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全国各城市人口统计表表

这个表是我采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算出来的,有部分流动人口没统计在内,但不算多!看看你所在的省是什么水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广东省本地人口应该是七千多万,其他都是外省人口。
  再给大家贴上世界各人口大国人口密度排行榜:  以下是世界人口超过5000万的23个国家的人口密度排名,各国的人口数量根据2006年联合国的统计数据(部分国家取2005年的统计数据)     1.孟加拉国--人口--14737万--面积---14.40万K㎡--人口密度---1023人/ K㎡ 2.日本--人口--12762万--面积---37.78万K㎡--人口密度—338人/ K㎡     3.印度--人口-109535万--面积--298万K㎡--人口密度---333人/ K㎡     4.菲律宾--人口---8947万--面积---30.00万K㎡--人口密度—298人/ K㎡   5.越南--人口---8440万--面积---32.96万K㎡--人口密度---256人/ K㎡   6.英国--人口---6060万--面积---24.48万K㎡--人口密度--248人/ K㎡     7.德国--人口---8245万--面积---35.70万K㎡--人口密度--231人/ K㎡     8.巴基斯坦--人口--16580万--面积---80.39万K㎡--人口密度---206人/ K㎡ 9.意大利--人口---5813万--面积---30.12万K㎡--人口密度--193人/ K㎡   10.尼日利亚--人口--13186万---面积92.38万K㎡--人口密度---143人/ K㎡  11.中国--人口-132256万--面积--959.70万K㎡—人口密度—138人/ K㎡   12.印度尼西亚--人口--24545万--面积--191.94万K㎡--人口密度—128人/ K㎡     13.泰国--人口---6463万--面积---51.40万K㎡--人口密度--126人/ K㎡   14.法国--人口---6088万--面积---54.70万K㎡--人口密度--111人/ K㎡   15.土耳其--人口---7041万--面积---78.06万K㎡--人口密度--90人/ K㎡   16.埃及--人口---7889万--面积--100.15万K㎡--人口密度--79人/ K㎡   17.埃塞俄比亚--人口--7740万--面积—110.36万K㎡--人口密度—70人/ K㎡ 18.墨西哥--人口--10745万--面积--197.26万K㎡--人口密度—54人/ K㎡   19.伊朗--人口---7005万--面积--164.80万K㎡--人口密度--42人/ K㎡   20.美国--人口--30071万--面积--982.66万K㎡--人口密度---31人/ K㎡   21.刚果(金)--人口--6076万--面积—234.48万K㎡--人口密度—26人/ K㎡ 22.巴西--人口--18808万--面积--851.20万K㎡--人口密度—22人/ K㎡   23.俄罗斯--人口--14289万--面积-1707.52万K㎡--人口密度—8人/ K㎡
  木有台湾省?
      上面有点乱,重新排
  江西呢?》
  其实把西北一些不适宜人居的地方去掉如新疆、西藏、内蒙、甘肃,中国的人口密度已超过印度,即将赶上日本。  
  额,只有85  
  如果以漠滕线为界,中国宜居领土大约一半,如果以北宋疆界+周边地区为界,则略超1/3  中国人口密度的实际有效参考值大约为账面数字的2.2倍
  只看人口密度,不看土地质量是没有意义的。  江苏和山东是除直辖市外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省份,但这两个省份的土地质量也是全国各省中最好的,都位于气候最适宜的北纬30-40度之间,都靠海,都有面积广阔的平原。江苏几乎全省都是平原,北部属于华北平原,南部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平原面积超过一半,山东半岛地区是低矮的丘陵,也比较适宜人类居住。  像福建、贵州这样的多山省份,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很少,虽然全省人口密度不大,但生存压力要比山东、江苏大的多。
  作者:zt变换 回复日期: 20:00:15  回复
  如果以漠滕线为界,中国宜居领土大约一半,如果以北宋疆界+周边地区为界,则略超1/3  中国人口密度的实际有效参考值大约为账面数字的2.2倍  ------------------------------------------------------------  所以从人的主观感觉来说,中国的人口密度远比数据来的大,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四川为什么少  
  作者:hongkong120 回复日期: 20:04:37  回复
  只看人口密度,不看土地质量是没有意义的。  江苏和山东是除直辖市外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省份,但这两个省份的土地质量也是全国各省中最好的,都位于气候最适宜的北纬30-40度之间,都靠海,都有面积广阔的平原。江苏几乎全省都是平原,北部属于华北平原,南部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平原面积超过一半,山东半岛地区是低矮的丘陵,也比较适宜人类居住。  像福建、贵州这样的多山省份,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很少,虽然全省人口密度不大,但生存压力要比山东、江苏大的多。  -------------------------------------------------  不错,你去看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南亚国家,一望无际都是肥沃的平原,到处都是可耕地,象柬埔寨有好多平地都是荒掉的,而云南、贵州全是山区偏偏都住满人,超过45度的斜坡地都种满了庄稼,植被凋零,山体每年都滑坡,雨季一来,公路冲毁、房屋被埋!
  作者:刀v刀 回复日期: 20:07:09  回复
  四川为什么少  --------------------------------------  大山多的地方人口是不可能多的,象四川人口密度166都超过尼日利亚了难道还不算高吗?毕竟重庆升直辖市分走了好多人,否则还是排第一名了。
  @刀v刀
20:07:09  四川为什么少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四川西部是青藏高原,面积起码一半以上,周围山区,平原丘陵地区密度至少500以上。
  @刀v刀
20:07:09  四川为什么少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甘孜阿坝凉山占面积三分之二人口占十分之一
  凉山州 面积60423平方千米,人口426万人(2004年)  阿坝州 面积84242平方千米,人口85万人(2004年)  甘孜州,面积152629平方千米。人口92万人  四川省,面积484310平方千米,人口8041.82万人  ===============================================
  之所以要贴以上内容是想给那些反计人员说:  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日本的水平了,好多省份都远远超出日本,可能这些人会说日本不是很发达吗?但你们可知道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5%,他们国民的肚子全被掌握在美国、法国等粮食出口国的手上,日本的农业技术不可谓不高,连他们的自给率都只有35%,中国目前达到自给率70%已经算不错了,有些JY又要说中国自给率不是在90%以上吗?那是因为中国没把大豆和棉花的进口算在里面。  永远不要把人民的肚子绑架在外国人身上,什么时候世界大战一爆发,谁来卖给你粮食?靠美国?靠法国?人家跟你可是死对头!!!  中国现在城市化率还只有50%不到,等过几年城市化率提高,耕地还会减少,粮食自给率还会更低,现在日本也在想办法提高自给率,争取在2015年前达到40%,而我们那么大的人口基数,要是稍微出点天灾,那真是要战略毁灭的。
  为什么中国人没权利象美国人一样住别墅,在我们老家浙江一个小县城,一套别墅卖到1800万人民币,你们觉得跟人口多没有一点关系吗?跟中央保18亿亩耕地没有一点关系吗?要是中国过上跟美国人一样的生活那可能真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地球!!
      有哥出没的帖子必火!
  越南对中国大米出口料剧增--报导  2012年 3月 29日 星期四 16:34 BJT
  (本文由路透中文网编译)路透河内3月29日电---胡志明市法律报周四引述越南食品协会副主席Pham Van Bay的话报导称,今年越南对中国的大米出口可能大增,并确保大米收割高峰期越南国内价格稳定。  Bay表示,出口量料升至150万吨至200万吨,可能通过官方和非官方的贸易渠道销往中国。  此前行业预估为100万吨左右,今年越南计划出口720吨大米,有望由此超过泰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Bay拒绝进一步予以置评,因其未得到授权向外国媒体透露消息。  越南海关数据显示,去年越南向中国出口30.9万吨大米,2010年对中国出口量为12.45万吨。2012年出口预估值为2008年以来最高。  中国的需求和越南国内行业库存计划有助于稳定湄公河三角洲大米价格,尽管冬季-春季收割已经触顶,并将于下个月末结束。
  中国为啥不敢得罪越南,越南生气了不卖大米给中国,米价暴涨不是闹着玩的.
  在有限的生命、  有限的时间、  有限的经济条件下,  做一些有限的贡献。  凡事尽心尽力,量力而行,哪怕一次顶贴,一个眼神,都是对楼主爱的表达。
  作者:szabc12345 回复日期: 20:48:59  回复
  中国为啥不敢得罪越南,越南生气了不卖大米给中国,米价暴涨不是闹着玩的.  ---------------------------------------------------------  如果中国当初不搞计划生育,现在的粮食缺口将会更大,连越南人都敢玩你,美国人要想玩你就更容易。
  呵呵  生两个孩子是必须的  支持计生的,最好一个也别生  真的,别给国家添麻烦
  转载: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的定义主要包括大米、小麦和玉米三大类。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10个主要的水稻种植国依次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巴西和日本。这其中,虽然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但因中印两国人口众多,绝大部分大米都用于国内消耗,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进行国际贸易。世界上前三位的大米出口国依次是泰国、越南和美国,主要的大米进口国包括孟加拉国、菲律宾、巴西、非洲各国和一些波斯湾国家。  十大小麦生产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德国、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巴基斯坦。中国和印度生产的小麦基本用于国内需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出口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在玉米生产方面,美国的玉米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的将近一半(42.5%),他依次是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法国、印度尼西亚。玉米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阿根廷与中国。  ----看看人口最多的孟加拉国,穷的一塌糊涂的国家,还学人家日本进口粮食,其实最应该计划生育的国家就是他们了,咱中国人可别向这种落后国家学习?不要告诉我他们的穷跟人口密度大没有一点关系!!!
  基本上中国北方,长江以北,都可以自给自足,真正拖后腿的是南方,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高发,农业很难起来,何况还不重视~~~
  在lz那里美国比中国大
  @szabc-03-29 20:48:59  中国为啥不敢得罪越南,越南生气了不卖大米给中国,米价暴涨不是闹着玩的.   -----------------------------  中国进口除泰国香米之外的大米吗?
  在人口密度上,上海果然还是一骑绝尘啊。。。。  今年要过2500万,近二十年后,第八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就可以庆祝过3000万了,喂,有没有人考虑一下我们的感受啊。。。。  中央至少多拨点款让上海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啊
  @tdj308
21:09:18  基本上中国北方,长江以北,都可以自给自足,真正拖后腿的是南方,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高发,农业很难起来,何况还不重视~~~   -----------------------------  南方原本自给自足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人口暴涨,现在也没法了。
  看看中美两国的地形对比,好羡慕美国哦!!!就内华达那边有点沙漠,反观中国,只剩下才多大点地方适宜人居哦!!美国就是在鼓励再生个10亿人口都不成问题,中国还能增加么?当年郑和怎么不往东走偏偏往西了呢?    中美两国地形对比,白线为宜居分界线
  别动不动就去掉新疆,内蒙;不能住人,资源就不算进去了?只有能种地的地才算地?能开矿抽油的就不算?现代农业就是资源换粮食,耕地面积只是一点而已,羡慕美国别墅的就看看你老家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占了多大地,就是要把你圈起来养有意见吗?
  @tdj308
21:09:18  基本上中国北方,长江以北,都可以自给自足,真正拖后腿的是南方,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高发,农业很难起来,何况还不重视~~~  -----------------------------  知道什么叫“湖广熟天下足么”知道什么叫漕运么?明朝的米白养你们了是吧。不就考东北。到陕北晋北看看,什么自足。
  走过路过
  作者:舫丹 回复日期: 21:36:32  回复
  别动不动就去掉新疆,内蒙;不能住人,资源就不算进去了?只有能种地的地才算地?能开矿抽油的就不算?现代农业就是资源换粮食,耕地面积只是一点而已,羡慕美国别墅的就看看你老家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占了多大地,就是要把你圈起来养有意见吗?  -----------------------------------------------------  中国除了稀土是出口的,哪样不是进口的,最近汽油涨到8.3元了,你倒是去新疆和西藏给我抽出来!美国人霸着自己的稀土和石油不采,拼命叫别的国家低价卖掉,想靠全球化资源来满足本国,这条路总会有走不通的时候的!
  @麦克和小子
21:26:47  在人口密度上,上海果然还是一骑绝尘啊。。。。  今年要过2500万,近二十年后,第八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就可以庆祝过3000万了,喂,有没有人考虑一下我们的感受啊。。。。  中央至少多拨点款让上海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啊  -----------------------------  人口向城市集中是提高生活质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唯一办法,而且人口数目越大越能形成新产业,使自然资源配置趋向高效和平均。只要能解决教育和资源问题,城市确实使生活更美好。
    作者:上元灯夜游金陵 回复日期: 21:39:49  回复
  @tdj308
21:09:18  基本上中国北方,长江以北,都可以自给自足,真正拖后腿的是南方,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高发,农业很难起来,何况还不重视~~~  -----------------------------  知道什么叫“湖广熟天下足么”知道什么叫漕运么?明朝的米白养你们了是吧。不就考东北。到陕北晋北看看,什么自足。   ----------------------------------------  山西、陕西、河南一带本来也是鱼米之乡,人口多被破坏了而已。
  @7号色
20:28:38  之所以要贴以上内容是想给那些反计人员说:  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日本的水平了,好多省份都远远超出日本,可能这些人会说日本不是很发达吗?但你们可知道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5%,他们国民的肚子全被掌握在美国、法国等粮食出口国的手上,日本的农业技术不可谓不高,连他们的自给率都只有35%,中国目前达到自给率70%已经算不错了,有些JY又要说中国自给率不是在90%以上吗?那是因为中国没把大豆和棉花的.....  -----------------------------  棉花不能算“粮食”吧?大豆主要是用来榨油,不算主粮。就算完全没有大豆,也不会饿死人的。而且中国2011年生产57121万吨粮食,进口大豆是5264万吨,怎么算也不可能是70%的粮食自给率。
  作者:汉密尔顿ABC 回复日期: 21:47:37  回复
  @麦克和小子
21:26:47  在人口密度上,上海果然还是一骑绝尘啊。。。。  今年要过2500万,近二十年后,第八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就可以庆祝过3000万了,喂,有没有人考虑一下我们的感受啊。。。。  中央至少多拨点款让上海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啊  -----------------------------  人口向城市集中是提高生活质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唯一办法,而且人口数目越大越能形成新产业,使自然资源配置趋向高效和平均。只要能解决教育和资源问题,城市确实使生活更美好。   ---------------------------  不反对城市化,但中国的城市实在是挨得太密了,我们每个省会城市差不多就是一个中等国家;每个省就是一个超级大国。
  中国只有东北的人口密度还在合理的范围下。
  @7号色
21:44:28  作者:舫丹 回复日期: 21:36:32  回复  别动不动就去掉新疆,内蒙;不能住人,资源就不算进去了?只有能种地的地才算地?能开矿抽油的就不算?现代农业就是资源换粮食,耕地面积只是一点而已,羡慕美国别墅的就看看你老家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占了多大地,就是要把你圈起来养有意见吗?  ---------------------------------------------.....  -----------------------------  有就抽,没有就买呗,俄罗斯的资源样样出口,比日本富了,房价便宜了?美国也不是到处能住人,美国一亿人口的时候住房条件远不如现在,家家别墅是因为逆城市化发展,懂不懂?中国三亿人口的时候家家都住大房子了?那个谁写"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时候中国有一亿人吗?
  平心而论,东南沿海还有中原地区,就算人多了点,还是可以理解的,也还是勉强能养活的。  每次看到云南、贵州那些穷山恶水,就怀疑那地方能住人吗?  夏天干旱,冬天冻雨,上学要爬天梯,喝水要走几十公里,尼玛这是人呆的环境吗?
  千年来,之所以南粮北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东北未进入中原体系,二是北方人口密度仍然过大,三是北方是政治军事重心。  今天,南方人口已经接近7成,导致了中国各省粮食可以自主的基本都是北方省份。输出粮食的前四位省份是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南。其余如辽宁山东河北江苏也都是粮食净输出的。目前中国粮食仍然具备较大潜力的就是东北平原上的黑吉蒙。
  @7号色
20:28:38  之所以要贴以上内容是想给那些反计人员说:  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日本的水平了,好多省份都远远超出日本,可能这些人会说日本不是很发达吗?但你们可知道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5%,他们国民的肚子全被掌握在美国、法国等粮食出口国的手上,日本的农业技术不可谓不高,连他们的自给率都只有35%,中国目前达到自给率70%已经算不错了,有些JY又要说中国自给率不是在90%以上吗?那是因为中国没把大豆和棉花的.....  -----------------------------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科学政策我们中国必须坚持100年不动摇,“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等这些响亮的口号我们不能丢掉,坚决反对那些提倡废止计划生育的脑残人。我还是那句话,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人口历史,我们始终都是戴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这顶沉重的帽子,我们的华夏子孙你们醒醒吧,我们真的不需要也不愿意要这个世界第一的名号了,我们的祖国不是地理条件很好的国家,真正适宜人类生存的也就三分之一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却生活着13亿人之多的人口,这个事实想想就让人害怕忧虑,那些反计划得到人你们都他妈的闭嘴,我们的祖国不需要人口无计划无控制的增长,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来考虑,我们的人口必须是缓慢的下降才是活路!
  @7号色
21:04:02  转载: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的定义主要包括大米、小麦和玉米三大类。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10个主要的水稻种植国依次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巴西和日本。这其中,虽然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但因中印两国人口众多,绝大部分大米都用于国内消耗,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进行国际贸易。世界上前三位的大米出口国依次是泰国、越南和美国...........  -----------------------------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科学政策我们中国必须坚持100年不动摇,“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等这些响亮的口号我们不能丢掉,坚决反对那些提倡废止计划生育的脑残人。我还是那句话,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人口历史,我们始终都是戴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这顶沉重的帽子,我们的华夏子孙你们醒醒吧,我们真的不需要也不愿意要这个世界第一的名号了,我们的祖国不是地理条件很好的国家,真正适宜人类生存的也就三分之一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却生活着13亿人之多的人口,这个事实想想就让人害怕忧虑,那些反计划得到人你们都他妈的闭嘴,我们的祖国不需要人口无计划无控制的增长,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来考虑,我们的人口必须是缓慢的下降才是活路!
  内蒙古输出的粮食和吉林相当仅次于黑龙江,去掉内蒙是不合适的!当然内蒙粮食主要产于东蒙,既东北平原的一部分。
  @7号色
20:28:38  之所以要贴以上内容是想给那些反计人员说:  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日本的水平了,好多省份都远远超出日本,可能这些人会说日本不是很发达吗?但你们可知道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5%,他们国民的肚子全被掌握在美国、法国等粮食出口国的手上,日本的农业技术不可谓不高,连他们的自给率都只有35%,中国目前达到自给率70%已经算不错了,有些JY又要说中国自给率不是在90%以上吗?那是因为中国没把大豆和棉花的.....  -----------------------------  我也是反计的  但我并不是提倡允许放开了生,更反对一部分人只能生一个而另一部分人可以放开了生  1、至多允许生三个(以中国现在的社会发展程度,允许生三个不会造成人口的增长,允许生三个,实际可能还达不到生两个的水平,现在人口问题不是生育率高,而是生育率过低,平均每两个人拥有的后代也是两个才能让中国长期稳定的发展)  2、所有在中国拥有公民权利的人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一律平等
    作者:小阿呆xy 回复日期: 21:50:22  回复
  @7号色
20:28:38  之所以要贴以上内容是想给那些反计人员说:  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日本的水平了,好多省份都远远超出日本,可能这些人会说日本不是很发达吗?但你们可知道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5%,他们国民的肚子全被掌握在美国、法国等粮食出口国的手上,日本的农业技术不可谓不高,连他们的自给率都只有35%,中国目前达到自给率70%已经算不错了,有些JY又要说中国自给率不是在90%以上吗?那是因为中国没把大豆和棉花的.....  -----------------------------  棉花不能算“粮食”吧?大豆主要是用来榨油,不算主粮。就算完全没有大豆,也不会饿死人的。而且中国2011年生产57121万吨粮食,进口大豆是5264万吨,怎么算也不可能是70%的粮食自给率。  ---------------------------------------------------  棉花是生活必须的农作物,如果你把种棉花的地省下来种粮食了,相当于你间接地提高了自给率。大豆同理!
  实际上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3年就成立了,当时是提倡的是“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中国的政策往往就是走极端  50、60年代走极端,提倡多生  78年之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让生一个  指导生育的政策只有1973年到1978年这5年时间是正常的,那就是“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hongkong120
20:04:37  .....  像福建、贵州这样的多山省份,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很少,虽然全省人口密度不大,但生存压力要比山东、江苏大的多。  -----------------------------  瑞士也是多山,关键在于国民素质~  .
  回复第7楼,@7号色  其实把西北一些不适宜人居的地方去掉如新疆、西藏、内蒙、甘肃,中国的人口密度已超过印度,即将赶上日本。  --------------------------  如果印度 日本把不宜居地去掉那又会怎么样?  
  转载:  周孝正:“两个正好”是人口政策方向  【访谈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生育水平不断下降,全国少生4亿多人。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都推迟了4年,减轻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然而,另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问题日渐显著。和讯网特邀知名社会学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与我们共同探讨此话题。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和讯网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易蔚,今天我们的话题是中国人口问题,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知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欢迎周老师!   周孝正:你好!   中国传统就有鼓励生育的文化   主持人:周老师,说到中国的人口问题,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马寅初先生,他提出的新人口论,与当时“人多力量大”的思潮是相悖的。这和后来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关系呢?   周孝正:马寅初先生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在第一次全国人民大会浙江小组的分会上说了,他的中心意思就是这么几句话,“中国人口太多,增长得太快”。注意,不是多,不是快,是“太多”、“太快”,所以,影响到中国的建设,他就提出来,“一对夫妇生两三个小孩,最好生两个小孩”。这句话就登在了日的《人民日报》上,他的发言被起了个题目叫“新人口论”,这个核心主张应该说是非常正确的,但遭到了批判,因为当时人多、议论多、热情高、干劲大,人多是好事,世界一切因素中,只要有了人,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一切因素中人是第一宝贵的。
  果然在最挤的省份
  当时“控制论”的人讲,人有一个口,代表消费,其实口还代表“表达”。当时没有说表达这个意思,就说消费。说人有两只手,一个口两只手,二比一大,人首先是生产者叫人多力量大,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实际上这个背景是学苏联。   当时毛泽东主席做了一个决策叫“一边倒”,那边是西方,这边是苏联,一边倒向苏联。而前苏联的国情是地方比较大,人比较少,加上各种战争,人口减员也非常厉害,再加上俄罗斯的妇女不爱多生,不像中国妇女叫“普遍结婚,普遍生育”,应该说它是个不生育的文化,中国是生育的文化。其实中国文化中也有两种,一种叫多子多福,还有一种叫多儿多女多冤家,无儿无女活菩萨。我们也有两种文化,只不过那时候是一边倒苏联。苏联认为你生五个孩子、六个孩子叫“英雄母亲”,所以,我们在50年代初也学苏联,叫做你生五个孩子,我们也叫“英雄母亲”,给你戴上大红花,让你坐上主席台上来,给你的待遇相当于劳动模范的待遇。所以,就走了弯路了。   到60年前后,中国人口锐减了好几千万。到了64年,周恩来总理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当时他们控制人口的理由并不是说人多,而是妇女解放。妇女老生孩子就很难参加工作,不参加工作就没有工资,她的收入就不独立,收入不独立、经济不独立,很难人格独立。为了妇女解放,妇女要顶半边天,不要生得太多。当时国家有规定,你生六个孩子才可以不生,后来这个规定太多了,到了1956年的6月30号,中共中央主持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同志下了一个指示,把“六个”改成“四个”,必须得生四个以上才可以绝育。如果还没生到四个必须得生,如果你想做绝育,医生不批准,医生同意给你做手术还要经过医院院长的批准才可以进行手术,因为绝育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当时还是“人多是好事”的基调。
  要深刻理解马寅初“新人口论”主张的“两个正好”   周孝正:到了64年成立计划生育还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人多是坏事,是好事。66年文革大革命的时候,这个事停了。到1970年,那时候中国妇女的生育速度,学术叫“总和生育率”,就是年龄、性别生育率之和(音),叫TF2,意思是妇女的生育速度和生育水平。1971年的时候是5.81。周恩来总理恢复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到1973年又成立了一个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经过了调研,定了一个基调叫“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两个正好就是基调,实际上就是日马寅初那篇“新人口论”的核心主张,就是一对夫妇生两三个,最好生两个。很多人认为这是治国良策,后来错批了一个马寅初,最后造成多生了好多人。   主持人:后来78年怎么变成又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呢?   周孝正:1970年是5.81,71年确定了“两个正好”的基调既符合国情也符合民意,到了1981年就降到2.24%。注意,这十年我们降得最快,全世界我们应该是冠军,亚军有可能是日本。因为日本二战以后生育率也下降,降的速度也挺快。但这些年他是亚军,我们是冠军。这证明老百姓明白这个道理,一对夫妇结婚了,生两个孩子,将来两个人不在了,留两个后代,人口零增长,这叫可持续发展。   如果两个人结婚生三个、四个,人口就越来越多,如果生一个或者不生,人口就越来越少。人口少的时候,人口老化怎么办?性别比失调怎么办?以后的劳动力怎么办?这都是问题,我想,我们中国的一个成功经验再加上失败的教训,就是欧恩来定的“两个正好”,所以,“两个正好”的基调必须深刻理解,它既符合国情又符合民意,十年就降到2.24了。   但周恩来在70年代末逝世了。不知道什么人擅自更改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定的,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基调“两个正好”改为“一个正好”,从而走弯路了。因为他把符合国情又符合民意,又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给改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两个人结婚生两个孩子家庭是可持续的,两个人结婚不生孩子,作为家庭当然不可持续。如果人类不生育,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就从地球上消失,生多了也不持续,因为生多了各种问题也会出来,所以,我们叫协调、全面、可持续。
    作者:舫丹 回复日期: 21:55:15  回复
  @7号色
21:44:28  作者:舫丹 回复日期: 21:36:32  回复  别动不动就去掉新疆,内蒙;不能住人,资源就不算进去了?只有能种地的地才算地?能开矿抽油的就不算?现代农业就是资源换粮食,耕地面积只是一点而已,羡慕美国别墅的就看看你老家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占了多大地,就是要把你圈起来养有意见吗?  ---------------------------------------------.....  -----------------------------  有就抽,没有就买呗,俄罗斯的资源样样出口,比日本富了,房价便宜了?美国也不是到处能住人,美国一亿人口的时候住房条件远不如现在,家家别墅是因为逆城市化发展,懂不懂?中国三亿人口的时候家家都住大房子了?那个谁写"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时候中国有一亿人吗?   ---------------------------------------------------  这是我最常听到的论调,以前中国才四万万同胞,如何如何!实在有点懒得反驳。中国三亿人口的时候有水泥厂、有汽车、有化工厂吗?告诉你一个美国人的消耗品就抵得上50个孟加拉人了,别告诉我你不想过美国一样的生活。
  双女户继续生育愿望极其强烈这是国情   周孝正:有人说,让他生一个,为什么只有2.47,让他生两个,反而生2.24了呢?这说明广大中国人是讲理的。为什么到80年生2.24呢?就是老百姓都接受“两个正好”,但两个正好,就是100个妇女生两个孩子,25个妇女大约占四分之一,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她们满意了;25个妇女大约占四分之一,生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她们也满意了;25个妇女也约占四分,生两个男孩,她们也马马虎虎,也满意了;还有四分之一妇女生两个女孩,我们叫双女户。双女户的继续生育行为极其顽强,继续生育愿望极其强烈,这就是国情。   因为中国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简单体力劳动范筹内男女是不一样的,男的可以当教授医生,女的也可以当医生教授,男的可以当总理、总统,女的照样当。但由于女的有“五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所以就必须保护妇女,也就是说妇女不可能从事高温、井下、野外、重体力。举例子,到地下几百米深挖煤,我不管女的体力好不好,愿意不愿意,不许,是不是歧视妇女,不是。女的可以当总统、总理,但体力劳动不可,这叫保护妇女。   由于我国将处于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简单重体力劳动范围内,男女是不一样的,所以农民想要一个儿子,将来成为长一个男劳力,这是天经地义的,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明确选择。我们的《超声游击队》中,农村妇女生了一个少林寺,生一个吐鲁番,生一个海南岛,三个都是女孩,还要跑到外面生一个男孩,就把妇女给演的贪婪、愚昧与无知。太不象话了。   他就不理解,你要是在那个位置上也得要一个男孩,将来成长为一个男劳力,这是人家明智的选择,而我们就坐着说话不腰疼,妖魔化我们的农村妇女。如果农村妇女也不生了,或者就生一个,现在2.3亿农民工哪儿来的?中国廉价劳动力哪儿来的?城里有月光族、啃老族,很多城市里的活城里人都不敢的,都是靠农村超生的小二、小三干的。如果农村只有一个,城里活谁干,妖魔化人家是不象话的事情。
  “两个正好”是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方向   主持人:只生一个的政策已经显示这样的弊端,你们认为我们计划生育未来的政策应该是怎样的?怎么去改善它?   周孝正:这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是两种,一种是发达国家人口萎缩,一种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从中国复杂性来看,中国不是一个国家,中国就是一个世界。中国素质高的人,比如说市民、革命军人、革命干部、知识分子、城里的人都是少生甚至不生,而农村要多生、早生、快生。这说明一个国家就是三个世界,北京、上海是第一世界,很多中小城市是第二世界,而我们的农村是第三世界。一个国家就三个世界。   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迫人家不让生,那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因为科学发展观讲的是全面、协调。什么叫协调?比如说发达国家的日本、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甚至于韩国他们都不生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生育率都不到更替水平了,像德国,德国人不生,让人也不生,人家也没有人不让他生,他就是不愿意生,所以有人说500年以后德国将从地球上消失。   现在最发愁的是俄罗斯,俄罗斯人就不爱生,它就是不生育的文化,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俄罗斯一个妇女不管跟谁生,只要生出一个孩子奖励2万美元,她还是不生。最近又出来非常滑稽的办法,叫集中做爱日,就是隔一段时间该放一天假,叫集中做爱日,结过婚的在家待着,还得把窗帘拉上,集中做爱,将来有了孩子,奖励别墅,奖励汽车。这些招式非常滑稽,怎么样?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是不生。   你把一个生育文化变成不生育文化,难不难?难,一旦接受不生育文化,再想让他生就更难。北京、上海就如此,这些年轻人可以结婚,但就是不生。丁克家庭大量出现,两人世界,双倍收入,尽享人生。人家信奉的就是中国的不生育文化,叫多儿多女多冤家,无儿无女活菩萨,尽享人生,二人世界。现在再还不改“独生子女”,人家就一个都不生了,走极端化了。   今年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有几十个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要求迅速落实“两个正好”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这就是可持续。
  不是人越多就国越穷   周孝正:乘车难、住房难、就业难、就医难,人多绝对是错误的,但这些问题的根源不是人口数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日本专家跟我们说过,一百年前的日本统治者也这么跟他讲的,他们多少人?4000万。为什么日本穷?人多,怎么办?拓展生存空间,首先占领朝鲜半岛,“9?18”事件占领东北,“7?7事变”占领华北,紧接着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最后挨了两颗原子弹,他也不打了,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   现在日本人口1.25亿,面积变了吗?没变,还是四个岛,大约38万平方公里。现在日本男的平均活到79岁,我们活到72岁,日本女的平均活87岁,我们女的平均活74岁。我们的人均收入大约2000多美元,而日本是4万多美元,我们一个人平均是1.4亩耕地,他是0.7亩。人家没有煤、没有石油、没有铁,我们都有。日本人说了,那是100年前日本统治者愚弄日本人的,说穷的原因是人多,所以就要拓展生存空间。完全不是这个事,这是多年误导(的结果)。   中国所谓“只生一个好”,好什么?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手足,没有手足哪来手足之情,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手足之情将来就是人格缺陷、心理残疾,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威胁极大,还不说人口老化、性别比失调,就说自身的发育。所以,我们说一生就生俩,要么就别生,不让人家生出兄弟姐妹象话吗?   主持人:会不会出现很大的(人口)反弹?   周孝正:把生育文化变成不生育的文化很难,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接受了。比如独生子女结婚可以生俩,现在独生子女可以结婚了,可以生俩,但他就是不生。麻烦大了,所以,我们叫欲速则不达,为什么要强调两个务必,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能左右摇摆。现在说多生不好,只生一个好,好什么呢?当然应该生俩。
  从表中可以看出,北方的省份大多数都可以实现粮食自给。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是主要的粮食输出省份,只有山西和陕西粮食不足,但两省人口都是3700万左右,人口不是太多,负担不是太重。黑龙江和吉林现在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粮仓。  南方省份多数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原因是:1.南方省份人口太多,现在南方省份人口数量超过北方。2.南方多山区和丘陵,平原面积少,适合种粮食的土地少。江苏省虽然面积小、人口多,但由于全部是平原,江苏粮食也可以实现自给。而广东、福建、浙江则是典型的粮食不能自给的省份,都是多山少平原。云南、贵州、广西也是多山的省份,粮食也不能自给。湖南、湖北两省由于有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粮食也基本能够自给。  中国粮食总的流动方向是东北的粮食向广东、福建、浙江供给。
  解决双女户的计划生育问题应用疏导   主持人:我国区域差别很大,北京、上海可能是不生育的文化,但对中西部农村多希望多生,生更多劳动力……   周孝正:要注意农村也不多生了,如果不生的文化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中国的问题就大了。城里不生,农村也不生,2.3亿农民工这些廉价劳动力哪儿来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走弯路。我一再说,1980年已经降到2.24了,为什么多那2.24,就是因为双女户大约占四分之一。   怎么解决双女户的继续生育行为?因为他们的继续生育行为非常顽强,继续生育愿望非常强烈。计生委前主任彭佩云说过,计划生育的难点就是如何解决双女户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两个思路,一个是大禹治水的思路,叫疏导。还有一个是大禹的爸爸鲧的思路,就是堵。什么是堵,就是不让你生,你跑就抓你。而疏导,就是用一系列人类再生殖的新技术,第一胎是女儿,第二胎保证生一个儿子,这不就完了吗?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现在人口当中有一个问题,男女性别比失调。根据2000年统计数据来看,现在性别比是119.92%,已经偏离了正常值,您怎么看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问题?   周孝正:问题非常简单,让农民生一个,农民说我有儿子,让农民生两个,双女户占到四分之一,双女户还想要第三个,就是还想要儿子,就溺弃女婴,有选择的终止妊娠,各种招就来了。所以,就造成新生儿性别比连连失调,应该是100个女婴出生,就应该有103—106个男婴,后来第三次人口普查已经达到108.48,之后是110,128,最近的数字是119.92,约等于120了。这就失调了,是大问题了,将来几千个男青年不可能有妻子,这会成为威胁社会的大问题。你们结婚了,可是几千万小伙子结不了婚,怎么办?社会怎么和谐呢。
  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有助于计划生育   主持人: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里面除了控制数量之外也提到要提高人口素质,但在来看,人口素质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到位,我们今后如何切实提高人口素质?   周孝正:这是应景的话,他怎么说我要控制人口数量,要提高人口素质,要调整或优化人口结构,那两句话都是陪衬,它实际任务就是控制数量。   周孝正:提高人口素质当然不是计生委的事,是全国的事,是国务院的事,把妇女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档次,平均少生一个孩子。原来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的国家报告,有一个数字,文盲妇女平均生5.86个孩子,小学4.80,初中3.74,高中2.85,大专以上2.05。数字有些变化,但趋势不变。简单说,文化程度每提高一个档次,平均少生一个孩子。所有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如何解决?没有一个国家搞强迫命令,没有一个国家搞计划生育,没有一个国家有计划生育委员会,照样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同时把性的文明程度提高,性的目的是生孩子,还有一个目的是快乐交往以及通过快乐交往维持双方的身心健康,让他把性和孕分开,所谓避孕就是这个意思,让所有人都有避孕的知识,给他提供避孕的药物和器具,这是关键,之后把他们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他们的性文明程度提高,这时候他们就不会再多生了,这就是人类的正道。中国有阴暗心理,说不成,中国人只要不强迫命令他,他就会多生。这不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极大诬蔑吗?当时周恩来“两个正好”的时候,十年就由5.81降到2.24,你们说“一个正好”,超出了老百姓的合理范围,开使用各种办法把女孩弄掉,结果造成120多个男婴对着100个女婴,造成人口老化。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把我们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和教育结合在一起?   周孝正:计划生育不意味着独生子女,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我们提倡晚婚晚育,就是23岁结婚算晚婚,其实这和《婚姻法》不配套,《婚姻法》的法定婚龄由原来16改为18,后来又改为20。妇女婚龄20就是让人家在20岁结婚,不能不让人家结婚。   如果觉得规定的婚龄低,可以改《婚姻法》,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正常程序把法定婚龄提高,这是可以的,没有提高之前,20岁就允许人家结婚。我们提倡你晚婚就是23岁,提倡晚育就是24岁生育,因为23岁结婚已经是晚婚了,如果没有婚前性行为就肯定是晚育,现在有婚前性行为就是另一回事。24岁生育是晚育,24岁生一个,25、26岁再生一个,就是周恩来说的那句话“一对夫妇两个孩儿,间隔三四年”,中国(人口)问题就这么简单。如果这么提倡,不是强迫,中国就没有人口问题。
  流动人口管理已经逐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主持人:说到中国的人口问题,我们也关注到近些年中国的人口流动非常大,特别是从农村流到城市,从西部流到东部的情况。对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人口管理上应该如何有效解决?您对现在的户籍制度怎么看?   周孝正:户籍制度必须得改。去年十七大政府报告里写了一个建议,就是党中央向人民代表大会建议,城乡逐步地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现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里有被称为“四分之一条款”的,就是96万个农民兄弟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24万市民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这叫“四分之一条款”。就是在政治上、制度上没有把农民当成人,而是当成四分之一的人。所以,2001年入世的时候,湖北一个县委书记李昌平就给总书记写信,叫“我替农民朋友说实话”,呼吁国民待遇原则,因为中国政府入世时承诺的,就是要一视同仁。   一直到了去年,这个建议明年可能就要接受,这个条款可能会变成二分之一条款,农民在政治权利上是二分之一的人。再过五年,再改选举法,农民兄弟是一个人。问题就出在这儿,就是政治上歧视,经济上比较盘剥。最近有一个统计,同样的工作,如果你是农民,一个小时挣1元,如果我是市民,我挣4元。所以,它和四分之一条款是配套的。怎么办?先把政治上的歧视解决,所以政府就建议,明年的人民代表大会要改,不能到二十一世纪还把农民兄弟当成“四分之一的人”。就是李昌平那句话,呼吁给农民兄弟以国民待遇,一视同仁,但又不可能太急,所以我们说,明年就可能变成“半拉人”,这是一个进步,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也基本涨了一倍。我们主张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
  就业难并不完全是人口多造成的   主持人:与人口相关的是就业问题。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另一方面,每年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岗位。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连研究生都争着竞聘卖猪肉的岗位,您对此怎么看?   周孝正:任何事情都有几面,最起码两面。第一,劳动最光荣,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是应该提倡的,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如果你去做服务业,有什么不动,人家是城市劳动。首先要承认,只要是诚实劳动,只要是合法经营,我们就要提倡,不要轻视劳动,不管脑力还是体力,还是说话,说话也是脑力和体力加一块。有人说我们是口力劳动,一般老师都是口力劳动,都是光荣的。“很多活没人干,很多人没活干”,要说两句话,只说一句话就叫片面。还有大学生600万一毕业就要找工作,找不工作意味着什么?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市场经济中叫劳动力市场,姚明是状元秀,就是拍卖,姚明2.26,谁掏钱多就给谁,简单说拍卖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所以姚明的工资几千万、上亿,所以谁仇他?姚明这么高,你有这么高吗?姚明打球你不是愿意看吗?而且美国NBA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不像中国甲A足球都是俱乐部养着,都是大国企,都是拿着纳税人的钱给这些人开高工资,就他们的水平一年开好几十万,凭什么?人家NBA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姚明又是拍卖的,当然他的劳动力价格很高,因为它独特。所以,我们无可非议。劳动力市场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大学毕业了,活谁干?谁愿意干就干,人多了工资就低,当然得有低保。美国有最低小时工资,这就是所谓劳动法,得控制你这个事,不能太市场经济,必须把政府的责任和市场监管承担起来,不能完全推给市场。所以,就业的问题并不是人多的问题。   举个例子,中国历史上千年以来人口没有超过1亿,西汉末年人口锐减七分之三,人口剧减的人间悲剧还不多,减到一半的也就四回。这些的情况照样有农民起义,不要说这么大的国土,我们把人口降到一亿,我们就有好日子了,胡说八道,照样会有动乱和打仗。现在我们人口达到13亿,基本上也达到了小康水平。不一定人口多就一定穷,人口少就一定好。   主持人:您认为什么样的水平才是和谐的?   周孝正:从人性来讲,就是一对夫妇结婚以后生两个好孩子,两人死了,留两个后代,人口不增不减,这是最好的事,叫“两个正好”,马寅初说“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三个,最好生两个”。一样,世界有零增长协会,就是不要负增长,也不要正增长,简单来说,一对夫妇结婚以后也不要生三个,生两个正好。
    一对夫妇两个小孩能防止人口过渡老化   主持人:两个孩子的时候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譬如老龄化?   周孝正:当然,生两个孩子人口就不会过分老化。如果说两个人结婚生十个孩子,老人的比例就低了,就不行了。生两个孩子人口不会过分老化。这种老化是必须承担的。25岁结婚,中国世代间隔是25年,25岁之后底下有两个孩子,上边有四个老人,就父亲母亲50岁,岳父岳母对于妇女是公公婆婆。如果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上面四个老人。如果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均摊就是“2:2:2”,这样的话,就是一对中年人,一对孩子,上面两个老人,就不会过分老化。但如果是“2:2:2”的比例必须忍受。   主持人:据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的比重会有7%—11.8%,对即将到来的威胁,您觉得我们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周孝正:城市人口老化,好在还有点钱可以雇佣小保姆照顾父母。如果农民孩子进城打工了,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现在的孩子如果不从农村出来,就惨,就没有收入。将来农村的孩子去打工,将来的爷爷奶奶谁管?所以农村养老比城市养老更加尖锐。城市里的人相对农村人的一年收入差别大概有1万元。农村当然靠家庭养老、养儿防老了。城市人可以靠钱养老,农村人一年才4140元,怎么可能雇一个家庭服务员,或者把老人送养老院。这开玩笑,养老院一天要多少钱?家庭养老、养儿防老仍然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必须立即恢复周恩来定的“两个正好”思路。   主持人:我们计划生育应该朝着“两个正好”方向去走。   周孝正:对。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缘故,今天的访谈暂时告一段落,感谢周老师的精彩观点,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大家再见!  
  悲剧啊,在密度最高的地方,难怪每天到处都是人啊
  回复第1楼,@阿澅  广东省本地人口应该是七千多万,其他都是外省人口。  --------------------------  广东各地超生太多了很少独生子女,七干多万早就有了,九干多万不意外,乘下一干万顶多是转户口入广东的各个省份的人。  
  我再加一个观点:  所有在中国享受公民待遇的人在生育政策上都必须平等对待,无论是什么民族什么国籍
  “廉价劳动力”这个词太恐怖了,就因为中国需要廉价劳动力然后鼓励大家多生点吗?谁愿意成为“廉价劳动力”?我们每一个人的希望都是不要成为廉价劳动力,现在好多苦活累活都改由机器干了,如果中国永远靠“人口红利”来赚钱,那中国将永远是一个穷国、一个发展中国家。
  江苏基本都是平原,你广东,四川,那么多山。
  @7号色
21:35:44  看看中美两国的地形对比,好羡慕美国哦!!!就内华达那边有点沙漠,反观中国,只剩下才多大点地方适宜人居哦!!美国就是在鼓励再生个10亿人口都不成问题,中国还能增加么?当年郑和怎么不往东走偏偏往西了呢?    中美两国地形.....  -----------------------------  是的,要多看看这个比较,更要想想该咋办???可别告诉我是消灭我等p民。
  作者:xma001 回复日期: 22:34:53  回复
  @hongkong120
20:04:37  .....  像福建、贵州这样的多山省份,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很少,虽然全省人口密度不大,但生存压力要比山东、江苏大的多。  -----------------------------  瑞士也是多山,关键在于国民素质~  ====================================================================  典型的找极端。瑞士多少人口??中国多少人口??瑞士人口还不到800万,只有一个中国人口大省的1/10,对粮食需求量很少,从法国、波兰、俄罗斯稍微进口点粮食就够吃了。一个小国和大国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中国粮食缺口很大,试问又怎么解决??即使把泰国、越南出口的大米全都买过来,都不够中国人吃的。
  回复第77楼,@hongkong120  作者:xma001回复日期: 22:34:53 回复
  @hongkong120
20:04:37  .....  像福建、贵州这样的多山省份,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很少,虽然全省人口密度不大,但生存压力要比山东、江苏大的多。  -----------------------------  瑞士也是多山,关键在于国民素质~  ====================================================================  典型的找极端。瑞士多少人口??中国多少人口??瑞士人口还不到800万,只有一个中国人口大省的1/10,对粮食需求量很少,从法国、波兰、俄罗斯稍微进口点粮食就够吃了。一个小国和大国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中国粮食缺口很大,试问又怎么解决??即使把泰国、越南出口的大米全都买过来...  --------------------------  福建不穷,三十四个省市排第八人均。  
  @7号色
21:35:44  看看中美两国的地形对比,好羡慕美国哦!!!就内华达那边有点沙漠,反观中国,只剩下才多大点地方适宜人居哦!!美国就是在鼓励再生个10亿人口都不成问题,中国还能增加么?当年郑和怎么不往东走偏偏往西了呢?    中.....  --------------------------  在他们的认识里
不管往哪走都是蛮荒与蛮夷
  回复第75楼,@朝昕2  江苏基本都是平原,你广东,四川,那么多山。  --------------------------  广东三角州山不多三干多万人,潮汕揭山不多两千多万人,雷湛半岛山不多一千多万人,广东山区三千多万人。合计九千多万人。最近结婚生子潮又多几百万人合计一亿人。  
  五、六十年代,全球人口都快速增长,原因是抗生素类药物普及,一般的病死不了人,人均寿命拉长,并非各地人们的生育观念突然发生了变化,中国人以前也是这样生的,只是存活率低,人均寿命短,所以能维持动态平衡。一旦制约人口平衡的因素被打破,以往的生育方式就暴发出可怕威力。  中国人口突然爆发式地增长跟毛讲过什么话没什么很大关系,难道男男女女在一起XXOO心理想的是领导人的号召?台湾从49年的八百万到现在的2300万,增速比大陆还高,难道是蒋介石号召的?当时全世界也没多少政府预见到了药物会使人口爆炸。
  @7号色
22:43:49  作者:舫丹 回复日期: 21:55:15  回复  @7号色
21:44:28  作者:舫丹 回复日期: 21:36:32  回复  别动不动就去掉新疆,内蒙;不能住人,资源就不算进去了?只有能种地的地才算地?能开矿抽油的就不算?现代农业就是资源换粮食,耕地面积只是一点而已,羡慕美国别墅的就看看你老家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占了多大...........  -----------------------------  笑死了,过去中国没水泥厂没汽车的时候就不盖房子了?巴西有水泥厂有汽车比美国还地广人稀,为啥那么多人挤在贫民窟?你想住别墅自己努力就好了,跟你在什么国家有个鸟关系?而且住别墅就等于高级生活纯粹土鳖想法,美国有钱人住公寓的多得是,高档公寓的舒适便利程度远强过郊区独立房.除非哪天好医院名校都往郊区搬还差不多
  @龙之精灵-29 21:53:00  中国只有东北的人口密度还在合理的范围下。   -----------------------------  辽宁的密度,也不是一般的高啊。
  @我是来梦游的
23:42:51  五、六十年代,全球人口都快速增长,原因是抗生素类药物普及,一般的病死不了人,人均寿命拉长,并非各地人们的生育观念突然发生了变化,中国人以前也是这样生的,只是存活率低,人均寿命短,所以能维持动态平衡。一旦制约人口平衡的因素被打破,以往的生育方式就暴发出可怕威力。  中国人口突然爆发式地增长跟毛讲过什么话没什么很大关系,难道男男女女在一起XXOO心理想的是领导人的号召?台湾从49年的八百万到现在.....  -----------------------------  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又让人口增长止步  也就是说,人口的爆发增长其实跟毛的政策关系不大,这是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提高了的结果  同样,一胎制的计划生育也没有必要,目前中国的教育水平自然会让生育水平降下来  一胎制的计划生育只会让人口大量减少,过分老化,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大滑坡  目前人口保持在14亿只是因为50、60年代后人口增长高峰时出生的人还没有跨过平均寿命73年这个时段,  10年后,人口就会下降,同时,那个时候最后一代计划生育前出生的人也开始退休,劳动力开始紧缺,劳动力缺失的速度会比人口下降的速度更快,由于人口开始进入真正的计划生育比例,也就是少儿、成人、老人的比例是1:2:4,生活压力会非常大,唯一的好消息是,房子有富余了,房子多得没人住了。
  计划生育2个差不多
可是要各民族平等`
  如果要找一个参考样本的话,那么台湾地区无疑是最好的参考样本。  以台湾地区为对比样本  年代
人口总数 (千人)
人口密度 (人 / 平方公里)  1950 年
247   1960 年
348   1970 年
453   1980 年
553  1990 年
623  2000 年
688   2010 年
23,124  2010年人口普查数字为2312.4万,跟2000年相比增长了1.04%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字,  1950年中国总人口55191万人;1980年中国总人口98705万人。也就是说,跟台湾地区同期从798万人增加到1785人相比,大陆地区人口增长率更低,说明:大陆地区增长率非但不高,反而偏低。  1980年到2010年,中国总人口从98705万人增加到137054万人,其中台湾地区从1785万增长到2312万。这30年,中国总人口增长了38.84%,台湾地区人口增长29.52%了。  也就是说,计划生育之前,大陆地区人口增长比台湾地区要快,计划生育后,大陆地区人口增长反倒比台湾地区要快。  时间太晚了,没精神多说了  就说一下我的观点,如果人口处于正常的变化状态,那么主要是受四个因素影响:  1、温饱水平  2、医疗水平  3、教育水平  4、妇女权力  其中温饱水平和医学水平提高寿命、降低死亡率,教育水平和妇女权利抑制生育率。  在社会、经济起步阶段,由于温饱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改善总是快于于教育水平和妇女权利的提高,人口会因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下降而发生大幅增长,而当这四项要素发展到一定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放缓,温饱水平也达到顶峰(过饱反倒降低寿命),教育程度和妇女权利的改善这时高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反倒会停滞甚至会负增长。当然教育程度和妇女权利的提高也会放缓乃至停滞,这时人口的增长率就会稳定下来(也许是增长,也许是减少,从发达国家的例子来看是人口减少,移民国家情况特殊)。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穆斯林群体增长率为什么特别高,因为这个群体抑制妇女权利和妇女的教育水平、拒绝人文方面的学习)  以中国建国来的发展来看,  前30年期间,1、温饱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限制了温饱水平的正常化,也就限制了人口正常增长;2、医疗普及比台湾更快但平均医疗技术要低(两相抵消算是发展速度相当);3、教育普及比台湾更快但平均受教育程度要低(两相抵消算是发展速度相当);4、妇女权利的提高比台湾更快(对人口增长速度抑制也就比台湾更大)。所以1950年到1980年间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反倒偏低于台湾。而且,就当时处于社会、经济的起步阶段来看,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是偏低的,而不是人们通常印象中觉得增长率很高。  (由于1950年代台湾地区军人比例高,也就是青年男性比例高,女性比例比大陆地区更低,台湾的可生育妇女比例应该比大陆地区更低)  1980年到2010年间这30年间,1、温饱水平迅速达到正常水准;2、医疗水平迅速提高;3、教育水平迅速提高;4、妇女权利在已经较好的基础上没有多大提高空间了。四个要素中除妇女权利外,其他三个要素提高程度比台湾大,而这三个要素中有两个是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增长的。这样一来,1980年到2010年这30年期间中国大陆的人口增长反倒高于台湾地区。  跟台湾地区的横向比较说明,一胎制计划生育并没有起作用,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大陆的一胎制计划生育没有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一胎制计划生育没有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很简单,在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期间,汉族的生育率明显低于2.0了,并且在实行计划生育的这30多年间汉族的生育率还在继续下降,在实际生育意愿已经接近1.0的情况下,一胎制计划生育当然就体现不出多大作用了。  那么,又为什么一胎制计划生育没有让大陆的生育率降到台湾水平?(四个因素的作用使得大陆的人口增长率会比台湾高,但一胎制计划生育本该会通过降低生育率来抑制大陆更高的人口增长率的)  答案也很简单,一胎制计划生育主要是针对汉族,对于某些少数名(民)族来说,一胎制计划生育反倒是鼓励生育的,这个政策本来就是分两部分了执行的,一是把汉族计划掉,二是提高少数名族的数量(据说是主要少数名族要达到1000万以上)。由于这些少数民族或者不愿意上学(学经去了)导致教育程度低,或者妇女权利低(宗教因素导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既不上学又歧视妇女),本身就生育率高,再加上政府鼓励少数民族生育,导致某些少数民族生育率奇高无比。这样一来,少数名族的增长就抵消了一胎制对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  在目前这个阶段,台湾近几年的新生儿数量就是逐年下降的,而大陆地区汉族新生儿更是下降到极低的水平。根据每年新生儿出生的数量逐年下降的情况来看,反倒现在要开始提倡适度多生育了。  一、要提倡汉族适度多生育,回到正常的生育率水平,也就是2.0的世代更替水平,允许汉族生三个才会有可能让汉族的生育水平接近2.0的生育率。  二、而对于某些少数名族来说,由于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仍然会继续保持较低的学习意愿和对妇女较严重的歧视,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少数名族仍然会保持极高的生育率,反倒是要对这些少数名族的生育进行限制,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实行跟汉族一样的生育政策。  三、对于拿着外国护照的“中国人”或者本来是外国国籍却毁掉外国护照生活在中国的“客人”,如果他们享受着中国公民的权利甚至比中国普通公民更大的权利,那也应该实行跟汉族一样的生育政策。
  @xma001  22:34:53  @hongkong120
20:04:37  .....  像福建、贵州这样的多山省份,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很少,虽然全省人口密度不大,但生存压力要比山东、江苏大的多。  -----------------------------  瑞士也是多山,关键在于国民素质~......  -----------------------------  国民素质个蛋。与经济水平挂钩还差不多。  当年瑞士也是穷的叮当响,都给别人当雇佣军了,这有什么素质?
  其实觉得计划生育虽然有点偏激,但还是很有必要的,安装宣传的说法,少生了4亿,这是什么概念?如果现在凭空多出4亿人,我们的竞争压力会有多大!!  至于说老龄化,这是绕不过去的坎,不能因为老龄化而放纵生育,日本欧美不也有老龄化吗?再说,现在70岁以下的,没有大病的,仍然可以发挥余热。  我山东的,山东农村家里两个孩子的很普遍,当然独生子女也不少,三个及以上的 就很少了。  我在江苏上的大学,江苏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苏北例外,苏北属于北方习俗),不过江苏现在也允许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小孩。  政府还不是一成不变的。
  貌似上海也有类似的规矩,符合条件的可以生两个小孩。
  北京和天津明显是不对的,走大街上就感觉的出来,北京除了拥挤就是拥挤,天津大街上根本没那么多人,这两地我都常跑,感觉很深刻的!我觉得北京更接近上海,不过上海没山,北京有山区!
  回复第2楼,@7号色  再给大家贴上世界各人口大国人口密度排行榜:  以下是世界人口超过5000万的23个国家的人口密度排名,各国的人口数量根据2006年联合国的统计数据(部分国家取2005年的统计数据)   1.孟加拉国--人口--14737万--面积---14.40万K㎡--人口密度---1023人/ K㎡ 2.日本--人口--12762万--面积---37.78万K㎡--人口密度—338人/ K㎡   3.印度--人口-109535万--面积--298万K㎡--人口密度---333人/ K㎡   4.菲律宾--人口---8947万--面积---30.00万K㎡--人口密度—298人/ K㎡ 5.越南--人口---8440万--面积---32.96万K㎡--人口密度---256人/ K㎡ 6.英国--人口---6060万--面积---24.48万K㎡--人口密度--248人/ K㎡   7.德国...  --------------------------  中国人口密度还不是世界第一呢?…  
  @7号色  20:28:38  之所以要贴以上内容是想给那些反计人员说:  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日本的水平了,好多省份都远远超出日本,可能这些人会说日本不是很发达吗?但你们可知道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5%,他们国民的肚子全被掌握在美国、法国等粮食出口国的手上,日本的农业技术不可谓不高,连他们的自给率都只有35%,中国目前达到自给率70%已经算不错了,有些JY又要说中国自给率不是在90%以上吗?那是因为中国没把大豆和棉花的进口.....  -----------------------------  支持,但是寄生委 居然 不考虑 照顾少民的人口密度问题,让少民不受寄生政策的照顾,实在是歧视少民啊!
  二、而对于某些少数名族来说,由于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仍然会继续保持较低的学习意愿和对妇女较严重的歧视,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少数名族仍然会保持极高的生育率,反倒是要对这些少数名族的生育进行限制,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实行跟汉族一样的生育政策。  三、对于拿着外国护照的“中国人”或者本来是外国国籍却毁掉外国护照生活在中国的“客人”,如果他们享受着中国公民的权利甚至比中国普通公民更大的权利,那也应该实行跟汉族一样的生育政策。  -------------------------------------------------  寄生委 没那个 胆子!
  @7号色
21:04:02  转载: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的定义主要包括大米、小麦和玉米三大类。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10个主要的水稻种植国依次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巴西和日本。这其中,虽然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但因中印两国人口众多,绝大部分大米都用于国内消耗,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进行国际贸易。世界上前三位的大米出口国依次是泰国、越南和美国...........  -----------------------------  @我不是恶人-29 22:05:08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科学政策我们中国必须坚持100年不动摇,“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等这些响亮的口号我们不能丢掉,坚决反对那些提倡废止计划生育的脑残人。我还是那句话,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人口历史,我们始终都是戴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这顶沉重的帽子,我们的华夏子孙你们醒醒吧,我们真的不需要也不愿意要这个世界第一的名号了,我们的祖国不是地理条件很好的国家,真正适宜人类生存的也就三分之一约300......  -----------------------------  坚决支持,但是寄生委 居然 不考虑 照顾少民的人口密度问题,让少民不受寄生政策的照顾,实在是歧视少民啊!
  作者:@7号色 回复日期: 23:13:49   回复   “廉价劳动力”这个词太恐怖了,就因为中国需要廉价劳动力然后鼓励大家多生点吗?谁愿意成为“廉价劳动力”?我们每一个人的希望都是不要成为廉价劳动力,现在好多苦活累活都改由机器干了,如果中国永远靠“人口红利”来赚钱,那中国将永远是一个穷国、一个发展中国家。  ---------------------  作者:经常换马甲 回复日期: 23:01:45   回复   我再加一个观点:  所有在中国享受公民待遇的人在生育政策上都必须平等对待,无论是什么民族什么国籍  ==========================  看来反计的人,其实也是支持寄生委的,只是,同时希望寄生委能照顾到 少民 和老外而已,别不把人家当人,只要是人,就应该享受 利国利民 的 寄生政策。
  不争论,牢牢握进枪,任你再怎么狼,要看我的眼
  挺计的人怎么自己不把自己扎掉呢?拿个破密度说事,日本多少易居土地?你倒是画一下啊?光说美国易居多少,你咋不说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呢?缅甸也是大面积肥沃平原,咋没你说的别墅?你羡慕不?新疆内蒙美好的疆土就被你划掉,知道新疆多少农作物产量全国第一么?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各城市人口统计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