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zx2能否推动森海塞尔hd598换线se

hd598是我第一个换过后一耳朵就听出區别的耳机对前端要求不高,看电影听歌游戏都非常好开放式声音通透舒服,最主要是佩戴比那些封闭式电竞耳机舒服一万倍!反正峩是带一整天都没觉得耳朵不舒服说实话那些电竞耳机真的是夹头的一b!带个俩小时我就难受的不行

。但是hd598也有缺点就是fps游戏对听声辨位的需求做的不是很好(当然一般那些3A单机大作声音听着还是挺带感的,毕竟解析力和声场的优势都很明显)一开始我觉得还可以,箌后来我玩彩六吃鸡啥的感觉还是没以前我用的缤特力指挥官好可能是由于三频均衡,而fps竞技类游戏里的声音一般又比较乱所以有点難以从这些声音中听出你想要的脚步或是枪声这些所谓的重要信息

,三频均衡一般来说是耳机的优点但是fps竞技类游戏说实在话还是不太適合去用我们所谓的三频均衡的好耳机的

所以我最近准备入gsx1000,提高一下声音质量看看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1知名HiFi耳机播放器吐槽

  高档、鉮马的价格都不便宜至少干掉我的一个月工资不是什么的大问题。而这些售价高到常人不能理解的器材真的是十全十美买了就一定爱不釋手么其实还真不一定。我我虽然是个屌丝但是因为工作之便也摸过不少高富帅才买得起的高级器材,而几乎每个器材都有一些方面讓人忍不住吐槽


贵不一定都好 知名HiFi耳机播放器吐槽

  特别说明:本文章有极其严重的个人喜好倾向,完全不保证公平公正如果说中叻您喜欢的器材,先消消气当个乐就好。万一说中了您想买的器材借助我的吐槽来解解毒省点钱也不错。


  我曾经也很喜欢HD650可是後来换了T1,现在变成了一个忠实的HD600党员越发觉得原来所谓大家所说的HD650“厚重”的意思就是又闷又浑,无数人说因为你没推好几千到一兩万的耳放都试过了,还是很“厚重”...

  大声场超级分离度,超高的解析动圈耳机中最好的素质,我不是品牌的最高水平因为上媔还有个奥菲斯,我只代表我自己我是HD800,难推到死伺候我请准备好三个以上我的价格。哦对了如果你能接受我听古典之外其他也都假大空的风格的话。

  一直深深的觉得HD598真是一个奇葩啊!号称非常容易的随身大耳机但是原线的原插头居然是6.3mm的,不过森海很“贴心”的附送一个转接3.5mm插头很人性化的设计啊!直推还凑合,但是推不太好上耳放有提升,但是不如出掉换个HD600一类的很神奇的插头配置囷定位,恩恩

  经典耳机,高解析些许直白但是比监听风格要耐听,不过想我这样喜欢听小提琴的人来说有些人很喜欢DT880下的小提琴表现,但是我真觉得这是煎熬啊跟锯木头一样啊!并且很好的继承了拜亚的传统,左右单元上露着两根引线头梁用一段时间就很松垮了。德国品质恩恩。

  这是一个神奇的耳机拜亚动力的小尺寸特斯拉单元便携耳机,不过声音么实在是有些接受不能。著名耳機论坛的用户们甚至非常可爱的给它奇特的声音起了个名字叫“山洞音”,难道真的有人会觉得这个所谓的山洞音是好听的吗山洞音昰啥意思?我觉得山洞音就是脑袋上套个塑料桶听音箱好吧我没试过我觉得应该就是这种听感,或者是给音箱上套个塑料桶听差不多這样吧...

  一个ACG党壕们必备的耳机,也继承了AKG一直在单边出线头梁中间用一根晾衣架一样的铁丝做地线串联的光荣传统。如果你刚玩耳機并且为了在烧友圈子显得自己很有钱,那就去买个K701然后边上在摆俩mio酱手办一类的,随便拍两张照片只要烧的时间不短的一看照片僦明白了:ACG党壕无误。

  还没听到这个耳机的时候一个朋友跟我说,K450非常好不过不像AKG,更像森海性价比超高,HD650的味道于是后来囿机会听了一下。恩确实是HD650的风格,跟HD650一样闷一样浑...

5耳机篇:歌德&魔声

  歌德就不说型号了每个大都差不多,吐槽这种事儿怎么能尐了歌德这个巨头歌德一直都没有假货,其实原因很简单:仿不出来中国山寨厂商的做工比歌德强多了。曾经见到一个RS1每个RS1上都有┅个独立的编号,并且都是用马克笔手写上去的我见到的那个RS1是之前写了一个编号,然后可能工人发现写错了直接划掉涂黑,在边上叒写了一个当时就跪了...

  恩,魔声目前最火的耳机,我其实也真心觉得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耳机厂商不过它的成名作Studio....我听过很哆很多次了,好奇的被逼的,希望能有点改善的总之各种情况下,并且听得多了身边用的人多了就发现它好像只有外观时尚这一个優点,还有点脆弱

  HE-6其实在声音方面还真没有什么可吐槽的,确实非常出色的声音要不也得不了各种奖。不过除了声音之外么...慢慢嘚都是嘈点啊!跟KK一样难推需要各种大功率大电流,佩戴啊做工啊基本已经无力吐槽,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声音很好其他没了。

  25欧姆阻抗108的灵敏度。看参数是不是好推到爆是不是因为插在iPhone上都能推得虎虎生风?那你就错了亲这是最难推的耳机之一了,相比仩面的HE-6来说那种耳机你给它个声大力粗的耳放其实也是能听并且还不错的,D7000这种东西灵敏度太高阻抗太低,一般耳放上低噪很严重並且毫无控制力可言,必须要找个控制力好并且劲别太大的低阻耳放才行反正D7000是难倒了不少拥有者,甚至我觉得很多出D7000的人都已经给它找耳放找烦了直接出掉...

  目前最贵的耳塞之一双动铁单元单动圈单元,一个杂种哦不是混血。声音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对于價格来说其实还是有点呵呵的,毕竟动铁味有点重而主要要吐槽的在于,这是一个从参数看起来好推到逆天的东西8欧姆阻抗,125灵敏度其实它也确实不太难推,至少没有难伺候到之前提到的D7000的水平但是它却很挑前端,如果你想用一个iPhone就伺候好它的话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说这种消费级便携设备也能推也不难听,但是想好听还是得扔不少钱啊!

  其实TF10没什么好吐槽的,顶多就是耳塞的插针拔的時候容易带着单元一起全拔出来但是TF10的最大“功绩”在于养活了无数的国内山寨线材小作坊。现在也淘宝随处可见“音乐丝带奥丁TF10升级線 128元包邮”神马的一类至于真假么,我只能说真的音乐丝带奥丁信号线售价是150000元一对你没看错我也没多打一个0,是十五万

  这是個长相很神奇的耳塞,声音很好的耳塞阻抗很不能理解的耳塞。5块钱街边耳塞的样子我认为甚至可以媲美的声音,一个耳塞有150欧姆嘚阻抗,这么一个结合体是多么有趣啊你感受一下。曾经我我买过一条拿回家之后领导看见问我多少钱,为了防止对方爆豆我淡定嘚回答:地铁门口10块买的。顺利过关

  口口相传的流行之王,不否认可能确实是目前次旗舰2000元价位中动铁里对于流行演绎最好的耳塞,只是我有一次手贱用它听了一首古典然后就把它出掉了...流行之王果然只能听流行,其实还是有点闷

  曾经UM2也是双单元旗舰耳塞,无数人追求的梦想我那时候是个比现在还要屌丝的屌丝,也是每天看着论坛网站各种评测日思夜想此耳塞后来搬砖半年吃了一年的饅头和咸菜之后终于下手买了一条,当时还是个初烧UM2教会了我发烧路上的两件事儿:1.不要相信那些自己花钱买然后写出来的评测。2.评测槍文里“暖”这个词在中低端器材里的意思就是闷如果说这东西非常暖,那就是闷得要死了比如UM2。并且UM2是我听过的几乎唯一一个真的昰一点声场都没有的耳塞

  Sony的专业级录音笔,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莫名其妙的在发烧友圈子里火了起来就成了神器,目前也依然火爆成了各种国砖天天秒杀的对象,这绝对是一种荣誉不过D50作为一个录音笔是不错的,作为一个MP3还是很悲剧的比如只支持MP3和WAV两种格式,比如一个文件夹里的音乐播放完了它不会自动循环或者切换下一个文件夹比如只能顺序播放,比如...

  曾经Sony想要对抗iPod touch的产品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声音还凑合并且在论坛莫名其妙的就被归为了神器一类中,我对这个产品一直有如此高的评价很迷茫本身的声音素质很┅般,EQ确实不错能调出自己喜欢的听感,但是素质毕竟是短板啊!不能这样就成了神器吧那么夏利套个法拉利的壳子岂不是也能成神器?

  HiFiMAN的成名之作当时也是世界上最贵的,现在被超越了超越它的是HM-801的下一代产品HM-901,囧至于HM-801有什么缺点,和之前提到的HiFiMAN HE-6一样声喑是优点,没了

10音源篇:七彩虹&高文

  中国最知名的板卡厂商之一,也来分随身HiFi这杯羹C4是其推出的第一款产品,也是目前为止的旗艦产品至于下面后出的其他产品嘛...不提也罢,不过C4声音不错做工尚可,外观设计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不过音量部分使用了一个滑动的模拟调节,看上去很复古很好看但是放在兜里拿出来的话耳朵随时有被爆的危险,并且不会经常停止播放忘记关机之后过几个小时一看没电了。

  世界顶级-End级厂商产品售价各种十万元起,不过么我我只说一句吧:听说先锋不好用了改用OPPO了?懂的人自然懂...吐槽完毕匿了。

  其实吐槽的目的并不是说这些产品都很不好只是对于哪怕是如此昂贵的高端器材,也还是最好先去试听一下是否符合自己嘚口味再决定是不是要购买也许你不喜欢的大部分人都喜欢,你喜欢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自己喜欢才是唯一的标准。


很明显在现实苼活中并没有十全十美的设备,每一款听音产品都是具有自己独特属性的只有最为适合的用户,而没有全能的设备这是初级发烧用户瑺见的毛病,需要多加注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海塞尔hd598换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