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定位变更需要多久

园区产业定位需要新思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园区产业定位需要新思路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随着合肥市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各城区工业区和产业园原有的产业发展定位已不适应合肥市城市建设发展趋势,通过对庐阳区相关情况的调查,对进一步明确城区工业区和产业园产业发展定位提出以下建议。 & &一、庐阳区产业发展优势 & &庐阳区是合肥市传统的中心商业区,庐阳工业区是正在重新开发利用的原城区的老工业区域,也是在原老城区边缘正在形成的新的城区边界。从布局范围看,庐阳区是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需求市场空间大,人力资源供给富足。近年来城区环境和管理得到极大改善,社区建设日臻完善,合肥北部组团建设也为庐阳工业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产业类型看,庐阳区是一个商贸发达的产业强区,区内商业网点、人流、物流、信息流可谓全省之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25%以上的份额,商贸零售总额一直稳居全省县区之首。
& &二、庐阳区及庐阳工业区发展制约因素 & &目前,庐阳区及其庐阳工业区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是: & &一是规划布局制约较多。庐阳区处于合肥市中北部,其优势的商贸业多集中于老城区,而老城区可供商贸业进一步扩大发展的空间较为有限;其北部的庐阳工业区是庐阳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以工业为其主要的产业发展重点,但其也因东临新站区,西至大房郢水库,北邻长丰县,南靠老城区,规划面积仅11.92平方公里,发展空间也已受到制约。 & &二是庐阳工业区现有产业层次不高。庐阳工业区现有主导产业主要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印刷包装业、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服装加工等其他产业紧随其后,庐阳工业区现有工业布局虽然体现了工业产业集中化,但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性产业,而技术密集型、科研设计型产业明显不足,整体工业产业结构相对松散,关联度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发展特色不明显。 & &三是商贸服务业存在不足。受工业发展传统思路影响,在工业区的发展上存在工业布局绝对化现象,单纯追求传统工业发展,忽视了二三产业的相融性和互动性,商贸服务业发展不足。 & &三、工业区产业发展重新布局定位的思路和建议
& &针对现有配套功能和产业布局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滞后与产业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定位庐阳工业区的发展定位。庐阳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南部老城区的商贸业,随着阜阳北路高架的建成通车,北部的庐阳工业区与老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必须充分发挥这一基础优势,实现南北联动;在庐阳工业区的布局上,应注重阜阳北路东侧工业集聚老区的转型升级,改造落后及发展缓慢的工业企业,充分利用闲置楼宇、厂房等存量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 &同时,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和科技园区建设,围绕“总部经济”的发展,抓住科技骨干企业和教学科研机构的技术龙头,引入其研发、生产和销售机构,引进和培植“孵化器”型项目和企业。
& &所以,庐阳工业区应结合目前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区域发展趋势,定位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城融合,促进园区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将庐阳工业区逐步打造成为高科技都市服务产业园区。 & &各城区的发展定位也应立足各自发展优势和条件,因地制宜,适应合肥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或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充分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 &四、城区工业区和产业园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配套建议 & &一是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腾笼换鸟”的激励机制,以亩产税收为核心要素建立健全企业评价体系,按照企业税收贡献加大政策倾斜,推行落实差别化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成本倒逼作用;鼓励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和回购流转,对存在土地闲置的情形处置到位后,按不同方式进行回购,政府将回购的土地按新的规划功能重新流转。 & &二是要避免产业的空心化,一些传统工业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视,所以不能“急刹车”、“急调头”,不能简单的淘汰替换企业,没有必要强行把弱势企业淘汰。要选择合适有效的操作机制。首先可以安排合适用地异地置换,对接生产生活条件满足需要且成本要素相对低廉的县区(例如长丰县、庐江县等)安排同等面积的工业用地甚至生产厂房进行集中置换,既可以保障传统企业的发展空间,又可以腾出城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其次可以进行回购补偿,对于不需要另行安置的工业企业,采取市场评估的办法,确定合理的补偿政策,由政府对企业原有土地进行回购收储。
& &三是争取政策保障。围绕规划、用地、房产、土地出让金、税收等方面,进一步统一和细化操作流程,明确相关环节审批标准,加快核查审批速度,减少企业兼并重组的税费成本支出,保障标准化厂房建设中用地、房产证照和租售等运营工作符合项目操作的实际需要,促进各项转型发展推进政策和措施的无缝对接,推动城区工业区和产业园更快更好地转型发展。
责任单位: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 地址:合肥市明光路1号(邮编:230011)
联系电话:8 传真:8 &&&邮箱:
&&&备案号:皖ICP备号
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本站访问数据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