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衰微的材料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何具体表现

第二节 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
范文澜、蔡美彪等著十卷本《中国通史》——中国人必读的大型史书!
第二节 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
平王迁都洛邑,还有土地方约六百里。后来有的赐给立功诸侯,如赐郑国虎牢(河南荥阳县西北)以东,赐晋文公温(河南温县)、原(河南济源县)等十二邑;有的被侵夺,如郑灭东虢(音国guó河南郑州西北),晋灭北虢(河南陕县),楚灭申(河南南阳县)、吕(南阳县西);有的被戎族占据,如扬拒、泉皋、伊雒(音洛luò)之戎,杂居周国境内,伊川(河南嵩县)有陆浑之戎;有的封给王族与公卿大夫作采邑,如襄王封子带于甘,周、召、毛、毕等旧宗族各有新采邑。天子自有的土田和民人,实在存余无几。
诸侯定期朝聘贡献,是王室的重要收入,东周王室却失去了这个重要收入。按照鲁史《春秋》所记,二百四十二年里,鲁君朝王仅三次,鲁大夫聘周仅四次。鲁是周公的后代,与王室最亲近,朝贡几乎全废,其他诸侯的朝贡自然不会比鲁多一些。
东周天子地小贡少,非常贫弱,但名义上仍保持“天下宗主”的地位,为华夏各国所尊崇。齐晋两霸国纠合诸侯,阻遏蛮族大国楚的北进,都是号召尊王、勤王,才得到诸侯的信从。东周天子在政治上还有一些作用,所以孔子修《春秋》,想尊奉周天子一统诸夏,在东方复兴周道。
东周王国与宋、鲁是当时三个文化中心,王国文化对诸侯更有大影响。因为王室衰微,不能养活众官,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王官百工,陆续分散到诸侯国,有些人做官,有些人做师,扩大了文化的传播。前五二○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死,王子朝结合一批丧失职位的旧官、百工,起兵争王位。经四年战争,子朝兵败,率召氏、毛氏、尹氏、南宫氏等旧宗族(自然也有百工),带着王室所有典籍,逃奔到楚国。这是东周文化最大的一次迁移。周人和周典籍大量移入楚国,从此楚国代替东周王国,与宋鲁同为文化中心。在这三个中心地区,鲁国孔丘创儒家学派,宋国大夫墨翟创墨家学派,战国时楚国李耳创道家学派。
东周王室衰弱,无力禁止诸侯间的兼并。更由于经济的发展,诸侯对别国土地人民的占有欲也更加强烈,这就发生频繁的兼并战争。战争的结果,先后出现楚、齐、秦、晋、吴、越六个大国。
一&& 楚 国
苗族被禹战败后,退出黄河流域,据战国时人说,三苗曾在长江中游建立起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当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是许多部落的集合体,其中较大的是荆楚。商高宗武丁曾出兵深入荆楚境,捕获大批俘虏。周文王时,周势力到达汉水流域,一部分苗族归附周国,接受周文化。武王伐纣,有髳(苗)人参加周军作战。成王封文武以来功臣后嗣,熊绎得封子爵,居丹阳(湖北秭归县)。熊绎的祖先,就是归附文王、从武王伐纣的髳人酋长。到熊绎才受周天子的封爵。西周时期,熊绎子孙不断扩大土地,立国号为楚。东周初期,楚愈益强大,前七○四年(鲁桓公八年)楚君熊通自号武王。熊通子文王熊赀迁都郢(音影yǐng湖北江陵县),有地千里。楚在春秋时先后吞并四十五国,疆土最大。楚国君臣自称是蛮夷,专力攻伐华夏诸侯,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耻辱,死后见不得祖先。因为楚国好战,又经常获得胜利,国境扩大了,居住在国境内的长江流域蛮人、淮河流域夷人以及被征服的华夏诸侯国人,经长时期的文化交流,融合成巫文化中渗入华夏文化的楚国文化。原来局限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通过楚国伸展到吴、越两蛮族国。长江流域的初步开发,楚国曾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 齐& 国
吕尚是炎帝族四岳的后裔。周文王尊吕尚为师,共谋灭商兴周。吕尚的女儿邑姜是武王正妻,生成王和晋国始封者唐叔虞。成王封吕尚为齐侯,赐给他一种特权,得征伐有罪诸侯。西周厉王时,齐献公迁都临(山东临淄县)。齐在春秋时期吞并十国,荀子说齐桓公(前六八五年——前六四三年)并国三十五,韩非子说桓公并国三十。齐原是东方大国,经桓公大吞并,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桓公依靠大政治家管仲,整顿国政,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工商专心本业,免服兵役。士乡即农乡,平时农夫耕田,士“食田”,战时农夫当兵,士当甲士和小军官。士乡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五乡为一军。每家出一人,五人为伍,伍有轨长;五十人为小戎,小戎有里有司;二百人为卒,卒有连长;二千人为旅,旅有乡良人;五旅一万人为一军。一国有三军,齐君自率一军,上卿国子高子各率一军。据《齐风·甫田篇》所说,齐襄公(前六九七年——前六八六年)时还保存公田制的形式,管仲废除公田制,改为按土地的肥瘠,定赋税的轻重。齐国有山有海,管仲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又铸钱调剂物价贵贱,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前六七九年(齐桓公七年),齐开始称霸。当时楚国也正强盛,连年出兵攻郑。前六五六年(鲁僖公四年)桓公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大军伐楚,进到召陵(河南郾城县)。楚成王使大夫屈完来军前讲和。桓公许和退兵。这是华夏诸侯第一次联合抗楚,虽然不能算是取得了胜利,楚国却暂时不敢北进。
桓公做霸主,曾救邢救卫救北燕,阻止戎狄的侵扰。百余年后,孔子还赞叹齐国的霸业,说: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着头发,穿左衽衣,受异族的统治了。管仲、桓公死后,齐国内乱,楚国势力又北进。
前五六七年(鲁襄公六年)齐灭莱(山东黄县东南有莱子城)。莱是东夷族大国,莱亡国后,齐地扩大一倍以上,成为真正的海国,鱼盐之利更盛。
秦本是西方小国,与戎族战斗,逐渐强大起来。平王东迁,封秦君襄公为诸侯。前七五三年,秦文公开始设史官纪事。前七四六年,采用西戎野蛮法律,开始有灭三族法(父族、母族、妻族,一说父母、兄弟、妻子)。前六七八年,秦武公死,开始用人“从死”(殉葬)。前六七七年,秦德公建都雍(陕西凤翔县),用三百牢(牛、羊、豕各一为一牢)祭天求福。秦穆公(前六五九年——前六二一年)用谋臣百里奚,战胜晋国,扩地到黄河边上。又用谋臣由余,灭十二个戎国,开地千里,成西戎霸主。西周覆灭后,西周故地,戎狄杂居,商汤后裔建立亳国,自称亳王,西周文化为戎狄俗与商文化所摧毁。秦采用这些落后制度(包括君位兄终弟继制)与文化,虽然已成西方大国,却被华夏诸侯看作戎狄国,不让它参与盟会。但秦国在西方驱逐戎狄,用武力恢复宗周旧地,保卫华夏的西翼,使齐晋两霸国,得专力对楚,这个作用也是必须重视的。羌人(西戎的一族)爰剑,秦厉公时(前四七六年——前四四三年)被俘为奴隶,学得农业知识,后来逃回羌地,教人耕种、牧畜,诸羌敬服,推为大酋。原来射猎为生的羌族,从此渐成西方强族。秦文化对更落后的戎人,也起着一定的推进作用。
晋国原是戎狄游牧地区,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为唐侯,在唐国内“强以戎索”(《左传》定公四年),就是说,按照戎狄生活惯例,分配牧地,不象鲁卫农业地区按周法分配耕地。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东周初期,晋献公(前六七六年——前六五一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兼并,灭霍(山西霍县)、耿(山西河津县)、魏(山西芮城县)、虞(山西平陆县)、虢(河南陕县)等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并且国土跨到黄河南岸,形成一个地险多马的大国。献公消灭国内同姓宗族,连自己的儿子夷吾(惠公)、重耳(文公)也放逐出国。所用卿大夫多是异姓人。献公这一措施,加强了公室的权力,因此形成一个政权比较集中的强国。
前六三六年(鲁僖公二十四年),放逐在外十九年、周游列国、政治经验十分丰富的晋文公(前六三六年——前六二八年)回国即位,随从他的文武功臣都得到重用,君臣一心,整顿国政。前六三二年,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与楚、陈、蔡三国联军在卫地城濮(河南濮阳县东)大战,击败楚军,晋国从此成为华夏霸主。直到前五四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晋国常能维持霸业,与楚三次大战,晋战胜两次(前五七五年鄢陵之战,前五五七年湛阪之战),战败一次(前五九七年邲之战)。
前五四六年,晋楚在宋都商丘开和会,平分霸权,晋处劣势。前四八二年(鲁哀公十三年),晋吴在黄池(河南封丘县)会上争霸,晋也并不处优势。此后晋国事实上分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国,所谓纠合诸侯、尊王攘夷的霸业实际上不再存在了。
晋国境内戎狄国先后被消灭,凡灭同姓异姓国二十余,与楚同为东周时期最大的国家。齐常助晋,秦常助楚,因此晋楚势力仍大致相等。为要借与国兵力,攻击对方,晋助吴攻楚,楚助越攻吴。吴越两国的兴起,增加了争霸战争,但也扩大了华夏文化的灌溉面,从黄河流域直达长江下游地区。
五 吴国、越国
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让继承权给季历,逃奔到梅里(江苏无锡县东南),有蛮人千余家来归附。太伯仲雍断发文身,相继做蛮人君长,国号吴。吴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吴渐强大。楚国大夫巫臣亡命到晋国,献联吴攻楚的计谋。前五八四年(鲁成公七年)晋使巫臣带着一队战车到吴国,教吴人射法御法和战车阵法。吴军学会车战,从淮南江北的陆地上,攻击楚国的侧面。吴楚连年打仗,甚至一年打七次仗,楚军疲于奔命。
吴和晋国交通后,文化也迅速提高,寿梦第四子季札,前五四四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历聘鲁、齐、郑、卫、晋等国,表现出高度的华夏文化。季札的儿子在路上死了,孔子带着弟子们去看他行葬礼,说,季札真是懂礼的人呵!
寿梦死后,长子诸樊迁都吴(江苏吴县),数传至阖闾(音合庐hélú),用楚亡臣伍子胥为谋主,大军事家齐人孙武为将军,前五○六年(鲁定公四年)大举攻楚,五战五胜,楚军大溃。吴军攻破楚建都约二百年的郢,楚国民人和文物财宝大量被吴军俘获。这是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对楚国是空前未有的创伤,但由周入楚的华夏文化,却因这次战争更多更快地传播到长江下游,加速吴国的华夏化。
越都会稽(浙江绍兴县),断发文身,文化比吴更落后。楚灵王时(前五四○年——前五二九年),越还是楚的属国。吴得晋助,成为楚国的劲敌。后来楚采同样的方法,让文种和范蠡二人来越国。文种是楚国的宛(河南南阳县)令,范蠡是文种的密友,二人都是楚国著名才士,到越国自然是为的助越攻吴。越君允常得楚助,开始称王,与吴王阖闾作战,结成仇怨,互攻不休。允常死,子勾践立。阖闾起兵攻越,被越军战败,阖闾受伤病死。阖闾子夫差即位,立志报仇,前四九四年(鲁哀公元年)夫差攻越大胜,许越为属国。
吴夫差战胜后,一心要北进争霸,前四八六年(鲁哀公九年)夫差准备攻齐,筑邗城(江苏江都县,《太平寰宇记》称为邗沟城)。邗城下掘深沟,通过射阳湖(江苏宝应县东)至末口(江苏淮安县)入淮,贯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前四八五年,吴将军徐承率水师自海上攻齐。前四八四年,大败齐军于艾陵(山东泰安县)。前四八二年,夫差为北上争霸业,掘深沟北连沂水,西接济水。自吴都(邗城)乘舟出发,一路可以入海北上,一路可以逾长江入淮河,又逾淮达泗沂济三水。夫差耗竭民力,经营霸业,因而亡国,但南北水上交通却从此创出新局面。
前四八二年,夫差率大军到黄池会诸侯,与晋国争做盟主,不料越军攻入吴都,越水师自海道入淮,绝吴& 军归路。夫差恐惧,让晋为盟主,匆忙回国向越求和。前四七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越灭吴。
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北进至徐(山东滕县),大会齐晋等诸侯共尊周天子,号称霸主。勾践知道楚国是不会让越国强盛的,范蠡也知道勾践是不会信任楚人的。范蠡自徐回到越国,就带着财宝珠玉乘舟浮海逃往齐国做大商人。文种自以为有功,不肯逃走,被勾践杀死。墨子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墨子·非攻篇》),可见越在东周末年仍是强国。战国时,越国衰弱,楚威王大败越兵,夺取浙江以西土地。前二二二年,秦始皇使大将王翦平定江南,越君降秦。秦以越地为会稽郡。
长期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痛苦,但东周社会却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小国合并成少数大国;很多戎狄蛮夷接受了华夏文化;宗族制度基本上遭受破坏;公田制变为税亩制;士和庶民两个阶层里产生出新的地主,在政治上取得重要地位;“农(低级庶民)与工肆(工商)之人”(《尚贤篇》),以墨子为代表,也要求参与政治。这些变化进一步就成为战国时期的七雄纷争,再进一步就成为秦汉两朝的封建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A经济上井田制崩溃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C士阶层崛起和学在民间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答案选D。为什么
很明显不选D麻,书上还不是有错的。
有了铁犁牛耕,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被废除。 最初的原因,还是生产工具。 最不可能的就是B,C了。A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此时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前言第一课时.doc7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前 言(第一课时)
一、课改的必要性: 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
1、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 ,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 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政治生活?对应:
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3、文化生活
明协调发展的要求。4、生活与哲学 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3、选修:经济学常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必修三第一单元1y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必修三第一单元1y
上传于||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
大小:198.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通史讲解】中国古代史部分_高中历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8,808贴子:
【通史讲解】中国古代史部分收藏
首先我要强调我的中国古代史是按照《中国古代史》(赵毅、赵轶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主,辅之以《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比较清晰),不是绝对按照高考来的,会有超纲的部分,但是在允许范围之内。
低学历如何找到高薪工作
第一部分:提纲挈领(原书的“第一编:中国文明的起源”删除)《中国古代史》上册目录第二编 夏、商、周:中国文明的古典时代
第四章 夏文化与夏王朝
第一节 考古学中的夏文化与夏朝的建立
第二节 从启到桀:夏王朝的兴亡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遗址反映的夏代社会生活
第五章 商:辉煌的青铜文明
第一节 商族与商王朝的兴亡
第二节 商人的信仰和商代的国家制度
第三节 中原及周边地区的青铜文明
第四节 殷墟文化遗存所反映的商代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
第五节 甲骨文与中国早期的文字
第六章 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确立
第一节 稷殖百谷与周族早期的历史
第二节 武王伐纣与周王朝的国家体制
第三节 周公的业绩与人格典范
第四节 周王朝对周边地区的拓展与经营
第五节 礼乐制度与周王朝的社会政治秩序
第六节 宗法制度与社会组织关系
第七节 世卿世禄与官僚制度
第八节 刑法与军事体制
第九节 井田制与经济形态
第十节 周人的观念世界
第十一节 西周王朝统治的结束
第七章 春秋:制度的嬗变与精神文化的探索
第一节 平王东迁:西周王朝的衰落
第二节 诸侯争霸与春秋政治格局
第三节 赋税制度与经济形态的变迁
第四节 孔子的古典政治哲学
第五节 老子:自然的智慧
第六节 墨子与平民价值体系的形成
第八章 战国:百家争鸣与大变革的时代
第一节 变法与新的社会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七国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第三节 铁制工具与农业革命
第四节 都市生活的繁荣
第五节 土地的私有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六节 孟子、荀子与儒家学说的演变
第七节 庄子:道家学派的继起者
第八节 韩非与法家学派
第九节 士阶层的兴起与稷下学宫第三编 秦、汉:国家政治的大一统时代
第九章 秦代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及其覆亡
第一节 秦始皇的统一
第二节 官僚制与郡县制:秦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两大支柱
第三节 《秦律》
第四节 焚书坑儒
第五节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
第十章 西汉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第一节 封国制与“七国之乱”
第二节 “文景之治”与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第四节 官僚体系中的察举、征辟与监察
第五节 汉律与社会关系结构
第六节 汉武帝的内外经营
第七节 丝绸之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第八节 西汉末年的政治衰败与王莽改制
第十一章 从“中兴”到腐朽
第一节 绿林、赤眉起义与“光武中兴”
第二节 经术之士与地方豪强的合流:世家大族的兴起
第三节 外戚专权与宦官政治
第四节 东汉王朝与周边各民族
第五节 黄巾起义:一个长期政治纷争时代的序幕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宗教与文化
第一节 天文历法与算学
第二节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第三节 扬雄、司马相如与汉代的文学
第四节 《史记》与《汉书》
第五节 经学、谶纬之学与王充的唯物论
第六节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萌芽
第七节 长安城与洛阳城第四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第十三章 三国鼎立
第一节 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
第二节 曹操在北方的经营
第三节 孙权与东南豪强势力的联盟
第四节 诸葛亮对西南地区的开发
第十四章 两晋交替与南朝经济的繁荣
第一节 占田制、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势力的兴衰
第二节 晋室播迁:汉文明重心南移
第三节 祖逖、桓温的北伐与淝水之战及东晋的衰亡
第四节 南朝政权的交替
第四节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繁荣
第十五章 十六国:北方民族的崛起及其和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第一节 北方各族政权的兴亡
第二节 鲜卑拓跋部的崛起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节 北朝的政权更迭与北方的统一
第四节 均田制、租调制和府兵制
第五节 北方的经济发展与民族大融合
第十六章 民族融合时代的文化成就
第一节 儒学的困境与玄学的兴起
第二节 佛教与道教的发展
第三节 敦煌、云冈、龙门石窟
第四节 六朝的都城建康
第五节 历史学、地理学与文学艺术
第六节 科学技术
第七节 社会生活习俗
《中国古代史》下册目录第五编 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
第十七章 隋朝统一国家体系的重建
第一节 隋朝的统一
第二节 隋朝基本国家制度与政策
第三节 隋朝经济的繁荣与大运河
第四节 隋朝与边疆各族及邻近国家的关系
第五节 农民大起义与隋朝的灭亡
第十八章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在唐代的重建
第一节 关陇大族的兴起与唐朝的建立
第二节 唐代中国的版图和民族关系
第三节 贞观论政:国家政治哲学的整理与探索
第十九章 唐代国家制度的建构
第一节 传统礼乐制度的复兴和发展
第二节 《唐律》
第三节 三省六部:中央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
第四节 官学体系与科举制度:新官僚政治的基础
第五节 均田制、租庸调与户籍制度
第六节 府兵制与唐初国家军事体制
第二十章 大唐盛世
第一节 贞观时代的稳定与发展
第二节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第三节 开元天宝时代的经济繁荣
第四节 盛唐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十一章 危机与改革
第一节 安史之乱
第二节 均田制度的崩溃和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赋役制度的调整
第四节 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第五节 藩镇势力的膨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形势
第六节 唐朝的衰亡
第二十二章 唐代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
第一节 唐代的都市、商业和商人
第二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农民生活
第三节 手工业与工匠
第四节 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唐代的社会生活习俗
第二十三章 隋唐时代的文化
第一节 经学的统一与道统的重建
第二节 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及其嬗变
第三节 唐代的文学
第四节 唐代的艺术
第五节 盛唐史学
第六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第六编 辽、五代、十国、宋、夏、金:中国文明的多元繁荣时期
第二十四章 辽在北方的兴起及其南向运动
第一节 契丹族的起源与辽对北方边疆的统一
第二节 辽与其他诸政权的关系
第三节 “因俗而治”的双轨统治制度
第四节 辽代的文化
第二十五章 五代十国: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全国政局
第二节 梁、唐、晋、汉、周在北方的更替
第三节 南方社会政治状况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
第二十六章 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
第二节 “雍熙北伐”与“澶渊之盟”
第三节 文人政治的形成和官僚政治的发展
第四节 户等的划分与社会结构
第五节 熙宁变法与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势
第六节 司马光的政治与历史观
第二十七章 西夏及其与宋、辽、金的关系
第一节 党项族在西北的兴起
第二节 西夏与宋、辽、金的关系
第三节 西夏的国家制度
第四节 西夏的经济和文化
第二十八章 金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第一节 女真族的兴起和金朝的建立
第二节 金朝的反辽战争和灭亡北宋
第三节 金朝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
第四节 北方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第二十九章 南宋的抗战与汉族文化在南方的发展
第一节 岳飞抗金与“绍兴和议”
第二节 宋代儒学的发展
第三节 书院的普及和士大夫主体意识的重建
第四节 南宋中后期的政局与抗元斗争
第三十章 两宋时代的区域性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
第一节 租佃关系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的繁荣
第二节 雇佣劳动关系和手工业生产的进步
第三节 汴梁和临安:商业都市的新格局
第四节 市舶司与海外贸易
第五节 市民文化与市民生活
第三十一章 两宋辽夏金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
第一节 “三大发明”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第二节 建筑艺术
第三节 佛教与道教
第四节 历史学、地理学和金石学
第五节 散文和诗词
第六节 书法和绘画
第七编 元明清时期:新的发展与挑战
第三十二章 元朝:蒙古国的崛起与元朝的兴亡
第一节 成吉思汗与蒙古国的崛起
第二节 蒙古国的扩张与发展
第三节 忽必烈与元朝的统一
第四节 元代的国家体制与民族统治
第五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与赋役体制
第六节 推翻元朝的人民起义
第三十三章 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
第一节 马可·波罗及所见到的大都
第二节 元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第三节 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 郭守敬与《授时历》及元代的科技成就
第五节 元曲与文人画
第三十四章 朱元璋与明朝前期的国家制度
第一节 洪武时期国家体制的重建
第二节 永乐皇帝的内外经营
第三节 洪熙、宣德时期的政治变革与社会繁荣
第三十五章 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政治和社会变动
第一节 蒙古与女真:北部边疆的挑战与交往
第二节 成化至正德时期的皇权统治与宦官干政
第三节 十五、十六世纪的土地兼并与流民运动
第四节 倭寇、佛郎机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骚动
第五节 大礼议:家系、皇统、道统
第六节 十六世纪前后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
第三十六章 变革:一个时代的主题
第一节 王守仁和他的阳明学
第二节 张居正和十六世纪后期的国家行政整顿与改革
第三节 东林党:政治泥潭中寻求振作的儒士们
第四节 利玛窦与徐光启:耶稣会士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五节 明朝末年的宦官政治与全面危机
第三十七章 明清交替的年代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自然灾害
第二节 后金的兴起与清入关前的社会制度
第三节 李自成与明末农民大起义
第四节 清军入关与南方的抵抗
第五节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第六节 明清之际的世俗文化
第三十八章 康雍乾时期的国家鼎盛
第一节 清朝前期的国家政治体制与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第三节 康熙:一位杰出的统治者
第四节 雍正对吏治和国家财政的整顿
第五节 乾隆时期的经济繁荣与官僚腐败
第六节 下层人民的社会生活
第七节 清前期的学术与文化
第八节 清朝中后期的社会危机注意:以上只是《中国古代史》第一版的目录,我用的是第二版,变动之处较多,只更正了上册的目录,下册没有改动,待讲的时候改动。然后有些东西不会讲,因为与高考的关系不是蛮大,故或略去或提及。
第二部分:讲解部分总论在正式讲解之前,我要说明一下为什么要把“目录”放在最前面。据我多年的历史学习经验,我认为,一本历史书,其实精华部分就在“目录”,一份好的目录可以提纲挈领、增加认识,可以达到预习的目的,同时,在期末或阅读完成后,我们可以根据目录来回忆知识点,起着构架框架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学历史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学会看“目录”,当然这一点在政治书的阅读上是最明显的。下面我就分析一下这一份“目录”。首先,这一份目录的特点是:不是按照社会发展的五阶段来划分章节标题,它是按照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来划分的“编”,按照大的朝代顺序来安排“章”,按照政治、经济、文化来划分“节”,当中突出文化,减少政治史。其次,通过目录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第一编、中华文明的发生,大致从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开始,到夏朝结束。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出现并初步发展的时期。第二编: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即商代到战国结束。所谓的古典就是讲文化的繁荣时代,古典就是指古代的典范,以后的文化都是从这里衍生或发展。第三编:中国大一统国家展开的时代,即我国的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的功绩,就是开启了大统一时代的大门,并且展开发展。第四编,中国民族大融合时代,即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一时期,南北混战割据不断,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同时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民族出现大融合。第五编:中国多民族文化的整合时代,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三教并行,文化繁荣,对外交往密切。第六编:中国文明的多元繁荣时代,即辽、五代十国、宋、西夏、金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按照大的区域展开,呈现出多元的繁荣。第七编:新的发展与世界性挑战,即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僵化的理学有了批判性的认识,同时,中国与世界的差异,导致了中国面临世界性的挑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明清时期,并不是有些史学家讲的封闭、停滞、僵化、腐朽,其实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明清时代依然具有创新力与生命力(这是一个新的学术观点,仅供参考)。最后,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这是一个覆盖广大的内陆文明体系。这个文明形成与发展的突出主题是内向的组织化整合,而不是外向的扩展,我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文化观念。第二,这个文明从长时期的角度看是一种内聚运动现象。这个现象中,中原地区是核心,边缘地区富有活力,两者互为条件形成了一个“场”,当然边缘地带与核心区域出现冲突、交流与融合,一直到十七世纪,这个冲突的文明的“场”的范围与行政版图复合。第三,中国历史体现出宏大的包容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同发展。第四,中国社会史具有开放性的等级社会。其中依靠一系列的仕途晋升的方法成为了开放的媒介。讲一讲,历史怎么学的问题。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我们学习他就要从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角来学习,也就是通史的学习。对于历史知识点,要活学活用,或者讲,先变死后变活(我反对历史书的背诵)。对于历史题目,要在学习的当中形成历史思维,继而可以解答出题目(有些题目其实老师解答不出来,但是他就是知道要选他,这就是一种历史思维)。最后,要多想,要多分析。历史其实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他的活就体现在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精神里,并且根据时代的需求,千变万化(也就是历史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坐板凳等发糖~~~
太漫长了,
第四章 夏文化与夏王朝 第一节 考古学中的夏文化与夏朝的建立 第二节 从启到桀:夏王朝的兴亡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遗址反映的夏代社会生活 第一节:考古学中的夏文化与夏朝的建立夏朝建立的时间与活动区域
据《夏商西周断代工程》(李学勤等领导,是九五期间的事情)的结果,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在: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即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前十七世纪。活动的区域在河南的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都阳城(河南登封)建夏的事件
夏族姓姒,居住在黄河中游的原始部族,世代与黄河打交道。尧舜时期,黄河泛滥,命令部族首领鲧(gun,一声)去治理,结果加剧了水患(采用堵的办法)。其后大禹治水,引水入川,引川入海,既缓解了水患,也利于农业发展(补充文史知识:关于九州,其指冀、兖、徐、扬、荆、豫、梁、雍、青,例如《虞人之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舜见他有功,禅让位置与他,禹建立夏朝。启与益之争
禹死后,夏禹的儿子与益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最后夏启把益杀死,即帝位。这一现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公天下(“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一个时代的开始,家天下(“大人世及以为礼”)。期间发生的“甘之战”,就是因为有扈氏反对,夏禹与有扈氏大战于甘这个地方,结果取得胜利,巩固了夏王朝,确立了新的传子制度。《尚书》甘誓篇就是体现了这一件事情。第二节:从启到桀:夏王朝的兴亡夏朝的世代与传位规律
一共十四代,十七王,有时兄终弟及,有时父死子继。太康失国
太康在位时,沉湎酒色,东夷族的有穷氏首领后羿乘乱赶走太康,“因夏民以代夏政”,成为了夏代的王。少康中兴
(只提及这么一个事情,具体的见百度百科)夏桀亡夏
经过鸣条之战,夏亡,汤取代位置,建立商。第三节:二里头文化反映的夏代社会生活总括
水利灌溉事业有了发展、历法进步为农业提供了保障,出现了《夏小正》、手工业方面:主要部门是制陶业,当时的制陶中心是昆吾(河南许昌东),玉器制作比较发达(特点:形体较大,均为礼器),出现了制车业,酿酒业也有了发展(夏代人杜康发明了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纺织业、青铜制造业(中心也在昆吾)、漆器业等等均有发展,出现了货币——贝壳,夏代有可能出现文字(现在还没发现,但是根据商代文字的成熟性以及联系的普遍性可以推断),信奉神灵,流行占卜,音乐与舞蹈有很高的水平。建筑物发展,墓葬分等级(贵族、平民)。思考题:1、怎样认识考古发现与历史的关系?2、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高中历史,一线教师授课,紧抓重点,难点,考点,掌握学习方法,历史不再头疼!量身打造的高中历史提分课程,培养思维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先试听,满意再付费!
坐等楼主继续发,内容详细顶一个
坐等更新。
不过大神啊,我觉得发的通史还是和高考考纲相结合一下吧~
毕竟高中还是以高考为重, 像夏商的大部分东西浙江好像都不做要求呢
咦,还有问题留啊。
考古发现的话应该就是所说的第一手资料吧,是证明历史最有力的证据。
后面的二里头文明没有了解过,不过看样子应该是夏文化的巅峰成就样子?
第五章 商:辉煌的青铜文明第一节 商族与商王朝的兴亡 第二节 商人的信仰和商代的国家制度 第三节 中原及周边地区的青铜文明 第四节 殷墟文化遗存所反映的商代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 第五节 甲骨文与中国早期的文字第一节:商族与商王朝的兴亡时间与划分
商朝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即公元前17世纪到前11世纪。商朝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商朝早期历史事件
第一,八次迁徙都城;第二,相土乘马,王亥服牛。就是商王相土发明驾车技术,商王王亥训练牛使之为生产服务;第三,冥勤其官而水死,商王冥治水而死。商汤灭夏的策略
第一,团结诸侯形成反桀联盟;第二,借天命大造舆论声势。盘庚迁殷
是商代由衰落走向中兴的转折点。灭亡
商纣王无道,武王率兵战于牧野,商亡。第二节:商人的信仰和商代的国家制度商代的思想特点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加上乐经即“六经”,其中春秋有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传)。占卜
是商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卜分成四个部分:整骨、占卜、刻辞、存储;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四个部分: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王位继承制
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兄终弟及;第二,父死子继。有学者认为,商代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而不是长子继承制(赵锡远提出的观点)。国家体制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央与地方划成不同的层次。整个国家划分为“畿内”与“畿外”。其中,前者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后者是通过诸侯来统治的。商代的官僚体系也划分为两个层次:“越(即曰)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即曰)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畿内的基层官员,前者管氏族,后者管规定区域的百姓)。”《尚书》。军队制度
分为两个系统:王室军与方国军。平时的训练靠“田猎”来进行。兵种有步兵与车兵。刑法与贡赋
刑法严明残酷,贡赋有区别:内服为王室耕地,外服缴纳实物赋税。第三节:中原及周边地区的青铜文明特点
种类多,有花纹,规模大,工艺完备,技术普及。第四节:殷墟文化遗存所反映的商代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总论
当时的人们以宗族为单位居住在一起,宗族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社会生产仍以农业为主,采取集体耕作(比如甲骨文中的“协田”,三个力就是集体耕作);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制陶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之一;纺织业发展,以麻织品与丝织品为主,有提花斜纹技术;手工业具有官营性质;商业发展,所以有商人一说;贝壳已经发展成为一般等价物即货币(单位是“朋”,一朋十贝,即两系);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居住群落。第五节:甲骨文与中国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陶文及玉石文
甲骨文具有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据推断,我国的毛笔书写的历史可以推到商代。思考题:1、“国家”这个词语可以用于商代吗,为什么,符合国家定义的要求有哪些?2、早期为什么要把不存在的鬼神作为最高的精神领袖?3、占卜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你怎样评价占卜术?4、夏、商之间的联系有哪些?5、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中,第一课中有一个“历史纵横”,讲了周公代政,其实在商代也有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商就眼熟了
考下你的高中知识,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_→
用现代主权国家的定义的话。主权政权人口土地,以上商应该属于一个联邦制国家吧。
为毛记得初中书里有说过早期国家形成条件是领土和文字呢。。
用手机看题目太累了。。。
等后天放假了再看问题~
还…没…有…更…新…啊…
第六章 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确立(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第一节 稷殖百谷与周族早期的历史 第二节 武王伐纣与周王朝的国家体制 第三节 周公的业绩与人格典范 第四节 周王朝对周边地区的拓展与经营 第五节 礼乐制度与周王朝的社会政治秩序 第六节 宗法制度与社会组织关系 第七节 世卿世禄与官僚制度 第八节 刑法与军事体制 第九节 井田制与经济形态 第十节 周人的观念世界 第十一节 西周王朝统治的结束(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古代史》的目录,显得过于繁杂,所以简单化,就根据关键词来开展。)周族的兴起
周族原居于今陕西渭水中游以北,是戎族的一支。弃是周族的始祖。弃善于经营农业,为尧的农师。舜封他于邰(今陕西武功),号后稷,以姬为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发生了,贫富分化日益显著,阶级也在形成之中。《史记·周本纪》曰:“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这说明了早期的国家组织已经产生。古公亶父被后世尊为太王。这时的周族尚臣服于商,接受商的封号。但由于势力日益强大,和商也有矛盾。古公亶父死,子季历立,季历后被商王文丁所杀。季历之子昌立,商封之为西伯,后世上谥号为文王。文王也曾被商纣王囚于羑(yǒu友)里(今河南汤阴县),后又被放回。 武王伐纣
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迁都于镐(hào号,今沣水东)。这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国内矛盾尖锐。周武王乘机联合方国,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一战打败纣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正式建立。
周武王灭商以后,对商的残余势力实行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政策。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为诸侯,利用他统治商的遗民。又将商的王畿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自殷(今河南安阳)以东为卫,由管叔鲜驻守;殷都以西为鄘(yōng雍,亦作庸),由蔡叔度驻守;殷都以北为邶(bèi背),由霍叔处驻守。三叔都是武王之弟,其任务是监督武庚和商的遗民,史称“三监”。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但时刻想复辟旧国。周武王灭商才两年,即因病死去。其子成王继位,年龄很小,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①,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从此以后,周对黄河下游的控制比较牢固。后来,其势力又向外扩展,其疆域西到今甘肃东部,东到海滨,南到淮水流域,北到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南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西周灭商之后,基本上废除了商朝的奴隶占有制度,将封建领主制(农奴制)推行于全国。国王(天子)是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又是最高政治统治者。西周的封建领主制基本上是一种封建家长制统治。主要特点有三:(1)周王以家长制君临天下,是最高统治者;(2)政治制度与宗法制度相结合;(3)对土地的占有与对人民的统治相结合。 王位世袭制
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此制度是与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称世子;庶子为小宗,周王封其为诸侯,或留在中央为卿、大夫。诸侯、卿大夫或士,各为本支的大宗,其嫡长子为职禄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再分封。此小宗又为本支的大宗。如此推演无穷。周王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所以称“天子”。这是“君权神授”观念。 六官制
西周的中央官制,由于缺乏资料,还不很清楚。据《周礼》记载,周有六官,亦称六卿。为冢宰(宰相)、司徒(土地与人民)、宗伯(王族事务)、司马(军事)、司寇(刑法)、司空(公共工程)。这些官员统称为卿大夫或士,都由大小贵族充当,父死子继。官员都以采邑为俸禄,采邑在王畿内,亦世袭。这就是“仕者世禄”,或谓之“世卿世禄”制。此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周王室有三支军队:一为虎贲,是王室的禁卫军;二为周六师,是国家主力军,由周人组成,驻在京师丰镐一带,称西六师;三为殷八师,由商遗民组成,主要驻在东方,亦用于征伐。 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这样的层层分封,形成为一座政治宝塔,压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可见礼与刑都是有阶级性的。井田制度
含义有二:一、“井”字像田地的形状。二、西周的封建领主制剥削方式。贵族们将田地分为两类,一类为贵族自留田,名“公田”,由所属农奴们集体无偿代耕,就是劳役地租。另一类大致以百亩为单位分给农奴各家耕种,收获物归农奴所有。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许买卖。农业
西周的农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主要农具是木制的耒耜。农奴们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农业知识,很注意选育良种、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及灌田或排水等。一般田地多修有排灌系统。农作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主要的有黍、稷,此外还有稻、粱、麦、菽(shū叔,豆)及蔬菜、瓜果等。用作手工业的桑、麻和染料作物,种植的也较普遍。 手工业
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就是工匠和商贾都是官家(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封建领主贵族的政治或生活需要而从事工商活动。青铜铸造业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制陶业也有发展,除制作一般陶器之外,原始瓷的制作也有进步。纺织业有家庭副业,也有专为贵族们的生活需要而生产的。丝织业的发展较快,大约在西周后期,出现了锦,有些织物染成各种颜色。 商业
为贵族服务的商业,是以交换奴隶、牛马、兵器和珍宝异物为主。民间也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西周的主要货币仍然是贝,以朋为单位。还有金(铜),以锊(lüè锊)为单位。
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
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山林川泽有所开发。至厉王时,他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厉王的这一措施引起人们的不满。当时,召公劝他不要这样,这样做“民不堪命”。厉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派人监视对他不满的人。一旦发现有“谤王”者,立即捉去杀死,以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人”是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的统称,多是平民,身份较高。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共和行政”。 犬戎破周
幽王宠爱妃子褒姒,欲废申后和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这不仅使宫廷内部分裂,也引起了申后之父申侯的不满。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举兵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下,虏走褒姒,把都城丰、镐抢劫一空。诸侯们和申侯拥立宜臼继位,是为平王。这时丰、镐已残破不堪,周围又有戎人的威胁,平王被迫于次年放弃丰、镐,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思考题:1、试想夏、商、西周的关系,尤其是在政治上有何共同特征即早期的政治特征有哪些?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什么?(09年宁夏文综)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是因为什么?(09年江苏历史)4、“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封建论》中的“封建”指什么,继而你又想到些什么?(09广东)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讲的什么?(09上海历史)能力拓展题:乙巳卜◎贞(乙巳,即乙巳日,属干支纪日。所谓干支,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构成六十个干支组合,俗称“六十甲子”。中国古代纪年、纪日,都常用干支来标识。卜,灼龟见兆,也就是卜者钻灼龟甲或兽骨后所呈现的裂纹,观察它来判断所问事件的吉凶。◎,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为卜人之名。贞,卜问吉凶。以上在卜辞中称为“前辞”,记录卜问鬼神的日期和占卜官的名字。),王大令众人曰协田(令,同“命”,即下令、命令。大令,对君王命令的尊称。众人,指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郭沫若释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说见郭氏著《奴隶制时代》1973年版第23页。协田,即合力耕田;一说意为协耕,即两人用耜并耕的“耦耕”法。谓商王下令让民众合力耕田。),其受年(受,获得。年,指谷物成熟,引申为好收成。这是卜问鬼神:今年会有好收成吗)?十一月(意谓卜兆预示将在十一月获得好收成)。根据以上的材料,回答:1、一条完整的卜辞有几部分?上面的卜辞有几部分?如果差,差哪几部分?2、奴隶制时代与封建时代的异同?3、通过这一条卜辞反映了先秦时期政治的什么特点?4、卜辞反映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农业耕作方式是什么?5、卜辞反映的时代的,你可以推断出来是一种什么制度?6、商王询问收成,说明了什么问题?7、贞人的地位据推断你觉得怎样?8、古代的占卜与现代的占卜的联系与区别,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楼楼,可以加我吗?。注名历史吧。灰长感谢。
谢谢楼主,这正是我想要的
如果有外国的那就更好了 可以加下QQ吗
我qq楼主家家,本人看了你的讲解真是恨晚唉。
第七章 春秋:制度的嬗变与精神文化的探索 第一节 平王东迁:西周王朝的衰落 第二节 诸侯争霸与春秋政治格局 第三节 赋税制度与经济形态的变迁 第四节 孔子的古典政治哲学 第五节 老子:自然的智慧 第六节 墨子与平民价值体系的形成 第八章 战国:百家争鸣与大变革的时代第一节 变法与新的社会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七国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第三节 铁制工具与农业革命 第四节 都市生活的繁荣 第五节 土地的私有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六节 孟子、荀子与儒家学说的演变 第七节 庄子:道家学派的继起者 第八节 韩非与法家学派 第九节 士阶层的兴起与稷下学宫(这是高教社的目录,因为本人书没有读完,所以先用《简明中国古代史》来讲解,这本书也贴合高考,所以顺序有所改变)第七章 春 秋(前770——前476年)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迁都于东都雒邑,此后的周王朝史称东周。原都于丰、镐的王朝史称西周。东周王朝至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为秦所灭,其存在时间为五百二十一年。一、大国争霸: 王室衰微
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的势力日益衰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依靠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的支持。这时有诸侯国一百余,不再听命于天子,互相兼并,于是出现了大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这样的大国称为“霸主”。各大国都想当“霸主”,于是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春秋时期有哪些霸主,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宋襄公虽想称霸,但并未做到。而吴、越二国却曾相继到中原争霸,影响较大。 齐桓公始霸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大国,占据了今山东的北半部。可是公元前七世纪前半期,政治黑暗,剥削残酷,阶级矛盾一度很尖锐。这时齐桓公继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曾经商,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改革内容主要有三项:1.“案田而税”——“案田而税”就是不分公田(井田)还是私田(开荒田)一律按田地的好坏或产量高低征税。这样不仅扩大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承认了开荒私田的合法性,稳定了社会秩序。当然也实际削弱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权,放弃了井田制,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2.“寓兵于农”——就是把农业人口的编制与军队编制统一起来。齐划都城及其附近为二十一乡;商工六乡,士农十五乡。此十五乡每乡二千户,每户出卒一人,共二千人。五乡出士卒一万人,为一军。士农十五乡组成三军,每年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这个办法加强齐国的军事力量。 3.士农工商专业分居——专业即“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而且按职业分别居住。这样既保证了社会生产需要,也避免了人们因谋职业生活而使社会动荡不安。齐国改革之后,国势日强,奉行“尊王攘夷”政策。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申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②还规定同盟诸国不要乱筑河堤,“以邻为豁”;不要囤积粮食,使受灾之国买不到粮;不要擅以田邑封给别人而不报告天子。③这次会盟史称“葵丘之会”。齐桓公为盟主,就是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史称“齐桓公始霸”。 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32年,楚北上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军救宋。晋军为避开楚军的北进锋芒,在未战之前,主动退军“三舍”。至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晋文公会晋、宋、齐、秦等军,大破楚军。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战后,晋文公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也。”史称“践土之盟”。晋文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楚庄王问鼎
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逐渐强大,兼并了附近许多小国。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孙叔敖为宰,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国势更加强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至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前598年,楚围郑,晋救郑。次年,晋、楚军战于邲(bì闭,今河南郑州市东),晋军大败。史称“邲之战”。前594年,楚又围宋,宋向晋告急,晋畏楚而不敢出兵。从此,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韩非子·有度》曰:“荆(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死,楚势渐弱。吴、越争霸 秦霸西戎
秦穆公(前659——前621年)时,任用百里奚为大夫,整顿内政,奖励生产,国家逐渐富强,疆土向东扩展,与晋国相接。公元前645年,秦伐晋,大破晋军于韩原(今山西芮城),生俘晋惠公。前627年,秦又袭郑,在回军至肴(xiáo淆,今河南洛宁西北)时,遭晋军截击,秦军的三个将军被俘,全军覆没。史称“肴之战”。此后,秦、晋屡有战争,互有胜负。但秦国为晋所阻,不得向东发展,就向西戎地区发展。《史记·秦本纪》曰: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弭兵之会
二、领主经济解体 地主经济萌芽: 封建地主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以地主与农民结合成租佃关系为主要特点的剥削制度。在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还存在大量的自耕农。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萌芽,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井田制形式经营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土地私有制萌芽、产生。 铁器和牛耕出现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很大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我国铸造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当时所用的犁当是木犁。这种木犁是用青铜或铁工具制作的,坚固适用,再配以耕牛为动力,可产生巨大的生产效果。铁器牛耕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深耕除草,并为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提供了有力条件。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楚国的芍陂(què bèi 却碑,在今安徽寿县南),“陂径百里,灌田万顷。”还有吴国的邗(hàn汗)沟,南起邗城(今江苏扬州),北至末口(今淮安北),全长一百五十公里,沟通了长江和淮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对于沿岸农田的灌溉与排水,对于江、淮两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几乎完全丧失。诸侯们对他们封国内的土地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属于他们的。对于人民的占有权也是这样。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原则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一原则的改变,是土地国有制破坏的标志。从此,天子不能控制“天下”的土地,诸侯也不能控封国内的土地,贵族们也无力经营管理他们所分到的井田。在井田制尚未瓦解的情况下,私有土地的来源有如下四条主要途径:1.赐田转向私有——周天子或诸侯赐田,不一定赐给封君。也就是不一定是“授民授疆土”,由于土地所有可以和政治统治分开,就出现了纯经济利益性的赏赐。如赵简子赐给名医扁鹊“田四万亩”,赵烈侯赐给两位歌唱家田“人万亩”,这些赐田都转向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2.贵族之间通过转让关系,将部分土地转向私有。——这种情况在西周时已经出现,春秋时期更有发展。3.贵族之间互相劫夺土地,据为己有——春秋时期,贵族之间劫夺土地的情况是严重的。诸侯、卿大夫、嬖(bí敝)臣,小吏都参加了这种劫夺斗争。甚至还发生了晋大夫郤(xì戏)至与周简王争田之事,双方相持不下,请晋侯评理。有些人将他人杀掉,以霸占其土地。这类田地中的主要部分为井田。4.开荒地据为己有——当时由于已有了铁器,青铜工具也很锐利,所以开垦荒地者很多,其中有中小贵族领主,也有逃亡的农奴和平民。开荒地一般不向国家登记,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而来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至春秋后期,终于出现了土地的买卖关系。土地买卖是土地的抵押、典当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土地私有权确立的标志。当时,私有土地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民自种,这样的农民就是自耕农;二是地主出租土地给佃农耕种,以收取实物地租,这是一种新的租佃关系,是封建地主经济的萌芽。 初税亩 私田一开始,不向国家纳税。私田越多,不纳税的田地越多,拥有大量私田人越富。可是公家(诸侯),却由于公田的歉收或荒芜,经济日益困难。于是,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这对于诸侯是很不利的。各诸侯们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先后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最早进行改革的是齐国和晋国。齐国的赋税改革叫做“案田而税”,也叫做“相地而衰(cui崔)征”。晋国的赋税改革叫做“作爰田”。稍后,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初税亩”②,是最著名的一次赋税改革。初税亩就是开始实行以亩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也就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手工业 春秋时期,“工商食官”制度开始破坏。但在手工业方面的表现不很严重,官府手工业仍处于主要地位,民间独立的手工业者很少。官府手工业在各诸侯国中有极大的发展,规模也比较大。工匠仍称百工、身份不自由。作坊称肆。主要手工业有铸铜业、木器业、漆器业、制陶业、纺织业、制盐业和冶铁业等。而以青铜器的铸造的进步最为突出。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乐器、食器、炊器、盥漱器、兵器、车马具等。多数器具造型精巧,花纹工细,有的还错以金银,工艺水平很高。民间商业发展 “工商食官”制度的破坏,在商业方面比较突出。主要是民间商品交换关系有较大发展,而且出现了很多以私人资本经商的大商人。大商人的增多,说明了“工商食官”制度在走向瓦解。随着商业的发展,原来用作货币的海贝已不敷应用,金属铸币大量增加。空首布和实用的金属农具镈(铲)很相似,所以也叫做“铲布”。这是原始形式的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的使用和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政在家门: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在政治上也引起很大变动。主要是许多诸侯长期陷于争战之中,经济困难,政治权力日弱;而且不少卿大夫却拥有大量的土地,掌握了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这些卿大夫在经济上损公肥私,在政治上干预君位继承,废嫡立庶,甚至将国君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最后篡夺君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晋在春秋中期,政权已逐渐为六卿所控制。所谓六卿,就是赵、韩、魏、知、范、中行氏六家。后来,赵、韩、魏、知四家联合起来,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的土地。至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又联合起来,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国的绝大部分土地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赵氏占据晋的北部地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都城;韩氏占据晋的中部地区,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魏氏占据晋的南部地区,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今山西翼城东和闻喜)两小块土地,“反朝韩、赵、魏之君”。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至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晋亡。田氏代齐 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公子完在齐桓公时,因避陈之内争,逃来齐国,姓田氏,任齐“工正”。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在向贫苦民众放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民众很拥护他。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贵族国氏、高氏立景公的儿子公子荼(tú途)为国君。田氏乘机发动武装政变,打败了国氏、高氏,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阳生为国君(齐悼公),田乞为相。田乞死后,其子田常(田成子)继续为相。前481年,田常又发动武装政变,把几家强大的贵族如鲍氏、晏氏等全部消灭,并杀死了齐简公,另立简公之弟(ào奥)为国君(齐平公),政权完全控制在田氏手中,国君实际成为傀儡。到田常的曾孙田和时,于前391年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了田氏代姜氏之齐的过程。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诸侯。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王室衰微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