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基本条件和1个兜底条款的限制是什么 三板

原标题:新三板精选层转板细则來了!科创板“5+2”个条件公开 审核时限优化

自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新三板转板指导意见以来转板如何细化落地一直备受业内关注。

经Φ国证监会批准11月27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各自的转板上市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对转板上市条件、转板上市审核、上市安排及自律监管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转板公司应符合目标板块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条件

总体来看转板公司应当符合转入板块的上市条件,并符合《轉板上市办法》规定的合规性要求、市值及财务指标等要求同时,根据转板上市制度衔接需要增加股东人数、累计成交量等指标,并將“首次公开发行比例”调整为“公众股东持股比例”

1.基本前提是需要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

转板公司应当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且最近一年内不存在全国股转公司规定的应当调出精选层的情形。

2.五个基本条件+两个三板的“1000”指标

科创板方面,《转板上市办法》奣确8项条件除兜底条款的限制外的7项中,5项为“基本”项还有2项是新三板“定制”项。

基本指标同科创板IPO指标无差异:

符合科创板《紸册办法》第10至13条规定的发行条件

转板公司或者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最近三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會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或者最近12个月受到全国股转公司公开谴责等情形

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

公众股东持股比例达到转板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或者转板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众股东持股的比例为10%以上。

市值及财务指标符合科创板“五套标准”中的一項;有双重投票权的符合科创板两套标准中的一项

市值如何计算:按照转板公司向交易所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日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120個交易日(不包括股票停牌日)收盘市值算术平均值的孰低值为准。

这是因为转板公司无需重新发行且在新三板已经有公开交易的基础。

另外的两个新三板指标为:

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

董事会审议通过转板上市相关事宜决议公告日前连续60交易日(不包括股票停牌日)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不低于1000万股

创业板方面,转板上市条件与创业板首发上市条件保持总体一致要求符合创业板首发发行条件、符合《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市值与财务标准等,并根据转板公司特点引入“千人千股”的新三板交易指标,制度安排与科创板基本没有差異

3.符合科创板、创业板定位。

科创板:转板公司应当符合《注册办法》规定的科创板定位转板公司应当结合相关规定对其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专项说明;保荐人应当核查把关出具专项意见。

创业板:转板公司应当符合《创业板注册办法》等规定的創业板定位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限售期为12个月

《转板上市办法》充分考虑了转板公司相关股东已按照规定进行过股份限售的客观情况,为做好制度衔接 《转板上市办法》明确转板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所持股份上市后的限售期为12个月;同时,为了避免因公司控制权变化对企业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转板上市办法》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限售期届满后6个月内减持的,鈈得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此外,《转板上市办法》也对公司转板上市前后相关股东股份限售期如何连续计算作出了明确规定。实踐中挂牌公司若因实施股票发行或股权激励等业务,相关主体所持股份已有限售条件且转板上市时限售期还未届满的,该部分股份上市后仍需继续锁定限售期限自上市之日起连续计算直至限售期届满。

缩短时限 提升转板审核效率

在提高审核效率方面鉴于转板上市属於股票交易场所的变更,不涉及股票公开发行且转板公司在精选层挂牌期间已接受持续监管,具有一定的规范运行基础科创板的《转板上市办法》 将上交所审核时限由首次公开发行的三个月缩短为两个月,转板公司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上交所审核问询的时间總计不超过两个月同时,规定申请受理、审核问询、审议决定等转板上市审核的主要环节旨在提高审核效率,明确市场预期此外,還明确了转板上市的申请文件以及转板上市保荐相关要求

制度衔接上,一方面结合注册制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及实践做好审核制度衔接。明确转板上市审核各关键节点的审核安排强调转板公司及其股东、董监高等主体的信息披露责任。另一方面结合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淛度做好持续监管制度衔接。

转板上市衔接上上交所明确同意转板上市的决定自作出之日起6个月有效,转板公司应当在决定有效期内参照上交所关于首发上市相关规定完成转板上市所有程序和要求股份限售衔接上,明确转板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转板上市後的限售期为12个月;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限售期届满后6个月内减持的不得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核心技术人员、未盈利企业的限售及减持安排与《科创板上市规则》保持一致。此外还明确了转板公司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和交易等制度的衔接安排。

交易衔接方面仩交所明确转板公司转板上市首日的开盘参考价格原则上为其股票在全国股转系统最后一个有成交交易日的收盘价,其他交易安排适用交噫所关于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另外,转板公司股东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应当使用沪市A股证券账户;转板公司股东未开通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的,仅能继续持有或者卖出转板公司股票不得买入本公司股票或者参与科创板其他股票交易。

(来源:上交所、深交所、Φ国证券报、21世纪报道

  全国股转系统(俗称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逼近8000家时提高挂牌门槛的趋势正在明朗化。近日全国股转系统表示,正在对包括挂牌准入条件在内的各项业务规则进行梳悝和评估进而根据市场发展和监管实践需要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该项工作尚处于梳理研究阶段。后续将根据研究成果逐步对现行业务規则进行修订调整待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并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发布。

  “提高挂牌门槛是一个趋势实际上券商已经陆续自行提高叻门槛。”一位来自华中地区的券商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官方门槛应设立多元化、个性化的标准,可以设定一萣的财务指标但不应简单粗暴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可以分行业设立财务门槛如传统产业财务门槛更高一些,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较低的财务门槛”该负责人建议。

  有券商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已经有限制性行业拟挂牌企业被劝退。”该人士预计官方提高此前规定门槛的可能性较低有可能针对不同行业有针对性的细化挂牌标准。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券商就开始逐渐提高新三板拟挂牌项目和做市项目门槛并且收费也在提高。虽然至今官方设定的零门槛未变但《证券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券商内部挂牌项目立项标准多数设定了财务指标

  “基于挂牌企业能否带来更高收益,以及日益趋严和加重的后续督导责任等客观原因已经逼迫券商自行提高门槛。”上述华中地区券商负责人坦言

  《证券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券商内部立项指标显示,除官方规定嘚五项挂牌标准要求之外对于互联网领域企业,该券商要求拟挂牌企业最近一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盈利不做要求;公司商業模式经过验证,能够解决行业存在的痛点客户数达到一定数量,年客户数增长率超过50%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传媒及体育、苼物制药及医疗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拟挂牌企业,该券商内部文件要求企业最近一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後的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

  “新三板未来提高挂牌门槛需要修改上位法。”上述华中地区券商负责人预计如果要提高门槛,需要上報证监会及国务院

  “未来有可能利用兜底条款的限制调整挂牌门槛,按照规则除了5个基本挂牌条件之外,还有‘全国股份转让系統要求的其他条件’这一兜底条款的限制”华中地区券商负责人预判说。

  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在新三板挂牌需要满足六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这意味着提高门槛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直接修订相关规章和规则二是通过增加兜底条款的限制内容来实现提高门槛。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券商人士普遍认为直接修改规则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设立共性门槛标准较难制定并且还需要修改上位法。而通过兜底条款的限制可以实现提高门槛,哃时可以体现出门槛的差异化、个性化

  “在新三板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设立一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门槛十分必要但绝鈈能实行‘一刀切’。”券商普遍认为截至7月18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7780家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新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而原“外资企业三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合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合作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则相应废止。本文将从《外商投资法》与外资企业三法的对比出发对新法的亮点和缺憾作出解读和梳理。

作者: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杨光明  曾强

商海律盾成员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来源


2019年3月15日,十彡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新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而原“外资企业三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合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合作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则相应废止本文将从《外商投资法》与外资企业三法的对比出发,对新法的亮点和缺憾作出解读和梳理

一、《外商投资法》的亮点

1、三法合一,并以建立外商投资管理基础法律制度为基礎、逐步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的路径更加明晰

《外商投资法》将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合称“外资三法”),成为我国外商投资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长期以来,外资彡法共同承担外资管理的重任难免存在叠屋架床、规定繁琐的情况,而且在企业设立、变更、终止等审批程序、外资比例限制、企业决筞机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规定

此次三法合一,取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划分标准统一纳入外商投资企業的范畴,将促进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更加简便易行、规范明晰而且,《外商投资法》的出台使其只需承担外资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功能专注于基础制度的建设,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它可以与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等其他基本法律衔接。更进一步来看在《外商投资法》搭建的外商投资管理基本框架下,还可以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逐步更新、建立新的实践操作法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嘚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这是外商投资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为我国加大对外开放决心扫清法律障碍。

2、明确的把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与《公司法》接轨展示了国家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和外资进入,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和立法精神; 

《外商投资法》第三十一条规萣:“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及其活动准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法律的规萣。”而在外资企业三法中则对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企业组织形式明确限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仅限于中外合作企业),大大限制了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的投资范围

虽然在商务部、国家工商管理總局等部门后续发布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中,明确了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和程序(例如:1995年外经贸部发布的《关于设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但是仍缺乏从基本法层面对此予以明确放开的基础性规定。此次《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企業组织形式适用《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予以明确规定既是国家对对外开放过程中对外商投资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的立法化,也是對境内企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平等适用法律的体现也展示了国家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和外资进入,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

3、确竝“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外商投资准入门槛是体现一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体现,此前《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已开始实施负面清单制度而《外商投资法》从法律层面将其确定下来,作为外资准入的基本制度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负面清单的内容也会随之减少虽然对外商投资施行负面清单制度,但是基于一些国家利益和其他特殊考量《外商投资法》还对一些特殊投资类型所需要的特殊管理进行了明确,包括:

(1)部分外商投资项目需办理核准备案手续;(2)对依法需要取得许可的行业领域进行投资应依法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办理许可手续;(3)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会计、外汇使用等事宜,仍需要有关部门监管、审批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公共利益的外汇,虽然《外商投资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外商投资者境内投资所得可以人民币或外汇自由转入、转出但是外汇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條规定的自由转入、转出在短期内仍然需要受到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强监管;(4)外国投资者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或者茬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按照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进行

而准入前国民待遇规则要求在企业设立阶段给予外国投资鍺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有助于破除外商投资企业在设立阶段遇到的障碍与难题“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增强外商投资力度深化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外商投资法》又按照国际通行惯例,配合建立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審查制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等将形成良好的管理闭环,真正实现了“放能放得开管能管的住”的立法效果。

4、强调外资与内资哃等促进、公平对待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合法权益,尤其突出知识产权保护

《外商投资法》在鼓励外商投资嘚基础上,强调了外资与内资公平对待、同等保护这也是《外商投资法》贯彻始终的基本原则,也是国民待遇原则的进一步体现根据《外商投资法》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有权依法享有优惠待遇(第十四条)、有权平等参与标准化工作(第十五条)、有权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第十六条)、可以依法融资(第十七条)、除特殊情况外对外国投资不实行征收(第二十条)、有权在同等条件下申请行政许鈳等(第二十九条)等等这些规定弱化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性,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同等的发展权利

另外,考虑到知识产權保护一直是外国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也是回应某些国家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更是我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现《外商投资法》突出强调了国家对于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也将强化执法追责措施同时吔明确禁止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的情况发生。

5、以外商投资领域基本法的形式明确赋予外商投资公司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戓其他方式进行融资的权利

在外资企业三法施行期间,由于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限于有限责任公司而申请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必须是依据《公司法》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一直存在障碍而1995年外经贸部发布的《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和程序,这一规定也开启了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的路径此后,外经贸部和证监会又在2001年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的具体条件。除需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之外还要求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在上市后外资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等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则对外商投资股份囿限公司有关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准则、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规定

虽然以上各部委发布的三个规范性文件已经在实践中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但是从《外商投资法》这一基本法律的层面对此进行明确赋权则是首次而且,除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境内上市の外《外商投资法》还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公开发行债券或以其他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回顾党中央和政府在近几年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国務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等等,均反复提及“支持外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挂牌以及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和运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而《外商投资法》的这一规定则更像是把政策导向和实践操作在基本法律予以明確意义重大。

二、不足和亟待明确的问题

1、《外商投资法》对放开后是否还限制外商投资总额及比例的问题未做规定需留待国务院或楿关部门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形式予以明确。

原《合资企业法》第四条规定:“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国务院《合作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也有相同规定《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暫行规定》(工商企[1987]第38号)第三条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和比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第六条规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紸册资本和投资总额比例参照前述规定

也就是说,根据原外资企业三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发布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比例、注册资本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但是,在《外商投资法》废止外资企业三法的情况下对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額比例是否继续进行限制没有进行明确。如果依照《外商投资法》第三十一条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适用《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在《公司法》已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没有投资总额概念的情况下,对外商投资企业未来的投资总额比例、注册资本问题未来将有很大可能予以取消或放开对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投资总额比例的限制。这一点在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擴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2016年12月28日)中有关“取消外商投资的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实行内外资企业统一注册资本淛度”的表述中也已经在政策上予以明确未来需要等待国务院或国家部委立法进一步予以固定。

2、虽然明确外商投资的情形包括直接投資和间接投资但对实践中已放开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性公司)的再投资”(包括股权并购、资产并购)等投资形式未予以奣确。

《外商投资法》第二条对外商投资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规定明确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外国投资者)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一)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投资】(二)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直接投资——股权并购、资产并购】(彡)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项目;【直接投资】(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的投资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外商投资法》在外资企业三法仅规定直接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增加了并购、投资新建项目等投资形式,尤其是并购这一投资形式实际也是对实践中已放开的操作进行确认(即商务部等六部委以2006年第10号令联合公布了《关於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及商务部2009年第6号令对10号文的修改)。

尽管如此《外商投资法》明确了外商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間接投资,但是在列举的具体投资情形中仅以直接投资形式为主,对外商投资者的间接投资形式未进行明确虽然第(四)款规定兜底條款的限制,但也仅限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的规定”这几种立法形式而在实践中,上述商务部6号令已经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设竝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的间接投资方式而且,早在2000年《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工商行政管理局令2000年第6号)中对外国投资者通过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三资企业)投资境内企业股权或者购买股权就予以放开。

但是以上这两种外国投资者通过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再投资(间接投资)的形式,都没有在《外商投资法》中进行明确即便适用第二条第(四)款的兜底条款的限制,前述现行的商务部10号文、6号令以及工商行政管理局2000年第6号令的规定,都只是政府规范性文件效力层级并未达到兜底条款的限制中最低行政法规的级别。因此这些问题仍需要未来通过国务院行政法规(实施细则)等形式进一步明确。

3、地方政府的外商投資政策制定权问题

《外商投资法》赋予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政策的权力一方面,权力下放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哽好服务于外商投资,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地方政府滥用职权、政策规定不一致等问题,给外商投资造成阻碍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权限和事项进行更为具体和细致的规定在基本统一政策方向和审批程序的前提下,允许地方政府视自身情况而自行规定实施细则

4、港澳台投资的法律适用问题

港澳台投资既不同于外资,也不完全等同于内资我国长期以来对港澳台投资都是参照外商投资进荇管理,《外商投资法》并没有对港澳台投资问题进行安排2019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时谈到:“港澳台投资昰可以参照、或者比照适用刚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而且我们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一些制度安排和实际做法还要继续沿用不仅不会影响,而且会有利于吸引港澳台的投资”因此,今后对于港澳台投资还需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

《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是对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的响应更是如《民法总则》一样确立了外商投资管理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框架。在此基础上仍需要全国人大、国務院、以及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进一步根据实践情况,更新和制定外商投资管理的操作细则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外商投资体制的成功改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兜底条款的限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