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能超过高通吗对5G的到来做了那些准备呢?

高通:有信心继续成为5G时代的领头羊
日 00:42&&&出处:&& 作者:董岩&& 编辑:董岩 分享
● 5G是什么?  Durga表示:在他看来5G是一个全新的系统,这意味着它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全新功能是目前4G技术所不支持的。一方面, 5G和4G技术还有很多相似性,比如在波形技术上我们认为5G和4G会一样会采用OFDM的波形技术。另一方面,5G和4G也有非常多的差异,5G要支持非常多的跨行业的不同用例,而远不止是 “高速移动宽带” 这样一个要求,还包括:海量物联网和关键业务型应用等。因此,对于5G技术的要求,就会比4G更多。  此外,5G实际上现在还处在 “标准化” 的阶段。Qualcomm刚刚宣布了6GHz以下的基于5G新空口的原型系统和试验平台,Qualcomm打造这个原型机和试验新平台的一个理念是希望能够用这个原型在整个标准化制定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上面承载了很多Qualcomm对于5G技术的想法和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标准化的进程推进,Qualcomm希望测试平台能够满足标准化里所规定的相应规格。同时,这个原型平台也可以用作和全球运营商进行基于5G新空口相关标准测试的工作。●&5G毫米波面临的挑战  Durga表示:通常是在28GHz以上频段称之为毫米波技术。那么在这么高的频段上,移动传输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从毫米波技术演示上,大家可以看到是运用了大量的天线技术,基站侧用了128根天线,在终端侧用了16根天线。同时,我们还采用了非常先进的波束成型技术。所谓波束成型技术,其中一个用例就是,未来你拿着一部5G终端,当你移动的时候,这个技术能够非常精准地跟踪你,保证你的连接不中断。所以这个技术解决了毫米波在移动性上的一个挑战,这将带来非常好的体验。  在我们对毫米波技术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保证在用户终端移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连接。即使是在非视距的环境中,也就是基站和用户之间不存在任何视距元素,我们的毫米波技术可以利用楼宇或周围环境物的反射,始终保持基站与终端之间链路的连接。我们认为,使用波束成型技术和具备在非视距条件下保持连接的能力是发展毫米波技术的关键,这也是我们在整个毫米波演示上所克服的一个很大的挑战。●&频谱应用范围  Durga表示:目前,我们的终端通常在某个特定时间往往只采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中的一种。未来在5G时代,终端将能够同时使用多种无线电波。用户其实并不太关心他们的采用的是哪种连接,他们关心的是用户体验。我们期望在未来5G时代,终端侧集成多种无线技术并始终保持接入其中一种连接,还可根据接入点的可用性利用其他无线技术作为补充。  在我们看来5G技术是可以利用大量频段的一个无线通信技术,包括1GHz以下的低频段。这些低频频段有很好的覆盖,这一点对于物联网的应用来说十分重要。Qualcomm宣布的5G新空口原型系统和试验平台就是针对于所有6GHz以下频段的除此之外,在毫米波频段上,尤其对于从24GHz到32GHz、37GHz到39GHz的频段来说,在不同的地域,5G都有大量的频谱资源可用,而不单单只是毫米波。  范明熙则补充道:我认为在连接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继续沿袭今天所讨论的载波聚合技术。今天的载波聚合以LTE作为主载波,然后通过聚合其他辅载波以增加数率带宽。目前已经有一种技术叫LTE 链路聚合,以LTE载波作为主载波并将控制信令放在LTE上面,同时以Wi-Fi作为辅载波并把数据增强放在Wi-Fi上,这是载波聚合其中的一种技术。另一种基于LTE的载波聚合技术叫LAA(辅助授权接入),它已经在PP完成了标准化。这项技术依然以LTE作为主载波,辅载波使用经优化的非授权频谱。所以说,我们在LTE上已经实现了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的结合。未来5G面世以后,5G连接也可以作为载波聚合的元素。比如说,可以使用LTE作为主载波,并使用5G的宽带频段作为辅载波。甚至,当5G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5G的宽带频段将既可以放在授权频谱,也可以放在非授权频谱。对于用户体验来而言,搭载一个控制性令的主载波聚合数据信令或辅载波,无论辅载波是Wi-Fi还是5G,都可以实现非常好的宽带体验。未来,载波聚合技术可以采用4G或5G作为主载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覆盖情况。如果5G覆盖良好,可以采用5G作为主载波。如果5G覆盖较弱,可以采用4G作为主载波,并将数据增强放在5G辅载波上。●“共享授权频谱”与“非授权频谱”  范明熙表示:在LTE领域,Qualcomm现在已经有了非授权频谱LTE技术,目前的频段是从5GHz开始。但是非授权频谱在全球数量比较少,一个是5GHz,一个是2.4GHz。2.4GHz Qualcomm现在还没有开始使用,还有一个有可能会关注的是900MHz这一个频段。另一方面,关于频谱如何配对,现在Qualcomm做的是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做一个相应的载波聚合,就像LTE载波聚合一样,或者是在非授权频谱上可以做一个独立操作,就像前面介绍的MultiFire一样,就是LTE独立在非授权频谱上的操作。所以未来5G,共享频谱里面操作的技术依然会是有两种,一种是跟授权频谱一起做载波聚合,另外一种是独立操作于共享频谱或者非授权频谱的技术。所以无论是在更高的频段还是低频段,出于覆盖的考虑,运营商还是可能会使用低频和高频两个频段同时来做载波聚合。所以当覆盖比较好的时候,就会能得到比较高的速率,当离开这个高频的覆盖之后,网络依然可以得到普通的连接。  Durga补充道:在高频段部分,比如在28GHz、32GHz毫米波上面的挑战就是在这些频段上,信号的传输很容易受到阻碍或者损耗,它传输的距离会非常短,可能一个小小的物体或障碍就会阻碍信号的传输,那么就会失去连接。所以在高频段上需要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踪这样的技术才能够保持则连接,而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一些 “多天线” 的技术,比如在设备侧需要16根天线,基站侧需要128根天线。此外在高频高速的传输下,如何在终端侧还能保持非常好的功耗,这也是在高频段上的一个挑战。  对于6GHz以下的频段,比如:Hz、4GHz这样的频段来讲,在这些频段上的覆盖性要更好,但是同时在天线的使用上也比较多,比如在这个阶层的频段利用到大规模MIMO技术,可能在基站侧需要部署32根或64根天线,但是在终端侧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可能保持4根天线就可以了。在这些频段上所面临的挑战要比毫米波小很多。因为这些频谱是Qualcomm现在已经用了很久的,而且Qualcomm也知道如何在这些频谱上部署技术。在终端侧,相关的元器件也比较成熟,所以在这个频段上的挑战比毫米波要小很多。  再往下到1GHz以下,在这个频段上它的覆盖性会特别好、传输性也好,所以往往在这个频段上部署一些针对物联网的应用。在这个频段上,我们就无法部署很多天线,一般的在基站侧有4根,终端侧可能2根就够了。通常情况下,当到了1GHz频段以下,运营商可用的频谱资源并不是很多,因此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它的带宽可能不会像再往上一档的频段的那么多,就很难取得很大的带宽。  采访最后,Durga也表示其实很多年前Qualcomm就已经开始了5G相关技术的研发,所以Quaclomm现在对于自身5G技术的研发和对5G标准化进程的推动有着很强的信心。目前,整个5G标准化的过程进展也非常顺利。到了2018年我们就可以知道确切的5G技术形式及规格。所以总体来讲,Qualcomm对于自己研发的节奏和进展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5G将是通用平台,高通提升万物联网能力_新浪财经_新浪网
  5G将是通用平台,高通提升万物联网能力  访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李正豪  艾文·马克·雅各布于1985年7月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市联合创立的美国高通公司,正在变身一家不同的公司——以往,这家公司参与制定2G、3G、4G无线通信标准,向全世界的手机制造商授权专利技术,并销售累计超过75亿多枚手机芯片,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现在,该公司不但已经将触角由智能手机领域延伸至更多互联设备领域,更着眼于全球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机遇,介入服务器芯片领域。  在“大本营”无线通信领域,高通将如何布局5G?在万物互联时代,重点关注除智能手机以外的哪些联网机遇?在服务器芯片领域,将如何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高通到底是通过何种体制或机制持续保持创新精神?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5G研发解决三大难题  《中国经营报》:在2G、3G、4G时代,高通在全球是无线通信领域主要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之一。目前,全球已在准备迎接5G的到来。高通已经率先推出全球首款5G调制解调器X50,去年申请的专利数也高居全球第二。但5G将是一个不同于3G、4G的网络,将兼具通信、计算、存储等功能,高通在5G上的积累和突破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孟樸:高通成立时间并不长,只有31年历史,当初成立的时候,全球的大势是发展互联网,只不过当时大家对互联网的使用还很有限,移动电话也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初期甚至连短信都没有。高通的创始团队当时对于产业的展望,就是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从有线互联网向无线互联网演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无线通信系统对于数据传输的能力要求会非常高。因此,高通最初20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专注于一件事,把互联网搬到移动的环境中,从2G发展到3G、4G,再到5G。  从一开始,高通就建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就是在较早的阶段预测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会出现哪些情况、遇到哪些瓶颈等等,基于这些预测,高通会率先投入,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高通的专利申请不仅仅包括芯片,还有手机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通信系统的传输、编解码、天线系统等领域,我们都有很多的成果。  高通对于5G的研究,实际上从2006年、也就是十年之前就开始了。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完善5G的系统编解码,提升其传输效率,特别是解决了无线传输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难题,就是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如何传输更多数据的问题。不过,与3G、4G主要追求数据传输效率的提升不同,高通是把5G当做通用平台规划、设计的。这不是我们自己凭空想出来的,是根据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敲定的。因为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的15年,全球基本上在使用有线互联网,连接了不到10亿个终端;从2000年至今的15年,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联网终端大概已到70亿~80亿个;未来5G时代,联网设备将达到1000亿个的量级,所有的智能设备将通过传感器连接到5G网络上,我们就需要一个通用的平台。  高通对5G的研发和突破方向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高速上网的问题,无论是3G、4G、5G,人们对上网速率提升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第二,海量终端的联网问题,未来15年,全球上千亿的智能设备联网,作为通用的5G平台应该如何解决连接问题?这是5G平台需要考虑的。第三,应用场景问题,3G、4G时代,为了提高传输速率,应用场景经常变化会出现信息传输掉码或者传输不好的情况,比如看电影不流畅或者打电话时掉线,而5G作为通用平台需要兼具高可用性和低时延性的特征。  《中国经营报》:与以前相比,在5G时代高通的定位会发生变化吗?  孟樸:我觉得不会变化。高通的商业模式就是提前研发,提前进行大规模投入,做出成果,支持合作伙伴。高通的商业价值链包括两部分业务:一部分是技术授权,一部分是芯片销售。只不过高通现在研发的芯片,已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还包括物联网里面很多的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  《中国经营报》:3G时代,全球有三大无线通信标准。4G时代变成两个标准,但90%是趋同的。到了5G时代,全球可能只会产生一个标准。这种变化对高通有影响吗?  孟樸:作为底层技术厂商,这一趋势对于高通而来是好事。因为支持多个标准、多个制式是额外的负担。3G时期有三个不同的CDMA制式,4G时期有OFDMA的两种模式,这对高通来说影响还算是比较小的,因为高通做的研发和研究非常底层。可是这对一些做具体设备和终端的厂商来说影响就大一些,因为一个特定的产品只能支持特定制式的客户。  高通的集成能力比较强,终端用的芯片可以把不同模式集成起来,应对标准不同带来的麻烦,但从整个产业链来讲,我们一直希望能看到全球统一的标准和制式。因此4G时代,高通支持中国推动TD-LTE。虽然你提到的TDD、FDD有90%趋同,可高通在早期已根据EVDO多载波提出4G方案,也有国家提出WiMAX方案,只不过后来高通响应中国政府支持LTE,甚至把自己提出的方案也放弃掉了,最终使全球在4G时期形成TDD、FDD大部分趋同的两种模式,体现了高通对于达成统一标准的贡献和支持。  一如既往支持中国5G研发  《中国经营报》:中国5G第一阶段测试不久之前已经完成,共有7个国内外的厂商参与其中,但并不包括高通。关于5G,高通在中国的策略是什么?  孟樸:高通对5G的战略和策略跟推动3G、4G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高通一直全力推动5G研发,不管是与全球标准组织还是与中国标准组织的对接,以及与产业链上的运营商、终端厂商、系统厂商,高通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所以高通对5G的推动非但不会弱化,反而会更加支持中国5G的研发。  今年年初,高通和爱立信在巴塞罗那MWC一起用X16制式做了千兆级传输速率的测试。不久之前高通又在香港宣布首款支持5G的调制解调器X50,这款调制解调器将支持韩国2018年的冬奥会。高通在美国也通过研究毫米波段支持5G研发。这两个制式算是走得比较早的,是由美国和韩国的运营商推动的,全球大部分运营商,包括中国,都在推动3GPP的5G标准,因为3GPP作为运营商主导的运营标准,在2G、3G、4G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也希望3GPP在5G中发挥同样的作用。3GPP的标准在时间上会比韩国、美国推动的5G标准晚一点。在此之前,高通将支持韩国和美国的运营商继续部署他们在毫米波段的5G,因为高通认为,通过支持他们在毫米波段的5G,能更好地推动3GPP达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  《中国经营报》: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5G计划,韩国的计划是在2018年,中国的计划是在2020年,能否展望一下5G部署推进的时间节点?  孟樸:从全球不同国家对频谱的划分、5G的推动计划、运营商的安排部署来看,我认为,到2020年商用5G系统应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部署。目前看到的5G运营商,包括美国的Verzion和韩国的KT。我相信,到2019年可以看到一些3GPP 5G标准的技术实验网开始部署,到2020年5G将会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市场开始部署。  希望打破服务器芯片市场格局  《中国经营报》:刚才谈到5G,这是高通的“大本营”。不过,无线通信之外,我们也看到高通一方面正在推动自身由互联网向物联网的方向转型,另外,高通也介入到服务器芯片领域,请问高通在贵州的服务器项目进展如何?  孟樸:高通是做移动通信的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但从IT厂商的角度来讲,他们现在关注的是大数据的机遇。对于高通而言,我们也看到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芯片是一个市场机遇,而且是一个增长量非常大的市场。  目前,在服务器芯片市场上,90%的市场份额由一家厂商掌控,但这个90%的市场份额不可能再增长了。业界都在观察,在剩下的市场份额中,谁能给业界带来更多的竞品选择。不管对科技公司来讲,还是对中国政府来讲,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为了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提供更多解决方案,高通与贵州省政府合资成立了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高通介入服务器芯片领域,存在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高通拥有卓越的智能手机芯片设计能力,这是从2G开始就积累下来的,用ARM架构处理芯片的时候,很多厂商只能做好其中一个方面,比如降低成本做得较好,但以牺牲性能为代价,高通是可以把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平衡得比较好的一家厂商。在服务器芯片方面,我们认为,把性能、功耗、成本平衡得更好的芯片将会得到市场的重视。  今年1月17日我们成立了华芯通,5月在贵阳数博会上向外界通报了相关进展,在会上我们还承诺,每半年我们会对业界通报华芯通的最新进展。华芯通是一家技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为此我们已经启动了全球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的招聘,希望能够吸引最好的员工加入,共谋大业。  《中国经营报》:刚才谈到,目前的服务器芯片市场是一个X86主导的市场,但现在也有包括高通在内的不少厂商开始尝试采用ARM架构来做服务器芯片。你认为这块市场的竞争格局今后将如何演变?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一个重新均衡的市场格局?  孟樸:在我看来,不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在2017年下半年会有一些变化,届时会有一些云计算公司首先选取ARM架构的服务器商用芯片。但是市场格局的重新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不可能刚刚开始没多久就重新达到均衡了。现在这个市场的90%是由一家厂商掌控的,更多家厂商进入这个市场以后,只要有一家厂商开始取得成就,相信会带动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一块市场。一旦由一家厂商掌控90%市场份额的局面被打破,这个产业的更多厂商将迎来更多新的机会。  《中国经营报》:此前有消息说,谷歌的数据中心将会采用高通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不知双方的合作进展如何?  孟樸:对于没有正式披露的合作,我们不会评论。但是,从产业角度看,我觉得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会最先被云计算公司采用。因为对很多传统公司来讲,采用X86架构的服务器芯片,是跟许多商业软件绑定的,很多商业软件也是在X86架构上写的。因此,就算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商用了,产业软件的移植也是需要时间的。但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底层采用不同版本的Linux做起来的,是互联网公司或者云计算公司自己写的软件,而不是商用套件,因此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最有可能会被云计算公司、互联网公司率先使用。  重点布局三类联网设备市场  《中国经营报》:5G将会开启一个万物智能互联的时代,我们看到,高通在智能手机之外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布局,能否介绍一下高通重点关注哪些设备联网的市场机遇?  孟樸:从芯片支持产业的角度来讲,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面,高通的主战场还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因为智能手机产业的体量非常大,虽然现在增速放缓了,可是换机市场依然很大。所以我认为高通将继续支持智能手机产业链,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物联网的角度来看,高通将非智能手机类的智能硬件分为几类:一类是可穿戴设备,一类是比较大的民用应用场景的设备,还有一类是专用应用场景的设备。  过去几年,高通的可穿戴业务发展不错,市场上的智能手表、手环和其他可穿戴的智能硬件,非常多地采用了高通的芯片,这个量还会平稳增长。  民用应用场景的物联网产品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比如无人机,我们开发了专门的无人机平台。高通为什么会进入无人机市场?是因为我们把市场上卖得最好的无人机拆开后发现,当中存在7块不同的PCB板,以前无人机照相、摄像、飞控等都需要单独的半导体,而现在这些在高通的芯片中都已经被集成进去了。所以不管是无人机还是VR,高通都将与更多厂商合作,一起推动产业发展。  另外还有垂直市场的专用应用,这符合中国的“互联网+”战略,垂直市场很多应用可以融入互联网,比如智慧城市等,怎样与垂直市场的产业链当中比较专业的公司一起合作,推动专用应用融入互联网,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深度
创新是高通的文化基因  美国高通公司之所以闻名于世,外界谈论最多的,是其独特的专利授权商业模式。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感觉到,比专利授权更重要的,是高通对于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的时候,预判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从有线到无线,再如在模拟时代预判2G,在2G时代预判3G、4G,在3G时代预判4G、5G,在4G时代预判5G,这种提前进行大量投入然后进行专利授权的商业模式,需要提高预判的精准度,而这种精准度需要持续创新作为支撑。  在采访过程中,孟樸提到,最近一二十年有很多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和媒体到过高通美国总部,回来以后都会提到高通美国总部的专利墙,以及高通在专利方面取得的成功,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高通的标志。但是孟樸解释说,高通美国总部设立专利墙的初衷并不是给外面的人看的,而是给自己的员工和员工家属看的,他们可以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就挂在那里,这是一份尊重。其实,早年在高通还是一家小公司的时候,专利墙就已经存在了,但很少被人提及。后来,高通成名了,专利更多了,去的人也更多了,也就被提及得更多了。  孟樸认为,很多中国公司到高通美国总部参观以后,回来也在自己的公司搞专利墙,很多实际上只是学到了“形”,没有学到“神”,因为国内有些企业把专利挂到墙上,是给领导看的,是给外人看的。  高通之所以30多年来能够持续创新,核心是基于一种独特的人才观——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且允许他们不断试错。高通在很多年以前就有Open-door(开放沟通)制度,任何员工有任何想法或者意见,都可以随时去找公司的董事长和CEO,他们办公室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这一点在很多公司恐怕都不能真正做到。  另外,有创新就会有风险,有可能会失败。外界只看到高通做的成功了的案例,实际上高通也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只不过没有做成功的外界很少知道而已。所以,在企业文化中,有没有允许失败的基因非常重要。很多中国企业鼓励创新,可是却要求只能赢不能输,这不是真正在做创新。在创中,一定要有容错机制,失败了大家吸取经验以后再出发,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李正豪采写  老板
秘籍  1如何预测未来产业的发展?  从一开始,高通就建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就是在较早的阶段预测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会出现哪些情况、遇到哪些瓶颈等等,基于这些预测,高通会率先投入,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高通的专利申请不仅仅包括芯片,还有手机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通信系统的传输、编解码、天线系统等领域,我们都有很多的成果。  2高通在中国的策略是什么?  高通对5G的战略和策略跟推动3G、4G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高通一直全力推动5G研发,不管是与全球标准组织还是与中国标准组织的对接,以及与产业链上的运营商、终端厂商、系统厂商,高通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所以高通对5G的推动非但不会弱化,反而会更加支持中国5G的研发。  孟樸简介  孟樸,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微波和光通讯专业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纽约理工大学获得通讯系统专业的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2002年加入美国高通,并担任负责业务拓展的副总裁,此后担任高通中国区总裁,2006年其职责范围扩大到整个高通大中华区。年间离开高通,先后在摩托罗拉移动、世纪互联任职。2015年6月回归高通至今,担任中国区董事长一职。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高通在5G芯片研发领先但已不复当年勇--百度百家
高通在5G芯片研发领先但已不复当年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高通在5G芯片研发领先但已不复当年勇
高通在5G芯片研发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其最先开发出支持1Gbps的X16基带,也是全球最先开发出5G基带骁龙X50,其技术实力之强毋庸置疑,但是这已无法阻止它在4G和5G标准上话语权的下降。
3G标准高通凭借垄断的CDMA技术而获得了垄断性的专利地位,所有使用3G技术的企业都需要向高通缴纳专利费,高通也由此开始逐渐成为移动通信老大,并以此建立起被成为“高通税”的专利收费模式。
高通与终端企业订立的协议当中,有企业认为采用高通芯片缴纳的“高通税”会更优惠,欧盟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就认为它借此建立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导致欧洲的芯片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由此高通的芯片业务逐渐占有全球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其他芯片企业逐渐衰落。
进入4G时代,高通推出的UMB竞争4G标准失败,中国和欧洲合作推出的LTE成为唯一的4G标准,由此中国和欧洲企业在4G标准中的话语权上升,而高通的专利优势被削弱。
目前的5G标准虽然仍然处于制定中,不过高通的话语权无疑正被进一步削弱。5G标准大概率会基于欧洲的LTE-FDD和中国的TD-LTE演进,即是说中欧在5G标准中的话语权会进一步增强,在刚刚的编码之争中中国主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证明了中国在5G标准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高通为了继续维持“高通税”强调4G不是单独运行,在当时的环境下会同时存在2G、3G、4G网络,要求捆绑收取专利费,至今为止这种策略是成功的,因为目前全球依然同时存在着2G、3G、4G网络,通信企业推出的产品需要同时支持这三代技术标准。
不过,随着4G在全球覆盖的完善,2G、3G正在逐渐退出市场,美国运营商已陆续关闭2G和3G网络,中国运营CDMA的网络运营商中国电信决定将陆续采用3G网络使用的800MHz频谱建设4G网络这意味着其3G网络将逐渐关闭,中国移动正推动基于4G技术的VOLTE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大部分运营商将只是同时运营基于4G和5G标准的网络,在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中3G技术不再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高通意图通过捆绑3G专利收费的“高通税”必然要做出大幅度的改变,甚至无法持续。
在专利收费模式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其单靠芯片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无法保证它继续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2014年中国商用4G后,上半年只有高通和marvell推出4G芯片,而下半年联发科和华为海思就推出了它们的4G芯片,去年华为海思更领先于高通推出支持LTE Cat12/Cat13技术的基带,华为当前也已推出了测试用的5G通信设备估计它在5G基带研发方面不会落后高通太多。
所以在5G时代,高通的芯片霸主地位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其也已预见到这种前景,而希望在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物联网等领域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3115
阅读:1110
热门文章HOT NEWS
3月25日,乐信创始人兼CEO肖文杰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与高通5g谁更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