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磅美国1cup等于多少克公斤:中国与美国的“收入和物价”对比

&|&&|&&|&&|&&|&&|&
中国人挣得比美国少物价比美国高引发大讨论
日 08:24来源: 作者:林衍
近日,一条微博在互联网上疯狂流传: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 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 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
孙笛毫不犹豫地转发了这条微博。
一周前,她刚刚结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特意穿着崭新的行头回国——9.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 Hilfiger牌T恤衫。孙笛发现,这些东西在国内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国太便宜还是中国太贵了!”孙笛向记者感叹。
她清楚地记得,出国前她和朋友在汉拿山餐厅吃了一顿烤肉,点了3个菜,一共120元。回国后还是在同一家店,点同样3个菜,价格却变成了240元,“盘里的肉还少了”。
这个,这个和这个,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来
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与孙笛有同感。他最近还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托人从海外买东西。最新的成果是一台折合人民币24000元的尼康单反相机,在国内,这台相机的价格是4万元。
事实上,尽管经常在各大电视台评点财经大事,但在去年的美国之旅以前,他从没想过中国的物价居然比美国还高。
动身之前,一个因生意原因多次往返美国的朋友提醒他:“去美国除了钞票什么也不要带,东西很便宜。”
对此,时寒冰半信半疑,毕竟,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数据是,“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但很快,时寒冰就受了“第一次刺激”。在洛杉矶一家叫“小台北”的中餐馆里,他们4个人点了份量很足的鱼、虾、蟹,结账的时候却只有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
时寒冰以为老板算错账,特意又问了一遍,结果朋友笑他说:“这有啥奇怪的,你要是去商场,就更觉得离谱了。”
这句话让偏爱实证调研的时寒冰“决定改变行程”,他推掉所有游山玩水的安排,专心观察、对比中美物价。
对比的结果让时寒冰大吃一惊:国内一套3万元左右的阿玛尼西装,在这里只要500美元就可以买到;国内标价4.6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在美国不到4000美元;一台国内50万元左右的宝马标价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差距或许更加显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同样的比法得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在美国的商场里,最人满为患的地方往往是卖箱子的地方。时寒冰说,在新秀丽的柜台前,几乎每个外国服务员都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在国内售价为1500元左右的箱子通常标价70多美元。
“我前面的一个大哥一口气买了12个箱子。”回忆至此,时寒冰忍不住笑了。
不止于此,因为商场里的化妆品价格“过于便宜”,仅相当于国内同类产品的30%~40%左右,时寒冰还一度被夫人怀疑“是不是买了假货”。
更为夸张的情景出现在LV这样的奢侈品店,时寒冰记得朋友给他讲了一个亲眼所见的笑话,因为LV箱包这样的奢侈品在美国可以便宜3成左右,往往遭遇到中国顾客的疯抢,一名中国客人曾指着店里的三款LV包说:“这个,这个和这个,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来。”
通过这次为期半个月的走访,时寒冰的调查结果是:除非涉及到人工服务,比如理发,或涉及知识产权,比如图书音像外,美国商品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即便“MADE IN 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国内便宜50%以上。
即使去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回国后,时寒冰接连更新了十几篇博文,专门记录美国物价。
事实上,在这段对价格格外敏感的年月,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在美国生活的中国记者高娓娓在年初出版的新书中特意记录下这样一组数字:在华人超市,海蟹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据季节质量而变。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 公斤)。泰国米50磅装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西红柿1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5个橙子1美元。
高娓娓告诉记者,在美国,即使算上房租,一个人的正常工资(月薪两千美金)足够养活一家3口人。
有趣的是,在对此现象困惑不已的群体当中,还不乏经济学家。
同样是在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
相比于其他留学者,这个从江西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年轻教师把更多目光投到了房价的对比上。据他观察,在美国的二线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价格40万美元左右,这200平方米指的是使用面积,不包括附赠的前后院。
“换句话说,美国人所说的房子放在中国其实就是别墅。”聂辉华略显遗憾地说,“而且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七八年就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事实的确如此,据国际不动产代理商戈登·罗克(Gordon Rock)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买房不需要太长时间,迈阿密需要4年,纽约需要5.7年,洛杉矶需要5.9年。
而在北京,面对校园周边每平方米超过4万元的房价,聂辉华按照现在的工资计算了一下,即使去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很多中国学生读完博士不想回来不是因为不爱国,”聂辉华说,“他们是怕30岁读成回来后买不起房和车,失去尊严。”
聂辉华还记得,在哈佛读书的时候,花70多美元为自己买了一件哥伦比亚牌冲锋衣,在国内,这件衣服要卖1500元。有感于此,他随手写了一篇博文《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
结果,一段时间后,有学生提醒他,“聂老师,你写中美物价的文章在天涯论坛上被点击了30多万次,排在第一名。”
商品在出厂之前没有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出厂之后
聂辉华发现,在繁复的物价比较当中,两组统计数据在有意无意中被忽略了。
一组数据是,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直在2%上下浮动,换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低通胀”也始终相伴左右,其物价之稳定从一个细节就可见一斑:自美元诞生百余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始终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4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当前的6.5%,这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那么,当今中国物价是否已经比美国还贵?
在这一问题上,几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相对于购买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在绝对价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现了中贵美贱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个被广泛提出的观点是: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急速膨胀,致使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美国20%多,从而导致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对应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在美国所对应的货币量。同时,在常年实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战略下,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拉大,在现行的货币发行制度下,储备的增加必须要以基础货币增发来对冲,从而再次增加了货币流通量,推动物价上涨。
但在这样立足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的声音中,一些疑问也随之产生。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3天前刚刚从欧洲、美国参与交流活动归来。她告诉记者,在美国,不仅中国制造的产品远比国内售价便宜,即使是美国制造,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比如她曾在美国加州一个机场商店购买的美制风衣,价格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里同款风衣的五分之二。
左小蕾连续提出两个问题。
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的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
反之亦然,如果产品来自国外,在WTO框架下,即使是制裁性关税,也绝对不可能出现超过一倍的价差。
“这完全不符合基本的国际贸易规律,价格差有点过分了。”左小蕾说。
长期观察中美物价关系的时寒冰对此现象的解读是,“商品在出厂之前没有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出厂之后”。
他认为,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
在他看来,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作的统计,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每年都是GDP增速的两倍。而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哪国制造,只要流入中国就将背负上这些处于流转环节的间接税。
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是: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其中,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而且,相比于美国的商品价格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实行价内税的方式,换言之,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却逃不掉的间接税。
“这样消费者心里也许会好过一点,但是糊涂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在目前中国商场里出售的100元女性化妆品中,会有14.53元的增值税,25.64元的消费税以及4.02元的城建税。单这三项,就占整个女性化妆品零售价格的44.19%,如果再加上生产和运输环节的间接税收,保守地说,政府税收对女性化妆品的最终价格至少“贡献”了50%以上。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显然,政府税收对国外制造最终价格的贡献也将近6成。
“或许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成了物价上涨的推手之一。”韦森说,“你顺着这个逻辑推演,就知道这种价格的高企是如何转嫁给消费者的了。”
在他看来,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
旅程还没有结束。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以及无孔不入的暗箱操作费用。
“总之见者有份,然后转嫁给消费者。”时寒冰告诉记者,“但有钱人对价格不敏感,真正利益受损的还是广大低收入群体。”
在韦森看来,物价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一种路径是选择政府主导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策略,税负的增加无可避免,另一种路径则是通过减税的方式藏富于民,同时走上降低物价刺激内需的发展道路”。
“买自己的东西能买得便宜点,这个要求高吗?”韦森反问道。
24岁的孙笛并不了解这些国家战略上的分歧,她只是觉得“不敢再在国内买好东西了”。离回美国还有一个多月,闺蜜们便忙不跌地给她拟好了长长的代购单,其中,最抢手的东西是被很多中国人视为奢侈品的Coach包,在美国,它的价位在200~300美元左右。
如今,已经有7个闺蜜预订了这款包。
聚焦中美两国物价之比:
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huxx]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折腾了半天弄来了个号上来 扒一下我自己这两年的感情经历 虽然我遇到的男人不代表所有的美国男人 ,不过也想告诉大家,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国籍不同,人种不同,这些不同,绝对不是我爱你,你爱我就可以的。现实就是现实。   除了感情经历,也说说这两年楼主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以及一些在美国的所见所闻。美国一直是很多国家的人们,愿意奔赴的国家,因为只要你肯干,就能实现你的美国梦。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呢?你要付出多少?付出些什么呢?希望我能给大家找到一个答案。如果你是正在或者打算来美国的朋友。可以当作借鉴。如果你是对美国不感冒的。可以把这帖子当作一个故事来看。LZ就是一个普通人,甚至可以说是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底层小人物。不过应该可以代表一部分来美国的普通中国人吧。   希望大家看帖的时候 如果有看不过眼的地方 不要喷楼主。毕竟当年的楼主还年轻 没什么社会及感情经验。谢谢大家了。
楼主发言:699次 发图: | 更多
  继续  
  楼主来美国快两年半了。在这两年半里经历了太多。和美国老公的生活,从最初享受团聚的快乐,一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件折磨我的事了。  在美国真的是结婚容易,离婚难。即使你什么都不要的协议离婚。  在这点上中国真的很人性化的,协议离婚是很容易办理的。不会去让人漫长的等待。而在美国是会要耗费非常久时间的  
  楼主已经和老公分开居住,目前独自居住在了纽约法拉盛。在此期间也机缘巧合的认识并且见面了几个男人,下面楼主会慢慢把这几个男人给大家说说。  把楼主老公简称A吧,后面依次BCD。  
  我和A从认识到现在,已经七年多了,回想着这七年多近八年的时光,真的是没有住在一起的那近五年多才是过的最轻松快乐的。前两年多的信息联络,后两年多的签证等待,以及最初在美国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半年多,在激烈矛盾发生前,过的还算是非常快乐的。两个人真正在一起才会发现,有很多的矛盾。跨种族的男女在一起,思想上的分歧碰撞真的是非常多的。我们可以因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吵架。我英语又不好,通常都是吃亏的那一方。  
  刚到美国,一切都是新鲜的。A在机场接了我,我们放下行李后,去饭店点了牛排。不过这家饭店的牛排,竟然是牛肉饼,吃着真的腻的慌,打包回来,第二天还是对它没有食欲,倒掉了。  这家饭店用便宜的汉堡肉饼,代替牛排卖。真心让人无语??  
  为什么你是吃亏的那方?你不可以用汉语骂他吗?  不过我想问下美国佬到底有没有体臭?
  对了,楼主刚到美国的时候,住的是新州。在新州大部分都是会带着花园或者游泳池的小平房,只有少数低楼层的公寓。    
  @新疆感情故事
04:55:00  为什么你是吃亏的那方?你不可以用汉语骂他吗?   不过我想问下美国佬到底有没有体臭?  -----------------------------  骂汉语他也听不懂,白骂哈哈。他叽里呱啦一堆英语骂出来,能听懂的也就谢特这个了。我被他骂懵了  
  在美国大部分地方房价是非常便宜的。纽约,洛杉矶的房价高,其他地方的房价都比我们中国便宜。  新州靠近纽约,房价相比其他州来说已经属于比较高的了  在新州一个卧室的公寓一般七万左右就可以买到了,(而部分州,带花园三层大House也就五万左右。)二个卧室的也就12万,带花园的House在20万左右。                    
  抱歉抱歉,我说的有点武断了,中国一些比较小的城市可能房价更便宜的。  我是从国内一线城市来的,房价已经高到普通百姓望之却步了。  
  马克,。。。。。。。。
  嘿嘿嘿,这是刚起来,还是没有睡呢??  
  第二天A带楼主去了华人超市,这点上他还是细心的,知道楼主不太喜欢老美传统的食物,带我去的华人超市。吃的东西品种还是蛮丰富的。包括老干妈,六月鲜等调料这里都有。  老干妈在国内卖八元左右一瓶子,这里卖1元99刀。真是双赢啊,对于赚美金的人来说,2刀就可以买一瓶子了,换算成人民币又是14元钱,老干妈集团赚的够嗨的。这里的人还觉得便宜。不过,对于一个初到美国的我来说,还是真心觉得贵。  
  买了一堆青菜,猪肉,水果啥的打道回府。花了二十来元钱。人真心少啊。一个超市,加上收银员,整理货架的,购物的,我瞧着可能只有二十个人不到。想着国内超市,满满都是人。多热闹啊。??  这里的蔬菜都是清理过的,没有泥土啥的在上面。猪肉真心难吃。在新州的两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买猪肉吃。一股子腥味,受不了。吃在嘴里各种嫌弃啊啊啊啊。。。。。  
  你老公美国人?  
  继续啊
  继续更  
  记号  
  @妃颜-03 07:24:27  买了一堆青菜,猪肉,水果啥的打道回府。花了二十来元钱。人真心少啊。一个超市,加上收银员,整理货架的,购物的,我瞧着可能只有二十个人不到。想着国内超市,满满都是人。多热闹啊。??   这里的蔬菜都是清理过的,没有泥土啥的在上面。猪肉真心难吃。在新州的两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买猪肉吃。一股子腥味,受不了。吃在嘴里各种嫌弃啊啊啊啊。。。。。  -----------------------------  期待楼主后面的内容  
  都是 mark,太廋了  
  楼主加油~  
  在那边工作好找吗?不是黑工洗碗工  
  下一kram  
  马,楼主加油  
  相爱容易,相处难。  
  来早了  
  好 看看  
  先收藏 半年后再看 或者一个忍不住明天就打开链接了..  
  楼主继续  
  刚去买了麦当劳,请一个一直帮助我的姐姐吃。这里的麦当劳除了鸡块薯条以外,其他的我个人感觉不如国内的好吃  他们管牛肉的叫汉堡,夹鸡肉的叫三明治~汉堡里夹番茄那种。    
  @妃颜-03 05:25:47  抱歉抱歉,我说的有点武断了,中国一些比较小的城市可能房价更便宜的。   我是从国内一线城市来的,房价已经高到普通百姓望之却步了。  -----------------------------  美国房子没有投资价值,虽然买下的房子包括地皮都是属于你的。但是,在美国私有房产是需要每年支付房产税的,如果没有支付的话,一定时间后,房子是可能要被拍卖的。  房产税是按照州税和房产的价值来收的,每年不一样。  因为有房产税,就没有多少人会去一个人买几套,没有很多人疯抢,房价就不会大涨,所以房价起伏不是很大。  纽约的房价就是我们中国人炒上去的,曼哈顿的房子价格高的吓人  
  @ty_17-04-03 07:25:44  你老公美国人?  -----------------------------  是呀  
  不知LZ为何会跟美国老公闹翻,他骂你你又不懂多少,能听懂的也就谢特
  下班了,姐姐帮忙,周末去做一天兼职,赚房租。美国是真辛苦,美金不是那么好赚的。在这里除非是小时候就来到美国读书再工作的高学历者外,其他人都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因为他们一般不怎么承认国内的文凭。像我这样年纪不轻的人来到美国,能选择的工作不多。英语好点的,你可以去做点文职工作,或者售货员。不过每个月的薪资少的可怜。英语不会或者只会几句的,只能去做饭馆,按摩,美甲,保姆等工作,在美国,除了饭馆和保姆外,其他基本都需要考执照,不然就属于非法打工  
  做保姆,按摩,美甲,饭馆这些,几乎都是每天工作12-13小时,一周会有一天的休息,很多人为了赚美金,不顾身体,全年无休的人太多了。老板也一样,我认识的BCDE其中的一个,是餐馆老板,他去的比员工早,走的比员工晚,事事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解决,全年无休。和国内那些拍拍屁股吃吃喝喝的老板比,苦逼太多了??  
  我老公的姐姐也是嫁到美国,不过她老公是我们中国人,海南人,据说在美国某个地方的政府做事,待遇很好啊,她没上班,住别墅,而且经常买奢侈的化妆品,平均几年回一次国  
  买了一堆东西,不过当晚没有用上。正好是圣诞节,A的兄弟姐妹家人都回到A的母亲家一起吃晚饭聚餐。美国人是很注重圣诞节的,和我们注重农历新年是一样的。  楼主一下子融入A的家族还是有点困难的,有点尴尬,像客人一样。A的侄女还拿了平板,翻译读了一句你好,很高兴见到你的中文,呵呵  吃完晚饭,拆礼物。一堆礼物在圣诞树下面。礼物的包装上会有各自的名字,按照名字拆自己的礼物。  楼主拆到了一组厨房用品,虽然从始至终都没机会用上过。一套新床单,贵啊,八十美金  
  生活细节写的挺好看的,继续8呀~还有LZ和美国老公怎么认识的?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国人都一样。在A的家族里,过圣诞节和我们国内过新年很相像,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玩耍。也会像国内走亲戚一样,今天去八大姑那里,明天去九大姨那里,哈哈  
  波屯的孩子来给楼主加点人气,我也觉得美国梦只是说得好听,华人在美帝地位太低了。
  圣诞节,各家各户都会装饰自己的房子,一到夜晚,灯光亮起,真的非常漂亮和富有特色,发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图片转载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圈)                    
12:01:01  现在国内有很多很多大龄剩女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嫁给素未谋面或者见了一两次面的老外,就为身份。其实真的挺傻,这种捷径结局一般都底层混,相对来讲选择这种捷径的在国内条件也不好lz别见怪,不了解你的情况,这里并非特指。大体上讲通过不确定的婚姻关系出去的确实条件差,譬如穷,可能连读书学费都没有,虽然现在留学移民基本上遥遥无期,排期排到n多年后,但真正条件好的还是会通过正规渠道出去   老美也不傻,但凡条件好一点的也轮不到这样出去的中国姑娘,就算出去读书为掩护的那部分,因为没有身份,条件普通的姑娘,起码华人圈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单身男都有顾忌,担心对方只是因为想要身份,目的不纯之类。   最近朋友要移民,发现很多单亲妈妈都开始带着孩子出国了,但选择读书拿身份的还好些虽然也艰难,盲嫁最后结局基本上不会好  -----------------------------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哈。主要是老美的思想和我们就不一样。比如很多在中国带着孩子年纪又大的女人,或者是离婚过的女人,在中国通常没有市场,这也是因为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和中国男人和他们家族的思想造成的,就是这样条件的中国女人,很多都找到条件很不错的老外。有钱,人好,甚至从未结婚过。大多老外崇尚的是爱情,特别是老外男人,他们只要喜欢一个人,就会想在一起,不会去考虑对方的其他条件的。(说的是大部分哈,不是所有)不过很多老外女人蛮势力的,这点和部分中国女人一样。没钱的老外通常是很难找到本地女人的。所以会放低标准。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哪怕中国地位再高,白人都是觉得自己是第一层次的。  
12:01:01  现在国内有很多很多大龄剩女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嫁给素未谋面或者见了一两次面的老外,就为身份。其实真的挺傻,这种捷径结局一般都底层混,相对来讲选择这种捷径的在国内条件也不好lz别见怪,不了解你的情况,这里并非特指。大体上讲通过不确定的婚姻关系出去的确实条件差,譬如穷,可能连读书学费都没有,虽然现在留学移民基本上遥遥无期,排期排到n多年后,但真正条件好的还是会通过正规渠道出去   老美也不傻,但凡条件好一点的也轮不到这样出去的中国姑娘,就算出去读书为掩护的那部分,因为没有身份,条件普通的姑娘,起码华人圈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单身男都有顾忌,担心对方只是因为想要身份,目的不纯之类。   最近朋友要移民,发现很多单亲妈妈都开始带着孩子出国了,但选择读书拿身份的还好些虽然也艰难,盲嫁最后结局基本上不会好  -----------------------------  读书拿身份?至少现在新总统上台后,美国已经很难通过留学工作拿身份了。我读书的学校有一个同学,她的女儿读研究生毕业了,虽然能找到工作,不过她妈妈说她的工作不是很理想,也没能给她申请身份  
  圣诞晚餐,特意铺上的红色桌布,美国女人还是很贤惠的,哈哈    
  楼主第一次到美国,时差调整了近半个月才恢复。圣诞节后,开始了平淡的生活。在开始的半年里,A也努力的做好一个丈夫,带着我四处去走,冬天的新州,非常的寒冷,有时候都能到达零下十多度。  这个时候。屋内的暖气感觉不够暖了,还需要再开一个暖风机。美国的冬天再寒冷,室内大家还是穿着短袖衣就够了,冬天房子里都有供暖的,整个冬天,除了少数几天,我穿了长袖睡衣外,几乎都是夏天薄款睡衣。我妈还让我带来了厚款羽绒睡衣,楞是没用武之地啊,又重又厚的再背回去  
  A家靠近海边,开车十分钟就到了。虽然狂风忽忽,A还是带着我去了海边走走。冬天的海边几乎是见不到人影的        
  实在太冷,看了几眼,拍了两张照片就赶紧的回家了。  旅游大三条,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看到景点就拍照。这第三条被我贯彻的够彻底的。  
  露珠加油写  
  露珠加油写
  A是个办事缓慢的,生活在一起后,让我深刻的发觉到了。让他帮忙做一件事情,我需要等待很久。比如医疗保险,我的朋友一到美国,她的老公就给她买好了,而A拖延到了第二年保税季。就这样,我几乎有一年四个多月的时间是没有任何医疗保险保障的状态,有任何病也只能熬着,不敢去看医生  在美国每年的1月到4月,这四个月是报税季,也是大部分美国人很喜欢的。他们期待着政府的退税。  报税的时候,是必须有医疗保险的,不然是会被罚款的。楼主不明白,为何他一直不给楼主买医疗保险,真的。  
  在美国除了纽约以外,其他城市,要么就只有少量的公交,要么就根本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纯粹靠开车,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一点也不扯淡。在那里没车就和没有腿一样。新州就是那样的地方。我想学个驾照,于是让A带我去报名。就这事,A拖延了有两个多月。呵呵。我也是服了,是性子慢?还是真的没把我放在心上?没把我的事,当一回事呢?  
  没有车,楼主无法出门,只能在家里呆着,玩平板上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在A家里和现在住的纽约,网络都不太好,速度慢不说,经常会断网。我在国内用的是一百兆光仟。对比太鲜明了。  
  A一周休两天,其中一天会在家休息,还有一天会带我出门走走。去的也就是海边,超市,商场,公园。这是能去的几个地方了。那里也就只有这些地方去。少数时候去次饭店。生活已经简单到单调了。  A一直说我要带你出去,是你自己不要出去的。如果是你,千遍一律的地方,你们愿意天天去吗?  
  没什么人看哈,楼主文化水平不好,写的不太好  
  在看,也算是了解美国的一些风土人情。  
  感觉楼主对A相当失望  
  楼主,请问在公司做行政文员等工作的有多少美元年薪?
  A带楼主去新巴克,喝了楼主最喜欢的抹茶星冰乐,A的妈妈给的圣诞节礼物中,有一张新巴克的现金礼券。这个A来中国的时候,楼主带A去喝过。A也喜欢上了  
  新巴克的饮料,楼主就喜欢星冰乐和CHA,那个CHA味道很特别,盐盐的,有股香料味。      
  马克  
  每天几乎千遍一律的生活,混吃等死的感觉。等周末,A带着楼主出门放风去。没处可逛就去商场走了走。美国难怪会吸引那么多人愿意留在这里,因为这里的东西真是太便宜了。在国内的奢侈品,在这里根本不算什么,扫大街的,当保姆的,刷碗的都能买得起,用得起奢侈品。因为对于赚美金的人来说,价格并不贵。  
  寥寥无几个人的商场            
  在国内动不动就几百上千的耐克,阿迪达斯。在这里遇到打折,便宜的只要20-30元。  紫色那双后来搞活动,卖29元99,我买了一双给我妈妈            
  @妃颜-03 20:10:37  没有车,楼主无法出门,只能在家里呆着,玩平板上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在A家里和现在住的纽约,网络都不太好,速度慢不说,经常会断网。我在国内用的是一百兆光仟。对比太鲜明了。  -----------------------------  网络 手机,电视天线 又贵又烂
  美国的物价是蛮便宜的,紧挨着美国的加拿大,物价要贵很多,所以住的靠近美国的一些加拿大人,每周还会跑到美国境内购物。  美国打工的普通人在这里一个月也就三千左右的月薪。一般一个月一家三口吃饭钱也就两三百。吃的还不差。我现在在纽约,一个月吃饭钱大概花八十到一百二十元钱。  
  @妃颜-03 20:10:37   没有车,楼主无法出门,只能在家里呆着,玩平板上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在A家里和现在住的纽约,网络都不太好,速度慢不说,经常会断网。我在国内用的是一百兆光仟。对比太鲜明了。   -----------------------------  @cowtown
23:39:46   网络 手机,电视天线 又贵又烂  -----------------------------  网络不便宜,一百来元一个月吧。网速信号不怎么好。我在A家里有段时间,一天可以断网N次,也不知道A他们家用的什么公司的网。。。。  
  手机费还可以,楼主前两年在A家里,有无线网络,也不太出门,用的还是国内的手机卡,一个月只花六元钱人民币的来电显示费就可以了。打一个算一个钱。  现在独自在纽约就买了美国的电话卡。一个月23元钱。无线通话,无线短信和无限流量的。主要看中可以无限打中国电话。这样和父母朋友交流起来也方便。  
  逛了半天,拍了一堆照片,A带楼主吃了商场里的铁板鸡。这个味道还不错。这是楼主在新州两年多能合楼主胃口食物中的其中一样了。感觉那两年楼主都得厌食症了,一天有时候就吃一顿饭,凑合着吃,有时候就面包泡牛奶解决一顿饭了。  楼主那两年多过的真心辛苦啊,在新州猪肉吃不了,羊肉牛肉也有点味,比猪肉好点。唯一感觉没那股子腥味的就是牛排了。可是牛排贵啊,楼主没有工作的,哪里能花十几二十元去吃一块牛排,有时候A的妈妈会做,才能吃上一次。  
  每天生活就是这样子,吃喝睡,这个已经不是普通的宅了,可是出不了门的我,只能过着这种被动监禁一样的生活。A每天下班回来已经半夜一点多,我们没有太多东西可以交流,并且每次交流多半都是吵架收场。  我从不知道美国男人也有和我们某些中国男人一样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和A交流的事情,如果不按A的心意想法做,A就会发脾气,摔门。  
  留着养肥
  每天这样迷迷糊糊过着,幸好有网络陪伴我。大约来美三个多月的时候,我在国内认识的一个朋友,也随着丈夫来到美国,她们从纽约开车来新州看我,带我一起出去走走。  早上九点多敲定了接我的时间,我十点给A说,原想着说一声就可以了。这个也是想着怕A担心我,才事先报备一下,因为我在美国。我想着大家在国内也不能说每次出门都必须给自己丈夫报备行踪吧?  
  这一报备出事了,A直接冲着我就吼上了,你咋昨晚不给我说呢,啊?现在才给我说。噼里啪啦一堆英语吼过来。我说我也才敲定时间,怎么昨晚给你说?  说完我也气的我回房间了,就听着A在给他妈妈噼里啪啦的说我怎么怎么不好…哎  
  后来朋友来了,我出去,A也虎着个脸跑出来,朋友和她老公下车给A打招呼,A就敷衍的打了声招呼。我都懒得看A那脸,上车走了。在车上,朋友问我,A咋回事?是不是不愿意我和他们出去?我只能无言以对。。。。  
  楼主加油,mark一个
  继续啊。好想看  
  楼主刚煮完午餐,帮一个姐姐去拿行李,现在才吃中饭  
  楼主现在独自一人,无人可以依靠,虽然名份上还没有和A正式分开,不过已经独自住出去了,需要独自承担房子租金,吃饭。花每一分都需要算算。  今天的伙食        
  瞧着还是蛮丰盛的吧?其实就花了三元二,虾买的带头的,一磅2.99元,楼主买了六两,无头的要四元五元,其实带头的更好吃。毛豆子,在美国我没看到新鲜的,都是袋包装的,这回买的七毛一袋真不好吃,拆开是煮熟的,生的大概一元五左右,那种的煮出来很好吃,虽然是冷冻的。牛骨头汤,牛骨一磅1.29元,楼主买了一盒子,两元多,里头有三块骨头,我能吃三次。骨头旁边的肉剔下来切丝炒辣椒。炖汤感觉不好吃。  
  香喷喷的米饭出锅,房东人蛮好的,提供了水电煤暖气,网络外,还提供了米油和调料。一个月能省下不少钱。    
  一会要去洗衣服去,旅馆不方便自己洗衣服,没地方挂,只能集合了一堆十天去洗一次。还好这回来美国,准备了十几条内裤和袜子。够换的。来这里很多老美的习惯没学会,一周十天才洗一次衣服的习惯倒是学会了  
  经济不独立的女人,不论单身还是离异带孩子都很困难。经济独立,有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圈子,无论单身还是离异带孩子都容易组成比较正常的家庭,因为美国文化崇尚个人奋斗,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淡淡不代表没有
05:05:09  经济不独立的女人,不论单身还是离异带孩子都很困难。经济独立,有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圈子,无论单身还是离异带孩子都容易组成比较正常的家庭,因为美国文化崇尚个人奋斗,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  有的时候说起来很简单。道理谁都知道,可是在外州这样的地方,英语不好,国内的一切文凭为零。在那里华人少,老外的地方,英语不好,根本不可能去老外的店工作。华人稀少,工作机会也就少。有了工作机会,还需要考驾照,A的一个亲戚,考了九次才拿到驾照,不是那么好考的,听说有的州驾照就好考。考出驾照还需要买车。在美国车子再便宜,也至少需要十几二十万人民币吧。如果买个太差的,便宜也没用,修理费能贵死啊,人工费在美国可贵了。要说贷款,刚到美国,根本没有信用记录,谁给贷款?这就是为何华人来美国首选的就是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城市,第一交通相对方便,华人聚集区,哪怕一句英语不会,肯吃苦,就能养活自己。楼主尝试着找工作,美甲店,可是说让A天天开着车来回花三个小时接送?可能吗?或者就是住店里附近,不能天天回家,A说你是他老婆怎么能不天天回家?或者说可以去饭店,饭店要英语好,附近也没有中餐馆,即使有,A能天天不去上班接送?  很多事情都是很无奈的。不在那个环境,不是那个人的情况。光靠想并没有用。楼主就是想的太好,太天真了。  混得好的人多的是,再好也不是我。就是白搭了。以当时的情况,楼主根本没选择的权利。而且楼主感觉A是根本不想让我出去工作的。A怕我认识的人多了,不要他。  
  华人最好还是待在纽约,洛杉矶这种华人多的地方,外州并不适合华人来生活居住,至少对大部分华人来说,确实如此。我一个室友从外州回来,她告诉我赚钱还是在外州多,但是那就是赚钱,只是赚钱而已。在外州工作,全年无休。每周老板开车带着去大超市买一次食物。就是赚钱机器而已。  
  外州没有很多消遣的地方,人比较少,像新州算人多的了,可是楼主每次去超市,商场都看不到几个人。路上都是车子,很少会看到有人在路上行走的。  要居住在外州也可以,除非你能忍受的住寂寞。哈哈  
  怎么感觉帖子好熟悉  
  @妃颜-04 06:40:36  外州没有很多消遣的地方,人比较少,像新州算人多的了,可是楼主每次去超市,商场都看不到几个人。路上都是车子,很少会看到有人在路上行走的。   要居住在外州也可以,除非你能忍受的住寂寞。哈哈  -----------------------------  国内能进好的公司的,大多是能力强或者技术好的人(靠人脉,走关系的例外)那样的人来美国一样混得开。他们在中国赚一万人民币,来这里赚五六千美金,有个汇率差呢。  
  @妃颜-04 06:40:36  外州没有很多消遣的地方,人比较少,像新州算人多的了,可是楼主每次去超市,商场都看不到几个人。路上都是车子,很少会看到有人在路上行走的。   要居住在外州也可以,除非你能忍受的住寂寞。哈哈  -----------------------------  美甲确实赚钱,小工一天也有一百二左右。就是那味道不好闻,也不知道对身体会有多大的影响。按摩三千起,名声不太好,不过比美甲赚钱多。这些都需要执照。按摩执照尤其难考,全英语的六七百道题。都要记住。  没执照做的人一大把,抓到就完蛋。  
  @ty_17-04-03 07:25:44  你老公美国人?  -----------------------------  是啊  
  楼主继续,很生活化的描述,就喜欢看这种真实的帖子  
  继续  
  马克 楼主加油,敢问你目前做什么工作呢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8码 等于中国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