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一800与空客320的乘务员控制面板有哪些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原标题:从一个技术细节看波音737與空客320的差异

自从波音737MAX飞机被停飞后业内开始重新审视MAX机型的操纵系统。前几天在微信群中有网友提到了一个称作LAM(着陆姿态调节器landing attitude modifier)嘚系统笔者突发奇想,如果将不同机型置于同一个飞行条件下进行横向对比或许会有非常有趣的结果。

笔者没有飞过A320和B737MAX机型文中涉忣到两种机型的功能均源自机型手册。如果有错误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一)着陆顶风切变的影响

对于着陆过程中的顶顺风切变问题,笔鍺已经在《着陆“隐形杀手”——五边顶顺风切变》一文中做过详细的介绍此处不再累述。

本文假设B737NG、B737MAX和A320飞机在五边进入相同的顶风切變借此比较三种机型的技术特点。

1)飞机进近速度140节

(二)着陆顶风修正原则

使用自动油门时,将指令速度调到VREF+5 节自动油门接通時,有足够的风和阵风保护因为自动油门的设计是在空速掉到指令速度以下时会快速调整推力,当空速超过指令速度时会缓慢减小推仂。在颠簸天气平均推力将比需要的推力大以保持指令速度。结果是平均速度超过指令速度

如果自动油门断开,或者计划在着陆前断開进近速度修正的推荐方法是:在基准速度上,加上1/2 报告的稳定的顶风分量再加上高于稳定风的全阵风增量。最小指令速度设置为VREF+5 节1/2 的报告稳定顶风分量估算方法为:正顶风为50%,45 度侧风为 35%正侧风为零,它们之间的风可用插入法来计算

风修正时,最大进近速度不超過VREF+20 节或着陆襟翼标牌速度减5节,以较低的为准该技巧提供足够的低速机动能力,并减小襟翼卸载的可能性

——《737NG机组训练手册》

B737NG机型的风修正规则有两个特点:

第一,仅适用于人工着陆

第二,基于塔台报告的地面风计算对于空中的阵风变化并无修正。

也就是说洳果遇到五边顶顺风切变现象,B737NG飞机要求机组或A/P“死追”目标空速

做风修正时,最大进近速度不超过VREF+15 节或着陆襟翼标牌速度减5 节,以較低的为准该技巧提供足够的低速机动能力,并减小襟翼卸载的可能性

——《737 NG/MAX机组训练手册本》

在着陆风修正规则上,B737MAX机型将修正上限减小了5节其他则与B737NG全无二致。

LAM有两项功能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第一项功能。

当襟翼在30或40位置时如果空速超过“VREF+10kt”,LAM会自动升起飞行擾流板空速偏离越大,扰流板升起的角度也越大

该功能可以破话机翼升力,意在促使机组以更大的姿态维持下滑线当高度低于100ft或空速小于60kt时,LAM功能被抑制

A320飞机具备“最小地速保护”功能。这一功能通过进近过程中实时的表速调整实现

塔台向A320机组通报地面风向/风速。机组将数据输入MCDU中系统遵循“VAPP = VLS+5+塔台顶风分量的1/3”的规则计算进近速度。

在五边进近过程中如果顶风分量超过MCDU输入的数值,则FMGS自动上調目标空速

B737NG飞机基本上沿袭了传统飞机的特性,操作复杂但“以人为尊”可控性强。

自动油门接通状态A/T会收油门“死追”140kt目标空速。如果空速增幅较大A/T会快速收油门至慢车。

但与飞行员主动加油门增速不同顶风激增导致的表速上涨,只是“一过性”的假象

飞機并没有因此“飞”地更快。恰恰相反地速持续减小,预示着动能快速损失

待飞机进入稳定的顶风气团后,“小地速+小基准下降率+小油门”会导致空速快速减小进而刺激A/T大幅度增加推力。

这种油门大幅度、快速收加的现象俗称“拉风箱”除了空速波动外,受发动机翼下吊挂布局的影响它还会造成俯仰姿态的起伏变化。

所以通常此时B737NG飞行员会断开A/P和A/T,改用人工操纵

在顶风激增阶段,将推力减小臸45-50%N1左右(推力过小会导致发动机加速性迟缓)容忍空速适度上涨。

待顶风稳定后之前上涨的空速会抵消一部分减速趋势,然后机组按需增加推力

在下一阶段的顶风消失过程中,机组也可以人工操纵油门预见性的增加推力减小空速下降的幅度和速率。

总的来讲B737NG就像昰单反相机,对初学者非常不友好但让老鸟们爱不释手。

每逢春秋两季大风沙尘来临在跑道头看着737一架接着一架落地,320一架跟着一架複飞“健身房”家的飞行员都会面露蒙娜丽莎式的微笑,然后风轻云淡的念叨一句:“吃饭有桌子了不起啊”

A320飞机FMGS按照机组输入的地媔风计算进近速度(此处假定地面顶风10节VAPP为140kt)。

当五边遭遇30kt顶风时A320的FMGS会自动上调目标速度140ktVAPP+顶风增量)。

除了顶风激增带来一定程度涳速上涨自动油门还会增加推力,以保持稳定的160kt空速

该设计意在保持较为稳定的地速,减小飞机动能损失飞机保持“大表速+大推力+高动能(地速)”的状态进入强顶风稳定阶段,无疑会更为主动

有之前的160kt表速兜底,强顶风消失阶段的表速下降趋势不会对飞机的机動余度造成损害。待顶风重新稳定在10kt时FMGS会重新将目标速度调回140kt。

如果说B737NG是单反的话那A320就是傻瓜相机。但航班实践证明当面对某些极限气象条件时,“傻瓜相机”并不比“单反相机”更好用

B737NG相同,B737MAX遭遇强顶风时A/T也会收油门减速如果表速超过VREF+10kt的话,LAM还会将飞行扰流板升起一定角度

如果机组采取在B737NG机型惯用的策略,断开A/T保持高于慢车的较小推力,容许表速适当上涨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因为表速超过“VREF+10kt”越多LAM升起飞行扰流板的角度就越大。按照波音的设计LAM对升力的破坏强于表速增加对升力的贡献,机组必须同步增加姿态方可岼衡二者间的“此消彼长”

如果机组仍然遵循B737NG的飞行习惯,可能会带着“表速略大+大迎角+小地速+小基准下降率+小油门+飞行扰流板升起”嘚复杂状态去面对强顶风稳定后的减速趋势,甚至于再下一个阶段顶风消失时减速趋势

与其如此,还不如模仿自动油门的“拉风箱”飛法快速且大幅度的改变推力,死追140kt目标空速确保其不超过VREF+10kt,以避免LAM介入其中

好了,我们最后来归纳一下当飞机在五边遭遇强顶風时:

1)B737NG飞机会收油门保持140kt目标空速。机组可以人工干预收油门的幅度以减小后续飞行参数波动。

2)A320飞机会加油门保持160kt的新目标速喥机组无法干预这一过程。

3)B737MAX飞机会收油门并可能升起一定角度的飞行扰流板。机组如果人工干预收油门幅度则LAM会放出更大角度嘚飞行扰流板。

完全相同的气象条件完全相同的飞行参数完全相反处置方法多么有趣的机型对比。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来了

B737NG嘚人工修正技巧,与A320的自动修正功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在利用表速作为“能量海绵”,平衡顶风切变前后的状态变化

而在B737MAX机型仩,由于LAM功能的介入这种飞行方法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了。

如此重要的一种抗阵风能力被B737MAX“阉割”掉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笔者会在番外篇中介绍,说来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番外篇蒸汽朋克的“破壁人”

作为一个科幻电影迷,“蒸汽朋克”题材是笔者的最爱

所谓“蒸汽朋克”(Steampunk),通常是以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为背景将蒸汽机时代的机械技术扩展到极致。用活塞、曲轴、凸轮、齿轮、钢索摇臂等等构建絀一个不亚于数字科技的文明社会动画巨著《天空之城》、肖恩康纳利主演的电影《非凡绅士联盟》都是这一题材的翘楚。

“蒸汽朋克”的魅力在于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迷思——电子化、数字化是否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类是否可以通过机械结构无限繁复的叠加構建一个不亚于现在的高级文明?

B737MAX飞机MCAS系统为千夫所指的同一时间同样使用CFM LEAP发动机,而且风扇尺寸更大的A320neo却斩获了史上最大订单

这讓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B737MAX的空气动力性能逊于A320neo

如果把B737飞机的“钢索+液压助力”操纵机构安装在A320neo上面,后者恐怕连正常起飞都很难做到

洇为A320是“放宽的静稳定性气动布局”飞机,而B737是“静稳定气动布局”飞机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把大猩猩的小脑移植给人人一定没有大猩猩跑的欢实。

人可以上天、入地、下海、翻跟头、跨栏、耍杂技......

而大猩猩只能在树杈上吃香蕉

进化的路,都是自己选的

作为B737MAX的主要賣点,CFM LEAP发动机的风扇尺寸较上一代CFM56发动机更大B737MAX的主起落架高度过低,无法容纳这个大尺寸的发动机

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增加主起落架高度以确保足够的发动机离地间隙。

然而这意味着波音必须重新设计主起落架增大主轮间距,重新设计设计轮舱重新设计翼根结構,重新设计大翼油箱等等......

这不是波音希望看到的账单

波音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将发动机前移进气道入口上仰;另一方面增加前起落架高度,让飞机在地面保持一定角度上仰角

第一项修改导致B737MAX在高迎角状态下操纵品质恶化。于是波音设计了“臭名昭著”的MCAS系统再後面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

第二项修改同样存在后遗症。前起落架增高导致B737MAX在地面始终处于一个“昂首”的姿态。(B737MAX服役之初机務圈内哀鸿一片。据说身高低于1米80的机务给B737MAX插耳机都需要踩个板凳。)

更危险的是如果飞机着陆的姿态过小,则存在“三点接地”甚臸于“前轮先接地”的风险

于是波音针对该问题设计了LAM系统。

按照波音的设想:进近空速偏大就意味着进近姿态偏小。

LAM探测到空速超过VREF+10节后会自动升起一定角度的飞行扰流板。升力被破坏后机组就会被迫增加姿态。

这样前轮的接地间隙不就有保障了么

但这又随の产生了第三个问题——在B737CL和B737NG机型上,扰流板系统是由机械结构控制的无法随着空速变化自动调节角度。

于是沿用了50多年的钢索、滑轮、扇形盘、扰流板混合器被波音“挥泪”拆除B737飞机演化史上第一个“电传操纵系统”就这样buling buling地诞生了——电传扰流板。

值得关注的是LAM囷MCAS是波音针对同一个问题,在同一时间段设计遵循同一审查流程增设的“外挂”。

LAM对抖杆余度影响几何

LAM动作后“最小机动速度”指示能否相应调整?

LAM升起飞行扰流板的角度是否设有上限

LAM基于哪一侧的空速数据动作?

如果发生空速不可靠/不一致故障LAM会否出现误动作?

MCAS誤动作尚且可以通过“安定面配平切断电门”制止而LAM功能不会触发减速板手柄升起。

一旦LAM误动作机组何以阻断?

波音对这些问题都语焉不详或者说讳莫如深。

回到“蒸汽朋克”的话题上“机械钢索+液压助力”的操纵系统能否通过繁复叠加的“外挂”系统,实现足以媲美“多冗余度三轴电传”操纵系统的性能呢

“弱小和无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记者任先博 伊晓霞 实习生卫佳铭 11朤3日新型国产大飞机C919亮相了,引发业界关注南都记者对比空客320、波音737及C919的相关性能数据可见,从座位数、飞机长度、高度来看三者基本相差无几,比如C919经济舱布局将为168座波音737的座位为189座,空客320则为180座

  11月2日,C919首架机停在基地厂房外新华社图

  南都讯 记者任先博 伊晓霞 实习生卫佳铭 11月3日,新型国产大飞机C919亮相了引发业界关注。南都记者对比C919及空客320和波音737的多个性能数据发现国产飞机在缩減与国外飞机的性能差距。有购买该飞机的国内航空公司相关人士直言可将C919看作是两个飞机的“结合体”。但相比性能关键是国产飞機能否安全,而安全最大的敌人不是“问题来了”而是“问题来了”之后,解决方案能否及时发布

  C919:空客和波音“混合体”

  2014姩珠海航展上C919首次亮相。当时官方便公布第一批购买该机型的国内航空公司包括南航、东航、国航及海航等。昨日官方再次公布买家洺单,从购买数量上看三大航空公司购买的架数相同,均为20架对此,有相关航空公司人士解释这不是“巧合”,是三大航空公司“協作”后“对国内航空产业大力支持的结果。”

  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的民用飞机总离不开国外飞机制造商的“影子”:空客320、波喑737……如今,国内飞机冲入江湖需要身兼营何种装备,才能与国外飞机相抗衡

  南都记者对比空客320、波音737及C919的相关性能数据可见,從座位数、飞机长度、高度来看三者基本相差无几,比如C919经济舱布局将为168座波音737的座位为189座,空客320则为180座跟舒适度有较大关系的是愙舱宽度,前两者的客舱宽度为3.7米及3.54米但C919目前尚未有定论。此外从官方公布的满载航距看,三者差距也不大比如空客320为6100公里,波音737為5665公里C919的标准满载航距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时则可达到5555公里“这意味着,粗略估算C919的单程空中飞行时间可达到5个小时左右。”一家购買C919的航空公司相关人士解释

  为了打赢这一仗,C919或许还打出了价格优势虽然昨日官方暂未披露价格,但安信证券的研究报告给出了┅组参考数字:价格方面由于中国的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比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低,中国制造的大飞机将比波音和空客同等机型便宜C919戓定价为5000万美元,低于波音737和空客320(价格约在5000万—7000万美元)

  “C919从性能上,基本上就是空客320和波音737的‘混合体’”一名业内人士解釋,但从发动机来看C919的发动机(CFM LEAP-1C)应该会比空客320和波音737相对节能减排些。官方数据显示:LEAP-1C发动机燃油消耗可减少16%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尐16%。“但性能究竟好坏还需要经过实际操作后得出准确的答案。”该人士介绍粗略估计,新飞机试飞及取证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Φ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艳华也认为,C919能否被市场接受关键要看它能否顺利拿到国际试航证。因为试航的国际标准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因此这既是标准也是壁垒,国内曾有自主研发的飞机从下线到试航通过用了6年时间。而飞机只要拿到了国际试航证就說明它的安全性已经符合国际技术标准。所以C919下线只是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接下来通过试航才是任重而道远的。

  国产民用第一机新舟60

  其实C919出现前,伴随国内民航业迅速发展国内飞机制造商早就瞄上了国内航空市场这块肥肉。比如此前曾有号称“国产第一机”嘚新舟60带着业界期盼杀入市场。综合官方信息可见新舟60是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运-7飞机的衍生机型,而运-7飞机又是在安-24飞機的基础上设计而衍生的(第一架原型机于1984年进行试飞1986年投入服务)。新舟60于2000年3月首飞

  “但新舟60还是没有摆脱上世纪70、80年代飞机嘚影子。”一家航空公司飞行维修师介绍该飞机依旧是一架涡轮螺桨发动机,飞机仅能承载52-60名乘客航程2450公里。只适宜支线航线的运营根本没有办法和空客及波音两家公司制造的飞机相提并论。也南都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目前仅有奥凯航空公司(13架)、幸福航空有限責任公司(8架)、云南英安航空有限公司(1架)使用次飞机。

  但更令乘客和业内专家诟病的是该飞机问题多多南都记者统计网上信息,自2000年—2015年间该飞机引起的突发事故共计19件。“问题主要出在飞机的起落环节上”该名飞机维修师讲道,尽管引发了多起事故但該飞机出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去年甚至引来了航空高层部门的不满。2014年3月17日中航工业召开“新舟”飞机专项整顿领导小組会议,要求全面启动“新舟”飞机专项整顿活动从设计、制造、供应商管理到运营服务全方位梳理问题,加快问题系统解决尽快提升“新舟”飞机外场运营质量。

  如今时隔十多年,国产飞机再次杀入江湖“当然,两架飞机有先天的不同”该名飞行师举例,僅是机型两者就完全不同此外,根据官方提供的性能来看从飞行高度上,C919至少可以飞到距离地面1万米左右的高空中这基本与空客320和波音737相同,“高度越高上空的空气就越稀薄,阻力就越小安全性就越高。”但新舟60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时常会出问题,比如无法起飛或者飞行不稳。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津也认为C919的机型比较适合中程国内航线和短程国际航线。他认为C919还没囿量产,因此尚未具备现实可比性

  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更重要

  正因有了新舟60的前车之鉴,目前购买C919的航空公司多少有这样的顾慮:运营后一旦发现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及时得到解决“很多老百姓在顾虑国产飞机的安全性,其实航空公司更在意这方面的信息”一家购买了C919的航空公司相关人士讲,其实无论任何产品,犹如手机在实际操作后,也时而遇到一些问题“但关键是这些问题你能否解决。”该名人士用了一个切身经历介绍近来,媒体也曾报道过有飞机在飞行时,突然出现上升和下降的状况以至于有空乘人员受伤。每当发生这样的情况后飞机落地后,维修人员都要进行检查“首先想到的是从‘黑匣子’中获取一些飞行数据。”有时大多數的数据航空公司的维修师就可解码,但有时需要向制造商求助。“有一次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该人士回忆距离起飞时间还有4個多小时,但因为没法解码因此他们只好给制造商电话,“我们说的很明确我们就剩下4个小时,你一定要在这期间给我回复。”否則接下来带来的种种影响没法估算。果真制造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将解码回复发至该公司

  “当然,并非所有问题的解决时間能够一概而论”该名人士介绍,飞机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零件突然发生问题,且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这个时候航空公司则需联系制造商,“对方可能也回应他们也在设计产品时,也没有检测出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时间,比如在某些零件上涳客或波音最快可以在2到3个月给出解决方案。再者是飞行系统忽然出现故障也差不明原因,这个时候所有类似机型都不可以飞行,处茬了AOG(直译飞机停在地上)状态有时候也需要及时联系制造商解决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问题如何,空客和波音有非常完善的机淛问题来了,经过物理化学等相关环节的研发检测后解决方案总是可以在航空公司可接受的时间内拿到手。“因此问题来了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也是能否令航空公司对国产飞机拾起信心的关键。”这意味着国产飞机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机制,才能在充斥着国外飞机的市场中站稳脚

第三节 空客320概述
第三章 飞帆舱门忣应急出口
第一节 波音737-800舱门及应急出口
第二节 空客320舱门及应急出口
第四章 乘务员控制面板有哪些
第一节 波音737-800乘务员控制面
第二节 空客320乘务員控制面板有哪些
第四节 厨房水开关阀门
第一节 卫生间设备简介
第二节 卫生间烟雾探测器
第三节 卫生间门的种类及操作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务员控制面板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