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十三香可以代替鸡精吗厂,主要负责鸡精推广,针对餐饮,客户反应贵,囗味咸

&b&禁止转载&/b&&br&&b&————————&/b&&br&&br&谢邀。&br&&br&&p&【答主背景:前某培训学校英语教师,多年全英文环境工作经验。】&/p&&p&&br&经常会收到一些这样的私信,问类似这样的问题:&br&&/p&&p&「我想进入金融行业,每天坚持读经济学人会有用吗?」&/p&&p&「为什么我每天都在背单词,但我的英语还是提高不上去?」&/p&&p&「为什么我坚持画画好几年,但还是应聘不上设计师?」&br&&/p&&br&&p&这些问题总结下来就是:&/p&&br&&p&&b&为什么我很努力,坚持做了很多事,而在A点的我却到不了B点?&/b&&/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ebc2a75f35beeab97ab519dd6e6f2b3_b.jpg& data-rawwidth=&1414& data-rawheight=&9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ebc2a75f35beeab97ab519dd6e6f2b3_r.jpg&&&/figure&&br&&p&我们来看一下上面这张图。4个人都要从A点去B点。&/p&&br&&p&1是理想中最快的途径,一开始就知道路该怎么走。&/p&&p&2是在开头稍微探索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方向。&/p&&p&3从头到尾都在各种折腾。&/p&&p&4不管多费劲儿多努力都跑不到终点。&/p&&br&&p&见过太多的第四种类型,勤奋,拼命,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一开始就不知道往下一站最快的路是什么,拼了命在原地奔跑。&/p&&br&&p&一边用天道酬勤鼓励自己,一边还要抱怨努力得不到回报。&/p&&br&&p&你是否有意识的去探索过究竟该如何走每一步?你没有。&/p&&p&有没有检验自己到底有没有进步?你没有。&/p&&p&没有进步有没有反省过目前无效在哪里,又该如何改进?你没有&br&&/p&&br&&p&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br&&/p&&br&英语学习也是一样。&br&&br&&br&&b&【英语学习方法常见不良症状】&/b&&br&&ul&&li&&b&战线拖太长。&/b&(计划每天学1小时学1年能怎么怎么样,但除了自控力特别好的基本上大多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br&&/li&&li&&b&题海战术。&/b&(做题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些应试分数,但很难提高英语水平。)&/li&&li&&b&收集太多资料。&/b&(电脑里快存了1T的英语学习资料了,但压根儿不看。)&/li&&li&&b&用错误方法看英文电影和美剧。&/b&(结果大多是10季老友记看下来了,关掉字幕还是听不懂。)&/li&&li&&b&执着于听写。&/b&(听写确实有用,有用的方法并不代表它是个高效的方法,多数同学反映体验就是“心力交瘁”。)&/li&&/ul&&br&&b&【现实】&/b&&br&你在开始前必须面对的一些残酷的现实:&br&&ul&&li&有些人语言能力天生就是不好,你需要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花比别人多的时间才能和别人一样。&/li&&li&方法不对,再苦再努力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无用功而已,还不如去打打游戏。&/li&&li&方法对了,就是坚持不了。可以看这个:&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做到长时间(4 个小时以上)精神专注? &/a&但残酷的事实是,有人看了方法论以后可以比以前好一些,但大部分人然无卵用,这也是人和人的差距,你要承认你就是懒骨头,所以学不好那是必然的。&/li&&/ul&&br&&br&&b&【本文针对对象】&/b&&br&有高中英语词汇量&br&每天可以有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时间用来学英语&br&&br&&br&&b&【学习材料】&/b&&br&不要买一堆书一会儿看这本一会儿看那本的。&br&一本17天搞定GRE + 一本你要背的词汇书。&br&一本适合你水平的有译文的阅读书(考题里的文章也算,但是重点不要放在题上)&br&一本适合你水平的有原文的听力书(同阅读)&br&非应考:《摩登家庭》一季(不要太贪心),应考:托福、雅思口语示范录音&br&&br&&br&&b&【词汇】&/b&&br&一定要先看这一本书。&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80350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7天搞定GRE单词 (豆瓣)&/a&&br&&br&这是一个背单词的方法,和GRE词汇并无关系,所以大家不要被名字吓到了。&br&这本书说的很全面很详细了,帮助了我周围很多很多人。当然也帮助了我,完全改变了我词汇渣的人生。&br&&br&看完《17天》后再去背你要应考的科目的词汇书,相信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了。&br&&br&对于词汇量有执念的同学可以看一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922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语词汇的奥秘 &/a&&br&感兴趣可以按照17天的方法把这本书背完,你会发现这本小书背完以后会有有种奇特的魔力,就是哪怕你遇到没有背过的单词,你居然能够猜出单词的意思了。背完它以后你再背GRE也会轻松很多很多。&br&&br&&br&&b&【阅读练习】&/b&&br&如果时间允许,阅读练习推荐在背完一本单词以后开始。&br&&br&选择一本有译文的阅读书,最好是一篇一篇的。&br&不要瞧不起应考的那些文章,其实四六级、托福雅思包括考研应考的那些原题文章都不错,尤其是考研的阅读文章,里面好多都是选的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还有科学美国人的原文,我有段时间没事儿干还会当杂志看。&br&&br&基础差就从四级开始,看看自己水平,循序渐进。&br&&br&&b&1. 通读。一边通读一边把生词和句子划出来(不要直接在原文上标注中文意思)。把生词写入生词本里,加入你现在正在背的或者复习的单词书的时间表,作为新的一章。(一般一篇不会超过10个,如果超过10个你需要更换简单的阅读材料,或者先不要阅读,先去背单词。)&/b&&br&&b&2. 重点阅读不懂的句子,对照中文译文搞懂意思。&/b&&br&&b&3. 再次通读,读懂为止。&/b&&br&&b&4. 和背单词同理,按照时间表隔几天重读一次。&/b&&br&&br&每天读1篇就行了,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还累,容易放弃。&br&这样读完20篇,你的阅读水平会突然上一个台阶,你自己会有明显感觉的。&br&&br&为什么不推荐名著?&br&很多名著的用语、词汇都已经离我们挺遥远的了。而且很多人做不好时间规划,读名著会压力,很多人连中文名著每天一章都看不进去呢,别说英文了。&br&&br&之前有段时间流行“原典法”,周围很多人都试过,我也试过,体验就是俩字:“心累。”&br&当然,不容易心累的同学可以试试看。&br&&br&一篇一篇文章看得见底儿,方便做时间规划,又便于针对性应考。&br&&br&&br&&b&【听力练习】&/b&&br&很多同学练习听力的最大误区就是不肯反复听,不停在做听力题,错的还是那么多。因为你一直都在“测试”,而不是“练习”。&br&&br&另外一个误区是听不懂就一直听,就是传说中的“灌耳朵”。&br&我特别反对灌耳朵这种方法,如果你听不懂一句话的话即使你再听一百遍你还是不懂,所以不要无谓地浪费时间,还损伤听力。&br&&br&选择一个有文字的听力材料。&br&&ol&&li&&b&第一遍听的时候不要看听力原文,拿一张纸,听不懂的地方在纸上写两个关键词提醒自己一会儿查看原文的时候着重看。&/b&&br&&/li&&li&&b&阅读原文,把原文上不认识的单词查出来(只要知道中文意思即可,不要研究那些词的拼法用法之类的),然后把你刚才没有听懂的句子划出来。&/b&&br&&/li&&li&&b&第二遍看着你整理好的原文听,并且跟读。&/b&&br&&/li&&li&&b&第三遍再不看原文听,直到听懂为止。&/b&&br&&/li&&li&&b&和单词一样,隔几天复习一下之前听过的(盲听)。&/b&&/li&&/ol&&br&建议这样每天听一篇短短的,30小时左右的样子,都要不了一年,一个月以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听力会有明显的提升。然后你就会&br&&br&(推荐练习听力在早晨听,不要晚上睡觉时候听,特别容易犯困。)&br&&br&&br&&b&【口语练习】&/b&&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练好英语口语? &/a&&br&&br&&br&&b&【写作练习】&/b&&br&词汇语料的积累、仿写、修改&br&先挖个坑,之后有空来填,写作练习要说的太多。&br&&br&&br&&b&【计划】&/b&&br&&b&制定第一个时间期限和一个可以度量的目标目标。&/b&&br&&br&谨慎用“花一年时间每天一小时”这样的想法来做计划,多半要泡汤。&br&建议计划按周进行,比如说每周要达到一个什么可测量的目标,拿背单词来说,每天背50个,周末的时候测试一下成果,别闷头背,最后根本没记住。&br&&br&计划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干一样的事情,不然大脑很容易就疲劳了,然后刀枪不入。&br&&br&下面是我08年考托福的时候的寒假周计划,可供参考。&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65c98d18b2d1415b67ddc3f16e44067_b.jpg& data-rawwidth=&908& data-rawheight=&10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65c98d18b2d1415b67ddc3f16e4406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76a980d0ad05ed4fb04_b.jpg& data-rawwidth=&1106& data-rawheight=&1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76a980d0ad05ed4fb04_r.jpg&&&/figure&&br&如果你不是短期应考,想扎扎实实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学英语,我推荐你:&br&&br&先花一个月时间背单词。&br&第二个月一边复习单词一边练习阅读。&br&第三个月一边复习单词复习阅读一边练习听力。(这时候复习花的时间非常少了。)&br&第四个月一边复习前三项一边练习口语。&br&第五个月开始练习写作(仍然需要复习前面三项)&br&&br&再次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词汇、听说读写都需要复习复习复习,不复习一切学习都是白搭!&br&原理请戳这里:&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学过的东西马上就忘了怎么办? &/a&&br&&br&&br&———————————&br&&br&不足之处欢迎指正,最好能够提供一些教学案例或者研究数据,便于判断,有好的学习方法、教学观点,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但请在语言表达上尊重他人,也尊重你自己。&br&&br&(目前已不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不接受个人咨询,私信不回复请见谅。)&br&&br&&b&禁止转载&/b&&br&&b&微信公众号:hibetterme&br&&/b&&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g0gNFZfEcsoNrdN29x2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g0gNFZf&/span&&span class=&invisible&&EcsoNrdN29x2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禁止转载 ———————— 谢邀。 【答主背景:前某培训学校英语教师,多年全英文环境工作经验。】 经常会收到一些这样的私信,问类似这样的问题: 「我想进入金融行业,每天坚持读经济学人会有用吗?」「为什么我每天都在背单词,但我的英语还是提高不上…
其实日元上涨更多应该是日元的杠杆货币属性导致的。&br&首先,日元长期处于低利率或者负利率,这导致了日元的融资成本很低。&br&于是国际上的各种套利产品都倾向于需要的时候融资日元做杠杆。&br&在公投这么一个市场大幅动荡的时候无论是想做多黄金还是做空英镑都要配套的杠杆融资,这个时候日元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于是日元就上涨了。&br&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美元加息时其他国家货币对美元都是贬值而日元往往是上涨的原因。&br&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其实日元上涨更多应该是日元的杠杆货币属性导致的。 首先,日元长期处于低利率或者负利率,这导致了日元的融资成本很低。 于是国际上的各种套利产品都倾向于需要的时候融资日元做杠杆。 在公投这么一个市场大幅动荡的时候无论是想做多黄金还是做空英镑都要…
退出欧盟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英国内心中的“日不落情结”,还有英国历史上一贯的“大陆均衡政策”,所以英国人一贯认为自己虽是欧洲国家但却不属于欧洲大陆。
历史上英国无比强大,有着独特国际地位,它不愿意接受自己屈就与和欧洲大陆一系列二三流国家结盟,近代史上英国的地位一直处于巅峰,无奈与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地位逐步下降,所以英国需要欧洲又不想依赖于欧洲,同时,历史上的英国一直扮演着欧洲大陆调停者的角色,使它更不愿意去加入欧盟,即使后来加入欧盟,英国也一直享受着在欧盟中的特殊地位与特殊权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欧洲一些国家并不愿意英国加入,因为二战之后英国的国家政策一直追随美国,他们害怕英国的加入会导致美国利用英国控制欧盟,这与欧盟最初建立的宗旨违背,这也是英国加入欧盟之初许多国家反对的原因。&br&&br&
现在英国要退出欧盟,也有许多方面自己的考虑:&br&&br&(1)欧盟现在处于一个危机时刻,英国希望利用这次危机时刻以自己退出为威胁获取更大的利益。欧债危机和欧洲难民潮问题已经开始考验欧盟向更加层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而进一步的一体化进程许多英国民众却是不情愿的,特别是一贯独特的民族情绪,以致国家主权的独立性,深层次的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众多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民族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不平衡是动态存在,动态发展的,显然现在对英国而言,进一步的一体化对英国是有害的,至少对许多英国民众来说是不情愿的,脱欧自然就是一种手段,既可以牵制欧盟其他国家索取更多权益,又可以抚慰国内民众,此等好事为何不试一试?&br&&br&&br&(2)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br&英国可以立即省下每年需缴纳给欧盟财政的80亿英镑款项。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的人说,90%的英国经济与对欧盟的贸易无关,但仍然受欧盟规章的制肘,摆脱欧盟将使英国许多中小企业不受欧盟规章制度的钳制,就业机会可能会因此增多。&br&&br&(3)这是卡梅伦政府的一个策略。卡梅伦上台前,在大选中为了获取支持脱欧民众的支持,许诺在16年进行脱欧公投,在英国民众里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人支持脱欧的,所以脱欧公投也是时间表上注定会发生的事&br&&br&(4)英国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这几年在欧洲的表现一直不错,英镑坚挺,社会福利一直很高,但是由于欧盟内部政策的影响,特别是欧盟内部人口自由流动机制的影响,许多外来人口挤入英国,均分社会福利,这样导致许多英国本土民众的不满&br&&br&(5)卡梅伦曾是最初支持脱欧的鼓动者,现在却变为反对脱欧的坚定维护者,因为利用欧盟此次危机,英国已经从欧盟中获得了更多的权益,欧盟与英国的交锋中,欧盟内部已经做出了让步,现在卡梅伦的政策就是阻止脱欧,但是到底脱与不脱,已不是卡梅伦所能决定的了&br&&br&(6)上一年苏格兰差点脱离英国,现在苏格兰又开始利用脱欧事件举行下一轮的独立公投,所以英国现在在下一部险棋,一旦脱离欧盟,可能苏格兰再一次举行独立公投&br&&br&(6)同时英国对法国德国这些欧盟国家的进出口额超过美国,一旦脱欧,就会减少大约1/3的进出口,同时英镑对美元也会大跌,脱欧政治决策所导致的巨额经济损失,是英国退出欧盟最大的风险。&br&&br&&br&最后转载长江宏观固收分析师赵伟先生的一篇文章:&br&&p&&b&《一场全球性的灾难:英国脱欧蝴蝶效应》&/b&&/p&&br&今年6月23日,英国将就退出欧盟举办全民公投。目前,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退欧的民众比例超过40%,与支持留欧比例不相上下,退欧风险不容忽视。虽然此次退欧公投导火索是出于政治博弈,理性地分析退欧无论对英国、欧盟还是全球都将是一场灾难,继续留欧才是多赢的选择。但是,事件的不断发酵注定会反复冲击全球市场,万一弄巧成拙,其负面影响不可想象。
&br&&p&近年来,欧盟众多成员国经济增长乏力,债务压力不堪重负,部分成员国内的退欧呼声此起彼伏(比如,意大利和法国国内支持本国退欧的民众比例分别高达48%和41%),一旦英国“成功”退欧,那么这很可能引发其他欧盟成员国的退欧潮,欧盟将处于极其危险的十字路口——是解体还是存续?&/p&&br&&p&&b&一、英国和欧盟在历史上分分合合&/b&&/p&&br&&p&英国是最早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的国家,同时也是唯一举办过退欧公投的欧盟国家。从历史发展来看,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分分合合。从早期的拒绝加入申根区和欧元区,到近年来的拒绝签署多项欧盟一体化条约,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分歧越发加剧。&/p&&br&&br&&br&&p&&b&(一)英国最早提议建立欧盟,却很晚加入&/b&&/p&&br&&p&英国最早于1946年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但直到1973年才加入当时的欧洲共同体(欧盟前身),英国初始的入欧过程磕磕绊绊、并不顺利。&/p&&br&&p&早在1946年,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便提议建立“欧罗巴合众国”,那时的英国对建立欧洲联盟组织充满热情。在1948年,英国提出“三环外交”的构想,并积极与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共同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西欧第一个军事联盟组织。但随后的英国对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变得较为消极,在1951年组建的“欧洲煤炭钢铁共同体”以及1957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中均不见英国的身影。在1960年,为了对抗欧共体,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以及瑞典6国共同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由于成员国经济水平相差较大,政府间的合作较为松散,该自由贸易联盟并未产生实质性作用。&/p&&br&&p&随着西欧国家通过区域合作获得经济高速发展而英国经济裹足不前,在1961年英国首次主动申请加入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但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因担心英美之间的关系会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而拒绝了英国的申请。在1967年,英国再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再次被拒绝。在同一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这也是欧盟最早的雏形。&/p&&br&&p&在1972年底,英国退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1973年,英国时任首相希斯重启加入“欧洲共同体”谈判,并于同年成功入欧。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英国国会仅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入欧”决议,英国对当时欧共体的态度依旧充满着不确定和不信任。&/p&&br&&p&&b&(二)1975年英国首次举办退欧公投&/b&&/p&&br&&p&虽然在1973年成功加入当时的欧盟(欧共体),但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并不“甜蜜”,在1975年英国举办了首次退欧公投。由于当时英国民众对留欧的支持度较高,英国最终继续留在了欧盟。&/p&&br&&p&从1946年丘吉尔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到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英国为此花了近30年的时间。虽然成功加入欧盟,但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早在1973年正式加入欧共体前,英国工党已于1972年批评当时的希斯政府(保守党)未经英国人民同意便加入欧共体,并于同年3月支持了一项“由全民公决来决定英国入欧条件”的修正案。在1973年的竞选大会上,时任工党领袖的威尔逊保证如果成功当选,将“通过一次全民公决来批准重新谈判的条件”。随着工党在1974年英国大选中获得胜利,与欧共体的重新谈判便成为其必然要履行的承诺。&/p&&br&&p&英国与欧共体就重新入欧的谈判开始于 1974年4月,并于1975年3月在都柏林欧洲理事会就英国入欧的条件达成协议,前后持续了近11个月。在相关协议达成后,工党政府决定兑现其竞选承诺,并于同年6月5日将重新谈判达成的入欧条件交付民众公决,也就是所谓的“退欧”公投。最终的公投结果显示,支持英国继续留在欧共体的选民超过1700万,占全体选民的67%,英国民众对留欧的高度支持使得英国继续留在了欧共体内。&/p&&br&&p&在英国首次退欧公投中,英国大部分民众支持了留欧,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英国与欧共体就入欧条件的重新谈判解决了英国的欧共体成员资格等问题,消除了英国民众在刚入欧时对欧共体的怀疑情绪,较大程度地提升了英国民众对欧共体成员身份的认可度。&/p&&br&&p&时隔37年后,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日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重提“退欧”公投话题。他声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英国与欧盟之间的核心问题,英国将退出欧盟。他承诺如果他领导的保守党若在2015年选举中胜出,将于2017年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民众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p&&br&&p&2016年2月,考虑到德国和法国都将在2017年举行总统大选,为了避免“撞车“,英国退欧公投被提前至日进行。&/p&&br&&p&&b&(三)英国从未申请加入申根区和欧元区&/b&&/p&&br&&p&虽然英国加入了欧盟,但英国为了保持对边界的控制力和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直未申请加入申根区和欧元区。&/p&&br&&p&在1985年,欧盟内部分国家和非欧盟部分国家联合签署了《申根协议》,该协议的宗旨是通过取消协议区域内不同国家之间的边境管制,从而促进区域内的人口流动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只要持有任意一个申根国国家的签证,那么可以随意出入其他所有的申根国家。英国为了保持对边界的控制,尤其是阻止非法移民,一直未加入申根区。&/p&&br&&p&作为欧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欧元区在1999年正式成立,在欧元区内所有国家统一使用欧元作为官方货币。英国虽然在1990年加入了当时的“欧洲汇率体制”(欧元区前身),但为了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英国在1992年退出了“欧洲汇率体制”,并且始终未申请加入欧元区。&/p&&br&&br&&br&&p&&b&(四)近年来英国拒绝多项欧盟一体化进程&/b&&/p&&br&&p&近年来,欧盟持续推进财政联盟、银行联盟和开征金融交易税等一体化进程,但英国对此始终持抗拒态度,并拒绝签署多项欧盟一体化条约。&/p&&br&&p&近年来欧盟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其实质是要求各个成员国将财政、金融、经济乃至政治领域的主权逐渐转移至欧盟。欧盟大力推进一体化的进程已涉及到更具实质性的主权让渡,而这与英国对“主权”的界定不一致,它不符合英国自身利益以及对自身与欧盟关系的定位,英国因此也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p&&br&&p&从英国角度出发,它与欧盟的理想关系是在市场层面进行整合,但不涉及其他方面事务。因此在建立财政联盟、银行联盟和开征金融交易税等问题上,英国与欧盟分歧严重。从2011年至2015年,英国分别拒绝签署欧盟《银行业联盟》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
协调和治理公约》,无视德法对《里斯本条约》的修改提议,并拒绝征收金融交易税。&/p&&br&&br&&br&&p&由于欧盟在欧元区内持续推进财政、金融和政治领域的一体化进程,英国无视这些进程也使得自身被不断排除在欧盟核心利益圈之外。&/p&&br&&p&&b&二、英国本次退欧风险无法简单忽视&/b&&/p&&br&&p&在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欧盟前身)后,英国曾经于1975年举行过首次退欧公投。与上次退欧公投不同,本次英国退欧风险较高,退欧概率超过40%。此外,英国政府和保守党内部至今都没有就退欧达成统一意见,它们内部的分歧将持续影响着选民们的决策。&/p&&br&&p&&b&(一)英国本次退欧概率较高,超过40%&/b&&/p&&br&&p&与上次退欧公投不同,本次英国退欧概率超过40%,退欧风险一触即发;根据最新的民调显示,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英国选民投票选择的最主要因素。&/p&&br&&p&根据4月22日英国《金融时报》对退欧民调的最新调查统计,42%的英国民众支持退欧,而支持留欧的民众比例仅44%。在今年3月份,调查机构YouGov对16000余名英国民众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结果与《金融时报》的民调结果类似,支持退欧与留欧的民众比例基本持平。&/p&&br&&br&&br&&p&在影响选民在退欧公投中的投票选择的因素中,经济、移民、法律和国家安全因素被认为最为重要。比如,在5月份,55%的英国受访民众认为经济因素是他们在投票中最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之一,而选择移民、法律和国家安全因素的英国民众比例分别为51%、47%和42%。从结果来看,经济因素已上升成为最主要考虑因素。&/p&&br&&br&&br&&p&由于本次英国退欧公投将采用大选投票规则,因此英国民众对退欧的态度将直接决定英国的命运。在本次退欧公投中,有投票权的英国民众主要包括18岁及以上的英国本土公民、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公民、北爱尔兰公民和移民国外不到15年的英国移民。在欧盟国家中,除了马耳他、塞浦路斯和北爱尔兰的公民有投票权外,其他欧盟国家的公民均不能参与投票。&/p&&br&&br&&br&&p&&b&(二)英国政府内部对退欧的意见不统一&/b&&/p&&br&&p&英国政府内部并未对退欧形成统一意见。虽然大部分政客支持留欧,但坚持退欧的政客并不少,他们对选民的影响力无法忽视。&/p&&br&&p&在英国政府内部,支持留欧的代表人物是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和财政大臣奥斯本(George Osborne)。卡梅伦提出,留欧是“明智和爱国”的表现,留欧有利于扩大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奥斯本认为退出欧盟将给英国带来6%的永久经济损失,同时给住房抵押贷款申请者带来严重打击。&/p&&br&&p&支持退欧的主要是前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司法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和前劳工支持与养老金大臣史密斯(Duncan Smish)。约翰逊是英国政坛重量级人物,影响力非常大。在今年2月,他提出将全力推动英国退欧,并认为欧盟是一个“反民主”的组织,已经抑制了英国的行业发展和英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退出欧盟可以节省国家开支并掌握更多立法权,是“一生一次”的机会。在约翰逊发表该论调后的次日,英镑急跌1.6%。司法大臣高文浩虽然是卡梅伦好友,但他认为退出欧盟将为英国经济带来更多机会。前劳工支持与养老金大臣史密斯为了更自由地支持退欧,选择从英国内阁辞职,并发表“没有什么事物比确保英国退欧更重要”的论调。&/p&&br&&br&&br&&p&&b&(三)英国不同群体和地区退欧态度迥异&/b&&/p&&br&&p&在英国,不同群体和地区对退欧的态度差异较大。其中,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和阶层越低的群体,越支持退欧;分地区看,英格兰地区普遍支持退欧;分党派看,在野党普遍支持留欧,保守党内部分化。&/p&&br&&p&英国机构YouGov的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和阶层越低的群体,越支持退欧,而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和阶层越高的群体,越支持留欧。分地区来看,英格兰地区普遍支持退欧,而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倾向于留欧。最后,从党派态度来看,英国国内极力鼓吹退出欧盟的是英国独立党,在野党(工党)普遍支持留欧,而执政党(保守党)内部分化明显,支持退欧和留欧的议员比例分别为40%和50%。&/p&&br&&br&&br&&p&&b&三、英国为何如此执着于退出欧盟?&/b&&/p&&br&&p&作为当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欧盟的综合实力不可谓不强。那么,为何英国如此热衷于退出欧盟?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政治因素直接触发了此次英国退欧公投,而这背后英国“疑欧主义”文化的盛行、英国在欧盟的边缘游离以及英欧在地理上的长期疏离均支撑着英国长期对退欧的执着。&/p&&br&&p&&b&(一)政治原因:退欧是有效的政治工具&/b&&/p&&br&&p&政治因素是英国两次举办退欧公投的导火索。在1975年,工党(执政党)是为了转移国内压力和压制保守党;此次,保守党(执政党)是为了转移国内压力和向欧盟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p&&br&&p&比较1975年和2016年的两次退欧公投,不难发现,政治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在1975年,时任英国首相威尔逊通过退欧公投的方式化解了党内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政治威信。而2016年退欧公投的举办与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的推动密不可分,早在竞选英国首相时,卡梅伦便表示“要在两年内使英国彻底退出欧盟”。近年来,为了获得民意支持(英国民众对欧盟移民和欧盟的难民分摊政策非常反感)和化解国内疑欧派给予执政党的压力,卡梅伦和他的前辈威尔逊一样再次将“退欧”作为政治工具。&/p&&br&&br&&br&&p&在1975年的退欧公投中,67%的英国民众选择了支持留欧,而这背后是在5/03时期内英国政府与欧共体就英国入欧进行的再次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新的入欧协定,进而极大地消除了英国民众在刚入欧时对欧共体的怀疑情绪,较大程度地提升了英国民众对欧共体成员身份的认可度。&/p&&br&&p&在此次退欧公投前,卡梅伦曾于2015年12月公开阐述英国留在欧盟的四项条件:一是确保欧洲单一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二是增强欧盟的竞争力,减少对成员国经济的束缚;三是允许英国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成员国议会的权力;四是控制欧盟进入英国的移民,限制欧盟移民在英国领取就业者福利的权益等。&/p&&br&&p&对于卡梅伦的上述言论,欧盟与英国在今年2月份进行了相关的磋商,并就欧盟改革达成协议,欧盟将给予英国一定的“特殊地位”,包括不再歧视和干涉非欧元区国家、改善生产要素的流动、允许英国不加入更紧密的政治联盟以及削减欧盟移民的部分福利等。&/p&&br&&br&&br&&p&与威尔逊一样,卡梅伦以“退欧”为工具与欧盟达成了新的“留欧”协议。然而,与1975年状况不同,部分英国民众并没有因为达成新的协议而转向支持留欧,希望退欧的英国民众比例依然高达40%。“退欧”是英国政客们有效的政治工具,但这次运用它的风险非常高,一不小心就要弄巧成拙。&/p&&br&&p&&b&(二)文化原因:“疑欧主义”的长期盛行&/b&&/p&&br&&p&疑欧主义文化的产生和盛行源自于英国和欧盟之间大量的、难以调和的分歧和差异,英国民众因此对欧盟缺乏长期稳定的认同感。&/p&&br&&p&抛开政治因素,退欧话题在英国有着如此强的生命力,其背后必然有着支撑它的文化因素。对此,我们认为,长期存在且不断发展的“疑欧主义”是支撑着退欧话题在英国长盛不衰的最主要文化原因。&/p&&br&&p&英国和欧盟在对国家主权、政治制度和宗教等方面的认知上有着难以调和的分歧和差异。比如,对于国家主权,英国作为西方最早实行议会制度的国家,强调议会主权的至高无上,并认为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而欧陆国家则主张主权并非完全集中于国家,而是存在于地方、国家和欧洲等多个层面。在政治制度上,英国认为欧盟对国家主权具有侵蚀作用,并反对超国家组织,欧洲一体化被看成对英国民族特性的威胁;而欧陆国家则认同欧盟所体现的后现代国家的新型政治制度,能较易接受主权让渡与分割的概念。&/p&&br&&p&在宗教认知上,英国是传统的基督教国家,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出于对现实利益的考虑而进行了宗教改革,成为了一个新教国家。虽然英国宗教文化的具体表现与欧洲大陆国家基督教的普世主义一脉相承,但英国国教现实主义原则影响着英国在对外交往中表现出的对现实国家利益的极大追逐。比如,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始终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在对待欧洲事务上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为准则。在宗教背景下,英国对欧盟的半心半意是对形成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最好诠释。&/p&&br&&p&英国和欧盟之间大量的、难以调和的分歧和差异孕育了疑欧主义文化的产生,并促进了它的发展。近年来,在疑欧主义文化盛行的背景下,英国民众对欧盟的认同感持续下降。根据欧洲晴雨表2015年的调查,英国民众对欧盟成员国资格、欧盟委员会和欧盟议会等均表示出极大的不信任。&/p&&br&&br&&br&&p&此外,在英国政坛上,“疑欧主义”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上世纪50年代,英国拒绝参加法国和德国发起的合作计划;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从撒切尔政府到梅杰政府,都表现出对欧共体成员资格的不安,越来越多持疑欧主义的保守党议员涌现;上世纪90年代,英国出现了致力于终止英国的欧共体成员国资格的党派,如公投党和英国独立党。&/p&&br&&p&&b&(三)历史原因:英国在欧盟的边缘游离&/b&&/p&&br&&p&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国和德国一直是核心,它们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而英国一直游离于欧盟的边缘。&/p&&br&&p&从1951年成立欧洲煤炭钢铁联盟,到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在这22年间英国从未参与到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相应地欧共体的各项政策并不是为英国专项打造。事实上,在欧共体快速发展的这22年中,法国和德国一直牢牢把握着欧共体的发展方向。比如,在1963年法国和德国签署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将法德全面和解与合作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在该条约的框架下,法国逐步成为欧共体内的政治与文化领袖,而德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显然,在英国加入欧共体前,法德已经是欧共体的中轴。&/p&&br&&p&在加入欧共体后,英国希望能逐步改变“法德中轴”的现状,并形成“英、法、德”三国鼎立的态势,然而由于在主权意识、政治制度和宗教态度等方面的分歧,英国并未真正融入到欧共体中,它在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可谓“无所作为”,法德依然决定着欧洲一体化进程。比如,在1982年,法德构建了“波恩——巴黎”的合作轴心,大力推动欧共体内部的经济合作;在1986年,法德提议签署了《欧洲单一法案》,加快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步伐;在1990年,法德提出加速将欧共体从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合作的实体转变成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政治联盟;在1991年,法德主导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以及《政治联盟条约》的签署,为欧盟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欧盟成立后,德国继续积极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比如,推动欧盟机构改革、推进欧盟东扩、推动欧元区建立和加速财政一体化进程。&/p&&br&&p&无论是在加入欧共体前还是后,英国始终没有如法德一样在欧盟中取得核心地位,拒绝加入欧元区也使得英国进一步被边缘化。正如英国首相卡梅伦开出的留欧核心条件“确保欧洲单一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英国在欧盟中的被边缘化是推动英国再次举办退欧公投的主要原因之一。&/p&&br&&p&&b&(四)地理原因:英国孤悬欧洲大陆之外&/b&&/p&&br&&p&地理条件上的差异使得英国对欧洲大陆存在着长期疏离,英国民众不愿放弃对欧洲大陆的孤立传统。&/p&&br&&p&在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横亘着多佛尔海峡与英吉利海峡,长久以来英国“孤悬海外”。&/p&&br&&br&&br&&p&孤悬于外,但英吉利海峡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理位置使英国免受历史上多场欧洲战火的影响。比如,在年间,除了在时期卷入“反法同盟”战争外,英国避开了多场大规模的欧陆战争(主要是德法战争)。&/p&&br&&br&&br&&p&此外,多佛尔海峡与英吉利海峡是欧洲到美洲、非洲航线的必经之路,它是全球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英国凭借对此海峡的控制掌握了海上霸权近300年,并成就了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独特而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得长期以来英国民众在心理上与欧洲大陆产生疏离,他们不愿放弃对欧陆孤立的传统。正如丘吉尔所说“英国与欧洲在一起,但不属于欧洲”。&/p&&br&&p&政治原因直接触发了此次英国退欧公投,而这背后“疑欧主义”文化的盛行、在欧盟的边缘游离以及地理上的长期疏离均支撑着英国对退欧的执着。&/p&&br&&p&虽然公投还未进行,但当前已有40%的英国民众支持退出欧盟,仅落后支持留欧比例2个百分点,退欧风险一触即发。并且,根据最新的民调显示,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英国选民投票选择的最主要因素。那么,退出欧盟对英国的经济影响到底如何?为了对此深入分析,我们首先全面了解退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逻辑,随后从英国经济的特点出发,详细评估退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p&&br&&p&&b&四、退欧利弊:对英国经济的影响逻辑&/b&&/p&&br&&p&在分析退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时,我们必须明晰其中的传导逻辑。比如,在经济关系中,英国与欧盟最直接的联系是贸易关系,与此同时,英国不同的行业对欧盟的贸易依存度可能存在差异。如果退出欧盟将恶化英欧之间的贸易关系,而对欧贸易依存度高的行业又是英国经济的支柱性行业,那么显然,退欧将通过贸易渠道显著影响到英国整体经济的发展。&/p&&br&&br&&br&&p&&b&(一)贸易依存度高,退欧恶化贸易环境&/b&&/p&&br&&p&英国经济整体对欧贸易依存度较高,退出欧盟将使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环境显著恶化。&/p&&br&&p&首先,英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GDP)较高,长期保持在50%以上(2006年后持续高于55%),且显著高于美国、日本和欧盟平均水平(24.7%)。具体到英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英国对欧盟的贸易依存度长期保持在20%上下,且45%以上的英国出口去往欧盟,50%以上的英国进口来自欧盟。显然,欧盟是英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p&&br&&br&&p&那么,在英国对欧盟拥有较高贸易依存度背景下,退出欧盟是否会影响到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环境?答案是,退欧后英欧之间的贸易环境将显著恶化。&/p&&br&&p&我们首先从欧盟的特点谈起。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通过建立单一市场以促进区域内不同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为了促进内部贸易,欧盟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消除货物关税;二是允许商品、服务、劳动和投资在欧盟单一市场上自由流动;三是统一欧盟成员国的贸易规则,避免出口商为遵守28个国家不同贸易规则付出额外成本。&/p&&br&&p&如果英国退出欧盟,那么显然,英国与欧盟之间将不再是“自由贸易”关系,英国50%左右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流动将受显著影响。为了与欧盟保持贸易关系,英国需要与之进行新的贸易规则谈判。在欧洲,部分非欧盟国家与欧盟签订了各类贸易协定,并产生了区别于欧盟内部自由贸易模式的新贸易模式,它们可以概括为EEA-挪威模式、关税同盟-土耳其模式、双边协定-瑞士模式、FTA模式和WTO-完全脱欧模式。一旦退出欧盟,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模式可能采取上述五种模式中的一种。&/p&&br&&br&&br&&p&&b&模式1:EEA-挪威模式&/b&&/p&&br&&br&&p&挪威并非欧盟(EU)成员国,但它是欧洲经济区(EEA)成员国。作为EEA成员国,挪威与欧盟之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从而使其与欧盟间的贸易可以免除大部分关税。另外,挪威还是欧洲统一市场成员国,需要遵循统一市场的政策和规则。如果英国加入EEA,英国公司将不受阻碍地进入欧盟市场,并将继续受益于与欧盟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协议,但英国在欧盟贸易政策上没有任何发言权。事实上,如果采取挪威模式,英国将承担作为EEA会员国的费用。此外,原产地规则将适用于英国出口到欧盟的服务和商品,行政费用、额外欧盟进口关税成本可能很大,其农业出口也将遵循到欧盟关税和反倾销规则。&/p&&br&&p&&b&模式2:关税同盟-土耳其模式&/b&&/p&&br&&p&一般的关税同盟是取消内部关税,但要求会员国同意与域外国家的共同关税。但在土耳其模式下,土耳其与欧盟并非真的“联盟”:关税规则由欧盟制定,土耳其并不参与其中,还必须按照欧盟的优惠协定与域外国家贸易。如果采取土耳其模式,英国将遵循一个无权参与决策的规则。不仅英国的制造商必须遵守欧盟产品标准,而且英国将不得不遵守欧盟的共同体法律,否则可能导致市场准入暂停或征收反倾销税。这很难成为英国的最优模式。&/p&&br&&p&&b&模式3:双边协定-瑞士模式&/b&&/p&&br&&p&瑞士并非EEA成员国,它主要是通过和欧盟签订一系列双边协定的方式,参与到欧洲统一市场中。在欧盟市场内,瑞士必须遵循欧盟的管制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与瑞士之间并无服务自由贸易的协定,这对英国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缺陷,毕竟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绝对核心(后文会对此详细说明)。如果采取瑞士模式,那么英国必须与非欧盟国家重新进行双边贸易协定谈判,行政费用和时间成本将非常高,且短期内难以达成有效贸易协定。&/p&&br&&p&&b&模式4:FTA模式&/b&&/p&&br&&p&没有了欧盟的约束,英国可以更加自由地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但若与欧盟签订FTA,英国必须符合欧盟一系列的要求,仍不能自由地制定自己的政策。例如,欧盟会对劳动力市场规则提出要求,并且在所有可能的贸易竞争都会受相互监管;英国厂家要继续遵守欧盟产品标准和其他技术规格。相比瑞士模式,此模式的优点在于英国可以进入欧盟的服务业市场,虽然并不是完全顺利。挪威与瑞士均采取了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因此这种模式类似于挪威模式和瑞士模式。&/p&&br&&p&&b&模式5:WTO-完全脱欧模式&/b&&/p&&br&&p&完全脱欧是一种极端情形。如果英国完全脱欧,将不再参与到欧洲统一市场,此时英国与欧盟就如同一般经济体间的往来,两者贸易完全适用于WTO规则,关税则采用WTO最惠国待遇标准。与挪威模式、瑞士模式相比,完全脱欧显然将使英国与欧盟的贸易面临更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且,作为一个非欧盟经济体,在与非欧盟国家的对外贸易中,英国也将面临更多的非关税壁垒如边境管制、不同技术和环保标准、配额限制等。&/p&&br&&p&从各类贸易模式来看,一旦退欧,那么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环境将明显“变差”,它将不再受益于欧盟内部的自由贸易模式,且需要与欧盟进行全新的贸易谈判,并面临欧盟更多的法律要求、产品标准、技术规格和各类额外关税成本等负面因素冲击。此外,由于不再属于欧盟,在特定贸易模式下,英国与其他非欧盟国家之间可能需要签订新的双边贸易协议,而这也将带来额外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p&&br&&p&&b&(二)服务业是支柱,对欧贸易依赖较高&/b&&/p&&br&&p&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它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行业增加值的创造上都显著高于其他行业;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其中近半的贸易顺差来自欧盟,对欧贸易依存度较高;一旦退欧,英国服务业将受直接冲击。&/p&&br&&p&在英国经济中,服务业是支柱性行业,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最高且呈逐年上升态势,2015年该比重已高达79.2%;与服务业相反,英国工业产值占比逐年下降,2015年该比重为13.8%;建筑业产值占比保持稳定,维持在6%左右;农业产值占比最低,长期低于1%。此外,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服务业的贡献最大,并且显著高于工业、建筑业和农业。&/p&&br&&br&&p&从行业增加值(Value added)角度来看,英国服务业创造的行业增加值占英国整体行业增加值比例近79%,处于绝对核心地位。分行业来看,科研技术、房地产、批发零售和车辆修理以及金融保险业创造的行业增加值较高,占整体行业增加值比例分别为12%、11%、11%和8%。&/p&&br&&br&&p&服务业对英国的经济如此重要,那么它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对欧贸易依存度是否较高?首先,英国服务业对外贸易依存度在20%左右,与整体对外贸易依存度相比(55%左右),服务业对外贸易依存度显然不低。其次,虽然英国整体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但英国服务业一直是贸易盈余部门。比如,在2001年-2014年,英国服务业贸易顺差年均增速在10%以上,远超GDP增速。在2014年,英国服务业贸易顺差(不包含旅游和部分银行服务)额达到650亿英镑,其中,金融业和保险业创造了服务业近74%的贸易顺差,专业/商业服务以及通信服务业等贡献了贸易顺差的其他部分。&/p&&br&&br&&p&进一步剖析英国与欧盟在服务贸易上的关系。长期以来,欧盟一直是英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比如,在2014年,英国对欧盟的服务贸易顺差为300亿英镑,占贸易顺差总额比例高达45%。在欧盟内部,爱尔兰、德国、法国和荷兰是英国服务贸易的主要顺差国。&/p&&br&&br&&p&显然,英国服务业对欧盟有着非常强的依赖,一旦退出欧盟,英国服务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负面影响,而整体经济也将因服务业而遭受负面冲击。&/p&&br&&p&&b&(三)金融业是核心,长期对欧输出服务&/b&&/p&&br&&p&从对GDP增长的贡献上来看,金融业无疑是英国服务业乃至整体经济的绝对核心;同时,英国伦敦是欧盟的金融中心,长期对欧盟输出大量的金融服务;一旦退欧,金融业将遭受直面冲击。&/p&&br&&p&英国服务业部门中行业相对分散,在2015年,邮政/交通/住宿/餐饮业、政府/健康/教育、研究/支持活动、房地产和金融/保险业产值占服务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25.5%、24.7%、17.3%、15.9%和10.4%。从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金融业、酒店/餐饮业和运输/仓储/通讯业贡献较大,比如,在2015年它们的贡献率同比分别为0.9%、0.7%和0.5%。对比服务业各行业对GDP增长的长期贡献,显然,金融业一直是英国服务业和整体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p&&br&&br&&p&在世界金融业中,伦敦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历史上,伦敦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而伦敦之所以能有此地位,主要原因包括:&/p&&br&&p&① 健全的法律体系;&/p&&br&&p&② 英语的国际化属性;&/p&&br&&p&③ 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p&&br&&p&④ 规模化、集中化的金融服务业,包括会计和法律等;&/p&&br&&p&⑤ 对外国企业和移民的开放态度;&/p&&br&&p&⑥ 先进完善的金融交易环境。&/p&&br&&p&加入欧盟后,伦敦进一步巩固了金融中心的地位。比如,根据欧盟的规定,任意一家银行在获得欧盟的银行业从业执照后,都可以在欧盟所有的成员国中设立分支机构,而这些分支机构只受该银行注册地的法律约束。因此,凭借欧盟成员国身份,英国为众多非欧盟金融机构提供了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发展,伦敦已成为欧盟最大的金融中心,是欧盟境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批发业务(包括金融机构间的贷款、存款和同业业务等)的最主要集中地。具体来看,伦敦贡献了全球46%的OTC利率衍生品交易和37%的外汇交易;在欧盟内部,伦敦长期向欧盟成员国输出服务,比如,绝大部分以欧元为标的的外汇交易集中在伦敦,且超过85%的对冲基金资产和70%的OTC衍生品交易集中在伦敦。&/p&&br&&p&此外,从金融资产的分布来看,英国与欧盟有着非常高的整合度。具体来说,在英国注册的商业银行拥有的绝大部分金融资产均与欧盟相关,比如,英国商行持有的欧盟国家的金融资产占这些国家GDP比重最高达9.5%,其中,持有的欧元区国家的金融资产占GDP比重最高达6%,持有的非欧元区欧盟国家金融资产占GDP比重最高达3.5%。&/p&&br&&br&&br&&p&在英国商业银行对外发放的国际贷款中,美国和欧元区是最主要的贷款流向地区,其中,对欧元区投放的国际贷款占比在30%左右,仅次于美国,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p&&br&&br&&br&&p&由于英国金融业与欧盟存在高度整合,且对欧长期输出服务,一旦退出欧盟,那么恶化的贸易环境将使英国金融业直接遭受退欧冲击。&/p&&br&&p&&b&(四)工业占比较低,持续对欧贸易逆差&/b&&/p&&br&&p&工业占英国GDP的比重较低,对GDP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在对外贸易中,工业创造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且对欧贸易逆差持续扩张;由于占比较小,退欧对工业部门的影响并不能主导英国经济的发展。&/p&&br&&p&与服务业相比,英国工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25%降至当前的14%。从对英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工业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其贡献率同比长期保持在0.1%-0.2%之间(服务业长期在2%以上)。&/p&&br&&br&&p&英国工业部门以制造业为核心,2015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75%,远高于其他行业。从行业增加值(Value added)角度来看,英国工业部门创造的行业增加值占英国整体行业增加值比例只有21%,远低于服务业。&/p&&br&&br&&p&此外,与服务业不同,英国工业部门创造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从工业部门贸易逆差的构成来看,2011年后英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开始大幅上升,而对非欧盟国家的贸易逆差趋于收敛。具体到工业进出口分布,出口至欧盟的工业产品占比为47%,而来自欧盟的进口工业产品占比为54%。分行业来看,其他消费产品制造业、食物/酒水/烟酒行业以及生产资料制造行业创造了大量的贸易逆差。&/p&&br&&br&&p&由于工业产值占英国GDP的比重较低,因此退欧对工业部门的影响不能主导英国经济的发展。&/p&&br&&p&综合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而且它对欧盟的贸易依存度较高,对欧产生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一旦退欧,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环境将趋于恶化,而这将通过影响英国服务业的发展而对英国整体经济产生显著影响。那么,退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将在下一小节中对此进行详细解答。&/p&&br&&p&&b&五、退欧对英国经济潜在的影响评估&/b&&/p&&br&&p&如果英国退出欧盟,那么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模式将面临重构,贸易环境将显著恶化,在最差情况下,英国经济面临的永久性损伤超过2%。&/p&&br&&p&分行业看,退出欧盟将极大地损害英国服务业的发展,并造成服务贸易顺差的大幅缩水;服务业中,金融业将遭受极大冲击,大部分跨国金融机构趋于外移,大规模欧元交易也不再被允许,伦敦金融中心地位难保;工业部门中,退欧无法显著改善工业贸易逆差状况,并将导致部分制造业企业外迁。此外,考虑到退欧将影响到英国的移民规模,因此,我们进一步从人口结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退欧将导致英国劳动力供给缺口无法得到有效填补,英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将显著受损。&/p&&br&&p&&b&(一)贸易模式重构,经济损失恐超2%&/b&&/p&&br&&p&一旦英国退欧,那么它与欧盟的贸易模式将面临重构,50%的对外贸易受直接影响。最差情况下,在年,英国将损失550亿英镑,占当前GDP比例超过2%。&/p&&br&&p&根据之前的分析,在退出欧盟后,英国可以采取的贸易模式分别为EEA-挪威模式、关税同盟-土耳其模式、双边协定-瑞士模式、FTA模式和WTO-完全脱欧模式。其中,最差情况是WTO-完全退欧模式,在该模式下,英国与欧盟以及非欧盟国家将适用WTO的贸易规则,英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将面临非常多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一般情况是FTA模式,在该模式下英国与欧盟可以完全自由贸易,但英国无法自由制定贸易政策,需要全盘接受欧盟标准;最好情况是升级版的FTA模式,在该模式下,英国不仅可以与欧盟开展自由贸易,同时可以借助欧盟与其他国家达成单边自由贸易协定。&/p&&br&&p&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其他模式,比如EEA-挪威模式、关税同盟-土耳其模式和双边协定-瑞士模式的效果均处于WTO-完全退欧模式和FTA模式之间,对此我们不展开讨论。&/p&&br&&p&结合CER(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的测算和GTAP CGE的模拟方法,我们发现,假设2018年英国完全退出欧盟[2],那么在年间,在最差情况下(WTO-完全脱欧模式)英国GDP的永久损失超过550亿英镑,占当前GDP规模比例超过2%;在一般情况下,英国GDP将永久损失221.2亿英镑,占当前GDP比例为0.81%。&/p&&br&&p&当然,如果英国能与欧盟达成升级版的FTA协定,那么英国GDP将获得永久性改善。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毕竟在英国退出欧盟后,欧盟没有理由给予英国太多的贸易照顾,参考当前的挪威、瑞士和土耳其。&/p&&br&&br&&br&&p&&b&(二)服务贸易恶化,顺差最多缩减20%&/b&&/p&&br&&p&退出欧盟后,英国对欧盟的服务贸易顺差状态将难以延续,最差情况下,英国对欧服务贸易顺差将缩减50%,占总贸易顺差比例超20%。&/p&&br&&p&加入欧盟后,欧盟广阔的市场向英国敞开了大门。从1973年开始,英国对外贸易开始爆发式增长。根据CER(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的测算,在加入欧盟后,英国50%以上的新增服务贸易来自欧盟国家,而来自其他30个最大的非欧盟贸易伙伴的新增服务贸易比例仅30%左右。在年间,英国与欧盟最主要的15个贸易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超过2%,这要远高于美国、巴西和中国等其他国家。&/p&&br&&br&&p&在加入欧盟后,英国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与欧盟之间的服务贸易往来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并显著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增长。一旦退出欧盟,英国服务业将遭受非常大的负面冲击:一方面,与欧盟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流动将显著受阻,英国将不得不持续调整服务贸易标准以迎合欧盟和其他国家的标准;另一方面,英国可能需要与非欧盟国家重新签订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在短期内将受到各类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p&&br&&p&根据CER(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的测算,在最差情况下,英国与欧盟的服务贸易顺差将缩减50%,这使得总服务贸易顺差缩减超过20%。&/p&&br&&br&&br&&p&&b&(三)金融业趋于外移,伦敦地位难保&/b&&/p&&br&&p&当前欧盟超过60%的欧元交易和全球超过40%的美元交易均在伦敦完成。一旦退出欧盟,英国境内大部分跨国金融机构将主动从伦敦转移,大规模欧元交易也将不再被允许,伦敦金融中心地位难保。&/p&&br&&p&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英国伦敦吸引了众多美国与亚洲银行将其作为欧洲业务总部,金融服务行业也是英国FDI流入中的最主要行业(占比达45%)。当前,欧盟超过60%的欧元交易和全球超过40%的美元交易在伦敦完成。&/p&&br&&p&一旦英国退欧,首先,伦敦的金融机构便永久失去了在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提供金融服务的许可;其次,在英国设立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将被欧盟认准为“第三国”金融机构,根据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法规(MIFID II)的规定,这些金融机构在进入欧盟市场时必须同时满足母国、英国以及其新分支机构所在的欧盟成员国的监管要求,监管成本将因此大幅上升;最后欧央行的多位官员表示,英国退欧后,欧央行将不再允许伦敦成为欧元的交易中心。&/p&&br&&br&&br&&p&显然,在英国退欧后,为了维持欧盟的市场份额并获得便利的欧盟市场进入资格,伦敦的金融机构(尤其是跨国、非欧盟机构)将不得不将大部分业务从伦敦转移至其他欧盟成员国,伦敦也不再被允许进行大规模的欧元交易,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将难以维系。&/p&&br&&p&&b&(四)工业贸易难改善,制造业面临外迁&/b&&/p&&br&&p&退出欧盟并不能显著改善英国工业部门的贸易逆差状况,欧盟国家依然是英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国。此外,在英国退欧后,为了保持成本优势和市场占有率,英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将不得不搬离英国。&/p&&br&&p&与服务贸易不同,英国工业处于整体贸易逆差状态。大部分支持英国退出欧盟的人都认为,在退出欧盟后,英国工业部门可以从非欧盟国家进口更便宜的工业产品,从而不再处于逆差状态。事实是否真的如此?&/p&&br&&p&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在欧盟内部,英国最大的商品贸易逆差来自德国和荷兰,它们占商品总贸易逆差的比例超过50%。如果不计算对德国和荷兰的商品贸易逆差,那么英国对欧盟和非欧盟的商品贸易逆差水平基本相当。显然,退出欧盟并不能显著改善英国工业部门的贸易逆差状况,同时,退欧后,英国商品贸易出口将面临极大挑战,毕竟英国前10大出口国中有7个来自欧盟国家。&/p&&br&&br&&p&此外,制造业因其资本密集的特点,与人力资本密集的服务业比起来,更容易直接受退欧影响而迁出英国,这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第一,由于制造业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生产,所需人工较少,生产设备的搬迁比员工的整体迁移要容易;第二,对于部分制造业企业来说,其生产的产品的最终目标是销往整个欧洲市场,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身份降低了这些企业在欧盟区域内的贸易成本,而一旦英国退出欧盟,这些制造型企业将不得不逐步减少在英国的投资,并将工厂建在欧盟内的其他国家。&/p&&br&&p&事实上,在这次退欧事件中,英国汽车制造业对退欧的反应最激烈。在2015年,英国汽车生产业的FDI流入比上年增长了78%;生产的汽车中58%被销往欧盟国家,相比2009年增长了近60%。英国吸引车企入驻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显著低于德国(是德国的50%)和法国等汽车生产大国。然而,一旦退出欧盟,在英国生产的汽车将不再被允许以零关税形式进入欧盟,贸易成本面临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汽车行业的生产主要采用全球采购的方式,零部件产自不同国家,退出欧盟后英国将不再享受欧盟成员国的贸易优惠条件,英国跨国车企生产成本增加在所难免。&/p&&br&&p&如果退出欧盟,那么英国车企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被增加的各类生产成本及贸易成本所抵消,叠加失去自由进入欧盟市场的资格,为了保持欧洲市场的份额和满足相应的盈利要求,在英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将不得不向外转移。目前,在英国建厂的日本日产、丰田、本田公司,德国大众、宝马公司以及英国本土车企宾利、阿斯顿马丁和捷豹路虎均明确表示反对退出欧盟。&/p&&br&&br&&br&&p&&b&(五)劳动力缺口难填,经济增长受掣&/b&&/p&&br&&p&在人口老龄化快速上升的背景下,英国劳动力供给将产生巨大缺口。退出欧盟后,英国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将显著受阻,而一旦缺乏移民,英国劳动力缺口将难以得到有效填补,在2050年,GDP增长潜力将因此显著下降0.5%-1.2%。&/p&&br&&p&在欧盟内,所有的公民都有到其他欧盟国家自由定居、工作、经商和学习的权利,英国也不例外。而在英国本次退欧公投中,关于欧盟移民是主要的争论焦点之一,该争论聚焦于来自欧盟的移民与英国本土劳动力是构成竞争还是与之形成互补关系。如果是竞争关系,那么意味着英国本土员工将面临失业;如果不是,那么应允许移民进入英国。&/p&&br&&p&现实中,自2004年欧盟东扩以来,许多英国人开始认为移民自由不再是英国与其他欧盟国家互惠的制度安排:一方面,英国的净移民数量长期处在高位,且大多数净移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被认为占据了大量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英国出现了净移民人数大幅增长和失业率不断上升的现象。&/p&&br&&br&&p&那么,移民是否真的挤占了英国本土居民的就业机会?对此,我们直接分析来自欧盟其他国家的移民对英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图32反映了在年间英国本土劳动力、西欧移民以及A8[3]移民三类劳动力在英国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布。不难发现,大部分A8移民获得的是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西欧移民更多地获得了高技能就业机会,而英国本土劳动力主要在科学、技术和工程以及公共服务等部门工作。&/p&&br&&p&从数据来看,A8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普通英国民众在低技能岗位上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那么,退出欧盟是否可以减少移民对工作岗位的占有,并增加英国本土民众的就业机会?对此,虽然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几年英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格局,但当前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将发生改变,如果有的话,那也是需求将更加强劲,因为不得不考虑英国的人口结构变化。&/p&&br&&p&图33是英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情况,在没有移民的前提下,英国人口抚养比将以一个更快的速度向上攀升,社会将面临更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基于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英国CES(Commission on Employment and Skills)机构预测了英国2020年相对于2010年的各职业新增岗位数和退休人数。根据预测,在2020年,全英共有150万新增就业机会,但退休的岗位数量远远超过这一数字。在英国的“婴儿潮”一代逐步退休后,由于本土新增年轻劳动力的相对缺乏,英国未来劳动力供给存在巨大缺口。在没有移民的情况下,英国人口抚养比上升的速度将显著加快。&/p&&br&&br&&p&因此,尽管当前英国民众对移民(尤其来自A8国家的移民)存在敌意,但证据表明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产业转型的英国依然需要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的移民来填补未来巨大的劳动力供给缺口。如果英国退出欧盟,那么来自欧盟的移民将难以在英国自由定居、工作或经商,大量的已有的移民将主动或被迫离开英国。考虑到英国不断上升的人口抚养比,以及持续扩大的劳动力供给缺口,英国经济在退欧后将面临长期性增长困局。比如,世界银行根据OECD国家的数据估算发现,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人口抚养比每上升1%,经济潜在增速将下降0.02%~0.05%。如果英国没有移民补充,那么到2050年,英国GDP潜在增速将大幅下降0.5%-1.2%,这要远高于有移民的情形。】&/p&&p&原文链接:&/p&&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1ODE5NjEzNA%3D%3D%26mid%3D%26idx%3D4%26sn%3Dc55a6db283fde7a5e4963facef20d14b%26scene%3D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weixin.qq.com/s?&/span&&span class=&invisible&&__biz=MzI1ODE5NjEzNA==&mid=&idx=4&sn=c55a6db283fde7a5e4963facef20d14b&scene=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退出欧盟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英国内心中的“日不落情结”,还有英国历史上一贯的“大陆均衡政策”,所以英国人一贯认为自己虽是欧洲国家但却不属于欧洲大陆。 历史上英国无比强大,有着独特国际地位,它不愿意接受自己屈就与和欧洲大陆一系列二三流国家结盟…
&p&因为放在后面很多人就不看了,我把一个简化的经济学模型先在这里讨论一下。&/p&&p&先说大前提,&b&中国的资产价格是有泡沫的。所以不要再来带着道德的正义感来质问我:中国的房价你敢说没泡沫吗?我们讨论的不是有没有泡沫,我们讨论的是会不会继续涨下去。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要讨论资产价格泡沫如何维持。&/b&&/p&&p&&br&&/p&&p&先说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我们假设资本项下的兑换完全自由,没有资本流通限制。假设合理的物价水平是一块钱人民币可以买两袋大米,同时一块人民币可以兑换一块美元。这时候,央行突然为了某种目的,给全国人民每个人多发了一倍资产,比如你有100元人民币资产,央行就无偿的再给你100元。那么这时候,一块钱人民币的购买力应该对应一袋大米,因为人民币购买力被稀释了一倍。那么一块钱人民币这时候应该兑换多少美元呢?&/p&&p&显而易见,美国人并没有多印钱,这时候一块人民币应该兑换0.5块美元。&/p&&p&这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想说明,当今天人民币价格出现泡沫的时候,我们有三种可能的处理方法。&/p&&ol&&li&&b&通过提高生产力,来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b&。假设人民币贬值了一倍,但是因为生产力提高,大米的价值也贬值了一倍,那么人民币的购买力就不变。&/li&&li&&b&维持资产价格,人民币贬值&/b&。也就是我们说的,大米价格维持一块/袋的泡沫价格,人民币贬值为1RMB兑换0.5$。&/li&&li&&b&维持人民币汇率,刺穿资产价格泡沫。&/b&就不解释了,参考2。&/li&&/ol&&p&当然,上述的例子,是一个极端简单的例子,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假设的了美元的绝对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人民币兑换完全无摩擦。&/p&&p&事实上,因为&b&蒙代尔不可能三角&/b&和各种历史原因,中国选择的是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牺牲了资本的自由流动。所以同志们如果不使用各种非法手段,一年合法兑换的美元资产只有五万。&b&换句话说,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你是被困在人民币市场这个赌场里的,你想从这个赌场里cash out跑路的途径首先就被限制住了,这是我们谈普通老百姓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你基本上只能配置人民币资产。&/b&&/p&&p&&br&&/p&&p&再说我们如何维持现有的泡沫。我们才去的是方法1和方法2结合的办法。方法1就是电视里每天说的,一方面出清过剩产能、推动境外产生输出、鼓励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的是希望通过提高生产力来支撑价格泡沫。但是短时间内看来,宏观经济下行至少要维持五年的时间,方法1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需要时间的,能不能成功,我持短期悲观长期中性的态度。方法2则是允许人民币缓慢的贬值。有人在评论里说缓慢贬值只能造成贬值预期不确定性同时造成更大幅度的贬值。我想说的是,这么说的人完全没有考虑到实操层面,市场包括央行在内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贬值预期的,何况剧烈的所谓一步贬值副作用良多。所以只能通过在外汇市场不断博弈的过程来确定市场对人民币的一个均衡价格。&/p&&p&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两件事。&b&第一,房地产作为人民币资产,尤其是北上广深的房地产,的确是有泡沫的&/b&,特别是去年的这波大涨。这也是为什么回复里我都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高点急着去买房,可是适当观望一下。&i&&u&但是这不代表这个泡沫一定会破,也不代表泡沫一定永远是泡沫(参见1)&/u&。&/i&&b&第二,我下面所讨论的问题的前提是,大多数人只能配置人民币资产为主,且大多数人无法去赌博到底人民币资产价格泡沫是不是会被刺穿。&/b&前者因为中国短时间内不可能开放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后者因为如果中国经济通过方法1回到了上升周期,资产价格重新变得相对合理而没有出现崩盘,那么所有没有买房的普通老百姓面对的可能就是一辈子买不起房。这份国运,一般人是没有选择余地,只能去跟随,或者说被裹挟的。&/p&&p&&br&&/p&&p&-------------------------------------添加了无数解释的分割线----------------------------------------------------&/p&&p&知乎上讨论房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对比英美法对比纽约东京对比日本泡沫,谈供需谈政府谈切身经历,我也简单说说我的几个看法。&/p&&p&首先说我的观点。&/p&&ul&&li&房地产黄金十年结束了,全国普涨的局面是不太可能了。未来的白银十年,房产价格上涨会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入的一二线城市。&/li&&li&北京的房子也贵,也不贵。&/li&&li&刚需者和投资者买房的角度和定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li&&/ul&&p&&br&&/p&&p&去年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国内大量地产公司的董事长、投资总监级别的高层发生了不少联系。这其中包括龙湖、金科、恒大等全国性的地产公司,也包括星河湾、泛海等专注高端楼盘的地产公司,还包括时代、奥园、新华联等资产规模在200-300亿元的区域型中型地产公司。大家对于房地产格局的基本走向判断是一致的。未来,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升值空间相对比较小,而人口持续净流入的核心一二线城市的升值还远没有结束。&/p&&p&关于涨跌的理论大家都看多了,我重点谈几个常见的&b&关于一二线城市地产&/b&的误区吧:&/p&&ol&&li&&b&房价可能会崩,买房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b&。这个观点的谬误就在于,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只能或者几乎只能配置人民币资产。而不动产作为人民币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都崩盘了,那么人民币这一篮子资产已经是一篮子烂苹果了。你到底持有的是一篮子苹果中的哪个并不重要了,反倒是不动产相比于股票之类的资产至少还保留了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我国吃枣药丸,那早点出国。如果你没有能力移民或者大规模转移资产,那么一二线房子在你的资产配置里一定是一个优质资产。&b&整天去考虑你无法摆脱的系统性风险是无聊的且没有必要的&/b&。&/li&&li&&b&北京的房子相比于东京、纽约,已经太贵了,这个扭曲的价格一定会得到纠正。&/b&我们假设北京的房子绝对值是偏贵的有泡沫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过高的资产价格和人民币较高的汇率不能同时保持。目前来看,要么资产价格下降,要么人民币贬值。而从政府和央行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后处理这个不可能问题的方法是人民币贬值和通过挤压金融系统杠杆水平来缓和的挤出一些泡沫。因为资产价格尤其是不动产价格的剧烈下跌产生的连带效应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都承受不起的。当然,在一个理想的资本流动无障碍的模型里,人民币贬值最终会导致资本外流,最终人民币计价资产一样会下跌。但是在实际国情里,尽管考虑到大量的地下资本流动渠道,我们的资本管制一样是非常严格的。更何况北京的资产价格不仅仅是是依靠热钱来托底,而是依赖政府对于土地规划和供给的严格管控。只要这种计划经济式的调控不改变,相比于可能的缓和的漫长的贬值过程,即使你能把资产换成美元,结果也很可能是在你躲开贬值之前,你就先因为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穷死了。&b&因为在一线地产的问题上,主要矛盾是境内资产配置的供需关系。&/b&&/li&&li&&b&一个月才挣八千块钱,一万年也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北京的房子太贵了。&/b&这是个巨大的误区。当我几天前在我家楼下理发店里看着两个其貌不扬的东北大妈操着一口二人转味道十足的普通话讨论自己准备买泛海10万元的新盘的时候,我就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未来北京四环以内的房子,其实都不是给普通白领们居住的了。能买得起北京“城区”以内房子的,是来自于全国的有资产配置需求的土豪们,是来自北京本地的能卖一套老房子或者多年前就买了房现在来置换新房的改善性需求住户们。他们不在乎或者凑的出五百万以上的首付。&b&外地进京年入十万二十万的普通白领们,未来给你们的住处是通州、大兴、燕郊、固安。&/b&相应的,北京的大量产业也会外迁,你不用总担心你要花两个小时才能上班了,因为以前在三环的创业公司未来会去三河去亦庄。&/li&&/ol&&p&&br&&/p&&p&回到我们的第一个假设,即中国的经济环境可以平稳过渡,那么抛开你现在五环是城外的概念,别再觉得六环有多远。当京津冀一体化,市政府搬到通州,新机场修在固安,当北京人以前觉得远在天边的保定都纳入这个城市群核心规划的时候,当我告诉你这个城市带还要涌入几千万人口的时候,你设想一下,三环是什么地方?&/p&&p&三环就是以前的紫禁城。&/p&&p&上海的南汇、金山、青浦,以前是什么地方?十年前我去浦东金桥,我心想这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上海群众告诉我,金桥远吗繁华吗?十年前五角场是一片荒芜。上海的群众们告诉我,五角场现在是什么地方?&/p&&p&现在在北京生活的群众们,你们能想象,15年前,东大桥就是东边繁华景象的终点,蓝岛就是朝阳区最大的shopping mall吗?&/p&&p&中国房价,就是农村扶贫人口进县城,县城进省城,省城去一二线。一二线的新移民买刚需房,有刚需房的人买改善房,有改善房的人可以买多套房或者买更大的改善房。一二线的房价之所以还会涨,是因为从金字塔的角度看,所有的人都是这份资产的接盘侠,这里是避风港。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今天大兴的房子买3万一平,你告诉我,十年以后,三环的房子买15万一平,贵吗?&/p&&p&今天北京三环的好楼盘7万一平,十年翻一倍,年化复合增长率只有7%,扣除2%的通胀,实际增长率5%,高吗?&/p&&p&更不用说上海这样的城市现在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容积率,提倡小户型,未来很多年轻人要去买70平米以下的房子,人口密度要向香港看起。总有一天,也许130平米的户型都是豪宅,如果这样,价值又该怎么算?&/p&&p&如果你认为中国的经济药丸,早点换钱跑。可是欧洲也好,美国也好,且不说能不能去,我觉得这世界今天都是在赌命,压根没有永不沉没的一片净土。如果你跑不了,或者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过渡有信心,那么毫无疑问,一二线核心城市的住宅不贵,早点上车,资产早点保值。对于缺乏投资常识的散户们来说,北上广的房子,还是比股票靠谱些。&/p&&p&如果你问我,我们有可能变成日本吗?我觉得今天中国最高明的宏观经济学家都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我眼里这件事就是flip a coin。可是作为一个跑不掉走不了的普通人,你到底是揣着钱去等也许二十年后房价暴跌去抄底,还是老老实实的被裹挟在这个时代里买一套房?&/p&&p&我们常人,是赌不起这份国运的。&/p&&p&以上。&/p&&p&PS:两件事&/p&&p&第一,下面有多位同学向我表示十年前五角场不是一片荒芜。好的,我在这里一并道歉,原答案我也不修改了,就放着,五角场不是一片荒芜。我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我第一次去五角场是2003年,然后2005年,再后来06年到复旦上学,07-08年离开,之后几乎每年又都会回去。如果你们真的了解五角场周边而不只是去某座商厦的话,你们应该记得,五角场周围被多少洗头房包裹着,有没有多少人那时候没事儿去五角场逛街的。五角场乃至杨浦区在上海以前是个什么地位,有没有上只角的上海人十年前愿意去五角场买房的。&/p&&p&五角场的环境改变,是从万达广场修起来开始的,再后来才有了越来越完善的商业设施,才变成了杨浦的一个中心商区。&/p&&p&后续又有同学指出05年开始修小巨蛋的时候五角场就是杨浦的中心之一了,这个例子不如闸北。那么可能我的观察bias比较大,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指出问题了。再次道歉。&/p&&p&第二,我在这里探讨的问题是北京和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为什么这么贵,以后会不会更贵。我不鼓吹任何没有能力的人非要背着三十年房贷在这里买房。如果你有几千万自有资产,你的配置空间很大,也不一定非要在北京买几套房才安全。换句话说我不是来给穷人也不是来给富人提供投资建议的。但是如果你一定要生活在北京,如果你不想住到燕郊,想住在三环、四环,那我觉得你应该早买房,因为除非中国经济整体崩盘,否则这些地方的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而且增速理论上比绝大多数人的工资要快。以北京的不动产价格为锚,你的工资是缩水的。所以赶早不赶晚。仅此而已。&/p&&p&房价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有很多戾气。因为买不起房的人看到有人吹房价还会涨,觉得市场全是这帮人扰乱的,都该杀。买了房的人要是看到有人说房价会跌,想起自己的贷款就心烦,都该杀。我不是来跟戾气战斗的。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市区住宅是带有全国性的投资品属性的。别老把眼睛盯在身边挣八千一万的人身上,这个价格是政府和有钱人共同合作的结果,也是人民币一揽子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人说都是这帮投机分子整天抬高房价,那你知道为什么国家揣着三万亿外汇储备就不得不买美国国债吗?因为中国人傻,送钱给美国人用?&/p&&p&不是的,这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必然结果。&/p&&p&我就解释到这儿,不想评论区吵架,也不想因为一点小事就拉黑。买得起买不起,想买不想买,都是个人意志。我在文中也说了,路不是只有憋死在这里一条。你有几百万,也可以琢磨移民,只要你愿意付出成本,就像你生活在北京一样。&/p&&p&ps:我很奇怪为什么总有人来跟我谈道德问题。我说过房价涨成这样我很高兴我很赞同我很欣赏我觉得这特别好了吗?你可以对这个社会有很多不满,也许你能选择,也许你不能选择,但是你活在一个大环境里,那就做一个最大化自己利益的理智人,光谈情怀了理想模型有意义吗?这篇回答里我只说了我认为最大化利益的想法,当然可以不认同,有理有据的反对就是了,我欢迎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来指点迷津。但是别来拿道德质问我,我不喜欢高房价,如果道德质问就能解决高房价的话,麻烦你们告诉我,我一起质问。另外看清我说的大前提,我从来都不认为中国理所应当的能解决泡沫问题,日本是一种可能,但不是唯一的可能,你愿不愿意去赌这个可能才是我想说的。&/p&&p&以上。&/p&&p&PS2:很多人在评论里提到,房地产是因为印钞印多了,是因为人口流入,这种因素是可持续的吗?我来解释一下我的看法。&/p&&p&再次重申,不明确定义的问题都是耍流氓。我最终讨论的是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开头就说了,房地产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好比股市,从2000点涨到5000点鸡犬升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二线城市这个版块的问题。&/p&&p&长话短说:&/p&&ol&&li&&b&房地产的普涨年代,人口的因素是主要因素。&/b&这个因素的拐点大概是2010年。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了峰值,农村转移人口也达到了峰值。2010年的农业人口转移是1200万,之后就逐年下降,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是负值了。2010年全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33%,也是峰值,之后逐年下降。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多少额外的农村人口进城了。但是农民工的城镇化还没有结束,大量的农民工在打工的县城、省城是没有固定资产的。所以每年才有一个农民工年终的回乡潮。这也就是我说,农村人口所谓的进城买房,就是未来这部分农民工会到县城、三四线城市来购置固定资产,然后转变成城市户籍。这个过程还在持续。包括如果注意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今年有多期节目谈到了一些贫困农村的居民被政府直接转移到城市里来居住,然后就地从事服务业。但是整体的趋势来说,对于地产行业整体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了。&/li&&li&&b&一二线城市后来的涨幅,和未来的涨幅,是货币现象。&/b&我们国家一直处于M2增速超过GDP增速的状态里,在这个印钞票的过程中,贫富人口名义财富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富人拿得多,穷人拿得少。而我们和美国、日本巨大的差别在于,在于各地区之间的公共福利分配极度不均衡。换句话说,不管你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年轻人要有发财梦,要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你都想去北上广想去东京想去纽约。但是在美国日本,你回了小城市,基本的公共福利是有的。街道可能更整洁、交通一样便利、基础医疗一样发达。在中国,从北上广深回到一个小县城,你一定会在生活环境上产生巨大的落差。外地人看点疑难杂症,只能到北京来挤到协和医院、儿童医院去,就是一个最好的表现。&/li&&li&&b&所以未来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的基础,归根结底就是三个部分。&/b&第一个是北京本地居民的置换需求。本来住在四环的,房价涨了,现在房子卖了,再凑一点,就可以去更好的地段买房子,或者换一个面积更大的房子。包括一些早期房子价格便宜的时候已经有多套房的投资客。这些人的置换能力是非常强的。你攒十年工资攒不出来三五百万首付,这些人卖掉手里原来的房子就可以。第二个是为了享受北京的社会福利和发展机会进城的非北京居民。第三个是因为货币增长而掌握了更多财富的富人。第三部分人来说,他们大量的现金需要找到投资渠道。对于一般人来说,除了股票、理财、海外资产,核心城市的投资品是非常好的资产配置之一。你要考虑北京的房价,是要考虑全国的富人在进行资产配置。而不是仅仅北京本地的工薪阶层。在上述三部分人面前,北京本地年入二三十万的工薪阶层的购买力是很低的。&/li&&/ol&&p&综上,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地产价格上涨,是一个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整体企稳下的内部结构调整。至少在未来十年都是这样,因为未来十年内,国家发展核心城市带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地区之间的社会福利差距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结合起来我才说,农村去县城接盘,县城可能会去省城,省城来一二线,一二线和投资客去核心区域。&/p&&p&最后,那么这个货币增速效应会不会一直维持呢?这个话题可以单独展开一张。从国务院刚刚进行的债务问题吹风会上来看。中国作为一个高储蓄率,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负债相对较高,且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国家,银行系统承载债务压力和广义政府(政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之间左兜掏右兜的能力,和欧洲这种低储蓄率且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环境是很不同的。在维持6.5平均增速的未来五年,和更长的可能进入5%左右经济增速的未来,中性至少不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整体上会维持,贫富差距在实际上还会拉大。&/p&&p&再回到最开始我谈的,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用脚投票移民的选项的。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广,你愿意赌十年以后这些因素逆转房价下跌然后再买房吗?这不现实。所以依然是早买早好。如果你有巨额财产需要进行资产配置,当然不需要都拿来买房子,但是核心城市的优质房,绝对是一个很长时间内依然存在高回报率的资产。&/p&&p&PS3:很多人问我是不是租房更划算。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你在一个房地产价格总体来说已经很稳定的城市,租房是更划算的。因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品属性已经几乎丧失了,买了也不升值,那干脆不要让它占用你的现金流,你本来要花三十万首付去买房子,可是租房子一个月三千,可以租100个月房子,那么第一个月你就可以用29.7万元投资,然后产生比房子更高的收益。但是在北上广,因为房价整体的涨幅是大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在其他的投资中能获得的收益的。所以从投资角度来说,你租房,虽然是现金流上更自由了,但是在投资升值的角度付出了过高的成本。因为假如房价涨了10%,而同时段内你的投资收益之后7%,那么以房地产为锚,你的资产缩水了3%。&/p&&p&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留言说到了在北京背30年房贷的问题。你付出现金流上的牺牲,是因为北京的房子被认为在投资价值上对你做出了补偿。&/p&&p&以上。&/p&&p&&br&&/p&&p&最近开通的交流圈子,欢迎大家进入~~&/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internal&&skiptomylou:开张迎客,欢迎大家加入我的交流圈子&/a&
因为放在后面很多人就不看了,我把一个简化的经济学模型先在这里讨论一下。先说大前提,中国的资产价格是有泡沫的。所以不要再来带着道德的正义感来质问我:中国的房价你敢说没泡沫吗?我们讨论的不是有没有泡沫,我们讨论的是会不会继续涨下去。要讨论这个…
先说结论,VBA依旧是办公利器。以我的个人经历而言,在BCG做过三年咨询顾问,写了上万行的VBA程序,每个项目一千至几千行程序不等。最后将Excel用成了中控界面,类似EMACS,在Excel可以随意操控全公司的打印机、Word、Powerpoint等等,自动完成各种任务以及数据更新和抓取。依靠VBA,在效率上是一般同事的数倍甚至是高一个量级,你说VBA还是不是办公利器?&br&&br&不过题主得到的反馈也正常,许多高级程序员确实瞧不上VBA。因为程序员是有鄙视链的:汇编 &C &C++ &Python &Java及C#及PHP(这三者相互撕) &VB &HTML。在这长长的鄙视链中,甚至都没有VBA的位置。&br&&br&但是Office+VBA是图灵完备的,所以被程序员用来耍酷的各类性感语言能实现的大部分功能,VBA都能实现,而且往往是以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式,在这里不谈效率和优雅。较之Python等常用语言,VBA各有攻防各有优缺点。Python的优势当然是扩展性强、超越Office环境之后的适用性强、资源丰富以及效率高,而VBA的优点如下:&br&&ul&&li&环境不依赖,只需要打开装机自带的Office,然后按下Alt+F11就自动进入编程和执行环境&/li&&li&上手简单,学习曲线很平缓,甚至可以更简单的通过录制宏来解决写程序的问题,只需要在简单的代码基础上修修补补就可以执行,参考&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Excel VBA 如何快速学习? - 何明科的回答&/a&&br&&/li&&li&与办公环境完美兼容,在Excel/Word/Powerpoint/Outlook/Access之间随便穿梭,比胶水语言还要简单易用&/li&&li&分享性和移植性很强,几乎所有测试通过的程序放到别的机器上也可轻易执行(如果不考虑各种本地文件位置)&/li&&/ul&&br&基于以上的优劣势对比,VBA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办公利器之王。而且大家不用太在乎手中的工具(VBA还是Python或者其他),核心还是使用工具的人以及人的思考。&br&&br&下面列举Office+VBA实现的若干功能,真正为职场人士省时省事省力。大部分内容在回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Excel 到底有多厉害? - 何明科的回答&/a&)中已经出现过。不愿意点击过去阅读的,直接看下面的克隆内容。&br&&br&&b&1、批量修改格式&/b&&br&下图是利用Powerpoint中录制的宏再加上稍微修改的代码(甚至都称不上是改代码,大部分是改参数),将Powerpoint中所有的字体及字号进行统一修改。常做PPT而且需要根据老板的喜好改来改去的同学们,知道这个批处理功能有多么救命。&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73d74cb3d835acefab6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br&&b&2、批量完成打印&/b&&br&刚进职场的新人,只要爸爸不是李刚,基本都做过影帝影后(影=印,各种复印打印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咨询投行服务行业,在大忽悠会议之前之后,花数小时或者整晚来打印数个文件,并不是天方夜谭。而且这件事情是对着同样一堆不断修改的文件,会经常不断重复发生。&br&&br&我写的第一个VBA程序就是完成对100多张Excel表格的自动打印,因为是第一个VBA程序,所以比较挫,基本上是宏录制之后来改的,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精和十三香可以一起吃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