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人买过p2p的买p2p理财产品的流程吗?有风险吗?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1826个网贷平台,在浙江就有186个。台州也一样,而经过野蛮生长后的P2P,已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要做好P2P,一个需要信用,另一个需要监管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人惊讶。

  随着全民理财热的激发与互联网文化的日趋普及,网络与金融结合的各类创新产品和服务已深入人心。

  在台州,不乏许多金融“撞”上互联网的实例。作为一个充满生机的行业,互联网金融在台州这片热土上,不仅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也带来了不少敏感话题。

  由此,本报推出《当台州金融业遇上互联网》系列报道,以写实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带你触摸这一行业的脉搏,或能为你投资理财,带来一些启示。

  20%,甚至50%的年收益率,50元便可起投……2015年,P2P这一概念火热依旧。

  P2P,即网贷,又称P2P网络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这个起源于英国的概念,移植到了国内,却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通过P2P借款的,多为企业公司。

  这个全新的市场,吸引了大量淘金者涌入,从网贷天眼、网贷之家两家P2P知名论坛所显示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826个网贷平台,光是浙江省,就有186个之多。而去年全年,网贷行业投资人达116万人,借款人则有63万人,累计成交量达2528亿元。

  近年来,一股“跑路潮”开始在P2P行业蔓延。今年2月,杭州P2P平台宏悦财富老板“跑路”,余姚同城三个帮平台停止运营,仅去年第四季度,全省就爆发了21起利用P2P非法集资的诈骗案。

  P2P行业如此喧闹,人人皆为利而来,那其中的风险与规则又知多少?对此,本报记者做了一番调查,并采访了我市一些相关人士。

  商报记者 吴世渊

  实习生 施波

  “跑路”的台州聚融贷

  台州本土的P2P平台,也出现过“跑路”事件。

  2014年12月,台州一家名为“聚融贷”的P2P公司才上线一个月就携款“跑路”。记者了解到,截至老板逃跑前,该平台投资总额合计9070328元,待收总额6477000元,共有1719名注册用户。

  据投资者透露,当时参观公司时发现门面挺大,人也挺多,感觉还比较靠谱,且年利率有20.9%,比银行高出那么多,就把钱投进去了。

  一般P2P公司,正常的投资回报率在10%左右,而聚融贷发布的投资项目高出正常范围一倍多。根据投资者的说法,聚融贷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他们听聚融贷的技术人员说,公司领导一直催他们改进平台,搞一个线上活动。

  结果上线第一天晚上,公司领导就“跑路”了。

  目前,台州警方已对这起案件展开调查。据警方掌握的线索,运营负责人叫童威,有案底,是名通缉犯。

  年收益是银行几倍,P2P真的靠谱吗?

  那么P2P平台,究竟是如何赚钱运作的呢?

  不久前,记者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些台州本土P2P平台。

  在其中一家平台网站首页上,挂着其年利率与月标活动奖励,从其描述来看,年收益率不低于20%,若投资金额6个月起存,一年的收益率将超过30%。

  截至3月25日,该平台已有注册成员上千名,交易总金额上亿元,已赚取收益上千万。

  为一探究竟,记者以投资人的身份,拨通了平台客服热线。在谈到资金安全问题时,客服做了一番介绍:“目前,借款人只有通过资产抵押,才能获得公司借款;然后,公司再通过网站发标,由投资者认购之后,才能获得投资者资金。如果借款人不能及时还款,那么,集团将会履行代还款义务。”

  客服还提到,作为一个P2P平台,他们赚取的,主要是利息的差价,同时,还会抽取投资人利息的10%,作为利息管理费。

  投资人投的钱,借给了谁,网站上亦有显示。网站“借款详情”一栏显示,借款全部为抵押借款。在大部分项目中,借款被用于资金周转,平均借款额度500多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个项目,借款数额较大,达几千万,其资金用于大型项目建设。

  在信息披露方面,记者看到,每个项目都展示了身份证、抵押合同以及付款委托书等材料图片。令人困惑的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均被抹去了一部分。

  此外,记者还发现,平台将数百万借款形成的债权,分割成几十元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

  P2P发展道阻且长,如何监管成业界呼声

  P2P平台所承诺的高收益必定存在着高风险,而这些问题仅是整个行业中的“冰山一角”。

  “担保是否真实?大企业是否真的可靠?网站删除了相关资料怎么办?”作为学院派专家,台州广

  播电视大学金融学教授陈敏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她表示,P2P就是民间借贷,一种融资方式,不同的是,载体是互联网,“人们总认为,互联网可以解决一切,然而,信息的真实性,需要政府的背书。”

  陈敏菊举了一个例子:“现有信用体系下,面对面借钱都很难进行,更何况是通过互联网,把钱借给陌生人呢?其次,通过P2P平台融资的,往往是银行都不敢贷款的企业,中间的风险,个人又该如何评估?”

  那么,P2P路在何方?“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因此想要做好P2P,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信用,另一个是监管。当然,信用是基础,政府要做好征信体系建设,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陈敏菊分析道,“目前,P2P网站建设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缺乏的还是对网站的监管,人们只看到了收益,却没意识到背后蕴藏的风险。在风险面前,收益没有用!”

  谈及对P2P未来的展望,陈敏菊希望引入本地化的监管机构,以网络上流行的抵押贷款为例,要做好抵押物登记,确定抵押物价值,并做好信息公示,确保已经作为抵押物的资产,不能再做其他使用。

  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已然意识到P2P所存在的风险等问题。市金融办金融发展处副处长牟文斌告诉记者,目前省内已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内有规范引导民间融资的内容。记者还了解到,温州也借助金融立法,包括已经出台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等民间金融地方性法规,保障P2P领域运行规范化。

  一个行业从新生发展到成熟,必然要经历混乱到有序。黑格尔名言“存在即合理”,虽有些偏激,但正是民间对融资有需求,才有今日的P2P。

  有些P2P平台,通过债权转移方式,向实体企业融资,帮助其周转资金,从中赚取一定利润,这当然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平台手法大致如下,首先将债权分割,像切蛋糕一样,使得债权变小、变细。如此一来,普通投资者也有能力购买。

  每次的投资金额是变小了,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每次的切割,使风险评估的困难更上一层楼。日后,P2P可能会有更多金融创新,但如果仓促行事,不良资产就会流向社会各个角落。到那时,不但普通投资者利益受损,也会拖累整个实体经济。

  这和2008年次贷危机何其相似。由此来看,P2P平台不妨在前端对借款者做好尽职调查;在平台端,完善信息披露,资金监管机制;终端则评估各类理财产品,借鉴国外评级模式,利用本土化监管,完善风险定价,将产品标准化。

(1)原则上,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安全等级一一对应,向下兼容,即原则上:

  谨慎型投资人,可以购买安全等级为四颗半星、四颗星的产品;

  稳健型投资人,可以购买安全等级为四颗半星、四颗星和三颗半星的产品;

  平衡型投资人,可以购买安全等级为四颗半星、四颗星和三颗半星的产品;

  进取型投资人,可以购买所有的产品。

(2)产品安全等级超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一级时,页面将提示风险;产品安全等级超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两级及以上时,投资人不能购买或投资人选择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

(3)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安全等级不符时,页面将提示风险,投资人确认风险后可以购买。

该回答是否解决您的问题?

该回答是否解决您的问题?已提交

有用的,报案维权才有可能追捕到跑路的平台负责人和追回投资人的损失。

一般来说,P2P平台跑路,靠投资人自身力量追回损失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报警的话:

1、首先警方会立案侦查,这个阶段投资人可以抱团一起报案,可以让案件更快受理;

2、警方立案侦查之后,会收集投资人提供的证据,再对P2P平台进行查封处理,冻结账户资金等处理;

3、对于平台负责人警方会采取强制刑事措施,如果平台负责人跑路,警方还将进行追捕程序。

等到案件结束后,会根据P2P平台剩余资金进行清退工作,到时候投资人会收到按比例退回的投资资金。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p2p理财产品的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