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祖祖父母去世有丧假吗新房用绑红布不?

  媳妇奶奶生病了,估计撑不了多久了,我也很悲伤。看着挺难过的。今天媳妇说,她奶奶去世了,让我爸妈去。  我很愤怒,我们那里没见过这样的。我不知道,有这个礼节没有,  更何况我爸妈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好,一见不得这悲伤。二,我家和她老家差了七八百公里远,路途遥远,我父母身体也受不了。  我媳妇说,这要求是她们家里人说的。我很气愤,第一,让我爸妈去,我觉得她们欺负人了。第二,即使有这个礼节,我觉得他们有点不体谅人,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要求我家人怎样怎样,  和媳妇吵了一架,很生气,很生气,大家说说,我该气愤吗?
楼主发言:15次 发图:0张 | 更多
  呵呵,我想起《新结婚时代》里的小西为了去给建国嫂子的爷爷送葬而没见到她妈最后一面
  楼上,你好,谢谢回复。这中间差了一代人啊,我爸妈去了算什么意思啊,我觉得媳妇娘家从来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我这边的情况,一味以礼节压人。另外,我们这边我没注意过有没有这礼节,也不好问父母。总之,想想很生气。
  我家乡的习俗是:亲家的父母过生日或病故,亲家的其他子女结婚,亲家过生日,作为儿女亲家都是去的。  
  那你就让你媳妇出来回的机票钱,你借机会带爸妈旅游一圈
  多数地方是去的,还没见过不去的
  要把当初我爷爷走了都来  
  按礼节是应该去的,不过年纪大了,又那么远应该互相谅解。我奶奶去世时我公婆也是要去的,我们不远但也不近,一百多里,我就没让去。但是他们让我带去祭礼了。这其实是种礼节,你老婆那么说也不算过分,不过你担心父母身体可以跟她多沟通下  
  就算你是上门女婿,也没有你爹妈跟着上门的道理。坚决不要去  
  七八百公里就不至于劳民伤财了吧。
  我们家这边...貌似不用去,广东粤北山区的,仅供借鉴。
  我们这里没这个强制礼节,一切看感情,如果老人身体吃不消,又这么远就带个礼吧。  
  这个是很正常的
你爸妈要是七八十岁不去那就说的过去,要是只有五六十岁不去那就说不过去了
湖北这边是一定要去的,
要是你爸妈不去
亲戚们都会看你的笑话,
要是办喜事你爸妈不去还好说点,
奶奶死了都不去,那真的是说不过去啊.
  怎么也算长辈过世吧,按理该到的,要是实在去不了,让你父母打个电话慰问下。反过来想,要是你爷爷奶奶去世,你岳父母一点反应都没有,你能接受吗  
  河北邯郸表示需要去。  
  结婚后,对对方的直系长辈是要表示尊重的。她奶奶高LZ爸妈一辈,又是很近的直系亲属,应该去的。  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距离,至少应该电话表达一下关系。如果办白事,人不到礼也要到的。
  如果住的近去看看他父母是应该的,这么远,不应该去,谁说应该,那就让你媳妇爸妈先来你家给你家先人上过坟再说,我觉得如此无理取闹,不惜离婚也不能妥协。  
  可以的话你家派个一个长辈去吧,身体不好路途又远就算了,相互体谅  
  礼尚往来的事!你爸妈身体不好,路途远那么可以理解!不过人到不了,情要到!你作为孙女婿必须到。不管多远。并且跟你岳父岳母说句抱歉的话,你父母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到,但要表达哀思之情。这是礼节。家里红白喜事本来就是大事,特别是白事!而你们家和你老婆家是近亲,如果这个礼节都做不到,还结什么亲。就算普通亲戚平时不怎么来往,遇到红白喜事都会去的!貌似你老婆家让你父母去也只不过是邀请的意思,没说必须要你父母去!所以你要处理好这个事情!不然伤了两家和气!  
  我家这里是,如果办葬礼的人家和亲家有金钱礼金方面的来往,就去,没有就不用去  
  这个是真的要去的。  
  你和你爸妈如果在一起住的话你们自己去就行了,各地的习俗不一样,越偏的地方,规矩越多!  
  好吧。我们这边得去的。。。 这是正常礼节。正常往来。。  
  我们这边得去,风俗这样如果就得去,如果父母年老体迈,也可以叫家族中另外人去,起码礼金要送到的。为了这么小的事楼主还生大气,真不可思议啊
  我娘家这,红白喜事要打电话一一告知邀请的,有的还要亲自上门去请,如果不请不打电话,亲戚可不用去参加,因为是主家无礼不通知在先,如果主家打过电话,亲戚因为各种情况不能去参加,可以打电话说一下,告诉主家因为某某原因不能去了。  我婆家就不一样,不用请的,去不去随自己心意。  礼节要到。
  远的话感觉可以礼到人不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大家族观念很强,结婚以后就是一家人,再远的亲戚都要走的,何况是你媳妇的奶奶,相当于你的奶奶。这一点在很多文学小说里面都表现过。  
  @找个马甲来生气   明确告诉楼主,有些地方的确有这种风俗,而且是必须的。  这种情况,楼主媳妇家,是要给楼主家正式下帖的。
  要去,有这规矩,不仅你爸妈,你兄弟姐妹都得去随礼,坐标湖北  
  一般地方都应该去吧,如果特殊情况不能去最少要表示歉意,然后随礼,自己家人不能去不但没有歉意反而生这么大的气,还跑来发帖,这种男人~  
  有些礼节吗?我觉得你跟你老婆去就好了,干嘛公婆还要去?  
  电话不是所有家都有的时候,亲人过世,会请专门的人按家属的嘱托挨家挨户的通知到;通讯方便了,更会通知到,所以你老婆的奶奶过世,她爸爸作为家里主事之人,通知你父母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而且是通理的,因为人家把你们当成了他们的亲戚,而楼主你却争丈人争在了此点上,实在不该,还生气,请问你有什么气可生。按理说你父母都不应该等丈人通知自己就应该说去,你还在问父母应不应该去,为什么不应该?你问问如果是你姑姑或者舅舅的婆婆公公或者丈人丈母娘过世他们要不要去???虽然亲属关系不同但道理是一个。  路途遥远是另外一回事,你可以把问题摆出来然后和丈人说清楚实际情况,不去相信你丈人也是会理解的。说不好听的如果哪天你父母生病了,你丈人他们作为亲戚不闻不问你会作何感想??所以说人之前先找自己的问题吧。如果是你父母对丈人通知他们有怨言,那你家真的是,自己想吧  
  这么远,去毛去。
  我们这也有这个风俗,老公的爷爷的弟妹死了十周年过事,我爸妈都要来,而且上很重的礼,更不要是你媳妇的奶奶了,不去,以后邻居都会说你家人看不起她家,她家也没面子,为了你媳妇以后好过点还是建议楼主去吧  
  礼是一定要到------路远人不到,不算失礼
  不能吧?  老婆的奶奶去世,需要这个丈夫的父母去参加葬礼?  大家脑子都想啥呢?这算哪门子亲戚呀?  我觉得这个丈夫应该去,而丈夫的父母完全不该去。  有一种情况应该去:就是这个奶奶和这个老公父母是同一个村的,或者这个奶奶和这个老公父母同一个单位共事过。
  没有风俗不过按理如果知道的话还是要去的  
  诸位,去不去,不是远近问题好不好?700公里算啥呀?都不够坐飞机的距离。现在高铁,不到3小时就到了。  不去,是因为这个亲戚关系,完全是“轮不上”的关系,这都隔着多少层了?
  河北这里是红事叫,白事到,意思是红事人家叫你你才能去,白事是听说知道了就要去,当然,关系好才去的。另外,上半年我奶奶没了,我丈人听说了要过来,考虑到中间差了一白多公里,来了还要安排吃住,就说心意领了不用周凡劳顿了意思不用来了云云,我觉得,最起码的客气是要有的,人不到礼不能不到,还有你和你妻子最好好好说这个事,没必要非要按照谁家的规矩来
  看了楼上很多回复。不知道大家生活中见过这么远去的类似例子吗?我总感觉到对方提出来有忽视我方感受的感觉。  其实,这种老去的很悲伤的事,人之常情,街坊邻居也会去的,  但是,一码归一码,我个人感觉让我父母这么远去是不合适的。  这种事,我觉得我说什么反对意见,道义上似乎丢分了。我印象中也没见过类似的事情。  这种事情,是很难过的,我不愿纠结于此,就不再回复了,谢谢各位给的意见。
  老北京的礼节很多,但却没有你说的这个礼数,真没听说过亲家去参加对方长辈丧礼的,最多出钱意思一下,礼到人不怪。
  我们这里需要去。
  我不知道别处是怎样,但我们这里是需要去的。小时候我妈的爷爷奶奶去世我爷爷奶奶都去了(可能我爷爷没去,因为他瘫痪了,也可能他去了,那时没瘫痪,总之我记不得他那时瘫痪没有,因为那时我很小)。后来我爷爷奶奶去世我舅舅舅妈,大姨姨夫都参加了葬礼,只有我小姨没来,因为我小姨回来一趟得一天一夜的时间。个人觉得如果你爸妈不是很行动不便的话,还是需要出席的,毕竟是葬礼,而且是你爸妈长辈的葬礼  
  遇到相似的情况。只不过娘家爷爷换成婆家老爷爷去世。按我们风俗,可去可不去,因为隔了一辈。我家捎礼敬香了,但葬礼那天没参加。因为在那之前我妈动手术,走不开。因此被该死的公婆挑理辱骂,现在想起都恨恨。亲戚直接就不能随和一些吗?互相体谅吗?有些家庭为人处事斤斤计较注定了处不好任何关系
  正常是要去的,我这里是东北。不去太失礼了,没把儿媳妇家人当回事。但你这个情况可以不去,太远了,老人身体也不好。  
  我们这儿有这个礼数的,我老公奶奶去世,我父母都去了。楼主老婆家既然通知了,楼主可以折中一些,让父母打个电话慰问一下,到时礼钱由你带过去,一声不作感觉不太好  
  礼节上要去阿,但是离得远就算了,我家很多事我公婆按照礼节应该来,也没有来,打个电话表示表示就可以了吧  
  我还以为啥事要撕逼了,这有什么可生气的?  
  之前我外公去世,我公婆出礼的  出席倒并不是一定的,但是礼要出的,毕竟是亲家
  楼主完全是神经病  你家都是什么处事的风?!居然上来一句哪门子亲戚!呵呵,你直接跟你老婆讲她奶奶跟你没关系,你爹妈金贵怎么可以因为这个小事劳你爹妈大驾呗  或者以后你跟你老婆条件交换,以后你爷爷奶奶或者你爹妈死了,你也不跟她娘家人讲,她娘家人也不上门,这样你就有脸了,光荣了呗  只要是麻烦的就是你家没这规矩是吧  你妈身体不好就不去呗,你爹跟你去不就得了。你老婆奶奶怎么就算哪门子亲戚了?你要只承认你老婆一个是你家的人,你早讲啊  !你娶个嫁出去跟卖出去一样的地方的人就行了呗。长辈去世还有嫌东嫌西的,你家什么家教!  你试试你家直系长辈去世,你老婆娘家一个不露脸,你就长脸了呗  楼里这么多人说有这风俗你就是瞎是吧!  有些地方没有怎么着,你去娶那个地方的女人去啊!既然娶了有这种风俗地区的女人,唧唧歪歪个什么劲!还听到简直惊呆觉得不可理喻,这么会做人也是没谁了  
  我们的风俗是要去的,可以捎礼,如果是亲家平辈,红白事媳妇娘家,女婿父母必须到场
  我隔壁邻居她女儿的婆婆去世了,我邻居带上她儿子孙子从湖南坐车到四川参加葬礼。  
  @找个马甲来生气 我们那里的规矩亲家的父母去世是应该有表示的,不过是按普通朋友和亲戚的理解表示。  你听哪里的规矩普通朋友和亲戚死了需要千里奔丧的,脸也忒大了。
  礼数上本来就是要去的,就算不想去可以沟通,至于闹腾吗。?  
  @找个马甲来生气 44楼
15:50  看了楼上很多回复。不知道大家生活中见过这么远去的类似例子吗?我总感觉到对方提出来有忽视我方感受的感觉。  其实,这种老去的很悲伤的事,人之常情,街坊邻居也会去的,  但是,一码归一码,我个人感觉让我父母这么远去是不合适的。  这种事,我觉得我说什么反对意见,道义上似乎丢分了。我印象中也没见过类似的事情。  这种事情,是很难过的,我不愿纠结于此,就不再回复了,谢谢各位给的意见。  -----------------------------  楼主过虑了。一个地方一个礼。你岳父家可能想着不通知的话,怕你家说。但是通知了,在家乡父老面前也说得过去了,你父母去不去都无所谓。  
  远亲可去可不去,住的近的话,为表示尊重可去,住的远的话根本不用去
  楼主真不懂人情世故  
  我外公外婆年长爷爷奶奶几岁,他们去世的时候,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都主动上门吊唁,他们离得近,逝者为大,我叔叔都灵前跪拜。结为亲家即是亲戚,你这是又长了一辈,哪有亲戚长辈去世,晚辈不吊唁之礼?  
  这个应该去..除非隔着很远,  
  山西的,表示确实有这么个礼节,应该去,人家告了你,你可以借口身体问题推掉不去,但你用得着跟你媳妇发火?还说人家不为你考虑?  
  本地的,应该去。但隔了七八百那么远,楼主父母身体都不好的话,可以捎礼就行了。我是
  我身边,七八百里的,除了关系特别亲近的平时来往特别多的,真去的少。
  按理当去,认不到,礼要到。当不知道,那就是你家不懂事了。反正我老公奶奶去世,我父母身体不好,而且离得比较远,就没去,打了电话,给了礼钱,但我老公姐夫的妈妈是去的。  你媳妇通知了,按我们这儿的说法就是报丧了,那是一定要随礼的,我们这儿老话说:喜事可以不到,白事一定要到。意思是人家结婚通知你你可以不去也不随礼,但是白事人家告知了就一定要到。
  天津。我们这边是要去的。礼节问题。  
  @找个马甲来生气 解释清楚,入乡随俗,遵从当地礼节,毕竟是夫妻,断不可夫妻之间有隔阂,理解就好!
  陕西人表示请假也要参加的,不能失了礼
  要啊,我们这边是要的。你爸妈是晚辈啊  
  你父母可去可不去,你是无论情理都必须去的,否则你就太拿你媳妇不当人了。
  且不说此地方是否有此习俗,地方习俗是地方文化,是地方人创造的,但是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落后的地方文化逐渐被改革更新抛弃,既然女方提出来了,就要正确面对,男方父母因身体不便路途遥远的实际情况,可以由夫妻双方协商,代为行礼,相信女方家长会理解的。
  按道理说,要去!因为我老公爷爷去世时我爸妈就要去,可是一千多公里,老爸还上班,我就没让他们折腾~也是心疼他们~我婆家表示理解并且也说没必要这么远跑来~所以重点是和你媳妇儿说明情况~~俩人别闹别扭
  要去啊  
  @找个马甲来生气 不是人家要求吧?只是,按礼数是应该邀请的呢,受到邀请的可以去,可以不去,这里一般不去的话,会随礼一匹布,其他城市估计已经没有随礼一匹布的规矩了,都随钱了吧。  而且,邀请属于尊重,不是侮辱,也不是晦气哦,尤其是老人是年过72的,属于喜丧,普天同庆的哦。
  我老公的爷爷过世,我爸妈都去了。两家相距400多公里。
  最好去下 我婆婆改嫁的 她婆婆死的时候 婆婆娘家几个姐妹都去了 比你们家远多了 坐车6个小时 都去过了  
  额,这个在我们家那边是必须要去的呢。而且我们还会邀人,自己会去,还会带一批人过去。不过像你们这种比较远的 ,可以根据情况来看。但是自己一家人还是要去的。要是你父母身体不好的话,那就你们自己夫妻去就好了
  去呀,我奶奶去世,我姐姐的婆婆公公就去了呀
  楼主不想去就直说,还非得发网上来找认同感!做人差劲,不尊重别人!所谓十里礼不同,更何况你和你媳妇儿隔了八百公里!就算网上的人都告诉你没那个规矩,你媳妇儿那个村有就是有啊!别人通知你是邀请,是尊重!你父母身体不好,路途遥远也可以体谅,好好商量就行了,问一下是不是一定要去等等。楼主反应竟然是怪媳妇儿不帮你挡一下之类的,由此可见本质上是个自私小心眼儿的人!  
  @找个马甲来生气 不应该生气,这是礼节,一定要去的!
  @微风之优雅
19:59:00  多数地方是去的,还没见过不去的  -----------------------  你所的“多数地方”是你村周围吧,这些虚伪无聊的礼节,本就很扯淡!楼主父母和他老婆的奶奶认识吗,有感情吗,去装悲伤吗?何况那些去的,大部份悲伤都是装的,我在老家见得太多了,只是觉得真她妈无聊!所谓的礼节,就是无聊的虚伪,或者惦记着你带些祭奠的礼品去才是真含义!
  反正我关注的点就是楼主一个大男人能为了这种事家事发网上还生气,还只赞同认同你的人,如果是我会觉得找了这种小心眼的男人觉得恶心。还有我们这亲家是一定到的,我老公的奶奶上次胳膊跌了下我爸妈还特意去看望还给钱了,他们说不去别人会说这是礼数问题  
23:11:00  楼主完全是神经病  你家都是什么处事的风?!居然上来一句哪门子亲戚!呵呵,你直接跟你老婆讲她奶奶跟你没关系,你爹妈金贵怎么可以因为这个小事劳你爹妈大驾呗  或者以后你跟你老婆条件交换,以后你爷爷...  -----------------------  不可理喻的是你这种恶心人,以为你家是皇帝啊?虚伪庸俗!
  都结婚了这是基本的礼节,lz不动人事还生气真是没谁了orz
  @找个马甲来生气
19:57:00  楼上,你好,谢谢回复。这中间差了一代人啊,我爸妈去了算什么意思啊,我觉得媳妇娘家从来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我这边的情况,一味以礼节压人。另外,我们这边我没注意过有没有这礼节,也不好问父母。总之,...  -----------------------  差一辈不知道,但是我姥姥姥爷过世的时候我爷爷奶奶姑姑们都来了
  一般都去,但如果远的话,不去也没啥,但礼钱和场面话要到
  距离是一方面,态度是另一方面,去年我姥姥去世,婆婆公公还一直强调一定要亲自去,但考虑到距离远和他们年纪大不方便,就我和老公回去,但是我婆婆公公打了好多个电话让我们安慰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还嘱咐一定要带替他们带去花圈,并且还亲自打电话给我爸妈安慰和开导,所以,我觉得,楼主考虑父母年纪大,两家距离远的问题,在维护自家父母的同时,也行适当换位思考下,有在这个时候给予失去亲人的人应有的安慰吗?况且他们也不是总让你父母过去吧,死者为大,愿你岳父母和爱人节哀!  
  江浙地区我们这是要去的,我爷爷奶奶生病了,我公公婆婆都去探望的。但是离得那么远,如果身体不好不去也可以,但至少也要打个电话问候解释下,这事有什么好和你媳妇斗气的?
  八杆子都打不着了好吗?你们家有人代表就好了。
  @找个马甲来生气 你傻么,按照礼节你的爸妈该去,前提是身体好的话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公公婆婆都去了  
  我能说这个帖子马上能看出是否是农村的吗?  去大城市问问,谁家这样的拐弯抹角的亲戚都需要父母去见礼?  难怪农村办个红白事能请一大堆的人
  我们那边没有那么多规矩,去不去都无所谓,不过我不理解楼主为什么生气,她那边请你们父母只是一个礼节,你不去找个借口拒绝便是,用不着生气,人家要真不请又怕你们有想法,请你父母也就一提,并没有逼着一定要去,楼主在生什么气?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盖房子上梁系红布条有什么讲究来自:
日分享至 :
佛像开光拿下来的红布可不可以用做建房上梁用推荐回答:暂无上梁红布能给别人吗推荐回答:再说红布吉利事物给谁谁定喜欢盖房前的习俗推荐回答:盖房前的习俗:盖房,首先要选好日子,也就是农村中说的“黄道吉日”。这个黄道吉日,要由民间的“风水先生”选定,或者是自己看“皇历”即旧历选定。如果动土时定在“子”时,那怕晚上子时挖一锹土都算动了上。动了土,就算占有了这个地方。农村的讲究,在盖房立木时要放炮,要挂红布条。有的,要用五包(红、黄、兰、白、黑)缠上去。晋南风俗,要把馍切成块,与糖块一起,在三根檩合拢时- 炮。炮在上面吊着,一串炮一般在合拢时炮放完。然后人们把硬币、糖块扔过去,当地人称之为过梁钱,有的还把酒也倒过去,叫过梁酒。盖房中和迁居的习俗:上梁时,要贴对联,对联内容有许多种,一般是“栋梁之材”、“祥光扶瑞气”、“立根逢黄道”、“上梁遇紫微”之类的词藻。中间横头上,写上“吉星高照”、“姜太公在此大吉大利”等。也有的写着“树柱逢吉日”、“上梁遇良辰”等。新房落成,要贴对联,常常写“地灵人杰”、“物宝天华”等。乔迁进入新房时,要贴对联、放炮,以示庆贺,常写的对联内容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门庭多福”、“日月重光”、“一门瑞气”、“万里和风”等。迁居时,往往要请贺喜的人来吃饭,并且要放炮。在每一处房子里由人手中纨鞭炮,边走边放,转个房再转一个房,不停地放,直到转完后走入院中,直到门口。如果是春天迁入新居,贴对联时常写“燕贺新禧”、“莺歌阳春”;“莺迁乔木”,“燕舞春风”;“福莅及第”、“春满花堂”等。如果是夏天迁入新居,常写的对联有:“夏屋新迁莺出谷”、“花堂彩焕凤栖屋”。如果是秋日迁入新居,常用的对联是;““雁鸣秋色”、“凤栖高屋”、“门含紫气”、“室染秋香”等。如果是冬日迁入新居,常用的对联是“白雪凝瑞”、“朱轩纳祥”;“岁寒三友添新色”、“春风满堂聚德光”等。上梁挂红布需要多少尺推荐回答:上梁挂红布没有固定要求;在东北把亲戚送的“被面”挂在梁上。在民间,有一种习俗,盖房上梁时,在大梁上挂一块红布或被面,用来镇宅避邪。据传说,一个秀才进京赶考,路途上病倒在一棵大槐树下。这棵槐树已经成精,她希望向白娘子一样,找一个人间的如意郎君,过上幸福生活。槐树精发现书生,见书生眉目清秀,顿生爱慕之情,便变作一个美丽女子,使用仙术救活了秀才,又点化出房子,要与这个书生结婚。书生醒后,自然十分感激。两个人海誓山盟,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可是好景不长,由于书生醉心功名,决心进京考试。槐树精十分理解丈夫,使用仙术,弄来考试题与答案,让书生背好。考场上,书生对答如流,深得主考官的喜欢。后来,受到皇帝召见,皇帝见书生一表人才,文才也很好,便封书生为头名状元,并招为驸马。书生受宠若惊,满口答应。这个书生得到高官厚禄,竟然忘恩负义,把原来的结发妻子忘了。槐树精非常生气,使用法术,把皇宫的一个大宫殿击毁。皇上十分生气,便召能工巧匠进宫修宫殿,可是大梁怎么也上不合适。书生想起途中遇到的大槐树,便禀告皇帝。皇上传旨,命人将大槐树运进京来。派去的人锯了七七四十九天,槐树流了很多血,才锯倒。运到京城后,上大梁时,不是狂风暴雨,就是飞沙满天,没有一天是好天气。皇帝十分着急,一天夜里,槐树精给皇帝托个梦:说是要有个最忠于皇帝的心挂在梁上才行。于是,皇帝想起了驸马,把驸马斩了,然后挖心挂在梁上,再上梁时天气很好。贪图享受、忘恩负义的状元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槐树精也为自己报了仇。从此,上梁镇邪的习俗一直在民间流传,人心换成了红布。祠堂上梁要举行什么仪式!推荐回答:各地风俗略有不同,但是都很庄严、喜庆、神圣。以下为某氏族上梁仪式的全过程记录:1、出梁2月7日是宗祠上梁的日子,一大早,村里的男女老少胸前佩戴红花,聚集在小学等待出梁。在一楼教室里放着的,是上梁仪式的两根梁木。当日早上6点30分,教室门打开,两根披着红布的梁木出现在眼前,在一阵鞭炮声和“喝彩”声中,几个壮汉抬着两根梁木出发了,他们绕村子一圈,前往目的地———司徒朱氏宗祠。聚集的村民跟着前往,出梁仪式开始了。2、拜梁祠堂放着一张方桌,桌上放有锤子、斧头、镰刀等工具,方桌下方左右两头各放有两条错开摆放的新长凳。梁木到后,按照大头在右、小头在左的方式停放在凳子上,接下来就是拜梁仪式。村里人按照家族依次拜梁,拜一下,主持人就在梁木的卡槽里倒一滴酒,据说此举寓意着地久天长。有人将公鸡鸡冠血滴在方桌上的工具上和酒碗、梁木的卡槽里,随后,主持人将鸡血酒滴到梁木的卡槽里祭梁,边滴边“喝彩”和放鞭炮。3、上梁拜梁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上梁,也称“升梁”。由屋顶上的人抛下四根红布条,下面的人将它分别系在梁木的两端,然后由屋顶上的人将梁木拉到屋顶,按照头梁在前,二梁在后的顺序安放在屋梁上。4、抛梁上梁仪式最热闹的程序就是抛梁,寓意招财进宝。梁木安放好后,就开始抛梁,前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齐齐守在下面。抛梁一开始,大家都争相去接捡抛下来的食品。屋顶上提着箩筐的人边抛边说吉利话,下面的人要大声叫好,不然,他们就延迟抛撒箩筐里的糖果、花生、糍粑等。族人代表说:“这次上梁仪式,无论是在外地工作还是嫁出去的同村人都赶回来了,以前都没见过这种仪式,这次也见识了一回。”他开心地说,村里有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有利于增进了解和认识,加强团结。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离开村子快30年的一位族人代表认为,这次上梁聚在一起,让那些长期在外的游子,感受到了“根”的存在。“这让宗族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也利于村民间相互沟通。”朱东华说。对村民们来说,上梁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还是同村同族人之间的血脉纽带,吸引大家来寻根,一起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上梁挂红布以后女儿女婿回娘家就不能同房了,有这说法没推荐回答:暂无家里盖房子上梁时栓七彩线还是红布条推荐回答:红布线在盖房子上顶梁的时候 为什么都要用红布串着钱 绑在中梁上?推荐回答:这是一时一地的风俗.各地习俗不完全一样的.用红布是辟邪,让家人平安.系钱的用意不清楚.下面摘篇文章供参考《神秘莫测的上梁披红 》民间传统建房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项仪式是“上梁礼”,迄今在一些农村地区中仍见流传。其过程大体是:屋架主体建成后,择一吉日,通常是上午太阳往上升时进行。先将主梁(即“栋”,亦称中梁、正梁或大梁)放在屋架的脊桁位下,梁中端系以红布,或裹上红绫,或贴上写有“福禄”、“吉喜”一类字样的红纸,这叫“披红”;梁的两端,各挂一个装有粽子、馒头、糕点等物的红布包裹。届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均来祝贺送礼,这叫“踩当门”。然后,主人请工匠喝酒,考究一些的还要点香烛,祭鲁班。接着,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工匠诵“上梁文”或唱“上梁歌”,这叫“祝吉”;同时燃放鞭炮。鞭炮与祝吉声中,两位工匠以保持水平的姿态,从两端将大梁抬起,踩着梯子拾级登高,梁上挂着的包裹亦随之升高,这叫“上粮”。待工匠把梁木安放在中柱顶端的衔口内,又燃放鞭炮以示结束。旋用火把将所有木料、墙壁等“照”一遍,以驱邪气,这叫“照梁”。再把两只包裹内的粽子、糕点、馒头等物往上抛撒,由众人抢拾,这叫“接粮”,亦名“滚梁”。所有这些动作完成后,时已当午,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照晒屋架,这叫“晒梁”。最后便是举行酒宴,主人、工匠与来宾互相敬酒,待尽兴热闹以后才散。在上梁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披红”,即给梁木系红布,裹红绫,或贴红纸。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有何意义,民俗学界所说各异。民间传说,此乃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所首创。据说,有两个工匠替人盖房,因一时粗心,把主梁的料下短了半尺。等上梁时,怎么也没法放稳妥。正万分焦急之时,来了一位老师傅,他拿起锯子,把大梁锯成两截,再往山墙上一搁,不长不短,正好!为了把中间的破绽掩盖住,老师傅把身上的红布兜脱下来,往梁中间一挂。红布被风一吹,新上的梁显得格外喜气洋洋。两人忙跑下梯子向老师傅道谢,却找不到人影。原来,他就是鲁班。从此,工匠们盖房时,都要在梁上披红,同时焚香祭祀,用意是感谢祖师爷临急襄助的恩德,以及祈求祖师爷保佑上梁操作过程的顺利实施。另有一说,上梁披红是为梁木挂彩上供。其来历也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个叫武良新的穷秀才上京应试未中,而所带盘缠也全部花完。正当他疲惫不堪、饥渴难耐,靠在一棵七八搂粗的大杨树上打盹时,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人叫唤,睁眼一看,是个姑娘。姑娘邀穷秀才回家用饭休息。从此,两人相依为命,结为夫妻。第二年开春,皇帝起造宫殿,需要一根大梁,而监造官看中了穷秀才倚着打盹的大杨树,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将大杨树砍倒。皇帝于是悬赏:谁能砍倒大杨树,就招他做驸马。姑娘告诉丈夫说,她有一个砍倒大杨树的秘诀:“要把杨树砍,等到三月三。时辰不能错,鸡叫头一遍。”原来,姑娘就是大杨树的化身,因见穷秀才孤苦可怜,与之结缡,帮他过日子。岂知丈夫记住秘诀后,转起了坏念头。三月初二那天,他出门后,直奔城里,将写着圣旨的黄榜一把扯掉,次日鸡鸣头遍时,指挥工匠把大杨树砍倒了。穷秀才随监造官去了京师;大杨树也被做成了大梁。可到上梁时,却怎么也抬不上去。皇帝梦见有仙女相告:“要想大梁架上去,良新人皮披梁架。”遂以此为借口,处死穷秀才,剥其皮披在大梁上。果然,大梁顺顺当当地架好了。从此,人们盖房立木时有了以红绫披梁的习俗。据说,用红绫之义,是为了见红求吉,取其祥瑞(徐华龙、吴菊芬编《中国民间风俗传说》,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以上均为民间的口耳相传,学者们则别有解释。如陶思炎先生认为,上梁披红实际上与木精树怪的古老观念联系在一起。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怪神第九》中,记述了“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的传闻;此外,古人还有“物久则怪”的信仰。民间用作脊檩的木材,多以高壮的老树制成,因恐有怪,故以红辟之。传统的伐木造屋习俗中,还有砍伐前先用红布或红纸裹住树干,然后再将其砍倒或锯倒的做法,其用意同上梁披红一样,都隐含着辟退树怪、守护新屋的潜在追求。联系上述大杨树精变女子的传说来观照陶教授的“披红辟怪说”,两者似有合拍之处。而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卷一》关于“后魏温子升有阖闾门(应为阊闾门)上梁祝文”等记载来看,上梁习俗至迟在北魏就已形成了,则《风俗通义》所云“怪神”观念于此有相当影响,也是完全可能的。此外,研究中国建筑史的蔡达峰先生指出:上梁(指“栋”)是以梁而展开的既反映栋的营造学观念、又反映其社会人文价值观念的民俗活动,这种活动有其历史的演进过程。《易·大过》中就有“藉用白茅”而祭栋的做法。《毛诗训诂传》:“白茅,取洁清也。”古人陈祭有藉,藉用茅。《周礼·乡师》:“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因栋桡而祭,垫以白茅,与大祭祀同式,可见古人对栋之重视。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栋远在周代就有因其而举行的信仰民俗活动,但古人注重的是栋的结构特征,栋桡是一个危险的结构破坏现象,祭祀的目的在于祈求避免这个危险。因此可以说这就是后来上梁仪式的雏形,至少是观念上的雏形(《中国营造民俗中的上梁仪式研究》,《国风》第二卷第6期)。那么,上梁披红这种神秘的仪式,是否来源于古人对栋梁之结构功能的理解与恐惧呢?这又是一个悬而难决的问题。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相关文章相关帖子--盖房子上梁系红布条有什么讲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中老人去世后的禁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