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g4win7打开ahci蓝屏了ahci后不开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87965|回复: 192
强悍的小Y480手把手自行更换 SSD 兼完全优化指南
本帖最后由 阿财 于
12:16 编辑
我们知道,笔记本发展到今天,如果不是显卡危机级别的游戏需求,最大的性能瓶颈在于机械硬盘上。
笔记本厂商呢,基本上把SSD作为一个很大的卖点,总之 64G mSATA SSD 加上冠以各种“闪电启动”技术之后,
配合上各种“高配版”硬件配置,恨不得加价卖贵一千多两千块钱。
可是我们没有必要老老实实洗干净脖子伸出来给厂商宰割,万能的淘某宝上面,400块的“三星830 64G 简包”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虽然说三星的一贯“店保”的维修策略很让人气愤,但是总的来说,没有移动部件,没有SF主控的SSD出现故障的概率几乎微乎其微。
所以冲着性价比,还是值得自己添置一块SSD作为系统盘加快笔记本电脑的日常操作速度的。
主控芯片:选购SSD之前,应先清楚SSD是用什么型号的主控芯片,这決定了SSD的性能及使用寿命。个人推荐三星和Marvell主控,StarForce(简称SF)主控伴随的蓝屏问题,直到Intel 520这一代最新产品都没有完全解决。NAND Flash颗粒:对于OCZ/Kingston/其他不使用自产晶圆的“小厂”,同款同一容量的SSD可能使用了不同write cycle的NAND flash,这一个资料比较难找到,所以建议购买使用自有芯片的Intel,镁光,三星品牌。目前(2012)大多数MLC SSD都使用了25nm (3k-5k write cycle)的NAND Flash,配合上一個好的主控芯片,写入数据量可以支持到384000GB以上(按SSD 128G容量计算)。假设使用20M的光纤宽带下载,每天24小时时刻不停可以下载216G数据,可以持续下载1778天,也就是4年零9个月——问题是我们也不会选择用SSD做下载盘,寿命应该不是一般消费者要担心的问题。随之有更多不同类型的NAND flash推出市场,如eMLC,不同的用户要因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合适自己的SSD。SATA III 6 Gbps:SATA 1.5Gbps 极限速度为143 MB/s,SATA II 3Gbps速度极限为287M/s,SATA III 6Gbps速度极限为573M/s 。2011年以后推出的支持SATA III 接口2.5寸SSD,持续读取速度均超过SATA II 3Gbps的速度极限。因此为了最大化的SSD性能,应该把SSD安装在支持SATA III 6 Gbps的Intel 6/7系列芯片组上。也就是SNB和IVB平台的笔记本电脑才是新款SSD的最佳伴侣。AHCI: 芯片组有的就一定要开启。因为AHCI模式开启才能安装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程序,它提供SSD的TRIM指令和SATA接口热拔插功能。CPU节能对SSD性能的影响:其实所谓的CPU节能(注意,这里讨论的是EIST而不是C1E)影响SSD性能,根本原因就是——跟机械硬盘不同,SSD跑分成绩受CPU性能的直接影响。换句话说就是SSD的4K性能极度依赖处理器性能。如果处理器处于全速状态,4K性能会大大提高。如果处理器睿频甚至超频,那么就会更进一步提高。个人观点,如果很纠结跑分成绩,那么可以在跑分时候跑一个3200万位的SuperPI,这时候你会发现SSD性能没有因为单核被占用而降低,反而提升。而平时使用中,没有必要为了SSD的绝对性能发挥而去关闭处理器节能功能。毕竟笔记本电脑先天就是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Windows 7的用户不需要进行特地优化,Windows 7会自动支持分区4K对齐,自动关闭SSD分区上的磁盘整理。文中的Tips有一些主要是为节省空间目的而已。SSD写入寿命,我购买的浦科特128M3以不降速著称,这样的性能优化是以减少寿命为代价的。刷新了1.05版固件之后,HD Tune Pro可以看到B1数据是总写入数据量,单位为64兆(64G为32兆,256G为128兆),80天时间写入量为500G,期间备份过2台iPad数据和越狱,安装过30G的WOW和10G的Diablo 3,安装过2次Windows 7 一次 Windows 8系统并安装相应的软件,拷贝过2次全盘数据,可以说这个写入频率远比一般日常使用要高。按照3000次颗粒寿命计算写入次数,可以以这个使用频率使用79年才会耗尽寿命,如果是假设每天下载30G电影加上每天日常写入10G数据,一刻不停的开机使用,可以使用19年。另外SSD的寿命同总容量成正比,同样的使用习惯/数据写入量,假设128G SSD能用20年,64G只能用10年,32G就只能用5年了。Enjoy: 享受SSD的速度,不要盲目的去相信过时及不切实际的优化。正确安装设置驱动系统,安装软件了以后,当SSD作一般的机械硬盘使用就可以了。
有请今天的2个主角:
联想 IdeaPad Y480M-ISE
DSC_0115.jpg (76.8 KB, 下载次数: 196)
16:23 上传
DSC_0123.jpg (76.36 KB, 下载次数: 168)
16:23 上传
浦科特 128M3 128G SSD
12.16.55.jpg (115.8 KB, 下载次数: 177)
16:23 上传
12.17.08.jpg (72.59 KB, 下载次数: 145)
16:23 上传
12.17.21.jpg (143.7 KB, 下载次数: 141)
16:23 上传
恭喜,获得本币奖励
本帖最后由 阿财 于
17:06 编辑
看到这里诸位看官可能就会奇怪了:喂,你开头说三星 830性价比高,怎么给我们看的是浦科特 128M3的图呢?
这里我得说明一下,股市房价都会有涨跌,更何况竞争激烈,风起云涌的3C电子产品市场,
最近一个月来SSD市场价格降价趋势明显,镁光M4,三星830,浦科特M3均有一百块左右的跌幅。
30天前,我可能怀着性能至上,价格兼顾的考虑买了浦科特128M3。
今时今日,三星830 64G简包在本月内跳水接近150元,所以变成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王。
这里同学们可能又会问了:为什么不考虑mSATA接口呢?
这里涉及到 性价比 和 兼容性 市场切入时间 多重考虑:
机器兼容性
mSATA SSD对BIOS和芯片组兼容性很挑剔,BIOS中识别不出来或者Win7安装程序识别不出来的问题都很头疼。论坛里面已经有同样用小Y480M的朋友遇到了安装mSATA 的兼容问题 链接 大家的笔记本都是拿来用的,当然也不希望买到不合适的mSATA SSD而导致来回退换货而反复折腾搞得新买的Y480成个星期没法使用。所以为了避免意外情况的,还是使用2.5寸硬盘型的SSD比较方便。原配750G的机械硬盘可以转移到光驱接口的转接盒,某宝只需49元就能买到做工不错的山寨铝盒。
性价比低和零售市场货源混乱
mSATA目前推荐:
建兴M3M,建兴M3M实际上就是浦科特M3P的mSATA版,都有台湾建兴出品生产,128G大概价格是1100不到,比之800的浦科特M3S贵了不少,本友会网友测试链接:
镁光 M4的 mSATA版——叫C400V mSATA。价位大约在128G 888是mSATA里面最便宜的大厂,但是镁光的SSD反映兼容性较差,注意机器匹配。
三星PM830已经上市,但是价格高达64G 650,128G 1080。比之本家的三星830硬盘型SSD贵了接近40%
源科 mSATA,国内深圳的小牌子,源科在国外知名度还挺高的,如果你不介意品牌和保修可以选择。价格差不多。
这些批次的SSD在mSATA 6Gbps接口上面速度和对应同容量的2.5寸型号相当。市场上还有大量来历不明早期的三星PM800 PM810系列和东芝,Intel 310 mSATA,共同特点是仅支持mSATA 3Gbps速度,这些设备在品牌机预装中比较常见,因此疑似是拆机或者OEM产品流出代工厂。价格稍微便宜一点,但是性能也是相当之差,差到Win7评分只有7.2 (华硕UX系列内置SSD也是这个得分)7.4分不等 Intel 310大约80G要1000。读取速度只有145M/s&&写入80M/s,ASS Benchmark得分仅有1xx-2xx分。 虽然说比传统机械硬盘快,但是性能跟上面的SATA 6Gbps型号比还是很难看 (三星830,浦科特128M3是 Win8 评分 8.9分还不见顶,读取500+写入200+,ASS Benchmark更是超过800分) 。
因此只有绝对需要光驱的同学,才应该考虑购买mSATA版本的SSD,如果不差钱的话,性能之选应该是建兴M3M mSATA,跑分性能突破83x分。
本帖最后由 阿财 于
14:12 编辑
好了废话少说,我们拆包装机。
12.32.21.jpg (84.41 KB, 下载次数: 106)
16:34 上传
包装很简单,只有一包螺丝,3.5寸金属托架和SSD盘体 3部分,
连一张说明书,一块SSD的不干胶贴纸都没有。
12.33.22.jpg (95.6 KB, 下载次数: 110)
16:34 上传
12.33.43.jpg (99.39 KB, 下载次数: 120)
16:34 上传
Y480敞开肚皮之后
DSC_0130.jpg (122.5 KB, 下载次数: 107)
16:37 上传
这里拆卸2颗螺钉就能拆下原装的 750G 5400转 西部数据蓝盘机械硬盘啦
DSC_0131.jpg (107.3 KB, 下载次数: 111)
16:40 上传
松开托架的四颗螺钉,然后把硬盘取出,换成浦科特SSD。记得把硬盘上的直角SATA转接头拔下来插到新的SSD上面。
DSC_0133.jpg (75.59 KB, 下载次数: 110)
16:41 上传
刷新固件不是必须的步骤,只是我的个人爱好(把一切能升级到升级到最新版本 )
有命令行恐惧症的请跳到下一楼继续操作。
“我是可选步骤升级固件”的分割线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因为SSD固件更新颇快,所以厂家经常推出固件刷新程序。
更新固件一般可以提高性能,减少丢失数据和导致系统蓝屏的Bug(这个在镁光M4和Intel 320/520上面出现)
而浦科特刷新程序必须用刻录成固件升级光盘用光盘启动刷写,所以我在机械硬盘的Win7系统中,先下载并且刻录好升级光盘,
另外无论是SSD工作还是刷新固件,都必须是工作在SATA ACHI模式下,请不要在BIOS中设置使用IDE UDMA兼容模式,这样会严重影响SSD的使用性能和缩短 SSD 寿命。
DSC_0140.jpg (75.59 KB, 下载次数: 112)
16:37 上传
关机再把原装笔记本硬盘拆卸下来SSD安装上去,这时候笔记本光驱保留哦。
重新开机启动时按下F12进入启动菜单。选择使用装有SSD固件升级光盘的光驱启动。
DSC_0138.jpg (61.9 KB, 下载次数: 102)
16:37 上传
然后耐心按照提示操作
DSC_0139.jpg (30.13 KB, 下载次数: 102)
16:38 上传
这里提示按回车光盘启动,不要傻等哦。
刷新完毕之后重启笔记本电脑
DSC_0136.jpg (62.36 KB, 下载次数: 109)
16:38 上传
本帖最后由 阿财 于
17:08 编辑
刷新完毕SSD固件之后,我们可怜的笔记本光驱使命宣告结束,可以拆卸下来,更换成为机械硬盘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
毕竟大 512G容量的SSD还是天价,没错,足够买下另一台Y480M的天价。
如何拆卸光驱呢?打开机器后盖,你可以看见三个螺钉是固定着灰白色镀锌铁皮支架,其中2个是硬盘支架,还有一个带半月缺口的就是固定光驱的。
DSC_0162.jpg (166.88 KB, 下载次数: 87)
17:06 上传
拧开它们,然后把螺丝刀插进半月缺口之间,用力向机身外侧一顶,光驱就出来了。
DSC_0164.jpg (145.68 KB, 下载次数: 51)
17:06 上传
DSC_0163.jpg (136.7 KB, 下载次数: 59)
17:06 上传
这里就需要万能的淘宝再次显灵了,49的一个12.7mm厚铝制笔记本光驱位硬盘托架,虽然是山寨产品,考虑到托架内的SATA接口就是一根接线而已,
我相信强大的瓷器国山寨厂已经把制作这条SATA数据线的本领锤炼得炉火纯青。
DSC_0019.jpg (120.38 KB, 下载次数: 76)
17:02 上传
我的Y480M 存储子系统全家福
注意,原装光驱后面有一个L型钢片和2颗小螺丝组成的光驱锁紧机构,我们必须原样拆下来,装在山寨光驱硬盘盒上面,记住方向不要装错了哦!
DSC_0094.jpg (109.75 KB, 下载次数: 84)
17:02 上传
可怜联想的原装WD 750G 5400转蓝盘因为速度不够给力,被我抛弃了,换成了半年前硬盘低谷时候买入的日立7K750 750G 7200转,除了WD 750G黑盘 ,目前它的性能笑傲任何2.5寸笔记本硬盘!
DSC_0096.jpg (95.07 KB, 下载次数: 82)
17:02 上传
轻轻的插入,插进去之后,在底部有一根最长的螺钉是穿过螺孔固定这个L型钢片的,记得把它上紧,免得手痒把硬盘直接开机状态拔了下来。
这里又有同学会问了:为什么是SSD装硬盘位而不是SSD装光驱位呢?
主要考虑的是机子 支不支持第二硬盘启动,据我说知,大部分机器都支持光驱位硬盘启动,但是部分ThinkPad E系列机器无法光驱位硬盘启动。
其次 光驱位是不是SATA II接口,因为HM65和HM76芯片组南桥只有2个SATA III接口,一般主硬盘位SATA III 6Gbps,第二个SATA 6Gbps分配给mSATA,光驱位只有SATA II 3Gbps的速度,据我所知联想Y460p,Y470,Y480M光驱位都是SATA II接口的,索尼SE2系列是整台机器都限制在SATA II。
一般来说 硬盘位都比光驱位有性能优势。
但是很多机器的硬盘位对应机械硬盘来说,有减震设计,比如昭阳K V系列,索尼的S,Z系列的硬盘位是具备有跌落感应主动防御的功能的,ThinkPad T W S系列硬盘外面附有厚厚的减震橡胶套。
这类机器最好把机械硬盘继续装在原地保护硬盘使用寿命更长。
我们需要使用Win 7安装盘给SSD分区/安装系统
因为这样能够自动对SSD进行4K对齐。
如果使用Ghost/分区工具进行分区,需要在安装系统之后手动对SSD进行 4K对齐。
下载并安装联想Windows 7 SP1 OEm 系统和激活参考
为了方便系统重装,我对SSD分隔出2个分区,60G安装Win7系统,必须安装才能使用的应用软件
60G保存我的文档,我的工作项目文件,不需要重装,直接拖拽快捷方式可以安装的软件。
64G SSD如果是不熟悉Win7清理系统垃圾文件的用户不建议进行分区了,因为30G的分区大小,很容易日积月累的爆满。
我的文档可以存储在机械硬盘以免数据丢失,QQ数据文件可以指定SSD上的固定目录。
但是要记得——重装系统之前备份数据。
如果跟我一样分成2个分区,可以分45G安装系统,15G保存用户数据。
Win 7 例行优化
移动 我的文档,我的图片,我的音乐,我的视频,下载 文件夹
移动TMP/TEMP 环境变量,避免临时文件目录无谓的损耗SSD
SSD必须安装I.R.S.T 驱动来保证性能高而且稳定。这个驱动在机器原配的D盘驱动目录和联想官网的Y480下载页面都有下载,注意如果安装时候提示你的系统达不到要求无法安装,说明你没有开启SATA ACHI模式,这个模式默认在BIOS里面是开启的。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程序——这是最关键的功能,提供了以下性能
TRIM TRIM 指令,保证SSD平均写入每一个闪存颗粒,不会因为反复擦写一个闪存Block而加速损耗,并且保证长期使用和满载数据的情况下,SSD保持4K性能超群的特征而不会随着容量渐满反而性能逐渐降低。不开启TRIM,主控不给力的SSD如Intel G3 320系列的4K性能就会慢的跟机械硬盘一样。这一点已经经过我的同事亲自实践……热拔插 把SSD扔光驱位或者硬盘插光驱位的同学比如我用得着,我有时候用电池会把机械硬盘拔下来,日立7K750耗电,拔下来我的联想Y480M电池可以用超过5小时……这可是一台火炉本I7四核的配置啊。
分析得很有道理,霸气!
本帖最后由 阿财 于
17:35 编辑
大家开始尖叫吧,疯狂的磁盘性能,SSD的小宇宙已经在我们的小Y480上面爆发了。
未标题-03.png (75.28 KB, 下载次数: 50)
17:25 上传
开机只需要14秒
为了大家方便比较,特地装了360数字软件显示开机时间,并不代表我赞同或者建议大家安装使用,请注意。
未标题-25.jpg (39.43 KB, 下载次数: 47)
17:34 上传
数字软件开机计时是16秒,无论是我人工优化还是360自动优化,都不能再提高一秒了。
豌豆荚截图28.png (45.5 KB, 下载次数: 70)
16:53 上传
用手机掐秒表,从按下电源键到启动到桌面,只需要20秒
无标题02.png (77.57 KB, 下载次数: 80)
16:53 上传
Win7评分 7.9,直接战斗力爆表了。
无标题12.png (60.14 KB, 下载次数: 68)
16:54 上传
Win8 评分,天哪 8.9,Win 8也看不到SSD的性能极限么?
无标题10.png (61.89 KB, 下载次数: 70)
16:54 上传
HD Tune Pro 这个为机械硬盘设计的软件,已经不适合用来评估SSD的性能了。
无标题11.png (61.2 KB, 下载次数: 65)
16:54 上传
同样的 CrystalDiskMark也不能完全反映出SSD的性能水平
无标题04.png (61.91 KB, 下载次数: 65)
16:53 上传
无标题05.png (245.51 KB, 下载次数: 65)
16:53 上传
坊间传闻,笔记本的变频节能设计是会影响SSD性能发挥,经AS SSD检测,这块浦科特128M3 确实达不到台式机上面同款SSD性能的最高性能水平。
全速运行下 I7-3610QM(睿频3.3G)的 128M3 性能测试对比
CDM.png (55.78 KB, 下载次数: 80)
16:07 上传
ASSSD.png (54.38 KB, 下载次数: 69)
16:07 上传
考虑到我的笔记本处理器只是I7-3610QM,没有台机测试平台的超到4G频率的I7处理器疯狂性能,因此CPU性能影响考虑在内,
我认为现在6/7系列移动平台的节能设计对SSD性能的影响可以认为可以承受。
毕竟笔记本关闭节能全速工作的发热量和噪音,不如选择在超频的台机追求极限SSD性能来得直接。
无标题09.png (204.43 KB, 下载次数: 67)
16:58 上传
PCMark Vantage 已经变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数字,2万分…… 磁盘系统评分超过5万……
无标题07.png (177.2 KB, 下载次数: 70)
16:54 上传
PCMark 7得分也相应翻倍的飙升。
看到那分数就热血沸腾,太彪悍了
那帮淫人们都说64G SSD 买不得
4K写入性能是差一半,无论Windows评分还是软件跑分都会比我这128M3难看很多。
不过一般用户需求,运行QQ,上网做页面缓存。SSD的优势应该还是很明显的。
400块钱还要求跟9xx的 128G SSD一样性能是不可能的,比&
len_ovo 发表于
那帮淫人们都说64G SSD 买不得
4K写入性能是差一半,无论Windows评分还是软件跑分都会比我这128M3难看很多。
不过一般用户需求,运行QQ,上网做页面缓存。SSD的优势应该还是很明显的。
400块钱还要求跟9xx的 128G SSD一样性能是不可能的,比之机械硬盘有突破,寿命也不存在大缩水,我觉得这样考虑就OK了啊。
这就好比笔记本市场一样,你凭什么要求4k的家用娱乐笔记本跟8k的商务本一样做工用料设计呢? 一分钱一分货嘛
日立7K750 750G 7200转 和希捷750G 7200转16M 哪个好的。
我喜欢日立,因为我手上的硬盘,12年时间之内,只有日立的没有坏过……个人喜好
希捷坏了2个,三星坏了1个,WD绿盘蓝盘现在在玩1080p和原盘的HDTV爱好者之间恶评不少。
WD黑盘据说无敌,价格也无敌,我作为标准&
本帖最后由 阿财 于
17:36 编辑
j3sdk 发表于
日立7K750 750G 7200转 和希捷750G 7200转16M 哪个好的。
我喜欢日立,因为我手上的硬盘,12年时间之内,只有日立的没有坏过……个人喜好
希捷坏了2个,三星坏了1个,WD绿盘蓝盘现在在玩1080p和原盘的HDTV爱好者之间恶评不少。
WD黑盘据说性能无敌,价格也无敌,我作为标准穷屌丝,从来都不买价格无敌的东西
不错,值得一试
同意财主意见
64G指标上比128G低不少,不过作为系统盘实际使用中并没有这么大差距,可以说实际使用中与128G速度差距小到可以忽略的
如果不分区游戏少装点64G平时也够用了,性价比很高
我想说可以顺便做个一键还原吗,特别想知道怎么做,怎么把影藏分区保留在机械硬盘上。假如原硬盘上的系统东西太多了不想重装可以完美移植到ssd上吗
一键还原?你见过会自己换SSD的电脑专家用一键还原么? 那玩意我之前在家里的台机上做过明基版的一键还原是做来给爸爸妈妈用的。
后来他们的机器升级到Win7之后,就不需要还原了,Win7开着UAC因为不会坏掉。
还原可能导致ssd的4k对不齐,性能下降
我只是来围观的
zhang911110 发表于
我想说可以顺便做个一键还原吗,特别想知道怎么做,怎么把影藏分区保留在机械硬盘上。假如原硬盘上的系统东 ...
一键还原?你见过会自己换SSD的电脑专家用一键还原么? 那玩意我之前在家里的台机上做过明基版的一键还原是做来给爸爸妈妈用的。
后来他们的机器升级到Win7之后,就不需要还原了,Win7开着UAC因为不会坏掉。
我自己的系统,一般要重装是2种情况——
系统更新了——比如今年Win8发布,
换机器/换硬盘换SSD,这种情况,因为处理器和主板芯片组变化,还原旧系统是不好的,老实重装是正道。
so 一键还原对我来说是不会用到的东西……
传说三星的某个渠道商压力较大的,所以价格拼得比较狠?“店”保这事儿哎。。
感谢楼主分享...
现在tb上830的77x能入手,m4要84x,但是128m3却要89x。lz能给个意见么?性能上差距应该并不大,那么售后质保方面都怎么样?比较想入手m3,但是这价格真的差距大了点,还有是不是像网上传的,m3的性能可以一直保持,不因使用情况而变的
M3 的性能保持是以激进的GC为代价的,别的品牌按照我的方法一步步安装好I.R.S.T驱动,自动开启TRIM指令,也可以保持性能不下降&
本帖最后由 阿财 于
14:07 编辑
gddxz 发表于
现在tb上830的77x能入手,m4要84x,但是128m3却要89x。lz能给个意见么?性能上差距应该并不大,那么售后质保 ...
M3 的性能保持是以激进的GC增加颗粒读写次数为代价的,别的品牌按照我的方法一步步安装好I.R.S.T驱动,自动开启TRIM指令,也可以保持性能不大幅度下降,一般满盘会下降个10%-20%
围观限时精华
16年7月精华宗师
16年7月精华大师
精华内容汇总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今日推荐 /1
经过昨晚的奋战,本友会已经完成基本的版本升级和优化,但是升级完成之后难免出现一些BUG,如果大家在本友会论坛的使用中出现任何异常或问题,都希望大家能够及时反馈给“本友会活动”,谢谢大家对本友会论坛的支持,对大家造成的不便请大家见谅!
Powered bySearch for CPU:
Intel GM45 Express chipset processor support &
& GM45 Express
CPU support summary
Merom, Penryn
Technology (micron):
0.045, 0.065
Cores / Threads:
Frequency (MHz):
1667 - 3067
L2 cache (KB):
1024 - 12288
TDP (Watt):
Intel GM45 chipset specifications
CPU socket type:BGA479 / Socket P
Intel GM45 CPU compatibility list
Hide / show details:
Support records:
Submission date
Manufacturer / visitor notes
Data source:
M - Manufacturer's official CPU support list.
Support status icons:
- The processor is supported.
To determine part numbers for the Intel GM45 Express
chipset we used best guess approach based on CPU model, frequency and
features. In some cases our guess may be incorrect or incomplete.
Please always verify part numbers before committing to buying the CPU.
There are 47 comments posted
Posted by: Raphael
Posted by: Raphael
Posted by: Raphael Lemontmoon
Posted by: Sigfredo
Posted by: Albert Finnsson
Posted by: Dmitry K
Posted by: pckraddler
Posted by: john
Posted by: Nick
Posted by: mystery1
Posted by: Tommy
Posted by: ozlay
Posted by: Scott
Posted by: ozlay
Posted by: Albert
Posted by: Albert
Posted by: Vincent
Posted by: Vincent
Posted by: Alan
Posted by: ozlay
Posted by: Chris Holmes
Posted by: Makis
Posted by: RobboB7419
Posted by: CONCERNED CITIZEN
Posted by: Tom
Posted by: payman mehri
Posted by: John
Posted by: Peter
Posted by: Hador
Posted by: BEarl
Posted by: quangnam
Posted by: Rui
Posted by: Jed
Posted by: John
Posted by: Jed
Posted by: Jay
Posted by: Jed
Posted by: Sth
Posted by: Jed
Posted by: Rakz
Posted by: Rakz
Posted by: RJ
Posted by: updateyourlaptop.es
Posted by: VLAD
Posted by: kitten
Posted by: Conundrum1885
Posted by: cemadiEvery hard drive in a modern computer is connected to the system through a storage controller. This controller typically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hard drive via a number of different interface protocols. For maximum compatibility many computers are configured in the BIOS to use the older IDE interface protocol to communicate with modern SATA hard drives. This setting is acceptable for the average computer user but IDE lacks support for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NCQ) and hot-plugging hard drives (add or remove drives without restarting the computers).
Intel invented a new storage controller interface known as
AHCI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that supports these new technologies
with modern SATA hard drives. If you have
a hard drive that supports NCQ, it is worth a try to see if your disk
performance improves with your workload.
The main problem preventing users from changing the storage
interface protocol from IDE to AHCI in the past has been blue screens that
could only be cured by undoing the BIOS change or reinstalling Window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is the mass storage
driver installed when Windows was first setup. Since IDE was enabled at install only the IDE storage driver was
configured in Windows. With the AHCI
driver missing, Windows cannot read from the hard drive and throws a BSOD with
error code 0x0000005B.
Now there is an easy solution that will allow you to switch
between IDE and AHCI in the bios and Windows will boot without any
problems. The key is to enable the AHCI
driver in Windows before you make the setting change in the BIOS.
For most users this will work:
Open Registry Editor and navigate to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
Right click on the Start registry DWORD and
select Modify.
Set the value to 0 and click OK.
Now the Start setting should be set to 0.
Reboot and enable the AHCI setting in your BIOS.
If you are using a RAID adapter or other interface try the
following:
Open up Registry Editor and naviage to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iaStorV
OR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iaStor.
Repeat the steps above.
Not all users will see a maj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with AHCI
and a SATA hard drive but NCQ can be very helpful under the right
workload. Post your experience and setup
in the comments below.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47s61不开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