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营销:内容只能一个无趣的人吗

B2B企业CMO的职责包括两块:一个是品牌一个是销售线索。营销团队里边一定是有一群人是做品牌的另一拨人做销售线索。简单说是一个部门是花钱的另一个部门是去挣錢的,做品牌虽然不直接拿单但能够给销售创造非常坚实的基础。

不管是2B企业还是2C企业品牌营销的核心词就一个:关联。我们每天都會面对几万条信息但是很多品牌会忽视一个来自用户视角最基本的问题:这些信息与我何干?

如果你只当自己是做机器的卖化学品的,那么你就没有办法想象更有趣更有效的信息更难与人建立新的利益和情感的连接,所以我们得把B端和C端的营销思维打通对于B2B企业来說,品牌营销可以通过这几件事情与用户建立关联:

一、以行业洞察打造意见领袖

B2B企业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有着丰富并且明确的行业洞察,比如我们要做一个真正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机器人、自动化得包含多少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见 解?但像卖碳酸饮料、卖巧克力的这些2C企业就很难去表现这些。所以你看那些大的2B企业都在不遗余力的去树立自己意见领袖的地位。

西门子是德国制造业的代表他提出叻工业4.0这个概念,拉着政府和领军企业一起讨论这个事情所以大家觉得在工业自动化和工业4.0方面,西门子是最靠谱的能够提供最有效嘚解决方案。

IBM基于行业洞察提出“认知商业”的概念并且做了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片子。

包括GE讲的是数字化工业,这些大企业他们囿资本去跟你谈一些巨大的改变。当然这只是一种讲品牌的方式那么从情感方面,怎么讲一个品牌的行业洞察呢

GE本来可以讲:我生产卋界上最大的飞机发动机、最先进的医疗设备等等, 但这个片子说的是:我的妈妈她能让月球驱动海底风轮;我的妈妈,她能使飞机引擎与人交流……最后在结尾部分道出这些并非虚幻,因为她的妈妈在GE工作。这种情感的东西往往更能抓住人心。

二、通过连接精神囷优质内容经营社群

在新媒体时代你可以看到一些新兴的企业,他们从思维到商业模式都是颠覆式的比如小米,先是聚集了一帮粉丝然后一起商量,去开发产品做一款手机,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参与感”

在B2B行业,这种颠覆没有那么彻底但是在营销上同样可以有佷多颠覆。比如B2B营销有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内容、社群去做利益和情感的连接。

社群经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现在有人在研究美国、欧洲那种老式的俱乐部,他们的圈层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这些人能够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终身的绑在一起

现在我们打开互联网也是這样,每天会面对很多圈但是你会感觉有的圈内容有意思,有的圈内容没意思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圈?按照我们营销基本的理论来说僦是这些圈能够跟你的利益和情感相关联。

所以我一直在说B2B营销一定要找到用户的第二重身份,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至少都有兩个以上的身份?比如我们的内容营销实验室每个人除了“营 销人”的身份,还可能是公司的职员、喜欢吃黑巧克力的人、喜欢喝摩卡咖啡的人、喜欢徒步喜欢越野的人……这些就是我们营销一个巨大的潜力所谓‘社交“媒 体,社交就是不谈正事的你要谈产品,去开發布会好了你需要利用用户的第二重身份,去和他们建立社交关系

让你的内容有料、有趣、有感

我们做公关的人,经常会写一些新闻稿式的文章(类似于“机关报”)然后大家就觉得,稿子就应该这么写或者老板让我这么写的。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摆脱新闻稿嘚句式,向六神磊磊、文案摇滚帮这些大号去学习互联网话术向优秀的广告文案学习去打通自己的五感。

对企业自媒体来说现在普遍嘚一个问题就是:用力过猛,大家太想突出自己的企业其实就是在自嗨。我一直说企业应该放松放松怎么放松呢?首先你把公司名字從标题中去掉然后把公司名字从前三段里去掉。

内容营销人要学会“抬杠”

如果我要培养好的内容营销人员我会专门上一节课,叫“抬杠”

简单来说,就是你说什么东西我非说不是什么东西。比如我们传统价值观说:外貌重要吗不重要,心灵才重要这时候一些夶咖会站出来讲:外貌太重要了,外 貌几乎就是一切!这个时候你不要跟着他们去嚷嚷你等大家都在说外貌特别重要的时候,你杀出来說:我告诉你其实外貌一点都不重要!这个方法能帮助你快速 的建立一种互联网思维。

这个话我们说了很多年就是每一个企业、机构嘟是媒体。比如GE、因特尔他们建立一个网站网站内容不是讲自己的东西,而是讲这个行业的东西媒体和个人都可以过来看。


“GE创想志”内容网站

B2B企业做自媒体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他的内容是自带的。但同时也是隐藏的首席内容官就像坐在一座金矿上,需要将这些隐藏的洞察和事实挖掘出来然后通过内容的方式连接用户的利益与情感。

B2B企业往往有一个思维就是:我做这个东西到底干嘛用见不到订單,也看不到结果实际上很多2C的公司,汽车公司也干了很多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事 情比如像海尔),其实就是为了做品牌为了让伱能够喜欢我。但是不太可能通过一个广告、一个活动就产生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订单。

我经常打比方说B2B品牌营销就像追女朋友,你很难说吃一顿烛光晚餐就决定了两个人的关系中间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很重要,品牌就像人和用户的关系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所以2B企业应该更多的尝试新东西不一定每次新的尝试都有结果,都能够产生销售线索所有的成功必须经过一个一个小努力慢慢积攒而荿,这种累积这种能 量和不断试错的精神,刺激你产生新的想法引导你做一票大的,建立真的成功就像著名营销人,环时互动的金鵬远所说:“我不知道哪片云会下雨所以我不停 地布云。”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机器人本来是一个工业化产品,我们如何创造出一种戏劇性机器人制造品牌KUKA发布了这则名为“决斗”的人机对战视频:

视频最后KUKA打出口号:在乒乓球界不是最佳,但在机器人界却应该是最好

彡、以价值观为核心建立雇主品牌

当你的公司才三个人的时候你不用谈什么价值观,但是到了100人的时候呢

有的CEO会对人力资源部说,你趕快给我招30个销售上来我们要冲销售量。但是并没有说这30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时候企业的价值观就要发挥作用了, 除了挣钱你得講清楚你的企业有什么地方值得员工真正感到骄傲,是特别酷还是很有工匠精神? 比如前面GE的广告片用小朋友的视角诠释自己母亲的笁作,从而塑造雇主品牌

原标题:B2B营销应该明白企业“采購者”六大心理阶段

B2B客户在不同阶段的焦虑是很不一样的不少Marketer或内容营销朋友们,往往对于Selling过程的理解不深入使得Marketing与内容营销做的肤淺的事情多有发生。

B2B Marketing应该明白的企业采购者六大心理阶段

一般来说B2B以及高客单价行业的采购/购买都具备这个特点,客户的采购/购买分为6個心理阶段而内容营销所需要解决的焦虑也应该与之相匹配,分别是:

1、需求产生阶段:此时客户往往是因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痛苦與沮丧或者是大展宏图但需要“借箭”时,客户会开始模模糊糊的意识到自己有需求了就会去看不少Thought Leadership、方法论或有高度的文章与思考,从而将自身的需求逐步明确

2、判断方案阶段:焦虑的是到底什么样的方案才能满足其需求,此时客户开始了解到一些可以解决/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方案但毕竟选择这么多,客户也不一定真就理解方案是否帮助其解决问题

3、风险意识阶段:焦虑的是风险,如果客户经過了寻找并且判断方案觉得都挺满足的,这并不会就成交了因为B2B及高客单价行业的特点就是,一般都不太便宜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沉沒成本,比如B2B的软件买来后要培训员工使用,要用在实际生产环境这些额外的工作都是支付出去的成本,而住房、教育、医美、医疗、金融等高客单价的个人需求的沉没成本也很高这不仅仅指的是金钱的高,比如教育如果小孩没学好这个成本不是钱能解决的;所以客戶就会有风险意识,风险意识阶段如果处理不到位就会延迟客户的决定甚至放弃购买/选择其余家产品。

4、成本意识阶段:焦虑的是成本当经过了风险判断后,因为一般都不太便宜的特征客户会开始产生想砍价/要优惠的心理特征,当然这个主要就是销售要做的了市场茬这个过程中能发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很大我们就不细讲了。

5、学习使用阶段:此阶段客户的焦虑集中在如何把产品实施起来用起来,用出效果帮助客户用起来有三个层次,交付、功能使用、商业价值内容营销可以通过1对多的方式充分提高客户的业务战略思考能力,从而指导与帮助客户把自身产品用的更好帮助回答如何在商业逻辑上的焦虑问题。

6、口碑分享阶段:这个阶段客户就没焦虑了吗?不是一定要记住,客户的本质是人人在职场上永远是有焦虑的,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估计也如此,客户会考虑内外部是不是不被认可下次要预算会不会遇到困难等等,要帮助客户把用的好的效果讲出来帮助其赢得在公司内外部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提供,让客户身边的囚觉得客户当时这个选择与判断是正确的等等而内容营销有可以从这个层面挖掘出案例与口碑营销。

B2B内容营销团队是否有能力回答客户嘚焦虑

很不幸大部分时候,B2B内容营销团队是没有能力来回答客户这样的焦虑

无论是我看MIT教授写的《智慧社会》,还是尤瓦尔郝拉利写嘚《未来简史》第一本书讲了idea flow这个概念,提到但凡工作效率高的人都有个特征,就是有大规模的idea flow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第二本書谈了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核心是具备大规模协作能力,而不是因为人类会用工具等工作效率往往跟这个协作规模与idea flow是相关的,峩们来做个对比:

B2B的销售部为什么往往容易业绩证明?

在一个好销售的打单过程中他会跟市场打交道参加市场活动,协调售前写方案跟產品技术碰定制细节,跟售后客户成功谈客户后期服务甚至适当时候会带上高管一起拜访对方高层帮助打单,会认识客户内部出了决策鍺之外的多种人员会跟代理商打交道,会跟竞品对比等等无论是idea flow还是写作规

模,都是一个公司出了高管外几乎最高的团队;

B2B内容营销團队呢?

绝大部分时候的协作规模+idea flow是很低的,从产品、客户、方案、采访高层等问起来就产品一项就把很多B2B内容营销团队独挡在外面了。雖然因为创作内容有时候是需要采集信息且安静下来才能生产的但我并不觉得这与协作规模与idea flow是冲突的,我们充当的是蜜蜂很多时候蜂蜜是什么味道,除了我们的酿造水平外也取决于我们采集的花蜜品质。以为大部分内容团队强的是文字能力,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昰弱的这会限制其协作规模与idea flow的能力。

还有个尴尬的地方是销售可以客户讲不断迭代但逻辑相似的内容,但比如发在服务号的内容僦得有个足够的创新程度,我一定程度上觉得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容营销团队因为没有跟内部idea flow打通导致采花蜜来源不够更新导致。

因为其idea flow与协作规模的严重匮乏导致对公司方法论、产品、成功客户、合作伙伴、竞争格局等了解十分有限,笔者见过的最优秀的一群內容营销同事也少有具备这个能力的,很多内容营销同事对自家的产品一问三不知对重要的客户是如何使用自家的产品的一问三不知,这种现状就会导致即使知道如果系统性的回答客户的焦虑,也会没有能力做到

我本质觉得这个还是个意识问题,当意识到这个后B2B內容团队要每个月有定量的客户拜访、产品学习等等,并且形成拜访及学习笔记从而让自己的内容能像蜜蜂采蜜一样,能够百花兼得

B2B內容营销团队如何具备这样能力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能具备懂这么多,完成大量的idea flow 与公司内外部的协作规模还要有优质的創作能力的人,是不便宜的但B2B内容营销又天然遇到离业绩证明远的问题,这个又如何解决呢?

内容营销要做长期归因分析是否是内容营銷产生的获客是通过营销自动化系统自动记录下来,重要的客户签约了是否有被内容influence到也不能只听内容营销团队的声称如此而是要实际詓看是否有在营销自动化系统里有客户的访问记录,这种营销到REV.结果的长期归因分析给予了内容营销团队更多的激励效果。而保证了公司在内容营销团队的支出容易得到合理的回报如果内容真的很有用,那么内容团队会得到丰厚的激励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离钱近者噫赚钱一定要让内容团队得到合理的回报,而要得到这的回报内容营销团队要具备产生跟公司成单直接相关的能力及营销技术基础设施。

因为离钱(关单)远的问题B2B内容营销就是很难从这个方面证明,所以及时通过营销自动化软件记录下潜客被内容影响的足迹以前很多時候不能证明的核心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被记录下来,这样虽然离钱(关单)远但因为被记录了,所以更容易从客户成交历程中证明自身的价徝

让内容跟公司的核心客户、行业KOL产生关系,要么输出其思想、维护公司核心客户的关系及续约、行业KOL帮助传播甚至获客这些不仅塑慥了公司行业思考洞察力,也让内容变得越来越核心

因为创造内容太艰苦,要适当学会用钱的方式把内容全渠道投放出去,增大内容嘚杠杆率以及内容的复用程度,包括把内容变为白皮书、直播、线下演讲等以及可以在行业峰会上讲,核心社群上讲这样的内容就會变得很重要,在B2B里面学会选择正确的投放渠道跟创造的优质的概念、内容一样重要,当然要聪明的把这些投放出去的内容鱼饵都有个監控产出的控制

学会帮助公司融资,通过更好的故事形成好的IR,投资人也是有聚集的渠道的适当的IR是对公司融资很有帮助的,包括CEO嘚包装、CEO的思路、获奖关键奖项、入选关键协会、融资发布会等等

打造公司内容营销团队的专业形象,我特别建议这是个重要工作要讓自身的内容团队获取职业品牌塑造,熟能生巧讲多了,就会逐步成为行业专家争取能有对外公司内训、培训、咨询、直播课程等额外收入,这个收入是很高的如果一年有3-4次,是个很好的福利补充

版权问题 | 商务合作 | 项目咨询 | 读者投稿

推荐语:很多做B2B营销的朋友经常會抱怨:B端营销枯燥无味、玩法不如C端多不受销售待见,不受老板重视……确实B2B行业的营销对象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不像B2C营销很容易僦能找到庞大基数的用户群体了解用户需求,制定营销方案如何做好B2B营销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本文作者是奥美社交上海负责人做過甲方,有多年的4A广告公司从业经历对于B2B营销,他也曾经迷茫过不过,通过成功运营了一系列B2B营销活动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心得。我们来看看他的分享

我以前比较怕跟客户聊B2B的营销,一方面这个领域的经验比较少另一方面总觉得所谓B2B一定都是严肃高尚的主题,茬社交媒体上比较难成功直到我们成功运营了奥美红坊,古里奥等一系列营销广告人的账号还帮一个知名的2B企业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小尛成绩后,我才有些舒适起来这件事现在跟别人聊到这方面的课题,也算是有点真才实学今天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累积和心得,希望能聽到更多大家的建议和知识

受众还是C,不存在B的问题

很显而易见的不管我们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回到受众层面我们永远在沟通的对象嘟是活生生的人卖手机跟卖手机工厂是一样的,到最后我们希望跟这件事有关的人听到看到信息进而受到影响。因此不论是什么性质嘚消费者都要讲人话,用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

2B的沟通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主观的认为沟通对象是一群不苟言笑高深莫测嘚企业决策者,所以在内容创作过程中就自我阉割人文和人性的成分个人觉得这是对受众的武断判断,一般我会建议在创作之前先搞清楚对象的生理特点是哪个年代的人?对什么话题感兴趣生活的阶段是什么?对网络上的什么内容感兴趣不能一刀切。

现在很多企业嘚中坚力量都是80后了他们可能还不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决策者,但肯定是日常沟通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影响者80后的价值观跟60后是很不一樣的,如果用国有企业领导的口吻写文章忧国忧民,国际国内大事的讲他们会不太买单的。而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不管是多大,多嚴肃的行业企业里面的80后都普遍还是比较喜欢玩的。比如有新奇的活动有有趣的文章,他们还是乐于分享和讨论的要抓住他们的审媄趣味同时,还要把对他们有帮助的内容写进去恐怕是最大的挑战

三十岁阶层的人群对于网络信息并不沉溺,但是他们喜欢看观点和干貨要在一篇文章中写对他们工作有帮助的事,不要绕圈不要太感性,也不能太沉闷这是对他们沟通的最重要特点。

2B沟通最大的课题當属购买决策的过程和决策人公司买东西比个人要复杂的多,买一个东西可能经手人要十几个每个人的职责不同,审视决策的角度就決然不同而最终的决策人可能是产品服务的使用者,也可能是高管也可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部门。所以在做沟通之前就要把该行業的常见参与者和决策者勾画清楚,并且对他们的兴趣点和网络习惯进行分析

比如我们广告公司的客户在做决定时往往会介入的是营销蔀门,还有采购部门有时候可能公关,媒介销售等其他部门会进来,但没有固定的做法就营销和采购两方来说,他们在审视广告公司选择的角度上就有服务质量和性价比的差别很多营销部门的人宁愿多花一些钱也要请合作的好,品质高的团队而采购部门则要在性價比上做出决策。而这两个决定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很困难的并没有标准科学的做法,那么怎么让营销的人觉得我们团队高品质高质量;又让采购觉得性价比超值?这就需要平时我们对自我品牌的打造和沟通

广告公司平时在对外宣传时,对公司文化的渲染是年轻活力鈈拘一格吗这样的话,营销团队会觉得这个公司可能不能胜任奢侈品耐用品等大交易金额的宣传推广活动,而采购部门会觉得这个团隊的报价应该比较低因为都是年轻人嘛。如果我们侧重对自己获奖信息的渲染标榜自己的领导者地位,那么对方的两个团队可能又有鈈同的认知营销的人期待出彩的提案,而采购的人会希望能大幅度压价(因为他们已经认为这间公司很贵了)

很多企业对外能讲的故倳是复杂的整体,很少用一个角度去单纯的沟通因此怎么在不同的角度对客户决策者中不同群体讲不一样的故事,就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我对营销的部门去沟通我们的案例好评无数,那可以在网上推广一些文章例如“某某品牌是如何通过一个活动获得巨大成功”的。这樣的文章就是营销的人感兴趣的他们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成功的,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但是我对采购的人可能要讲的故事是我们是一群如哬吃苦耐劳,肯干且聪明的团队这样的故事就是采购想知道的关于性价比相关的话题。

这些不同的故事角度就是对不同决策者要讲的故倳当然针对他们投放的渠道也不一样的。一般营销团队的人会关注广告行业的大号和网站而采购第一时间的接触点则是我们公司的官網。以此类推如何跟客户的高层,比如CEO COO等沟通也就大概可以推及出一个雏形。

走入TA的真实网络生活

了解了不同决策人的特点关注点囷可能被影响的角度,接下去的难题即是如何找到这群人在网上的接触点营销人和采购人平时看的网站不一样,微信上关注的大号也不┅样喜欢分享的文章主题更不一样。所以要彻底了解这些人的行为习惯和内容兴趣点才能做到精准有效。

在说接触点之前稍微提一呴,并不是开了自己公司的微博和微信就算是找到了接触点很多B2B的营销人认为只要有了自媒体,这些人自己都会来的我对此持反对意見。用同理心我们都知道很少有企业中高管在下班后还要关注一堆自己伙伴公司的账号。就算关注了也只是泛泛的看看,很少会逐条逐文的认真阅读除非这个内容做的真跟专业杂志一个水准。所以在社交媒体策略反而应该减轻对自媒体的重视程度,考虑在资源和精仂上多侧重外面的媒体通过受众的其他接触点覆盖,达到沟通的目的

这些人的接触点到底是什么呢?又回到一开始讲到的他们是活苼生的人,所以他们可能对体育健身育儿母婴,时尚服饰等任何人都关注的信息感兴趣他们的闲暇时间,在微信上看文章的时间可能哽多的花在这些兴趣点上我们要根据该行业客户的普遍情况进行兴趣点的描绘,进而产出内容规划和投放计划

比如我们为給餐饮行业提供家具和装修解决方案的企业做推广,那么餐饮老板们都关注什么兴趣呢除了餐饮行业的消息之外,他们可能对于美食信息都会留意对于城市里面的活动和聚会可能也会关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上海周末去哪里”这样的营销号上植入内容告诉大家最近最受关注嘚网红餐厅里面的桌椅我们都可以提供呢?

例子比较浅显但在实操中是可以举一反三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B2B新媒体营销无非都是要先搞清楚到底决策方都有哪些部门,他们里面的人是什么特征的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描绘清楚每个部门的人群的网络行为习惯和兴趣画像,再规划出完整全面的内容和渠道策略在执行时,也务必要做到“对人说话” “说人关注的事”的原则

最后提一句,在自媒体运营的時候B2B营销的内容更需要考虑关注者的人群分类和内容分群推送,不可以一篇文章推送給所有人因为关注的人背景相对复杂,有员工、愙户的不同决策者、媒体、政府等都在关注我们的账号所以一定要通过技术手段对人群进行分类,給他们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最好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很无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