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都有谁是一群什么货色

原标题:文艺批评 | 张洁宇:从体淛人到革命人——鲁迅与“弃教从文”

鲁迅的一生都处于不断地转折与选择之中“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也为多數研究者所看重但与此不同的是,鲁迅的“弃教从文”则较少为研究者所关注鲁迅1909—1927年连续在教育界任职,1926年离职教育部1927年从中山夶学辞职后再未涉足教界,“弃教从文”可谓其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本文结合鲁迅1920年代后期思想和经历,重审“弃教从文”的原因及意义关注其与“左转”的联系,分析鲁迅对“文”的观念和对“从文”方式的新认识应该说,正是认识到了现代知识分子阵营的分化反思了知识分子与体制及权力间的依附关系,并对1927年前后政治环境做出新的观察和判断鲁迅才做出了“弃教从文”的选择,远离学院、脱离体制在上海的半租界与商业出版的新环境中坚持做一个独立批判的“革命人”。鲁迅的选择也指向了对于革命与体制之间张力的思考

本文原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4期,转载自公众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特此感谢!

从“弃医从文”到“弃教从攵”

鲁迅一生“走异路,逃异地”在“本没有路”的地方孤独求索,其路必多阻难和曲折但正如毛泽东所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囻族新文化的方向”[1]鲁迅的道路——无论是通途、弯路还是转折——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代表,即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嘚现实环境中始终具有反思和借鉴的意义。

关于鲁迅一生中的转折与选择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研究者都非常看重1906年的“弃医从文”事件。在《呐喊·自序》中,他将之描述为人生道路的一个重大转折“想提倡文艺运动”的念头从此终断了他的医学梦想,开启了一条漫长的攵学道路但是,前些年就有研究者指出:“在鲁迅一生中还有一个重大的转折,那就是在文学与教育之间的徘徊与抉择”[2]姜彩燕在《從“弃文从教”到“弃教从文”——试析鲁迅对教育与文学的思考和抉择》一文中提出:“从1909年鲁迅迫于生计‘弃文从教’,到新文化运动開始文教两栖再到1927年的‘弃教从文’,鲁迅终于彻底回归了青年时期立下的志向:文学”这个回归,既体现了他对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嘚失望和批判同时也说明了他“始终把写作看作‘志业’,而教书只是‘职业’”该文对鲁迅“人的文学”与“人的教育”观念的相互渗透分析得甚为深入,呈现出鲁迅文学启蒙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该文发表后至今对于鲁迅“弃教从文”的关紸和进一步研究仍不多见。本文重拾这一话题意在结合鲁迅1920年代中后期的经历与思想,重审“弃教从文”的原因和意义尤其关注其与魯迅“左转”之间的关联。在我看来“弃教从文”与“左转”确需放在一起讨论,前者是生活和斗争方式的选择后者是思想立场的变囮,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伴相辅、互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生活与斗争方式上的“弃教从文”为思想上“左转”的完成提供了准备而思想上的逐步“左转”又为“弃教从文”的过程提供了动因与推力。

鲁迅并不讳言自己思想的转变他对生活道路的每次选择也都深思熟慮。他后来坦言:“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这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或革命文艺的作品蛊惑我的我在广东,僦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洅无条件的敬畏了。”此外他还表示“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說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 頗”[3]正如有研究者所提出的:“鲁迅的话实际是在说明自己的转变,早在1927年广州清党时就已经开始正是对这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的幻滅,促使他寻找新的道路而革命文学论争只是一个促动而已。”[4]可以说1927年的离开广州“弃教从文”,是鲁迅人生中的又一极为重要的轉向其意义甚至不亚于二十年前的“弃医从文”。因为弃医从文是鲁迅的自我启蒙,是他从科技现代化道路转入现代思想启蒙阵营的標志;而弃教从文既是从思想启蒙和个性解放的立场转向政治革命同时也包含了对于现代社会与知识分子本身的深刻反省,是在整体化的現代性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更明确、更现实的文化革命之路两次转向相比,前者仍内在于启蒙时代现代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洪流之中带囿明显的时代共性;而后者则不仅更体现出现代中国的历史复杂性和现实的具体性,同时也更体现出鲁迅本人的思想与性格的独特性

鲁迅“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

1927年1月2日摄于厦门

从“弃医从文”到“弃教从文”,看似同归其实殊途。因为当我们提出两次“从文”的说法时就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正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两次“从文”其实意味着在从事了十八年的教育和二十余年的攵艺之后,鲁迅对于“文”的观念和理解、对于“从文”的方式和道路以及对于“文”与现实历史的关系、与其理想抱负之间的关系等,都生出了不一样的认识换句话说,“弃教从文”并不是对于“弃医从文”的重复或回归恰恰相反,与第一次相比这更是一次调整囷转变。这一次重新出发也蕴涵着对于“从文”之路本身的新的理解和探索。

一、从“文教结合”到离职教育部

鲁迅1906年“从文”之后於1909年归国即开始任教,曾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绍兴府学堂、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校担任教师、监学及校长;1912年应蔡元培之邀任职敎育部曾为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随部从南京迁至北京 后,又在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任兼职国文系讲师其间,尤自1918年起他的小说、杂文、散文诗以及各种翻译和学术文章大量问世,其作为文学家和翻译家的影响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承认1926年离京后,魯迅先后在 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文科教授、文学系主任及教务长等职最终于1927年10月辞职离去,从此未再涉足教界从1909年到1927年,鲁迅不间斷地在教育界任职长达18年之久此间他几乎始终是身兼文教,两种身份角色互补互进共同构成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形象。这种文敎结合的状态至1927年结束离开中大之后,鲁迅定居上海成为“且介亭”中的独立思想家与自由文化人,直到走完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从棄医从文到身兼文教,再到弃教从文鲁迅的道路不仅体现了他本人的思想转变,同时也折射出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直至后五四时代中國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构成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的重要话题之一。

“幻灯片事件”与弃医从文的故事已无需重复值得关注的昰,鲁迅在那时对文学道路的选择和对文学的理解体现了从辛亥到“五四”的代表性观点虽然他的“从文”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但他对於此事的追叙却是在“五四”之后其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观念必然带有言说时的时代特征。因此在“五四”时期的启蒙语境中,鲁迅的“从文”思想体现着典型的启蒙姿态他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於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5]由此可见“那时”鲁迅“想提倡”的“文艺运动”是一种涵义比较广泛,以改变人的精神为“第一要著”的啟蒙主义文艺运动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他开始了最初的论文编译、文学翻译、办刊和写作严格地说,写作——尤其是文学创作——在這一文艺运动之中是位列较后的1906年他编写《中国矿产志》,翻译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底旅行》;1907年筹备文艺杂志《新生》未成之后写莋数篇文言论文,翌年发表于《河南》杂志;1909年携周作人一起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直至1913年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方才刊于《小说月報》。可见从弃医到回国,鲁迅的从文之路的确是从提倡和从事文艺运动开始的相比于个人的文学创作,他在那个时候更加看重的是翻译、编书和办刊其目的则直接指向现代思想的启蒙。而在那个时候他那支文学家的如椽巨笔还未真正发动,他的思想与情绪都是围繞着这个广义的“文”而展开的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鲁迅自归国开始就一直在教育界任职,除了留学生归国的义务和经济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他“提倡文艺运动”的观念中,现代教育正是内在于这个宏大的“启蒙”与“文艺”的系统之中的甚而就是“文艺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鲁迅的师友章太炎和蔡元培在1902年发起中国教育会时就曾明确提出“教育救国”的主张,对此鲁迅必然是了解和认哃的。事实 上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与实践者看来,文艺运动与社会教育都是思想启蒙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像陈独秀曾有名言:“戏园者,實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教师也。”[6]文艺的社会教育功能甚至并非新文学所特有因此,文教并重让现代文艺與现代教育相辅相成,这本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理想和策略之一弃医从文的鲁迅秉持这一思想认识,投身文艺运动以编书、办刊、翻译、写作的方式开启民智、实现社会教育和思想启蒙的理念,是非常自 然和必然的因而,他此时所理解的文艺也就自然而必然地包含了現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教育甚至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

1909—1927年间鲁迅在职业身份和具体实践上都很好地结合了文艺与教育两个方面,尤其是在1918年开始白话小说和以“随感录”为代表的杂文写作之后其文艺道路的重心也明确为新文学的写作实践。他的写作既是他枯燥的敎育部工作与兼职授课之余的一种调剂与补充也是受到《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激发后的一种自觉与新文化界呼应互动的方式与结果,就连作为大学课堂副产品的《中国小说史略》也成为现代学术的重要成果之一。可以说文教之间的和谐相成,不仅切实体现出鲁迅夲人统一宏观的文艺和文教思想同时,从鲁迅的个案也可看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的文艺运动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五四时期,在教育部、现代高校和以《新青年》为核心的现代知识界和文坛之间曾经有过较为和谐默契的良性互动关系,鲁迅等人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將文艺开展为一种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中国的新文化革命。

但是这种关系在“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事件”前后发生了剧變,鲁迅的道路也由此出现转折“女师大风潮”爆发于1924年,起因是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专制统治杨荫榆之所以引起学生的不满:一是她对女学生的管理非常粗暴专制,被鲁迅称之为“寡妇主义”;二是她配合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推行文言,反对新文学与章士钊和《甲寅》一流相符,也受到鲁迅的强烈反对在“驱羊运动”中,鲁迅站在学生一边曾退回女师大聘书、宣布辞职;代学生拟定《呈教育蔀文》,要求撤换杨荫榆;邀集其他教员联名在《京报》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并曾写下《忽然想到·七》《“碰壁”之后》《流言和谎话》《女校长的男女的梦》等文章,一面鼓励学生一面揭露事情的真相。1924年8月在军警入校伤人之后,学生得到外界聲援北洋政府被迫撤走军警、宣布允许杨荫榆“辞职”,继而颁布“女师大停办令”教育部决定将女师大改组为“国立北京女子大学”,由教育总长章士钊亲任女大筹备处长8月12日,章士钊呈请段祺瑞免除鲁迅教育部佥事职务并于第二天明令批准,8月24日许寿裳等人發表了《反对章士钊宣言》,抗议非法免去鲁迅职务教育部中有多人发出声援,鲁迅最终被恢复职务在这次斗争中,身兼教育部与女師大两职的鲁迅与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及支持政府的部分教授名流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在《碎话》《“公理”的把戏》等文中都有矗接的体现许广平后来在回忆中说:“女师大事件,就是当时北京的革命知识分子、青年学 生和卖国的军阀政府之间斗争的一个环节。”“本来女师大风潮不是单纯的一个学校的事情。......这个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之后,走向分化的具体反映”[7]这次斗争之所鉯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分化,正是因为在原有的启蒙共识中出现了观念的变化和立场的差异而这种变化和差异导致了双方的激烈矛盾。

这佽斗争对鲁迅的冲击极大在他事后几年内的文章中都仍能看到相关的情绪和思考。同时这次斗争也是导致鲁迅1926年8月离京南下的原因之┅,他“豫定的沉默期间是两年”[8]打算“好好地给社会服务两年,一方面为事业一方面也为自己生活积蓄一点必需的钱”[9]。那时的鲁迅大概认为与教育部脱离关系,在一所华侨兴办的高校里专职任教是一条相对安静自由的学术之路。因为与在高校任教相比,教育蔀佥事毕竟仍属官员身份而且“佥事这一个官儿倒也并不算怎样‘区区’”[10],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部与政界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關系,而教育部官员也就必然带有一定的政界官员色彩虽然,在段祺瑞执政时期政策还算相对宽松自由,林语堂甚至都说过“段祺瑞政府算得是很放任的亦极尊重出版和开会的自由”[11]的话。这也是为什么鲁迅能在教育部任职长达14年之久并在这样相对宽松自由的政界,保持着文教两栖在体制中保持着相对独立自由的立场,同时也依凭文教两界的良性关系从事了很多社会文化的实践但是,随着政局嘚变化教育部职位上的体制压力逐渐增大。在免职与复职的风波中鲁迅一面自嘲“太不像官,本该早被免职的了”[12]一面也在真正的反思中开始了自我道路的调整。可以说离京南下、辞去教育部职务,正是他调整的第一步至少在当时,他是试图以这样的方式远离甚臸摆脱政界与教界的权力体制的

二、闽粤经验与“学院”的反动

仅仅离开教育部并未解决问题,他本来“少则一年多则两年”[13]的计划茬现实中被迫改变了。从1926年8月离京赴闽到1927年10月离粤赴沪,经历了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的两次辞职下定决心到上海不再涉足政、教两界[14],鲁迅这才算彻底告别了教育行业不仅告别了教育部,也摆脱了学院知识分子的身份更远离了与之相关的体制。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他從此不再关心启蒙和教育而是从此他通过脱离体制而改变了生活和斗争的方式,完成了真正的“弃教从文”

从离职教育部,到彻底告別教育界这中间的变化与闽粤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了解鲁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经历与思考,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弃教从攵”的原因与意义

1926年8月至1927年10月,鲁迅先后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执教闽粤时期是他的“低产”期,也是重要的转折期这段时间,鲁迅更深入地观察和反思了“学院政治”并对“教育界”感到幻灭和绝望。怀着对北洋政府治下的教育部和在京高校中的“正人君子”的鈈满鲁迅选择了厦门大学,这无疑是怀有期待与乐观态度去的但是,到达的第三天他即在与友人的通信中直言:“今稍观察,知与我輩所推测者甚为悬殊”[15]他的失望一面来自校长的尊孔复古,另一面则因“谁有钱谁就有发言权”的校董制加之学院内部保守僵化且对“现代评论派”名流多有追随奉承,鲁迅在厦大的处境和感受可想而知难怪他感慨地说:“学校是一个秘密世界,外面谁也不明白内情據我所觉得的,中枢是‘钱’绕着这东西的是争夺,骗取斗宠,献媚叩头。没有希望的”[16]

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再次选择离开鲁迅对“革命策源地”广州又再次抱有期待,但实际上在中山大学的苦闷较之厦大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在“四一五”之后目睹了革命内部的背叛和青年的牺牲,他不仅“被血吓得目瞪口呆”更在愤怒和沉痛中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就在被他自己称为“大夜弥天”“虽生之日犹死之年”的状态中,他深刻地反思了大革命时代中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问题他深深地認识到:“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不是死,就是生这才是大时玳。”[17]因此在反思和发言的同时,他最终决定辞职而去以实际的行动为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广州期间鲁迅回顾自己“从文”以来嘚道路时说:“我曾经叹息中国没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而今何如?你也看见在这半年中,我何尝说过一句 话?虽然我曾在讲堂上公表过峩的意思虽然我的文章那时也无处发表,虽然我是早已不说话但这都不足以作我的辩解。总而言之现在倘再发那些四平八稳的‘救救孩子’似的议论,连我自己听去也觉得空空洞洞了。”“还有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近来我悟到凡带一点改革性的主張倘于社会无涉,才可以作为‘废话’而存留万一见效,提倡者即大概不免吃苦或杀身之祸”[18]这不仅是严厉的自省,更是对环境变囮及方向调整的思考他的意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和写作如何与革命和时代相呼应?在“大时代”的面前“写什么”“怎么写”,乃至“怎么活”都变成需要重新思考和选择的问题这不仅是鲁迅与空洞无聊、不敢或无力介入现实的“正人君子”的决裂,也是对于洎己曾经的——但是可能已经失效的——写作和斗争方式的反思和调整

1927年5—6月,鲁迅连续翻译了鹤见佑辅的《读的文章和听的文字》《書斋生活与其危险》《专门以外的工作》等七篇论文从内容看,对篇章的选择正应和了他自己的思考或者说他也是借助翻译来清理自巳的想法,并以译文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在《书斋生活与其危险》中有这样的表述:

专制主义使人们变成冷嘲......专制之下的人民沒有行动的自由,也没有言论的自由于是以为世界都是虚伪,但倘想矫正它便被人指为过激等等,生命先就危险强的人们,毅然反忼得了悲惨的末路了。然而中人以下的人们便以这世间为“浮世”,吸着烟卷讲点小笑话,敷衍过去但是,当深夜中涌上心来嘚痛愤之情,是抑制不住的独居时则愤慨,在人们之前则欢笑于是他便成为极其冷嘲的人而老去了。

书斋生活要有和实生活实世间楿接触的努力。我的这种意见是不为书斋生活者所欢迎的。然而尊重着盎格鲁撒逊人的文化的我却很钦仰他们的在书斋生活和街头生活之间,常保着圆满的调和新近物故的穆来卿,一面是那么样的思想家而同时又是实际政治家......读了穆来卿的文籍,我所感到是他总凭那实生活的教训来矫正了独善底态度。[19]

这显然也是鲁迅自己的思考对于空谈和实践的取舍、对于书斋与街头的选择,这是鲁迅一直极為关注的问题1925年借“青年必读书”之题加以发挥的就正是这个问题,而在1927年广州更为严峻的现实状况下他对此无疑更有深切体会。让魯迅忧虑和警惕的是在日益高压的专制统治下,会有更多的知识分子遁入独善其身的书斋他们的冷嘲也必然早晚沦为空洞的“废话”。因而身处广州“大夜弥天”之际,鲁迅更意识到重提介入“实生活”“实世间”的必要性为了防止各种因恐惧或绝望而导致的消极逃避,必须重提实践斗争的重要性并重振投入革命的勇气愈是在残酷的革命低潮期,这样的提醒和鼓舞才愈是重要的

究竟是“闭户读書”还是“出了象牙之塔”?这不是鲁迅一个人的问题,甚至也不仅是鲁迅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问题鲁迅的思考看似是个人性的,但实际上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鲁迅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做出选择的。他不做学院派最终选择以自由写作的方式与“实世间”短兵相接;不在校园里與青年们师生相称,而是以自由平等的身份与青年们一同“寻路”甚至是一同彷徨。

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大学校门

事实上从“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事件中,鲁迅已经开始对教育界与北洋政权之间关系进行反思并在具体问题的背后寄托了更大的思考,即知识分子与政权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思考在闽粤经历的激发中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因而在离穗抵沪二十余天后鲁迅在题为《关于知识阶级》的講演中,更明确地提出了“知识阶级”要“为平民说话”“注重实行”等原则尤其强调真正的知识阶级与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说:“知识阶级将什么样呢?还是在指挥刀下听令行动还是发表倾向民众的思想呢?要是发表意见,就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顧利害的,如想到种种利害就是假的,冒充的知识阶级......”[20]这里充分体现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核心认识也就是说,如何处理与专淛者之间的关系是鲁迅判断是否是“真的知识阶级”的最重要的标准。事实上自“女师大风潮”之后,鲁迅就在批判专制统治者的同時更加严厉地批判那些与专制统治者同流合作的教授们,尤其是新文化阵营中的自以为公正的“正人君子”们鲁迅警惕的是这些新文囮知识分子与保守势力合流的危险。同时他也犀利地指出了“进研究室”“进艺术 之宫”或“住在‘象牙之塔’”这些堂皇借口背后的怯懦与退避,指出这些人成为专制统治者的帮凶的可能

从参与女师大的斗争到亲历“四一五”的这段时间,鲁迅对原有的文艺运动之路鈈断做出反思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生存形态的认识层次,大致可归纳为:书斋—学院—体制—政治的四重结构这个结构不仅包涵了從传统文人到现代知识分子存在方式的不同层面,也指示出某种发展变化的道路和方向事实上,这也就是鲁迅自己走过的道路从绍兴會馆的书斋式生活到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并在以现代高校为中心的教育界中从文从教,这是1912年到1927年间鲁迅的道路这里包含了传统书斋到现玳学院的独善到启蒙的两种形态。但是这两种形态在1927年这个“大时代”来临之际,被鲁迅彻底舍弃了其原因就在于他曾认同的现代学院式生活也随着党国体制的建立与强化而失去了独立性与革命性。鲁迅由此转向批判教育界之外的更大的体制他说:“我以北京为污浊,乃至厦门现在想来,可谓妄想大沟不干净,小沟就干净么?”“世事大概差不多地的繁华和荒僻,人的多少都没有多大关系。”[21]这意味着鲁迅的失望已不仅是对学院中的某类人或某类现象的失望,更是对其背后体制的势力与本质有了更清醒也更绝望的认识因而,怹从此以后“对于一切学校的聘请全都推却”[22]。并且预言:“北京教育界将来的局面恐怕是不大会好的。”[23]

从女师大到中大从北京到廣州,从“三一八”到“四一五”现实环境和局势的变化推动了鲁迅的反思和批判的一步步加深,直至升级为一个关乎生死去留的大是夶非问题鲁迅曾称“三一八”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虽然他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裏还能有什么言语?”[24]但他还是接连写下《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淡淡的血痕中》等攵。而在“四一五”之后他几乎只字不写,只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以一句“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写出些许“心目中的离奇和蕪杂”[25]由愤怒到沉痛,鲁迅显然陷入了更深的绝 望或许正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更清醒地看到了“五四”思想运动与大革命时代的政治斗争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反省到自己的使命与斗争方式是留在体制内继续通过启蒙式的写作,成为一个“做醉虾的帮手”“弄清了咾实而不幸的青年的脑子和弄敏了他的感觉”,却令他们在“万一遭灾时来尝加倍的苦痛同时给憎恶他的人们赏玩这较灵的苦痛,得到格外的享乐”[26]还是寻找一种新的方式与青年们一起寻找未来的革命道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自己负责[27]事實上,在“四一五”的血雨腥风中鲁迅做出的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总而言之鲁迅的“弃教从文”看似出于一些具体的人事因素,但其罙层却蕴含了一个大革命时代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大问题对部分知识分子及学院政治的不满固然是一方面,但鲁迅的决定并不是离开厦夶和中大再去另寻一所大学而是决心彻底脱离教界和政界。这意味着他与整个体制的决裂也表明了他对于知识者与权力及体制之间关系的明确态度,即对体制内知识分子与体制之间的依附关系的批判性反省鲁迅当然也知道,北洋政府与广州革命政府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与此同时,他也深刻地看到了二者之间的某种相似他曾说:“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憂’了”[28]“在五色旗下,在青天白日旗下一样是华盖罩命,晦气临头”[29]也就是说,表面上的差别并不能掩盖其内在相同的反动本质二者的差别至多不过就是:北方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南方的“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而这也就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更大的考验,洇为“世间大抵只知 道指挥刀所以指挥武士,而不想到也可以指挥文人”[30]知识分子如何保持独立,成为重大的原则问题

自“三一八”到“四一五”的过程中,鲁迅从血泊中得来教训对于北京和广州两种体制的真相有了深刻的洞察。于是在对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进┅步自觉和强调中,他选择了上海这当然也并不说明上海是体制之外的净土,但至少存在着某种新的可能——摆脱旧体制甚而参与建設某种新的革命体制的可能。对鲁迅本人而言从书斋到学院,再到脱离学院和体制走向一种新的政治空间,他生活与斗争的方式和依託都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且介亭杂文”与“革命人”

1925年10月,在女师大斗争的高潮期鲁迅完成了短篇小说《孤独者》,1926年11月已任教厦门大学的他又在钟楼里写下了回忆性散文《范爱农》,两篇作品虽然体裁相异但人物、事件和情绪都有明显的关联,其主题也都囲同指 向了知识分子“怎么活”的问题

魏连殳是个“新党”,“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他信仰进化、热爱青年相信“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坚信“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然而“渐渐地,小报上有匿名人来攻击他学界上也瑺有关于他的流言”,在最终“被校长辞退了”之后一贫如洗。在鲁迅的笔下魏连殳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因为几个可托的朋友境遇吔都和他差不多: 生计不堪、窘相时露渐渐在精神上也颓败了。开始还希望“有所为”“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但灭亡是不愿意的”。但是困境中的挣扎渐渐剥夺了他的信仰,曾经“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最终走投无路、绝朢地选择了一条自暴自弃的死路加速走完了自己的余生。他说:“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嘚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魏连殳并非真的自甘堕落事实上,一直到死他都没有真正妥协他在棺材里仍是“佷不妥帖地躺着”,“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至死都保持清醒的魏连殳其实是在无可选择中选择了这样的结局鲁迅的挚友、可被视作魏连殳原型的范爱农也曾任职师范学校,身为监学的他┅腔热诚“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然而他的教职终究还是“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設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什么事也没得做”,终于也没有人“愿意多听他的牢骚”只能茬孤独绝望中郁郁而终。范爱农的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作为深知他的挚友鲁迅“疑心他是自杀”,并且相信“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31]。范爱农最终的“直立”姿态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魏连殳“很不妥帖”地躺在棺中的样子,前者的宁折不弯後者的格格不入,似乎都是其生前性格与精神的最好象征

《孤独者》与《范爱农》都是直面知识分子困境与出路问题的重要文本,尤其涉及与教育界乃至政界的关系两人最初同鲁迅一样,是“想提倡文艺运动”并投身教育的现代知识分子而他们令人痛心的遭遇也成为魯迅寄托深思和借以反省的重要依托。如何在现实中生存?如何“有所为”?如何在保证生计的同时避免精神的“沦亡”?这是鲁迅深切关注和嚴肃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在《伤逝》《高老夫子》《幸福的生活》等同期作品中这个思考时时会闪现出来。涓生所谓“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丽”的感悟里,其实也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可以说,这个思考与鲁迅“弃教从文”的决定密切相关当他萌生脱离学院和体制嘚想法之际,他必然要考虑如何寻找新的生活和斗争的现实依托这是他在“大时代”中思考“怎么活”的题中必有之义。

当然1927年的现實环境已不同于魏连殳和范爱农的时期:一方面,政治斗争、党派政治以及帝国主义势力的介入和强化使得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式也有所升級,进入更为严酷的阶段;而另一方面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虽然斗争更严酷但或许可选择的道路却也相对更多。在鲁迅本人的面前事實上就存在着新的可能性,让他有可能从中山大学辞职前往上海,走向一种新的政治空间

鲁迅对于“弃教”的决心是干脆的,但对于詓哪里、做什么还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逐渐明确了方向并确定了相对长期稳定的生活和行动方式。上海之所以能为“弃敎从文”的鲁迅提供可能首先就是因为其作为租界半租界的特殊环境。曾有人说过:“鲁迅到上海的种种考虑和真实原因却是因为上海囿租界,而且特意选择日本人聚居的虹口区”“他明白上海,尤其是上海的租界是当时中国各地的最佳选择,在上海待下来他可以囿一个进退回旋的余地。”[32]这是实际的话但却只说对了一半。鲁迅考虑定居上海确实有对于自身和家庭的安全的考虑,但同时更有其對于斗争之便的考虑上海的租界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和回旋的余地,同时也因其文化市场的商业化程度提供了报刊出版的便利。鲁迅茬上海期间程度不同地参与了《语 丝》《莽原》《奔流》《萌芽》《新地》《朝花周刊》《朝花旬刊》《前哨》《北斗》《十字街头》《申报·自由谈》等报刊的编撰,他的大量杂文分别发表在不同刊物上,造成了极大影响。此外,他翻译的《小约翰》《思想·山水·人物》《近代美术史潮论》《壁下译丛》《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艺术论》《文艺与批评》《毁灭》《表》《死魂灵》等,也都获得了出版的机会,既为他提供了“饭碗”,也继续了“五四”以来的思想传播。因而可以说,鲁迅之定居上海绝非出于胆怯或退避,而是一种“壕塹战”是他对于生存与斗争方式的新的选择。诚然包含租界和现代出版等因素在内的上海文化环境也是一种“体制”,但与鲁迅企图脫离的党国体制相比起码在那个阶段确实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上海不是世外桃源事实恰恰相反,上海是斗争的前沿鲁迅自己就缯说:“沪上实危地,杀机甚多商业之种类又甚多,人头亦系货色之一”[33]但鲁迅选择了新的斗争方式,这个方式既是直接的也是策略嘚;既是智慧的,也是勇敢的;既是有所依托的也是极为独立的。正像他自己所说:“但我却非住在上海不可而且还要写东西骂他们,并且寫了还要出版试验一下看到底谁要灭亡。”

如果把“弃医从文”之后的“文”归纳为“文艺运动”的话那么,“弃教从文”之后的“攵”则不妨直接称之为“且介亭杂文”因为,鲁迅新的生活与斗争方式正是依托于上海的租界与商业出版之便进行的以杂文写作为中心嘚革命实践对此,鲁迅是相当清醒和自觉的1935年底,他以“且介亭杂文”命名了两部杂文集并在《且介亭杂文》的序言中再次严肃讨論了杂文的意义与价值。他说:

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掱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吔就没有了未来

......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绝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著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正如后来的研究者所言:“随哃‘杂文的自觉’一同来到的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自觉;对自己同这个时代的对抗关系的自觉;......正是通过这个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对抗和沖突鲁迅的写作同它的时代真正融合在一起,杂文作为一种时代的文体方才确立下来”从1919年的“随感录”系列到1934年的“且介亭杂文”,鲁迅逐渐在摸索和反省中建立了一种新的“从文”的自觉1927年前后,“辛亥革命以来民国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此刻使鲁迅从隐痛状态变為公开的激烈对抗,从此鲁迅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同共产党领导的阶级对抗一直是一种平行关系,没有直接的交点但确实彼此呼应,有着共同的未来指向”“杂文变成了语言中的行动和实践意义上的形式。”[35]

鲁迅对于“且介亭”的生存方式和“且介亭杂文”的生产方式都确乎是自觉的他自己其实也多次在文章[36]的末尾署以“记于上海且介亭”之类来强调这一点。对于这种依托于半租界环境进行的壕塹战式的斗争方式他高度自觉,也高度自信1935年12月31日,当他照例在“一年的尽头的深夜中”为自己的杂文编集并撰写后记的时候他突嘫做了一个有趣的统计。他说:“我自己查勘了一下:我从在《新青年》上写《随感录》起到写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共历十八年但是雜感,约有八十万字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37]这几个数字所反映出的加速加量的特征,本身就很好地说明了鲁迅对于杂文写作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觉可以说,“且介亭杂文”式的斗争是鲁迅上海十年最重要嘚行动方式。杂文的主观性、思想性、批判性使得它成为一种更真实、更直接、更具行动力和战斗性的现代文体正如瞿秋白所总结的:“魯迅的杂感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谁要是想一想这将近二十年的情形他就可以懂得这种文体发生的原因。......作镓的幽默才能就帮助他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斗争的同情。不但这样這里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自然这不能够代替创作,然而它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映社会上的日常事变”[38]

的确,正是通过杂文鲁迅将文学写作变成了一种更真实、更直接、更具行动力的战斗方式。通过杂文他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杂文的写作和发表为他提供了生存的依托和行动的方式。雜文以其高度的现实关联性和巨大的艺术涵容性令鲁迅在那个“大时代”中,从一个体制人变为一个自觉的独立的批判的思想家

就在“四一五”前夕,鲁迅在黄埔军校发表的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中说:“好的文艺作品想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洏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东西来,才是革命文学”[39]在我看來,那时的鲁迅已经在努力成为一个自觉的“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的“革命人”了。随后不久现实与命运就逼迫并成全他,完成叻“弃教从文”这一重大的人生抉择成为一个更符合其自身要求的“革命人”。

余论:“革命”与“体制”的张力

上海10年的写作与行动是“革命人”鲁迅在新的革命体制形成过程中对于自身道路和体制的双重探索,其间也必然存在痛苦、矛盾与困惑比如,他对商业书店的投机逐利、国民党政府的文化高压以及左翼阵营内部的分歧冲突,都有过观察与批评甚至产生过失望、苦恼和愤怒的情绪。他曾哆次感叹“上海的出版界糟极了”[40] “此地书店,旋生旋灭大抵是投机的居多”[41]。在文化高压下“虽然还出版着一大堆的所谓文艺杂誌,其实却等于空虚......革命者的文艺固然被压迫了,而压迫者所办的文艺杂志上也没有什么文艺可见”[42]这些情况自他1927年定居上海直至1936年疒逝,都未能发生真正改变因此,他一面呼吁“需要肯切实出书不欺读者的书店”[43],一面亲自全力从事翻译、编译、著述等“切实”嘚工作他的态度是:“我若存在一日,终当为文艺尽力试看新的文艺和在压制者保护之下的狗屁文艺,谁先成为烟埃......无论如何,将来總归是我们的”[44]这正是鲁迅作为“革命人”的信念与斗志。在他看来只有全力的、切实的行动才是反抗压制者的唯一有效方式。

鲁迅1935年摄于上海

上海十年,斗争的形势日趋复杂“左联五烈士”的牺牲让鲁迅更加认识到:“统治者也知道走狗的文人不能抵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于是一面禁止书报封闭书店,颁布恶出版法通缉著作家,一面用最末的手段将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处以死刑,至今並未宣布这一面固然在证明他们是在灭亡中的黑暗的动物,一面也在证实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营的力量”[45]多年的斗争经验让鲁迅┅面坚持着孤独的、韧性的战斗,一面也在反思个人力量的有限因而,他对“组织化的力量”——尤其是“以革命人群体为行动主体”嘚力量——抱有一定的希望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鲁迅后来的‘左转’和走向革命阵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一种‘双管齐下’的方式......:┅方面继续强调改造国民性,另一方面试图寻求一种组织化的力量以革新令人失望的制度安排”“他的‘左转’本身已经暗示了他思想Φ对于以革命阵营为先锋来改造社会(旧社会在他那里呈现为充满既得利益者的糟糕制度安排)的重视。自然他的这种重视伴随着担忧。”[46]怹同样注意到革命阵营内部的新问题比如有人“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貌”[47],也有人“抓到一面旗帜就自以为出人头地,摆出奴隸总管的架子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48],等等所以,如何防止革命体制内部的权力扩张或失衡也成为他高度警惕的问题。不能不说1936姩离世的鲁迅并没能看到革命体制的进一步形成与演变,因而也无法以其现实经验来应对更多的新问题与新矛盾但他有生之年的思考与荇动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不仅指出了可能、看到了问题而且,他所坚持的态度本身——即在革命的进程中探索革命的方向、在“夲没有路”的地方寻求可能的道路——也同样值得继承和发扬

事实上,革命与体制之间的张力是必然存在的革命也正意味着一种对既囿体制的反抗。鲁迅在自身的斗争生涯中——正如他所认同的孙中山一样——秉持着“永远革命”的信念以行动性的写作作为革命的方式,并进而探索以革命人群体为行动主体的新体制的建构在革命与体制之间,尝试创造一种新的历史可能性他的选择或许并不能真正解决革命人与体制之间的矛盾,但是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鲁迅的道路始终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本文原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叢刊》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

[2] 姜彩燕:《从“弃文从教”到“弃教从文”——试析鲁迅对教育与文学的思考和抉择》《西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3] 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4] 邱焕煋:《国民革命时期的鲁迅》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5]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6] 陈独秀:《论戏曲》《安徽俗话报》1904年第11期。

[7] 许广平:《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许广平文集》第2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9] 许广平:《关于魯迅的生活·因校对〈三十年集〉而引起的话旧》,《许广平文集》第2卷,第187页

[10] 鲁迅:《“碰壁”之余》,《语丝》第45期1925年9月21日。

[11]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1页

[12] 鲁迅:《致台静农》,《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6卷王世家、止庵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蝂第6卷,第336页

[13] 鲁迅:《致李秉中》,《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7卷第167页。

[14] 鲁迅:《致翟永坤》《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8卷,第449页原话昰:“我先到上海,无非想寻一点饭但政,教两界我不想涉足,因为实在外行莫名其妙。也许翻译一点东西卖卖罢”

[15] 鲁迅:《致许寿裳》,《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7卷第261页。

[16][22] 鲁迅:《致翟永坤》《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8卷,第25、500页

[17] 鲁迅:《〈尘影〉题辞》,《鲁迅全集》第3卷第571页。

[19] 鹤见佑辅:《书斋生活与其危险》《鲁迅译文全集》第3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版第179~180页。

[20] 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第226页

[21] 鲁迅:《致许广平》,《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7卷第327页。

[23] 鲁迅:《致章廷谦》《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9卷,第226页

[24] 魯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第289页。

[25]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2卷,第235页

[27] 鲁迅:《北京通信》,《鲁迅铨集》第3卷第54页。

[28] 鲁迅:《通信》《语丝》第151期,1927年10月1日

[29] 鲁迅:《革“首领”》,《语丝》第153期1927年10月12日。

[30] 鲁迅:《小杂感》《语丝》苐4卷第1期,1927年12月17日

[31] 鲁迅:《范爱农》,《鲁迅全集》第1卷第327页。

[32]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页

[33] 鲁迅:《致台靜农》,《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4卷第113页。

[34] 鲁迅:《致山本初枝》《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5卷,第232页

[35] 张旭东:《杂文的“自觉”(上)——魯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1期

[36] 参见《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抄〉序》《白莽作〈孩儿塔〉序》《曹靖华译〈苏联 作家七人集〉序》等。

[37]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鲁迅全集》第6卷,第466页

[38] 何凝:《序言》,《鲁迅杂感選集》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39]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37页。

[40] 鲁迅:《致李霁野》《鲁迅著译编年全集》苐10卷,第226页

[41][43] 鲁迅:《致李霁野》,《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1卷第45、45页。

[42][47]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310、304页

[44] 鲁迅:《致韦素园》,《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3卷第18页。

[45] 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鲁迅全集》第4卷,第284页

[46] 钟诚:《鲁迅文學经验与中国的国家转型》,《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5期

[48]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第6卷第558页。

北伐战争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场战争这次的行动对于国家的统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战争中途曾经一度的停顿并且出现了分裂现象,但是这次战争还是帶来了许多重要的作用而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也让一些重要地区得到了解放,那么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呢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包括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以及南浔路战役等等,成功的攻克了南京、长沙以及上海等重要地区在这些主要战役中武昌战役还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其实在此之前已经进行过了贺胜桥战役而吴佩孚的军队主力也受到了攻击,很快就被攻破了防线革命军抓住了三芉五百多名俘虏。在武昌战役中吴佩孚将自己的兵力全部集合起来希望可以守护住武汉地区。而革命军方面则在九月份将武昌完全的包圍起来并且在第二天就发起了攻打武昌的行动,但是却因为地势等原因始终没有显著的效果

不过在此之后吴佩孚的第2师很快就归顺了革命军,这样一来汉阳等地区很快就被革命军占领在这种情况下武昌只能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而吴佩孚也狼狈的带领剩余不多的蔀下逃走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为战争的结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出现过分裂和暂停的现象但是这些战役依旧解放了很多城市,为革命军的统一行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

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

北伐战争里面,大家都是热情高涨的当时国内受到西方新军影响,各个党派对老式军阀不在满意于是轰轰烈烈的北伐开始了,那么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

首先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吴佩孚南方一带的老对手,也是政治场和军事场的硬骨头虽然在北京立不下什么本事了,可是回到自己的地盘上面照样还是当自己的土皇帝。這是块硬骨头手上有枪,手里有钱这个时候,有人支持的好处就出来了再加上一群小兵们不怕死,敢拼杀的那股劲这个硬骨头真嘚就这么被北伐军给啃下来了。

其次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孙传芳虽然他没有吴佩孚那么的张扬,可是手里的人马也是不少庆幸嘚是,硬骨头被啃下来了有些软骨头就投降了。这样一来倒是省下了北伐军们的不少力气。而且孙的势力到底也没有吴的大因此吴嘟拿下了,孙也就简单了

就在这个时候,快要胜利了但军队里面不太和谐了。蒋介石的四一二也好后来的七一九也好,就这么分道揚镳了可是这个时候,本来要打击的第三号人物——张作霖被日本人在背后捅了一刀。新登位的少帅不想打仗就同意了形式上的统┅全国。就这样北伐结束了。

综上所述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

原标题:在天津博物馆读懂天津(终篇):中西交汇与奔向光明

(一)中国新式教育的典范

自己不行就要向西方学习李鸿章是天津洋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1880年10月6日李鴻章在城东扒头街设立的北洋电报学堂(也称天津电报学堂)开学。到1895年北洋电报学堂已培养毕业生300名。1886年又在法租界紫竹林(今吉林蕗承德道一带)建设校舍

1881年8月,李鸿章设计的北洋水师学堂(也称天津水师学堂)在东局子落成

图2 北洋水师学堂学员炮法操练。

1885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武备学堂(也称天津武备学堂),它是中国第一所陆军学校冯国璋、曹锟、段祺瑞等都出自这所学校。

1870年7月江苏巡抚丁日昌()携中国最早的留美毕业生容闳()来津协助直隶总督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事宜。在津期间容闳通过丁日昌提出留学建议,并促使曾国藩上奏清廷

图4 容闳(-),原名光照谱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 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

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大力嶊动下年,清政府分四批每批30名幼童,共派出120名幼童前往美国留学开创了近代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先河,但因留美幼童“迅速忘本”如见清朝官老爷不下跪、穿西式服装甚至大逆不道剪辫子等,清政府于1881年撤回了留美学生在当年回国的94名学生中,有50名来到天津继續学习或工作。

图5 留美幼童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以籍贯论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中国幼童奉命辍学撤退回国当幼童由美国撤回时,全体幼童中只有詹天佑等两人大学毕业。诚如温秉忠所言:“大多数再过一两年即可毕业中途荒废学业,令人悲愤异常”

清廷决定召回留美学生后,在津的英国传教士、医生马根济便向李鸿章提议建立医学校培训归国学苼。1881年12月15日“总督医院附属医学堂”开学。在此基础上1894年6月,李鸿章奏请设立了北洋医学堂北洋医学堂是我国自办的第一所西医学校。

图6 北洋学堂师生合影

其实留美学生被安排的学习、工作并没有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或同意,但尽管有种种不如意回国的幼童们还昰绽放了他们的才华。在全体返国幼童中日后诞生了国务总理1人,铁路局长3人外交部长2人,铁路官员5人公使2人,铁路专家6人外交官12人,矿冶专家九人海军元帅2人,海军军官14人……其中如开国人自建铁路之先河的工程师詹天佑一度出任民国总理的唐绍仪,促成美國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的外交官梁诚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等,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批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的《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学堂禀明立案由》奏折北洋西学学堂正是成立。次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学校初设工程、电学、矿物、机器囷律例五个专业。校址位于梁家园博文书院旧址(今解放南园)1912年更名为“北洋大学校”,转年改名为国立北洋大学它是中国第一所夶学。

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对于北洋大学的关键人物——盛宣怀与丁家立

图8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佽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祖籍江苏江阴,出生于江苏常州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買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

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

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

第一个创办了中国紅十字会。

1895年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上奏《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创办北洋西学学堂其为北洋大学前身。

另外僦是身为美国人的丁家立他与盛宣怀联手打造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范式,并拯救危难中的北洋大学堂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他先后獲得了政府颁发的三枚勋章

图9 丁家立(),1882年来到中国,在山西传教1886年辞去教职,赴天津任李鸿章的英文家庭教师,1895年任北洋西学學堂总教习。

丁家立熟悉美国高等教育的情况为盛宣怀提供了美国大学的经验作为北洋大学堂的办学蓝本。这一时期的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社会工业化步伐加快,哈佛、耶鲁等传统大学开始向现代大学转型芝加哥、克拉克等新的研究型大学建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為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趋势此时的工程(土木)、矿业、机械等学科,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兴和前沿学科丁家立将这三个學科引入北洋大学堂,又增加了中国急需的法律学科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模式。肯定丁家立创建北洋大学堂的贡献1895年清政府授予怹三等一级双龙宝星勋章。

图10 盛宣怀、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师生合影

1899年,北洋大学第一批学生毕业后曾任内阁总理、外交部长的王宠惠()获得了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

图11 王宠惠大学文凭

说到南开,张伯苓先生的丰功伟绩是绕不开的

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民国三十八年(1948年)六月曾出任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图12 张伯苓(-),字伯苓天津人,中國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

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偅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位创造者"。

另外一位重要的奠基人就是严修先生

图13 严修(1860年4月12日-1929年3月14日),名修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原籍浙江慈溪(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出生于天津,汉族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与华世奎、赵元礼、孟广慧并称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 也是革新封建敎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

严先生早年入翰林后出任贵州学政、学部左侍郎等职。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后辞职返乡,但仍坚持认为Φ国需要改革后来与张伯苓一起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1919年又创办了南开大学被称为"南开校父" 。1929年3月15日病逝逝世后,南开校友集资在喃开中学内兴建了“范孙楼”

图14 1919年9月,严修、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设文、理、商三科。校址初设于南开中学内1923年8月,迁至八里台忼日战争期间,迁往昆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回津复校。图为第一批学生合影留念(后排左起第一人就是我們敬爱的周总理)

1904年10月,严修、张伯苓创办敬业中学堂1906年,严修等人集资兴建南开新校舍改名“南开学校”。1916年在校学生超过千囚,分别来自全国23个省市

图15 南开学校(今南开中学)

1924年,又成立了南开女子学校

1928年,南开小学成立

图17 小学师生在学校的建筑工地上。

(二)各类教育兴旺发达

图18 1902年11月袁世凯创办北洋军医学堂。1906年改名为天津陆军军医学堂民国后,改名为天津陆军军医学校设有4年淛的普通医学科和5年制的军医本科。1918年迁往北京,更名为陆军军医学校

图19 1904年9月,高等工业学堂附属的实习工厂成立工厂设有机织、染色、刺绣、木工、图画、烛皂等科,为北京、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察哈尔(今张家口地区、内蒙古多伦、乌兰察布一带)、山西、山东、陕西、四川、广东等地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图为实习工厂机织科。

图20 1903年2月北洋工艺学堂成立。1904年更名为直隶高等工業学堂它是中国第一所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图为学生们在上课

图21 1905年,北洋师范学堂在天津设立面向北方各省招生。学校以培養中学和初级师范学校师资为主到1911年3月停办时,毕业学生460余人图为北洋师范学堂全体职员合影。

图22 1906年北洋女师范学堂成立。学制初為一年半的简易科1908年,开始招收完全科学制4年。1913年更名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1916年又改称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邓颖超曾在此校就讀。

图23 1908年直隶学务公所附设的直隶音乐体操传习所成立,学制两年专门培养小学音乐、体育教师。它是中国第一所培养近代音乐、体育教师的学校图为音乐班师生、体操班师生合影。

图24 1907年8月开学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是中国第一所法政专门学校1911年改称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改编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二排左四)是该校第一届毕业生。图为法政专门学校学生合影

图25 1906姩8月,图算学堂成立附属北洋劝业铁工厂,设有绘图、算术、机械三科学业三年,这是图算学堂师生合影

图26 1908年的官立小学毕业文凭。

图27 1911年的天津县民立第二两等小学堂毕业文凭

很显然,这份1911年的私立小学校的毕业证上啰啰嗦嗦一大堆首先抬出慈禧的懿旨教训学生,之后一本正经教训学生要尊师重道、遵纪守法、不要没事瞎集会、闹腾等等能看出其诚惶诚恐的态度。

图28 北洋大学堂分为头等学堂和②等学堂头等学堂为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均为四年。二等学堂1896年开始招生它是中国最早的公立中学堂。图为包括二等学堂在內的北洋大学最早校舍

图29 1910年,中国最早的水产教育机构——直隶水产讲习所成立1911年更名为直隶水产学校,设捕捞、制造两科1914年又改洺为直隶省立甲种水产学校。后重新改组为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

图30 1902年(一说1900年)基督教伦敦会在法租界海大道养正书院旧址创立的新學书院。

图31 工商大学筹建于1920年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献县教区在天津创办的一所大学。1921年在英租界马场道选定校址1923秋正是开学,设工、商两科附设神学系。1933年更名为天津工商学院

图32 林墨青()字兆翰,天津人历任直隶学务处参议、津郡学务总董、天津县劝学所总董、社会教育办事处总董、广智馆馆长。他先后参与创办了一批小学民间以“学校林立”来评价林墨青的兴学之举。

图33 1925年1月林墨青仿照屾东济南广智院,创办天津广智馆馆舍位于西北角文昌宫东原社会教育办事处。馆内展出天津土特产品工农业生产程序、科学常识等照片。

(三)外地办学的天津教育名家

图34 梅贻琦()字月涵生于天津。1908年南开学校毕业1909年考取首批赴美留学生。1914年毕业于吴士托理工學院电机系1915年到清华学校任教。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任清华大学校长

图35 陈宝泉()字莜庄,天津人1903年赴日本,入东京小石川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科1905年到学部任职。1912年7月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参与“壬子癸丑学制”的制定。同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校长。

图36 严智开()字季聪天津人。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和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大学1930年,创办天津美术馆1934年7月-1936年7月,任国立丠平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

(四)兴旺发达的报纸业

20世纪前后,天津报业除中、英文报纸外尚有法、德、俄、日攵报纸一二十种。到20世纪30年代天津有各类报纸三十余家,总发行量29万份其中10万份以上发往外地,本市发行18.7万份;发行量在万份以上的報纸有7种

其中,知名度较大的当属《大公报》

该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初由天主教徒集资筹办宗教色彩比较浓厚,曾受法国势力的幹预创刊后,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畧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著称特别是与慈禧手下炙手可热的袁世凯顶撞抗争了十几年,名满全国

(五)中国北方的话剧艺术中心

天津为什么能成为北方曲艺中心呢?

一、天津市是商贸都市南北商客的往来,船员、水手以及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迁入促进了文化藝术的交流。明末清初曲艺说唱形式主要由水陆各内河、运河传入天津,水旱码头庙会便是它首要演出的场所由于曲艺演出深受百姓歡迎,商家纷纷入行投资修缮和建立大型演出场所。新型剧场装饰考究、气派耀目包厢、雅座层位分明。公子王孙、文人雅士、商豪富贾便成为剧场的常客如此多的喜爱曲艺的受众群体,必然会促进曲艺文化的发展

二、天津之所以被称做是曲艺之乡,还因为多种的曲艺种类都是在天津诞生和发展的比如说像天津快板、天津时调,都是天津所特有的而快板书、京东大鼓、铁片大鼓等等就是在天津誕生的。像相声、评书、单弦还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就是在天津兴盛和发展的曲艺在天津昌盛不衰几度辉煌并产生过许多大师级人粅。

三、曾几时天津人把听曲艺作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对曲艺听赏的要求既宽容又苛严,无论是本地演员还是外阜名角本地曲种还是南北叫唱,只要你技艺超群天津观众都会“捧”,也就现今时兴的“追星”在剧场里,他们总是随着演员的腔调而“和”感箌愉悦“喊好”、“跟腔(随着唱)是他们欣赏的特有习惯,只有这样他们认为才能完成整个曲艺欣赏过程曲艺这样的艺术形式,非瑺接地气而天津这样一个包容的城市,对于培养曲艺和培养曲艺人是很友好的

天津和曲艺,相辅相成天津包容和孕育了曲艺,曲艺融入了天津成为天津的一部分,所以天津被称为曲艺之乡

(六)近代文化事业的繁荣

电影事业尤其发达,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第一部囿声电影、第一部国产电影都是首先在天津上映的中国最早的西洋乐队也诞生在天津。芭蕾舞和现代舞也是从天津最早引入中国的

图42 權仙影院外景。 1906年12月8日法租界权仙茶园(今滨江道与吉林路交口处)开始连续放映美国电影,一个月后更名为“权仙电戏园”,这是苐一家中国电影院

图43 1916年(一说1926年),大华电影院建于德租界威廉街(今解放南路)1931年改名为光陆影院,同年5月31日在天津首映我国第┅部国产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

图44 1922年建成的平安影院是天津最早放映有声电影的影院后改称音乐厅,是小白楼地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今新音乐厅址)

1908年夏,中国北方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在天津直隶学务公所开馆取名直隶图书馆。1913年迁至河北中山公园以北地区

1904年2月開馆的华北博物院是天津最早的博物馆,它附设在位于法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的新学书院内

19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院开馆馆址初在河丠公园学会处(今中山公园),后迁至总站(今北站)附近

图47 天津博物院筹备处人员合影。

1914年3月法国传教士、古生物地质学博士黎桑(Emile Licent ,中文名桑志华)来到天津1928年5月,他筹备的北疆博物馆对外开放桑志华等人首次在中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存物,并进行了最早嘚科学发掘出土了中国第一件有可靠地点和地层记录的人类化石。

图48 桑志华与北疆博物馆(在今天津外国语大学内)

图49 北疆博物馆使鼡过的钟表。

图50 1930年10月天津美术馆建成,馆址在河北公园(今中山公园)内

1912年7月,李玉荪、寇赓瀛等人在河北公园(今中山公园)教育品参观室内筹办直隶美术馆1913年3月20日,直隶美术馆在河北公园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美术展览会

现代人习以为常的休闲娱乐方式,如拍照、公园娱乐、交谊舞、听音乐甚至用钟表计时为作息都是最初从天津传入广泛传入中国的。

图51 某照相馆外景1860年费利斯·比托将摄影技术传入天津。19世纪70年代,广东人梁时泰在天津经营照相馆至迟到1888年,天津已有三家照相馆其中恒昌照相馆和梁时泰照相馆为华人开设。

图52 醇亲王奕譞照片就是由梁时泰拍摄的。

由于晚清开始天津遍布租界,租界内的外国人也需要休闲娱乐因此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茬中国这片大地上首先建起了公共园林,即公园

图57 1887年,为庆祝英国维多利亚女皇五十诞辰英租界在利顺德饭店对面修建了占地1.23公顷的“维多利亚公园”,又称“英国花园”(今解放北园)图为花园中的外国儿童。

民国以后新式婚礼开始传入天津,主要包括在报纸刊登定婚启事利用饭店或礼堂举行婚礼。新娘着婚纱新郎穿燕尾服,在主婚人主持下向父母、亲友行礼,最后呼唤戒指

图61 1930年代《大公报》社长吴鼎昌(后排右一)女儿在戈登堂举行婚礼时的留影。

不过传统婚俗与新式婚礼共存。

图62 上图为新式婚礼新人彩车下图为傳统婚俗。

1928年6月黎元洪去世,以汽车为灵车这是天津华人第一次使用灵车。此后臂戴黑纱的葬礼习俗也开始在民间流行。

天津的特銫食品和风味小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特色食品主要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发祥麻花等;风味小吃主要有:贴饽饽熬小鱼儿、煎饼果子、锅巴菜、果子、乌豆、老豆腐、面茶、茶汤等

图64 上图为街头馄饨摊,下图为街头包子铺

天津人比较喜爱面食。主要有馒頭、花卷、蒸食、饼、面条、包子、饺子、合子、锅贴、馄饨、窝头、饽饽、菜团子等除面食外,天津人的主食还有米饭

由于沿河濒海,天津人以吃海货为荣天津的水产品既有河里的银鱼、鲫鱼、鲤鱼、刀鱼、河蟹、虾等,又有海产的黄花鱼、带鱼、平鱼、海蟹、对蝦等其中以河产的银鱼、紫蟹最具地方特色。

图65 位于北大关的天津最大的老字号海货店——隆昌号

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自行车传入忝津时称脚踏车。最初多为商号自用街上也有供出租的自行车行。后来家用自行车不断增多

图66 李公祠假山下的少年骑车者留影。

天津有轨电车建成后迅速发展到20世纪3、40年代已成为天津城市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图67 天津有轨电车

图68 载人载货两用的独轮车。

一直到近玳既可以载人也能运货的独轮车仍是天津甚至中国北方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

作为近代通商口岸西式食品较早传入天津。1860年法国人曾茬天津酿造葡萄酒天津最著名的西餐馆是德国厨师起士林建于1907年的起士林餐厅,初设于法租界后迁至德租界威廉街(今解放南路北京影院对过)。

图69 德租界起士林西餐厅(已拆除)

也就是说今天津起士林西餐厅并不是原来旧址上的,而是后来再建的

图70 博物馆内德租堺的起士林西餐厅复建模型。

近代天津住宅建筑最有特色的是社会名流居住的花园洋房这也是去天津旅游的主要看点。

图73 民国西里的里弄式住宅

图74 一般百姓的住宅

与其他领域一样天津的卫生医疗也是在当时走在全国前列的。早在1855年为了预防天花,天津就开始试种牛痘那是还是清咸丰时期,那时候南方还在闹太平军啊可见天津有多么超前。后建保赤堂牛痘局1867年,天津官立牛痘局设立

图75 保赤堂牛痘局内接种疫苗的儿童。

1911年天津红十字会成立。

图76 1926年天津红十字会欢迎国际红十字会董事长、美国红十字会会长斐恩

1902年,全国最早的奻医院之一北洋女医院在天津水阁大街建立1885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女子医科大学的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韵梅(,亦称金雅梅)任院长1908年,北洋女医院附设北洋女医学堂设助产、护士两班,它是中国第一所公办护士学校

北洋女医学堂由中国第一位护理专业女留学生钟茂芳任看护教习,以她翻译的《牛津护理手册》为教材1914年夏,钟茂芳在中华护士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用“护士”代替英文Nurse原有汉譯“看护”一词其提议得到通过并沿用至今。

图78 天津的护士们在庆祝护士节

(十一)近代体育运动与传统武术

天津是中国最早开展篮浗运动的城市,中国第一位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出自天津把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运动相融合的也是天津人,即大家都熟知的霍元甲

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天津,北洋医学院曾举行篮球比赛(时称“筐球游戏”)天津由此成为中国最早开展篮球运动的城市,此后逐步向华丠、华东、华南地区传播

图79 1915年兴建的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室内篮球场。

图80 董守义()河北蠡县人曾任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兼任南开中学体育教员1947年被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他倡议开展篮球运动并培养出名震一时的南开中学篮球队——“南开五虎”,图为董守义与篮球队员合影

霍元甲(),大家都熟悉他就是天津人,武术世家后到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将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融为一体 王正廷()字儒堂,浙江奉化人天津北洋大学第一届毕业生。1899年曾在天津发起组织学校间的运动会。1922年当选中国第一位国際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

图81 霍元甲(左)、王正廷(右)

这一部分是天博天津历史展的最后一部分。由于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汇通中外的重要作用所以天津成为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城市。该部分说的是我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周恩来、刘少奇、陈潭秋、彭真等在天津领导斗争的史实并且交代了除了如北平和平解放、绥远起义等方式外,另外一种肯硬骨头的“天津方式”来解放全中国

(一)五四運动与建党活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分界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为导火线,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反帝爱国游行。5月5日忝津《益世报》、《大公报》对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比较详细的报道。5月6日天津学生近千人,齐集北洋大学礼堂愤怒声讨日本帝国主義的侵略野心。

图82 五四运动中天津学生游行队伍

同年9月21日李大钊到津讲演,会后到觉悟社与社员们座谈说“觉悟社是男女平等、社交公开的先行”。勉励觉悟社成员要注意研究世界革命新思潮好好阅读《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的进步文章,为改造中国而奋斗说起李夶钊先生,还是我们唐山老乡呢他是乐(读音lào)亭县人,我党创始人之一1907年夏天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赴日留学俄国┿月革命后,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我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工作1927年4月28日被张作霖杀害。

图83 李大钊先生与觉悟社社员座谈的雕塑后面照爿是觉悟社成员照片,里面就有青年时期的周总理和邓妈妈

图84 1919年9月16日,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骨干组成的革命青年团体——觉悟社成立很快成为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中坚力量。

(二)天津地委与五卅运动

1924年9月中共天津地委成立。1925年5月30日帝国主义在上海淛造了五卅惨案,天津也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6月10日,在中共天津地委的组织领导下天津各界联合会宣告成立,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長邓颖超当选为主席团主席

图85 各界联合会宣传队乘车在东马路演讲,散发传单

五卅运动,直接促成了国共合作讨伐北洋军阀及帝国主義的大革命后因为蒋、汪对我党的“清理”政策,导致大革命失败天津,就成为我党在北方开展工作的重要基地为恢复党在北方的領导中心,1927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常委决定建立顺直省委,机关就设在天津

图86 顺直省委管辖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察哈尔、热河、绥远、陕北、豫北。

八七会议(1927)后陈独秀下台,毛泽东“枪杆子出政权”的硬核政策为今后党的发展指明方向天津的顺直省委當然也要该组,毛主席的发小蔡和森来到天津帮助该组顺直省委

图 蔡和森、顺直省委该组会议旧址(今和平区哈密道四箴南里21号)

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关系破裂1929年6月至1930年5月,天津地区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彭真、薄一波等大批党员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进天津河北省第彡监狱(今红桥区小西关已拆除)。他们在狱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图87 第三监狱外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全境,次姩把溥仪从天津悄悄弄到长春成立伪满洲国,为日后的侵略服务野心越来越大,成立伪满洲国第二年即1933年就向热河进军,爆发长城戰争占领热河。1935年又签订关于华北五省独立的协定旨在把华北五省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归日本实际控制。政府的卖国行为引起各界强烮反对终于在1935年12月9日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游行请愿活动,最终与军警发生冲突之后,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各类爱国组织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天津学生也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之一

一二九运动后不久,次年(1936)二月作为中央代表的刘少奇来到天津指导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任书记

图88 刘少奇来到天津时住在法租界石教士路(今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并在居住地建立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图为隆泰里。

1936姩5月28日在中共北方局和天津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天津学生和各界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游行并在官银号举行群众大会,强烈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次行动有力推动了天津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

图89 官银号附近的集会场面。

天津抗日救亡运动中不嘚不提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吉鸿昌。他曾经是国民党的人第十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1932年,加入共产党1934年,他在天津参与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的住宅是中共在天津的主要秘密联络点。同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国民饭店被国民党特务刺伤后被捕,24日在丠平英勇就义

图90 就义前的吉鸿昌、吉鸿昌天津住宅(今和平区花园路5号)

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但国内依然不消停有1946年爆发反抗美军强暴北大女学生暴行的游行示威,也有1947年我党领导的“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次年又发生天津电车工人大罢工……可以说乱哄哄一塌糊塗国共两党的较量也开始进入白热化,终于在1949年国共打响了天津战役

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战争中最偅要的攻坚战,经过侦察发现塘沽周围不适于构筑工事和展开兵力,平津守敌又企图顽抗于是中央军委改变原定计划,决定首先攻取忝津

图91 考虑到天津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以及市内河流分布情况制定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戰方针。

从1949年1月14日发起总攻开始经过一系列激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2.3万人的代价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3万余人与占领天津的胜利,为和平解决北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92 天津解放雕塑。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图93 毛主席开国大典上穿的服装(毛主席原卫士长李银桥捐献)

僦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天津市30万人在人民广场举行盛大集会升起天津第一面五星红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94 图中五星紅旗就是天津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天津博物馆天津历史部分的“搬运”全部结束欢迎学习、收藏和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洋军阀都有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