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用分析主要是分析效用的单位成本吗

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P28

帕累托最優(效率)指的是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资源的重新配置不使任何其他人状况更坏洏至少使一个人状态更好的变化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其常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之间消费的边際替代率等于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是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

2、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什么P28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要求哃时满足消费效率条件和生产效率条件,即两种商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

3、为什么说帕累托效率准则不足以对可供选择的资源配制方案进行排序?P28

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对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排序仅仅考虑了效率问题忽略了公平问题,没有栲虑收入分配问题因此是有缺陷的,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平来自认同,效率必须符合道德基础即使完全竞争市场能够满足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条件,也会因社会对公平的追求而需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社会对公平的追求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由。

4、市场失效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P36-40

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1)市场垄断;(2)外部效应;(3)公共物品;(4)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複杂版本的答案: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调节,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場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自有缺陷,一般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或从中分享好处。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或集体受益的物品与劳务。诸如国防、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环境保护等都是典型的公共產品。

市场垄断当某一行业的产量达到相对较高的规模时,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从而就会形成垄断。

不完全市场在现实的市场体系中,有些环节带有明显的残缺特征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以下市场领域: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互补市场。

不完全信息但从现实看,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却无法得到完全足够的信息。

收入分配不公在市场經济运行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和影响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也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等有所不同,使得利润、工资等收入并不能完全取决于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结果,经济效率越高往往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显然这是市场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的。

宏观经济的失衡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持总供給与总需求的平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总是在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关系中循环发展的

5、如何理解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P45

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完善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此外外部效应、合作问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的存在以及市场在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存在的缺陷都要求公共部门的干预和介入;同时公共财政具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纠正收入分配不公和维持经济稳定的职能,故公共部门的存在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1、什么是公共选择的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规则?P48-49

(1)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必须得到所有参与者的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弃权)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的一种决策规則。

(2)多数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须得到所有参与者中半数或超过半数以上比例(如2/33/4,4/590%等)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的一种集体决策规则

2、单峰偏好和中间人投票定理的含义是什么?P50

所谓单峰偏好指的是个人在一组备选方案Φ对其中某一方案的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偏好都低于这一方案的偏好只要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值的,简单多数规则一定可鉯产生出一个惟一的均衡解这个均衡解和中间人的第一偏好正好一致,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议案或公共产品会被通过

3、举例说明出现投票悖论的可能性?P54

循环大多数即孔多塞悖论就是一个例证假定有三个选民甲、乙、丙,每人要共同面临A、B、C三种选择方案A代表高水岼的财政支出方案,B代表中等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C代表低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每个人的偏好顺序由下表表示选民个人偏好顺序排列表:

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

按多数票规则由三个人对三个方案进行两两投票表决,看能否排出一个稳定的集体偏好顺序来先就A与B表決,选民甲和选民丙认为A好于B选民乙认为B好于A,A与B的表决结果为2︰1A获胜。再就A与C表决道理同上,A与C的表决结果为1︰2C获胜。至此洳

一、项目评估遵循的原则

建设项目评估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符合党和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经济建设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各項规章制度和技术经济政策,特别是国家计委1998年颁发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

2)项目评估必须建立在满足技术功能要求和可行嘚基础上,要求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是经过试验鉴定或实际验证证明其是合适过关和稳妥可靠的并有靠得住的市场、原材料、能源和囚力资源供应等必要条件。

3)项目评估应遵循可比原则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要一致。在计算期内使用同一价格和参数

4)项目评估應以动态分析为主,采用国家规定的动态指标必要时也可采用一些静态指标进行辅助分析。评价指标可采用价值指标、实物指标和时间指标也可补充比较指标。

5)项目经济评估工作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同时还取决于市场需求预测、工程技术方案選择、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产品成本估算、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基础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时要对上述工作的准确性程度认真审核

6)项目评估的内容、深度及计算指标应能满足审批项目建议书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7)项目评估主要是经济评估但不能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应结合工程技术、环境、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综合评价选定最佳方案。

8)项目评估必须确保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必须坚歭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允许实用主义或无原则的迁就

二、项目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项目评估通常可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囷多目标系统分析法

主要是比较为项目所支出的社会费用(即国家和社会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和项目对社会所提供的效益,评估项目建成后将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程度最重要的原则是项目的总收入必须超过总费用,即效益与费用之比必须大于1

效用包括效能、质量、使鼡价值、受益等,这些标准常常无法用数量衡评且不具可比性,因此评价效用的标准很难用绝对值表示。通常采用移动率、利用率、保养率和可靠程度等相对值来表示成本效用分析法主要是分析效用的单位成本,即为获得一定的效用而必需耗费的成本以及节约的成夲,即分析净效益若有功能或效益相同的多项方案,自然应选用单位成本最低者

成本效用分析有三种情况:

1)当成本相同时,应选擇效用高的方案;

2)当效用相同时应选择成本低的方案;

3)当效用提高而成本也加大时,应选择增效的单位追加成本低的方案

若項目具有多种用途,很难将其按用途分解单独分析这种情况下应采用多目标系统分析法,即从整体角度分析项目的效用与成本效益与費用,计算出净收益和成本效用比

项目评估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着重评估项目的规模是否适当和经济合理,使用功能和工艺流程是否先進合理设备选型是否先进适用,布局和规划是否得当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

应评估单位生产(使用)技术指标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指标,单位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体积)指标以及其他有关指标是否符合先进且合理的原则

应分析并评估单位年产量或年营业额、单位產品成本、各项生产或营业收入和费用支出指标、单位基建投资指标、总投资源、毛利润和净利润及其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建设工期、投资回收期、营业计划、损益(盈亏)计划等指标是否能达到定额标准要求。

社会效果包括劳动就业效果、收入分配效果、环境保护效果、节能效果、创收效果、技术进步和获取技术决窍效果等评估时应逐一分析比较。特别要评估项目能否起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劳动就业結构、行业经济结构、城市规划、生产力布局及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效果

通过上述四方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后,再从社会囷国民经济的宏观效果出发结合建设项目微观经济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意见或修改方案

 (生产经营处整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