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不让中国加入“工业项目有哪些4.0”项目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何不同?
来源:界面
&&& 一说到“中国制造2025”,很多人便立即想到德国“工业4.0”。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而中国于今年3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因此很多人会将“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两项战略进行对比。
  9月10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在中欧中心举行了“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前民主德国总理洛塔尔?德迈齐埃率领团队前来参会,与中国工程院团队对两国之间的工业制造战略规划进行了一场高层次的对话。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开始对经济进行反思,德国、美国等工业强国重新开始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技术,如信息网络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这也助推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为了提高其工业的竞争力,2013年德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推出了“工业4.0”战略。“工业4.0”也被人们称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系统及过程中形成“智能工厂”,在生产物流管理上实现“智能生产”,整合物流资源上实现“智能物流”。
  今年,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主要由于中国人口红利的流失,随着劳动力价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结构的变化,低质、低价的“中国制造”形态需要要向中高端转型。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国内部分人认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两者在提出背景、采取措施,以及发展方向上,都显得较为相似。但是,9月10日下午,在“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上,中德双方均表示,两者相同的地方并不多。
  洛塔尔?德迈齐埃表示,中德两国所做的这两个方案,是大家在不同时代做出来的,德国的工业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希望能够用现有的深度和现代的技术结合起来,而中方也希望能够再花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这样加工的深度。
  “从相同的角度讲,首先中德两国提出的两个战略都是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以及工业革命采取的国家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组成员、秘书长钟志华认为,另一个方面,两国都是把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也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前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则认为,中德两国都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如果没有人才的话,技术再好也是没有用的。企业家需要具有良好专业技术的职工,若没有培训,没有再培养,职工们就不可能有技术的诀窍,不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的2025”都会变成一纸空文。
  至于中德两国在工业制造业战略上的不同之处,中德代表认为由于两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因而存在更多不同的地方。钟志华称,两国在战略定位上是不一样的,因为两国在制造业方面处于不同的阶段,而且基础也不一样。
  在定位上,德国的“工业4.0”提出实现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制造,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发展战略。“德国要由制造强国向超级强国转变,中国则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钟志华说。
  目前,德国已经跨越了“工业2.0”与“工业3.0”阶段,主要聚焦在高端的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现状,国内专家普遍认为仍处于“工业2.0”与“工业3.0”并行发展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是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由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仍面临着质量的问题,发达国家早在“工业2.0”时代已经解决了,因此中国还不能算是“制造强国”。
  对话中,有专家称“中国制造2025”将会使中国的制造企业快速地进化。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德国“工业4.0”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还处于“工业2.0”的后期阶段,中国面临着“工业2.0”要补课、“工业3.0”要普及、“工业4.0”要示范跟上的处境。
  “对于区域的智能制造而言,我们不能盲目地智能化,包括人才、环节、创造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等,不能丢弃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东莞长安模具、大朗毛织、虎门服装等。”李培根说。
(责任编辑:陈洋)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出现麻烦了
输入字符串的格式不正确。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为什么德国不让中国加入“工业4.0”项目?
北京君泰张律师
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被“工业4.0”的概念冲击并受到关注。
  OFweek网讯: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被&&的概念冲击并受到关注。  日晚,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这项交易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当德国将&淘宝们的克星&&&&& 研究项目定为国家级战略并已经成果累累时,中国人却正在欢呼和跟风&淘宝&的胜利。  中国的&首富园丁&、一手缔造了潘石屹和史玉柱的财富传奇的背后大佬&&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表示,德国小公司正在4.0工业革命领域不断开发。包括、智能化生产、复合材料、物联网还有很多的医疗设备。并有些成绩已经令人震撼。其中有远程医疗的项目:将一个很小的设备注射到人体静脉,则可以在德国操作美国手术台上进行的心脏搭桥,不用动手术也不用麻醉,远程就可以实现。  然而这场振奋人性的工业革命,或又将中国抛弃。  从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至今,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三次的代表性技术分别是蒸汽动力、电力技术、信息科技。三次革命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现如今,日益成为主流的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等技术,即将开启人类历史的另一个大幕:工业4.0。  工业4.0一词最早是在2011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在2012年10月由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的SiegfriedDais及德国科学院的HenningKagermann组成的工业4.0工作小组,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的实施建议。  从消费意义上来说,&工业4.0&就是一个将生产原料、、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工业4.0将要打造&智能工厂&,不会再制造统一的、毫无差别的产品,而是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千万种定制化的产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位于德国西南部的Kaiserslautern市,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SE)就拥有这样智能化的生产车间,来生产高度&定制化&的洗发水和液体肥皂。
&&&&&&&&&&&&
责任编辑:zhangwuqiang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工控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机械自动化单片机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对接的可能性吗_网易财经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对接的可能性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对接的可能性吗)
5月31日下午,由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主办、承办的&数字化/工业4.0北威州的创新方案和投资商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北威州经济部副部长霍尔策斯基(G&ntherHorzetzky)、北威州投资促进署署长华珮(Petra Wassner)等嘉宾就4.0的内涵、德国工业4.0与2025的以及北威州对华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下称&北威州&)位于德国西部,是一个人口超过1800万的联邦州。据了解,北威州区域面积3万4080平方公里,既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州,同时也是是德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赫赫有名的鲁尔工业区即位于北威州。其处于欧洲中心地带、贴近消费市场、交通基础设施优越、具有竞争力的土地与不动产价格等区位因素成为北威州吸引外资的投资优势。
近年来,通过德国联邦政府及北威州政府广泛促进工业4.0领域的研发工作,北威州在过去5年在创新力、新工艺流程方面发展迅速,并积极寻求向数字化进行转型。据了解,北威州拥有诸如能源、机械制造、生产技术、物流业、卫生健康、汽车及通信等颇具实力的技术行业,而目前这些行业正在着手推进数字化及工业生产的物联。基于此,北威州希望能够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为传统工业区注入全新的活力,同时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将创新性解决方案推广至其它地区及市场,实现&多赢&。
这样的背景为中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华佩女士在发布会上表示:&数字化贸易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尚处发展的初始阶段,而像、等企业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除了商业模式的可移植性,北威州还拥有较为雄厚的科研人才储备,形成了较为密集的科研网络。据了解,鲁尔都市区有21所高校,拥有大学生28万名。此外还有60多所非高校研究机构致力于学术与经济之间的成果转化。对此,鲁尔都市经济促进局局长拉斯姆斯贝克先生认为:&中资企业选择鲁尔地区为驻地,意味着未来先进行业与工业4.0带来的全新机遇将在鲁尔都市区内密切联系。&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经在杜塞尔多夫会见德国北威州州长克拉夫特,习近平主席指出,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州之一,在中德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地位重要。而北威州在经济转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双方可以拓展合作。中方欢迎北威州充分利用杜伊斯堡港的特殊区位功能,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据了解,今年中德两国政府将重点就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进行战略对接。德国北威州作为德国的工业中心正着力推进工业、中小企业与贸易物流业向数字化的转型,并积极寻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霍尔策斯基先生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已有900多家中资企业进驻北威州,仅2015年就新增86家。国际知名的中资企业如华为、中兴、海信、联想和都已落户于北威州,成为中国商业模式欧洲本土应用的成功案例。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热门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德国工业4.0这么火竟然是因为中国?
&&来源:极客观察&&&& 10:45:33&&我要投稿&&
:德国恰如一缕清风,吹绉一池春水!2015年春节刚过,德国工业4.0概念就在朋友圈炸开了花,各种讨论之声不绝于耳。全国各地也陆续掀起了一股学习、布局工业4.0的热潮。实际上近两年来,受欧洲经济整体疲软影响,德国虽然比较坚挺,但本土经济增长也放缓。为摆脱困局,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提振策略。但没有任何一项策略的火热程度和国际影响力比得上工业4.0,原因何在?德国工业4.0这么火竟然是因为中国,此话又从何说起?工业4.0被德国直接提到国家战略据《极客网》了解,德国工业4.0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目前,该计划已被德国政府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得到总理默克尔大力支持。在欧洲,德国是经济头羊,其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其它各国经济走势。工业4.0作为德国国家战略必然牵动欧洲各国的神经。另外,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名列前矛,而其立业根本就在于新工业科技产品的创新能力。德国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新工业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还具备对复杂工业过程管理丰富经验。2015恰逢全球制造业转型关键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制造业大国都在积极谋划产业升级,德国工业4.0战略成败直接关乎下一轮市场主导权的角逐,因此,德国工业4.0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也就不稀奇了!不过,仅凭此德国工业4.0尚不足以形成如此大的全球影响力。好的战略能落地是关键,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德国工业4.0恰逢其时!新技术领域发展加速、影响力升级工业4.0被称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的智能化,而是价值链的重新塑造。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使工业生产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近两年来,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4G/5G为代表的新一代IT技术及应用发展迅猛,相关产业开始活跃起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之势也愈发明显。在新技术影响下,传统行业在生产、营销、传播等不仅表现出了很多新特性,运营模式也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技术的变革推动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技术继续升级,相辅相承,互相促进。2014年以后,新技术领域发展进一步加速,产业影响力进一步升级,德国及全球工业新一轮大洗牌渐行渐近!此时力推工业4.0概念,意义非凡!
投稿联系:陈女士 &&&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电力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电力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频道最新频道排行
新闻总排行招聘总排行
要闻市场评论项目
政策解读电力数据看电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项目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