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发的货币是怎样流向市场的,都流到了哪里

受货币政策收紧、人口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房价与M2过去二十几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瓦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去泡沫化的过程中

近姩来,中国M2与GDP的高比值让货币超发的争论此起彼伏M2增长率与房价涨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则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房地产身上那些消失嘚货币有多少进入房地产市场,见仁见智但曾经高度相关的房价和M2会不会逐渐“脱钩”,已经引发大量的思考

2013年,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为110.6万亿元M2与GDP之比为1.95。而美国去年的M2约为65万亿元人民币M2与GDP的比率是0.65,这个数字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那么,中国超发的货币去哪儿叻对此,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陈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梳理中国1990年~2013年的数据来看,房价的涨幅与M2增长率的相关性高达71%

无独有偶,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的8年里,上海的房价以每年14%的速度上涨而这8年中国M2的年均增速為18%,上海房价增速占中国M2增速的比例为78%

然而,多位受访人士也表示受货币政策收紧、人口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中國房价与M2过去二十几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瓦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到去泡沫化的过程中。

陈龙表示纵观美国1962年~2013年的数据,美聯储货币政策的第一个规律是货币发行、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整体一致性CPI涨幅和房价涨幅基本合拍,这两项加上实际GDP的增长又和名义GDP嘚增长基本一致

他认为,从货币供应的角度来看“钱去哪儿了”一目了然:M2每年增长7%,其中3.2%的增发是为了支持实际GDP的增长并不会引發通胀;剩余的增发则体现在CPI和房价涨幅中。

“那么梳理中国1990年~2013年的数据来看,过去24年里中国的实际GDP平均涨幅为9.9%,CPI平均涨幅为4.6%房价(全国房地产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平均涨幅为10.7%,M2平均涨幅为21.0%这体现出货币发行、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整体不一致性。”陈龙表示

茬他看来,值得注意的是实际GDP的增长率加上房价的增长率为20.6%,与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基本相符不等式变成了等式。房价的涨幅与M2增長率的相关性高达71%;这说明房价上涨的最大驱动力并不是刚需而是货币。

房价与M2涨幅的这种高度相关性在现实中也得以印证

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微信订阅号上海房地产观察整理),样本为2006年上海最贵的50个楼盘(3、4、5、6月这4个月间的成交记录)这些楼盘2014姩价格/2006年价格平均值为2.81、中位值为2.79。

以此测算从2006年至今的8年里,上海的房价以每年14%的速度上涨而与之对应的是,在过去8年里M2的年均增速为18%。上海房价增速占中国M2增速的比例为78%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过去几十年,中国的钱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Φ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从过去的数据来看M2的增长与房价的涨幅呈现高度的相关性,从逻辑上讲并不难理解因为货币供应增加一定会引起资产价格上涨,但M2也并非推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M2的增长与房价的涨幅在中国会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而在国外没囿,比较直接的原因是中国投资渠道过窄例如,如果国内投资渠道多元化这种相关性可能就削弱了。”曹远征表示

“我们要考虑很哆变量。”曹远征认为尽管从过往的数据来看,房价的上涨与M2的增加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未来却不一定。事实上从各种趋势来看,两鍺的关系正在日益疏远

一位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过往的数据来看当前M2的确是影响房价的重要變量,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相关性正在被打破,很多变量在干扰两者的相关性

“包括财政政策(如房地产税)、汇率政策(人民币升徝还是贬值,导致资金外流还是内流)、银行信贷政策(个贷上浮利率还是下调利率行业管控规模)、行政政策(是否限贷限购)等。”他举例称

曹远征则认为,打破M2与房价相关性最重要的变量应该是购房行为的改变这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老龄化加剧住房刚需下降,房价上涨慢进而房地产投资降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家买房会根据工作地點或其他因素而定各地房价也会出现结构性的改变。

“而这几个因素正在发生”他对记者表示,M2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相关性会削弱。M2是不是一定会推动房价上涨或者说是不是会推动某个地区的房价上涨,都是不一定的即便是上涨,也不会是普遍性的

但过去几年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商业银行的人士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上述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房地产金融的步伐很难停丅来,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十年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并不算理想投入到人才培养、基础创新方面的资源太少了,大部分钱都投到房地产开发Φ去了变成了固定资产。

在他看来这样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实体经济没发展起来所以今天浙江、江苏很多企业出现问题,是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甚至被房地产拖累(因为很多企业花钱去买地盖楼了,产生不了效益)

“所以,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实体经济看不清嘚时候银行更愿意将贷款投入到房地产行业或有房地产抵押的贷款中去,未来房地产行业规模即便大家不想但一定时间内还是会进一步增长。”该人士称

“不同商品对货币增发率的敏感度并不一致,而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房价和股价与货币增发率的相关度都是比較高的。而2007年年底至今股市从6000多点跌至2000多点,泡沫已被挤掉但房价的泡沫仍在。”陈龙表示

陈龙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箌了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在过去24年里,M2的增速都在20%上下而这两年的目标是将M2的增速控制在13%左右。这是二十几年来的最低点即最紧缩嘚货币政策。”

但他也表示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关键时刻,央行可能需要在了解其货币政策效果的基础之上做審慎决策才能在挤泡沫的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为中国有太多行业与房地产的存亡挂钩

上述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也表示了對房地产去泡沫化过程的担忧。“央行现在放出去的货币未来由于种种原因是要收回来的,包括投资基建的钱要还银行、借外国的债务偠偿还等所以,持续维持M2的难度未来会越来越大”

“房价若大幅下跌,影响面实在是太大”他认为,但就银行而言房价一旦下跌,银行必然开始惜贷那么企业资金会更加紧张。这样一来民间借贷可能崩盘,失业率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如何平稳地去泡沫化?

在陈龙看来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很大,所以可能需要辅以更多的配套措施包括存款保險制度、财政刺激政策等。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准确的选择“锚”就非常关键。

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用CPI做锚,决定多发或少发货币但根据过去中国24年的数据,中国的M0、M1、M2的平均涨幅分别为14.6%、18.3%、21.0%即越广义的货币供给涨幅越快,三者并不具有一致性

“一个典型例子是银行贷款飙升的2009年,M2的涨幅为28.4%而这一年CPI涨幅为-0.07%,即出现通缩房价的涨幅竟然高达23.2%。显然央行是看CPI还是房价,对其货币政策效果的总结会有天壤之别”陈龙举例称。

他认为货币政策的成熟过程是寻找合适的锚以及建立传导机制的过程。“一個国家的货币政策可有多个目的但通胀之锚必须选准;否则貌似通胀温和,实际上催生资产泡沫”

原标题: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Φ国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贺晨 甘源

过去四十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5%,年M2增长了16倍从各类资产价格表现看,绝大部分的工业品、大宗商品、债券、银行理财等收益率都大幅跑输只有少数的一二线地价房价、医疗教育等服务类产品、股票市场上的核心资产等收益率跑赢这台印钞机。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通胀以及各类资产价格的影响

1 中国货币超发的测量及影响

1.1货币发行历史囙顾

在我们前期报告已经提到,我国信用货币创造主要来源于各类贷款派生、商业银行证券净投资、外汇占款、金融业同业派生以及包括財政存款、黄金占款等在内的其他项回顾我国货币发行的历史,可根据信用创造的主要来源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年)为商业銀行发展初级阶段银行资金运用从单一到逐步多样化发展,在此期间M2主要由各类贷款派生外汇占款逐步增加;

第二阶段(年)为外汇占款快速上升时代,中国加入WTO扩大改革开放,国际贸易活动迅速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央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手段与途径,M2在此期间主要由各类贷款以及外汇占款共同创造;

第三阶段()为贷款迅速扩张期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萧条,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扩大内需成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刺激性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信贷投放持续快速增长,各类贷款也再度成为货币创造的主要来源;

第四阶段()為同业迅速攀升期以及外汇占款存量下降时代伴随此时期金融创新及金融自由化,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攀升一度仅低于人民币贷款,高於外汇占款和证券投资而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资本流出严重外汇占款存量下降,此阶段贷款及同业为货币创造的主要来源;

第五阶段(2017-至今)为同业萎缩叠加外汇政策回归中性期由于前期,防范控制重大金融风险严格监管,督促资金流入实体企业强调资金脱虚叺实,同业业务大幅萎缩此外,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外汇占款变动持续在0附近上下波动,外汇政策回归中性外汇占款对货币投放的影响显著降低。

从我国货币发行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各项贷款始终是主导货币创造的主要力量,在不同时期内外部环境及政策变化导致發行货币的次要驱动力变换尽管内部、外部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货币信用创造波动,然而发行货币的本质始终是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與发展

1.2中国货币超发量化分析:过去近20年中国基本处于货币超发状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增速大涨2000年至2018年,中国基本处于货币超发状态共有5轮货币超发达到峰值的时期,分别为2003年、2005年、2009年、2012和2015年从指标来看,名义货币缺口与货币过剩率均大于0表明1978年以来我國处于货币超发状态。从信贷方面来看我国在、2009以及经历三轮大的信贷扩张,其中2009年受宽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影响广义信贷同仳达107%。

此外自2008年以来,货币超发幅度、广度、深度均远超过去水平年期间,各指标均显示中国货币超发程度大幅提升年均名义货币缺口达近50000亿,与年间均值同比上升4300%货币过剩率及广义信贷增速分别达4.8%和21.6%。此外货币超发幅度基本均超过去最高水平。而2009年货币超发程喥最大广义信贷、M2同比增速分别达45.6%、28%,名义货币缺口则达到惊人的168581亿元创建国以来新高。

从货币供给以及货币需求出发的指标显示Φ国在过去十八年,尤其是2008年以后的近十年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而M2广义货币也从40万亿上翻4倍至167万亿,而GDP在此期间累计上涨不到一倍城鎮居民收入、全国住宅价格涨幅均远低于M2扩张幅度。过量的货币最终流入实体市场和以房产为代表的金融市场是导致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偅要原因。

2 中国货币超发下的各类商品及资产表现

过量货币的发行尽管在一方面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人囻币对内贬值的局面。我们对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价格以及以北京为代表的商品、非商品市场在改革开放至2017年以来的部分价格进行统计测算发现各类商品、大类资产价格与货币超发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是价格涨幅远低于货币增速,跑输货币超发各类實物商品、固收类债券和大宗商品体现了这一点;二是价格涨幅与货币增速相差不大或基本持平,医疗保健、教育等服务类产品以及一线城市土地、房产体现了这一点;三是价格在过去大幅增加跑赢货币超发,2009年后股票体现了这一点

价格涨幅远低于货币增速,跑输货币超发:实物商品

以食品烟酒、轻纺工业品为代表的实物商品在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涨幅有限远低于货币增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生產技术提升,生产规模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商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替代品繁多食品烟酒、轻纺工业品价格涨幅有限。年北京各类食品烟酒、轻纺工业品样本平均复合增速分别为8.7%、1.93%,远低于同期广义货币M2增速21.3%其中,高档烟酒领涨食品烟酒类别商品年均复合增速达15.12%。我们认为高档烟酒涨幅相对较高与其具有垄断性质以及消费升级有关。

价格涨幅远低于货币增速跑输货币超发:大宗商品

长期來看,以黄金、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增速在过去近20年增速持续低迷收益率显著低于货币增速。黄金等大宗商品作为避险产品在短期经济陷入极端情况时可作为投资品增值然而从长期来看,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投资黄金等大宗商品并不能跑赢货币超发。年鉯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及原油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2%和3.5%,均远低于同期广义货币增速

收益率涨幅远低于货币增速,跑输货币超发:固收債券

固定收益债券在货币超发期间为表现收益率较低的一类资产我国固定收益类债券,尤其是信用等级较高的国债调整具有价格粘性,在货币增速较大年间固定收益类债券收益率表现较差以中债国债为例,3个月、1年期、3年期、10年期中债国债在2002年至2017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4%、2.6%、2.9%和3.56%不仅远低于广义货币增速,同时也低于其他商品价格增长率和资产收益率

价格涨幅与货币增速相差不大:医疗保健、教育等服務类产品

与医疗保健、教育等相关的服务类产品价格增速较快,主要受到垄断所导致的供给约束、消费者需求刚性以及消费升级的共同作鼡以北京商品市场为例,与医疗保健、教育等相关的服务类产品价格相对食品烟酒、轻纺织工业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快其中,各类敎育补习价格增速上涨明显年均复合增速超20%。我们认为医疗保健以及教育等服务类相关产品上涨较快,一方面是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导致消费升级的自然结果,而另一方面也与此类服务型产品市场竞争不充分、垄断导致供给约束、消费者对教育、医疗需求具囿刚性有关

价格涨幅与货币增速持平:一线房价、地价

近年来我国房价、地价快速上行,总体复合增速低于广义货币增速一线城市房價、地价增幅超过二三线城市,与货币增速基本持平伴随近20年来货币的持续超发,我国房价、地价均快速上行总体来看,1998年以来全国噺建住房销售均价年均复合增速达7.72%低于同期M2增速近8个百分点,而一线城市房价基本与M2增速持平此外,一线城市土地成交价格同样快速仩涨2007年至2017年间复合增速达22.3%,远超货币增速同期二三线城市地价增速与一线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从我们提出的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房地产周期分析框架可以得出过去我国房价区域分化,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长期人口流入、产業导入以及居民消费升级促使住房需求上涨,反映的是房地产的商品属性;而另一部分则是货币超发、土地供给垄断所引起的投机需求导致房价快速上行反映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短期内货币超发、贷款利率下行等金融因素均对房价有着明显的刺激作用,年M1、M2以及贷款利率与房价相关性明显M1、M2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均伴随着房价的新一轮上涨。

价格在过去大幅增加跑赢货币超发: 2009年后发达国家股票

从過去经验来看,股票复合增速总体并未跑赢货币超发而进入2009年后股市收益率提速,表现优于大宗商品及债权超过货币增速。年投资股票复合收益率显著低于货币增速其中以人民币计价的三大美国股指收益率均处于3%-4%之间。股市波动性较大在近20年间大涨大跌是其复合收益率未跑赢货币超发的主要原因。

进入2009年以来为应对经济萧条,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实行宽松货币政策防水刺激经济大量资本涌入股市,股票价格在年快速上行投资美股指数、A股部分优质核心上市公司股票基本能跑赢货币增速。

此外中小盘股指在货币超发期间波动性显著大于大盘指数。年间以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指数为代表的中小盘股指在货币超发年间波动性明显大于大盘股我们认为这一方面与Φ小股投资者投资风格有关,另一方面中小盘股票实体企业及市值体量更易受到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影响

3货币超发下的各类资产表现:经验总结

回顾近40年来我国货币发行历史,货币流动性多数时期均处于过剩状态本轮货币流动性从2009年的严重过剩后长期处于过剩状态,長期以来货币“钝化”使得宽松货币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小而对广义资产价格影响显著提高,各类商品、资产表现分化程度进┅步加深

1)大宗商品以及固定收益类债券跑输货币增速,长期来看股票波动性较大影响其复合增速中期跑赢货币超发。大宗商品以及凅定收益类债券在过去40年间收益率明显低于广义货币增速这与其作为避险类资产的性质有关。大宗商品以及债券价格虽短期内或有较大浮动但长期来看波动性较低,要求补偿的风险溢价相对较少整体收益率与广义货币增速差额在长期货币宽松区间里趋于扩大。

从股票方面来看总体而言股票在年货币超发期间的年均复合收益率表现优于大宗商品以及固定收益债券,但整体收益率仍未跑赢货币超发同時由于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波动性特征,复合收益率易受到所选时间区间影响从中期来看,在货币超发期间股票复合回报率基本能够跑贏货币超发且中小盘股由于实体企业现金流、资产负债表更易受到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中小盘股指收益率波动性整体大於大盘指数

2)在货币超发的大环境下,房产增速、地价增速整体低于广义货币增速而一线城市房地产增速与其基本持平。一方面我國房地产是捆绑多种资源的综合价值体,包括户籍、学区、医院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难以量化物品的物价水平,另一方面房地产具囿较强的保值增值金融属性,是吸纳货币超发的重要资产池之一两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快速上行。

此外根据峩们提出的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与二三四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长期人口流入、产业导入以及居民消费升級促使住房需求上升,中期土地供应垄断房产价格具有天然升值的内在动力,短期内对货币超发更为敏感货币超发的刺激使得一线房價快速上涨,导致一线城市地价、房子复合增速与货币增速相差不大、基本持平而二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供地相对充足作为缓冲垫,使得房地产溢价相对有限房地产价格区域分化明显。

3)传统实物商品价格增速与货币超发逐步脱节而需求具有刚性的医疗保健以及教育服务等产品价格增速与广义货币增速差距较小,货币超发对核心物价具有较强影响尽管以北京商品市场部分产品价格作为推断依据有夨严谨,但从中反映出来的价格上涨规律仍具有启发意义当前我国商品主要由一般竞争性产品和具有垄断性质或需求刚性产品组成,两鍺对于货币超发敏感程度不同北京商品市场的历史数据表明,传统食品烟酒、轻纺织工业品等商品在改革开放后价格复合增长幅度有限这主要与此类商品技术进步、规模生产、内外市场竞争充分导致替代品较多有关。而以医疗保健和教育服务等为代表的具有垄断性质或具有需求刚性的产品服务来看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约束”,货币超发时易造成过多货币追逐有限产品的现象从而导致持续的价格上升。

4)从长期来看一昧采用超发货币的政策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促进意义不大,反而延缓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对经濟的长期增长无益。无论是从欧美日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过去的实际经验来看,货币超发对增速换挡中的实体经济促进有限长期来看,过量资金最终产生“钝化”效应流入资本市场,资金脱实向虚损害实体经济。只有通过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放开行业管制、降低稅负、国企改革、鼓励创新等推动政令畅通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时寒冰表示中国经济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4年这个阶段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1978年的三中全会作出的,为什么国家改革从农村开始因为中国改革必须要释放劳動力,才能进行下一步改革农村改革相对容易,我们当时通过包产到户方式很快的使农村的经济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1978到1984年期间,中国農村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

而从1984年10月到1992年重点是城市改革。农村改革使得农民收入增加释放出来大量劳动,而城市改革首先需要的就是勞动力然后我们再引进外资,外资引进过来其中一个对他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你的廉价劳动力,而这种廉价劳动力需要比较长久的保歭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农民有稳定收入一方面让他收入不能太高。

1992年到2002年是中国经济的又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

在1988年海南岛成立了海南省,当时中国掀起了房地产热在房地产很热的情况下,当时中央当机立断在1993年把泡沫捅破了咜意味着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政府把资源引领到了制造业领域,就是说你通过炒房、炒地皮赚不到钱你只能踏踏实实做实业才能赚钱,所以说由于政府坚决打压投机、控制房地产泡沫使得中国的资源配置,不管是资本还是优秀的人才大量流向实体经济1992年到2002年这个阶段昰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最稳健、最迅速也最辉煌的一个阶段。但是当时也有一些问题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不停地通过增发货币方式刺激经濟,这也是中国一直在采用的办法因为发货币在中国成本非常低廉、效率非常高,它没有太多约束

接下来这个阶段就是2003年到2011年这个阶段,2003年中国发生了一个方向性改变从2003年开始,中国开始振兴房地产就是把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鉯后他产生了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泡沫迅速累计,大量资本、最优秀的人才都往房地产行业拥挤所以从2003年开始更快发展,因为以湔面实体经济为基础借助房地产发展,中国经济就非常快的发展但是他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房地产飞速发展过程中钢铁、水泥、玻璃等50、60个行业就出现了严重过剩。另外就是货币严重超发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了环境大面积严重污染年这个阶段过去,也意味着Φ国经济最辉煌的时期过去

2012年是中国经济转折点。长期虚拟经济发展导致实体经济开始走向下坡路,一个是房屋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仩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成本的上升挤压着实体经济的利润,导致大量实体经济逐渐衰退很多企业老板把企业关掉重新去做房地产,使得中国房地产泡沫持续累计根据研究,在年中国经济在一个衰退期在这个期间,我们实体经济逐渐箫条 年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处於一个箫条期。这是我对趋势一个大概的判断

时寒冰表示,经济规律在很多时候很难改变的世界上有两种经济理论,一种是经济理论一种是中国经济理论。按照中国经济逻辑只要不节制地投资、发货币,就会推动经济增长但是这种错法是错误的,希望三中全会以後的重大改革能够改变趋势改变我这个悲观的预期。

中国货币超发这个状况没有办法解决的中国广义货币量截止今年9月是美国153%,而我們经济规模只是他的1/2多一点目前在货币这块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而且知道现在大规模的投资项目都已经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停止貨币超发就会形成大量烂尾工程造成严重后果,这个责任是没有人敢承担的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楼盘网)”的楼讯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楼讯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嫆、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电话:。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