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效率

您的位置:>>>正文
刘洪涛:网宿助企业提升信息化效率
  比特网(ChinaByte)11月28日消息 由计算机用户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比特网和IT专家网主办、比特CIO俱乐部承办的第五届中国CIO年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年会主题定位新技术浪潮下的IT变革。聚焦热点技术,关注企业应用,引领IT变革。IT业内知名的技术主管们齐聚国家会议中心,共同总结2012年IT盛世,并为未来几年内的技术趋势给出答案。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洪涛在今日大会现场发言称,对于互联网的数据堵塞,网络质量严重下降,这种现象虽然是互联网的常态,但是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在整个互联网中我们看作三部分,第一部分指的是我们企业信息化系统或者数据中心这个层面,最后一部分指终端用户,网宿科技做的在中间环节传送,在互联网之上构建虚拟的云平台,利用这个云平台实现内容传输的高速、可控、安全,是这样一种办法来实现的。&刘洪涛称:&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我们把这部分工作称做中间一公里,都是解决中间传输的问题,既然互联网不可控,互联网建设的时候本来不是按质量规则去建设的,而是按使用规则建设的,这样不可控的网络,我们想办法变得可控,变得有选择让速度,让某些重要的信息在网上传输速度有保障,并且很快。&
  以下为刘洪涛现场发言实录:
  刘洪涛: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做这样一个分享。大家也知道,过去的十年里面,我们中国很多的大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一直受困于一个问题,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建设的一个系统,是不是能够获得有效的使用?效率是不是足够高?我们很多做信息化的同仁们比较关注。网宿科技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今天能够出现在企业信息化领域里面,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把我们一些在互联网领域里面一些经验和技术带到这个领域里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一会儿也会讲。网宿科技是一家国内的创业板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在2009年第一批上市企业唯一一家做IT的,我们提供的内容分发与加速和数据中心为主,是一家传统的互联网行业里面起家的公司,可能各位对网宿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对这样一个名单可能会非常熟悉了,我相信各位听说过或者能够想到有名气的中国互联网的网站,基本上在网宿云加速平台上享受我们的服务,同时我们在企业领域,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合作,比如说像海尔、三一重工、华为这样的企业。网宿科技目前在国内拥有最大的云分发的加速平台,我们的整个平台规模达到1.8T左右,设备拥有量一万台服务器这样的规模,同时我们的平台部署在了全球24个节点,通过这样的平台给企业提供云分发的加速服务,各位对我讲的云分发会比较陌生,后面会详细来讲。
  网宿科技有一个特点,我们一直设计了CDN行业技术引领者,目前为止,我们在国内首先实现了完全自主的CDN平台的研发,同时目前为止,我们领先在同行业两年左右的技术的优势,这是我们非常突出的特点,它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
  刚才网宿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会出现在企业信息化年会里面来,所以我们要关注在,我们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相信这个场景应该是很多CIO们经常碰到非常具体,很实际的工作场景,当你的信息化系统,经常碰到这种问题,页面报错,速度慢,这是非常常见的,尤其跨区域、跨部门,跟你的供应商结合的时候,我们信息化系统往往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早已经被解决了,但是在企业信息化领域里面,我们相信比互联网那个行业相对比较滞后,大家都会碰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
  为什么会这样?大的趋势是在最近几年里面,企业信息化系统,从过去的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它接入整个互联网大网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也针对国家的68家央企做了过筛子一样的调查,我们发现集团企业的主要信息化建设的程度非常高,每个集团企业和大量信息化系统存在,同时我们这些大量信息化系统,它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过去完全是局域网,现在开始走向互联网,有很多应用实际上是开放在外网上能够给我们的企业内部或者外部伙伴提供服务的,这个趋势是在这几年来明显发生的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企业应用进入到互联网大网运营?我们看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的企业集团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企业把整个数据中所有的数据和信息化系统放到一个大云里面去,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的企业到目前为止,非常大的趋势,全球化的特征。不但在全国各地分支机构,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这样的趋势,一方面你的用户越来越分散,但是另外一方面,你的数据和你的系统越来越集中,这样天然产生了物理上的矛盾或者地理上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目前为止是非常明显,而且越来越复杂。
  第二个是我们企业大量集团化企业走向电子商务,我们比淘宝、京东慢很多,但是很明显,传统企业走入到电子商务领域,它有非常明确的优势,从过去的,我可以分享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消息,我们这次双十一在电商领域的促销,排在前几名的全都是传统企业,而不是所谓的新兴的电子商务的企业。这样的趋势可以说明集团化的企业或者公司,他们也越来越多的做电子商务的布局,由此,可以看出两个趋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化的系统,向互联网进行开放。但是当大家面对整个互联网的时候,你会发现跟我们过去面临的问题完全不一样,过去我们一直企业局域网再大,你也是可控的,完全可控的,可以建设、可以管理,但是当你的系统开放互联网之后,发现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
  首先可以看这个图,如果我们做互联网,作为运营商领域的同事可能会非常熟悉,这是中国互联网客观目前可以说简单的逻辑,有若干的运营商相互做若干的连接,网络状况非常复杂,所有的国家网络大布点就汇集在中国三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跨运营商的访问通过非常狭窄的出口来进行,这样会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的互联网传输状态会非常差,这是目前为止由于物理的链路带来非常直接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实际数据可以看到,这是网宿科技利用分布在全国的200多个结点做实时的探测,看不同的城市之间相互的连接状况到底怎么样?有一个测试的状态,一般我们拿颜色标识,我们链路状况,绿色被认为是好的,红色的被认为是最差的。所以各位可以看一下这张图,这还有绿色,所以说基本上没有。换句话说,中国的互联网目前的互联互通的状态或者传输的质量,目前常年处在质量很差、不稳定和不安全,这样一个不可控的状态,这是实情,这就是中国互联网目前真实的体现,真实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只要把他的应用开放到互联网上去,能够让员工出差的时候或者领导出差的时候,通过VTN也好,通过远程也好能够上来,但是网络极差,根源在于互联网本身有问题,中国的状态是这样。
  全球的状态怎么样?全球状态也是一样的,从实际探测来看,全球互联网链路的连接实际上只存在于少数的或者通过少数的光缆连在一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和之间的链路,常年是拥堵,为什么很多朋友去访问美国的网站会非常的慢,但是去就没问题了,美国和韩国之间链路非常好,我们和美国、亚太、欧洲之间的互联互通状态非常差。还有大防火墙的原因,不再多说了。
  谈到这种瓶颈或者链路的差,可以看到它是常年存在的问题,这是现实,我们只要是在互联网进行业务,这些问题都是要面对的,并且要及时地去解决,否则我们业务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我们最常见的这些腾讯、新浪、搜狐,他们经过了十几年的对互联网非常熟悉和了解,他们有比较好的,成熟的办法,和网宿进行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在企业信息化这个领域里面,这种方式应该是刚刚开始,我们从实际结合来看,只有那些比如像华为、联想、海尔,这样一些最早进行国际化的大公司,才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在其他的集团化企业里面,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解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好的办法。
  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的互联网或者全球的互联网,它和我们北京状况其实是非常类似,人们都上网的时候一定会变成非常拥堵,好像北京的交通我们觉得几年内没有解决办法,但是很幸运的是,我们在互联网上,还是有办法可以解决问题的。
  在传统,我们当企业信息化系统碰到速度慢或者分布了以后,利用访问差的解决办法,一般靠专线或者VPN来解决,但是传统方案只能解决列出来的两个问题,速度的问题和安全性,但是可扩展性、成本、覆盖范围,这些问题在产生方案里面无法解决掉的。举个例子,老板出差到了西欧,上公司的OA他觉得慢,总不能拉根专线,也不能配个卫星机站,但是有个Office,在南美或者在什么地方,可以帮他连个专线过去,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这种办法局限性非常大,而且成本巨高。所以网宿科技做的一件事情,我们把互联网看成三部分,在整个互联网中我们看作三部分,第一部分指的是我们企业信息化系统或者数据中心这个层面,最后一部分指终端用户,网宿科技做的在中间环节传送,在互联网之上构建虚拟的云平台,利用这个云平台实现内容传输的高速、可控、安全,是这样一种办法来实现的。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我们把这部分工作称做中间一公里,都是解决中间传输的问题,既然互联网不可控,互联网建设的时候本来不是按质量规则去建设的,而是按使用规则建设的,这样不可控的网络,我们想办法变得可控,变得有选择让速度,让某些重要的信息在网上传输速度有保障,并且很快。
  其实我们把互联网上的,换句话说,企业信息化系统内容分成两类,一类是非常常见的,企业官网或者企业信息化系统里面的图片和页面,现在大量都是所谓的BS结构,既然BS结构很多Web系统,里面的页面和图片通过CDN缓存技术来解决,细节不再讲了。它能够靠缓存和用户定位加分发的技术,在整个平台上把网站信息静态内容分发到互联网上,不管你的员工在哪儿,都可以保证这种内容的到达是非常快的速度,这指的是静态内容。
  我们在企业信息化系统里面最常见的是这部分,最常见的是ERP、OA、CRM,纯动态的应用,完全个性化,没有按照传统的缓存技术解决,网宿科技利用自己的动态加速技术布置到云平台上,这样可以实现让我们的用户从它的终端到信息化系统这一端的访问,保持可靠的连接,并且高速的速度来做保障。所以我们把它叫做APPA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企业应用的加速解决方案,它可以实现我们管它叫全方位加速,我们现在企业和信息化系统有各种各样的终端,甚至现在有互联网电视,我们可以进行多终端的适应,对这个平台而言。
  第二点,我们可以实现全球加速,在全球范围内,客户不论在南美、、亚洲、亚太都没有问题,能够覆盖全球。我们靠云平台实现全球的覆盖变得非常轻松和容易,而且低成本。
  第三点,全程加速,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端,保证它的效果是最优的,可以使用多种浏览器,在企业信息化系统里面不会太关注但是在互联网行业非常关注,IE市场占有率一直在持续下降,其他各种各样的浏览器应用越来越广泛。
  最后还有一点,前面那个图可以看到中国有十来个大大小小的运营商,你的用户有可能分布在各种运营商,我们要对所有运营商实现覆盖和加速,只有通过完整的云平台,才能够实现这样一个全方面的加速效果。必须进行全球覆盖。很多朋友讲了,我发现你这个东西一个特点第一是云化的,第二,我的内容跑到你的平台上去了,安全不安全?安全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云平台本身它具有很好的安全防护,我们看到企业信息化的内网安全,在互联网领域里面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外部的攻击,在传统的办法里面,我们用企业防火墙的方式可以防一些策略性的东西,但是没有办法防流量性的东西,真正来自外网流量非常大的时候,对于我们的系统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我分享一个案例,在电商领域里面,有一个客户遭受了非常小的攻击,带宽10个G左右,网站彻底瘫痪了整整一个星期,我相信10个G,10个G的概念在互联网领域里面是非常小的带宽,如果10个G打到企业信息化系统,我相信国内还没有哪个公司平台可以扛得住,过去不会考虑高负载、高流量的情况。但是你到互联网领域里面,这种情况必须要面对,经常发生。所以当我们企业受到这样攻击的时候,我讲的APPA加速的平台,它也可以帮你解决问题,首先这种云化的平台在前端,在用户端接入网络这个层面的时候,部署了大量的结点,靠这些结点进行安全策略的防护,所有用户流量,攻击流量完全不会到达企业内网的防火墙上来,在整个云平台上直接防护住了,这就是我们在互联网领域里面这两年比较先进的概念,叫做云安全,就是非常典型的应用,就在这个地方,它实际上靠,我把这个网站的信息化系统网上可以屏蔽地,黑客看不到。
  第二个,靠高带宽,高的处理能力防住绝大多数流量型的攻击。同时因为我有完全可控的自主平台,我们可以针对安全策略随时调整,你要买安全设备放到系统里面,调整一个策略很麻烦,设备有没有处理能力?不知道。对整个安全防护放到平台上面,平台适应度变得非常好,从实际经验来看也是这样子,很多政府和大企业,金融机构,在某些特殊的时间,两会,往往会受到全球大规模的洪水的攻击,靠我们这样的平台它的承载变得非常简单。
  刚才我讲到我们的平台本身它对传输内容必须做到安全,基于几个策略,第一个是我要在这个策略加上防篡改的设备,对的加速的内容进行对比和校验,得到的结果是使得企业信息化内容传播,在网上的传输比在公网上安全快速得多。它实际上实现的是我们类似内网的安全效果,同时它又有外网速度的保证。这是我们在安全方面必须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举个例子,这是非常典型的某个企业受到攻击之后,带宽的表现,上面三个图,我们看到某几个公司,日常其他流量非常小,本来攻击之后突发带宽是日常处理能力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下面这个图更直接,这实际上是某国家部委在敏感时期,都会受到这种攻击,这个非常典型。无论如何,你的信息化系统或者你设备的处理能力正常情况下,只在下线,换句话说,在我们曲线下面这几条线上,它不可能把你的信息化系统的容量建到那样高的水平,带宽冗余很难达到,但是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攻击来了以后,非常快的适应你,你攻击到我的平台上甚至可以不管你,我用我的处理能力帮你扛掉,用户不可感知的。这种效果在实际使用案例会非常明显。
  总结一下,我们这个平台它能够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具体从服务角度来看,首先可以提供快速、安全、稳定、高效的传输通道,让企业信息化内容迅速到达用户。第二,不会受限于带宽和处理能力,信息化处理的扩容也好,规划建设也好,周期非常长,在我们这个平台可以随时使用或者停止,它的系统冗余能力或者说宽容度非常得好,它可以实现自我的诊断和自我配置。最后它也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报表出来。刚才我们讲云计算,这两年讲云计算讲得非常多,但是我们如何把云计算,把云落地,其实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云本身是不可能卖出去的,换句话说,云本身不可能给各位提供任何价值,而是要把云变成某种产品,变成某种可以真正实现的价值的服务来提供出来,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平台在目前,在这个领域里面是实现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平台,能够为企业信息化系统带来很大的价值。
  目前,这个平台上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公司和客户,包括像华为、联想、海尔、海信、三一,走国际化走得比较领先的企业,还有各位更熟悉的百度、腾讯、搜狐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目前这是国内最大的加速平台。
  举几个例子,这是一个大型的国有集团性企业,它的OA面临这样的问题,很多员工分布在全球,OA系统在北京,OA系统访问效果非常差,通过这个平台加速之后提升的效果能达到可用性提高60%,速度可以提高2.34。第二个例子,一个公司ERP的系统,供应商和外围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实现结合,外围的厂商都是在全国各地,系统对接能力非常差,这样加速效果提高了1.72倍的访问速度。第三个例子,非常分散的大型的企业,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员工,最基础的问题是,连Web Mail无法使用,有老板出差或者领导出差到全球各地,也是通过我们平台提升效果提升到2倍的效果,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后也是比较常见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官网,对外宣传的网站,你的官网效果总要可以吧,不能太差,这是企业官网的例子,它的速度大概也能提高2倍左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样一个来自互联网的技术或者是一些理念,进入到我们企业信息化的领域里面来,还是能够帮助大家能够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同时用一些很新颖的办法,用一些比较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来解决掉,像网宿科技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企业信息化领域里面,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梁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访问量 - 2652
本文标签: &
为引导建筑施工企业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本文结合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事例,做以下论述。
“”“”“”“”
阅读(1808)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29303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234567891011
评论排行榜信息化最大的功用是帮助企业提升效率_老文章_赛迪网
信息化最大的功用是帮助企业提升效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富士通(Fujitsu)公司在包括汽车业在内的制造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相关方案
发布时间: 14:06&&&&&&&&来源:&&&&&&&&作者:赵三明
――访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汪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富士通(Fujitsu)公司在包括汽车业在内的制造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相关方案,尤其在解决产业链症结、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具有独到的技术和手段。为了求解中国汽车产业所应该走的IT之路,本报记者日前在富士通中国论坛举办期间,在北京采访了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汪波先生。
记者:先请汪总简单介绍一下富士通在汽车领域的业务,目前在中国的开展情况怎样?与国内汽车及零部件厂商有合作吗?
汪波:富士通进入汽车领域最早可以追溯到与丰田汽车的合作,从1962年与丰田进行战略合作开始,已有50多年历史了。对于汽车行业的生产、物流,包括设计研发领域和现在炒得比较热的车联网等领域,富士通的许多业务 是随着丰田汽车的业务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具体到中国,随着2004年丰田开始在中国建厂,富士通也逐渐把汽车领域的相关业务带进了中国。最近这些年,除了丰田,富士通在帮助本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厂商客户外,也帮助奇瑞、长安等国内的自主品牌进行信息化建设。其中包含DMS(销售店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关于零部件这一块,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是做日资企业的业务比较多,从前年开始富士通也逐步在做本土的一些配套厂的项目。
记者:在帮助国内车企进行项目规划时,主要解决了原来存在的什么问题?请举实例加以说明。
汪波:在中国最主要的是帮助整车厂商做生产物流这一块。最初帮助他们做OTD,就是从接收订单到最后交付到4S店的流程。帮他们做好这方面的策划之后,我们再帮助提升他们的制造环节的效率和计划执行能力,再好的计划,最终能否落到实处要去看其执行能力。许多企业原来也有自己的MES系统,但是一种传统的所谓从生产上游工程到下游工程的系统,即上游工程做完了往下游工程推。
精益制造最主要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我们会帮助客户把 生产模式从原有的“推式”生产变成“拉式”生产,从它的整车下线开始,即总装下线到它的涂装,再到焊装工程。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整个在制品的库存。
记者:您刚才说的“推式”和“拉式”,目前看来“拉式”生产是一种较常应用的解决方案吗?
汪波:对,目前占主流。实际上以往的生产说到底就是按照工序排计划。不仅是汽车,现在很多制造业都是在推精益制造。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意识到了库存、尤其是生产线上的在制品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资产,而实际上是企业的巨大浪费。
比较合理的流程应该是客户需要多少产品,我们就生产多少,而不是我们先生产出来产品之后,回头再通过渠道去卖。这个思路需要进行颠覆,即应该是以客户需求来拉动。
记者:相对整车企业来说,国内的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更弱,富士通有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汪波:是的,从供应链的终端一直到原材料供应商,如果相关配套厂商能力不提升,实际上最后供应链还是没有优化,目前这也成为汽车行业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随着这些年国家提倡“两化融合”和对信息化的重视,整车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零部件厂商的相关能力还是很薄弱的。针对这些中小企业,富士通也有一些轻量级的产品。
记者:富士通有一个叫作虚拟工序生产线规划的软件,我看到它能帮助企业完成很大的效率提升,包括新产品能够缩短50%的生产线准备工时,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一半,节省近三分之一的间接费用等。这么一种说法我们不是很理解,您给解释一下吧。
汪波:简单来说,以往一个产品从设计到最终量产一般要经过这些流程:首先是新产品研发和设计;设计完了以后,再进行小规模的生产,也就是所谓的试产;试产之后, 才是大规模的量产。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要串行的,包括生产准备里面最核心的生产线布局等,整个过程都要串行。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滞后,如果上一个环节做不好,很多时候会传导到下一个环节。
那么,我们能不能变串行为部分的并行或者部分作为迭代?其实,富士通开发的FJGP4虚拟工序生产线规划软件,归根到底就是利用了信息化的仿真技术来模拟整个生产线的布局。通过数字仿真技术,可以完全缩短窝工或者重复劳作。用FJGP4软件,只要把它的工位、大小等三维数据输进去之后,就可以进行模拟,包括行走的路径。这样不再需要实际去做一条生产线,等模拟好之后再去做物理生产线的布局,当然就会大大缩短时间周期。另外,不仅仅是新产线的仿真设计,对现有产线的效率评估和提升也会大有用武之地。
记者:经过这么多年与国内汽车行业客户打交道,请您谈一下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汪波:我们作为IT企业的来看最主要还是信息化。像刚才提到了,相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国内整车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这些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一些大型企业都已经上了ERP、MES系统。但是像零部件厂商,其实整个信息化水平还是很低的。
另外一点,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真正实现融合方面,国内企业和日本企业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ICT技术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可有可无,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生产资源,应该把它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之中,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它们的信息化步伐比较慢。而很多日本企业对于整个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推进都是不遗余力的。
记者:在大数据时代,汽车企业应当怎样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汪波:现在的汽车产品越来越像IT产品,或者说数字化的产品。在活用大数据技术方面,富士通也在自己的工厂里经过多年摸索实践的基础上计划今年4月会推出一项“环境管理驾驶舱”的产品。
通过该产品,企业的各类资源,如水、电、燃气等一些要消耗的能源数据,会通过一些传感器被收集起来。等这些生产资源数据被收集好之后,就可以借助一些大数据的手段跟企业的传统的业务经营数据进行融合。,企业不同层面的人能够实现对相应的资源利用情况或者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自我改善和企业的整体优化。这将帮助企业的工厂、甚至企业集团实现整体生产资源的最优化,它也符合绿色制造这一先进理念。
记者:有人说未来打败一个汽车制造企业的可能不是另一家汽车生产商,而是像谷歌这样的IT企业。您怎样看这一问题?
汪波:我认为,传统的汽车企业不可能坐以待毙,势必加速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IT企业,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趋势。在汽车行业也一样,现在IT应该或者说必须作为生产资源的一部分加以 考虑。
关键词阅读:
1(共条评论)
2(共条评论)
3(共条评论)
4(共条评论)
5(共条评论)
降低上网资费迫在眉睫 企业应关注民心所向
日前,锐捷网络政府和交通行业部总经理肖广...
联系我们:
广告发布:
方案、案例展示:
京ICP000080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45号今日企业信息化导读
&&&提高效率才是硬道理——企业网盘评测
提高效率才是硬道理——企业网盘评测
日 10:07&出处:&【原创】 作者:chongqing001 编辑:chongqing001
  泡泡网资讯频道6月26日&个人网盘大家都很熟悉,各大公司也都争相把优质资源拿出来分享,关于个人网盘的横向测评也多得很。但是很少有看到对企业网盘有做测评的,笔者正好最近受命老板找个合适的企业网盘,在这里把我试用的几款产品体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也有需要的朋友有帮助。另外请各位注意,我无意偏向或者贬低任何一款产品,完全是从我这么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评判,反正就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感情的语句请大家别介意(尤其是工程师们),总不能让大家喝白开水吧。只是希望大家的产品做的更好,为祖国的信息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
  大概在网上搜罗了几个企业网盘,金山快盘商用版,同步盘,够快网盘,网盘企业版,坚果云企业版,但那时后两个还得确认,有点麻烦就没搞,所以只对前3个做了测评。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国外的产品,我想GFW大名很少有人不知道,说不定哪天就被它认证了,对个人来说,出现被墙等现象可以翻出去再拉回来,或者长期翻墙使用,像笔者的Dropbox,但是对企业而言,资料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个人,不会像个人网盘使用一样扔上去好多音乐或者影视剧,对被墙后获得不到资料这样的情况是不允许的。并且国内的产品在国内的资料获取速度要优于资料放在国外服务器上,价钱上也相对便宜些,便宜、好用、速度快干嘛还要让老外们赚钱呢?支持民族产业啊。
  对金山快盘,够快网盘,同步盘三个名字来说,金山的大名早就名声在外了,其他2家貌似名气不大。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金山就觉得必胜无疑,毕竟大公司嘛,个人网盘也做了好久,比较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同,但试用比较后结果出乎意料,至少出乎我的意料。
金山快盘商业版
  金山快盘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容易上手,没有太多的花俏功能,把产品更多的定位于云存储上。速度和技术成熟度是它最大的优点。在相同测试环境下上传相同大小新文件,金山表现出稳定的传输速度,虽然极速状态下没有达到很高的峰值,但是稳定性表现的很不错,一直以稳定速度上传数据。而且如果文件本身校验后已经云端有了副本,可以达到秒传的效果。金山的技术成熟度也是它的优势,相比其他两款云产品都依托于阿里云搭建服务器而言,金山由于多年的技术和品牌积淀,后台云端的服务器都是自己的设备,而且貌似秒传功能可能是因为打通了个人的网盘所致。
  我再来吐槽下金山让我不爽的地方。虽然专注于存储的功能体验,但对比上表,给企业用也不能忽略用户的其他功能需求吧。整体的文件管理逻辑太僵硬,文件共享只能通过把文件放在所在部门文件夹或者上级部门,如果需要跨部门共享,每次都需要自建群组。本地的文件夹也小有混乱,目录层级太深,至少在最初使用时给我造成了不小的迷惑,那些文件会被保存在自己的云端,那些不会,哪些会共享给别人,我建立了6个文件,再去网页对比才得出了结论。笔者安装使用的稳定版,右侧边栏除了可以查看群组和上传速度外,没了。。。其他都要到网页端操作。其实开始我对金山的产品有很大的期待的,但是使用体验却有很大落差,对比其他两家小公司不停的努力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改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来讲,确实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能由于金山的是传统的公司文化所导致的吧,稳定压倒了一切。不能再多说了,否则会被追出几条街。
  同步盘在功能创新上很努力。同步盘的服务是架在阿里云上,这样的除了可以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之外,其实对客户也是有很大好处的,一方面让公司只专注于产品的改善,另一方面由阿里来做维护无论技术上还是客户心理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步盘针对团队的文件协同开发出了很多功能,包括文件讨论和任务指派,在团队协作办公中会有帮助。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帮助中心很全面,从新手引导,到详细的帮助支持,甚至对管理员也提供了单独的帮助支持。很多问题可以在帮助中心得到解决。相比其他两家公司而言,由此可见他们的团队很是努力。&
  又该说不足了。可能由于功能和实用性永远是矛盾的一对,致使大家一致在平衡点的左右摆动。同步盘的功能虽然全,但是有点太过笨重了,每次共享或者分配任务都要让使用者确认操作。而且都要登录到网页确认,这无疑增加了团队工作的负担,把原有的优点冲淡了不少。它的端做得相对比较简洁,但很多操作比如共享或者确认被共享什么的还是需要到网页端才能实现。增加操作的复杂性。虽然有帮助中心,但网页端的操作也略显复杂,有些功能找不到入口。不过这些问题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还有一点就是在文件上传是突发式的,极速很快但总是穿一部分停一下,在3款产品速度对比中表现欠佳。
  够快网盘()的产品在相比金山的简单,同步盘的大而全来说,走中庸路线,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用户体验上。从支持mac和Windows phone这里就能看出团队在用户上的关注。安装了pc客户端后除了极少需要在网页上完成的操作,大多数操作都能在同步目录的右边栏实现。对于我这样的懒人来说是很大的满足。功能上也在有自己的创新,对文件的讨论可以方便在右边栏的更新处看到,对报表的收集还提供匿名上传功能。对文件的分享除了常规的外链形式外,还跟随潮流提供了二维码分享,让移动端更快的获取到文件。尤其是在和其他合作伙伴开会时可以用秀一下,还是很实用的。够快最有特点的还是文件的讨论功能,参与共享的人可以通过够快对文件进行讨论,这些讨论信息可以有效的记录文件在多人修改、编辑等协作情况下的工作进程。原本需要通过网盘共享文件,然后再通过QQ或者email等方式和工作伙伴交代相关的信息,想再两个步骤可以合二为一,可以有效的提高交流的效率。而且相关的信息都整合在一起,不会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
  缺点是产品虽然做的比较容易让用户上手,但是还是缺少简单的使用入门,对我半个程序员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日常办公的白领来说,第一次接触一个产品还是会产生畏惧心理的。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联系人的概念不是很统一,会给客户造成迷惑。空间统计貌似有延迟,上传了个大文件,一段时间仍然没有将这个统计进去。再就是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了,比如安装路径不能自定义,对于我这种安装程序一定安装到D盘的人来说还是不适应,貌似为了静默升级。还有对比其他两款产品来说没有及时速度,或者进度显示。希望在下一版中能够得到改进。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想把个人使用这些云产品的感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说得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如果能让工程师们看到、得到点用户的回馈也是好的。希望所有的产品能做得更好。
浏览本文的用户还购买了
一周热文 今日热文 高清图文
推荐文章推荐产品
产品号苹果手机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荣耀6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三星Note4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