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资产的资产真的有5万亿美元吗

世界最老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逝世 洛克菲勒家族总资产有多少?_国际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日&日)美国慈善家、资本家,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也是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其评价毁誉参半。他极为沉默寡言、神秘莫测,一生都在各种不同角色和层层神话的掩饰下度过。《福布斯》网站曾公布过&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最终约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
据英国路透社3月20日报道,美国亿万富豪戴维&洛克菲勒去世,享年101岁。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戴维&洛克菲勒的爷爷约翰&洛克菲勒19世纪下半叶创办美孚石油公司,通过石油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据美国媒体消息,美国亿万富翁戴维&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3月20日早上在位于纽约州波卡蒂科山(Pocantico Hills)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资料图)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位发言人赛陶(Fraser P. Seitel)确认了戴维&洛克菲勒去世的消息,并透露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资料图)
戴维&洛克菲勒生于1915年,他的祖父是创立标准石油公司的美国石油巨头约翰&洛克菲勒。戴维&洛克菲勒曾是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控制大通曼哈顿银行十多年。(资料图)
《纽约时报》称,尽管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股份从未超过5%,但该银行长期以来还是被称作&洛克菲勒银行&,戴维&洛克菲勒的影响力可见一斑。1973年,戴维&洛克菲勒曾到中国访问,并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资料图)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根据福布斯美国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该家族健在的成员有200人左右,拥有的净资产总计约110亿美元。(资料图)
除了巨额财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为慈善事业为世人所知。约翰&洛克菲勒一生捐出巨额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他的后代也延续这一做法,家族旗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长期关注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资料图)
责任编辑:刘微
加载更多新闻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热门推荐:
来源:综合自创投界(pevcnews)等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拉菲集团是他家的。苏伊士运河是他家借钱给英格兰买下的。80%的印度铁路都是他家建的。那个“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钻石公司戴比尔斯,是他家投资的。美联储最大的股东也是他家。在中国,京东和阿里巴巴是他家投资的。当年价值5亿美元的吉利并购估值40亿的沃尔沃,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主导完成的。
  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储存着,这个世界上最多的金条....但是,为了不公开年报,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的罗斯柴尔德银行,至今都不选择上市。
  一个拥有50万亿美元、富过八代的的财富家族,他们曾控制并主宰西方世界的金融业长达百年,他们被认为是用金钱征服世界的“第六帝国”,他们,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人类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商业集团。
有人曾这样评说这个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西方世界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声明显赫的名字上。
  读过《货币战争》一书的人,当然熟悉罗斯柴尔德家族。该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它发迹于 19 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五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家族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家族不断兴盛。
  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50 万亿美元、富过八代的的财富家族。他们曾控制并主宰西方世界的金融业长达百年,他们被认为是用金钱征服世界的“第六帝国”。19 世纪的欧洲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欧洲有六大强国:大不列颠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匈帝国、普鲁士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五支箭的故事
  早在 16 世纪,拉菲古堡(Ch&teau Lafite Rothschild)就已经开始了葡萄种植。1868 年,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James de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约 440 万法郎中标购得拉菲古堡。自此,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拥有并经营着拉菲古堡。而拉菲 logo 上的五支箭正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族徽。
  五支箭其实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族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私人艺术家莫里茨&奥本海默有一幅画,揭示了这个族徽的象征意义。
  当时,罗斯柴尔德王朝的缔造者梅耶&罗思柴尔德有五个儿子,全都子承父业。这幅画描绘的是《圣经》里的一个故事:生命垂危的父亲要五个儿子折断捆在一起的五支箭,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父亲把这捆箭拆开,并把其中一根折断,他说家族的力量来自于团结,一根箭容易被折断,五支箭抱成一团就不容易折断,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货币战争》一书中,作者宋鸿兵描述了这个家族的财势,称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已达50万亿美元之巨。
  50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50万亿美元 = 800多个比尔盖茨
  = 2066个王健林
  = 2200多个马云
  书中还写到,在所谓民主、自由鼻祖的西方社会里,有这么一小撮人,他们靠资本运作、货币投机榨取生产劳动者的血汗。他们利用货币工具,控制和支配政商界人士为其服务,左右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维护和捍卫自己的权益。没有谁能逃出其掌控,连路易十四都得对他们言听计从,又有谁自以为聪明能躲过他们的天网、能跳出他们的阴谋陷阱?
  十九世纪的德国诗人海涅就说:“金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上帝,而罗斯柴尔德则是上帝的先知。”
  罗斯柴尔德?这个神奇的家族究竟依靠什么如此富有和强大?
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复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宫贵族也甘拜下风。
罗斯柴尔德一词起源于“红盾”。这个家族从16世纪起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区。当时因为没有街名和门牌号码,每家的家族便被称为“罗斯柴尔德家”,一直沿用至今。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城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两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才开始发迹。使这个古老的家庭开始兴旺发达的,是梅耶&罗斯柴尔德(年)。
梅耶自小就很聪明,因此他父母把他送到犹太宗教学校学习,希望他长大后当一名拉比。但梅耶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当他父母去世后,他便弃学经商,走进了生意场。当时,他20岁,开始做买卖古董和古钱币的生意,同时也兼兑换钱币。由于他的精明能干,并依靠当地有权势的威廉伯爵,生意越做越兴旺。后来,他不仅经营棉制品、烟酒,并开始从事银行业,20多年之后便成为法兰克福城的首富。
如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在法兰克福经营,其影响仅限于德国。然而,目光远大的梅耶&罗斯柴尔德让他的5个儿子走出法兰克福,走出德国,分散到欧洲各地。
罗斯柴尔德家族最早向国外发展的是梅耶的三儿子内森。他于1804年只身来到英国伦敦,开始时做一些棉布生意。当时欧洲正值拿破仑战争,一些德国贵族流亡到了英国,其中包括法兰克福的威廉伯爵。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威廉伯爵委托内森购买了大批英国的债券,内森便借机自己也做起了债券和股票生意。内森凭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干,不久便发了财,成为伦敦金融证券界的巨头。后来,他又不失时机向英国政府提供巨额军费,与伦敦军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内森在英国的成功,鼓励了老罗斯柴尔德。为了方便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金融和贸易往来,他又在1811年把最小的儿子詹姆斯派到法国,在巴黎站稳了脚跟。几年后,老二所罗门、老四卡尔又分别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分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老梅耶&罗斯柴尔德与大儿子阿姆歇尔坐镇老家法兰克福,其他几个儿子分布在伦敦、巴黎、维也纳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和商业帝国。
罗斯柴尔德兄弟经营技巧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他们分布在欧洲各国的分支获取政治、经济情报,迅速互相沟通。这样,他们往往能迅速了解各地的政治经济动向,推选采取行动,出奇制胜。
为了保密,他们有自己专门的信使,彼此用密码进行联系。罗斯柴尔德家族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迅速又可靠,以至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有时也宁愿用罗家的信使来传递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国的外交邮袋。
到19世纪中叶,一个庞大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在欧洲形成。每当有战争,他们便向各国政府提供军事贷款,战后又为战败国提供赔款。他们在各地开办银行,从事证券,股票交易和保险业务投资工商业、铁路和通讯业,后又发展到钢铁、煤炭、石油等行业,其影响渗透到欧美及殖民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
罗斯柴尔德家族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从它帮助英国政府购买苏伊士运河一事中便可见一斑。1875年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内尔在他伦敦的宅邸中宴请英国首相狄斯累利(他也是犹太人出身)。席间,列昂内尔突然收到一份来自法国罗斯柴尔德分行的电报,说埃及国王因缺少资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万股苏伊士运河股票买给法国政府,但对法国提出的价格不满意,表示愿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大家一致同意英国买下这批股票。然而,当时由于国会休会,无法筹集这笔资金。于是,列昂内尔果断地作出决定,由罗斯柴尔德银行伦敦分行向英国政府提供400万英镑,抢先买下了这批股票。此举使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列昂内尔&罗斯柴尔德也因此一夜之间成为举国上下敬仰的英雄。
尽管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巨大的财富,并跻身欧美上流社会,但他们始终坚持着犹太人的传统、维护犹太人利益看得比做生意和赚钱更重要。罗氏家庭大多数人坚持族内通婚,这个家族下属的公司企业都按犹太教安息日的规矩,在星期六估算,不做任何生意。1820年,内森宣布不同任何一个拒绝给犹太人公民权的德国城市做生意。1850年,当卡尔借钱给罗马教皇时,向梵蒂冈提出要求拆除罗马的犹太隔都。19世纪伦敦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宣布不向俄国沙皇贷款,因为沙皇政府迫害和虐待俄国犹太人。
利奥波德&列昂内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可以反映和代表这个家族所有成员的思想:“我有两大荣誉:第一,我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员;第二,我是一个犹太人”。在反犹浪潮滔滔汹涌的环境之下,他们运用智慧,沉着迎战,化险为夷;特别是在同希特勒的较量中,他们更是凭借财富和非凡的谈判智慧,令纳粹头子也算盘尽失,无可奈何。他们一方面以拒绝向反犹国家贷款来抵制反犹国家,另一方面给犹太人的慈善事业甚至犹太复国主义事业以巨大的帮助。被全世界犹太人赞颂为“真正的大宪章”的《贝尔福宣言》,是以英国外交部致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支脉的纳撤尼尔&迈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形式发表的。
近年来,罗斯柴尔德家族已悄然进入中国,实际上,罗斯柴尔德一个半世纪前即与中国建立商务联系,1979年再度进入中国市场,担任英国家煤炭公司和北方工程公司的电厂项目的财务顾问,此后为一批中国知名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1994年至2004年,罗斯柴尔德公司为中国55个项目提供了顾问服务,涉及金额480亿美元。2000年,罗斯柴尔德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而最近的消息则是,2007年底,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控股公司之一Rothschild Continuation Holdings宣布,该公司已经投资2540万欧元(合2.6亿元人民币)收购了青岛商行5%的股权。而在2007年10月,罗斯柴尔德与民生银行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财务顾问业务上进行合作,罗斯柴尔德将为民生银行提供财务顾问咨询服务、资本扩充及引进战略投资人、境外上市、境内(外)收购兼并等服务。
作为经济世界中的金融舵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功史是一部典型的“犹太商道”的活教材。罗斯柴尔德家族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其秘诀就是三个词:团结、进取、谨慎。从家族的创始人开始,这三点就一直贯穿其商业活动中。中国有一句古话,“富不过三代”,罗斯柴尔德家族能够创造富过八代的传奇,可以说是每一个中国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罗斯柴尔德的财富传奇,也许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复原的“真实神话”,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跨越拿破仑战争、法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中所表现出的战略思维、敏锐眼光和对时局的分析掌控能力,是任何时代一个成功商人的必备素质,尤其是他们在与各国政要交往中表现出的政治头脑,可以说是借用政治力量实现商业目的最完美的典范。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是世界首富?只因为那个人不显山,不露水而已。因为真正的首富早已经利用自身的力量封住了媒体的嘴巴。
银行行长口述:我亲历的5个跑路老板故事
  草莽年代过去了,企业要发展,必须先发展专业管理能力。银行行长亲口讲述,职业生涯中亲历的5个跑路老板故事,银行从业者可以领悟快速甄别企业风险的实用招数,创业者可以补一补经营管理哲学。关注金融晨读,足不出户,朝闻天下金融大事,助您投资、理财快人一步!
jinrongchd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洛克菲勒家族到底有多少钱和总资产有多少?
&  据美国媒体消息,美国亿万富翁戴维·洛克菲勒3月20日早上在位于纽约州波卡蒂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位发言人赛陶确认了戴维·洛克菲勒去世的消息,并透露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戴维·洛克菲勒生于1915年,他的祖父是创立标准石油公司的美国石油巨头约翰·洛克菲勒。戴维·洛克菲勒曾是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控制大通曼哈顿银行十多年。《纽约时报》称,尽管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股份从未超过5%,但该银行长期以来还是被称作“洛克菲勒银行”,戴维·洛克菲勒的影响力可见一斑。1973年,戴维·洛克菲勒曾到中国访问,并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根据福布斯美国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该家族健在的成员有200人左右,拥有的净资产总计约110亿美元。除了巨额财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为慈善事业为世人所知。约翰·洛克菲勒一生捐出巨额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他的后代也延续这一做法,家族旗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长期关注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纽约时报》:世界舞台此后再无洛克菲勒?创始人16岁就开始打工  洛克菲勒家族资料图  洛克菲勒家族总部在纽约州的威斯特彻斯特县境内,位于哈德逊河上游,距纽约曼哈顿岛有一小时车程,占地3400英亩,规模可比一座小城镇。这个庄园的主体部分,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由家族创办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环绕着花园、喷泉、跑马场和艺术雕塑作品,风景怡人。  洛克菲勒的先祖18世纪便从德国移民到美国,1839年,约翰出生。他的父亲比尔是个行为放荡的假药贩子,时常搬家,日子过得颠沛流离。  1855年,16岁的约翰开始找工作养活自己。在人口约为三万的克利夫兰,他连续奔波了六周,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约翰偏偏有股倔劲,不屈不挠,又走进一家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公司。公司正好因为需要一个人记账,大老板休伊特拥有大量的房地产和铁矿开采公司,他仔细看了这孩子写的字,然后说:“留下来试试吧。”此后,约翰一生都把9月26日当做“就业日”来庆祝,比生日还重视。  从簿记员的工作中,约翰学会了尊重数字和事实,无论它有多小。之后,约翰还为老板收房租,年轻的他不但有耐心,有礼貌,而且还表现出斗牛犬般不屈不挠的精神,直到欠债的人交出钱为止,升职涨薪便也顺理成章。  1858年,略有积蓄的约翰和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伙成立了一家经销农产品的商号。商号生意不错,克拉克的朋友安德鲁斯时常前来串门。安德鲁斯是照明油方面的专家,他认为煤油将比其他来源的光要亮,市场也更大,因此炼油将更有前途。克拉克对此心存疑虑,约翰则越听越心动,就动员克拉克共同拿出4000美元,作为新建的安德鲁斯-克拉克炼油厂一半的周转资金。从农产品转而炼油  约翰选址眼光奇准,他将炼油厂选在一条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边,离铁路不远。由于水陆并举,炼油厂取得了运费低廉的优势。不久,河边出现了一连串的炼油厂。  约翰十分钟情于账本,这让大他将近十岁的克拉克很瞧不起,觉得他做事刻板,像个小职员。1865年2月,因为约翰打算贷款扩大炼油业务,这彻底激怒了保守的克拉克,两人分道扬镳,26岁的约翰以7.25万美元买下了克拉克的股份。  此时的约翰拥有了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每天能提炼500桶原油,是当地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之所以敢掷出全部身家也要买下炼油厂,是因为他相信这个行业有着长远的前景,而大多数开采商则心态浮躁,谁也说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一个昙花般的奇迹。  当年12月,约翰又开了第二家炼油厂。1870年,两家工厂以联合股份的形式起名为标准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注册,约翰任总裁。之后,约翰一连收购了几家炼油厂,并涉足管道运输业,还建立了自己的铁路网络。1878年8月,约翰认为股东分红应该投入生产,但另一股东安德鲁斯认为股东就该多拿钱,两人闹崩,约翰以100万美元买下对方股份,从此独自执掌公司大权,并开始了标准石油的全球垄断时期。  为了将煤油卖到更多地区,约翰的方法是:“在许多国家里,我们得先生产油灯,再教当地人学会使用煤油。”为了扩大人们对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价卖出了成千上万盏煤油灯和灯芯,有时还免费赠送给第一次买煤油的顾客。  到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已拥有了10万名员工,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公司,而洛克菲勒则被称为“美国史上第一个十亿富豪”。但由于其实质上的垄断地位,约翰备受指责。  1895年,56岁的约翰开始逐步引退,把事业交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传承六代从未引发争产  1911年,依据休曼反垄断法案,标准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且经历六代人,从未引发任何争产风波。  家族创始人约翰深知财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他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孩子没长大前,他没带他们去过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退休后,约翰热衷施舍财富,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约翰去世后,儿子小约翰继承了大量的财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913年,一场激烈的劳资冲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的宅院受到袭击,这彻底改变了洛克菲勒家族传承财产的态度:一方面,小约翰选择了以信托的形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代;另一方面,他将家族财富拿出来彻底从事慈善事业,他一生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消解在民众眼中他的家族财富是原罪的印象。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第三代族长戴维·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亿美元,他也承诺,会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据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约翰还打破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弊病,退休时并未让儿子接班,而是让基层员工出身的阿奇博尔德接任。  此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他们成为了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不惜代价”捐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国的连接点,最著名的莫过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3年成立,首批捐资1亿美元,第二代继承人小约翰为基金会主席。老约翰一直想在中国办一所培养综合人才的大学,为此先后于、1915年三次派员来华考察。  考察团队看到了在中国发展医学教育的迫切性,因此,1915年,基金会斥资20万美元购买了北京“协和医学堂”作为医学院校址,为符合“高标准”的规模,又以12.5万美元的价格另外购买了医学堂附近的豫亲王府。  起初,建造预算100万美元,至1919年底,建设学校费用竟已达750万美元。而超出的预算则要归因于小约翰的一句“不惜代价”。  1921年,学校建成开学,小约翰从美国乘坐轮船,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后,赶到中国出席开学典礼。  此后,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在中国建立起了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体系。而这些中国现代医学精英,一人往往可开办一所甚至多所医院或学校,为日后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协和医学院成立之初,中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能够达到协和期望的医预系水平。为此,洛克菲勒基金会斥资捐助13所综合性大学,以提高其教学水平,过程整整持续八年。这其中最大的资助对象是当时中国的世界级一流大学——燕京大学。  此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投入领域再度扩展,从与医学有关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延伸至考古学、遗传学、农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他们曾援助清华大学成立生物系,并为清华大学生物馆的建造捐助了一半经费41250美元;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项目,便是在其资助下完成。1929年底,中外学者在协和解剖系合作鉴定出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克菲勒与一美元消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