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和内存读写速度哪个重要

&&[&& 原创&&]&& 作者:&&|&&责编:刘亮
&&&&●存储分析:SSD/硬盘/RAM&&&&以下是22款2000元价位DIY主机存储(SSD、硬盘和内存)的配置情况:&&&&照旧,为了方便阅读,我们绘制了以下图表。首先来看一下当前销量靠前的2000元DIY主机的硬盘配置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在入门级DIY主机市场,SSD依然成为绝对主流,配备120G固态硬盘的产品比重超过9成。当然了,如果您对你存储速度要求不高的话,同样可以选择仅提供传统硬盘的机型,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两者的售价基本持平,只是容量上会有区别。所以,目前线上DIY主机在硬盘的配置方面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就是“标配SSD,但可放弃标配选择传统硬盘”,这也是特定环境下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为此点个赞。&&&&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SSD市场鱼目混珠,认准大品牌很有必要。另外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分享,目前2000元价位段DIY主机的传统硬盘的容量主要是1TB和500G两种,有的可只有500G哦!&&&&再看内存的配置情况:&&&&内存方面有一个菲菲尝尝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配置不随机提供内存,有些配置不随机提供内存,有些配置不随机提供内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此外,容量方面,目前2000元级别的DIY主机大部分都配备了8GB内存,但是也有部分机型仅配备4G内存,这在当下来说确实有点吃力,所以大家也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小结:在2000元入门级DIY主机市场,配备120G&SSD的已经成为主流,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切记认品牌,因为大品牌和一些不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品质上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此外就是传统硬盘的容量问题也需要注意。在内存方面,需要特别留意的是,有些机型并不会随机附带内存,而且目前在2000元市场还存在接近五分之一的型号仅配备了4G内存。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配置类型 CPU系列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42995¥61996¥39997¥25998¥299999¥159910¥4999股票/基金&
测出真相!实测CPU/内存对SSD性能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组成很“简单”,主控+闪存+PCB+外壳(缓存有些SSD直接省去)。那实际影响SSD性能主要是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和固件算法。抛开SSD自身的因素,大家有没有考虑PC平台上与之关系“密切”的CPU与内存会不会对SSD性能产生影响?测出真相!实测CPU/内存对SSD性能的影响  大家常说机械硬盘是PC的瓶颈,在CPU与内存性能过剩的今天,台式机CPU与内存应对机械硬盘的I/O毫无压力。但硬盘领域也悄然发生变化,性能突出的SSD欲取代机械硬盘,一直是PC“鸡肋”的硬盘能不能翻身,反过来被影响?今天就实测CPU强弱和内存大小对SSD性能的影响,用一系列的数据为您解开迷团。测试之前我们先了解下CPU,内存,硬盘三者的关系。  CPU、内存和硬盘的关系解析:  CPU被人称之“计算机大脑”负责处理、运算电脑内部的所有数据。CPU从内存或缓存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中并对指令译码解成一系列的微操作,再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并执行微操作系列。  CPU从内存中调用数据,为什么不从硬盘中获得呢?因为硬盘的速度较慢,CPU从硬盘中获取数据,如同供不应求一般,由于瓶颈效应大大的削弱CPU的运行速度,而影响整机的运行速度,而内存能很好的解决这瓶颈问题。电脑配件协同工作图  其实上面的图就很好的说明了内存的作用,电脑中的CPU就如指挥部,它负责发出指令,而硬盘就是A部门,虽然容量大,但是处理数据的能力不足,仅100MB/s。而B部门的内存却刚好相反,处理数据非常快,高达3.2GB/s,不过容量偏小,这样内存和硬盘的互补就刚好可以配合CPU的高速处理,内存凭借存取速率快来弥补硬盘的缺陷。SSD能满足CPU和内存传输需求?  对于三者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CPU是加工车间,内存是加工车间旁边的临时存放车间,硬盘是仓库。在这条产品线上,传统的机械硬盘已经无法满足CPU与内存高速传输需求,随着固态硬盘的出现,这种瓶颈是否已消除,我们就来实际测试下CPU强弱和内存大小对SSD性能的影响。  测试平台介绍与说明:硬件平台CPU  Intel pentium G620,Intel Core i5 3450主板  华硕 P8Z77-V Deluxe内存  DDR3 1600 2G,DDR3 1600 4G显卡  NVIDIA GTX670硬盘  系统盘:镁光M4  副盘:三星830系列256G软件平台系统软件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驱动程序  NVIDIA显卡驱动程序301.42 WHQL评测软件  AS SSD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  CrystalDiskMark  Fastcopy  COD8  SSD:为了消除机械硬盘的性能瓶颈,选用性能出色镁光M4(128G)作为系统盘,选用同样出色的三星830系列256G作为从盘,进行空盘测试,开启AHCI,模拟用户真实使用情况。  CPU与内存:为了突出CPU性能的差异,选用了低端入门级的G620与定位于中高端的i5 3450,关闭节能模式。至于内存,选用了DDR3 1600 2G,4G及4G+4G组成的双通道。那组成的测试平台包括:G620+2G;G620+4G;G620+4G+4G。i5 3450+2G,i5 3450+4G,i5 G。  测试部分:理论性能测试软件包括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实际应用方面加入了Fastcopy复制,Win7开机时间,游戏载入时间测试。  理论性能篇:  测试项目一:CrystalDiskMark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CrystalDiskMark默认运行5次,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的是最好成绩。G620+2GG620+4GG620+4G+4Gi5 3450+2Gi5 3450+4Gi5 G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在CDM默认模式下测试出来6个平台的成绩可看出,对SSD性能影响最大的4K随机读写几乎无差别。在持续读写方面,令人意外的i5 3450+4G在读取方面比G620+2G和G620+4G还低,而G620+2G在写入方面最低405MB/s。不过相对500、400MB/s以上传输速度来说这样的差距甚微,完全可以忽略。  测试项目二:ATTO Disk Benchmark性能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G620+2GG620+4GG620+4G+4Gi5 3450+2Gi5 3450+4Gi5 G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很多人都说ATTO是个“坑爹”的软件,从ATTO测试的成绩测试上看,并不坑爹噢。6个平台持续读取值波动范围:536537MB/s,写入波动范围:400404MB/s,这样的差距不值一提,验证之前CDM的测试成绩,难道真没影响?真不坑爹?我们接着往下看。  测试项目三:AS SSD Benchmark性能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包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在测试中,测试文件的大小为1G Byte。通过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可以很全面的了解一款SSD的性能。G620+2GG620+4GG620+4G+4Gi5 3450+2Gi5 3450+4Gi5 G测试成绩对比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非常好的测试SSD性能强弱的软件,测试出来的数据比较有说明性。作为衡量一款SSD性能强弱的重要指标,4K随机读写与IOPS测试的成绩让人关注。4K随机读取上i5 平台与G620几乎一样,写入方面4G内存比2G的高一点,总算是看到一点小差距。至于IOPS上,G620+2G和G620+4G表现让人感到意外,比起i5平台,差距还是有,总体来说并不明显。  实际应用测试篇:  Fastcopy实际性能测试  Fastcopy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该软件也被喻为最快的文件复制工具。我们用它进行文件复制测试,毕竟复制操作是用户平时用得最多的写入操作之一,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反应出磁盘在复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G620+2G与G620+4GG620+4G+4G与i5 3450+2Gi5 3450 4G与i5 G测试成绩对比  Fastcopy单个文件传输测试中选用了3.57G可压缩影音文件,其他5个平台测试惊人达到相同值,只有G620 4G双通道不一样,但仅差2MB/s,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性能表现。G620+2G与G620+4GG620+4G+4G与i5 3450+2Gi5 3450 4G与i5 G测试成绩对比  文件夹复制统一为新装Win7系统的windows文件夹(零碎文件),复制来源为镁光M4 128GB SSD,读取速度不会成为瓶颈。这次i5平台略有领先,总体来说,差距不明显。  游戏载入时间测试:  日常应用测试当然少不了游戏,本次测试选用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使命召唤8》,选择关卡第一幕《黑色星期四》,用秒表记录下游戏加载的时间,看看6个平台是不是带给我们一样的游戏体验?COD8 游戏加载页面测试成绩对比  Windows7系统开机测试:  一套DIY配置性能强不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机的速度快不快?开机所用的时间长与短给用户截然不同的体验,谁想慢腾腾坐等开机浪费时间呢?今天测试下开机时间看看6个平台是不是一样?Win7开机页面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游戏载入时间与开机速度终于能拉开差距了,i5 G比G620 2G,游戏载入上快6秒,系统开机快10秒,差距还是明显的。但游戏载入,系统开机时间跟CPU与内存关系很大,这部分不仅仅是硬盘独自发挥作用,CPU与内存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差距意料之中。  PConline 评测室总结:  CPU强弱与内存大小不影响SSD性能!事实胜于雄辩:CPU强弱与内存大小不影响SSD性能  i5 3450与G620价格上相差近1000元,性能上相差悬殊,而内存大小对整台PC的性能影响甚大,尤其是双通道4GB内存与单通道2G内存,在Win 7系统评分中,前者获得7.9分满分,而后仅获得5.5分。但这些都不能成为限制SSD性能因素。理论测试中,6个平台几乎完全发挥出SSD的性能优势,不存在影响。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论证了“CPU性能强弱和内存大小并不是SSD性能影响因素”。目前CPU与内存的性能,足以应对不管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的传输需求。就拿内存来说,双通道DDR2 667的带宽为667*2*64/8=10672Mb/s=10.672Gb/s,单通道DDR3 800的带宽为800*64/8=6400Mb/s=6.4Gb/s,何况现在已是DDR3 1600,根本不可能成为SSD传输的瓶颈,网友不必要担心因为平台性能不给力而影响到SSD性能。
12/01 16:5911/29 11:3511/26 09:5511/22 07:4311/19 17:1811/19 14:1011/19 08:1811/16 08:07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固态vs内存 升级SSD还是8GB谁更划算_网易数码
固态vs内存 升级SSD还是8GB谁更划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固态大战内存:你该怎么升级?
选择适合家庭或者办公室的计算机配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量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也许有人希望计算机的配置尽可能的高,这样会获得更多的性能。而另一些人则关心噪音系数的问题。而大多数人则只想用一台低成本的廉价电脑来处理日常的工作。我们小熊在线DIY硬件评测室,试图测试市面上绝大多数主流的硬件,从而为你提供良好的采购建议。但是我们也会遇到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用不寻常的方法探索解决之道。
Intel近期推出的120GB X25-M固态硬盘是同系列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产品
今天我们要证实这样一个问题,至少在其他同行业网站中,还未曾成为焦点话题的重要问题。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台具备超快速处理器的,甚至可能是旗舰级的CPU型号。还有一款顶级的高性能图形显示卡,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大分辨率的游戏应用。假设,你购买了这样一台梦幻配置的电脑肯定购机的成本不会是小数。未来,当你想要升级的时候,你会认真考虑哪些配件是最重要的么?
日立首个固态硬盘系列Ultrastar SSD400S
事实上,对于配置较高的电脑来说,对其进一步升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更换主板和处理器,进而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是微乎其微的。也许后期的投入就是换个高端的无线键鼠,又或者是加个蓝光刻录机这样的小附件 。
而对于主机内部来说,尝试着升级磁盘子系统或者是给系统增加内存也是两种不错的升级方案。在本次评测中,我们就来深入的考量一下,究竟高性能的主机该如何升级。
买8GB内存,还是买SSD?
升级硬盘和内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多消费者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想到去升级他们。例如有人觉得高清片子太大,自己的小硬盘已经无法满足无限增长的收藏无望了。此时他们就会升级到1TB、2TB的硬盘来存储更多数据。
而当我们为系统添加更多内存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操作系统的升级需要更大的内存空间,否则系统就会不断的访问虚拟内存,让你的硬盘响个不停。的确,很少有用户刻意的试图升级这些子系统的方式来换取进一步的性能提升。很多人最先考虑的会是升级处理器。
博帝 Sector 5 1600MHz 8GB 内存
显而易见,硬盘的容量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如果你有个文件服务器或者电脑上存储着大量的数据,那么换一块更快的硬盘,或者是组一个RAID会带来更好的磁盘性能。同样如果你经常运行大型程序,或者是有虚拟机应用,那么势必也会占用大量的系统内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显然电脑用户自己不需要问别人,他们自己已经十分清楚需要升级何种硬件。
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用户,希望得到更好的性能,可是手头的预算又是有限的。你该怎么作?将什么摆在首位?硬盘还是内存?选择不同的升级方案哪个对系统的影响最大?
海量存储:南亚易胜DDR3-1333 8GB内存
安装一个更快的硬盘似乎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方案,尤其是你现在可以买一个更加经济实惠的固态硬盘驱动器,它提供的性能要远远高于传统硬盘。我们小熊在线已经推出了许多固态硬盘驱动的评测文章。它们会大大缩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启动的时间。一个高性能的SSD必然会有助于提高你的操作系统启动,但是它会有助于改善日常应用软件的性能么?
测试平台:硬盘简介
低功耗硬盘的典范西数的新款2TB容量绿盘。编号为:WD20EARS。
新款西数的VelociRaptor迅猛龙硬盘,容量高达600GB,主轴转速1万转,带有32MB高速缓存。编号为:WD6000HLHX。
Intel的固态硬盘 X25-M G2,采用34nm的闪存芯片。
测试平台:硬盘性能概况
为了让大家先对参与评测的硬盘速度有个感性的认识,我们使用了CrystalDiskMark 3.0进行测试。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些存储产品各有特色。尽管他们都是现代存储硬件,但是差别显著。WD的绿色硬盘专为节能高效设计,拥有巨大的存储容量。而WD的VelociRaptor显然是消费级硬盘中主轴转速最高的硬盘。而Intel的SSD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产品,基于NAND型闪存,使其拥有无与伦比的4K随机读写性能。另外SSD还在顺序读写方面领先传统的HDD。
西数2TB绿盘,WD20EARS
西数万转VelociRaptor迅猛龙,WD6000HLHX
Intel X25-M G2固态硬盘,SSDSA2MH160G2
测试平台:内存简介
对于系统内存的容量,目前的典型主流电脑都会配备4GB的内存。而64Bit的操作系统已经可以顺利访问所有4GB的空间。随着Windows 7的流行,许多应用程式已经支持64Bit操作系统了。虽然内存的价格在近两年有些许的波动,但是整体的降价趋势十分明显,从DDR2已经过度到DDR3。在单条2GB的时代,一般人会买一对内存,组建个双通道也就算了。不过随着制造工艺技术的提高,单条4GB已经开始流行起来。由此,买一对4GB内存也许是未来大多数消费者的主流首选。
因此对于大容量内存的支持,根本不存在技术问题,一个64Bit的操作系统就能很好的提供支持。更大的内存容量,可以让你的计算机完全摆脱虚拟内存的诟病。系统会尽量少访问硬盘,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换句话说,增加系统内存容量,可以视为一种对磁盘子系统的间接优化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测试内存与硬盘之间的性能瓶颈,并且要找到最大提升系统性能的方式。今天我们用来评测的内存就是单条4GB组双通道8GB的方案。
Mushkin 996808双通道内存套装,4GB DDR3-1600,时序为 7-9-8-24 @ 1.65V。而XMP里有2个配置:一个是DDR3-1600,另一个是DDR3-1333时序为6-8-7-21。另外还有Kingston KHXK2/4GX,DDR3-GB套装内存。
测试平台简介:
CPU: Core i7-870 (Lynnfield, 4 cores/8 threads, 2.93 GHz, 8 MB L3);
主板: ASUS P7P55D Premium (LGA1156, Intel P55 Express);
2 x 2 GB, DDR3-1600 SDRAM, 9-9-9-27 (Kingston KHXK2/4GX);
2 x 4 GBDDR3-1600 SDRAM, 9-9-9-27 (Mushkin 996808);
显卡: ATI Radeon HD 5870;
Western Digital Caviar Green (WD20EARS);
Western Digital VelociRaptor (WD6000HLHX);
Intel X25-M G2 (SSDSA2MH160G2).
处理器风扇: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with Enermax E
电源: Tagan TG880-U33II (880 W);
OS: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x64;
Intel Chipset Driver 9.1.1.1025;
ATI Catalyst 10.9 Display Driver.
固态大战内存测试结果:SYSmark 2007
是固态大战内存,还是内存PK固态。无论怎样,我们都会使用手头的三款硬盘和2套内存为大家得出6种测试结果。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采用Intel固态硬盘的方案,在总分方面明显胜出
4GB与8GB的差别并不明显
在视频处理方面,内存容量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在生产力方面,通过上面的测试你可以明显看出来,计算机的整体性能表现对与磁盘子系统的依赖最大。通过SYSmark 2007的测试结果,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到,在微软的Offic等日常办公软件的应用中,无疑固态硬盘升级方案拥有绝对的优势。SSD让整机性能提升了60%。当然,如果你运行视频编码等应用,对于CPU依赖程度较高的应用,那么更关键的因素是CPU,而非内存。
从4GB到8GB,这结果显然让人有点失望。SYSmark 2007对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非常敏感的反应,而对于内存容量方面的差别并不明显。最出乎意料的是,当你的系统内存容量增加到8GB的时候,甚至整机性能还有微弱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容量大的内存芯片,延迟也会相应大一些的缘故。
固态大战内存测试结果:Intel HDxPRT 2010
Intel自己的高清体验和性能评测工具,并不像是SYSmark 2007那样复杂,它仅仅关注的是数字内容创建、处理和回访。在测试时,它会调用一系列的常用视频软体,包括:CyberLink PowerDVD 9,CyberLink PowerDirector 8,DivX Pro Codec 6.8.5,HDRsoft Photomatix 3,UnifiedColor HDR Photostudio v2.13.32,Adobe Flash Player v10.1,Apple iTunes 9.0.3,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8.0,Windows Media Player 11。
在整个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HDxPRT对于磁盘的性能并不敏感,而对于内存方面来说也是如此。4GB和8GB性能差别微乎其微,在使用了SSD和8GB内存的方案中,甚至比4GB内存+SSD,还略有下降。
西数的绿盘与Intel的SSD在视频编码处理方面会有大概10%的性能差距,虽然这种差别在应用中可能很难察觉到,但是积少成多后量也是非常大的。
固态大战内存测试结果:应用程序(上)
一个性能强悍的磁盘子系统对于整机的性能提升非常明显,我们从应用程序的文件加载过程就能明显感觉得到。下面的测试项目是非常自然的应用测试,并没有任何评测分数。它模拟了最真实的日常应用体验。
Windows启动时间,SSD优势明显,8GB略快一点
WinRAR压缩,SSD优势明显,4/8GB差别不大
MP3编码,绿盘最慢
H.264解码,没有明显差别
固态大战内存测试结果:应用程序(下)
AE CS5,没有明显差别
PS CS5,这里明显看出来,还是8GB的好呀
没有明显差别
没有明显差别
没有明显差别
固态大战内存测试结果:3D游戏(上)
当涉及到游戏的时候,更快的磁盘性能会让游戏装载的时间更快。但是游戏的运行速度会加快么?显而易见我们普遍都认为在帧率方面,内存对其影响会更大一些。真的是这样么?
事实上,我们评测的游戏,推荐配置都是4GB以上,因此游戏应用不会成为典型的内存应用,不会对内存有太强的敏感性。
高分辨,高抗锯齿情况下,大内存会快一点
固态大战内存测试结果:3D游戏(下)
事实上,我们评测的游戏,推荐配置都是4GB以上,因此游戏应用不会成为典型的内存应用,不会对内存有太强的敏感性。
正如你所看到的,磁盘和内存性能对于游戏帧率没有太大影响。游戏更加依赖于显卡。如果你应用大内存或者SSD,会加快游戏的载入时间,但是对于游戏帧率没有太大提升。
但是如果你玩游戏的时候,后台还在运行一些程序,结果则有很大不同。请注意游戏的最小帧测试结果。如果你后台运行其他应用程序,如电驴、迅雷、qq,那么他们同样需要强大的磁盘性能支持。否则就会拖累CPU和系统总线。
游戏的最小帧数,大内存和SSD优势明显
写在最后:心里有谱了
现实生活中远比应用程序和评测软件复杂。但是通过上面这些测试,已经为我们展现出最好的升级方式。正如你所发现的,在系统中应用一颗SSD远比将内存增加到8GB的效果好很多。
对于4GB内存来说,足以支撑起你大多数应用程序。况且增加到8GB内存其更大的延迟反而还会让性能有些许的下降。如果你将操作系统和各种工具软件都安装在传统的HDD上,那么小编建议你换一块SSD。
对于Windows 7来说特别是64Bit版本,有了更先进的内存管理器,可以帮助你支持更大的内存容量,帮你更有效率的管理内存。即使你在任务管理中看到物理内存都用完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电脑内存不够用,而是更有效率的数据缓冲。
相对于更多的内存容量,一个先进的SSD固态硬盘始终在各项测试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可以很好的改进磁盘访问速度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整机的性能表现。操作系统的启动和应用程序的打开的速度都会飞快。虽然这种情况下,不能为你创造出更多运算的性能,但是它会让你的应用体验更加流畅。
不过在游戏、转码这类应用中,其性能表现与存储系统和内存系统没有太大关系。游戏依靠显卡得到更高的帧率和流畅的画面,而转码等高负荷的运算则更加依赖于CPU本身的性能表现。
最后你必须明白,升级到SSD并非一个通用解决方案。对于一些具体的应用8GB的大容量内存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PS CS5,这个应用最吃内存,8GB甚至更多都不为过。另外如果你需要运行更专业一点的VMware之类的虚拟机,对内存容量的要求会更为苛刻。虚拟机除了需要有Intel虚拟机处理器优化支持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内存。
总结:对于普通用户强烈建议升级到SSD,对于特殊应用来说8GB内存也是必要的。如果资金充裕可以一步到位。
本文来源:小熊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讨论帖:固态硬盘和显卡哪个重要_论坛发帖_多多印网
讨论帖:固态硬盘和显卡哪个重要
发表日期: 16:04:40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新闻推荐
知识专题推荐
_领先的商务营销印品定制服务商
Copyright (C) 2017
鲁ICP备号-7
公安部备案号: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