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资源分析有哪些资源?

企业里哪个部门最重要?
企业里哪个部门最重要?
--兼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位置
企业里哪个部门最重要?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排座次思想。典型的是梁山泊的故事,本来就一群被逼上梁上的农民起义军,生生就排出108个座次,你是第98位,我是第97位,就是比你大一级,你要听我的。
用这种思想来看企业里哪个部门更重要,结果会怎样?
好吧,业务是第一位,财务第二,那么人力资源排第三,电脑部、行政部等就只有往后排了。几个部门开会讨论问题,先是业务说了算,然后财务说,两个部门都不管,那就由人力资源管吧。
如果企业重视人力资源,那会怎样样?人力资源的位置要提升,超过财务,排第二位。甚至除了销售的问题由业务来定,其他问题都是人力资源说了算。
还有一种情况就看哪个部门老大入职早,哪个更强势。比如财务总监是公司的老臣子,当年跟老板一齐打天下,而人力资源总监只是刚招进来的新人,那么企业里开会时财务总监可以侃侃而谈,人力资源总监就只有夹着尾巴做人了。
很明显,这种排座次来定发言权的方式,使企业里各部门不自觉的内耗,大家不是各司其责,而是争风吃蜡,力求压倒对方。
企业里有没有最重要的部门呢?也许有,也许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应该问这个问题,那只是用梁山泊的方式来管理企业,现代企业只有管理层级之分,而没有不同职能部门重要性之分。
企业里每个部门都是不可或缺。你能说前台接待部门不重要吗?他们是企业的门面,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也许平时你觉得他们只是接接电话,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工作,但等来访的顾客对接待礼仪有抱怨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他们不重要了。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信息部门等都是一样,这些部门分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能用“重要”或“不重要”来衡量。
具体到人力资源,那么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有人会拿出杰克.韦尔奇的话,说人力资源应该是CEO之后第二重要的部门。这样的说法又回到了企业里哪个部门最重要的话题了。和其他部门一样,人力资源无所谓重要或不重要。
那么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呢?我觉得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担任着两个角色,第一个是处理日常人事行政事务的专门部门,第二个是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提出建议或方案的专业部门。
人力资源的作用不可替代,但人力资源只能是服务部门,提供意见或方案的部门,而不应该是决策部门。
为什么这样说?
这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人力资源部门直接管理的员工很少,但所做的工作却与企业所有员工有关。比如奖金制度,为激励企业员工,人力资源部门起草了一个奖金制度,但这个制度会由其他部门来决定是否采用。因为这个制度不仅仅是关乎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更是与所有员工有关。对于企业里大多数员工而言,最了解他们的不是人力资源,而是他们的部门管理层。奖金制度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有漏洞,是否适合企业员工,制度执行过程有什么问题,制度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部门管理层去观察和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企业是由人力资源来做这个决定的。奖金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订,由人力资源部执行并跟进反馈。不少人力资源从业者乐于做这个决定,因为他们觉得这就是人力资源价值的体现。但一旦人力资源开始直接参与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那么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制度无法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可:这是你们做出来强加于我的,我为什么要接受?制度的执行和反馈情况没办法清晰反映:做得好是人力资源的功劳,做得不好也就人力资源去解释好了,反正做得怎么样部门管理层不知道。这样操作最大的问题是部门管理工作的混乱,部门管理层没有工作积极性,部门员工也面临多头管理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人力资源吃力不讨好。
对比上面两种做法,我觉得人力资源还是专心做好“专家”角色,将决策的角色让营运业务部门去做更好。
也许有人会担心,其他部门不懂人力资源,怎么能给人力资源的方案做决策呢?
这里有一个营运部门的角色问题。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最终要靠营运部门。再好的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也不可能代替营运部门来处理顾客问题。企业设立许多非营运部门的目的,是希望这些非营运部门能为营运部门解决问题,使营运部门能更有战斗力。而作为营运部门则要综合考虑其他部门的力量,统一作出决策。我们甚至可以作出这样的比喻,营运部门是战斗的主体,而其他部门都是营运部门为提升战斗力雇佣的辅助部队。请什么样的辅助部队,辅助部队的意见建议应不应听,最终还是由主力部队来决定。
许多中小型企业能赢得市场,就是因为坚持了这一点。但一旦企业变大,部门增多,营运部门反而无法综合其他部门力量,导致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竞争力下降,最后失去市场。
说回具体的例子,人力资源部门起草的奖金方案,应不应该由营运部门来拍板。
答案应该是这样:营运部门虽然不是人力资源专家,但其肩负着带领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责任,企业里的决策最终应由营运部门来决定。面对人力资源部门起草的奖金方案,营运部门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纳或不采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初创团队一般需要哪些创业服务和资源,该怎么获取? - 知乎3149被浏览94856分享邀请回答/design/ ,为了方便再贴在下面(现在可能有更多更好的服务出来,时间所限就不一一更新了)1. 协同办公和生产力工具邮箱:推荐 Gmail (Google Apps),但是现在免费版只能有10个用户,QQ企业邮箱之类的也可以用。Dropbox:
太有名了,不用多介绍,安全可靠其他各种网盘:金山、百度、360,竞争正激烈Google Docs: 在协同与分享方面很好用。国内如果想稳定的用的话,需要一些技术手段,不过对互联网创业团队应该不是问题。Trello: 小型项目管理和协同等都够用了。Asana: 15个人以内可以免费用总的来说,协同方面,首先是要形成习惯和文化,然后才是工具,真正能将工具用起来,往往没那么简单。2. 招聘拉勾网: 专门面向互联网领域的招聘网站水木社区: 发帖比较管用北邮人bbs: 互联网行业发帖比较管用cocoachina:eoe:招聘是创业公司的重要工作,找到合适的人很难,但这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关于人才的标准,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以及如何面试产品经理和设计师 3. 用户体验最美应用: 收集功能、交互和视觉设计优秀的应用Dribbble:
不用解释了,是个行内人都知道App 发布网站参考: 移动应用Web发布页面的设计参考IOS 图标: iOS 的 App 图标收集,非常好的设计参考 Apple 官方版本 Google 官方版本 腾讯 CDC 翻译 微软官方中文版很多创业者的问题都是以为用户体验就是花花绿绿,就是几个漂亮图标,其实不是这样。用户体验是一个整体。知乎上也有非常多的用户体验讨论,特别是有一线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分享的经验,很值得刚刚开始动手的创业者看看。其它用户体验相关的资源(图片、图标、),详见: 4. App 相关工具4.1 统计分析友盟统计分析:Flurry:
国外一般用FlurryGoogle分析: GA 太强大了百度分析:4.2 App 社会分享ShareSDK:友盟社会分享:UI 方面 ShareSDK 感觉更好一些,不过都可以定制。4.3 App 消息推送服务百度推送:个推:极光推送:Android 平台使用第三方推送服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4.4 用户反馈友盟用户反馈: 友盟的用户反馈可以在 App 内实现用户与客服的交流。Zendesk: 需付费使用。4.5 问卷调查调查派: 同时支持网站与移动设备,有免费版本与付费版本金数据: 正在体验中4.6 网站探测工具阿里测:4.7 应用发布各种商店和分发平台,如360、豌豆荚等酷传: 一键发布app到34家软件商店足够好的应用,可以自荐给最美应用,邮箱:open# (替换#为@)5. 云服务5.1 云存储七牛云存储: 最美应用目前正在使用七牛的服务阿里云: 除去Amazon,阿里云/盛大云在国内算是老牌,但网络上的负面消息也很多。百度云:盛大云:又拍云存储:5.2 云测试Testin:百度云测试:5.3 安全与监控安全宝:阿里云云监控云盾: 阿里云监控与云盾是购买云服务后的配套服务。监控宝: 监控宝功能类似于阿里云监控,安全宝功能类似于阿里云盾,但功能上都更强大一些。5.4 第三方邮件发送服务SendCloud:Amazon SES:Mailgun:6. 代码与开发管理6.1 代码管理Github:Gitlab:Jenkins: 自动更新最新代码,并打包和部署SVN:6.2 Code ReviewReview Board:6.3 Bug 管理Redmine: 开源的 Bug 管理工具MantisBT: 网友推荐6.4 其他有用的工具花生壳动态域名: 好吧,还可以方便远程调试代码VMware-exsi:硬件虚拟平台免费版7. 更多资源知乎: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专栏(这是我自己的):Github:Stackoverflow:iOS社区Cocoachina:Android社区eoe:CSDN:ITeye:开源中国:Html5:开源中国开源项目列表: 用好开源,省时省力WordPress: 快速搭起网站8. 融资 & 法务: Raymond 是非常专业的律师,律所合伙人,担任多家创业公司的法务顾问,投融资时的法务问题可以找他。450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musical.ly等都在创业初期利用AWS的服务实现了快速扩展。言归正传,创业公司面临的问题主要计算存储能力、人才短缺及创新,而AWS云服务及云创计划在这几方面都可以提供非常优秀的支持。针对计算存储能力,云服务凭借其高容错度、弹性扩展及按需计费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初创公司在创业伊始,面临资源短缺时的选择。并且作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AWS在全球化、服务完整性、团队专业度及生态圈联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如果创业公司有意进军海外市场,那AWS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有力支持。而AWS云创计划为创业公司提供了以下资源:1. 服务抵扣券:无论处在创业的什么阶段,都可以申请AWS中国(北京)区域 的免费云资源, 提供给创业公司的起步服务抵扣额度是3000元人民币,可以完成创业初期在云端搭建服务雏形。如果公司获得了机构风险投资或者加入AWS合作孵化器后,免费提供的服务抵扣券可能增加到3万-10万人民币(或15000美元),没有每月的最低额度,并且适用于绝大部分服务。2. AWS Support 无论是开发应用程序,或者是希望在构建业务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继续扩大对服务的采用,AWS support 会根据创业者的当前或计划使用案例提供一套独特的工具和专业支持,包括对于开发人员、商业和企业的支持。3. AWS在线培训包含Business Essentials以及Technical Essentials培训,分别针对IT业务领导者及技术型终端用户,从云采用战略和IT解决方案的两个角度提供关于AWS云服务的相关培训。同时,AWS和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孵化器所在地政府以及孵化器运营方共同发展了联合创新中心以及联合孵化器。如果创业公司成功入住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孵化器,除了立刻获得最高10万人民币的AWS服务抵扣券之外,还能获得涵盖融资顾问、商业模式、业务销售、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专业辅导。此外,AWS还会在全国各地定期举办云创沙龙,提供一个和AWS技术专家和创业技术小伙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无论是针对初创公司内部的专业培训,还是来自AWS Support的外部支持,以及云创沙龙这么一个结识各地创业者的平台,都是针对初创公司人才短缺而提供的造血和输血机制。除此之外,AWS全球有超过100位帮助初创公司的专业团队,很多都是之前的创业者或者投资人,可以分享行之有效的建议和经验。而在创新层面,亚马逊将企业用到的“能力”平台化。比如,基于深度学习,亚马逊开放了包括人脸识别的Amazon Rekognition、语音转文字技术Amazon Polly及语音沟通技术Amazon Lex,初创企业可以针对这几项基础服务,针对特定的场景进行开发,从而打造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比如在本届上,就有十四家优秀企业将现场展示基于AWS云服务的创新成果,比如:全球3DEXPERIENCE解决方案领导者达索系统;国际上最早从事运动智能硬件设计的公司ZEPP ;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领跑者图森未来等而在本届峰会上,除了重量级的演讲嘉宾和十大技术分会场,在AWS合作伙伴峰上还有机会和 AWS 生态合作伙伴团队以及其他业务团队直接沟通交流,并有合作伙伴现场分享他们的成功案例。2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 个回答被折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企业的资源可以概括分成三大类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企业的资源可以概括分成三大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76|
上传日期: 01:43:0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企业的资源可以概括分成三大类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