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绿色建筑与循环经济研究所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_百度百科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为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设计院依托于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并作为建筑学院、土水学院等院系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有工程设计人员700余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10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0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人才密集、专业齐全、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
院设有9个建筑工程设计所、4个由院士以设计大师领衔的工作室、3个建筑专业所,以及工程咨询与建筑策划所、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研究所、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交通设计研究所、工程设计审查所、极地建筑研究中心、住宅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BIM技术中心、绿色建材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住区》期刊等。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院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为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设计院依托于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并作为建筑学院、土水学院等院系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有工程设计人员700余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10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0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人才密集、专业齐全、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
院设有9个建筑工程设计所、4个由院士以设计大师领衔的工作室、3个建筑专业所,以及工程咨询与建筑策划所、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研究所、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交通设计研究所、工程设计审查所、极地建筑研究中心、住宅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BIM技术中心、绿色建材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
近年来,由我院设计并建成的工程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设计奖达数百项,位居全国甲级院前列。代表作有北京菊儿胡同居住区、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天桥剧场、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雷峰塔复原工程、中央美院迁建工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游泳跳水馆、海淀社区服务中心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之作均获得很高的社会评价。我院在生态建筑设计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和超低能耗办公楼都是绿色办公建筑的有益实践;此外,在一系列的国内外竞赛和招投标中,我院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北京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等项目均取得佳绩。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设计投标中,我院一举中标三个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馆、飞碟靶场以及柔道跆拳道馆,现已完成设计任务并投入使用。
科研方面,我院自主研发了TUS工程设计软件,并通过国家鉴定。学术方面,在2001年受全国注册建筑师管委会的委托,与建筑学院合作编纂完成了全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教材之三《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之四《建筑设计与经济》。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积极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与法国、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和业主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现已获得中国(CNAB)和英国(UKAS)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成立至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始终严把质量关,秉承“精心设计、创作精品、超越自我、创建一流”的奋斗目标,热诚地为国内外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设计和服务。我们的队伍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如果说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标签,我们的建筑师将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她,灵魂的笔触描绘她,迸发的激情演绎她,目的只有一个—让世界更加美好。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致辞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最宝贵的财富是得天独厚地依托于清华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资源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是拥有一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人才队伍。     小小的网站拉近了我们与您和您团队的距离,也在我们与国内外同行间筑起了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的信息平台。     我们热忱地期盼与海内外人士的通力合作,并将坚持“精心设计,创建一流”的奋斗目标,以职业的精神,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起我们建筑师和工程师的义务和责任。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资质荣誉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资质
甲级:古建筑维修保护、文物保护规划、古文化
遗址古墓葬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
国家设计奖金奖:
1993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
2002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舜德楼)
2008 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
国家设计奖银奖:
1991 北京菊儿胡同“类四合院”住宅规划设计
1991 第十一届亚运会拳击馆
1993 五兆瓦低温供热实验堆
1999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
2004 杭州雷峰塔(新塔)
2008 北京海淀社区中心
1999 TUS/ADBW多层及高层空间结构通用设计系统
国家设计奖铜奖:
1993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
1993 山东财经学院校园规划
1993 清华大学东16#楼住宅
2000 清华大学理科楼
2002 中国戏曲学院迁建工程综合排演场
2004 上海锦绣江南家园(一期)
1991 结构设计程序TDDI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组织架构
经营计划办公室
人事办公室
行政办公室
总工程师办公室
建筑工程设计一所
建筑工程设计二所
建筑工程设计三所
建筑工程设计四所
建筑工程设计五所
建筑工程设计六所
建筑工程设计七所
建筑工程设计八所
建筑工程设计九所
建筑专业一室
建筑专业二室
建筑专业三室
BIM技术中心
交通设计研究所
工程设计审查所
极地建筑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
住宅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所
《住区》核心期刊(遴选)
以及工程咨询与建筑策划所
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研究所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所
绿色建材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企业信用信息我来说两句&&
技术支持: 服务电话:3
今日访问量: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姓  名:
所在单位:
环境系统分析研究所
职  称:
邮寄地址:
北京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邮编100084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办公地点:
环境节能楼1003
1988年9月&1993年7月:清华大学 环境工程系 环境工程专业 学士
1993年9月&1998年7月:清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博士
2011.01-现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11.0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副教授
00.0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后(助研,副教授)
主讲《环境规划》、《环境学》、《环境学导论》、《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
参与讲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引论》等课程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水务与水环境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理事会副理事长
山西省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化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编委
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 会员
区域与城市环境规划,环境系统分析
长潭水库保护与利用规划,
天津市&十二五&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
海河流域环境污染防治研究。工程院重点咨询课题,
苏州城市水环境安全监管体系与综合示范研究。&水体污染治理&重大专项课题,
我国抗灾救灾能力建设和灾后重建策略研究,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08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及应对措施.环保部重大专项,
&973&课题,城市二元水循环系统演化与安全高效用水机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B17B01,城市综合节水规划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0403 &城市降雨径流模拟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青岛市沙子口街道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贵阳生态文明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专题研究,
廊坊生态市建设规划,2006
官厅水库流域水质改善总体技术方案研究 水利部重大科技创新
海河流域废污水再生利用战略研究 世界银行GEF项目
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国家环保总局,重庆市发改委 2006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总体规划 海淀区环卫服务中心
瑞安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规划 瑞安市
北京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北京市环保局
温州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规划 温州市
北京顺义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北京市环保局
顺义新城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北京规划委员会 2005
吉林省土地利用空间遥感分析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 2005
龙湾生态区建设规划 龙湾区政府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专题研究 清华规划院
中国的环境管理(ENRICH) 荷兰NUFFIC基金会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科技部滇池重大专项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圆明园管理处 2005
城市化进程中推行循环经济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
西北地区水资源综合配置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工程院
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论证研究 水利部
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环保总局 2001
奖励与荣誉
淄博市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200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浙江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循环经济规划,200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体系研究,200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滇池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综合示范,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学绿色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08,清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08
环境学科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
清华大学第七届研究生良师益友奖,2004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2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2002
1. 区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nvManager]V1.0 2006SRBJ0094
2. 淄博市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 2006SRBJ2012
3.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V1.0 2005SRBJ1821
4. 环状河网水环境质量预测与容量估算软件V1.0 2005SRBJ1309英才网联旗下网站
建筑行业专业人才招聘首选网站
热门职位:
当前位置: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于1958年,为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院现有工程设计人员560余人。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93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55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60%以上,人才密集,专业齐全,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外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依托于清华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并作为建筑学院、土水学院等院系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其学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规划设计的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有八个建筑工程设计所及五个所内工作室、四个由国家科学和工程院院士和国家设计大师领衔的工作室、创作工作室、工程软件室和市政工程设计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所及交通工程设计所。设计院成立四十多年来,主要承担各类公共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古建筑保护及复原、景观园林、室内设计及前期可研和建筑策划研究。由我院设计并建成的“北京菊儿胡同居住区”、“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天桥剧场”等一批精品之作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近年来我院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就是绿色办公建筑的一次实践。我院在诸如“国家大剧院”、“北京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等一系列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也取得了佳绩。在科研方面,我院自主研发了TUS工程设计软件,并通过了国家鉴定。我院还受全国注册建筑师管委会的委托,与建筑学院合作编纂完成了全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教材之三《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  近十年来,由我院设计并建成的工程已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奖达六十余项,在全国甲级设计院中位居前列。  我院积极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与法国、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设计单位和业主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院已获得中国(CNAR)和英国(UKAS)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继续坚持严格的质量管理,坚持“精心设计、创作精品、超越自我、创建一流”的奋斗目标,热诚地为国内外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设计和服务。
联系人:马先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甲5号768创意园E座
邮编:100083
公司所有职位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