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利空原油吗到底利空还是利好

  第一黄金网12月10日讯 2016年已经接近尾声,说好的至少加息4次,结果一直都无声无息。现在,先不说美联储会否加息,先来和金投股票网小编来聊聊美联储加息会中国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美联储是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日成立的。美联储的核心管理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联邦储备系统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12家分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珍妮特·耶伦为现任美联储最高长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力,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职责。
  那么,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联储加息对全球市场来说,意味着国际资本将会从其他国家回流美国。对于我国央行来说,为了应对国内资产流向美国产生的流动性紧缩压力,央行或许会继续放水,并在汇率方面做出让步,国内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以及富有挑战性。
  从理论上来说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利空中国股市,尤其是行业。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利空方面
  1、国内利率面临被动抬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迈进“市场化”,会导致境内外利率平价关系逐渐建立,在美欧等国利率上行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利率也面临被动抬升的风险,国内股市、债券等资产价格面临重估。
  2、流动性收缩。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国内的流动性面临收缩,不利于A股的走强。
  3、冲击国内资产价格。人民币贬值将冲击国内资产价格,从而导致金融、地产等相关权重板块走弱,拖累整体大盘。
  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一旦加息,也就意味着美国的货币政策步入常态化,更准确地说,意味着美联储进入一轮加息周期,未来将有多次加息的可能。在综合考虑这一因素后,中国面临着人民币贬值方面,资本外流的情况下,股市很难上涨。最后提醒广大投资,炒股有风险,入市谨慎的同时,也请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
□ .王.明.伟  .第.一.黄.金.网查看: 2519|回复: 30
加息是利空还是利多?大家今天把它搞清楚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积分威望32 点在线时间6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护城河 于
18:46 编辑
我帖子说加息利空银行股,很多人回帖说我混饭吃的,瞎说!看来人微言轻,那大家看看国世平怎么说,好吧!国世平,发改委高级研究员,此人给中央党校讲课的人,水平应该没问题吧。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积分威望5 点在线时间814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首先,你贴出的链接中没说加息对银行股利空,好像只谈到了美国加息,中国只提准备金率
温和加息周期总体上,一般对银行股是利好的,极端加息除外,对个别银行除外
1)考虑中国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大多在50%,即使你说的非对称加息,一般活期不加,或者加的很少,对整体利差是形成正面效应
2)不要只考虑央行加息,要看到贷款的实际利率升的更高,很多贷款都是基准利率的110-130%了,中小企业贷款有的已到150%,民间利率的飙升更可以看出实际利率的升高。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积分威望5 点在线时间814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另外,楼主可以找找资料,中国最近几次加息周期银行的利润表现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积分威望32 点在线时间6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人微言轻不再讲,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的采访,他也说了非对称加息对银行股是利空。
我回帖都说了问过人家建行广东分行的研究员了,人家是货币银行学博士,都肯定了非对称加息对银行股的利空,你们非要扯个什么活期存款的影响,活期存款到底怎么计算,有多少可贷出,我还真不懂,你算一下我看看,说服我!
叶檀在她四月份的博客里也说了一系列加息和调准存金,不利银行股和地产,你们自己去看。
主题帖子积分
银牌会员, 积分 23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2 积分
银牌会员, 积分 23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2 积分
积分威望542 点在线时间881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成也加息,败也加息”。如今在较大的通胀压力下,市场普遍预期到明年底可能进入密集的加息周期,银行股却没能高兴起来。加息预期增强变成了银行股的利空,主要是担心非对称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面对居高不下的CPI增幅,早就有经济学家建议采取非对称加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9月份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建议,“面对3.5%的通胀,可采取非对称加息,即对存款适当加息,而对贷款不加息”。这样做被认为有利于缓解存款负利率状况,且不增加企业及个人贷款的过重负担,从而确保经济的持续增长。
------------投资确实需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
<p id="rate_0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望 + 1 点
" class="mtn mbn">
以投资企业的心态来投资,赚钱是大概率事件!
享受价值,享受成长,快乐投资!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2 积分
积分威望112 点在线时间205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发改委,他们的话你也信。俗话说的好,政府要是考的住母猪一定会上树。
告诉你一个平安银行+平安保险的新业务。贷款年利率8%+贷款保险月费率1.8%。有人算过年率大约29%。典型的高利贷。加息对高利贷有用吗?别信准备金、利率、发改委。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看待货币政策。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积分威望32 点在线时间6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日.png (5.6 KB, 下载次数: 0)
00:32 上传
中国证券网的母公司是新华社。如果非对称加息对银行股市是利空还是利多,这个基本问题搞不清楚,还谈什么银行股。一般行业研究员的报告,我就不贴了,贴了你们肯定会反驳,因为一般人的水平你们信不过啊,必须是来头大的。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 积分
积分威望32 点在线时间6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大家去看周其仁的博客,周其仁央行货币委员会的委员之一,他说调准备金和加息是收缩流动性,流动性的收缩会降低银行的盈利。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1 积分
积分威望21 点在线时间164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非对称加息对银行肯定不是利多,这个没必要争论。
需要考量的是,银行是否有能力、有渠道将此影响转嫁出去。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49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49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积分威望54 点在线时间3342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在6000点时,就是被加息压下来的!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积分威望5 点在线时间35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1。加息到最后,利率已经很高时,就是利空,接下来必定是持续的降息
2。非对称加息。看非对称程度。根据以往经验,往往活期调的不多,对存款强的银行,微弱非对称加息是利多
3.加息,鉴于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性,收缩流动性,压缩贷款规模,意味着利率上浮。现在,主要是银行业相对垄断,相对于需求而言,可以说是一贷难求。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6 积分
积分威望279 点在线时间179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分析问题不能只看一个方面,加息对于银行股时好时坏也不能简单下结论。贷款增速被严格控制,全社会资金饥渴,真实贷款利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情况下,这些负面影响会反映到真实的贷款需求和利率上,而不是反应在银行体系的贷款需求和利率上,快成绕口令了。
炒股和投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积分威望100 点在线时间69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国世平的智商很有问题, 要不就是道德与问题. 两者只能得其一.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39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4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39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43 积分
积分威望572 点在线时间2083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招行一季度的:净息差大幅提升。11年一季度净息差2.98%,净利差2.89%,均较年初大幅提升33BP。净息差的快速扩大主要受益于加息效应显现、贷款议价能力提升以及零售存款高占比使得存款成本保持较低。
主题帖子积分
银牌会员, 积分 25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5 积分
银牌会员, 积分 25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5 积分
积分威望227 点在线时间841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lz是很聪明的人
lz是很专业的人
但lz犯了巴菲特说的追求过于精确的错误
追求生活的过于透明
这就像问: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果是5岁的小孩子这样问,可以理解
如果20+以上的人,就不允许了
生活是“混合”的,是阴阳互参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交的
加息是利空是利多,不要过于简单化、确定化
这是专业人员、专家容易犯的错误
上面又不少人分析的不错
<p id="rate_2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望 + 2 点
" class="mtn mbn">
一些书籍,多历史、法律、文学、财经,粘贴这里: /book/20931/
我博记我情& & 我客写我意& &火地之子:生前身后一尘埃.cn/u/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33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5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33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50 积分
积分威望147 点在线时间2295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lz是很聪明的人
lz是很专业的人
但lz犯了巴菲特说的追求过于精确的错误
追求生活的过于透明
这就像问: ...
huodizhizi 发表于
& & 不错,难道凭一个加息就影响你的投资决策?不妨把眼光放长些,加息和降息就象四季一样确定地轮换交替。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积分威望47 点在线时间238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昨天看了一下巴菲特这方面的论述。以下是CNBC采访巴菲特时的对话。
奎克:你以前说过,现在是银行的大好时机,因为存款利率很低,基本上是白存。
巴菲特:对。
奎克:然后银行可以周转并放贷。加息后,会不会改变这些银行的前景呢?
巴菲特:不会。因为大多数银行,特别是较大的银行,其资产和负债通常都相当平衡,所以利差可能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资产和负债的利率会同步变化,如果负债利率(也就是吸收存款的代价)上升100个基点,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上调。所以加息会产生温和的影响,这不是大问题。
主题帖子积分
大秦拿了17个月
金牌会员, 积分 40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3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40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3 积分
积分威望720 点在线时间2403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单独说加息对银行息差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更重要的因素是提准备金, 严格考核存贷比和贷款额度. 要在这个综合背景下看.
单以加息的措施来看, 的确是非对称加息, 起码央行是不愿意扩大银行的名义息差的, 也不愿或不能过分加重中长期贷款的利息负担---因为这些贷款主要投向了地方政府, 央企和房奴(房虫?).
为什么银行的实际息差扩大了呢? 因为可以贷出的有效资金少了, 所以提高了银行的溢价能力; 假如没有一刀切的总量控制, 也没有&微观调控&, 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 实际贷款利率会贴近基准利率, 如果资金过度宽松, 下浮也是正常的 --- 正如09年故事.
低利率的活期存款的大量存在也是实际息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但在负利率条件下, 活期存款会不断向高利率的理财, 投资产品迁移, 影响会逐月减少.
一般而言, 加息是有利于银行利润的. 正如原材料涨价利于制造企业, 只要制造企业有自由和有能力提高最终产品价格: 除了原材料, 还有很多成本是稳定不变的.
银行的产品就是钱,股市最喜欢炒作涨价题材,加一次息,就炒一次银行股。如果6月初再加一次息,可以预料的是届时银行股会有一轮行情。
只有在央行执行非常严厉的非对称加息情况下, 才会缩小银行实际息差. 这一点, 在TG是不可能出现的。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4 积分
积分威望58 点在线时间269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温和加息对银行绝对是利好。
1. 由于中国活期存款加息远远小于定期增加幅度,但是贷款往往都是至少3个月以上,现在基建,大企业贷款往往都是按年计算的,加息带来的息差是绝对的增加的。
2. 定期存款,一般定期存款的利息都是固定的,在到期之前,利息率是不变的,大部分的未到期存款(如提前支取转存则只能获得活期利息),无法即时获取加息的好处,但是银行贷款却是即时提高,其结果造成的也是实际利差也扩大!
3. 单纯加息之外,最要命的是不断提高准备金率,造成信贷资源紧张,往往想获得贷款,必须承受高于基准利率的利率,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这也变相扩大了利差!
4. 单纯看提高准备金,似乎是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但是实际上,居民企业存款年增加的幅度却是远大于准备金增加的幅度,M2这么大量的泛滥,钱其实都是存在银行。中小银行屡屡存贷比突破75%,说明存在银行的钱至少目前来看,都是能贷的出去!这也就是说即使不断增加准备金率,但是实际上银行贷款总量还是在不断增加,这个从季报,年报都可以看出每个银行的贷款总额都还是在不断增加。而基于前三项利差扩大的事实,我怎么也看不出加息是利空?
当然,加息后期,最终导致经济活动衰减,贷款开始下降,那时候的加息才是真正银行利润拐点。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8 积分
积分威望0 点在线时间198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估计这么多人苦口婆心地说下来,楼主还是不相信。有权威这么说了,有高手那么说了,越绕越糊涂。
国世平不说了,基本是个媒体人物。说说叶檀吧,每天一篇博客,这是最少的,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她是神仙?能搞懂这么多问题,还哪样都谈得头头是道
从字面意思上看,不对称加息是对银行利空。实际呢?贷款利率现在都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了多少?楼主要自己多分析一下看看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 积分
积分威望72 点在线时间180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yanghua996 于
10:49 编辑
不对称加息肯定是利空,楼主不必认真了
死多银行的人非要加个基准利率上上浮把它说成利好,你有什么办法呢?就好像楼市调控一样,有的人非要把它说成是淘汰小地产公司,对大地产公司是利好一样而且事实上加息是利空、利好跟银行股有没有投资价值没有必然联系
在我看来大部分银行股同质化严重,基本是靠着垄断吃饭,而不是因为真有多大的核心竞争力
类似于中移动、电信,有没有投资价值?有。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主题帖子积分
一买就跌,一抛就涨
钻石会员, 积分 5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99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5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99 积分
积分威望958 点在线时间2179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我只能说这个问题很无聊
在没有给出条件的情况下,单纯谈加息,去得结论,这样的结论有意义吗?
主题帖子积分
铜牌会员, 积分 12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7 积分
铜牌会员, 积分 12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7 积分
积分威望261 点在线时间460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经济学是最没有科学性的一门学问,同一个问题,专家的意见可以截然相反,而且彼此无法说服。
尤其是股市里,就更没有经济学家的发言权了;
所以,最好别认死理;
好公司第1,好价格第1.1;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6 积分
积分威望279 点在线时间179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油价上涨对石油公司是利好还是利空?油价涨了,税要多交,但终端产品价格还不调,利润结果更少。这个和加息是一样的,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其实都是滥竽充数。想问题的时候,太理论化,从不考虑实际情况,更不做多因素分析,一看就没接受过正统的理工科训练,就算考个GRE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加息和紧缩对于全社会而已,确实是利空,但银行这一个环节,在目前确实没有受到负面压力,至少在业绩层面上。未来宽松了,降息了,银行也一样很爽。不管紧缩与否,加不加息,在政府逆周期调控下,银行已经公用事业化了,至少大银行是这样。
炒股和投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积分威望55 点在线时间197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一个加息的问题,就把我们大券商难倒了。
这问题这么简单,我不想再废话了,仁者见仁吧。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积分威望0 点在线时间374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退一万步来说,加息是利空,但是这几个月CPI开始回落,意味着今年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了,下半年股市该发彪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积分威望13 点在线时间260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观点是否正确,不在于是谁说的,在于观点本身。
注重你的观点,别关心自己的身份。
主题帖子积分
铜牌会员, 积分 10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 积分
铜牌会员, 积分 10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 积分
积分威望521 点在线时间185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我只想说一点。其他几位经济学家我不知道。
但是叶檀绝对绝对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
而且装的很厉害。简直了,什么问题都谈,什么问题都论述。 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积分威望1 点在线时间165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对称加息利好银行;
不对称加息对银行可能利好,可能中性,可能利空;要看不对称到什么程度。
目前的不对称加息扩大了银行息差,利好。
以后,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
加准备金,利空。银行没钱高息揽存。
就这么简单,有这么难搞清楚吗?
主题帖子积分
铜牌会员, 积分 10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2 积分
铜牌会员, 积分 10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2 积分
积分威望54 点在线时间530 小时凌通币0 最后登录
我只想说一点。其他几位经济学家我不知道。
但是叶檀绝对绝对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
而且装的很厉害。 ...
indestiny 发表于
非常认同,叶檀如果不是在装 B,就一定是完全不懂。
Powered by当前位置: &
美联储加息对股市利好还是利空?美联储史上五轮加息的影响解读
0人看过 条评论
导读: 【美决定加息重磅靴子落地】美联储加息正式落槌亚洲市场或有&缓冲剂&
【美决定加息重磅靴子落地】美联储加息正式落槌亚洲市场或有&缓冲剂&
【A股影响解读】A股史上三次因美联储加息下跌调整风险不可小视
华泰证券(行情 研报):美联储加息与中国股市构不成因果关系
海通证券(行情 研报):美国加息对中国及A股市场带来的直接冲击相对更弱
【美联储五次加息周期回顾】最近一次是2004年至2006年
美联储加息正式落槌亚洲市场或有&缓冲剂&
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联储正式宣布开启加息周期。
BBC经济事务记者安德鲁&沃克尔指出,美联储如果一旦决定开始提升基本利率, 受到最大冲击的估计是借贷有大量美元债务的新兴经济体。
他表示,国际投资者对美联储提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将原本投入到从新兴市场的资金重新投入美国市场,以便获得更高的回报,从而对诸如巴西、俄国,以及诸多中南美、东南亚对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有高依赖并且拥有大量美元外债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双重打击。
不过,路透社认为,在投资者为本周美国历史性利率决策做准备的同时,亚洲新兴经济体央行将依靠与中国和日本之间逾2500亿美元的紧急流动性安排,防止本币溃跌。
近年的经历也给了投资者一些信心。尽管亚洲市场在2011年欧元区债务危机、2013年美联储&缩减恐慌&、以及9月新兴市场抛售潮期间遭受打击,但却能在无需太多额外流动性支持的情况下,经受住这些风暴的洗礼。(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宙洁)
A股史上三次因美联储加息下跌调整风险不可小视
从过去三十几年,美联储共计五轮较为明确的加息周期来看,每次加息后,资本市场都会有明显反应。总体来说,加息短期内会冲击美国股市,也会对A股形成一定的利空。
加息短期内利空美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券商研报发现,1982年以来,美联储共发起了五轮较为明确的加息周期,分别是1983年3月~1984年8月、1988年3月~1989年5月、1994年2月~1995年2月、1999年6月~2000年5月、2004年6月~2006年7月。这五轮加息,平均持续时间为18个月,加息幅度约为290个基点。此外,加息都是发生在长时间货币宽松政策之后,进入加息周期后,往往会经历多次加息。
至于每轮周期里的首次加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川财证券、招商证券(行情 研报)[0.35% 资金 研报]在此前的研报中分析指出,在美联储加息前夕,美国三大股指基本仍处于上涨之中,1983年、1988年两轮首次加息均没有改变股市的上涨。但在1994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美国股指中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加息前后的一个月或一季度中均是下跌的,只有代表先进科技与创新概念的纳斯达克指数曾实现过小幅上涨。而本次美国经济复苏,技术进步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加息周期一旦开启,1~3个月左右内往往会对美股带来一定估值压力,目前美国三大指数均处于历史高位,加息靴子若落下,股市回调几率偏高。但从6个月以上中长期行情来看,情况较为乐观,因加息的基础是经济复苏。所以,即使股市在短期内因加息而产生波动,但只要后期经济继续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回升,股市就有望迎来较好表现。
A股调整风险不可小视
美联储加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全球性的,A股也不能置身事外。
记者注意到,美联储1994年2月第三轮加息后一个月,上证综指下跌9.96%,一个季度后下跌25.94%;1999年6月第四轮加息后一个月,上证综指跌5.21%,一个季度后跌5.8%;2004年6月第五轮加息后一个月,上证综指跌0.93%,加息一个季度后涨2.6%。
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等指出,历史数据表明,美联储1994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上证综指在首次加息后的一个月内都是下跌的,首次加息后一个季度的表现也不佳。不过,A股的表现可能和中国国内因素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在1994年、2004年时,在美联储加息前上证综指就处于下跌之中。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薛鹤翔也在研报中表示,上证综指的变化说明美联储若加息可能导致中国资本[0.00%]外流,对中国股市存在负面作用。但由于A股历史样本少,也有可能是历史巧合,并不构成明确的因果关系。但如今A股国际化进程加速,流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资金也受美联储加息影响,因此其对A股的短期影响不可小视。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若加息,全球资产收益率曲线将逐渐重构,美债收益率提升将对全球主要权益市场形成估值制约,A股同样难以幸免。而且6月中旬调整以来,投资者对A股的收益率预期已有所降低,不排除部分低风险偏好资金逐渐退出市场的可能。
外汇与商品市场承压
除了股市,美联储加息也会影响商品与外汇市场。记者梳理发现,从美联储五轮加息后大宗商品的表现来看,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和石油,受美元继续走强影响,价格在短期内会受到冲击。
此外,有券商研报指出,石油价格除美元计价这一影响因素外,从供需关系上看,美国没有减产的迹象,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没有集体减产的动向。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动力还弱,欧日经济增长动力较差,全球经济短期内看不到持续复苏迹象。因此,短期内石油价格在低位震荡的可能性比较大。
针对外汇市场,香港券商第一上海[0.00%]首席策略师叶尚志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美联储可能选择本月加息,但日欧央行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欧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会引发美元急升,商品市场已经首当其冲,油价、金价、铜价、铝价都已跌至多年来的低位。外汇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目前波动主要体现在主要货币方面,如美元、人民币、欧元和日元。如果外汇波动未能平复,股市的波动有随之加剧的可能。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2月7日~1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八连跌,累计下跌775个基点,刷新近四年半新低。(每日经济新闻)
二、美加息或对资金面形成利空
最直接的逻辑是:美国升息会吸引资金流出亚洲,压低亚洲货币,因此亚洲企业更难以偿还外债。对于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来说,这尤其是个隐忧。经济学家Barry Eichengreen和Ricardo Hausmann用&原罪&来形容向海外借贷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困境。
但是,对于这点,分析师们也出现了分歧。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欧乐鹰和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指出,中国是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美联储升息已经是众所週知,因此资金急速流出亚洲似乎不太可能发生。&他们写道。&即使真的发生,对中国的冲击将是通过韩国等贸易伙伴的疲软需求而来,而非造成直接冲击。&
德意志资产管理的Taylor预计,&(亚洲股市)将慢步爬升,如果美联储的措辞暗示,升息步伐是逐步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则股市上涨速度可能会快于预期。&
盛宝金融分析师Van-Petersen及瑞士信贷分析师Sakthi Siva都预测,市场一开始会上涨,然后重拾跌势。其他一些分析师的预测则刚好相反,高盛首席亚太策略分析师Timothy Moe便是其中之一。
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A股或借美联储加息迎来流动性蜜月期。
据重庆商报消息,新股申购资金即将解冻,RQFII创下十年新高,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效应,A股将迎来流动性宽松蜜月期。广州万隆研报指出,RQFII试点资格在短短一个半月内扩散至15个国家,总投资额度已达1.16万亿元。这无疑有利于封杀股指大跌空间,让市场结构性行情更加活跃。
光大证券(行情 研报)[-0.20% 资金 研报]分析师周明则认为,当前,监管层抑制杠杠,年底各路资金都有回笼需求,这将影响大盘反弹。不过,人民币纳入SDR不仅有利于对冲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热钱流出,也有利于吸引资金引入A股市场。因此,A股中期要强于短期格局。
华泰证券:美联储加息与中国股市构不成因果关系
华泰证券认为,上证综指的变化说明美联储加息导致中国资本外流,对中国股市存在负面作用,但由于历史样本少,有可能是历史巧合,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海通证券:美国加息对中国及A股市场带来的直接冲击相对更弱
海通证券认为,A股心理冲击大于实际影响。相对于新兴市场,中国资本流动更受管制,同时在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占比上也具备明显优势,因此美国加息对中国及A股市场带来的直接冲击相对更弱。不过股灾之后,A股市场信心重建之路依旧漫长,美国加息可能带来的间接影响仍不容忽视。
李大霄:最大冲击波已经过去 A股将会上走突破
李大霄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最大冲击波已经过去,美国股市六月从18000点掉到15000点,A股从5178点降到2850点都是对美加息的提前反应。所以他预计,美联储加息的消息公布之后,A股17日将会上走突破。
四、对六大市场逐个分析
历史上看,美联储首次加息前一季度美元指数会较为强势,加息前一个月以及加息后一个月、一季度走弱的情况更多,表明加息临近投资者对于美元会较为谨慎,加息后也会多数经历预期兑现后的沉寂。
海通宏观认为,从90年代后美联储三次加息的经验看,加息前因预期效应美元指数大幅走强,加息后因预期兑现反而走弱。本轮美国加息预期从14年年中就已开始发酵,美元指数持续攀升,所以加息真的到来时,美元走弱概率加大。
2、美国股市
川财证券、招商证券(600999)在研报中分析,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加息前夕,美国三大股指基本仍处于上涨之中,83年、88年两轮首次加息均没有改变股市的上涨,这可能与当时美国经济的高增速有关。
但在1994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美国股指中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在加息前后的一个月、一季度中均是下跌的,只有代表先进科技与创新的纳斯达克指数曾实现过小幅上涨。而本次美国经济复苏,技术进步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总体而言,首次加息短期对股市的影响偏负面,且在加息后的体现会较为明显,长期来看,若加息节奏较缓,随着后期美国经济继续改善,对企业盈利预期回升,股市可能转好。
3、中国股市
对中国而言,1994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上证指数[0.17%]在首次加息后的1个月内都是下跌的,首次加息后一季度的表现也不佳,不过这可能和中国的国内因素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在1994年、2004年时,即使美联储加息前上证指数也处于下跌之中。
不过,1999年中国股市曾经在前期暴涨,在7月开始调整,美联储加息可能是催化因素之一。从当前来看,美联储加息将导致资金外流、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强化,对A股而言始终是一个负面因素。
华泰证券(601688)也表示,美联储加息导致中国资本外流,对中国股市存在负面作用,但由于历史样本少,有可能是历史巧合,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4、大宗商品价格
海通宏观认为,本轮美联储加息赶上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历史大变局。一方面,受政治、经济、技术等多因素影响,曾经&不可一世&的原油市场跌跌不休。另一方面,作为大宗商品的消费&巨头&,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突然减速,对大宗商品需求大幅下滑。
华泰证券则认为,美元走强将带来国际大宗商品的低迷。首先,美国经济回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拉动作用在2004年-2006年阶段已显著降低,上一轮美联储加息后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明显上涨源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支撑。
其次,美国和新兴国家经济周期出现分化,现阶段看,中国工业化扩张放缓,目前调整经济结构任务重大,第二产业拉动经济空间缩窄;印度上阶段增长形势良好,但国际上普遍对其下一步经济运行持负面预期;俄罗斯经济出现6年来最严重下滑;巴西面临经济负增长。鉴于新兴市场主要经济体均增长乏力,全球市场对工业类大宗商品的需求不足,类似2004年-2006年出现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拉升的情况难以出现。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除了在2004年这一轮加息后收益率继续下跌外,在其他四轮加息前后一个月、一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都出现了上升,可见国债收益率对于加息的反应更为直接和显著。
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数据只有2004年这一轮加息可供参考,不具有代表性,且可能是内部因素的影响:首次加息前后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上升,这与中国当时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是相符的,因此美联储政策的短期冲击并不明显。
不过,长期来看,如果中美利差收窄和美元升值大周期会引发资本回流,中美国债收益率的联系可能使得美国国债利率拉动中国国债利率上升,但另一方面中国在资本开放中,债市不断开放可能带来新增的潜在投资者和潜在需求。
6、房地产市场
华泰证券认为,美联储加息对美国房地产降温作用明显。若美联储重启加息进程,美国市场融资成本加大,对房屋信贷规模的挤压力度提升,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行可能性较大。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国内,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不大,但是要警惕美联储加息导致的中国资本流出会给房地产业带来一定负面冲击。
美联储五次加息周期回顾
1982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五轮较为明确的加息周期:1983年3月-1984年8月、1988年3月-1989年5月、1994年2月-1995年2月、1999年6月-2000年5月、2004年6月-2006年6月。
第一轮:4.8。
加息背景:经济复苏初期;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
198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达13.5%,距离超级通胀只有一步之遥。1980-81年间经济处于极端的货币紧缩状态,试图将通胀从体系中排挤出去,通胀率从1981年的超过13%降至1983年的低于4%,让美联储得以在1986年将利率大幅削减至6.75%。
第二轮:9.5。
加息背景:通胀抬头;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
1987年股市崩盘导致美联储紧急采取政策,降息救市。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最终升至9.75%。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1990年8月份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三轮:5.2。
加息背景:通胀恐慌;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
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3%。到1994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5%升至8%,美联储将利率从3%提高至6%,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更加平坦的美国债券收益率曲线鼓励投资者寻求更高的海外回报,因此大笔资金流入亚洲新兴市场,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0.00%]危机才戛然而止。
第四轮:0.5。
加息背景:互联网泡沫;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
1999年GDP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4%。将利率下调75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当时的互联网热潮令IT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启动紧缩政策,将利率从4.75%经过6次上调至6.5%。
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事件的余波更令态势雪上加霜,美联储停止了加息的进程,并于次年年初开始了连续大幅降息的进程。
第五轮:6.7。
加息背景:房市泡沫;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股市泡沫后美联储利率的大幅下降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3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17次将利率提高25个基点,2006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
在美联储连续加息之后,另外一个泡沫--美国房地产泡沫被刺破,成为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联储再次开始削减利率。
从以上五轮加息的时长来看,一般为1-2年,无论是经济过热还是互联网、房地产泡沫时期,防范通胀过高和资产价格泡沫都是加息的重要原因,因此加息政策本身就包含了引导资产价格的期望,这必然对资本市场造成相关影响。通过观察股市、债市、汇率和大宗商品在五轮加息周期中首次加息时的表现,将可以观察并了解美联储首次加息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
日 22:13:01
日 22:12:53
日 15:22:21
日 15:22:06
日 15:21:54
日 15:20:57
日 11:28:42
日 11:28:36
日 11:28:19
日 11:28:07
日 11:28:02
日 11:27:54
日 11:27:43
日 09:45:46
日 09:45:26
日 09:45:21
日 08:25:46
日 08:23:27
日 15:45:13
日 15:45:05
本周阅读排行榜
| 丨丨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加息利空黄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