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中国人易中天 中国的女儿

易中天:我女儿的诗写得比我好
明亮的露珠从草叶尖上滑落下来
&&&&照旧落入小河
明天人们不会发现什么
只有河里的鹅卵石
在无休止地说
我看见了 我看见了
但没人知道
这首简单的小诗是易中天的女儿在十岁那年写的,
易中天朗诵它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身为父亲的骄傲。&&&&
2005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中,把历史的话语讲得深入浅出
引人入胜。以评书式的讲课方式,使历史讲座悬念不断,噱头不断。一年之后《易中天品三国》再爆热门,每周日一期,持续讲一年,而在百家讲坛的历史上,像易中天这样一个人一讲就是一年这还是首次,易中天以自己独特的讲课方式,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热捧。
近日,易中天携新书《高高的树上》来到《悦读会》的录制现场,与两位主持人及书友团一起畅谈自己读书的点点滴滴。从儿时缠着阿姨讲鬼故事的童年趣事,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年的插队生涯,易中天
对于书籍的热爱将他推向了越来越深远的读书世界。谋心还是谋志、无聊才读书、择书如择偶、“青年人必读书”质疑…这些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另类的读书观点便是来自于易中天新作《高高的树上》中的一章内容。就如同《品三国》一样,易中天将“读书”一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做了精彩诠释!
读书习惯是“熏”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在《高高的树上》的开篇,收录了易中天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插队时的部分诗作,二十岁之前,是出诗人的年代,大漠历来是文人墨客创作的宝地,后来他反而写得很少了。易中天这样打趣到:“自从我发现我女儿的诗比我写得好以后,我就从此再不写了。”女儿在10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这样的作品,身为大学教授的易中天是如何教育子女读书的呢?
易中天主张把自己以前读过的喜欢读的书买齐了,给孩子做一小书架,然后跟孩子说爸爸当年读这本书,妈妈那个时候就是读了这本书爱上你爸爸的...诸如此类的读书故事和心得体会,给他讲这样的故事,孩子就会对书产生好奇,拿来一看,看进去就看进去了,没看进去也没关系,搁那儿三五年以后又会看。当一个孩子的房间里有个书架,一面墙都是书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坐拥书城的感觉,熏都熏出书卷气来了。
原著不是必须读的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们也只能说我读了某某书,我喜欢这本书,我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它怎样感染了我,它给了我什么好处,建议你们也去读,只能建议每个人都只有建议权和推荐权,没有对不读书人的指责权。易中天反对青年人必读经典,而是建议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性阅读经典。经典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被证明是优秀作品,最便利的办法就是先圈定经典,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读最好的文学作品,品位可以保证,但是不能强迫。如果是一个在公司做白领或者在企业做什么技术工作的人,他凭什么非读原著不可,所以读不读原著,完全是每个人个人的一种自由的选择,只有做研究的人必须读。
易中天在武汉大学考进研究生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导师说“你要读原著,你不准读别的。”最后毕业的硕士论文是做《文心雕龙》,按照老师的要求,易中天拿一张宣纸用毛笔把《文心雕龙》50篇全部先抄一遍,然后到导师家里当着他的面拿一只朱笔把它点段,因为这是职业的要求,但不能拿职业要求去要求其他人。读不读原著对一般读者来说仍然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我没替曹操翻案&&
胡适先生有一个观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说明每个人的历史观都是不太一样的。易中天的历史观是通过读书形成的,他认为不能把历史的进程简单地归结为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中国人习惯一读历史就把人简单地分为好人坏人君子小人,然后把整个历史的发展都归结于这些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这种历史观是非常肤浅的,这是制度的问题和文化的问题。如果这点还不能解决的话,就永远没有长进。寄希望于某一个英雄人物或者道德楷模的典型示范作用,那是靠不住的。
&& (本期节目视频见栏目播客)
敬请关注《悦读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特别节目--时代的阅读。
深度采访数十位具有时代特点的知名作家及评论家,媒体、出版人一起为您翻阅30年阅读史。
12月14日晚8点50&&
BTV-8&&&与您走进《时代的阅读》第一集:80年代-精神的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易中天、papi酱当诱饵 儿子“忽悠”爸爸当创客(图)_网易新闻
易中天、papi酱当诱饵 儿子“忽悠”爸爸当创客(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易中天、papi酱当诱饵 儿子“忽悠”爸爸当创客(图))
  《二子开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喜剧电影,演绎了一对父子联手创业的喜怒哀乐,可以看作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创业大潮的缩影。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父子联手创业的一幕活剧,正在成都上演。
  6月11日,端午假期还未结束,在成都市武侯区百脑汇创业场里,50岁的周显德就已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熟练地操作电脑,他投入工作的表情和其他年轻创客别无二致。“创业是儿子的想法,但项目是我的主意。”周显德告诉记者,他和儿子周雕正在制作一个自媒体节目,“既满足儿子创业的愿望,也实现我多年的梦想。”
  易中天、papi酱当诱饵
  儿子“忽悠”老爸当创客
  28岁的周雕最近思路有些“活泛”,总是在筹划创业项目,很认真地把各种计划拿给父亲周显德看。
  做了十几年书商的周显德被搞得有些紧张,每次儿子来跟他谈计划的时候,就忍不住要捂住自己的钱袋子。就像《二子开店》里,父亲一开始竭力反对儿子干“个体户”一样,周显德和周雕围绕“创业”这个关键词反复争论了很久。
  最终,周显德败下阵来,“哪个父亲看到儿子有了事业心能不支持?”对于周雕的创业想法,周显德内心其实很欣喜。作为一名书商,他阅读过大量书籍,眼界自然比儿子宽阔,所以十分乐意指导儿子的创业计划。然而,许多计划在周显德看来根本不可行,有时候他都感到迷惘,儿子啥时候变得如此“糊涂”。
  当周显德再一次引经据典地教训周雕时,儿子突然提起了易中天、提到了今年初在网络爆红的papi酱,“如果您在网络上开评论,不说比过易中天,起码比大多数段子手强吧!”儿子的话如当头棒喝,砸得周显德晕晕乎乎的。
  当周雕注册了一个文化传播类的公司,并在百脑汇创业场获得工位后,周显德才明白上了周雕的“贼船”,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说,他被儿子给“套路”了。
  业余研究引起出版商关注
  父子联手打造自媒体节目
  周显德做了10余年书商,平时除了阅读就是做读书笔记。他告诉记者,一开始只是为了学习电脑打字,“对着干瘪无味的五笔字根练习太无聊,所以就把历年来的读书心得整理出来,谁知这一打就根本停不下来,目前差不多有近200万字了。”父亲周显德
  周显德喜欢读历史,他说一开始对各种学术观点都奉如圭臬,阅读量提升以后就有了自己的思考,“思考多了,就有了一些和流行观点不同的看法,而且是可以找到历史依据的。”在儿子的建议下,周显德开始在网络论坛交流,因为他的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在网络上也闯出了名气,尤其是对武则天、李清照等历史知名女性的研究,曾吸引到出版商的关注。然而,周显德只是一笑置之,虽然他一直梦想着把自己的历史研究传播开来,但在他眼里似乎“卖书”才是唯一主业。
  周雕决定把父亲的“资源”利用起来,让他先放下“主业”去看一看“梦想”。周雕说,历史已经不是只供专家研究的领域,在网络时代草根也有“话语权”。“相对于段子手很多没有营养的内容,父亲显然言之有物,”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决定围绕周显德的文字基础制作一档自媒体节目。
  目前,周显德和周雕正在紧张地制作第一期节目,预计下半年在各大网络平台推广。对于市场的反馈,父子俩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不会后悔,”周显德说,也算是给梦想一个机会。
  蒲振韬 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 谢燃岸  作者:谢燃岸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中天女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