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CC 2017使用截图工具的时候,输入宽和高度每次都是相应比例的改变而不是直接就是那么大。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 发现提供在線 的中文网站数量有所上涨。很多网站采用几乎雷同的布局和设计提供简单接口供用户选择攻击目标的主机、端口、攻击方法和持续时間。此外大多数这些网站是在最近6个月内注册的。不过这些网站由不同组织运营,拥有不同注册用户此外,Talos还发现这些网站的管理員之间还互相攻击Talos希望能摸清创建这些平台的攻击者,并分析这些平台最近更为流行的原因

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的DDoS黑产着手阐述DDoS垺务向在线平台的转变,然后介绍最近创建的DDoS平台的类型突出他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我们将分析造成几乎雷同的DDoS网站的近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源代码。

我国的DDoS即服务黑市

DDoS工具和服务仍是中国地下黑市上最受欢迎的服务大家对我国最流行的一个黑市,DuTe进荇了调查,发现该黑市上出售各种DDoS工具包括实用的攻击工具及相关工具,如利用不同方式(包括SSH和RDP)的暴力破解工具

此外,中国的社茭媒体应用如微信和QQ存在数百个群组,专门用于开展有关DDoS组织、工具、恶意软件和攻击目标方面的交流黑客团伙成员以及充当中间人嘚代理商和广告商均可参与群组互动。

之前此类群聊提供的主要服务是攻击工具,用户可购买、下载并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这些工具忝罚压力测试系统就是此类工具中一个很好的实例。

这些工具会管理用户的僵尸网络管理并提供相关信息允许用户自定义攻击事件和选擇攻击目标和攻击方法。用户可购买该工具、下载副本将该工具与服务器和僵尸网络配合使用。黑客团伙偶尔也会将服务器或一定数量嘚僵尸机器绑定出售或提供暴力破解工具,帮助用户扩建僵尸网络但终端用户会维护和部署工具。

在线DDoS平台正在崛起

最近Talos发现群聊嘚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在线DDoS平台上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弹出广告

广告商宣传在线DDoS网站——杀神

Talos对多个此类网站进行了调查,发现它们的登陸和注册页面以及背景图片均相同

此外,Talos还发现很多网站的设计和布局几乎雷同它们都展示了活跃用户和在线服务器的数量以及已发動攻击的总数(尽管这些数量因攻击组织而异)。此外这些网站上还显示攻击组织的管理员发布的有关工具的最新更新、功能或使用限淛的通告。在网站侧栏用户还可注册、购买激活码,通过网站的图形接口或类似以下的命令行调用对攻击目标发动攻击:

杀神 DDoS组织和王鍺安全 DDoS组织的网站采用几乎雷同的网站布局

除了在设计和功能方面存在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大多数网站的域名都带有“ddos”,如“shashenddos.club”或“87ddos.cc.”由于这些网站都是近期注册的,除了基于中文媒体提供的情报Talos还可利用Cisco Umbrella的检查工具搜索包含“ddos”的最近注册域名来识别新网站。通過结合使用这些搜索方法Talos已发现32个几乎雷同的中文在线DDoS网站(可能不止这些,因为并非所有此类网站的域名中都包含“ddos”)

由于这些網站的页面大同小异且有些个人为同一攻击组织注册了多个网站,我们推测这些网站可能隶属于同一攻击组织该组织只是通过不同别名運营这些网站。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在每个网站上都注册了域名,而且利用Cisco Umbrella的检查工具检查了每个站点的注册信息

我们很快对这一悝论进行了修正。在多个网站上注册账户后我们发现很多网站与第三方中文支付网站合作,用户可通过这些网站购买激活码(一般来说代码日租费约为20元,而月租费约为400美元)而且,网站上发布的通告列出各种工具功能(称有的工具提供30–80 Gbps攻击能力而有的攻击可发起高达300 Gbps的攻击)和各种联系信息,包括提供客户服务的QQ账号和供客户和管理员进行沟通的群组账号不同页面在攻击和用户数量方面差异吔很大,例如一个页面(www[.]dk[.]ps88[.]org)显示44,238个用户发动了168,423次攻击另一个页面(www[.]pc4[.]tw)表明13个用户发动了24次攻击。

此外网站的注册信息也反映出关键差別。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注册用户和邮箱均有差异,且注册商也不同不过,这些网站也有相似之处: 几乎所有网站均使用中国注册商大多在近三个月内注册,而且几乎所有网站都在近一年内注册并且,超过半数的网站的IP地址均来自 

Talos对一个称为王者安全的DDoS在线平台關联的QQ群聊频道进行监控后得出了最终结论,即这些网站背后有多个攻击组织我们发现一个组织成员请求对有竞争关系的另一个DDoS在线组織,87 DDoS发动了攻击。其实我们在87 DDoS网站上已注册了账户。

王者安全群聊成员请求发起针对对手网站的在线DDoS攻击

Talos参与了很多与在线DDoS平台有关嘚群聊发现多名成员都在讨论发起针对对手群的DDoS攻击。事实上这些在线DDoS网站的流量表明他们可能经历了DDoS攻击。

87个DDoS网站流量峰值出现在2017姩7月1日

大多数DDoS平台长的都很像 为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多个团队都在构建几乎相同的在线DDoS平台但尚不了解他们为什么使用相同的布局,叒为什么都在近期开始出现中国黑客团队聊天群中的一位攻击者贴出了其在线DDoS平台的管理页面截图,随后我们开始深入了解这些问题背後的故事:

一位攻击者贴出其在线DDoS平台的管理面板截图

屏幕截图中为设置页面在该页面中,攻击者可选择站点名称、输入描述并输入垺务条款链接和URL链接。我们注意到几项有趣的选项这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渠道。首先我们注意到右上角的“Gemini”。其次我们注意到唯┅URL“/yolo/admin/settings.”。最后我们还注意到截屏底部的按钮,管理员可选择“CloudFlare模式”表示托管在Cloudflare

黑市中DDoS源代码是促动DDoS平台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现在有这樣一种预感:这些几乎相同的网站的兴起是因为某种可能由中国地下黑客论坛和市场提供的共享源代码。我们浏览了几个论坛搜索截图Φ的“/yolo/admin/settings”URL。我们发现多个论坛帖子都在销售在线DDoS平台的源代码该平台是一个已经汉化的海外DDoS平台。

(小编:一个论坛的朋友ID 倒念 在8月初發现源代码API中存在通杀漏洞影响大多数DDoS平台, 这就意味着使用DDoS平台的攻击者仍然可能被利用 相关描述如下

漏洞地址api/api.php api.php这个文件 调用了api/api.php这個文件。虽然 这套程序 采用了Pdo进行预编译来防止SQL注入漏洞 但是百密一疏还是让我挖到了一个注入漏洞,可以随便借用别人的流量来攻击網站 
<注入点> 这里并不是预编译,而是直接执行sql语句再加上大多数平台是PHP 5.2而且并没有开启Gpc导致这个漏洞在各大Ddos平台都可以利用 

很多帖孓的时间都是2017年初或2016年底,这正是DDoS平台兴起的时间广告中的图片和我们看到的网站一模一样:

DDoS平台广告源代码示例。说明上写着:“这昰国外的一款DDoS平台源码已经汉化,大家如果有想开DDoS平台的话可以试试” 请注意设计和设置面板,与攻击者在QQ频道上发布的截图类似並包括右上角的“Gemini”。

Talos能够获取源代码副本并加以分析显然,源代码与我们观察的DDoS网站相对应PHP文件包含与网站上匹配的图标。另外茬图片文件夹中还找到了大部分网站所使用的背景:

源代码显示,该平台依赖Bootstrap前端设计和ajax来加载内容在CSS文件中,我们发现作者名为Pixelcave通過研究Pixelcave,我们发现他们提供了基于Bootstrap的网站设计这与我们检查过的中国DDoS网站非常相似。我们还注意到Pixelcave标志出现在很多DDoS网站的右上角,并苴在源代码中作为一个图标出现

出现在所有已发现DDoS网站中的Pixelcave标志

根据源代码,该平台具有从MySQL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并评估用户身份(即攻击數量、攻击持续时间和根据用户付款允许的并发攻击次数)的功能然后允许用户输入主机名并选择攻击方法(如NTP和L7)和攻击持续时间。若攻击者支持该攻击方法且攻击目标未被列入黑名单则可以调用服务器开始执行攻击。

有趣的是源代码为不能被攻击的站点提供了黑洺单,其中包括“.gov”和“.edu”网站尽管这些网站可以被明显修改。此外源代码还有预装的服务条款(中文版),免除管理员对“非法”荇为的责任声称其服务只是为了测试。

源代码还允许管理员监控付款、未达账及登录和攻击总数并详细介绍主机、攻击持续时间和发起攻击的服务器。管理员还可以设置代码激活系统

很明显,源代码最初是用英文编写的但经修改后,最终平台将显示中文图片(如广告所示)源代码还提供了管理员通过Paypal和比特币建立支付系统的选项。我国攻击者很可能会将其转换为中文支付系统如第三方支付网站戓支付宝。事实上图片文件夹中的Paypal图标已被修改成类似支付宝的图标。

至截稿时止尚不清楚原始代码来自何处。然后有多个英文网站可提供在线DDoS服务,如DataBooter工具这些网站与中文DDoS平台有些相似。例如基于bootstrap的设计托管在CloudFlare上,其中有类似的图形表达攻击次数、用户数量、茬线服务器数量

在某种程度上,该布局与中国在线DDoS网站有相似之处

Talos发现,在过去几年攻击者在黑客论坛上出售这些英文DDoS平台的源代碼。在获取源代码或基于此的代码后我国攻击者可能会稍作修改并为我国消费者实现本地化,但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直接证据

最近中攵在线DDoS平台的出现似乎与我国黑客论坛上出售的源代码有关。这些源代码似乎是一种本地化代码起初是为英文在线开机程序编写的。

由於接口简单易用并为用户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线DDoS平台仍然大受欢迎,因此不需要构建僵尸网络或购买额外服务相反,用户可通过受信支付站点购买激活代码然后侵入攻击目标。这样即便新手攻击者也能发起强大的攻击,这取决于DDoS群组的后端基础设施强度

Talos將继续监控我国黑客论坛、关于在线中文DDoS平台的新建聊天群,以及我国DDoS产业的新趋势

原文发布时间: 2017年8月17日

本文由: talos发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安全加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安全加网站

我用 Excel 写需求文档好处如下:

如圖,我们一旦使用excel写需求文档会立即知晓需求数量,图中便有14个需求点

你还记的上一个版本做了多少个需求吗?

我们使用excel来攥写需求攵档会很明确每个版本的需求量,比如我在上一个版本里总共开发的需求点有240个左右

不论是word版本又或者是原型图标注,在这一点上都無法做到与excel相同的效果

(ps.我始终不认为原型图标注是一种需求文档的撰写方法,他应该是表现形式才对)

需求量化以后我们能做到哪些事情?

将需求量化以后我们可以轻易得到以上四个信息。

基本上每位产品经理都能生产需求但却无法将这些需求进行均衡,这也是許多创业团队的PM进入成熟团队后很难适应的问题。

每个开发团队的生产力都是有限的越是成熟的团队,周期内开发的需求量越是显得均衡比如一个月固定开发量在400-500之间。

当然开发团队的规模技术能力,以及需求复杂度都会影响可开发的需求量。

但这些的前提我們得有能量化下来的需求才行。

需求变更不仅仅是让开发测试同学深恶痛绝,也是我们产品从业人员心理的痛

谁不想消灭需求变更呢?毕竟被大家不信任以及质疑,总不是一件让人感到高兴的事情

可似乎我们总是做不到“不变更”,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变更算严重还昰在可接受范围

量化以后,这些数据就能成为我们最大的评判工具

在上个版本 一共有40个需求点出现了变更,这个版本变更记录只有20条是不是离目标近了点?

即使某个版本出现变更较多的时候比如出现了60个需求点变更,我们也能立即发现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能发现自巳对何种类型的需求掌握不足。

大概是习惯使然我们一般都会质疑产品的需求遗漏,却不怎么会留意到功能漏做一个好的团队 ,出现功能漏做的可能性比较低但在团队初期时,这个问题可是非常常见的。

我们可以借助规范的方法来避免这个问题也是寄托于需求可量化的特性,能够统计到漏做的数量 也能关注到哪些需求容易漏做。

这是word乃至原型标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需求可量化

需求量化后就可被统计而有了统计,就会出现完成率变更率

这部分就不再展开了,我们来看看除了需求可量化以外我选择excel撰写需求文档的其他好处。

这是我强调的另一个概念对于产品经理而言,这是一个分水岭:认识功能

其实有许多产品经理认识需求,但却不认识功能

这并不昰一个值得提倡的趋势,需求的来源我们可以理解成分析阶段的产物也是一种想法,思考的表现但却终要功能来实现。

互联网产品经悝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质我们的想发必须依赖功能才得以实现,而这些功能都受到编程语言的限制那就表示,功能是有限的

用户将内嫆从A产品里分享到朋友圈里如果他的微信好友访问了他分享出去的内容,那在A产品里能够记录并通知用户:你的微信好友xxx 访问了你分享的<xxxx>

这是一个需求,也是我所做过的一个需求实际的效果非常好,我们不需要将用户的微信好友转移到A产品里就能实现简单的熟人互動。

Word版本的需求文档大多是以描述需求为主,就像这个案例一样这个描述里有多少个功能,都有哪些功能我们都是不知道的。

但excel的需求文档里如果我们不认识功能,就无法撰写excel并不只是将需求点罗列出来而已。

按照列顺序依次是 功能模块 ,需求点需求描述, 參数

功能模块可以有多个需求点需求点却只能包含一个功能点。

我们只有认识到什么是排序规则什么是首次加载,什么又是翻页什麼是缓存,才能去将这些功能罗列出来并且对单个功能点进行描述。

我们只有认识到什么是参数才能在参数列里,将参数的内容独立絀来

这就反过来对我们产生了督促效果。

在撰写的过程中会反复思考需求如何实现的,并且向开发询问进行技术调研,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写出来的需求文档,就会极大的规避遗漏掉的需求以及会变更的需求。

要知道在我们掌握一个需求的实现方案之前,这份文档是写不出来的

所以,使用excel写需求文档的PM 在相同的一年里,往往能比word版本的PM具备更多的功能素材,积累更多的关于技术的認识

这并不需要学习代码,excel写需求文档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当我们进入这个行业后会逐渐的发现,功能的复用度很高

我所了解的 设计師有一些开源的素材,开发也会有封装好的SDK可以直接使用。

产品经理也可以我们的需求文档也可以积累下来,也是可以被复用的

图Φ是一个功能模块的需求文档,我们会发现很多产品里使用到发布时间的都会有一些相同的表现结果。

那么这部分的需求文档就可以复鼡到多个项目中

随着这样的模块化需求越来越多,我们自身就会积累非常高效的需求库

这只需要我们单独再建一张EXCEL,将每个版本的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集合就好了。

Excel的需求文档由于是对功能进行定义,也就是说从功能的角度来写这就导致复用性非常高,不牵扯到业务逻辑需求场景,功能就是功能

久而久之,就会让我们发现其实不同的需求所用到的功能很多都是相同的不论我们做什么样嘚项目,图片还是那个图片输入框还是输入框。

这时我们再写一份需求文档,大概只需要1-2小时从我们的需求库,提取出相应需求就鈳以了

需求库的形成,会有几个典型好处

  1. 对功能的认识可积累下来
  2. 逐渐完善需求减少遗漏

有时候,我们会反复在同一个类型的需求里反相同的错误就拿统计数字来讲吧。

统计数字现在经常被使用像是点赞数,评论数关注数,粉丝数照片数,阅读数等等非常多嘚地方使用到了统计数。

我们可能在第一次写统计数字的需求时会漏掉单位转换,没关系我们将这个遗漏掉的需求,以需求变更的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次写的时候我们会直接复用这块的需求,可能还会漏掉四舍五入同样的,还是用需求变更的方式记录下来

到后續的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我们不需要再补充了,直到不会再因为该类型的需求增加需求变更记录了,我们的需求库就成熟了

后续使鼡时,直接复用就好无须再思考了。

我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和我交流。

关注回复:知乎说不定有彩疍哦(也可能没有,随缘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