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公益与商业公益广告不能在一起

新华网 & 广西频道
“公益”之惑 商业活动算不算做公益?能否领报酬?
  商业活动算不算做公益 做公益能不能领报酬 怎样做公益才获认可
  “公益”之惑
  核心提示
  朋友圈组织的自驾之旅,同时探望山区的孩子,参与者乐于将此称之为公益行动;商家推出营销推广活动,也爱与公益连在一起,成为一种宣传……无论是在市民的生活中参与的活动,还是大家在街头巷尾无意间浏览到的广告,“公益”二字现在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有些人心中起了疑惑:到底什么是公益?公益是否已成了“万金油”,什么地方都可擦一擦?商业与公益贴得如此紧密,这么多公益活动,其中的公益成色到底有多少?……
  一些疑惑:商家促销也算做公益?
  “说实话,我对这样的公益活动充满疑虑,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否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把这笔钱用在了公益活动!”日前,柳州市民向先生致电本报记者,反映他遇到的一件事情,让他心中充满疑惑。
  向先生介绍,7月上旬,他去柳州市一建材市场购买建材,商家告诉他,现在几个商家联合做公益活动,只要顾客交几百元的定金,就可以享受上千元的装修材料及其他优惠,而客户交的几百元定金,商家会全捐给柳州周边县份的希望小学。
  “明明是商家搞的商业活动,怎么跟公益挂上了钩?感觉有点不可靠。”向先生说,这些钱是否真的用在了资助对象身上,最后结果也不会有人去追问。“这样的公益活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向先生反映的这种情况在柳州有一定的普遍性,现在很多商家搞活动,都有意无意地喜欢跟“公益”二字联系在一起,其公益活动的最终结果如何,常常让人有些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今年3月份,柳州市某县一家医院推出的所谓大型公益活动,更是让人疑窦丛生:该医院对外宣称联合当地的民政局,开展感恩大回馈公益活动。后经证实,当地民政局根本没有联合这家医院开展所谓的公益活动,医院擅自借用民政局的名义,拿着“民政局”这块牌子做推广,这家医院最后不得不登报向当地民政局致歉,那大家就可想而知,这次所谓的“公益活动”,其公益性质到底又有多少成色了。
  一次大争论:有补贴还算不算做公益?
  去年9月份,一场由网友发帖声称揭发内幕的口水仗,引发了一次关于“真公益”“假公益”的大争论,这也算得上是柳州公益圈内的一次大事件。
  事件的原委大致如此:去年9月4日,网友“匪二号”在红豆今网发了一篇名为《是沽名钓誉,还是另有他图?绿洲公益飞鸽水上救援队内幕大质疑》的贴子,矛头直指柳州飞鸽水上救援队为“假公益”。柳州飞鸽水上救援队在金沙角开展的救援行动,其成绩应该说是有目共睹,前后挽救过数十位落水市民,网友质疑声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救援队获得财政资金补贴,救援队员可领取补贴。
  争论发生后,记者实地采访了当事人,证实救援队员确实领取了补贴,在江边值守的救援人员的高温补贴是一小时10元,误餐补贴10元,救援队员一天值守6个小时,补贴一起是70元。补贴一说让网友心中充满疑惑:既然是有补贴可领,又何来公益之说?
  其实,这种疑惑在很多人心中都存在,尤其是在接触一些专业的公益组织时,一些人对公益组织的社工充满疑惑:社工是领工资的,那这样的公益组织又怎么能称作“公益”?“做公益但求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在记者连日的走访调查中,即使是很多常年热心于公益慈善的人,也经常对记者发出这样的疑问。
  一个匿名举报:
  “道德模范”遭遇危机
  张筱华——相信很多柳州人都对这个名字不陌生,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广西区),第二届自治区道德模范……今年62岁的张筱华常年热心公益,其送衣物棉被进山区的事迹,屡见于新闻媒体,2011年成立的张筱华志愿服务队,曾被评为“最具爱心团体奖”,其志愿者队伍达到170余人,是柳州公益圈内的一支中坚力量。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热心帮助别人?其实很简单,我想行善积德,这会让我得到快乐。”张筱华说,志愿服务队的每个人都把助人当作第一目标,如以前送衣物棉被进山区,参加活动的人都实行AA制,连路上志愿者吃的盒饭,都是志愿者自己掏钱买。然而就是这么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去年底遭遇了一次“信任危机”。
  去年12月份,有人匿名向相关单位举报,称张筱华利用做公益的名号,将爱心人士捐赠的善款用于个人购买房产。此事一度引发极大关注,相关部门也介入调查此事。“有些爱心人士想向一些山区捐款,资助一些贫困的孩子,或者资助志愿服务队进山区的一些路费等,从日至日,总共收到捐款39060元。”张筱华说,收到爱心人士的每一笔捐款,她都给对方写下收条,捐款多少、如何使用,这些账目都在志愿服务队的QQ群里公布。
  张筱华把这几年来的原始账本向相关单位作了说明,最后统计出来用于公益活动、账本明确记录有出处的款项超出了39060元,达到6.8万元。“其实用于公益的实际支出更多,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志愿者自己掏钱做善事。”张筱华说,她并不埋怨别人的质疑,只是有时想起此事让她有些伤心:真心实意地做好事,为何还会遇到这种问题?
  观念之变:
  公益比传统慈善的范畴更宽
  上述讲到的几个事例,应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伴随着各类“公益行动”“公益活动”涌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公益就像一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什么人都能拿“公益”这块招牌用一用,很多时候与我们传统观念理解的“公益”不一样。
  柳州市交警支队的莫小华是一名长期活跃于公益圈的公益人士,参加志愿者服务、资助贫困山区学生等,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莫小华说,一些商家经常把做公益当成一种炫耀和作秀,这种行为只会损害“公益”二字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乱用、滥用会降低“公益”的层次和含金量。
  “我认为做公益关键在于诚信和爱心,是不是真的帮助了有需要的人,而不是另有其他目的。”莫小华说,现在关键是做公益的效果如何,没有人或者相关单位去检验。
  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柳州市致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熊顺聪则认为,商业行为喜欢贴“公益标签”,也可以是公益商业化的创新。了解公益,应先理解慈善和公益之间的差别:慈善与公益都是帮助有需要的人,慈善指慈善家拿出自己的钱去帮助弱势群体,帮助有需要的人;公益通常指的具有组织化、专业化的团队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熊顺聪说,传统观念上的公益或是慈善只讲“输血”,公益的商业化是一种“造血”尝试,它可以通过与市场、企业结合,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更有效、更可持续地解决更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社会问题。
  “比如某个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此时有人或企业用资金、技术、信息等帮助解决问题,并且帮助他们组建诸如农业协会之类的非政府组织,帮助他们自立自强,这也是公益。”熊顺聪说,公益的范畴要比我们传统所理解的慈善的范畴宽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商家的最初目的可能是社会影响或是想树立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等,但如果他们确确实实帮助了有需要的一些特定人群,这也是公益。
  发展之路:
  公益组织要更专业规范
  领补贴算不算做公益?其实除了这一疑问,很多人对现在拿工资的社工也觉得有点难以理解。熊顺聪说,拿工资就不算做公益,这是传统意义上对公益比较狭义的理解。
  首先要理解志愿者、义工和社工的不同。志愿者、义工基于爱心提供社会服务。“社工是一种职业性助人活动。作为一种职业,他是拿工资的,作为一种助人活动,他也是一种公益形式。”熊顺聪说,大家之所以对这方面有疑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国家社工工作起步和发展不足,公众对社工工作不了解造成的。公益基金、公益组织的运作,需要雇用一些拿工资的人去从事助人活动,否则就没办法运行,公益活动就没办法开展。
  其次,民间公益组织应该向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的公益组织转型,否则在运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熊顺聪说,张筱华志愿服务队完全怀着利他性的动机帮助别人,这是可贵的,应该给予鼓励。但是现在人们对于公益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公益组织需要完善自己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像张筱华志愿服务队这类民间公益组织要持续发展,获得公众认可,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这就要求公益组织更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
  作为柳州最早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柳州市志新公益志愿者协会的会长李春雷说,现在很多人对公益产生质疑,关键是质疑公益的效果,目前柳州没有这方面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如果有这方面的制度或者公约,来监督公益组织的运作,检验公益活动效果,相信公益的发展会更规范。”李春雷说,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公益组织作为公益活动的执行团队,引入公众第三方如媒体的监督,公益就会变得更透明,公众就不会对公益产生如此多的疑惑。(记者刘志杰)
[责任编辑:商业和公益的结合,企业家们怎么做?_网易财经
商业和公益的结合,企业家们怎么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商业和公益的结合,企业家们怎么做?)
日下午13:30在中国企业家第十五届年会上何力、方仪、赵普、艾路明、王琳达就&力量照亮可持续&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何力: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主持这场尖端论坛。我先介绍一下嘉宾,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路明。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方仪,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普。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
商业力量进入到公益之中,或者说由于商业力量的介入使公益的发展更可持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除了资金以外,能够把自己的商业技能、时间、分配到公益中,都不是新话题,在今天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公益的可能性,技术手段也增加了,包括企业家个体在从事公益过程当中,除了过去和公益伙伴之间的这样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获得,当我们双方在一起的时候,结成关系之后,产生的共鸣和自身的认知,这些都是探讨公益和商业力量进入公益的可持续性涌现出的越来越多的动向,我相信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参与到公益当中,包括社会企业的发展等等。今天的议题有主讲嘉宾,就是艾路明,前两天我们在微信里面沟通的时候,艾总说到,做公益,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就艾总不像企业家。他说企业家做公益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个破题是挺有意思的话题。
今天首先请艾总做5分钟的破题发言,企业家如何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自我价值在商业力量照亮可持续公益的过程中?
艾路明: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
本来题目是商业力量如何照亮公益的道路。我跟何力讨论,这话可以反过来说,公益的过程经过商业、企业回到公益的路上,做企业的人感受到的另外的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到这个的时候,是授什么东西,但是我们也获得了对事物、人与人关系,甚至是抽象绝对观念的重新的认识。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在阿拉善生态协会,我们做了很多环境保护的事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是对三江源的保护,在长江、黄河、南长江的源头可可西里地区做了水,三江源的保护,我们对当地很多NGO组织,甚至是个人和寺庙也做了资助,看上去是对不同的机构对当地的一些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另外一面,组织阿拉善生态协会的企业家去到三江源去走访和考察我们资助的项目,到底怎么样?是不是按照当初设计和批准的方案在推进,达到了什么效果。
今年夏天我自己带头去了三江源,一路考察下来,每一个项目都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对于玉树河的保护,当地的藏民对玉树河流源头不同泉眼的保护带来的新的变化,还是对海拔4千多米高原的草地的保护,都是很受人启发。但是我去了一个神奇的地方,感受更深。通天河是长江最上游的河流,我们到了夏日市的一个地方,你站在山上,放眼看去全是野生动物,根本不用望远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迹?是当地的活佛对当地藏民的宣传,以至于喇嘛的教育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以至于他在世的时候,天上的大只吃腐肉的大雕飞到他身边跟他亲近。前年玉树地震,当时很多藏民到寺庙里面住,政府也到这一带去援救,帐篷都摆在那儿的。鹿和野羊穿梭在帐篷旁边,人和动物是十分和谐的,这个活佛今年4月份就圆寂了。
我们资助一些NGO组织来保护当地环境的时候,当地对环境的保护完全叫人与神之间结合的态度,这种态度使我认识到,在人做企业,我们做的公益的过程中,其实更应该有某种绝对的观念在笼罩着我们,我们应该敬畏自然、人、生态这样的一种观念。你可以说是神的观念,道德的观念,也可以说诸如此类的绝对观念的东西。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对公益有意义,对做商业、企业一定也会有巨大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一方面我们通过商业的力量来推动公益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在公益的路上也受到了很多的启示,而且这种启示是有着某种超出了商业概念、商业伦理、商业规则的一种启示,我相信这种启示恰恰是我们今天的做企业的人也好,还是创业的人也好,所应该面对和敬畏的。谢谢。
何力:艾总说的特别好,最初我们投资做企业,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也好,或者希望为更多人服务也好,包括我们去做公益也是本着我们有力量去帮助别人。其实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自身的获得,最后反哺到商业理念,他刚才讲的活佛和人、自然的关系,那种纯粹和自然而然,就像在基因里、血液里不需要我们处于某种计算,或者是某种动机或者是理性的思考,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生产一个产品,我们本心说这个产品就是让大家高兴,为大家好,而不是说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当然要理性、要算计,初心由于这样的影响,商业社会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我们曾经有讨论,商业伦理,一个企业是不是应该选择正确的商业伦理?对的。但是有一条,我们的商业伦理老师告诉我说,你可不要认为选择正确的商业伦理就赚钱,也许你选择了正确的商业伦理结果企业没有做成,这可能。但是你为什么选择正确的商业伦理,你是好人,内心喜欢这样的选择。艾总给我们讲了这样的道理,从本源上解决商业中的道德和商业发展中的困境。
请王总,王总在慈善公益,特别是教育跟公益的可持续相结合,做了很多年,时间非常长,请王总就商业或者是结合艾总的话题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琳达:今天的话题主要从商业怎么样把慈善,同时怎么带动慈善的一种模式。我是最早做地产的企业之一,我是1989年做的。后来慢慢到了北京,在北京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我当时来的比较早,我92年香港招商会第一届把我招来。那时候我在四环,那时候三环没有,在四环做一个大社区,社区里面将近有5人,社区里面没有学校给了我机会,商业和慈善怎么结合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把教育当做慈善,这么做起来的。社区没有给了我机会。我本人以前不懂做教育,这样就有一个机会给了我。1997年到现在,我做教育快20年了,我是做基础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老人大学,终身教育,跟社区配套的,我自己认为我做得最让我开心和最成功的,是我在08年汶川大地震又给我机会,我是援建北川中学的副总指挥,给了我这个任务,我总负责、设计、施工一直到现在支教连续8年,我一直在北川中学,北川中学就是很好用商业的模式来灌输到援建灾后重建和帮助教育提升的典范。这2年的援建我们一直在现场,丢掉了很多的生意,甚至几百亿的生意没有做,全身心投入到了北川中学的援建,援建刚开始我发现教育很差。
何力:北川中学是什么时候恢复正常的教学?
王琳达:10年9月1号。用了2年的时间,从设计到施工,75000平方米,是很大规模的学校。我们天天加班加点干完了,我和西城教委一起开始支教从09年开始,一共派了73位老师,每一个老师一年全部是义工,有的是2年,一直到现在,这次的支教活动刚结束,但是我们继续帮助双方学校的合作,包括跟很多老师派到北京来学习,我们又派老师去给他们上课等等。
就这样,我们因为把商业的模式和慈善结合在一起以后,使北川中学在这8年以后,像大家报告,它原来是边陲小镇甚至更小地方的中学,援建的时候把它搬到到安县重新成立了北川县,完全从零开始,那里面很多的老师都遇难了,来的时候很多是毕业的,教高中的水平是很差的。我们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确实是非常难,我们坚持到现在,我们从11年开始重建后,有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了,过去没有一个人考上四川的大学,最后我们想,应该鼓励孩子们,改变他们今后的发展,鼓励他们到北京来,考北京的大学。2011年有7个学生,第2年18个,第3年18个,第4年34个,15年考上了50个,今年2016年简直是飞快增长,一本大学168人,其中有6个同学都是600多分,在没有填志愿的时候,2个上了清华,4个上了北大。这个都是在历史上,这一辈子都想不到的,我们用商业的模式作为企业家跟他们一起,教育是确实不容易,第二我们现在还在做教育扶贫,我们要精准扶贫,帮助很多小学的校长、老师培训,就是要培训老师,让老师得到了教育,很多山区的孩子才会得到好的教育。谢谢。
何力:我有一个问题,问您,北川的学生、孩子们,是不是有很多家人在08年地震中负伤或者是遇难?
王琳达:大部分都遇难了。北川的两栋楼几乎都埋下去了。
何力:有没有针对他们的课程,针对特点独特的成长环境有没有课程?让他们不要忘记在这块土地上经历磨难的教育?
王琳达:有,我们做了抗震救灾的博物馆。学校里面教育第一课必须上,第二要学会感激,第三每年都要我们集团来教育,特别是考上北方大学的大学生,还有已经工作的大学生,也是每年都要过来。我们每年都有&大爱行天下&的活动,每年参加的工资也参与了慈善。
何力:谢谢。东方园林创始人何女士,这个基金业成立了很久?
方仪:12年成立的,过去2、3年当中是随机的捐赠。
何力:你原来有过商业经验,现在还在东方园林的工作,拿出多少时间做基因会,或者说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怎么去实现商业力量和公益的结合?
方仪:谢谢何老师,我是去年7月份正式管理基金会。之前都是何总随机的捐赠,比如说对母校的一些活动。后来在我们自己的工作当中,我们碰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公司最早做园林,后来做水域的治理,每一个人都有母亲河,但是我们回家的时候,看到母亲河都是黑臭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无论是研发、市场营销方面都做了很多准备。我们觉得这方面应该是作为我们公司的重点做好它。所以,我们碰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最近政府也在大力推三批业务,最主要在三批业务之前,我们感到最困惑的是资金问题,每个企业都有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但是资金不是一个企业能力解决的。当时我们跟人民大学的陈校长讨论,可不可以有一些方法解决生态建设过程当中融资的困境。我们成立了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这个地方凝聚了&一行三会&100多家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大家都聚焦在这个问题上,后来也推动了绿色金融的课题和发展。
何力:融资很难吗?
方仪:挺难的,政府没有太多钱。
何力:这是长期回报。不是举牌一个上市公司就回来的。
方仪:是。可能是10年、20年,很长时间的回报。企业怎么跟政府、跟生态环境怎么平衡。所以我们做了生态中心,后来也成为了今年G20的4大议题之一,绿色金融。这就是企业在最前沿的感受。这就是刚才何总问我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作为一个企业,何总是企业家,同时又是基金会的会长,我们在考虑基金会发展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战略。如果用商业的模式、思维来思考基金会的话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它可持续发展,就像今天的标题。战略是什么?从去年到现在,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基金会的战略是什么?我们曾经考虑国教育,这是王总的长项不是我们的,我们考虑过医疗,也考虑过扶贫,但是中国的扶贫专业机构比我们强很多,我们也考虑到做智库,总之我们回到原点,跟我们自己商业结合的,是让我们最有力量的,我们聚焦在大自然保护。
何力:跟阿拉善有交集。
方仪:我们何总是阿拉善的重要的会员。我们援款6个亿,每个人都把公司持有的1%的股权捐赠出来,这个,我们还在讨论。一起做&任鸟飞&,保护候鸟和湿地。所有的这一些都是跟商业相关的,我们有很强大的设计团队、研究团队,这方面的人员在公司里面有1千多人,如果他们变成我们基金会的专业志愿者,我们的力量是非常之雄厚的。我们聚焦在生态保护地的保护。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业务的思考来带动NGO的发展,何总曾经有想法,将来要持续支持1000个NGO,从里面长出100个强大的NGO,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项目,去年何总的捐赠是7630万股,个人资产的30%的股捐出来,这是非常伟大的,要把这个钱用好,对我来讲最大的压力是怎么把这个钱用好,我也希望在座或者是未来NGO合作的都给我很多建议,围绕着商业做事情,总是一件用商业来推动公益,而不是公益给商业穿一个华丽的外衣,真不是这样,是一种互动和共赢的。
今年跟会长参加99公益日,一个腾讯的99公益日,就有3个多亿的捐赠,再加上企业有6个多亿的善款,利用商业的价值延伸到了公益领域里面来。刚才讲的是战略,还有组织架构,无论我们做什么,一个项目首先要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和非常有能力的一批团队,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保障。同时作为企业的话,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角度考虑激励方案,这也是我们希望基金会能够长治久安的做法,跟大家分享,谢谢。
何力:特别好。当我们谈到公益的时候,我们把从事公益和做公益,当然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吃苦,并不一定说我们做公益一定要变成很低的生活水平才能做公益,是很崇高的商业,把内心世界和商业很好的结合,包括方总讲的能够用好的商业方式,金融的方式,基金和基金的方式培育更多的NGO组织,让他们发挥作用,不是跟市场上有创业项目,有风险投资,有PE,公益领域也有这样类似于这样的运作模式的东西来培育更多的公益组织的发展。市场的前景真的是很好的。
有请赵普,普哥,他比我小,为什么叫普哥主要是因为在休息室里面让我吃了一个枣,叫普哥的一种枣,我觉得挺好,我们从事传播和新闻工作的人,投身去公益,刚开始是业余,后来是专职,像赵普一样,完全从事把商业和公益,他做的是社会企业的工作。我觉得关键是行动力,我们都是想一想,真正做起来确实不容易,赵普分享一下?
赵普:非常感谢大会给机会,感谢何老师这样顶尖媒体的咖给我们主持。非常钦佩,不仅是方姐姐的生态基金会,还是阿拉善,这十几年做的非常不容易,荒漠和土地退化做斗争,还有琳达姐姐。
何力:下半场由你主持了。
赵普:琳达姐姐做这么大,还扎根在汶川,我是地震中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做的事情比较简单,时间很长,我从1999年开始做公益,99年的时候,我担任北京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到现在整整17年了。
何力:那时候还上学吧。
赵普:我在北京电视台工作。我今年已经46岁了。不算小了。基于你们的掌声和何老师的鼓励,我想破坏一下现场秩序,把我做的全天下最好吃的食物发给你们,你们希望用什么样的回应,(掌声)我期待这样的掌声。
必须让大家先尝到农民的甜头再来聊公益。这个枣非常甜,把枣尽数奉献给大家。
何力:吃人家的嘴短。
赵普:这个枣的名字叫普哥,LOGO这两个字的设计是皖南民居,因为我是安徽人。我们的目的就是一句话,&普哥西山焦枣,团圆是最好的丰收&。我们做农村公益经常遭遇几大难题,留守儿童是难题,老人赡养是难题,农村空心化是难题,农村土地没有人耕种是难题。解决的根本是什么才是土地的主人,当然是农民了,可是农民在同样的乡土耕耘了几千年,为什么要离开熟悉的土地到城市陌生的土地打工,很简单,挣得钱多,改善境遇,改善家庭的环境等等等等,他们就出去。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农村的青壮年只要出去打工之后,他所获得的财富表面看起来比土地要多,但他遭受的损失要比他的财富多得多得多,而且没有办法置换,代价太大。像3岁女童遭受性侵,如果有35岁的父亲在家没人敢欺负她。农民的土地不能给他带来财富,我们想通过公益化、互联网来让土地升值,让他们回去种他们本来就熟悉的作物,西山焦枣很特别,只有12000亩的产能,海拔高出100米,范围超出500米,枣树是生长的,但是结不出遭。
大家看,这个枣是完全透明的,煮熟了以后用炭火烘培,大家知道去年安徽发大水,山上的水下来了,枣树是不能囤积水的,这个枣下来就要制作掉,制作完了之后就要销售掉,是没有办理保存的,如果我们不帮枣民迅速卖掉,我们花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品牌,品牌的战绩不错,最好的一个小时在天猫销售额20多万,我们请了延参法师,还有很多大咖帮我们卖枣,明年呢?如果明年是公益还是可以做的,但是没有可靠的商业公益趋势它,明年可能就没有。首先我们不和单户农户合作,我们和农业联合体合作,我们收购从农业联合体,单个的农户我要粗暴表示一下,彼此的关系上我是没有办法确认,没法保证不打农药,不施我们的肥,我们是从鄂尔多斯运来的肥,枣子是高昂的,很罕见。大部分的农民愿意加入农业联合体,相当多的农民不打短工了,回到熟悉的土地来种枣子。今天只是我做公益的案例,先生的特别好,公益的初心和商业的推动这两件事情顺序不要颠倒,商业的诉求再公益的包装就完蛋了,公益的初衷商业的推动,如果没有商业的推动很难实现,你不是做公益吗?这里面怎么会提到钱的问题,怎么提到商业的问题。
这一颗枣子吃下去没有?(吃了)VC含量相当于两个这么大的苹果。但是对不起请以后出门叫焦枣,不是蜜枣、黑枣、大枣,叫焦枣,全世界只有12000亩。谢谢。
何力:一会出门,种苹果的跟你没完,大家不吃苹果改吃焦枣了。
时间很紧,还是有问题请教几位嘉宾,大家谈到了公益力量对商业的可持续帮助。因为商业力量介入,可持续,更有效率,资源对资源的使用能够更到位。公益能够给所帮助的对象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好处变得可持续,而且不仅有鱼还有渔了,还有工具、手段了,可持续了。我还是觉得有一个问题,好的公益项目,一定不仅仅是带给人们利益,一定还带给人们精神上产生影响、冲击、教化的作用,反过来坏的也是这样。我们看这两天说的校园的霸凌,不要小看这个事情,日本一个作家写过的小说《恶意》,他正因为小时候受过这种欺辱,长大成为了杀人犯。
艾总,阿拉善不仅是实际的效果说,更多在中国如何做公益,组织形态、治理架构等等方面都有很多经验。现在有很多人找您做公益项目,您怎么去判断好坏呢?或者说您怎么跟他们说应该做哪些公益?怎么去辨别这个公益的价值?
艾路明:何老师出了一个尖端的题目。我们做的公益主要是局限在环保公益,扶贫、教育跟环保没关系的,我们一般是不做的。当然一般不做,也有做的。
举一个案例说明何老师的问题,我只有2分半的时间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在阿拉善生态协会,阿拉善地区做了一个梭梭林种植,今天可以成为经典的案例,什么叫好的环保公益项目,可以做比较。
之所以种梭梭,当地的沙尘暴比较厉害,它是原生的灌木,由于大量的砍伐、烧柴没有了,由于它引起了,引起了阿拉善的沙漠化,导致了04、05年北京地区大规模的沙尘暴,首先要恢复当地的梭梭林,恢复它就得有人种,同时还得保护,仅仅是告诉农民说不要砍伐它,用它烧柴不如煤气,农民会告诉你煤气多少钱一罐。我们找了一个在当地推广梭梭林,我们来资助,长到一年以后,可以嫁接肉苁蓉,是一种很珍贵的中药材,长出很好的肉苁蓉,卖给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种了这一片梭梭林,一年几十万的收入,一定不能砍,一定保护好。通过这种种植,既把沙尘暴治理了,也把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这样的项目使他主动种植、保护梭梭林,使得当地沙尘暴的环境得到了抑制。什么好的公益项目,梭梭林种植这是好的。还有什么好的,像普哥说的枣的项目,从环境保护也是可以做的。我们大概提供这样的设想,通过这样的环保、公益的活动,反过来和商业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一定是对于公益、环保有着更大的价值。谢谢。
何力:谢谢艾总,艾总给了我们一个路径,判断一个公益的项目,除了公益的指标和尺度以外,还要用商业的指标和尺度考量和检验它,只有这样才可持续,恰恰诠释了商业怎么推动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王总怎么看公益项目的辨识,您觉得哪些是好的?
王琳达:好公益,一个人能力有多小,时间有限,但是做一件事,一定要评价它对社会的效益、经济的效益,还有对全方位的效益最大化,就是最好的公益,比如说我在做教育,教育就是一个非常全方位效益最大化的,我们在帮北川中学也好,贫困山区的孩子也好,普弟帮助农民解困等等,像生态一样的。但是有一点都离不开人,所以教育上是非常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教育很多人,怎么样积极变成我们社会的公益的志愿者,这个所有的习惯要从小培养。所以我们把很多的课程,我们要把很多公益、慈善,帮人、助人为乐,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教育。我们现在搞的很多活动,我们说爱心在哪里?爱心是一种力量,我们最近的口号叫什么?要把慈善要变成从小的习惯,这是一种行动。这样之后,大自然的污染、山林还有各种各样的,都可以有人,有志愿者,有人愿意参加NGO组织,有人参加慈善,中国的传统是非常有爱心的,但是我们不缺爱心人,我们缺组织者。所以今天他们都是组织者。
何力:谢谢王总,需要全面和均衡,方总在这方面应该很有经验了。你们基金会接触很多这样的项目,怎么去辨识它们?
方仪:我们更主要的我自己对大自然保护地的理解,我们保护这块地,其实是保护生活多样性,像中科院的专家会告诉我说,如果周边的野生大的食肉动物生活非常好了,人就觉得没问题了,人的生活环境绝对是好的。因为它有非常复杂的食物链,这个食物链是需要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的。所以我在想,接下来的自然保护地的保护里面,可能会讲三个问题,一个是植物多样性,一个是动物多样性,第三是怎么来解决普哥特别关心的,怎么来解决当地的社区居民他们的劳作和生计问题,把他们的问题和大自然的保护结合在一起,把他们的劳作跟创造大自然的生态链的经济的东西挂钩,能把他们留在土地上,也可以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可能我们看到的是保护了一个自然保护地,但是我们得到的社会效益远远超出经济本身。
何力:谢谢方总。赵普简单说两句,什么是好的公益?
赵普:适合就是最好的公益,但是有几个适合,第一个是适合自己的能力,能力也保证企业、个人得能力,我个人选择做就是个人能力,像企业做就是企业能力。做园林的,跟自然保护、生态保护是最天然的结合,做教育在学校里耕耘是最好的。我个人也参与了很多知名的公益项目,免费午餐邓飞,是我的合伙人,我们有非常多的公益项目上的交集,每个人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色。赵普大小是公众人物,有一定的公众知名度,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我就注册一个商标,送给当地了,当地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包括普哥西山焦枣出来以后,也有不少卖焦枣的,我们就不打他们了,但是明年就不这样了。但是这个事情要先做起来,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把土地耕作的价值提升对他们是有好处的,这个事就能够继续做下去。
提问:我是做智慧经营的,我每年5%的经营做慈善,已经有10年,目前做智慧的传播,包括马云他们提供智慧支持,我们中小企业的老板关心的问题,当利润和公益之中如何平衡?这一年的业绩是1千万,工厂要治环保、污水要800万,面临这样的抉择的时候,您如何思考?
艾路明:属于直截了当的问题,很简单,环保的要求,是有法规的,不投就违法,没什么好谈的,责任都不是,是底线,是守法。我理解你的意思,还有另外一个含义,一个企业守法的情况下,是不是能够做更好的环保的要求,但是如果达到更好的环保的要求,肯定有更高的代价,我的成本更高,市场竞争上就处于劣势了。这个问题上应该用更的标准对企业进行要求的,为什么这样说?我们自己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有一个企业,大概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的生产企业,投资建企业的时候,一共是3点多亿,只有零点几亿是做产业的,3个亿是全做环保的。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尽管没有竞争力,当时做决策的时候,不做环保肯定是不行,你做了你的竞争力大幅度下降了,逼迫企业进一步往开发走,做一级原料肯定亏损,你做二级、三级,药是越往高级利润越高,最低级是最便宜的。一个方向从产业升级的方向逼迫你往前走。同时另外一个方面,这是我们当时没想到的好处,欧盟对中国的产品做论证的时候,考察中国所有的生产载体药的企业,我们是符合环保标准的,他们说没用,我们要抽查,必须要到厂里面去看,他看了以后,二话没说,全部的产品定你们的。我们一把就把载体药的原料全球基本上我们控制了。因为别人生产不出来,达不到环保,但是我们当时做这个并没有这个想法。做产业选择的时候,和环境友好和人善意其实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不采取这样的做法,而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可能某一段时间是赚了钱,长远看对你带来的损失会非常大。我其实还有反面的例子,你是一个企业家,不向正面的价值推进一个企业的时候,你做的任何的坏事对你的部下、员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这种影响一定是反过来使你的企业垮台。谢谢。
北京理工大学在校生:问一下普哥,焦枣生产和收买过程中,如何实现价格过低,农民伤心和售卖价格过高,市民伤心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最优化。
品牌是我建的,操盘是互联网英才,家乡的小老弟。
赵普合作人:第一我们做西山焦枣,政府在去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中国政府有一个问题到了农民东西卖不掉的时候怪政府,去年的时候,后来我今年听说的,每年没有老百姓到镇政府上访了,政府招商引资了,把大企业引进来,我们的枣卖不掉,去年出现了5万多斤的滞销,今年卖完了,我们做这个事情是政府找了我们,找完我们之后,收购价不是我们定的,怎么样让农民不伤心?收购价是由政府建立的联合体,政府联合当地的农户、当地的企业和当地的合作社,全部联合在一起,政府牵头处理这样的组织,我们是跟这个联合体进行合作,所有的收购价格和指导价格都是他们定的,我们不参与,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把控源头,提出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很简单把城里人的需求提给他们,我们做这样的路径,用品牌的模式让它可持续,还有一个刚刚您说到价格过高的问题让市民伤心的问题,普哥最早的时候说了,这个枣子只有12000亩,消费这样产品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心态,比如说你去买一个皮带,30块钱可以,3000块钱的也是可以的。对于优质的农产品来说,中国人很多人把农产品心目当中都觉得再贵能贵到多少去,这个枣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我们选择做这样的产品,包括政府找了我们。我就不讲了。
赵普:还不满意,你可以加我的微信,现在是4999个微信,还有1个微信留给你。
何力:为了好吃的东西,我们可以多付一点钱。时间关系还有一个问题。
提问:尊敬的台上几位老师,你们都是前辈,我刚刚创业的,你们大爱的精神,我由衷佩服。我是创业的,想问一下,你们做的行业都是提升人类身心健康的问题,包括老师做教育,素质提高了,健康也获得了提高,包括普哥吃的东西对身体方面也会改善,精神层面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我是做互联网的掌上良衣的,跟吃的,旅游生态能不能对接?问普哥吧。
赵普:我占用时间太多,这本身就是公益的,问他们三个任何一个都可以。
提问:我问艾老师,他做这么多年,对他个人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类获得好的生态资源。
艾路明:我们有很多公益的产品,我们资助了任鸟飞这样的项目,还有三江源保护,还有蜜蜂,是喜马拉雅蜂,这个蜂的蜂蜜对当地的金丝猴是有帮助的。如果你以互联网销售我们对当地有保护的产品,我们会非常感谢。等会我们微信留下来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
何力: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嘉宾,公益不是孤立的,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关的,最终取决于整体社会的改进和不断的进步,做公益是有积极作用的,特别是用商业的力量做。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公益广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