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与新能源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

专家:治理雾霾需要充分发展新能源产业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专家:治理雾霾需要充分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华网厦门3月16日电(记者 付敏)15日,第三届海西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厦门开幕。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首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李宁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雾霾的治理需要充分发展新能源产业。   李宁表示,当前,中国政府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几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国家重点培育、扶植、发展的产业。近年来,中国新能源的开发和投资巨大。中国在新建的风电、光伏制造、核电、水电等新能源利用上,在装机总量、制造总量等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   “雾霾的产生来自于传统能源的使用。烧煤发电、烧油开车以及烧柴取暖都会产生环境污染,造成雾霾。新能源是一个新兴节能产业,它清洁、安全、低碳、环保。”李宁说。   李宁认为,当前,新能源产业的推广在技术、公众接受、成本以及商业模式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从长远看,新能源产业的推广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是可持续的。   李宁表示,雾霾的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中国终将走出雾霾的“埋伏”。   第三届海西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50多家企业参展。展会展览面积近3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300余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雾霾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张国宝|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雾霾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
  文/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张国宝
  因为雾霾,新能源汽车比任何时候都引人关注,不仅社会关注,政府也很关注。人们必然要找到替代汽车传统能源的新能源,这可能是关系到汽车厂家未来生死存亡的问题。现在可能除了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外,还找不到非常明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燃料的能源。
雾霾下的中国,汽车业是否会受到冲击呢?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去年生产了2212万辆汽车,比前年增加了14.8%,其中乘用车1808万辆,增长幅度比整个汽车的增速还要高,达到16.5%。中国人除了买房子,最重要还是买车,有的年轻人甚至把买车摆在买房子前面,汽车消费一直非常旺盛,尽管经济一位数增长,汽车还是两位数增长。
  这对我们搞能源的来讲,造成了很大压力,光是汽车增长这一块每年增加的油品消耗需要三千万吨。平均一年一辆车一吨多,我们过去算过,一辆车一年大概1.5吨油,这样对我们的原油压力非常大,这是造成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另外,就是排放的压力,雾霾问题其实远不止北京有,包括上海等地区现在也有,经济发达地区或多或少都有雾霾。我们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新能源汽车比任何时候都引人关注,不仅社会关注,政府也很关注。
  去年电动汽车的生产量实际上增长很快,中国生产17533辆电动汽车,增幅高达39.7%,速度还是不低的,但总量不是很大。今后新能源汽车到底向什么技术方向发展?实际上无论产业界还是科技界都还是有争论的。
  现在议论比较多的电动汽车有美国的特斯拉,攻势很厉害,也可以说叫特斯拉冲击,但是纯电动汽车是不是将来一定是汽车技术的革新方向?事实上产业界、汽车界还是有争议的。
  现在电动汽车分为充电式和插电式,这两种电动汽车都需要高性能的储能电池,但是储能电池还没有真正技术上的突破,无论我们国内的也好,还是美国的特斯拉也好,我和他们老板当面谈过,他不跟我主动讲电池有多重。我问电池多重?他才说六百公斤,我们的比亚迪也是六百公斤,都是在这个水平上,但是储能电池的研究也很活跃。
  在汽车领域当中,用的基本上都是锂电池,我们国内比亚迪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用的是松下的镍钴铝锂电池。现在又出现了“锂空气电池”,还有储能更大“V电池”,这些新型电池崭露头角,至少研发非常迅速。另外还有国际上还有一个观点认为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很难在短期内技术上有所突破,所以日本的汽车厂家共同联合起来又转去搞燃料电池去了,他们认为燃料电池可能将来还是方向。
  另外,国内采取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柴油汽油改为天然气加注,特别卡车的加注非常盛行,深圳的中集公司、陕西重型汽车都在做改装汽车,就是改成可以加注天然气,或者双燃料汽车,两种都可以加。
  汽车燃料方面我们过去搞过乙醇汽油,我在能源局时在东北三省和河南、安徽推广乙醇汽油,每辆车加的油里面都有10%的乙醇。但是过去拿玉米做,后来温总理对于粮食安全很重视,不让用玉米做,现在发明了用植物秸秆来做。还有生物柴油用废弃的食物油来做,当然地沟油进入餐桌不可以的,可以变成柴油加在里面。
  有些国家制定汽油标准,必须有5%的废弃油在里面。这样一些新的产业出现了。甚至上海世博会上出现超级电容器,就是迅速充电,汽车停站时候鞭子升上去和电网接触,可以几秒钟马上充上电,然后跑一公里,汽车到下一站旅客上下车时马上又充上电。
  这就是使用了超级电容器,这个研发也非常快。围绕着汽车能源五花八门,但是最后哪个胜出不好说,包括特斯拉有人赞扬也有人说不是很好,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有。
  但是不管怎么雾霾是坏事,它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辩证意义讲任何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要促进汽车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人现在慢慢也离不开汽车了,我们这几年建设起来庞大的高速公路网,与汽车相关的社会系统,驾驶员、维修工人,据说每六个人就业就有一个人跟汽车有关系。你很难想像有朝一日汽车不开了怎么办?那么多高速公路趴在那里怎么能行?很难设想。
  所以,人们必然要找到替代汽车传统能源的新能源,这可能是关系到汽车厂家未来生死存亡的问题。无论是谁都躲不开这一点。现在小轿车在研究很多的替代方法,卡车突破更难,可能除了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外,还找不到非常明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燃料的能源,现在只能在节油上下更大功夫。
  技术革命的变化很多情况下完全出人意料,现在有人让你预测什么,我说当预测师非常容易。有人问我北京雾霾到底多少年能够治好?这个专家说需要五十年,那个专家说三十年,其实谁也说不清楚,关键看政府的治理力度、决心和技术进步等等。不管是不是专家几乎很少有预测对的。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所的丹尼尔-尤金,是公认的能源问题专家,他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全世界出现核电热,结果没有想到福岛事件出来了,最后大家不上核电了,核电热变成了核补丁,这个谁能够想到?
  (本文作者介绍: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行业||专题
当前所在位置: &
林伯强:治理雾霾需要做些什么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更新时间: 08:33:43
   近期,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加大力度治理雾霾。应该说,环境治理已成为现阶段政府政策和工作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那么,治理雾霾需要做什么?
   首先,应认识到治理雾霾的艰巨性。发达国家雾霾高发时期,无一例外的特征是煤炭占能源结构比例很高。其治理雾霾的经验也说明,有效治理雾霾需要尽快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煤炭占能源结构比例降低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对于我国来说,这个难度比较大,因为一旦考虑到满足能源需求增长和能源成本,对煤炭的资源替代就是个大问题。我国水电受到潜能限制;清洁能源如风电基数太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改善能源结构的作用很小;核电可以大规模替代煤炭,但需要比较长的建设期;相对清洁的天然气近五年或许可以替代5个百分点的煤炭,但如果非常规天然气如煤层气和页岩气没有大规模商业开发,由于国内天然气资源储量小和对外依存高,进一步替代煤炭有困难;石油价格昂贵而且对外依存已经接近60%。
   其次,需要树立新的环境成本思维,整体提高社会承受成本意愿。就环境成本来说,需要明确三个方面。一是现有环境成本估计基本上都是被低估,因为环境影响&未知&,只能对已经认识到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二是今天防治和治理环境污染肯定比未来治理更节省费用;三是在经济发展阶段放任环境恶化,会出现环境上的&不可逆&。雾霾天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样不会因为经济发展后期治理环境而逆转,其成本也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因此,对环境污染带来的成本需要重新认识、评估和宣传,才可能提高承受成本的意愿。
   再次,治理雾霾成本分摊需要公平有效。成本分摊是治理雾霾的一个关键点,市场对环境外部性的无力,使得治理雾霾将主要依靠政府,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治理雾霾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原因。一般而言,行政手段见效快,但成本比较高,因此要求政府尽量采取相对市场化的手段参与雾霾治理过程,设计公平有效的税费和补贴。减少雾霾治理成本,政府需要做好两个平衡,才能使环境治理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需要平衡消费者的承受力和环境空间,对各地环境治理标准不能一刀切;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平衡各种环境治理投入的边际收益,优先选择雾霾治理收益高的治理措施。成本分摊显然不是简单的收费算账。
   最后,一般来说,改善环境主要依靠收入水平提高、经济结构调整、资源效率提高、技术进步等,这些影响因素都受能源价格驱动。因此,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需要政策组合。通过设立环境标准和约束指标,以及能源价格改革,来反映环境和能源资源成本,促使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提升废物回收利用率等,从而有效引导对常规能源的替代和增强清洁能源技术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整体环境污染,很难很快地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和缓解。因此,除了从供应侧治理雾霾,政策上还需要从消费侧引导改变消费方式,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崇,真正有效治理雾霾天气。(林伯强)
将本文以PDF形式
我要分享:
我要收听: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 @
-所有分类-
-自然生态与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客服邮箱:service@
&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光热:
&生物质能:
&LED新光源:
&储能与电池:
&新能源汽车:
版权所有:杭州创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六层
法律顾问:京衡律师集团事务所行业||专题
当前所在位置: &
【】【】【】【】【】【】【】【】【】
中国的雾霾还有希望治好吗?
来源:牛熊交易室&&
更新时间: 10:00:02
  雾霾正在变成中国的社会公害。但对照一下海外的经验,似乎治理好雾霾所需要的时间至少得20-30年。比如,洛杉矶雾霾,始于1943年,严重于1955年,1970年才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案,1989年空气才算好转,1999年彻底好转了。从最严重的时期到治理完毕,历时44年,如果从发端时期算,则长达56年。伦敦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出现于1952年,要到28年后的1980年才算初步扭转。日本的污染在年代也曾达到顶峰,污染治理初见成效也是在20年之后&&
  那么,我们中国呢?治理好雾霾,真的也需要20-30年吗?
  你想多了。在中国,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技术革新,雾霾只会越来越严重,别说20年,就算50年也没有希望治好!
  为什么?
  要看看人家发生严重雾霾时的经济状况。1943年,全美GDP刚刚接近2000亿美元,1955年达到4000亿美元。此时,美国的人均GDP规模也只有2500美元。到1980年的时候,美国GDP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此时,全美人均消费钢材累积量才14.5吨,相当于钢材累计消耗量33亿吨。
  日本呢,1970年的时候GDP才刚刚达到2000亿美元,人均GDP也才刚刚达到2000美元。
  英国1950年时的GDP只有130多亿英镑,人均200多英镑。60年后总量和人均都增长了100倍。
  看看这些数字,有两个启示:
  第一,中国雾霾出现的时间远跟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差不多。日本和美国都是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开始出现雾霾。而中国2006年人均GDP达到了2000美元,2008年达到3400美元。这说明,雾霾与人均经济规模还是有一定关联的。出现雾霾,说明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了。
  第二,日本、英国、美国,在出现严重雾霾之后,经济规模还都有20-100倍的经济总量的增长。中国2008年的GDP刚刚超过30万亿元,目前才70多万亿元。按照人家的规律来看,我们将来肯定可以达到300万亿元。如果每年增长4%,达到这样的经济规模只需要30年而已。换言之,2049年之前,中国经济总量是可能突破300万亿元的(即便以今天的价格计算)。
  如果我们的经济规模从70万亿元增长到300万亿元,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你能指望雾霾得到治理吗?
  想一想其实很灰心:过去100多年,全美消耗的钢材总量也不到70亿吨。而中国呢,2005年以来的12年时间,中国的国土上已经生产出了超过80亿吨钢材,并且每年还在生产10亿吨,这个规模是美国的10倍!
  当今世界,每年消耗的煤炭超过80亿吨,其中有42亿吨是在中国的国土上燃烧了。
  为什么中国的雾霾从2008年起变得日益严重?有数字可资借鉴:1980年-1982年,全国煤炭消费量6.05-6.4亿吨。1993年刚好突破12亿吨,但一直到2000年的消费量也还是13.5亿吨。也就是说,年的这20年,中国的GDP从4000多亿元增长到接近10万亿元,总量增长了20多倍,但煤炭消耗增幅并不算快,所以,我们感受不到严重的雾霾。
  但是,2001年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投资推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兴旺起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拉开了序幕,中国的汽车工业也从这个时期开始飞速发展起来。修路、盖房、造汽车,海量的钢筋水泥涌现在中国大地,对煤炭和原有的需求量也急速上升&&
  2001年,中国钢材产量摆脱了连续两年在1.2亿吨徘徊的局面,骤然增长到年产1.5亿吨,2002年达到1.8亿吨,然后逐渐快速增长,2008年突破5亿吨,2015年突破10亿吨;
  200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突破14亿吨,2003年就突破20亿吨,2008年超过30亿吨,2012年突破40亿吨。
  200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刚刚超过200万辆,2013年就突破了2000万辆,13年时间出现了10倍的增长,道路拥堵从城市扩展到县乡。2016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700万辆,并可能在2018年前后达到年产3000万辆汽车的水平&&以此计算,每10年将新增3亿辆汽车!
  想一下,年,长达20年的时间,中国的煤炭年消耗量才从6亿吨增长到13.5亿吨。但是,年短短12年时间,煤炭消耗增长了200%、总量增加了26.5亿吨。世界上哪个国家曾有过如此快速且超大规模的煤炭消耗?
  2016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到2020年前后将超过美国的3亿辆而跃居世界第一。由此带来的是原油消耗量的增长。年,中国原有消费量从1.18亿吨增长到2.12亿吨。但2000年到2010年,原油消费已经增长到4.2亿吨,且2017年就可能增长到6亿吨以上。以前,是10年时间只增加了1亿吨的消费量。而现在,是17年时间增加了4亿吨的消费量。
  所以,中国的雾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几乎不用动脑子也可以知道:煤炭烧得太多、汽车总量太多。如此而已。
  这几天朋友圈有人转发文章,说中国的雾霾是高硫石油焦造成的,这就是一叶障目的胡说了。文章说这种焦每年会排放硫30-50万吨,可是,如果按照1.5%的含硫量,中国煤炭消费每年会排放出超过1亿吨的硫化物!就算大多数企业都安装了脱硫装置,但只要稍微有20%的例外,那也是每年2000万吨以上的硫化物排放!与煤炭相比,其它所有污染源就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联系中国雾霾逐渐肆虐的时间,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城市房价步步攀升,与雾霾日益严重高度正相关。试想,如果没有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没有投资拉动造成的城市集聚效应,房价会涨吗?如今,一些人想卖掉房子逃出国,可不就是想把红利享受掉而把雾霾留下吗?央行和外管局的限制投资项目下的购汇行为,就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到300万亿元的规模,假设我们延续一个发展良好的期间年GDP从2万亿增长到10万亿,此间煤炭消耗量从11亿吨增长到14.3亿吨,增长30%。那么,未来每年是不是要烧掉55亿吨以上的煤炭?
  年消耗40亿吨煤,雾霾已经无法承受,那未来年消耗55亿吨煤,天下又该如何?
  看看电力结构的中美差异。美国的居民用电量、商业用电、工业用电的占比分别为37.5%、36%、26.5%;我国则分别为13.1%、21%、60.5%。由此可以看出差异,美国的工业用电量只占总用电量的26.5%,而我国占到60%。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头,我们能停下工业发展的步伐吗?
  1980年的时候,中国工业用电占比一度超过75%,到2000年的时候就下降到65%。但最近10多年,这个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居民生活用电占比则从不足4%逐渐增长到如今的13%。按照美国的趋势,我们的居民用电量将会逐渐上升。假设未来用电量达到10万亿度,就算按照美国的比例来看,工业用电也会接近3万亿度,与当前的数据基本接近。
  这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即便居民用电继续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工业用电也会保持在当前的水平。钢材、水泥、石化、冶炼、机械铸造等领域的总体规模不会下降。唯一的期望是污染的水平会降下来。
  所以,中国要想治理雾霾,必须从技术革新、结构变革入手:
  其一,给燃煤排放加盖子。如果能有更先进的技术,让所有燃煤单位的排放大幅度降下去,就算年烧50亿吨煤也不会带来更严重的污染。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其二,给汽车尾气加罩子。通过技术革新,提供清洁油品,使得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大幅度降下去。
  其三,加大比例。一方面,、、、水电都要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快电动汽车的研发速度和投放量。在进口能源方面,从石油为主逐渐转移到以天然气为主。
  其四,点滴抓排放。如果能做到全民动员、政府行动,那么,当然可以抓季节性的秸秆燃烧、城市和乡村的燃煤、甚至于有些人说的烧烤摊点、建筑扬尘,都可以去抓。
  我们相信中国政府的能力,在雾霾危机日益加剧的时候,各项改革措施一定会不断推出,中国治理雾霾的能力将一如其发展经济的能力。欧美各国用20-30年才完成的治理目标,我们也许不用等那么长时间,给一点时间,也许10-15年后,我们就能看到蓝天白云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
  说老实话,生活在这片国土上,你除了相信政府有能力,还有什么办法呢?
将本文以PDF形式
我要分享:
我要收听: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 @
-所有分类-
-本网公告-
-企业动态-
-业内资讯-
-产业分析-
-人物访谈-
-政策法规-
-投资融资-
-统计数据-
-他山之石-
中国新能源网官方微博
客服邮箱:service@
&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光热:
&生物质能:
&LED新光源:
&储能与电池:
&新能源汽车:
版权所有:杭州创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六层
法律顾问:京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只要一个政策就可以解决全国雾霾,为何不用?
导读:西方报道,中国东部地区乃至中部已经是雾霾重灾区,至少让人少活5年,煤炭发电是罪魁,但是煤炭继续大规模使用,干净的风力发电缺弃之不用。就因为风电比煤炭电力贵1毛钱。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国家财政补贴这点差价,大规模使用风力发电,全国一夜之间空气质量上升几百倍,看来空气质量的问题关键还是政府的决心不够坚决!
市场供大于求 寻求跨省消纳 ]
在甘肃新能源经历限电的同时,甘肃新能源送出工程±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酒泉换流站土建施工完成,进入电气安装阶段,工程全线铁塔基础浇制完成30
西方报道,中国东部地区乃至中部已经是雾霾重灾区,至少让人少活5年,煤炭发电是罪魁,但是煤炭继续大规模使用,干净的风力发电缺弃之不用。就因为风电比煤炭电力贵1毛钱。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国家财政补贴这点差价,大规模使用风力发电,全国一夜之间空气质量上升几百倍,看来空气质量的问题关键还是政府的决心不够坚决!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11月8日,立冬, 甘肃酒泉大雪之后寒风刺骨。一望无际的风机、光伏板在黑戈壁的映衬下熠熠生辉,铁塔银线沿着祁连山脉延伸。冬季来临,往年都是火电、风电大发的时候,然而甘肃新能源限电问题并没有因为冬天的到来而有所改善。“甘肃全网截至10月末弃风37%,弃光27%,个别时段远超过这一平均值。”国网甘肃公司调度控制处副处长张柏林说。市场供大于求 寻求跨省消纳[ 转自铁血社区
]在甘肃新能源经历限电的同时,甘肃新能源送出工程±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酒泉换流站土建施工完成,进入电气安装阶段,工程全线铁塔基础浇制完成30%。甘肃送变电公司技术员张强6月份来到酒泉瓜州参加“酒湖”工程施工已经5个月了,“成千上万人在2383公里的线路上紧张施工,这条线路早日建成,甘肃新能源就早一天输送到湖南。”张强说。2011年以来,甘肃乃至西北的电网建设迎来巅峰,国网甘肃公司累计投资300亿元,先后建成750千伏西北联网第一通道,750千伏西北联网第二通道、750千伏兰天宝输电线路、800千伏天中输变电工程等,这批工程投运使甘肃河西断面电网输送能力从90万千瓦增长到500万千瓦,基本满足新能源上网的刚性需求,至此,甘肃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从电网输送通道矛盾向市场消纳能力转移。甘肃新能源发展迅猛,2014年年底,风电装机跃居全国第二,光伏跃居全国第一,甘肃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局面加剧。为解决甘肃新能源消纳困境,甘肃政府千方百计寻求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今年5月,±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在甘肃省政府、湖南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6月工程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 国网甘肃公司总经理李明说:“通过这条新能源高速公路,每年约420亿千瓦时电量直流三湘大地。外送的新能源电量与甘肃2014年的新能源发电量大致相当,能缓解现有新能源消纳燃眉之急。”±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从立项到核准经历了漫长的5年时间,而工程建成显然还需要2年时间,2015年,甘肃新能源限电加剧,新能源企业深刻地感受到了发展之困和经营之痛。这种“难”和“痛”都来自于当前普遍化了的限电。所谓弃风弃光限电,就是风机和光伏的空转和闲置,再通俗地讲就是新能源发出的电没人要,没人用,多余的电量也就不能发。据了解,新能源限电现象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普遍存在。“风光有限”成为甘肃新能源发展的掣肘。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雾霾 新能源汽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