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图片在新房内位置确定是心电图怎么连接

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尖端定位临床实践与分析--《中外医疗》2015年34期
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尖端定位临床实践与分析
【摘要】:目的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对提高PICC导管首次尖端到位率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诊治的90例符合入选标准需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常规置管后行胸部X线尖端定位,实验组应用心电图定位,以PICC管内的导丝为探测电极,观察心电图P变化,以P波高度为QRS波的50%~80%时的导管尖端位置为固定位置,再行X线定位。结果实验组导管尖端首次到位率(95.6%)高于对照组(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结论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尖端定位技术,与X线胸片定位法相比同样安全、准确,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2【正文快照】: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规范在临床上的实施与落实,护理人员对输液治疗安全意识不断提高,PICC导管置入不但是肿瘤化学治疗,也是长期输液、输注高渗或全肠外静脉营养等患者血管保护的重要措施。为确保PICC导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将导管尖端位置置于上腔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辉;宋敏;刘玉莹;;[J];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詹凤丽;;[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年11期
黄芬;梅赣红;张玉红;范彬;;[J];护士进修杂志;2015年16期
徐兵;杨丽娟;戴明红;;[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刘红梅;;[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邓志妤;陈敏;黄明毅;张平;;[J];海南医学;2012年14期
吴耀红;俞新燕;;[J];护理学报;2013年06期
彭昕;闻曲;姚巧莉;;[J];护理管理杂志;2012年12期
卓亚娟;冯乐玲;冷燕燕;江军歌;吴仕龙;魏鹏;王建红;;[J];现代实用医学;2013年10期
卓亚娟;冯乐玲;冷燕燕;江军歌;潘云萍;吴仕龙;王建红;;[J];护理与康复;2013年12期
江南;赵锐祎;陈春芳;申屠英琴;李爱萍;;[J];护理与康复;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辉;[D];辽宁医学院;2012年
胡倩;[D];辽宁医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莫平;卢振和;何荣芝;郑志远;钱耀亮;赵雾红;;[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兵;邱月;;[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05期
江锡环;;[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17期
周薇;何佩仪;刘丽兰;卫建宁;;[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7期
田娟;袁敏;邹洪福;;[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张春红;曾泳英;邓满贵;;[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年07期
徐文洁;彭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年12期
梁沣;;[J];吉林医学;2014年11期
宋敏;;[J];广州医药;2013年06期
程玉华;郭慧玲;王淑敏;;[J];吉林医学;2009年14期
严凌花;;[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静;;[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唐红兰;臧德华;张绪红;;[A];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张雪花;王秀芬;;[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胡艳玲;陈涛蓉;苏绍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苏秀;刘术容;田礼碧;;[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吴旭红;;[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李静;苏明;王晓芳;;[A];2013年河南省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王春妹;陈美谦;陈妃寅;薛西西;;[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吴筱莲;胡红燕;沈建平;叶宝东;沈一平;胡致平;周郁鸿;;[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孔培培;;[A];2012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峰;[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院首例新生儿PICC运用心房内心电图法定位技术成功开展
2月23日,我院新生儿科成功运用心房内心电图法定位中心静脉导管,为出生25天、体重1970克的一名早产儿经左腋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这是我院首例利用该技术完成的新生儿PICC置管,填补了医院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空白,实现了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的新突破。EKG(常规心电图)监测定位法指的是PICC置管过程中,将导管送入腔静脉,心电监护仪RA导联与PICC导丝尾端相连,心电监护仪调为‖导联,通过导管内生理盐水或血液作为传导介质,将腔内心电图转换为体表心电图,根据P波波形变化,指导导管尖端定位的一种方法。可以在导管放置过程中实时监测,随时调整导管位置,使PICC穿刺和导管定位一次性完成,具有成本低、简单、方便、准确、安全等优点,可减少导管异位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在对于重症患者行PICC时更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中心静脉导管的正确位置对于成功治疗具有决定性意义,不正确的放置会影响到患儿的治疗,发生并发症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以往常规采用X线拍片定位,但由于新生儿年龄小等特点,给PICC置管造成很大的困难,如何能够准确的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如何能够及时的判断导管是否异位,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如何能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是医院新生儿科护理组一直在研究解决的问题。2月23日,在科护士长唐英的带领下,新生儿科运用心房内心电图法定位中心静脉导管成功实施一例新生儿PICC置管术,实现了医院EKG监测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零的突破,对全疆新生儿PICC专科护理技术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点击次数:0
本文二维码
1浏览:16997内科楼10F专家14人
2浏览:13680外科楼4F专家9人
3浏览:9986内科楼2F内科楼3F专家16人
4浏览:9941门诊楼17F专家10人
5浏览:9205急救综合楼21F急救综合楼22F专家15人
6浏览:9018急救综合楼7F急救综合楼8F专家17人
7浏览:8349外科楼11F专家12人
8浏览:7560急救综合楼19F急救综合楼23F专家10人
9浏览:7133急救综合楼10F急救综合楼11F专家5人
10浏览:6813急救综合楼18F专家8人
1职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科室:皮肤性病科出诊:星期一下午 星期二上午 星期六上午
专业:遗传性皮肤病、皮肤肿瘤...
2职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科室:皮肤性病科出诊:星期一上午 星期四上午 星期日上午
专业: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
3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消化科出诊:星期三上午
专业:消化道疾病及肝、胆、胰...
4浏览:7929科室:皮肤性病科职称:主任医师
5浏览:7389科室:妇科职称:主任医师
6浏览:6211科室:心血管内科职称:主任医师
7浏览:5767科室:耳鼻喉诊疗中心职称:主任医师
8浏览:5028科室:神经内科职称:主任医师
9浏览:5015科室:小儿科职称:主任医师
10浏览:4900科室:骨科中心职称:主任医师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心房内定位的规范化流程管理的用户评论
123456789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pdf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868 ? 护理与康复2014年 9月第 13卷第 9期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 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 卓亚娟 ,冯乐玲 ,江军歌 ,胡红飞,吴仕龙 ,许海平,魏 鹏 宁波市第六医院,浙江宁波 315040 摘 要:目的 观察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 120例接受 PICC置管的
成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O例,观察组采用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穿
刺法置管。比较两组导管尖端位置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到位率观察组为96.7 、对照组
;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 1.67 、对照组为 15.[ 0 。结论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 PICC置管导管
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新型静脉内心电图;上腔静脉 doi:10.3969/j.issn..1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4 09一O868一O3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具有安 1 对象与方法
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等优点_】],在临 1.1 对象 人组标准:在本院接受 PICC置管的
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达到外周静脉穿刺中心 成年患者,知晓研究 目的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排除
静脉治疗 的效果,PICC尖端的位置非常重要 。美 心电图异常、安装心脏起搏器、凝血功能障碍、颈
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INS 指南l3推荐 PICC尖端 肩胸廓畸形及既往心胸手术史等情况的患者 。
的理想位置应该位于心包返折水平 以上的上腔静 2011年 9月至 2013年 6月,符合入组标准患者
脉 SVC 内,即SVC的下段,临近 SVC与右心房 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icc导管维护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