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算金融牌照有金融牌照么

当前位置:
私募基金牌照是什么 申请需要哪些条件?
合格投资者认定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证监会持牌机构 严谨规范
私募会员单位 安全放心
盛大、银河、华山联合注资
我已阅读合格投资者认定条款且同意
已有账号,
没有账号,
钱景高端VIP一号通
本账号可在钱景旗下以下平台登录
私募基金牌照是什么 申请需要哪些条件?
14:25:04来源: [第一信托网]珠珠
  私募基金牌照是什么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系指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包括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以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
  所谓申请私募基金牌照类似于企业经营的营业执照,按照投资规模来划分的。
  1、私募管理型企业的注册资本不低于 3000 万元,单个投资者的投资数额不低于 100 万元。
  2、私募基金型企业的注册资本不低于 5 亿元,设立时实收资本不低于 1 亿元;单个投资者的投资数额不低于 100
万元。根据你的投资额来确定你的经营范围,投资额越高的获得业务范围越高。
  私募基金牌照申请需要哪些条件
  钱景第一信托网专业理财师为您解析私募基金牌照申请需要哪些条件。
  1.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管理人由依法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担任。自然人不能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2.注册资金要1000万以上。
  3.至少有三名高级管理人员具备私募基金从业资格。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私募基金从业资格:通过基金业协会组织的私募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最近三年从事投资管理相关业务;基金业协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4.申请机构具备满足业务运营需要的场所、设施和基本管理制度。
延伸阅读:
资讯排行榜
金牌理财师
周悦理财经验丰富
共回答715问题
采纳率:“22.38%”
郝红娟理财经验丰富
共回答656问题
采纳率:“18.14%”
孙自广理财经验丰富
共回答742问题
采纳率:“17.25%”
李志强理财经验丰富
共回答613问题
采纳率:“17.13%”
第一信托网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丹棱soho10层
客户服务热线:400-875-9885
信产部备案号: 京公网安备号:68
北京财智联合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5
内容、版权、合作等请发邮件至 &&&内容、删帖请联系QQ:私募纷纷涉水金融牌照 好看不好拿|公募基金|私募|金融牌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原标题:私募的野心——金融牌照
  私募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申请金融牌照。近期,一些实力私募通过申请、收购、参股等方式,纷纷涉水金融牌照类机构。据了解,金融牌照对私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更方便开展业务,还可以拓宽募资渠道,拿到社保、养老、委外的钱,完善资管版图。
  但是,想获得金融牌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金实力、软硬件设施、风险把控等方面都要经得起严格的考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具备实力的私募进军金融牌照类机构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牌照优势得天独厚
  私募纷纷涉水金融牌照
  新三板私募机构菁英时代去年就计划参与筹建一家寿险公司,今年2月14日的公告显示具体出资额确定为8000万元。无独有偶,另一家新三板私募合晟资产也在今年1月4日公告,拟购买瑞龙期货的全资控股权,交易价格拟定为3.1亿元。
  实际上,私募的野心一直不小。不仅重阳投资、朱雀投资、博道投资、凯石投资等大型私募早已向证监会递交了设立公募基金的申请,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的大中型私募机构也有此想法,正在积极筹备,择机申请。
  对于私募来说,金融牌照的“诱惑”难以抗拒。私募资管规模突破10万亿,一批有资金、有实力的私募机构成长起来,他们想要拿下金融牌照,大多基于牌照的优势,比如开展业务更便利,受限制较少,能够扩宽募资渠道,吸引社保、养老、委外资金等。
  “私募本身不属于牌照类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受的限制较多,做很多事情都不得不通过通道。能拿下金融牌照的话,一方面更符合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开展业务更便利、更灵活。”上海某百亿私募机构总经理告诉记者。
  深圳菁英时代投资董事长陈宏超也表示,此次参与筹建寿险公司,是想向大资管方向发展。“公募、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核心是资产管理,正好和我们的资产管理业务相匹配,也拓宽了将来资管的渠道。我们希望完善资产管理体系,所以要做相关架构的安排。”
  上海某中型私募机构总经理也表示,越来越多的私募想要申请公募牌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募基金拿委外、银行的资金更方便,社保、养老等机构的资金也更多地会选择公募作为管理机构。
  私募排排网产品部总监温志飞认为,私募监管越来越严格。私募只有拿到金融牌照才能与券商、公募等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拥有金融牌照后,私募投研能力也能和一些牌照机构实现共享、联动效应。
  金融牌照好“看”不好“拿”
  私募热情不减
  金融牌照,指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颁发,需要审核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基金销售、期货等。
  目前,受阳光私募关注度较高的是公募基金牌照和基金销售牌照,因为与私募资管业务相关性高,两者都要向证监会申请;其它如保险、期货类牌照,私募涉水较少。
  金融牌照具有不少优势,但取得的难度很高,一些想要拓展业务的私募希望通过申请、参股、收购等方式获取牌照,但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对资金实力、软硬件设施、风险把控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以公募基金牌照来说,根据2013年颁布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私募证券基金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要求实缴资本或者实际缴付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最近3年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年均不低于20亿元,并且在资管经验、业绩表现、合规、协会会员等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要求。
  格上理财分析师徐丽认为,私募申请金融牌照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资质,二是监管层审批,主要是混业经营、公平交易、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私募申请公募牌照进展很慢,监管层除担心公私募涉嫌利益输送外,还包括私募产品线过多过于复杂,或是创新太多,都存在隐含风险。
  而通过收购、参股等方式获取金融牌照更加困难。前述上海百亿私募总经理表示,他们收购金融机构的成本非常高。“正常1.8倍左右的PB,我们收购基本上要达到3倍的PB。”
  尽管困难重重,但都不能影响私募想要向金融牌照进发的热情。陈宏超认为,一些发展时间较长、实力较强的私募已经具备了申请金融牌照的条件,是时候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私募纷纷涉水金融牌照
近期,部分有实力的私募纷纷涉水金融牌照,方式有申请、收购、参股等,比如,合晟资产并购瑞龙期货、菁英时代欲筹建一家寿险公司等。
  近期,部分有实力的纷纷涉水金融牌照,方式有申请、收购、参股等,比如,合晟资产并购瑞龙期货、菁英时代欲筹建一家寿险公司等。
  而其中,私募最热衷地是申请公募牌照,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月17日,2016年以来申请设立公募的机构共计新增30家,其中2017年以来有4家,分别为西藏东财基金、汇泉基金、元德基金、盛Z基金。
  来自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排队候批的公募申请人有43家,其中有重阳投资、朱雀投资、博道投资、凯石投资等大型私募机构。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般去申请金融牌照的是拥有较大管理规模、业务范围广、人员充足且偏成熟的私募机构。
  有业内消息指,北京、上海等多地的部分大中型私募机构也在积极筹备,计划择机申请金融牌照。
  事实上,金融牌照对有实力的私募来说意义非凡。格上理财认为,私募进入公募业,主要基于扩充产品线、扩大管理规模、加强品牌效应、提升人才使用效率及引入长线资金等五方面来考虑。
  对此,2月21日,一家正在申请公募牌照的大型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私募毕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且公募基金还有专户业务,实际包涵了公募和私募,牌照优势的价值明显!此外,公募基金在保险、、委外等方面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另一家私募基金总经理则遗憾地告诉记者:“我做梦都想申请金融牌照啊,可是我们远没达到那些门槛。”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王立广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3485人在赚钱
159人在赚钱
121人在赚钱
623人在赚钱
240人在赚钱
179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11月11日-12月30日
¥1888.00629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11日-12月30日
¥1888.00628人购买
服务日期12月19日-02月28日
¥3888.00238人购买
服务日期12月30日-01月31日
¥518.00139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28日-02月28日
¥1800.00121人购买
服务日期12月01日-12月31日
¥168.00113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28日-02月28日
¥888.0093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14日-02月14日
¥6188.0087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14日-02月28日
¥2580.0082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23日-12月31日
¥1888.0066人购买
服务日期12月15日-02月28日
¥999.0060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18日-02月28日
¥699.0049人购买
服务日期11月14日-02月15日
¥1588.0047人购买
服务日期12月14日-02月28日
¥699.0042人购买
服务日期12月13日-01月31日
¥998.0041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4.666.85%69900.2510.919.98%58507.1111.819.96%52901.5121.7710.01%51891.24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5.07--买入19.0024.00买入3.585.10买入6.49--  私募登记不是一种牌照  私募行业实行监管以来,从业人员很多称之为私募牌照,其实监管归口单位-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实行的是一种备案式管理,及私募企业需要把企业相关资料上报到协会,协会进行登记备案,并颁发《基  金管理人登记证明》,私募企业因此避开了传统借助信托、证券、银行等通道发行的惯例,可以自主发行私募产品。  私募们获得牌照,好处可能体现在开户与去通道,坏处是多了个“婆婆”。  据称,根据修订后的新《基金法》,至2015年11月份,已经有两万多家私募机构从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获得私募基金牌照。  首先,基金业协会本身仅仅是行业自律组织。假如想注册成立一家证券公司、银行、期货公司、信托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真正需要“牌照”的金融机构,可以只向行业协会申请么  ?显然不行。强调私募登记是一种“牌照”,坦白讲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是一种渴望获得稀缺垄断资源的威权崇拜。  基金业协会称,办理私募登记需要三个条件:高管有从业经历、基金管理人具备适当资本、机构拥有场所设施和基本管理制度。这三个条件其实很容易满足。另外,请注意这里是登记,不是审批,也不  是核准。登记成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之后,每次发行新的基金产品时,还得向协会备案。如果协会在实际操作中把门槛搞得很高,把登记备案搞得很麻烦、很复杂,则与目前中央要求简政放权的精神是  完全相悖的。如果它遵从中央精神,则这样的登记备案会渐渐变成走过场,对所谓的“保护投资者利益”帮助不大,因为在证监会[微博]层层把关、严格核准之下,一些IPO企业不也照样造假吗?真要出  了什么事,协会既没有钱支付投资者代偿,也没有足够资本与权力强令私募机构“刚性兑付”。  其次,私募机构在中国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一直都是独立法人。先说股权类私募基金,俗称PE,很多是不从事二级市场投资的。如果它通过信托发产品、跑银行渠道募资,银监会对它有备案。如果它通  过有限合伙人方式募资,且不炒股票、不从A股二级市场退出,不需要证券开户,证监会、基金业协会与它何干?如果它想申请一些税收优惠,想获得政府与社保资金,可能更需要做的是搞好与发改委、  地方政府的关系,在发改委那里备案登记。  再说证券投资类私募机构。这些机构过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时,在证券开户、募集资金等方面借用了信托公司、券商资管产品、基金子公司等各种通道。产品表面上都是写着通道的名字,比如“甲  信托某某1号集合信托计划”,就连公章也不是私募机构的名字。私募机构只是投资顾问,另外通过其他协议来变相实现对产品的“投资管理权”。尽管如此,这些机构合法,这些产品也合法。所谓的“  独立法律意义”其实只是指私募机构登记后,有可能不需要借用通道,就能以管理人的名义独立发行私募产品。  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真正安全规范的私募基金产品应该与管理人隔离。要达到这样的法律效果,最好的工具是信托,毕竟有《信托法》保护。  为什么私募机构们愿意申请登记、备案产品?首先是为了品牌宣传;其次是憧憬能够更容易、更便捷地直接开设具体基金产品的证券投资账户。  最早信托公司可以随便开股票账户,号称有搞到几百个账户的,后来因为这些信托公司“打新股”占了太多便宜,被证监会叫停。之后,阳光私募基金要发行,就得高价购买信托手中的存量账户。2011  年前后这种账户一度炒到几百万元一个。如今有券商资管产品、基金子公司参与竞争,价格大降。但如果私募机构能够直接开设自己旗下基金产品的股票账户,成本还会大大减少。目前不清楚央行[微博  ]认不认可这次私募基金登记,会不会考虑给予银行间市场的开户资格。如果不认可,私募机构要投资债券,可能还是得借用通道。  第三,私募机构们希望未来可以不用借用通道来发行产品,把自己变成类似于公募基金子公司之类的机构,还可以借出通道给别人。但这个好处可能仅对大公司比较有用,小私募还不如借用通道方便。  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为了借用信托、银行通道来合法地募集资金,私募机构为什么要阳光化?但是,没有借用信托通道,银行很可能不肯帮忙销售了,因为风险更大。  私募机构找到基金业协会这个婆家之后能不能规范中国的私募基金市场,减少诈骗、不规范销售、管理人跑路等事件的发生?笔者也有些怀疑。因为真正出问题的都是尚未阳光化的地下私募。阳光私募  一直比较规范,尽管过去没有基金业协会这个“婆婆”。  尽管如此,私募机构在进行了备案后,是一种企业诚信的见证,不仅拥有了自主发行私募产品的权利,而且也能获得投资者的信赖感,因此,私募企业业都争先恐后的去做备案登记。本文由北京国亚财  富资深工商顾问 林涛 提供。有需要备案的企业老总们可以联系 I37-I838-96O3 (手机号与微信号相同)。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银行私募基金牌照突遭叫停 或为规范混业经营
监管层意在对金融机构理财资金权益投资进行规范,防范可能出现的波动风险。
(原标题:银行私募基金牌照暂叫停
业内人士称或为规范混业经营)
由于已取得管理人资格的商业银行目前尚未发行私募产品,因此实际影响不大。不久前引发热议的银行私募基金,却突遭。12月23日,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目前有多家已申请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银行接到了银监会的窗口通知,称将暂时叫停私募基金的牌照申请,并依法撤回商业银行已取得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截至目前,银监会方面还未就此作出公开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已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商业银行现在还均未发行私募产品,因此实际影响不大。有银行业务人士向记者分析,鉴于此次为“口头通知”,推测应该不是在制度原则上的截流,而是出于规范和防范风险需要,对该类业务进行设计完善。另有城商银行人士认为,此次银监会窗口叫停商业银行私募基金牌照或意在规范。巧合的是,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研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业务牌照。或为规范混业发展今年6月中旬以来,商业银行掀起了争拿私募基金牌照热。截至目前,已有、、、江苏银行、、等在内的17家银行或其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一级部门取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需指出的是,尽管不乏等股份制大行获得牌照,但申请及取得私募基金牌照的多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行均尚未在列。而从取得资格的时间看,基协会信息显示,10月后进入了密集期,特别是11月份,继11月4日江苏银行、11月5日徽商银行取得牌照后,11月18日一天就有江苏常熟农商行、、富滇银行等七家商业银行同时拿到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此外,记者日前还了解到,另有不少商业银行及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正在申请或已有意愿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资格牌照。不过,虽然取得了私募基金牌照,但商业银行真正应用牌照尚需法律法规方面的进一步明确。我国现行分业经营态势以及《商业银行法》对于商业银行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明令禁止,一直是商业银行与私募基金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私募基金牌照是银行从证监会主管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申请取得,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商业银行发行私募基金,则与证监会和银监会均相关,这就需两者区分管理权限。截至目前,银监会从未对取得私募牌照的银行就具体业务操作给予指导或说明,这也是已取得私募基金牌照的商业银行至今都未发行私募产品的重要原因。”某城商行投行业务部负责人表示。防范风险为首因一位上海私募基金人士认为,银监会此次暂时叫停商业银行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未来不排除以理财子公司的方式重新开始。而通过理财子公司与银行直接申请的区别是,可以添加一道防火墙,做到风险隔离。近日,银监会主席在内部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时就曾特别强调,要深刻领会关于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要求,着力打好风险防控的歼灭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一位业界人士对记者分析,银监会叫停商业银行私募基金牌照的首个原因就是出于防控风险的目的。该人士称,在刚性兑付背景下,允许商业银行直接申请私募牌照,发行私募基金,不仅存在制度风险,且一旦出现兑付风险,监管责任也不明晰。上述人士表示:“即使改成银行理财子公司申请,多了这样一道防火墙,但也必须规定子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不得在银行内部销售,且客户需要签署所购买的私募基金产品和银行无关声明。”此外,“宝能系”举牌万科事件仍在发酵,已有迹象表明,银行理财资金其实就是举牌背后的“大金主”,只是这部分理财资金还未能通过银行直接发行的私募基金通道。“监管层或许也是从该事件上得到启示,未雨绸缪。”上海私募人士秦伟称。秦伟认为,12月23日,与银监会口头叫停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同时,保监会也发布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两者关联来看,不难发现监管层意在对金融机构理财资金权益投资进行规范,防范可能出现的波动风险。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丹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募债属于标准化资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