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马逊最强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前景零售发展前景

深度揭秘:香港电商为何落后于整个时代?
  文/龚进辉  前不久,乘着热烈庆祝回归祖国 20 周年的春风,香港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的美誉,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剁手党不远千里前来买买买,成为拉动香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当然,香港星罗棋布的零售体系,在让剁手党流连忘返的同时,优先满足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日常购物需求,网购也是其释放购物欲的重要选项。不过,诡异的是,无论是早期的PC时代还是风头正劲的移动时代,香港并未诞生有影响力的本土电商平台,市民只能从亚马逊、eBay、天猫等大平台下单,用“被殖民”来形容当下香港电商窘境并不为过。  反观内地市场,电商不仅迅速扎根、开花结果,诞生天猫、京东两大巨头,而且近年来不安于现状的它们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得不说,香港电商创业落后于整个时代,谈及其为何迟迟不见起色,不少人都能说出市场规模小、履约成本高等显性原因。当然,文化、创业氛围等深层次原因更发人深思。  先说香港电商不给力的显性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一、市场规模小。市场规模是互联网创业者优先考虑的问题,其中用户基数是重要指标之一。截至 2014 年年中,香港人口达 723 万,与内地6. 88 亿网民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不及一个大型城市。即便100%的香港人有网购习惯、购买力强于内地人,市场规模依旧小得可怜,规模上不去导致边际成本无法降低,盈利难度随之上升。  二、电商履约成本高。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土地是公认的稀缺资源,不仅体现在房价高得离谱,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使租金也水涨船高。无论采取哪种电商模式,仓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居高不下的租金成本让电商创业者压力山大,租个几百上千平米的仓库,花销不是小数目。  同时,别看香港地方小、路程短,高昂的人力支出使配送环节也成为烧钱的主。租金、物流两项支出,使香港整体履约成本一直处于高水平,除非达到可观的规模,否则下降可能性极低。  三、线下零售高度发达。或许你会纳闷,完备的零售体系明明是香港优势所在,为何会成为电商发展的阻力?我一直坚信,优点的过度延伸是缺点。“总有一间在附近”是香港便利店的广告语,7-11、OK便利店、万宁等在香港街头随处可见。  以7- 11 为例,香港面积约为 1095 平方公里, 900 多家7- 11 分布在各地,开店密度之高令人惊讶。密密麻麻的便利店使香港人极为便利地购买所需商品,通常下楼即可搞定。同时,购物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香港人对购物的所有幻想,几乎每个地铁站附近都有一个中大型购物中心,而且时不时举办促销活动,均在 1 小时生活圈覆盖范围,高效便捷。  久而久之,香港人对线下零售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在这种商业格局下,电商发展空间大为受限,处境极其尴尬,犹如鸡肋。一方面,电商突破空间限制的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另一方面,电商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商品多样性、更低价格、服务更贴心等优势均不明显。最终,电商只能作为补充购物手段存在,而无法成为主流,香港人难以养成稳定的网购习惯,为其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电子产品鲜明地反映出内地与香港商业环境的不同。尽管内地有苏宁、国美等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用户在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购买电子产品的积极性依然高涨;反观香港,电子产品足够便宜,市民去实体店购买既快又有保障,网购积极性不高。  乐视前亚太区执行总裁莫翠天曾分析道,“香港很多线下的销售渠道都很成熟,要让他瞬间切换网上购买你的产品,其实对很多消费者是一个心理障碍,可能会不放心,对你的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售后服务会有很多质疑。”  一眼望到头的市场前景、难以负荷的履约成本,再加上线下零售蚕食网购意愿,香港电商发展无缘地利、人和,时间更不站在它这一边,无法做大也就见怪不怪。需要指出的是,凡事事在人为,人类商业史不乏逆境重生的成功案例,只要香港电商创业者愿意打拼,仍存在一丝希望。  不过,文化变迁、创业热情消退等因素,使香港电商注定难以翻身,这才是其落后于时代的根本原因,怨不得别人。  先说文化变迁。香港人盛行“拿来主义”。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香港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余,也对西方思想、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既没语言障碍又没防火墙干扰,无形中降低“拿来主义”的成本,使亚马逊、eBay本土化之路走得尤为顺畅,香港人得以在第一时间上手,谷歌、YouTube、Gmail等欧美主流互联网产品在香港也拥有极高普及率。  总之,只要是出色的互联网产品,生活在自由之地的香港人都会热情相待,而不在意到底出自本土还是外国。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盛行“拿来主义”与内地抄袭成风形成强烈反差,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在香港人的思维中,既然有现成产品,拿来直接用即可,不会思考再做个类似产品;内地人则不遗余力地模仿产品创意,开发适合本土用户使用的产品,并通过适当的商业模式变现。  再说香港创业气氛惨淡。与同为金融重镇的上海遭遇“留不住马云”的尴尬类似,香港互联网创业氛围也不浓,其中不光鲜的电商创业尤为不受待见。除了碍于居高不下的租金和人力成本,社会主流价值观对房地产、金融等热门行业的推崇,使电商创业难上加难。  众所周知,金融、房地产、旅游是香港三大支柱产业,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加盟,拿高薪、生活稳定,久而久之,香港人变得不愿冒险,与台湾年轻人推崇小确幸生活观类似,导致创业者不幸躺枪,无法吸纳精兵强将组建一流团队,风险随之增加,只有零星的“散兵游勇”创业。  香港有创业意愿的人本来就少,更别提在被边缘化的互联网行业创业,亚洲首富李嘉诚正是“罪魁祸首”。香港是一个成熟经济体,成熟的潜台词是垄断,香港1/ 7 的私宅物业、70%的零售市场份额、近一半的港口生意、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器连锁店和主要电信、电信运营商等都是李家的,李家在香港土地、电信、水电、天然气等多个领域占据一定程度的垄断优势。  这种垄断优势导致香港创业停留在李嘉诚时代,错过了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没有诞生杰出的互联网创业者和一流公司,原本施展空间受限的电商更难有所作为。一步错步步错,就算今天马云手把手指导创业者,或许也难以改变香港电商的惨淡现状。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这些图表告诉你亚马逊的业务有多惊人
作者: 199IT来源: 199IT 14:12:32
大多数人以为只是网络购物商店,但是它其实远远不止如此。在过去22年中,亚马逊将自己变成了一个价值2750亿美元的巨型公司。它销售包括云计算服务和硬件设备在内的一切东西。下面这17张图表告诉你亚马逊的业务有多么惊人!亚马逊在1997年公开上市。它的股价当时定为18美元。现在,它的股价超过了580美元。在2015年12月,它的股价蹿升到了历史最高点675美元。亚马逊素以不懈地追求长远发展著称。它宁可牺牲利润也要追求营收增长。在2015年,亚马逊创造了1070亿美元营收,但是它的利润只有5.96亿美元。事实上,亚马逊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它超过了美国最大的实体零售商。亚马逊销售包括电子产品和日常用品在内的一切东西。这张图表表明,它是美国消费者在线购买日常用品的首选网站。它还是美国个人护理和美容产品的顶级销售商。毫不奇怪,超过一半的美国消费者计划在亚马逊网站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大多数东西。亚马逊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现在,在美国全部零售额中,只有6%来自于。由于亚马逊是美国领先的电子商务网站,因此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张图表更具体地阐释了它的发展潜力。在美国新增的电子商务销售总额中,亚马逊占有51%的份额;在新增的零售总额(包括实体店零售额)中,亚马逊占有24%的份额。事实上,德意志银行预测主流零售商的销售额将会保持持平,但亚马逊的北美销售额将会继续增长。亚马逊还在蚕食谷歌的搜索业务。这张图表表明在亚马逊带来的移动流量中,42%的移动流量来自于网络浏览器,58%的移动流量来自于它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这就是说人们在亚马逊自己的应用程序索它的产品,而不是使用谷歌等搜索引擎这样做。亚马逊也俘获了广大用户的芳心。就谷歌搜索请求次数而言,亚马逊让其零售竞争对手黯然失色。Amazon Prime是亚马逊推出的年费99美元的会员服务。会员可以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可以观看大量视频、音乐和在线图书。据这张图表显示,到2020年,近一半的美国家庭将会成为Amazon Prime会员。但是,真正推动亚马逊发展的还不是它的电子商务业务。它的真正推手是它的云计算服务AWS。该服务预计今年可以实现100亿美元的营收。亚马逊云服务远远领先于它的竞争对手。亚马逊AWS还是企业市场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业务。就营收增长率而言,没有人能望其项背。亚马逊AWS雄霸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迅速增加新的功能。华尔街分析师杰弗里斯(Jeffries)在一份研究简报中写道,“亚马逊AWS的创新速度是它的任何竞争对手都难以匹敌的。”亚马逊的最新热门产品是它的由语音控制的扬声器Echo。尽管亚马逊没有透露具体的销售数字,但是Echo一直跻身于亚马逊最畅销产品榜单上。有人预测它将会成为下一个10亿美元级别的大业务。正如这张图表所示,现在亚马逊在扬声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远远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数据频道
电商服务推荐
电子商务ERP软件
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亚马逊终于赚钱了 电子商务前景看好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1月22日对外宣布,公司去年第4季度首次赢利,每股收益1美分。
  据《今日美国》报道,亚马逊去年第4季度的表现超出了华尔街的预计,公司的净收入达到了500万美元,总收入为11.2亿美元。昨天,亚马逊股票每股上涨了24%,以12.6美元报收。
  亚马逊在2000年第4季度亏损了5.45亿美元,每股亏损1.53美元。此次亚马逊首次赢利意义重大,这说明顾客们更加习惯了网上购物这种方式,经受住了考验的网上商务活动将变得更加稳定。分析家们说:“现在经受住考验的那些公司不仅开始起死回生,而且逐渐变得繁荣。”
  据悉,亚马逊首次赢利还归功于开支的减少。去年的开销比2000年减少了24%。亚马逊公司财政部门负责人说:“公司运行更好、更顺利了。”
  去年第4季度们为了增加假期的销量,对书价进行了下调,并且还附送一些小礼物,这也使亚马逊的生意变得更好。亚马逊22日还宣布,对99美元以上的订货免费送货上门。
  尽管亚马逊成绩喜人,分析家们对亚马逊今年的经营仍然感到担心,因为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书和音像产品的销量只增长了5%,而电器和厨房用具的销量还下降了2%。
  分析家杰弗?菲勒说:“亚马逊不能永远通过削减开支方面而获利。公司需要更快的发展,这样才能使股票价格上扬。”
[ 责任编辑: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为什么亚马逊最强的电子商务零售发展前景_亚马逊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2,333贴子:
为什么亚马逊最强的电子商务零售发展前景收藏
红旗镇楼跪求解答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2016全球零售电商格局分析
据InternetRetailer最近发布的《全球1000强:全球电商的革新》称,2015年全球零售电商交易总额达到了1.74万亿美元,并在过去三年平均保持每年20%的增速。从交易额来看,排在前十名的公司分别是:阿里巴巴、亚马逊、eBay、京东、乐天、、苏宁、小米、戴尔、沃尔玛。这十家公司的总交易额占到全球的54.8%,超过一半,而排名前三的阿里巴巴、亚马逊、eBay的总份额又占到这十家的80%。从这个角度来看,几大电商巨头占据了全球零售电商市场的半壁江山,且它们对零售电商市场的控制还在不断加强。
这十家公司除了乐天(Rakuten)1家属于日本公司外,其余9家均被中美两国囊括,其中中国4家,美国5家。可以说,全球零售电商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中美两极并立的现象,这也跟全球整体格局基本一致。电商的繁荣成了一个国家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支撑。对中国而言,当下以电商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愈发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的阿里巴巴是全球电商交易额最高的公司,美国的亚马逊排在其次。2015年,前者的交易额约为后者的两倍,主要原因是二者的模式不同,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属于开放平台模式,而亚马逊主要是自营模式。若从营收来看,则亚马逊更胜一筹,以刚刚过去的2016年第二季度为例,亚马逊营收是阿里巴巴的6倍。目前,二者都是各自国家的电商主导者,但同时面临来自国内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双方都在积极开拓和布局国际市场,比如印度,印度被认为是互联网巨头国际化布局的关键一站。2015年2月和9月,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先后两次战略了印度领先的支付平台Paytm。2016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来自国际的营收为8%,亚马逊这一比例则高达32%,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评价说,他们在全球的业务非常繁忙,特别是在印度市场。
【版权提示】中商情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5,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扫一扫、与您一起发现数据的价值
每日融资简报扫一扫、掌握资本市场最新情报
中商情报网始终聚焦科技、互联网+、创业、财经、产经大数据等,目前在全国财经网站中排名居前,旗下中商产业研究院专注产业经济细分市场研究,中商可以为用您提供一手的市场数据和高价值的商业资讯,欢迎沟通交流合作!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报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