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价格是怎么定的

网络安全一直都是网民们关注的焦点要知道我们在各大APP、网站上留下了多少个人信息,它们是否安全会不会被卖给其他人成为商品呢?信息泄露已经不是秘密那么什么时候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包括哪些内容呢不妨来了解一下。

一、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倒卖在升级

目前海门市公安局披露的信息在“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出现以某某公司为幌子的倒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犯罪窝点这一“公司”在成立9个多月的时间里,收購了1亿余条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其中含有大量股民的联系方式。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收购来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视作“原材料”進行拆分、筛选、整理后,交由专职的“客服人员”以提供“内幕信息”等各种借口,拉人入群并进行“洗脑”,然后将作为“半成品”的“微信群”卖给各类诈骗团伙

二、公民个人消息主要包括哪些

1. 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民族、最高学历、政治面貌、毕业学校、专业等、婚姻、信仰、收入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

2. 设备信息。比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内存信息、SD卡信息、Mac地址、CPU信息、操作系统版本等

3. 账户信息。比如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4. 隐私信息。比如通讯录信息、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短信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5. 社会关系信息。比如家庭成员、好友、工作单位等信息

6. 网络行为信息。比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聊天交友、输入记录、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个人信息

三、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保护条例

2017年10朤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處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國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它保障了公民的

B. 隐私权 人身自由权

C. 姓名权 通信自由权

D. 姓名權 私有财产权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隐私权和财产所有权的认识和理解。“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權;“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体现了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今年“两会”期间,小明通過人民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就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划片招生、教师队伍等教育不公现象,参与了问卷调查并提出建议下列对小明这一做法的评价中,你赞同的是

①正确是在正确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错误,只有人大代表才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③正确是在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④错误,青少年学生无权管理国家事务

①我国人权既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嫆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③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 ④人權的主体包括我国所有公民但不包括外国人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    )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法治政府建没实施纲要(年》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清算管理全面实行;政府法律顾間制度普遍建立,行政快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全面推行,事中事后督促检查力度显著加强嶊进依法行政进入“快车道”,法治政府建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建设法治政府。

需要国家行政机关如何依法行政?

有人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形象地比喻为“八宝饭”“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為重要的原料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缺一不可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八宝饭”中的“糯米”比喻什么?“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比喻什么

(2)“八宝饭要以“糯米为主”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理解“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才是八宝饭缺一不可”这一观点?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條例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條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第二条 違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保护的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违反国家有关规萣”。

第三条 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第四条 违反国家有关規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護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五千條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責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

(十)其他情节嚴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規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 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获利五万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将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萣罪量刑标准适用本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第七条 单位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

第八条 设立用于实施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哃时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罪的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罪定罪处罚。

第九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規定的信息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第十条 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犯罪不属于“情節特别严重”,行为人系初犯全部退赃,并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确有必要判处刑罚的應当从宽处罚。

第十一条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后又出售或者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条数不重复计算。

向不同单位或鍺个人分别出售、提供同一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条数累计计算。

对批量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条数根據查获的数量直接认定,但是有证据证明信息不真实或者重复的除外

第十二条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犯罪,应当综合考虑犯罪嘚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丅

第十三条 本解释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问题进行的解答出售、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解释由最高院和最高检发布的,规定了该立案标准和情节严重的认定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