越低杠杆越大,杠杆最大的做到了20万倍,具体是谁就不说了;&/b&&br&&br&&br&&b&6.如果做垂直行业保理业务的,可以自己成立个供应链管理公司,取得该行业的贸易资质,诸如食品流通啊、酒类销售啊之类的,都不是很难,这个搞不定你也没必要在一个行业玩下去了,让老板动用自己的资源找上市公司或者比如海某小贷啊,阿某小贷啊之类的,出让40%股权给他,具体多少看着谈,因为就是个SPE而已,注意印花税就好了,拿了股权他注资,也不一定要一次性注资,看业务情况,比如某采购商需要融资购货,你从他指定的供应商那买来,钱给供应商,然后你赊销给这家采购商,利息什么的都变相开在发票里了;&/b&&br&&br&&br&&b&7.互联网金融,2016年8月份以前你可以直接向互金平台转让手里的债权,现在不行了,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金融产品经理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想怎么绕开监管,所谓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天生的冤家嘛,还是跟第六条说的一样,搞个SPE,让SPE转让应收账款债权就好了,因为他就是一家贸易公司,也不是专业放款人,转让债权属于商业信用行为,但是要注意额度限制;&/b&&br&&br&&br&&b&8.利用核心企业的银行授信,比如银行给他授信了100亿,你给他20亿,他去银行开张100亿的承兑出来向上游付款,当然实际操作是根据业务情况一笔一笔来的,不细说了;好些核心企业不想鸟你,因为开承兑占用他的授信额度,跟你一样核心企业也有空手套白狼思维,所以这一条放在最后,但也有不少做成的,事无绝对;&/b&&br&&br&&br&&b&9.没见过其他玩法了,有的话请教导。&/b&&br&&br&&br&&b&--------------------------------------------------------------------搞个分割线,统一回答,不个别回复了&/b&&br&&br&&br&&b&1.不少人虽然没有点赞,但是在给我发的私信里询问具体实务操作情况,基本上我是没有太多时间把这些东西写详细的,也就是大概写写,表达出意思就好了,事实上中间涉及很多专业内容,考虑到我也不是什么满口文言文的专家,尽量用大白话给大家白话白话就完了,只要没偏离事实就好&/b&&br&&br&&br&&b&2.在第5小条里我写错了一个数字,是2000倍杠杆,而不是20万倍,因为是万分之五,我打字的时候比较快,脑子里随便一除就写上了,实在是个人太蠢&/b&&br&&br&&br&&b&3.关于我的立场,----我是赤裸裸的资本人性论者,-----我是实干者,金融产品工作中,关于交易结构设计、监管规避措施、风险转嫁、风险隐藏、资金再利用、保值增值、资金账户流转、构架SPV/SPE、虚增利润、结构化设计等等等等吧,我是抛弃教科书的,很简单,就算最新的理论书籍,也要比真实的一线市场情况晚至少3年以上,当然你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金融的知识体系还是很庞杂的&/b&&br&&br&&br&&b&4.&/b&&b&请不要以为我写的简单,而事实也是这么简单,事实上,每个项目单独立项来做的话,都需要3-6个月的时间来完成&/b&&br&&br&&br&&b&5.&/b&&b&以上,在金融业中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叫做---------------------资本运作,学名叫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这项业务是金融产品的前沿阵地和敏感地带,所以开篇我即提醒了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不适;大概有不到1%的金融从业者从事该项业务,所以想要具体学习的知友可以以此为方向&/b&&br&&br&&br&&b&6.真的是巧合特别多,昨天刚回答了这个,今天就收到了新规内审意见稿,在此倡导大家规范从业,切莫过贪,以下po上请大家一起看看吧&/b&&br&&br&&br&&b&央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内审稿&/b&&b&:&/b&&br&&b&一、监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b&&br&&b&二、主要内容:&/b&&br&&b&1、禁止表内资管业务。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b&&br&&b&2、限制非标资产投资。明确禁止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但允许发专门产品,投资于其他非标产品,需要限额管理、禁止期限错配,逐步压缩非标资产规模。&/b&&br&&b&3、集中度限制。双十限制,单只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和发行规模的10%。&/b&&br&&b&4、禁止资金池操作。不得期限错配,需要风险隔离。&/b&&br&&b&5、资本约束和风险计提。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按照产品管理费统一计提10%风险准备金。&/b&&br&&b&6、统一杠杆要求。对于结构化产品,优先份额/劣后份额的杠杆倍数分别为固收类3倍、股票类1倍、其他类2倍。对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总资产/净资产设定140%和200%的限制。对单只产品,按照穿透原则,合并计算总资产。&/b&&br&&b&7、消除多重嵌套。除FOF、MOM外,不允许资管产品投资其他资管产品。&/b&&br&&b&8、限制通道业务。不得提供扩大投资范围、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b&&br&&b&9、允许发行小公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机构和符合条件个人),可豁免注册许可。&/b&&br&&b&三、关键点:“新老划断”。不符合规定的产品,逐步规范,到期后不再续发。新产品按照规定执行。&/b&
这个问题问的很赤裸裸,很现实,通过这个问题基本能猜出你的保理公司应该是注册在深圳的(猜错也别打我&.&),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请自行选择观看 理论不多说了,前边大咖们解释的很详细,我只针对你的问题作答 先啰嗦一种在中国很普遍的叫空…
&p&个人经验主要集中在保理领域,对供应链金融的其他领域涉足不深,简单说点个人的体会。&/p&&p&首先说说供应链。&/p&&p&每个独立的企业都是一个“节点”,上游+下游形成一个“环”,推及上游的上游、下游的下游乃至供应链两端的终点就形成“链”。从“一点”、“一环”和“一段链”的角度提供金融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操作思路。当我们谈论“供应链金融”,是指立足于供应链物流、现金流、信息流、商流,运用链上的整体信用以降低风险、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金融服务。&/p&&p&在这个基础上,我个人观点,立足于“一点”的金融服务不能称为供应链金融,因为它是割裂的,缺乏供应链的属性;立足于“一环”的金融服务,开始带有供应链的属性,但往往仍是局限的、割裂的;而立足于“一段链”的金融服务,才真正贯通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用。目前金融服务商所提供的“供应链金融”,绝大多数都是基于“点”或“环”的,很少有金融机构能够从“链”的深度切入。真正实现“供应链”金融,是需要深度切入生态环境的:一种方式是金融企业同供应链深度合作,将多个环节贯穿起来,但受制于能力、地域等限制,难度很大;另一种方式是对生态体系有掌控力的大企业牵头来做这个事情,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在尝试了。两种方式都各有所长,亦有所短,但都有机会。&/p&&p&然后说说保理及其他常见的供应链金融工具。&/p&&p&以典型的生产型企业(一点)的经营循环来看,它在生产经营循环中贯穿上下游(两环)的主要阶段包括:&/p&&p&订单——采购原材料——原材料入库——生产——销售&/p&&p&从这一小段供应链来看,可能的需求及解决方案包括“订单阶段的资金需求”、“库存阶段的资金需求”、“销售阶段的资金需求”(实际企业用钱时是无差别、各种需求混同的,这个划分是从运营结构、风险结构等要素上做的理论划分,下面也是从风险的角度展开讨论)。但在现实中,这三种需求并不一定都存在。企业缺哪个阶段的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收、支的节点在哪里。强势企业付采购款可能在6个月后,而收销售款可能是预付款提货,这样不但没有资金缺口,还能够产生资金沉淀(典型就是国美、苏宁模式),财务报表上是“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而上下游的企业财务报表上则分别是“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这其中蕴含着解决供应链现金流问题的一个关键思路——信用支付,暂且按下不表。&/p&&p&“订单阶段的资金需求”,在供应链金融体系,通常是对应“订单融资”工具解决的,对应的风险是订单执行,本质上是做一种预期:上游能够提供原材料,客户能够完成生产,买方能够履行付款。这是一种很大的风险,因此做订单融资看的是买方,大企业能够确认,或招投标类项目是比较好的,还款来源是经营现金流,但金融机构本身没有太多控制手段。是风险极高的。&/p&&p&“库存阶段的资金需求”,在供应链金融体系,货押类比较多,保兑仓融通仓等也都属于此类,优点是有实物,缺点是对实物的控制容易落空、对实物的定价容易有偏差。风险上比订单略好,但依旧是风险很高的。&/p&&p&“销售阶段的资金需求”,跟单L/C、备用L/C、、保函、保险、保理……工具比较丰富。优点是销售既成事实了,就等收钱;缺点之一是太滞后,往往缺钱是在采购环节、库存环节。对于保理而言,还要问的问题包括:贸易的真实性如何验证?卖方主张的应收账款是买方承认的应付账款么?金额、期限能固化么?买方期后主张商业纠纷怎么办?买方到期出现信用风险怎么办?保理业务的核心操作模式都是围绕这几个问题构建的,但操作难度是各种金融工具中较大的。&/p&&p&最后,说说供应链的现金流问题及非融资性的解决思路。&/p&&p&(恕先留下提纲,稍后不忙时补上:贸易型融资,从链的角度实现增信,电子票据的机会)&/p&
个人经验主要集中在保理领域,对供应链金融的其他领域涉足不深,简单说点个人的体会。首先说说供应链。每个独立的企业都是一个“节点”,上游+下游形成一个“环”,推及上游的上游、下游的下游乃至供应链两端的终点就形成“链”。从“一点”、“一环”和“…
首先要说明:房地产工程项下供应链融资,非常常规,简单的业务,合法合规,不存在擦边球。 &br&房地产项目供应链的还款来源基本上是已经确定的项目贷款。不论是工程项下保理或者是银承,都是用开发贷还的。所以本质上还是要对项目本身有判断。房地产企业是不是提供担保根本没所谓,因为开发贷的收托支付直接去供应链融资客户的监管账户,直接就还了保理。这么点东西银行当然会知道…不要把银行想得这么傻嘛…所以现在很多银行(应该是全部银行)把房地产项目供应链融资纳入房地产规模管理。那么房地产供应链还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就是把开发贷的贷款期限延长六个月而已。&br&另外,房地产的表内融资奇货可居,三年期中期开发贷上浮50%也也不过9%,相比直接融资简直就是廉价资金,房地产企业趋之若鹜,但是由于全行业压降,表内开发贷基本上就不要作为主流融资方式啦。&br&尽管央妈降准,各位同业应该感觉到资金价格不降反升,当然春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个人认为由于外资对人民币普遍看跌,大量资金流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最近美元一年远期价格较即期价格上升3%,可见是要了亲命了。&br&当然这种情况给人民币玩家带来的是完全无风险的高掉期收益,配合跨境人民币远期信用证大有作为。也很多机构都在卖出人民币看跌期权来套利……简直了,令人发指!那么欧元-瑞郎掉期到底哪家强?(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br&啊呀~好像这题说的是房地产嘛……&br&那么房地产融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逐渐加速由表内转向表外,产业基金(平安银行好像很威的样子,谁帮我投个CV啊?),信托、资管、债务融资工具、债务性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工具将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这些方式对投资者的要求更高,也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管太多不行,管太少也不行)。&br&各位,准备迎接直接融资的时代吧!&br&——————————————————————————————————————&br&大过年的,我要克制一下……&br&有说要么违规要么赔钱的。&br&说违规的,银监口关于房地产贷款的文件没有一条提到不允许放供应链。关于贸易融资的没有一条提到了下游不能是房地产。银监直接对房地产法人面的成文约束很少,应该说对任何贷款品种的细节约束都很少,最多强调贸易背景真实,您要觉房地产供应链融资是违规的,麻烦您去查出来违了哪条规。&br&说赔钱的,我给跪了~&br&定价、产品和期限选择在合规的前提下客户经理应该有相当大的决定权,谁说贸易融资定价一定要比开发贷低??EVA低而已啊,我多赚点利润行不行啊?在可以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要选EVA占用低的产品……你们行不考核EVA和RAROC么?给开发贷延半年有什么问题?长半年好还是爆掉好?我当然知道住宅三年,商业五年,自用出租十年咯……项目评估的销售测算是怎么做出来的?市场法啊!2012年做的项目评估销售测算部分放到今年来看是不是很呵呵啊?是不是感觉我特么的还不如不放款呢……问题如果这个项目12年底做的测算,13年6月拿到预售证,到了年底才卖掉30%,14年滞销全年才卖掉30%,15年可是要全部还清哦~?偿债保证比留够了么?预售资金专户的钱管好了么?管不好要被吊起来打哦~~?最大还款能力是很牛逼,但是专户管不好也没用啊~~~要爆了!怎么办?还好前六个月是工程项下保理,还有六个月时间多出来可以降价卖房子,企业也能喘口气。&br&刚入行的时候我觉得那些设计产品的人肯定比我高到不知道哪里去,我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后来随着经验的增长觉得自己水平也不错,那些总行的人也就这样吧,直到最近总是在琢磨交易结构和套利,最后发现自己花了很多时间设计的结构要么是有硬伤,要么早就在做了,才发现自己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br&一行三会和行内的规矩就这么摆在这里,其中的组合有千变万化。比如信贷手册告诉你AA-以上的客户可以放信用,那么是不是每个AA-以上客户都一定要走信用呢?有的交易结构或者产品组合能给客户规避掉很多东西,甚至可以让它看上去不那么有风险,但是我们帮人打工的,这些钱都是投资人和储户的,放款或者投资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觉得有风险就别做,为储户和投资人负责,也为自己负责。
首先要说明:房地产工程项下供应链融资,非常常规,简单的业务,合法合规,不存在擦边球。 房地产项目供应链的还款来源基本上是已经确定的项目贷款。不论是工程项下保理或者是银承,都是用开发贷还的。所以本质上还是要对项目本身有判断。房地产企业是不是…
&p&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回答。&/p&&br&&p&如果对题主这个问题进行拆解,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p&&br&&p&&b&问题一:银监会规定中的“未来应收账款”是指什么?或者说,结合银监会的立法用意,哪些未来应收账款不应作为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对象?&/b&&/p&&br&&p&&b&问题二:普通租赁合同(非融资租赁)项下的未到期租金,是否属于前述“未来应收账款”?&/b&&/p&&br&&p&一、要回答问题一,我们要先来梳理银监会对于“&b&未来应收账款&/b&”的立法用意。&/p&&br&&p&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一份行业规定,即&b&《&/b&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b&》&/b&。该《规范》首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保理业务做出了系统性的规定。&/p&&br&&p&《规范》中对“保理业务”的定义:&/p&&p&&i&保理业务是指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i&&/p&&br&&p&《规范》中对“应收账款”的定义:&/p&&p&&i&本规范所称应收账款指权利人因提供货物、服务或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包括现有的和&b&未来的金钱债权&/b&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i&&/p&&p&&i&本规范所称应收账款包括下列权利:&/i&&/p&&p&&i&1&/i&&i&)销售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等;&/i&&/p&&p&&i&2&/i&&i&)出租产生的债权,包括出租动产或不动产;&/i&&/p&&p&&i&3&/i&&i&)提供服务产生的债权;&/i&&/p&&p&&i&4&/i&&i&)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费权;&/i&&/p&&p&&i&5&/i&&i&)其它。&/i&&/p&&br&&p&从上述条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普遍认识是把“未来的金钱债权”也作为了保理业务项下的“应收账款”,也明确把“出租产生的债权”界定为可从事保理业务的应收账款。&/p&&br&&p&2、日,银监会出台了银监发[2013]35号文,即《关于加强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称《通知》)。《通知》中首次提出了“未来应收账款”这个名词,并把“未来应收账款”列入了银行不得进行保理融资的对象范围。&/p&&br&&p&《通知》中对“未来应收账款”的定义:&/p&&p&&i&未来应收账款是指依据合同项下卖方的义务未履行完毕的预期应收账款。&/i&&/p&&br&&p&《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中国的商业银行保理业务迅速增长,通过保理业务获得银行融资已经成为企业间较为流行的一种获取流动资金的方式。但是由于中国商业社会的普遍不诚信,大量出现了由于应收账款形成的贸易背景不真实而引起的保理纠纷(能源钢贸,这都是银行的痛)。在这些纠纷中,除了虚构交易文件骗取融资的之外,另有大量纠纷的情况是,贸易双方虽然存在真实、有效的贸易合同,但卖方尚未履行或仅部分履行交货义务,却利用该等贸易文件项下的全部账款向保理商叙做保理业务(很多情况是根本无法实际区分善意和恶意)。由于保理业务的实质是应收账款的转让,而在卖方尚未履行或者仅部分履行交货义务时,就以全部的应收账款为基础叙做保理业务,这无疑会给保理银行带来极大风险。因为一旦卖方无法继续履行交货义务,买方将得以行使&b&先履行抗辩权&/b&或&b&同时履行抗辩权&/b&(参见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六十七条规定),应收账款也将在法律上失去存在基础。&/p&&br&&p&3、日,银监会发布了2014年第5号文,即《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再次重申了前述《通知》中关于“未来应收账款”的相关内容。&/p&&br&&p&&b&由此可见,银监会作为监管部门,为了控制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中的风险,对于可用于叙做保理业务的“应收账款”采取了比中国银行业协会的行业规定更为严格的解释标准。其所指的“未来应收账款”就是合同收款一方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全部履行的合同义务所对应的那一部分合同款项,用更法律术语的话说,应该是“付款方仍有可能用先履行抗辩权或同时履行抗辩权进行抗辩的合同款项”。&/b&&/p&&br&&p&二、接下来,我们自然而然的迎来了下一个问题,即“租赁合同项下的未到期租金是否属于银监会所定义的未来应收账款?”&/p&&br&&p&租赁合同属于《合同法》中的有名合同,整个《合同法》第十三章都是有关租赁合同的专章条款。从法理上看,租赁合同不同于买卖合同,卖方的交货义务是一个瞬间义务;而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义务是一个持续义务,即在整个租赁合同期间持续性的将租赁标的的使用权让渡给承租人,持续性的确保租赁标的符合约定的租赁用途,同时,除非租赁合同另有约定,出租人还负有维修租赁标的的持续性义务。由此看来,租赁合同项下的未到期租金,很难被视为一个确定的应收账款,因为一旦出租人无法持续性的履行其租赁合同项下的义务,承租人完全可以依据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六十七条规定行使抗辩权,合法的拒绝支付或者少付租金。&/p&&br&&p&承租人针对租金行使抗辩权在实务中虽不是特别常见,但也时有发生。比较常见的情形包括:&/p&&p&?
出租人违约,提前结束租期(例如出租人找到了出价更高的承租人或者出租人需要自用);&/p&&p&?
出租人未确保租赁物符合租赁用途(例如租赁的办公或生产场所因房屋本身结构原因未通过消防检查);&/p&&p&?
出租人失去将租赁物对外出租的权利或可能(例如出租人系二房东,失去转租权利,或者租赁标的灭失、损毁、遭遇拆迁等);&/p&&p&?
出租人因未及时履行租赁物维修义务,导致承租人无法正常使用租赁物等等。&/p&&p&而这些情形都非常类似于卖方尚未履行或仅部分履行了交货义务(如果你将整个租赁期间内租赁物的完整使用视为货物的话)。&/p&&br&&p&&b&结合法律条文的分析和对银监会立法意图的揣测,有耐心的看官看到这里,不难得出结论:“&u&租赁合同项下的未到期租金应当属于银监会所定义的未来应收账款,因此也不得由商业银行叙做保理业务&/u&”。&/b&&/p&&br&&p&三、问题到这里就结束了么?&/p&&br&&p&其实并没有。又耐心又细心的看官一定会发现,按照这个逻辑,其实所有的持续性义务合同项下的未到期应收账款都有可能属于银监会定义的“未来应收账款”。因为只要是持续性义务合同,就意味着一旦收款方未能持续性履行义务,付款方就必然获得抗辩权。而在《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定义的应收账款中,“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等”、“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费权”都属于持续性义务合同产生的收款权利,是否这些持续产生的应收账款也属于“未来应收账款”而被排除在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之外了?&/p&&br&&p&问题讨论到这,差不多就讨论不下去了。我个人妄自揣测:银监会当时是火烧眉毛,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想清楚,就把“未来应收账款”这个限制先给抛了出来,但对于“未来应收账款”在实务操作中的定性,仍然存在着模糊不清的操作空间,也给银行的风控出了一道难题。&/p&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回答。 如果对题主这个问题进行拆解,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 问题一:银监会规定中的“未来应收账款”是指什么?或者说,结合银监会的立法用意,哪些未来应收账款不应作为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对象? 问题二:普通租赁合…
&p&银行出保理坏账的唯一原因,就是以银行前台客户经理的学习态度、社会经验和努力程度,他们的能力还远远识别不了真保理和假保理之间的区别。&/p&&p&只要客户提供给银行的合同、发票和应收账款转让确认函是真的,而且不是给关联方做的保理,我还没听说有做坏账的。坏的保理全部是假的,哪怕发票是真的,交易背景还是假的。&/p&&p&而且以国人的智商和能力,即使不做假保理,都可以把“保理”发展成一种非标资产。如果有机会去中登网查查保理登记信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u&现在做保理业务最多的既不是银行也不是保理公司,而是融资租赁公司。&/u&大量P2P产品通过做成保理卖给融资租赁公司,以至于商务部最近对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排查都把这一点放在重要事项中。&/p&&p&所以逆向选择后,银行只是把保理作为一种流动资金贷款品种的补充方式。&/p&
银行出保理坏账的唯一原因,就是以银行前台客户经理的学习态度、社会经验和努力程度,他们的能力还远远识别不了真保理和假保理之间的区别。只要客户提供给银行的合同、发票和应收账款转让确认函是真的,而且不是给关联方做的保理,我还没听说有做坏账的。坏…
保理其实不仅仅指应收账款融资,真正的保理还需要开贴来讲了。但是国内大部分人对于保理的看法还仅仅停留在融资,题主所说的发展迅速也是指融资,这里就融资来谈吧。保理的本意还是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尤其是一些优质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大部分保理公司缺乏优质的风控体系,缺少优秀的保理业务团队,不能有效地把控保理业务风险,不敢也不能大量参与中小企业业务,转而参与风险目前相对较小的平台业务。就和融资租赁一样成为了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的工具。&br&一方面政府融资平台积累了大量的财政应收款或者关联平台应收款,又有美化财务报表进行其他融资的需求;&br&一方面保理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更为便利,没有固定资产抵押相关的要求,只需要做应收账款登记或质押。&br&最后,平台依然存在着极大的融资需求,在现在信托面临各种监管的形势下,融资租赁、资管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成为后信托时代的替代品,保理作为一种替代品发展迅猛。
保理其实不仅仅指应收账款融资,真正的保理还需要开贴来讲了。但是国内大部分人对于保理的看法还仅仅停留在融资,题主所说的发展迅速也是指融资,这里就融资来谈吧。保理的本意还是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尤其是一些优质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但实际的操作…
&b&从银行实务考虑,小谈几点&/b&&br&1、流动资金贷款是为满足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括弧,左边百度来的。。。。。其实流动资金贷款主要就是为了维持企业运作支付的资金,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薪酬、缴纳税收等,与此相对的概念是固定资产贷款,该贷款主要用于基建、购买设备等固定资产。包含人民币,外币贷款。当前银行对流动资金贷款的用途有监控,需要采取受托支付,一般银行实务中,流贷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br&为什么不主要用于发工资、支付公关费用? 尼玛 工资都发不出、营销费用都出不起的企业,银行又不是活雷锋可能贷款给他吗?&br&流动资金贷款简单的讲就是:&br&&b&·不用于赌博嫖娼(嗯 应该还没有单位赌博嫖娼的罪名吧)等违法违规用途&/b&&br&&b&·不用于买车、买房、买设备、办公桌椅等固定资产投入&/b&&br&&b&·用于买原材料、购买低值易耗品、发工资、请客吃饭、缴税交电费等等&/b&&br&2、贸易融资,顾名思义就是和贸易相关的融资,依附于贸易往来的一种融资方式,虽然融资主体也是企业,但是这个融资的背景一定是融资主体有一宗或者多宗贸易,有兴趣可见百度&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U--sdrTb1EDk5L6okOp_ZWpoSGeaHKBACyzMEKn0CvynwRlZ6o1PshOElSPMFoi3QVO7YUYwJyQ6JJgf79dnV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贸易融资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贸易融资其实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包括国内贸易融资和进出口贸易融资吗,,好吧,可能是有这么一种分类方法吧,如宁波银行就是如此&a href=&///?target=http%3A//.cn/gsyw/jcywyfw/zjyw/jckmyrz/index.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进出口贸易融资&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cn/gsyw/jcywyfw/zjyw/gnmyrz/index.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内贸易融资- 宁波银行&i class=&icon-external&&&/i&&/a&;但是实际上某些银行的实务中,提到贸易融资,是指进出口的吧,本人更倾向于按照这样的概念:&br&融资的主体主要是进出口商,随着国际贸易中三大主要结算方式(TT电汇、LC信用证、D/P托收)的展开,典型的贸易融资产品有:开立信用证;进口/出口押汇;信用证议付;打包贷款;订单融资等等,&br&&b&简单的讲就是:&/b&&br&·谈了庄生意,有了订单,进货没钱咋办?&br&找行长来一发,先融资!&br&·货物已发,太平洋上颠簸着,美元还没汇进,又要急用钱咋办?&br&找行长来一发,先融资!&br&·信用证开来,开证行承诺付款,但是几天、几个月之后才付款,又快过年了&br&行长不在也可以找业务经理来一发,总之,先融资!&br&&br&&br&扯多了,主要区别,&b&银行实务角度&/b&&b&来看&/b&,除了上头所说,还包括以下几点:&br&1、贸易融资发放背景一般是有真实贸易的发生,无贸易背景,谈不上贸易融资;流贷发放背景就多样化了多,可以是没钱支付货款、年底支付薪酬、中央台天价广告费不够等等,可以没有贸易进行。&br&2、流动资金贷款发放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钱,直接到了账户,期限6个月以上很普遍;贸易融资除了贷款,还应该包括并不是直接的钱,比如信用证、汇票等所谓的表外业务,期限6个月以上不太多。&br&3、欢迎朋友们补充&br&&br&假设对贸易融资的理解就是进出口的贸易融资,那么至少还有以下区别:&br&5、贸易融资发放对象主要是进出口企业,要求不算低,至少也得有一定规模的海关进出口吧;流贷发放对象则包括进出口企业,更包括非进出口企业,如小五金机械配件制造厂,菜市场门口卖手机的个体户、肉联公司等等,银行实务角度,范围更广。&br&6、流贷以人民币发放为主,外币较少;贸易融资人民币 外币参半,有些贸易融资产品还规定了外币贷款是不能结汇的,而流贷的外币贷款是可以结汇的。&br&&br&&br&上述所谈的主要是&b&银行实务中&/b&,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应该不是在用途上,而是在贷款形式、贷款背景等吧;其实如果这两者&b&在&/b&&b&广义上讲,&/b&还是有许多交集的:&br&比如说信用证议付/出口押汇,显然属于贸易融资,但是议付、押汇出来的钱同样可以用于购买原材料、发工资、请客吃饭、缴税交电费,其实这未尝不是一种流动资金贷款啊。&br&就看朋友们对
短短四字,怎么理解了。&br&&br&&br&欢迎亲拍
从银行实务考虑,小谈几点 1、流动资金贷款是为满足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括弧,左边百度来的。。。。。其实流动资金贷款主要就是为了维持企业运作支付的资金,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薪酬、缴纳税…
作为保理公司从业者,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讲,银行就不应该给保理公司批流贷。专业的做法就是对应项目走,和租赁公司一样,审核标的资产是否为合格应收账款,评估债权保障的效力如何,考核保理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和回收实效。额度可以给预批一个,但具体项目不通过评审的话,额度只能看不能摸。&br&&br&有国企股东背书或者硬资产抵押,都不是无视保理公司业务特性的理由。这和保理商资质好不好没有半毛钱关系。资质好不代表具备业务能力。中信保理资质如何?平安保理资质如何?坏账排行榜老大老二。这是业务逻辑问题,是原则性问题。
作为保理公司从业者,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讲,银行就不应该给保理公司批流贷。专业的做法就是对应项目走,和租赁公司一样,审核标的资产是否为合格应收账款,评估债权保障的效力如何,考核保理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和回收实效。额度可以给预批一个,但具…
哈,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自己其实也没有太想清楚。但是如果我要来回答的话,我个人觉得知识结构达不到(脑容量有限哈)。但是会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去拆解这个问题,以力图搞清楚,究竟题主问的问题的定义和核心难点在哪里。【没办法,我喜欢问问题,不喜欢答问题。我觉得怎么得出结论为往往比结论是什么要好玩很多】&br&&br&1.应收租金的证券化和应收租金的保理的区别。证券化也是很典型的将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移的一种方式,保理也是。设计成两种产品,从法律上说(权利义务和权利的本质有何区别,对价的是什么),从事务上说(比如现金流的测算,现金流的安排,特别是几种常见的用来做证券化出表的三个原则来看)。粗略地说,保理的发展,最早是从从非融资性保理来的。在国际上的话,更多把&b&保理理解为代位权,而不是债权的买卖(合同项下权利转让)。&/b&就你的例子来说,正儿八经的按照保理的概念去理解的话,应该理解为租客的租金是包租公的房子的使用权的对价,然后我作为银行或其他保理商,&b&本质上是替包租公去催收租金是管理收租金这件事情,行使的是代位权,只是由于我对租客十分信任或者脑子不太好使,我觉得租金是十拿九稳的,就提前替租客垫付了租金,行使的本质上也是代位权。&/b&&br&这种方式也解释了为什么保理的应收账转让,往往和合同履行的瑕疵很有关系(看看沃尔玛的供应商们,基本最后尾款都会有dirty dispute,最后告诉你货物的称重不够,质量不过关云云,将应收账款直接扣减了),以及具体产品设计当中,所谓的专户汇款,4账目管理等等的设置有关。应收账款的权利,并非纯粹的、独立的金融债权债务关系,应收账款是和原有事物或者权利交易的一个对价,和原来的交易关系是不能分离的。这个话题引申下去,会变成,&b&什么样的应收账款才能当成合格的融资质押物或者作为保理操作的标的呢?&/b&&br&例子:日本的应收账款证券化‘;台湾的应收账款的质押(AR)和保理(Factoring),还有当时台湾各大银行做保理最后做的基本都死掉了(特别是当时对融资租赁公司的)&br&&br&2.应收租金这个东西,对于商业地产来说(经营性物业)本身就涉及到资产价格。大部分商业地产的市场价格,都和其租金有关。商业地产的真实抵押率(就是用市值算)等等,往往和应收租金也是离不开的。也就是说,&b&应收租金波动的风险其实基本上也就是物业价值波动的风险&/b&。换句话说,如果我是银行客户经理或者风控,针对经营性物业做融资,我更愿意做抵押融资,不断去更新或考察抵押率是否符合,来要求补充保证金或者追加抵押物。理由很简单,产品传统粗暴,法律权利十分完善(至少抵押商业地产他项权利可以做的很清晰),可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从风险角度,融资人的违约成本要高很多。你不还我钱,我把你铺封了;要是应收租金的话,我是应该向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哪个法院)要在什么条件追索呢?&br&&br&3.私以为还有一点,应收租金和特许经营权不同,有收租的权利,但并没有&b&真正可靠的收到租的权利。&/b&此处省略500字。。。&br&&br&4.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其实应该看看商业地产Reits的一些设计, 挺有意思。
哈,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自己其实也没有太想清楚。但是如果我要来回答的话,我个人觉得知识结构达不到(脑容量有限哈)。但是会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去拆解这个问题,以力图搞清楚,究竟题主问的问题的定义和核心难点在哪里。【没办法,我喜欢问问题,不喜欢答问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易融资工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