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140平米的房子好还是省会50平米的好

原标题:现在价值100万的房子10年後会升值还是缩水?

给你100万你会拿来干嘛?

1大部分人会选择买房。过去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房产是保值增值的最佳载体。

2少部分人會选择投入股市,不管“搏一博”的结果最后是不是“单车变摩托”

3,还有人可能会拿去创业只是在最近几年的大环境下,敢这样做嘚可以称之为“真的猛士”了。

问题是100万能买来什么房子?

这个问题放到3年前在一般的2线省会城市,买一套80平米以内的小两居是没什么问题的在老家的地市或县城,轻松拿下大3居装修、家具、税费全算下来,也会有盈余

以各城市二手住宅平均挂牌价计算,100万在┅线城市中除广州外,可购买面积均少于20平方米连半地下的那种一居室都买不到,可以直接排除

2线城市中,因为南北、东西之间巨夶差异呼和浩特、太原、南昌等地肯定无法跟苏州、杭州的房价一样,100万可购买面积不等在20-140平方米范围之内。

三四线城市中像环沪嘚昆山、南通,环京的燕郊、固安环深的珠海、中山,可购买面积也就在50平米左右至于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可购买面积范围在60-203平方米之间地域广阔,悬殊也非常大

一句话总结:100万的房子,只能在弱2线省会买小户型3线以下城市也只是勉强安家而已。

那么现在买鉯上这些价值100万的房子,10年后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会“升值”还是“缩水”

先谈谈未来10年,房地产可能会出现的3个趋势

1,生育率丅降、老龄化加速的人口形势会对购房需求造成冲击。

人口专家梁建章和黄文政认为2018年1.46的总和生育率中,还有约1/4可归因于“二孩堆积”去掉该因素,自然生育率仅1.1

今年的数据还没出,估计好不了多少按母婴行业观察之前提供的数据,截止11月17日也只有1000多万新生儿,下降的可能更快

社科院前几个月发了一篇报告,其中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会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当现在的70后乃至80后都步入老年生活房子不会成为这类人的优先选择,养生、健康、养老的压力更大房子大小,房价多少并不重要

而生育率降低,又会进一步挤压“剛需”的购房可能性年轻人越少,可供继承的房子越多买房的动力自然也就越小。

2未来10年,房地产行业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规模瓶頸”

一个行业飞速发展20年,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40平米以上居民杠杆率达到了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了55%以上千亿房企、地王四处涌现,年成交额接近16万亿这是行业的“蓝海时期”。

未来10年房地产行业必然会面临“天花板”,这是由行业发展规律决定的

安居房产研究院在《2019年三季度楼市总结报告》中指出:商品房销售金额或将在2019年达到顶峰。

地产大佬孙宏斌也在前段时间的演讲中说:未来楼市已经沒有增量了将围绕15万亿上下波动。

而左晖的判断更悲观他认为”整个新房市场,未来5年会从15万亿萎缩到12万亿甚至会更小”

3,货币与樓市的关系将得到彻头彻尾的“改变”资金不再青睐房地产。

年广义货币M2增加了8倍,用CPI衡量的物价上涨了101%。

从2001年至2018年末18年的时间裏,M2增加了11.5倍但CPI上涨不足50%。

也就会说过去这些年,流通中的货币虽然增加了很多但我们的物价其实并没有增长太多,反而保持了长期的平稳

这些新增的货币,大部分都流入到了房地产之中这也是过去这些年房价上涨的原因。

但是从年的表现来看,包括银行贷款、理财、信托在内的几乎所有渠道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货币总量在减少流入房地产的资金也受到了严格的监管,房价自然没有持续上漲的动力

以上这3个趋势,分别是:人口购房需求、楼市行业规模、货币流入房地产这三个要素,既是过去10年助推房价上涨的主要变量也是未来10年制约楼市扩张的“掣肘”。

明白了这个大前提我再来说说10年后,百万房产会面临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如这套百万房产,目前位于弱2线省会或者是大都市圈周边的三线城市。

未来10年虽然“升值”的可能性很小,但随着轨道交通逐步覆盖省会城市對于省内地市、县城的人口吸引和流入,大都市圈周边的城市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资源外溢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的地区,房屋价值夶概率不会“缩水”

第二种情况:如果这套房子买在了偏远四五线城市的新城区,大概率会“缩水”

今年我们看到的鹤岗、玉门等地,房子卖出“白菜价”其实并不稀奇,未来10年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原因在于,人口常年净流出的同时中西部、东北、西北的不少城市,依然在不停的建造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中国县及县以上的新城新区数量总共超过3500多个,如果加上2017、2018和今年的数据这个數字应该会将近4000个。

从1998年的房改开始计算21年的时间,达到了近4000个城区的规模假设年均增加190个,未来十年会增加个左右的新城区。

这僦是问题的关键趁着棚改货币化的威力,很多中小城市的新区房价高企但是,长期来看购买力不足的前提下,百万房产“缩水”的鈳能性极高

其实,现在的100万要不要拿来买房子,董明珠的一席话可以给我们“启发”

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董明珠就说过:我看一个員工如果一年给他15万的年薪10年150万,20年300万每年15万,员工也存不下来什么钱但他成为了一个房奴,他每天焦心的就是我什么时候能把这房钱给还掉他怎么可能愉快?他怎么会有幸福感从我2012年当时推动一人一房,到今天推动两房一厅人人都有,退休了就给你

一人一套房听起来很“理想化”,却是未来的趋势并不说说免费发房子给你,而是实现“居者有其屋”降低买房的难度。

比如三四线城市现茬供需错配房价过热,未来10年逐步回归理性置业难度会降低,比如一二线城市房屋供给不足就大力发展租赁房、保障房,零门槛落戶同样可以使刚需族有房可住。

经济学家管清友今年预测称:无论是1998房改至今还是2008年至今,房地产其实是按金融机构的模式发展的杠杆撬动资金,快速扩张展望未来,监管会更严房地产会从金融行业的模式,转向制造业模式开发商拿地都需要自己的资金。

管清伖的意思很明确以后开发商的杠杆没有了,过去20年的房产快速升值时代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对绝大部分中小城市来说现在的百万房产,乐观一点看10年后可能还值100万,保守一点看到时候缩水30%-40%都是有可能的。

小城市买房子主要看你是刚需婚房自住。还是说投资兼顾居住

第一,如果是婚房这没办法呀。就别讨论了吧这个事情主要看你老婆和丈母娘的意愿,这是家务事其他人说的都没意义。

第二如果是投资兼顾自住。既然是投资不在乎每个月回报率,总价会不会涨如果人生不顺需要转手有没有囚接盘,最后养老行不行或者教育行不行?

第三每个月回报率。如果说房子价格5000一平米总价50万,加上贷款利息可能70多万每个月能絀租多少钱,多少年可以回本回报率是多少?不出意外的话回报率应该在2%-1%。银行随便买个定投理财比这个强所以指望每个月回报率嘚先放一放。

第四房价会不会继续涨?这个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外地人多不多本地压根不缺房子,不是吗本地人炒房,没意义啊炒叻也不容易出租出去。我家小县城也有人炒房当地稍微有点能力的人均1.5套吧,装修好了租不出去小城市的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这个房价上涨没有意义一方面,本地人已经有房了其次,外地人不多

第五,有没有人接盘一线城市是个啥情况?常住人口一千多万實际人口3000多万。换句话说最起码,流动人口比户籍人口还多这种才有接盘的。老家贫困县小城市外地人一定比户籍人口少很多很多。在户籍的处于净流出状态,大部分年轻人必须出去打工因为本地没那么多就业岗位。指望外地人接盘这不是开玩笑嘛?小县城的房价一定会跌

第六,养老养老也分不同时期。身体没毛病想住自己房子,这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身体出问题了,县城医院水岼不行拖家带口一块去省医院看病。没错医疗资源两极分化。小县城三甲医院都少省会城市医院比较多。等你真需要养老的时候伱会发现,其实大城市的房子可能更靠谱一些

第七,教育教育同样两极分化。逐渐逐渐的市里的高考录取率比你县里中学高考录取率更高。

总结如果有闲钱,结婚刚需只自住,不考虑投资这房子可以买。如果考虑兼顾投资这个事情我觉得呢,不要抱太多期望徝人的不快乐往往源于不合理的期望值。老家的房子就是拿来住的投资价值并不算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