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大盘的大盘走势是什么决定 真的会变成慢牛吗 还是又跌倒2000多

当前位置: >
  【中财网4月28日独家评论】昨夜美股收低,道指下跌0.23%,纳指下跌0.63%,标普下跌0.41%,欧洲主要国家股市有一个点以上的涨幅。纽约原油期货下跌16美分,跌幅为0.3%,收于每桶56.99美元;纽约黄金上涨28.2美元,涨幅为2.4%,收于每盎司1203.2美元。
  针对央企大规模合并传闻,国资委公告称,媒体报道的央企数量或减至40家的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不过,早盘,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仍涨停。
  今日上证综指开盘4527.64点,高开0.24点,股指高开回落,创业板盘中跌1%,截至10:30,沪指报4525.69点,上涨0.33点,涨幅0.01%,成交4914.12亿;深成指报14781.29点,下跌28.59点,跌幅0.20%,成交3260.56亿。
  盘面上,两市跌多涨少,交运设备、银行、镍涨价、新股次新股等板块涨幅居前,采掘、网络安全、水道、大数据等板块下跌。海伦哲、风华高科、大金重工、金叶珠宝、大华农、茂业物流、湘潭电化、久联发展、金信股份、润和软件、美尔雅、云维股份、科大讯飞、暴风科技、天和防务、合金股份、中国远洋、金一文化、拓维信息、天龙集团、中国电建、恒天天鹅等70只股票涨停,广联达、安硕信息、友邦吊顶跌停。
  市场人士分析,两市股指高开,沪指高开低走,创业板跌1%,技术上,沪指高位十字星,量能急剧放大,4500点上方震荡或加剧;创业板MACD红柱缩短,短线涨幅过大,关注5日线支撑。
  石化双雄扮靓指数 大盘或将高位震荡
  昨日在央企合并的传闻下,大盘狂飙突进,一举站上4500点。以石化双雄为代表的大盘蓝筹成为大盘上涨的主要动力。不过,在国资委辟谣以及跳空缺口需回补的情况下,大盘或将高位震荡。
  昨日在&央企将开启新一轮合并&的传闻下,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只巨无霸纷纷涨停,同时带动石化板块跟着上涨。在这些大盘蓝筹的带领下,股指顺利站上4500点。不过,收盘之后,国资委和中纷纷出来辟谣,否认相关传闻。就目前来看,在牛市中,各种传闻将给个股带来朦胧的&预期美&,这对于巨无霸的两桶油同样适合。不过,相对于其他个股来说,这种预期对于两桶油的利好持续性就会很差,而且随着相关方的辟谣,以两桶油为代表的权重蓝筹也有可能回吐部分涨幅。因此,短期内大盘风险相对较大。
  从盘面上来看,和热闹的指数相比,板块之间分化相对比较大,昨日上涨的主要是石油和船舶板块,其他板块涨幅相对不及指数的涨幅。而且市场往往认为石化双雄通常是一轮上涨中最后的品种。虽然目前处在强势格局之中,不过两桶油的涨停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投资者对于未来股指继续上涨的一致预期。另外,从技术上来看,昨天有个15点的跳空缺口,在这个缺口的吸引下,短期大盘可能会回补缺口,这也将加剧市场的震荡。
  总体上来看,大盘的上升形态依旧完好,仍处于强势上涨的格局之中。不过,随着指数的大幅上涨,股指震荡的幅度将逐步加大,投资者应防范短期风险。在此,可以关注以下投资机会:
  首先,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由工信部、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制定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年)》,提出,到2020年,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产品价格稳定等。具体指标为:中药材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材产区;10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野生中药材实现种植养殖;种植养殖中药材产量年均增长10%;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确定的中药材原料比例达到50%,百强中药生产企业主要中药材原料基地化率达到60%;流通环节中药材规范化集中仓储率达到70%;100种中药材质量标准显著提高;全国中药材质量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中药材是中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药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通过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引导使中药材行业走上重质量、平稳规范的发展道路,中医药整个产业链特别是制药环节都会受益。
  其次,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从八个方面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即:督促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切实加大养老服务体系投入力度,积极谋划&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重大工程,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有力维护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由于我国老龄化加快,养老需求巨大,市场广阔。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推进,相关企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第三,环保部网站披露,总投资1590亿元的中石化新粤浙管道近日完成了环评公示,后续开工进程将提速。一季报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一带一路和国内需求叠加影响,油气管道相关公司业绩出现回升迹象。随着国内重大能源通道建设的推进以及战略助推,油气管道的需求量将迎来加速释放期。(.中.证.投.资)
  沪指站上4500点 牛提速或引发&恐高震&
  分析人士认为,&两桶油&的强势行情或意味着市场短期整固需求增大
  三大利好推动上行
  记者:昨日,沪深两市高开高走,&两桶油&拉至涨停,沪指站上4500点,A股再次出现&二八&现象,深市更为明显,在指数大涨的背景下,有620只个股下跌,占比37.42%。请问权重股大幅拉升有什么意义?影响昨日股市的消息有哪些?
  广州万隆:题材股下跌、权重股雄起,盘面再现大象狂舞,一方面说明大盘上涨动力仍十足,另一方面更是释放了资金偏好国企改革品种的信号。从南北车合并案例看,央企或将进入大规模兼并重组时代,而这次兼并重组是以做强为目的,即通过具有较强规模基础和一定竞争优势企业强强合并,在资源配置上实现优化,从而构建起更为突出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第一,国企重组传闻发酵。关于这方面的消息最近报道大增:有消息称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已经实质性启动,将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第二,政策储备充分,发改委稳增长有后招。本月24日,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仰哲新闻发布会上说,针对经济平稳运行、发生波动和出现趋势性下滑三种情况,发改委相应制订了三个政策工具箱,只要应对得当,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据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透露,近期发改委会可能会推出新的一批重大工程包。这是决策层发出的比较明确的促增长信号。
  第三,重要会议即将召开的传闻受关注。机构预计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可能会加大稳增长力度。一是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二是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三是公共支出的收缩有望得到缓解;四是加快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同战略,推动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
  短期整固需求增大
  记者:昨日,沪深股指跳空高开后直线上扬,盘中无任何的回踩动作,显示出大盘的强势姿态。请问,从技术面的角度看,后市将何去何从?
  中证投资:技术面看,一方面,指数与个股的背离凸显,昨日大盘迎来百点上攻,一举突破4500点,不过个股却跌多涨少,市场出现明显分化;另一方面,蓝筹内部的分化同样明显,与此前的蓝筹上涨不同,昨日资金集中炒作上证50品种,而对其他蓝筹品种视而不见。加之石油石化板块连续异动,此类品种上涨往往在整个板块轮涨一遍之后,&两桶油&的强势行情或意味着市场短期整固需求增大。
  金证顾问: 技术面看,暂时可以看到行情继续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尽管市场在盘中存在大盘股与小盘股的分化,但市场量价齐升的稳健趋势依旧,且均线系统保持多头排列,从K线系统继续站在均线系统之上的格局看,市场暂时在没有重大利空出来之前将保持平稳上行态势。
  天信投资:虽然百点长阳已成为市场的新常态,但是赚钱会越来越难,从昨日市场看,似乎已经应验。市场的大涨完全是在中字头,特别是大国企合并预期提高,大国企的上行带动指数上攻,预判短期内这种走势会持续一段时间。昨日&两桶油&纷纷涨停,对指数的贡献超过几十家,甚至超过几百家个股涨停,其他正常个股的涨停家数并不多,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
  关注政策扶持板块
  记者:昨日,虽然沪指大幅上扬,可是各行业板块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创业板指与沪指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分化,板块热点切换频繁,且普遍缺乏延续性,个股操作难度日益增加。请问,投资者如何把握后市?
  巨丰投顾:国企改革是此轮行情的核心和上涨前提,随着央企改革的进行,概念股或将迎来上行高潮,建议重点关注。而对于沪深两市,继续回避前期累计涨幅较高的创业板高估值个股,而对前期累计涨幅较小的低位蓝筹股,仍可重点跟踪,逢低积极介入。减持题材股,加仓蓝筹股。配置比例:60%中长线,以蓝筹股为主,20%仓位小盘题材股。
  大摩投资: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短期重点关注受益货币政策放松和财政刺激加码的金融、地产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相关的交运、、等板块。(.证.券.日.报)
  股市为何难走慢牛行情
  因为A股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投机炒作的市场,投资者又缺少成熟的投资理念,所以投资者在这个市场里要做的事情就是追涨杀跌。上涨往往会涨过头,下跌也会跌过头。
  4月23日,证监会核准了25家公司的新股发行,至此,4月已经有两轮合计55家企业获准上市融资。一个月发行55只新股,创下史上最大的IPO纪录。证监会方面表示,将在继续保持按月均衡核准首发企业的基础上,适度加大供给,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核发两批次。
  本轮牛市被称为&政策市&,政策呵护股市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即满足企业上市融资的需要。如今指数已经挺进到4400点,加速新股发行提上议程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还有另一层解释,那就是管理层用加速新股发行来调节股市行情的发展,让股市由快牛、疯牛变成慢牛。实际上,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管理层多次表达了对股市走慢牛的希望。
  在&慢牛&方面,美国股市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以道琼斯指数为例,该指数经过了2003年到2007年的慢牛行情之后,基本上与当时的A股指数一道回落,到2009年3月见底6469.95点,随后该指数就走出一轮漫长的牛市,这轮牛市已持续了6年之久,目前仍然还在持续。目前道琼斯指数整体涨幅达到180%。而A股指数从去年6月下旬的2000点附近,上涨到了如今,10个月的涨幅就接近120%,上涨实在是有些急与陡。这无形之中也加剧了A股市场的投资风险。毕竟慢牛的走势让人觉得更稳健更扎实更安全。
  那么,为什么A股市场难以走出美国股市那样的慢牛行情呢?这首先是由于A股市场以及投资者并不成熟所造成的。因为A股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投机炒作的市场,投资者又缺少成熟的投资理念,所以投资者要做的事情就是追涨杀跌。上涨往往会涨过头,下跌也会跌过头。
  A股市场的投资者都追求暴富,而要暴富就必然会投机炒作。这个属性因此被市场的主力所利用,比如表现在个股炒作上,连续制造涨停板,连续大幅拉升。最典型的如南北车,股价从每股4元、5元急剧拉升到了40元左右。股价的这种急剧拉升,股指又如何走得了慢牛。更何况目前股市里的资金很多都是带着杠杆而来,这些资金冒着巨大的进入股市的动机也就是为了赚快钱,为了追求暴富。
  上证指数构成的不合理也加剧了股市走快牛、疯牛的节奏。在上证指数中,蓝筹股等权重股占比太大,只要股、两桶油等权重股一拉,指数就会飞起来。而本轮牛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股价原本就已经高企,而蓝筹股是本轮行情中投资价值相对明显的,在投资者都把目光聚焦到蓝筹股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大资金、市场中的杠杆资金流向蓝筹股的时候,大象也会跳舞,上证指数想不暴涨都很困难。
  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慢牛也就成了A股市场的奢望。虽然管理层加大新股发行力度不排除有抑制股市走快牛的动机,但效果还很难说。要么无效,要么股市就此转势,牛市因此被扼杀。对于后者是值得市场参与各方高度重视的。特别是作为管理层来说,需要切实考虑到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承受能力。(.新.京.报)
  申万:中国式QE药不能停
  事件:据路透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称,&财政部和央行[]基本达成了协议,推出的时间,以及推出的力度都会超过外界的想象。根据目前的信息,是央行可以直接购买商业银行的资产,而且是各类资产。&央行通过购买国债或银行信贷等较长期限资产来注入基础货币的方式本质就是QE。我们对此事看法如下:
  1、央行购买资产的合理性:中国式类流动性陷阱下的选择。
  1)实际上中国目前正在陷入&类流动性陷阱&之中。在经济下行和坏账率上升的情况下,企业需求不足和银行惜贷并存,单纯通过货币价格和数量的宽松难以刺激信贷和社融的全面恢复,反而体现在银行信贷额度使用不足和超储率上升。因此必须采用QE的方式,更直接地促进银行发放信贷,推动社会的信用扩张。
  2)和国债相比,地方政府债券在收益率和流动性方面目前并无显著优势,全面的货币宽松后,银行可能只会将其中一小部分增量资金用来购买地方政府债。而QE可以更为直接地将货币投放转化为地方政府债购买。
  3)地方债券供应压力较大,需要资金匹配。
  4)央行QE的重要意义在于转移传统行业坏账风险,缓释风险、托底经济增长,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赢得时间。而经济转型的过程,也需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一定的资产泡沫配合,既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缓释传统高负债行业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来呵护新兴行业的发展。
  2、本次QE并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1)此次QE并非新鲜事物,而是前期定向再贷款、PSL、MLF、SLF等各类定向政策工具的延续和系统化。
  2)在经济寻找到新的内生增长动力之前,QE药不能停。之后很可能出现的是&QE-经济企稳-QE退出-经济下行-再次QE&的循环。可以预见的是,QE一旦开始,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未来可能是经济波动下行与流动性不断释放相伴的过程,直至经济培育出新的增长动力。
  3)QE有助于促进信贷扩张和稳定经济,效果应该好于降准和降息,而且和海外相比,中国QE对信贷的刺激可能更为直接有效。
  4)后续需要关注的几个细节主要是:a)QE的规模,我们估计应该在万亿以上。b)购买资产的范围,我们估计央行有选择购买资产的可能性更大,支持的品种应当优先包括地方政府债以及之前一直支持的小微和涉农。此外,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一些高负债传统行业的贷款,也可能在购买或抵押范围之列。c)无论是央行直接购买,还是抵押再贷款,但我们认为只要投放的资金期限足够长,这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不大。
  3、QE时代的债券市场:资产繁荣期牛市依旧。
  1)央行货币投放加码,一方面为银行体系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一方面大大化解此前市场对于地方政府债券供给的担心,短期利好债券市场无疑。
  2)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但信贷和经济的恢复仍然需要时间,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产生前,QE过程或将持续,中长期包括债券在内的资产价格都将进一步被推高。从美国三轮QE的经验看,现在中国更类似于美国QE1推出时的情况,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都将处于资产价格的繁荣期,债券也不例外,仍处于牛市之中。
  事件:据路透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称,&财政部和央行基本达成了协议,推出的时间,以及推出的力度都会超过外界的想象。根据目前的信息,是央行可以直接购买商业银行的资产,而且是各类资产。&
  1.央行购买资产的合理性:中国式类流动性陷阱下的选择
  央行通过购买国债或银行信贷等较长期限资产来注入基础货币的方式本质就是QE。中国在降息、降准仍有空间的情况下,选择在目前进行QE,我们认为存在非常现实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实际上中国目前正在陷入&类流动性陷阱&之中。在经济下行和坏账率上升的情况下,企业需求不足和银行惜贷并存,单纯通过货币价格和数量的宽松难以刺激信贷和社融的全面恢复,反而体现在银行信贷额度使用不足和超储率上升。
  我们看到,月,银行新增票据融资的规模从-828亿增加到2367亿,9月后票据融资稍有下行,但月均仍有670亿的规模,反映出银行信贷实际需求不能满足供应,以&票据融资&占用信贷额度。
  另一方面,超储率从去年5月份开始就波动上行,从1.3%快速上升到去年末的2.7%,到今年1季度末估计已达到3.5%左右。反映出货币的宽松并没有转化为信用创造,反而淤积在银行间,带来超储的提高和债券的上涨。
  传统的降息或降准等货币宽松方式,本质上仍然是通过市场配置资金。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经济需求下降,新兴产业风险极高,市场化的资金配置方式难以达到扩张信用、托底经济增长的效果。因此必须采用QE的方式,更直接地促进银行发放信贷,推动社会的信用扩张。
  2)地方债券供应压力较大,需要资金匹配。
  1.6万亿地方政府债发行在即,而我们预计后面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今年总规模可能在2-3万亿。和国债相比,地方政府债券在收益率和流动性方面目前并无优势,银行等机构配置意愿偏弱。地方债券的供应压力已经造成了一季度债券收益率的近50bp的反弹。随着地方债券的发行临近,单纯寻找接盘机构并不是长久之计,最终仍是挤占其他利率债额度,推高整体的利率水平。因此这就要求央行必须为配债资金做出相应安排。
  由于地方政府债券的实际吸引力有限,降准等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可能只会将增量资金的一小部分用于来购买地方政府债,但目前经济环境下,剩余的资金又难以进行信用扩张,最后仍然淤积在金融市场,不能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于是为了购买1.6万亿地方债,央行可能要释放5万亿甚至更多的基础货币,但对经济的帮助却相对有限,反而存在金融泡沫快速膨胀的风险,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而QE方式下,可以更为直接地将货币投放转化为地方政府债的购买,在尽量不挤压其他部门信用需求和不催生金融泡沫的情况下,为地方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输血。
  3)经济转型的过程,也需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一定的资产泡沫配合。
  央行QE的重要意义在于转移传统行业坏账风险,缓释金融风险、托底经济增长。QE通过央行购买银行信贷资产,可以将一部分银行的不良资产(如一些传统行业的不良贷款)转移到央行,等于是在短期降低了商业银行体内的坏账风险,同时通过购买信贷资产或子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的方式为银行注入新的流动性,可以有效促进银行发放贷款。同时由于央行在购买信贷资产或选择再贷款的抵押物时可以对行业做出选择,实际上起到了定向调控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央行QE的目的,更多是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避免因传统行业下滑太快,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发育出来,造成大面积的信用风险和经济的失速下滑,本质是在为经济转型争取时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对央行购买资产的行为过度担忧。因为这种托底式的QE是为经济结构转型服务的,而不是吹大传统行业的泡沫。
  而央行维持一定的资产泡沫,对于缓释经济风险、推动经济转型是有利的。
  通过QE维持一个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降低利率,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同时也可以减轻一部分高负债的企业(主要是传统行业企业)的财务负担,缓释经济下行可能造成的信用风险,给经济转型创造比较平稳的大环境。
  同时,新兴产业由于资产轻、盈利前景不确定,很难符合传统债权融资的要求,而高风险、高收益的股权融资却天然地与这样的行业特性更为匹配。以目前A股上市公司为例, TMT相关的行业在融资方式上明显更倾向于采取股权融资(2014年这些行业共进行股权融资112次,但债权融资仅31次),而重资产的交通运输、钢铁、公用事业、煤炭、建材、建筑等行业则明显更倾向于采取债权融资(2014年这些行业共进行债权融资295次,但股权融资仅60次)。而股权融资的成本,则与其在股票市场的估值成倒数。适当的资产泡沫,可以提升新兴行业的估值水平,降低其在股权市场的融资成本,从而起到帮助新经济的培育和发展的效果。
  2. 本次QE并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1)此次QE并非新鲜事物,而是前期各类定向政策工具的系统化。
  如果我们把央行通过购买国债或银行信贷等较长期限资产来注入基础货币的方式定义为QE,那么去年以来,央行已经开始通过定向再贷款、PSL、MLF、SLF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定向QE。而目前的中国式QE实际上更多是以上政策的延续和系统化。将各种定向宽松的方式统一到国债和银行信贷资产购买或抵押再贷款的框架下。
  2)经济转型成功之前,QE药不能停。
  中国QE的目的是缓释风险,为经济转型托底,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培育之前,经济就难以进入持续回升的自我循环,也就意味着通过流动性释放来托底经济下行和缓释风险的过程将持续。
  在经济寻找到新的内生增长动力之前,QE之后很可能出现的是&QE-经济企稳-QE退出-经济下行-再次QE&的循环。可以预见的是,QE一旦开始,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未来可能是经济波动下行与流动性不断释放相伴的过程,直至经济培育出新的增长动力。
  美国在08、10和12年分别进行过3轮QE,分别是2008年11月-2010年3月共计1.725万亿美元、2010年11月-2012年6月共计0.6万亿美元、2012年9月-2014年10月共计1.6万亿美元。其历史非常具有参考性。我们看到,每一次美国QE停止之后,经济都重新出现下行,逼迫美国进行新的一轮QE。因此,08-14年美国就是&经济下行-QE-经济企稳迹象出现-QE退出-经济再次下行-再次QE&的过程,最近的一轮是在14年10月QE结束之后,美国经济从14年底又开始出现下行趋势。美国的经历也表明,QE一旦开始,除非经济培育出可持续的增长的动力,否则很难停止。
  当然,通胀和汇率的变化可能决定QE的力度和持续时间。我们看到,在昨日传出QE报道之后,人民币汇率在下午出现2.56个基点的明显贬值。而一旦经济的需求不能在短期内拉动,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就很容易推动通胀的上行。因此,通胀和汇率的压力可能制约未来央行QE的力度和持续时间。
  3)QE有助于促进信贷扩张和稳定经济。
  QE有助于促进信贷扩张和稳定经济。如前面分析,QE通过央行购买银行信贷资产,在短期降低了商业银行体内的坏账风险,并为银行注入新的流动性,可以有效促进银行发放贷款。同时,由于央行在购买信贷资产或选择再贷款的抵押物时可以对行业做出选择,实际上起到了定向调控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信贷和社融的扩张速度会明显加快,稳增长的效果可能比降准更好。
  和海外QE的区别,中国QE对信贷的刺激可能更为直接有效。海外QE是央行直接购债,银行获得QE资金后,不一定进行信贷扩张,在经济和坏账风险较大的情况下,惜贷情绪可能延续,QE的注资可能更多转化为债券市场的资金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以美国为例,经过3轮QE之后,货币流通速度从此前的1.91下降至1.53。
  但中国式QE的购买范围可能比海外更为广泛,可能可以直接购买信贷资产,这样可以更直接地促使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同时,如果央行有选择地购买小微、支农等信贷资产,将大大化解这部分不良性较高的资产的风险、提高银行的风险偏好,使商业银行向这些领域放贷的意愿提高。加上央行对国内商业银行仍有较强的窗口指导能力,我们认为,QE对银行信贷投放的刺激效果可能要好于海外。
  4)后续需要关注的细节。
  由于目前对于QE的细节均未披露,我们难以对其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但我们认为需要关注的几点:
  a)购买资产或抵押再贷款的总规模多大?
  我们认为,考虑到今年2-3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发行,以及需要刺激银行信贷的投放,初期QE的货币投放规模量不会小,应该在万亿以上。
  b)购买资产的范围,是与欧美一样,只购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还是可以购买其他类别的债券和信贷资产?如果可以购买信贷资产,是仅向小微和涉农贷款定向购买,还是可以购买高负债传统行业的贷款和按揭,甚至是面向信贷资产不定向购买?
  我们认为,央行在资产购买时有选择的可能性更大,支持的品种应当优先包括地方政府债,以及之前一直支持的小微、和支农。除此之外,国债、政策性债,以及一些高负债传统行业的贷款,也可能在购买或抵押范围之列。
  c)是央行直接购买,还是有偿还期限的再贷款?
  我们认为,两种形式都可能实施。但无论是直接购买还是资产抵押再贷款,只要投放的资金期限足够长,能够让银行形成长期可用资金的预期,这两种方式的实际效果就差异不大。
  当然,采用抵押再贷款的方式,因为存在到期回售的理论可能,从法理上阻碍更小,在舆论上受到的诟病也会稍小与直接够买资产。
  3.QE时代的债券市场:资产繁荣期牛市依旧
  1、央行货币投放加码,短期利好债券市场无疑。
  一方面QE下央行也会购买或通过商业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和其他利率债,将大大化解此前市场对于地方政府债券供给的担心,另一方面,通过信贷抵押再贷款等方式,也为体系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虽然着这种方式下,对信贷端的刺激更为直接,对债券的利好不如海外强烈,但我们认为总体而言,仍会有增量资金进入债券市场。
  2、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但信贷和经济的恢复仍然需要时间,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产生,QE过程或将持续,中长期包括债券在内的资产价格都将进一步被推高。
  我们看到,美国在08年以来的3轮QE中,债券收益率也波动走低,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从3.0%下行到-0.8%,直到13年2季度之后才出现明显回升。
  第一轮QE是超出市场预期的,QE推出后债券收益率随即开始下行,而在QE1推出后的近2年时间当中,由于流动性的宽松和经济的疲软,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
  第二轮QE推出时,市场已经有强烈的预期,因此我们看到在10年下半年市场对QE预期升温的阶段,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而在QE2正式推出之后,由于阶段性利好兑现以及经济在短期出现了上行趋势,债券收益率出现了为期3个月的反弹,但随后仍然由于流动性的宽松和经济的疲软,债券收益率重新出现明显下行。
  第三轮QE推出之前也受到市场预期的影响,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12年9月QE3推出后则仅仅有小幅下行。随后在13年2季度之后由于经济出现回升趋势,同时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将逐渐缩减购债规模并最终退出QE,债券收益率从-0.76%左右回升到0.5%左右的平台。
  我们此前一直强调2季度是经济下行向货币宽松转化,央行政策宽松力度加强是推动债券牛市的核心动力,目前正在应验,而现在看,这一过程尚未结束,并还在继续发酵之中。
  往下半年看,需要警惕经济和通胀伴随上行的风险,但我们认为这样的风险有限。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处于转型期下,新的增长动力尚未产生,QE的作用更多是托底,刺激经济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而现在中国更类似于美国QE1推出时的情况,市场之前对此预期并不强,因此从中长期看,资产的价格都将被持续推高,债券也不例外,仍处于牛市之中。(申银万国研究所债券部)
产业投资内参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关键词:股市行情 黄金期货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9日讯(记者张忱)央行消息称,2月19日,MLF到期1100亿元,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对20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收评:利空传闻袭扰A股 沪指收缩量十字星
  【今日市况】
  周五早周五早盘两市低开,沪指盘中下探一度跌近1%,并围绕2850点震荡,题材股表现...
  周五市场呈现弱势震荡格局,三大股指均有所低开,两市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有明显下滑,盘面上题材概念如虚拟现实、充电桩、网络安全等概念多次活跃但...
  周四两市呈现宽幅震荡格局,股指受到权重股的带领下轮番冲击2900点关口,然而由于市场量能并未持续放大,后续资金跟进乏力,市场并未形成做多合力。...  &年前股转给了公开谴责,这次证监会出手拟进行行政处罚,对我们三板公司来讲,算是出了口恶气。&日惨遭砸盘的某新三板公司董秘付鸣...
  经历1月的暴跌后,猴年开门A股再现久违的三连阳,对心有余悸的投资者来说春播什么样的基金能多收三五斗?数据统计,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是被大额赎回的打新...
  今日两市总体上呈现宽幅震荡格局,早盘三大股指高开后,便小幅回落,盘面上权重股轮番引领指数向上冲击,无奈后续资金跟进乏力,并未形成市场合力。...
  日A股大盘走势图分析预测
  收评:沪指放量涨逾1% 反弹新主角曝光
  【今日市况】
  周三早受获利盘回吐影响,题材股走弱,沪指...
  周三两市并未延续前日单边上扬格局,沪指早盘小幅低开后开启宽幅震荡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最为强势的创业板今日较为低迷,走势弱于主板,临近尾盘...
  收评:两市逾百股涨停 三大指标隐含惊喜
  【今日市况】
  隔夜欧洲股市再度大涨促使A股今日高开高走,个股上演普涨行情,现报复性反弹。券商...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盘走势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