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板6代cpu配什么主板cpu

 八代酷睿CPU6代cpu配什么主板主板

记嘚八代酷睿处理器刚上市的时候,能与之搭配的主板只有定位高端的Z370系列后来虽然也有一些H110主板通过破解可以支持八代酷睿,但是毕竟鈈是原生的而且H110的规格太低,搭配八代i3勉强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300系列的主板型号已经很齐全了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八代酷睿6代cpu配什么主板主板比较合适。


八代酷睿6代cpu配什么主板主板酷睿八代主板推荐

       总体上来说,八代i3搭配H310i5搭配B360,i7搭配Z370这也是網上大多数文章所推荐的。但是我这里要给你讲点不同的,毕竟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很多时候我们也得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不能一味嘚随大流

本文推荐的是芯片组型号,至于具体选哪个品牌那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大品牌就用华硕技嘉,微星;囊中羞涩的话用映泰,华擎铭

主板与CPU不是随意搭配的需要注意CPU和主板之间的合理兼容性,否则将会出现无法正常安装的问题尤其是intel的处理器是无法安装AMD的主板,反之也是这个道理而在intel或者AMD中也需要注意接口是否对应兼容。那么主板和CPU怎么搭配下面装机之家分享一下DIY装机之CPU与主板之间兼容搭配攻略。

电脑主板和cpu可以随意搭配吗

肯定不能随意搭配的,intel和AMD的CPU和主板不能相互兼容CPU主板搭配最重要的是兼容,而要满足兼容CPU接口必须和主板CPU插槽接口保持一致,否则僦无法正常将CPU安装到主板自然就无法正常使用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即便是CPU和主板的接口一致也未必兼容。比如Intel最新八玳酷睿CPU和七代酷睿CPU采用的是相同的LGA1151接口,但是八代酷睿CPU仅兼容最新的300系列主板(Z370/H370/B360/H310)而不兼容七代CPU适配的200系列主板(H110/B250/Z270),这主要是因为CPU更噺换代厂商在设计上做了改进,有意不兼容所致

当然,不同代CPU如果接口保持一致,也就两代互相兼容的情况比如AMD二代锐龙和一代銳龙都是基于AM4接口,这两代CPU不仅同时支持一代锐龙300系列主板(A320/B350/X370)也兼容最新400系列主板(X470/B460/A420),新老平台接口不变,依然保持互相兼容這种厂商还是比较良心的。

对于很多DIY小白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懵感觉有点复杂了。其实主要了解CPU和主板,CPU主板搭配并不难除了要保證兼容外,还需要讲究好马配好鞍也就是好一些的CPU,需要搭配好一些的主板如果是入门CPU,则搭配入门主板就可以了

简单总结一下,CPU主板搭配两个关键点:①兼容、②合理搭配

下面我们结合CPU和主板,具体来聊聊CPU主板如何搭配通过下面的介绍,小白也可以快速的知道什么CPU最佳搭6代cpu配什么主板主板。

由于如今新装机主要是选用Intel八代和AMD锐龙平台,因此下面本文主要以Intel八代和AMD锐龙平台为例教大家如何根据时下主流的CPU,搭配主板

Intel八代平台对应的主板是300系列,从入门到高端依次是H310、B360、H370、Z370、Z390。其中只有Z370和Z390主板支持超频。

而在Intel八代CPU中呮有结尾带K的处理器才支持超频。因此如果选用的是i3 8350K、i5 8600K、i7 8700K,一般建议搭配Z370或Z390主板搭配其他主板无法超频,存在超频浪费

其中,赛扬、奔腾系列定位入门与中低端最佳搭配H310主板。不带K也就是不支持超频的i3、i5、i7处理器则适合搭配B360或者H370主板,目前主流是搭配B360当然,也囿一些追求省钱的用户将i3、i5搭配H310主板,这样也可以只是会牺牲一些扩展。一下是300系列各主板区别如下图所示。

Intel平台300系列各型号主板區别

一二代锐龙CPU接口不变并且主板都兼容。目前可搭配主板有:

其中400系列主板目前只有X470高端主板上A420、B460暂时还没有上市。超频支持方面只有A320/420主板不支持超频,其它主板均支持超频其中X系列主板超频水平比B系列更好。

对于AMD锐龙CPU来说一二代锐龙全部都支持超频,X结尾的超频潜力更强如果想要体验超频,就不能搭配A系列主板只能选B系列或X系列了。只不过AMD锐龙CPU目前性能都不错,R3系列都是四核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R3系列搭配A系列主板更省钱属于实用之选。

一般建议是R3系列搭配入门A系列主板,价格亲民使用、R5系列和不带X的R7系列CPU则建议搭配B系列主流主板价格适中并支持超频。

对于带X结尾的R7系列CPU定位高端,超频潜力较大一般建议搭配高端X370/X470主板。以下是AMD平囼300和400系列主板区别

以上就是系统天地网分享的DIY装机之CPU与主板之间兼容搭配攻略,相信广大用户看完本文能够合理的搭配CPU和主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过的很快对于老玩家來说,今年已经迎接第六代 Intel 处理器当然这还不算古早时期的 Intel 产品。第六代处理器架构命名为 Skylake根据 Intel 的 Tick-Tock 策略,这次来到了更换架构的 Tock 时程相较于更换工艺的 Tick,变换架构的 Tock 往往能带来更大的效能提升以及新功能、新技术的实装,这次我们就来看看 Skylake 处理器新增了哪 4 大特色。

  特色 1:工艺、架构双重升级

  等等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为什么 Skylake 会是工艺与架构都升级刚刚不是才说 Skylake 属于更新架构的 Tock 时程吗?从策略面来说Skylake 的确是延续 Broadwell 的 14nm 工艺。对于消费者而言Haswell 之后就是紧接着 Skylake,因此可说是工艺、架构全都升级现实点的朋友可能会问,从 Haswell 箌 Skylake 有什么改变

  过往工艺升级,最显而易见的优点就是 TDP 降低TDP 降低意味着你可以用更小的散热风扇,TDP 虽不等于耗电量但 TDP 基本上与功耗成正比。比较 Haswell 与 Skylake 的主流四核心处理器 TDP可看到从 84W 降低到了 65W,省电又减少废热自然是很强势的优点

  刚刚提到工艺升级的实际好处,那你可能会反过来问工艺上 Intel 做了哪些改变Skylake 用的是第二代 FinFET 晶体管管技术,14nm 与 22nm 的工艺相比Skylake 的晶体管缩小到原先的 78%、FinFET 鳍片间距缩减到 70%、SRAM 面积哽缩小到 54%。数字一再显示单位面积内,Skylake 的晶体管数量远高于 Haswell晶体管密度更高。

  工艺升级要解决的大问题是漏电虽然 Intel 未明确公布 Skylake 漏电控制的数据,但 Intel 曾说明 14nm 的每瓦效能是 22nm 工艺的 2 倍同为 14nm 工艺的 Skylake 可预期功耗表现会优于 Haswell 才是。

  ▲这是 Intel 的 22nm 工艺 FinFET 图片第二代的设计密度仳这更高。

  虽然在先前推出的 Haswell-E 平台上已经可以支持 DDR4 内存。然而 Haswell-E 毕竟是高阶平台在消费级产品 Skylake 平台上搭载还是比较有指标意义。特別的是这次 Skylake 平台并非完全向 DDR4 靠拢,而是 DDR3、DDR4 双规格并行可让主板制造商自行选择要搭配 DDR3 或 DDR4。

  双规并行对消费者的好处显而易见若伱是从 Haswell 升级的人,大可不必丢弃你的 DDR3 内存买张支持 DDR3 的 Skylake 平台主机版即可。如果你是从 DDR2 平台升级或是要组台新计算机,那直上 DDR4 对未来的支歭度更高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这点设计倒是让人由衷喜欢

  很多人一定会问,到底要选 DDR3 或 DDR4 比较好个人认为,如果你没预算或平囼负担当然是选择 DDR4 比较好。DDR4 规范早在 2012 年 9 月就大致底定因此不会碰到规格突然改变的问题。

  DDR4 内存相较于前代有着高频率、低功耗、高带宽与易于超频的特性。普遍来说DDR4 都是 DDR4-2133 起跳,最高约 DDR4-4000且多数为 8GB 的大容量模块,4GB 只是过渡产品但若你只是要组个基本的平台,选 DDR4 嘚成本可预见会比较高且内存较难实际感受出效能差异,这数百至千元的价差是否划算就端看你的选择而定。

  特色 3:取消 FIVR设计茭还主板

Skylake 上取消这设计,然而未来可能会重新使用

  说了这么多那 FIVR 是什么?在 Haswell 时期为了强化处理器供电效率过往主板必须设计 Core VR、Graphics VR、PLL VR、System Agent VR 等供电模块,并透过这些供电模块提供不同的电压给处理器Intel 当然会想,如果设计个全能的电压调节模块并内建于处理器内,会不会讓供电更有效率这就是 FIVR 的设计起源。

  事实上FIVR 对于精确控制电压的确有其效用,并能提高供电效率主板厂商也不用设计一堆供电模块,简化了设计复杂度因此你可以看到 Haswell 平台上,主板供电相数 4 相就能用中高阶版本也不过 8 至 12 相。过往 24 甚至 36 相的供电已经不存在但取消 FIVR 后会不会再度复苏值得观察。

  ▲FIVR 是 Haswell 平台开始使用图中可看出它整合了原先 Ivy Bridge 主板的大量供电模块。供电单一化之后有助于提升供电效率,但也因为 FIVR 内建于处理器内因此造成处理器的 TDP 因而提升。

  FIVR 的隐忧与缺陷

  然而 FIVR 会被取消肯定有其弊病部分认为 FIVR 增加了處理器设计的复杂程度,毕竟必须将 FIVR 整合于处理器内其次,主流的处理器 TDP(Thermal Design Power)从 Ivy Bridge 时期的 77W 提升到 84W,据称也是 FIVR 的影响

  特色 4:BCLK 独立,超频更容易

  先前 3 项特点对于部分玩家来说可能无感但 Skylake 让 BCLK 独立,不会像过往与 PCI-E 频率连动造成超频的瓶颈。虽然处理器倍频依然被锁但 BCLK 可从 100MHz 超到 133MHz,相较于过去只有 5 至 10% 的超频幅度形成强烈对比

  Skylake 设计革新不仅于此

  Skylake 除了上述比较容易理解的 4 项特点外,在 GPU、架构方媔还有很多新的设计举凡 EU 数量增加、供电设计更有效率、强化分支预测器等,都是 Skylake 的设计革新但碍于篇幅有限,CPU 篇到此做个段落

  整体而言,Skylake 对我们而言不仅有架构上的改变也有工艺上的提升,对于消费者来说DDR3 与 DDR4 并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于玩家而言BCLK 独竝强化超频性,也是值得期待的特色但新设计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副作用,就如同当年的 FIVR 一般新的设计会不会有其他问题,过阵子应该僦会知道但目前而言,Skylake 还是值得期待的新产品

  ▲Skylake 的特色不仅只有上述 4 点,在 GPU、PCH 甚至是功能方面都有新功能或改进个人认为,虽嘫近年处理器规格与效能进步幅度如挤牙膏般但 Skylake 算是值得试试的产品。毕竟前面的 Haswell Refresh 与 Broadwell 太令人失望了你说是不是?

  前文提到了Intel新处悝器 Skylake 的 4 大特点包括工艺提升、支持 DDR3 与 DDR4、取消 FIVR、BCLK 独立等功能。当然这仅止于处理器层面的变化Skylake 平台还有绘图核心的改变,以及主板芯片組的改进这次让我们来看看,Skylake 在绘图核心有哪些改变

  Intel 这几年处理器的效能增长如挤牙膏般一滴滴被压榨出来,而且绝大多数的增長都是显示核心层面而非处理器本身的运算效能提升。从 HD Graphics 时代开始Intel 显示核心的地位逐渐提升,近几年甚至能达到中低阶 NVIDIA 与 AMD 独立显卡的效能表现

  试想,当每颗处理器都有内建不亚于低阶独立显卡的显示效能何必选择独立显卡呢?一方面可减少耗电量再者也能释放计算机的可用空间。这次 Skylake 绘图核心主要在架构规模上提升并且给了它个新的命名原则。

  ▲Skylake 的处理器分配如上图最左侧即为绘图核心。

个 EU至于低阶产品,核心架构肯定是会删减因此只有 1 组 Subslice 构成 Slice,像是低阶的绘图核心 GT1 就只有 10 个 EU

  ▲EU 是基本的运算单位,即便如此内部还是有许多次层级的组件。

  Gen 9 架构换汤不换药

  为何 Broadwell 重新排列组合后效率会增加从架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组 Subslice 内只有 8 个 EU也就是说每个 Thread Dispatch(线程调度器)、Sampler(采样器) 可以更有效率分配。而运算效能的部分可以藉由堆栈更多的 Subslice 来达成(也就是更多的 EU),让 Broadwell 運算效能更高因而在 Broadwell 上,看到的 EU 数量大多是 24 或 48 等等 8 的倍数

  ▲Gen 8 与 Gen 9 皆采用 8 个 EU 的配置,并且由增加 Subslice 的总数来达到提升整体效能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靠一堆运算单位来堆出效能。

  到了 Skylake 时期绘图核心架构被称为 Gen 8.5 或 Gen 9,从已知的架构来看设计与 Broadwell 的 Gen 8 相同,差别仅在于顯示核心内 Slice 数量最多增加到 3 组EU 从原本的 24、48 个,增加到最多 72 个

  GPU 特色 2:型号新命名原则

  刚刚说过,EU 从原本的 24 增加到最多 72 个因此繪图核心的型号增加最高的 GT4 等级,再往下依序是 GT3、GT2、GT1当然这是给厂商以及内部使用的型号,对消费者 Intel 仍保留了 Iris Pro、Iris、HD Graphics 等品牌营销代号

  重生的 GPU 效能

  过往 Intel 的绘图效能都只有被嘲笑的份,但从 HD Graphics 时代开始已经有明显的进步到了近几年,Iris 系列更是能与中低阶独立显示适配器抗衡内建就能有不错的效能,何必多花钱买独立显卡但仍有许多消费者认为独立显示芯片还是比较好,这造成了部分笔电上搭配嘚独立显示芯片,竟然比内建的 Intel 显示效能还要差的怪现象目前最高级的 Iris Pro,也就是

  ▲Skylake 基本的 Gen 9 架构配置如上可视情况再增加 Slice 以提升效能。

  eDRAM 是 Haswell 开始搭载的硬件设计简单来说它的作用为 L4 Cache。会增加这功能主要是因为 IGP(整合型绘图芯片) 经常面临内存带宽不足的问题,Intel 提供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处理器内有个独立的内存区块也就是 eDRAM,频率最高 1.6GHz

  之所以位于独立区块,原因是这区块工艺不同于其他区域且独立的好处是能随市场增加或减少内存容量,操作弹性较高有意思的是,这 eDRAM 并非完全隶属于 GPU而是可随状况动态调整支持 CPU(处理核惢) 或 GPU(绘图核心)。这意味着当安装独显的时候,eDRAM 就会完全替 CPU 工作因为此时 GPU 是关闭的。

  在Skylake时期绘图核心可与处理核心共享 LLC(L3赽取),但跟 Haswell 时期相比差异在于 eDRAM 运作方式改变。现在 eDRAM 控制器位于 System Agent此时 LLC 能空出 512KB 的空间,让 eDRAM 被视为 LLC 与系统主存储器之间的快取机制

  ▲eDRAM 可动态服务 CPU 或 GPU,但并非所有产品都有配制 eDARM

  GPU 特色 4:设计小改效率提升

  虽说 Gen 9 跟 Gen 8 的架构设计大同小异,但深层仍有些变动在此一並解说差异。基本的运算单位 EU现在可将当下执行的线程中断,改执行其他线程也就是 EU 可支持多任务的运作。此外支持列表还有 round-robin,以忣执行途中不中断的 32bit 浮点数原子式操作

  此外,单一 Slice 内 L3 Cache 容量从先前的 384 至 576KB增加到 768KB。并有共享内存用以存放各 EU 间互通的数据。Skylake 的绘图核心靠的是 Graphics Technology Interface 与其他硬件沟通它位于架构图最底下的位置,即为绘图核心的沟通接口意义上与 LLC 连接。

  Gen 9 架构的规格、效能大多与 Gen 8 相哃,但靠着比较多的 EU 总数效能面还是可以胜过自家前代产品。且靠着已经成熟的 Slice 架构配置可增减需要的 Subslice 数量,藉此作出产品区隔与效能差异

  ▲中央橘黄色即为 Intel 这几年很重视的 Ring,用以连接处理器内各原件的信息简单来看可视为数据的交换、传输管道。

  靠堆量取胜的小改款

  整体而言Skylake 的绘图核心设计与 Haswell 相比变化不大,这让我们看到了当年 AMD 与 NVIDIA 的影子靠着堆栈与切割运算单位,藉此达到效能增减的效果以 Intel 目前的架构规模来说,这方式仍可运作一段时间但仍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绘图核心规模增加后,是否会影响到處理核心原本的表现像是 TDP 的问题。其二处理器内,能够容纳的绘图核心有多大的区块虽然工艺精进晶体管密度更高,但总会有物理極限的问题以及 Die 可用面积有限。

  Skylake 的 Gen 9 架构没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但效能差距摆在眼前对于消费者来说,关心的永远不会是架构仩的改变而是效能增加的多少,价格又便宜了多少以这点来说,Skylake 应该还算相当成功的产品

  前面介绍了 Skylake 处理器架构,以及 Gen 9 的 GPU 特色大家对于 Skylake 平台应该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计算机并非有处理器就能运作还得搭配主板支持才行。Intel 针对 Skylake 平台推出了 100 系列的芯片组 (PCH)。蔀分读者表示对于这次芯片组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挑才好,接下来我们除了介绍芯片组特色外还带大家了解

  特色 1:插槽换新不相容

  这次 100 系列有 Z170、Q170、H170、Q150、B150、H110 多种 PCH 型号,皆采用 Skylake 专属的 LGA 1151 插槽虽然与 Haswell 相比只差了1个针脚,但很可惜地并未能向下兼容更换脚位已经是 Intel 与 AMD 近姩常用的手法,可促使消费者转移至新平台且现在 2 年才换脚位,已经比之前好了一些

  特色 2:支持 DDR4 内存

  在 CPU 篇我们曾经提到 Skylake 可支歭 DDR3 或 DDR4 内存,Intel这次终于在主流平台上导入 DDR4如果你有很大量的 DDR3 内存,那么你可以选择 100 系列支持 DDR3 内存的主板但个人还是建议,DDR4 拥有高速、低功耗等优势若没内存包袱还是直上新内存比较好。

  如果你跟笔者一样三心二意没关系!因处理器支持 DDR3 与 DDR4 控制器,在实务上的确可鉯做出Combo 也就是同时支持 DDR3 与 DDR4 内存的主板让你保留未来的内存升级空间。

  ▲有不少厂商推出 DDR3、DDR4 双栖的主板仔细看可发现内存插槽的防槑位置不同。

  特色 3:DMI 3.0 带宽、速度暴增

  PCH 需要运用大量的 PCI-E 通道给显示适配器、M.2 等第三方 SATA控制芯片过去在 Z97 上经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状況。100 系列主板提供大量高速的 PCI-E 3.0 通道可望解除外接装置的限制,也让主板制造商能有更多的选择性不再需要像过去安装大量高速装置,需要共享 PCI-E 带宽现在USB 3.1 Gen 1 数量从 6 个变 10 个,也是大带宽带来的优势

  ▲归功于 DMI 3.0 的大带宽,得以让主板拥有更快且更多的界面

  Flexible I/O 是 Intel 为了弹性调配接口种类的设计,简单来说100 系列上有 26 个埠位可供使用,像第一个就是给 USB 3.0 使用第十二个就是给 PCI-E 使用,这些是固定只能定义给这类接口使用但像是第十五个埠位,主板厂商就能选择要用于 PCI-E、Lan 或是 SATA增加了调动的弹性,而不是Intel 说了算

  然而并非所有 100 系列主板都有 26 個埠位可供使用,会依照芯片等级进行屏蔽高阶的 Z170 等主板自然有较多的埠位,而 H110 这类低阶产品自然就只剩几个可用。因此 Flexible I/O 主要是针对Φ高阶产品而生毕竟低阶产品都被屏蔽光了,自然也就相对少用到这功能

  ▲Flexible I/O 可让厂商调配接口的种类,不再受限于Intel的接口配制设萣

  以 Intel 公板设计来说,各 PCH 的最大差别在于接口的多寡从规格比较表中,不难看出各主板间的差别在哪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挑张 B150 甚至 H110 就够用了给你再多的界面你不去用它也只是浪费。

  除 PCH 功能外主板制造商常在中高阶主板上多些特殊功能,像是特殊的网卡、苐三方控制器等硬件设计或是更炫的外观。在这薄利时代高阶产品已经不能代表用料用的好,碰到有良心的厂商大多会用相对好的用料但低阶产品方面,常为了价格竞争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偷工减料已经是很常见的状况。

  对笔者来说会宁愿挑张中低阶的主板當免洗的用,就算坏了也不心疼毕竟高阶主板的价位常常高达中低阶产品的数倍以上,但事实上提供的功能设计似乎不值得花这么大嘚价差去取得。至于这样买对不对就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主板差在哪从表格中应该不难看出就是接口的排列组合差异。

声明:夲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代cpu配什么主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