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父留下的房产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们分割是什么案由

您好, []|
台湾老兵后代:祖父们在大陆遭批斗死去
[导读]刘以善在学校里也受到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的思想教育,也知道“大跃进”、闹饥荒。读军校,每晚军官训话时都会说:‘海峡对岸的同胞处在水深火热中’讲到这里,我们这些军校学生常会掉下泪来。”
人老了,只想了解祖辈的真相20世纪80年代,台湾逐渐允许老兵到香港“会亲”,1987年9月,刘自铭到香港见到了从河南赶来的二弟和三个妹妹。“我二叔去的时候已经得了癌症,会亲不久就去世了。” 后来,刘自铭又回大陆探亲两次,不仅去河南,也去了刘以善母亲的娘家武汉。“那时台胞回乡流行带‘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和摩托车。我妈妈的退休金几乎都拿到香港换成东西带给亲戚。我爸心里想,我们在台湾稍微节俭一点,就可以给老家人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善。”刘以善本意出资在河南老家修建祠堂和图书馆。“二叔对我说,‘以善哪,没有家了,哪里能生存,哪里就是家。’”刘以善不明白二叔的意思,直到他踏进村子,才看到老宅已是残窑破瓦,亲戚散落四方,“老家”的概念不复存在。经过“破四旧”,乡间曾经常见的祠堂早已消失多年。“这么多年来,我家不管搬到哪里,父母都会在家中设祠堂,供奉刘氏历代宗亲之神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相片也放在神位旁边。大陆亲戚到台湾来,看到我们供奉牌位,甚至觉得奇怪。我和父母都很感慨,两岸传统观念上的隔阂已如此之大。”几十年的绝缘,使亲人彼此有些陌生,故土仍在,人情冷暖却不是当年的感觉。“大陆的亲戚们,哪怕是亲兄弟姐妹平素都不来往,只有我去的时候他们才聚会一次。过去他们是被迫‘划清界限’,现在也不亲近,这种情形让我很难过。”种种原因使刘以善近些年很少再回大陆,但在台湾,刘家依然严守祭祖的传统。“这几十年以来,只要一想到爷爷和外公的死,我们一家人内心那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直到现在,刘以善和亲戚还在努力寻找外公杜庭瑞的坟墓,并试图查清爷爷刘金生的悬案。“我们不是想要算账,虽说杀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可就是想算,又和谁算呢?冤家宜结不宜解。我们都老了,只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想知道自己的祖辈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这是人性的本能。”余光中的《乡愁》打动了台海两岸,但国共对峙造成的生离死别、终生遗憾,却远非“乡愁”两个字所能概括。1987年以来,老兵们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台湾的“家”和大陆的“根”之间,在百感交集的穿梭中,渐渐凋零。家国之痛,渗入他们的血脉,在子孙身上无尽地传承谢侑霖:事隔二十年才知道奶奶死于饥荒在台北老牌商业区西门町,41岁的谢侑霖带记者来到一家开了半个多世纪的咖啡厅,这里的装修让人想起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糕点柜台售卖“鲍鱼酥”、“鸡仔饼”、“驴打滚”等广式或北方传统点心。谢侑霖说,你尝了才知道,台湾的点心味道更正宗,这都是大陆一流老师傅传承下来的手艺。当年国民党大员撤退,必带金条,再就是厨师和糕点师傅。“我外公是驻在湖北的军阀,有好几个老婆,撤退时因为船上位置有限,他只带了正室(即我外婆)和其中一个妾,因为这个妾(我叫她姨婆)当时怀了我舅舅,其他没有孩子的女人就不带了。在船上放货物的地方,还有空位,于是我外公可以多带一个人,你猜带了谁?不是小老婆,是他的厨师。”往船上挤的老百姓被枪托打到海里谢侑霖的父亲谢日中来到台湾的旅程则要艰险得多。“1948年,我爸20岁,跟着‘山东联中’流亡队伍撤退至上海,去投奔我爷爷的分公司。爷爷在山东开办农产品贸易公司,企业规模不小,在上海霞飞路有办公室。”所谓山东联中,是山东几所中学从抗战到国共内战时期组成的流亡学校,经上海南下广州,共八千多名学生,欲往台湾继续学业,后来被称为“八千子弟”。“八千子弟”往澎湖中转,因为澎湖防卫司令李振清是山东人,他们是去投奔老乡,不料却被李扣下,所有男生被强行充军,联中校长张敏之和反抗的学生被枪毙,这就是台湾白色恐怖第一大案:澎湖案,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昭雪。谢日中因为在上海脱队,躲过了这一劫难。日深夜,解放军开始从徐家汇攻入市中心。“我爸到晚年还常说起,解放军进城那一刻,他穿个睡衣就往外跑,跑下楼一看,街上每个人都在跑,东边的往西跑,西边的往东跑,乱成一团。上海都是有钱人,怕共产党清算。我爸一直跑到港边,远远看见一艘即将离港的轮船,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上海逃往台湾的最后一艘船,一直拖到解放军入城才准备起航,因为在等当时的上海市长上船。这艘船只运军人,往船上挤的老百姓一律被卫兵用枪托打到海里,船被海浪晃动,船身跟码头一撞,人当场就夹成肉酱。码头上行李掉满地,什么都有,连金条都可以拣到。可我爸顾不上捡那些东西,他捡了一个名牌,名牌就是军装上绣的一块写着名字的布条,为了假冒身份,他捡了就上船了,除此之外全身上下什么证件和财物都没有。他是顺着轮船的缆绳爬上去的,缆绳用麻绳跟铁丝绞成,爬上去后刮蹭得一身都是油和血。”船上只有当兵的才有饭吃,于是谢日中当了兵,谎报他捡的那块布条上的名字,姓何。直到儿子谢侑霖20岁,“何家”才改回姓谢。给孙立人当军医刚到台北时,很多军营驻扎在西门町,谢日中就跟着军队住在西门町一个大庙里。周边有很多电影院,有一次谢日中看电影时竟遇到他在山东读书时的老师。“我爸在撤至上海前考上了山东医学院,这位老师带着我爸到教育部查学籍,出面证明这个姓何的就是档案中的谢日中。当时有台大和国防两个医学院给他选,不过台大要自费,所以我爸选了国防,毕业成了军医,给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抗日名将孙立人担任医官。”谢日中曾目睹蒋介石对孙立人的猜忌。一次蒋对孙发火,提起1945年“艾森豪威尔为什么找你去欧洲盟军总部,不找我去?”孙立人无语。谢日中走上前说:“报告总统,艾森豪威尔只是将军,邀请元首是不合国际惯例的!”蒋也觉得自己不讲理,正要找个台阶下,便拍着谢日中肩膀说:“不错,有前途。”后来在回去的车上,孙立人跟谢日中说:“你笨呐,不会跟他要个官做?”孙立人后来被蒋介石拘禁,谢日中退伍开了诊所,与谢侑霖母亲相识结婚。虽然两岸长期戒严,谢日中还是想办法通过香港与老家通信。“我爸会把爷爷写来的信放在床头柜,每晚都要拜读,信是用很薄的红色横线纸写的,寄一次信不容易,每次都写来一大本。”在谢侑霖童年的想象中,大陆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父亲的口头禅是:“在大陆很普通的东西,台湾怎么就是做不出来!”小到一块点心、一粒中药丸,大到家具、生产工具,抱怨这个“蛮荒小岛”比人杰地灵的故乡实在差太多。两岸开放前,谢日中曾取道东京偷偷回山东探亲,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因为爸爸要带回好东西了。“我爸带回了月饼,从小我就听他形容大陆月饼比台湾精致多少倍,我们几个孩子抢来月饼狠狠咬下去??咦?咬不动?再咬,还是咬不动!原来这就是老爸怀念的大陆啊!在我心中一下子幻灭了。哈哈!”直到回到老家那一刻,谢日中才知道家中曾被批斗得很惨,母亲已在饥荒年代饿死,在这之前,他一直以为母亲还健在。 “爷爷在信里只能写‘我们都很好’,如果写了不好的事,信恐怕寄不出。”余光中的《乡愁》打动了台海两岸,但国共对峙造成的生离死别、终生遗憾,却远非“乡愁”两个字所能概括。1987年以来,老兵们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台湾的“家”和大陆的“根”之间,在百感交集的穿梭中,渐渐凋零。家国之痛,渗入他们的血脉,在子孙身上无尽地传承华曼莹:外公的手臂上刺着梅花101大厦号称世界第二高楼,以它为中心的台北信义商圈,是全台湾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就在这座高楼脚下不远处,记者看到一大片与摩登街景极不协调的菜地,菜地中还有几座老旧的平房。这就是台北第一座眷村——四四南村,也是台湾仅存的几个眷村遗址。对于26岁的华曼莹来说,四四南村满载她童年的美好记忆,小时候,爷爷奶奶就住在这儿的一间小房子里。华曼莹的爷爷名叫华宗兰,88岁的老人操着标准的浙江乡音,借助华曼莹的“翻译”,记者了解了他的早年经历。华宗兰年轻时学了木工,到军工厂工作,从大陆一直做到台湾,印象最深的是1958年“八二三”炮战(即金门炮战),他在兵工厂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做炮弹箱子。在眷村,华宗兰的木工手艺有了用武之地,简陋的房屋被他配上精巧的门窗和家具。因为华家孩子多,军队分配住房时特别给了他最靠边的一间,这样就可以自由扩建,一间小平房后来被华宗兰改装成了阁楼。1949年华宗兰26岁,是一名上士,来不及通知父母亲人,就随大部队漂到小岛。华曼莹的奶奶当时也随所在单位撤到台湾,孤身女子举目无亲,对华宗兰一见如故,但她比华要年长四五岁,担心对方不肯娶她。正好所有大陆人员都要重新登记户口,她便虚报了年龄,假称自己与华宗兰年龄相仿。这一“骗局”直到孙子们都长大后才无意中被揭秘。华曼莹说:“我们一直说爷爷这个‘穷当兵的’因为长得帅才骗了奶奶,谁料到是奶奶骗了爷爷。”“两岸开放后,爷爷回老家找到了亲人,那时他父母都过世了,但亲姐姐还在。”华曼莹说。但她的外公就没有这么幸运。“我外公到台湾时已经36岁,他对祖国、家乡的感情更深。”在华曼莹印象中,外公性情内向,在家里很少说话。外婆出身台湾宜兰县大家族,祖籍闽南。“当年她是因为在家照顾生病的母亲,耽误了结婚,才作为‘大龄剩女’嫁给我外公这个已经40岁的外省军人。两人结婚后,一个说闽南话,一个说河南话,直到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两人才勉强理解对方的意思,孩子再大一些,就给他俩当翻译。台湾开放老兵回乡探亲,我外公也托人去老家打听,但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后来外公就放弃寻找了,毕竟我外婆在,外公怎么好寻找他的元配。”“我外公的手臂上有梅花刺青,因为梅花是中国的国花。”2004年,华曼莹的外公去世,享年90岁,直到去世那一天,也没能与大陆的亲人取得联系,终其一生,他没有再踏上那片深沉思念的土地。今天,四四南村已改建为眷村文化馆,一进馆就能看到台湾诗人余光中作于1972年的《乡愁》。这首著名的诗歌打动了台海两岸,但生离死别、终生遗憾,却远非“乡愁”所能概括。从1987年台湾开放外省人回大陆探亲,20多年间,老兵们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台湾的“家”和大陆的“根”之间,在百感交集的穿梭中,他们渐渐凋零。家国之痛,渗入血脉,在子孙身上无尽地传承。(应受访者要求,华曼莹为化名)
原创策划:国史当代:国史近代:深度推荐:
[责任编辑:phillo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台湾老兵后代:祖父们在大陆遭批斗死去
[导读]刘以善在学校里也受到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的思想教育,也知道“大跃进”、闹饥荒。读军校,每晚军官训话时都会说:‘海峡对岸的同胞处在水深火热中’讲到这里,我们这些军校学生常会掉下泪来。”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22期,原标题为:台湾老兵后代口述:父辈的流亡与乡愁1949年,国民党几十万军队撤往台湾,随军而去的还有大批家眷,以及对新政权心存疑惧的逃难者。当时他们都不会想到,这一去将困守孤岛四十年,两岸杳无音信,望眼欲穿。一场突如其来的撤退,制造了中国几百年来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移民潮,也酿成了人伦悲剧。台湾迎来一百万背井离乡的游子,大陆留下一百万破碎的家庭。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终于开放老兵回乡探亲,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隔开亲人的不再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故乡虽在,但已物是人非。刘以善:逝去的“老家”2009年1月,《宝岛一村》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上演,台湾空军少将刘以善陪时任“副总统”萧万长去看这出话剧。刘以善,生于1946年,祖籍河南,他与记者说台湾普通话,回身与家人说话时,则是地道的河南方言。他一生与眷村有不解之缘,青少年时期一直在眷村玩耍,成年后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政工部门,眷村管理和服务事务是他的工作重点之一。刘以善感到,那出舞台剧仍然是片面的,一场戏,一个舞台,几个布景,很难把眷村和“外省人”几十年的甘苦表达出来。究竟是什么没有表达出来,他也说不清楚。3岁赴台 爷爷和外公在大陆遭批斗死去刘以善的父亲刘自铭生于1920年,是黄埔军校七分校第十五期(年)毕业生,抗战时期服役于西北战区胡宗南的部队,抗战胜利后奉调青岛,是一名上尉。撤离青岛那天是日,现已91岁高龄的刘自铭记得很清楚,因为那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刘自铭带着即将临盆的妻子和3岁的儿子刘以善,匆匆登上“延平轮”,在海上漂泊8天,到达台湾北部的基隆港。百万大军涌入小岛,许多冗余军官分配在澎湖成立军官总队。刘自铭请求退伍谋生,获准后去新竹投奔远房亲戚。“说是退伍,其实叫做‘辞职’更恰当,因为当时没有发放退伍金。”刘以善回忆说。“为了给妈妈找生产的地方,父亲在人家房檐下,用篱笆围了间屋子,全家住在那里,每月给房东四十斤大米作为房租。母亲上船前在腰上缠了一些戒指和‘袁大头’,初到台湾的几个月,父母就靠变卖这些细软维持生活。虽然艰苦,但我父亲能带上妻儿一起逃难,已经是不得了了。父亲后来在宜兰县三星乡当了公务员,母亲生产后也继续小学教师职业。”与刘自铭一同赴台的官兵,有的来不及带家眷,有的是单身汉,但到了台湾也不许结婚。那时还准备“反攻大陆”,士兵结婚会丧失士气。早年规定30岁才可结婚,后来放宽到25岁。许多军人退伍时早已过了适婚年龄,本地姑娘又不愿嫁给无根基、无生存技能的外省兵,于是今天的台湾有许多终身未婚的老“荣民”,凄凉孤独。到台湾初期,借助一些权贵,还能得到大陆的零散讯息。刘以善父母得知,家人在他们去台后境遇凄惨。“我父母的出身用大陆的说法是‘黑五类’。”刘以善说。爷爷刘金生在河南老家铺路造桥,是做善事的乡绅,很受民众爱戴。“当时说要批斗我爷爷,农会骨干和乡亲们联名帮爷爷讲话,这样反而更糟,他成了有势力的‘善霸’,更要批斗。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农历四月初一,爷爷被打成重伤躺在地上,没人敢管,直到天黑后才有三个亲戚去把已死的他背回来匆匆掩埋,埋在何处至今不能确定。”刘金生在此前预见到形势不好,把两个女儿即刘以善的二姑和小姑送到外地,她们改了名字,加入解放军文宣队,免于受到家庭牵连。余光中的《乡愁》打动了台海两岸,但国共对峙造成的生离死别、终生遗憾,却远非“乡愁”两个字所能概括。1987年以来,老兵们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台湾的“家”和大陆的“根”之间,在百感交集的穿梭中,渐渐凋零。家国之痛,渗入他们的血脉,在子孙身上无尽地传承刘以善的外公杜庭瑞在抗战时期是第十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后来一直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大概在1949年春天,刘自铭赴湖南衡阳出差,杜庭瑞当时在武昌,去衡阳给女婿送钱,以备不时之需。“我爸爸劝外公说,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一起去青岛,万一局势有变,还可从青岛向海外撤离。可外公却说:‘李宗仁跟周恩来还在谈嘛,再说还有长江天险。’”杜庭瑞当时以为国共和谈可以“划江而治”,没料到时局变化如此之快。刘自铭刚刚回到青岛,解放军就渡过长江了。“湖北一解放,外公杜庭瑞就在批斗大会上遭酷刑而死,尸骨不知去向。”少年时理想是解救大陆同胞童年的刘以善一放学就骑脚踏车去眷村玩。“外省人刚迁至台湾那一二十年,与本省人之间隔阂很大,我们被视为‘外省佬’,本地人也被反唇相讥为‘土老台’。虽然我心中并无地域歧视,但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大部分好朋友都是外省小孩。”在他的记忆中,眷村有浓浓的人情味儿,邻里之间相互扶持像一家人。“周末热闹得像过节,军中的‘光棍儿’都会被有家眷的同事邀请来做客,吃顿家乡口味的饺子,吃完就一起打牌、话家常。”受家庭影响,刘以善从小对大陆有深厚的情结,尽管离开时他还是懵懂的幼儿。在学校里,他也受到“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的思想教育,常看到反映大陆状况的时事漫画。“大跃进”、闹饥荒,台湾的青少年都知道。“那时看这些觉得半信半疑,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饿死?人们都去吃树皮,这是不可能的吧?尽管有怀疑,但内心还是很受震动,我16岁报考空军幼年学校也跟这些教育有很大关系,感到重振祖国的重任就在我们这一代肩上。每天晚上军官训话时都会说:‘海峡对岸的同胞处在水深火热中??’讲到这里,我们这些军校学生常会掉下泪来??”刘以善读军校时,学校里曾发生一件大事:1969年5月,他的同学朱京蓉随教官黄天明“叛逃”大陆。从1949年开始,台湾空军官兵“叛逃”事件不时发生,有的人是因为“想家”,有的人是因为在台湾生活或事业境遇不顺。而刘以善坚信朱京蓉是被迫的。朱也是3岁跟着父母到台湾,“从小在眷村长大,父母都在台湾,怎么会自己跑去大陆呢?”几十年后刘以善在大陆见到老同学朱京蓉,确认是教官趁飞行训练时直接把飞机开到大陆,朱作为学员毫无办法。落地之后,他只得承认大陆的官方说法:协助教官驾机起义立功。台湾解严后朱京蓉与分别二十几年的父母见面,才知道,他“叛逃”后父母在眷村备受歧视,一家三口辛酸满腹,无以言表。
原创策划:国史当代:国史近代:深度推荐:
[责任编辑:phillo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家祖父三代的她,都为每个老公留下了后代,成了名副其实的良家子!
家祖父三代的她,都为每个老公留下了后代,成了名副其实的良家子!
 昭君嫁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游牧民族 收继婚制 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 复株累单于。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 由是昭君复嫁 呼韩邪单于长子 复株累单于,两人 被迫再次共同生活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王昭君卒年不详,据匈奴史专家林干推测其可能于公元前六至一年间于漠北的匈奴庭去世汉元帝这样一个皇帝,在当时全国经济发展,不想文帝景帝那时要勒紧裤腰带,又没有战事发生,可谓太平盛世。汉元帝“饱暖思淫欲”,便动起了“选秀”的歪点子。说白了,就是把天下美女,都往他自己床上拽。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是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落雁。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昭君虽然仪容雅丽,举止端庄,但因未受皇帝封诰,所以在后宫的地位极其卑微,不受重视。如同当时绝大多数宫女一样,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段传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由于画工毛延寿的卑劣行径,误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异域。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汉元帝认为这次政治联姻可使“边陲长无兵革之事”,特意把年号改为“竟宁”,意即边境安宁之意。呼韩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国家就安宁了”。从此,汉匈长期战争状态宣告结束,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汉元帝舍不得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匈奴,懂歪脑筋,封&王昭君&为公主,前去与呼韩邪单于和亲。在临行前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让她随呼韩邪出塞而去。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右日逐王。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 于是昭君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两人被迫再次共同生活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但昭君的悲剧并未到此为止,十一年后,第二个丈夫也先她而去了。她又被命嫁给新单于,复株累的长子,也就是呼韩邪的孙子,昭君终于承受不住,彻底崩溃了,她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但在正史中,王昭君一直活到53岁,在当时可算十分长寿。汉代出塞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金枝玉叶的宗室公主。但她们的为人行事,很快都随着历史的长河流逝了,唯独“良家子”出身的昭君却流芳千古,人们怀念不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好好好,,,,,,,老祖父笔下的“福州古事”(十一)
老祖父笔下的“福州古事”(十一)
⊙龙山神獒
三十一、亲历福建北洋军阀时期
我曾撰写《福州辛亥革命史话》,辛亥后,闽事纷纭,革命黄花未曾结果,八闽迅即沦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郑祖荫、林雨时、陈培锟、刘通诸老嘱我撰写完整的辛亥史料留与后人,随后诸前辈又要求我再写辛亥后至民国初北洋军阀这段亲历史料。
所谓北洋,清末民初,以江苏为界,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泛称为“北洋”,以南沿海各省则称为“南洋”。清末设立“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以加强区域行政管理和地方武备。由于北洋海军和北洋新军在近代史上的作用,辛亥后,袁世凯的北洋系左右政局。所以“北洋”两字,贯穿中国近代史,其含义超越了地域名称。清末,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新军”,军力强盛,以此为依托续练“北洋水师”,段祺瑞等人均出于此。
袁世凯、段祺瑞、曹锟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福州光复之后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11月
9日,福州光复。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在八闽首府宣告终结。痛感遗憾的是,辛亥革命成功不久,袁世凯窃国,复辟帝制,福州也由佐杂出身的彭寿松弄权,使饱含民主希望的省议会很快流产,各派势力你争我夺,陷入激烈纷争。随北洋军阀入闽,一系列灾难接踵而至。福建北洋军阀几位首脑人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般折腾,闽政纷乱,这些均已成为历史云烟。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11月,福州光复。闽浙总督松寿自杀,将军满人朴寿在于山被斩。随后即成立闽都督府,由湘人孙道仁任都督,下设政务院,湘人彭寿松任院长。司法方面也粗具基础,起草了省议会选举章程,以便选举议员,组织议会。章程规定,全省议员名额为90名,各州县60名,华侨15名,同盟会15名。同盟会表示革命已获成功,不再参政,愿意自动放弃,将名额让给钱粮较多的闽县等15个县。彭寿松自恃光复福州有功,坚持外省旅闽人士应另再设置专额10名,遭激烈反对。众人以章程规定“凡本省及寄居本省两年以上有本国籍之男子年满三十岁,得被选举为议员”为由,认为无须再另设10名专额。但彭蛮横独断,令孙道仁感到十分为难,并萌生退意,遂报请总统府转参议院审议,经审议决定不另设旅闽专额。但彭一意孤行,激起省内外人士纷纷反对,彭指使党羽暗杀反对者多人,群情汹汹,彭更为恼羞成怒,密令党羽购置军火、石油,欲将福州城付之一炬。袁世凯见形势紧急,忙派前清两广总督岑春煊以镇抚使名义带黎天才所部来闽查办,并遣闽人海军总司令蓝建枢回闽,力劝孙道仁勿萌退意,并即免去彭寿松行政院长职务。彭被免职非但未加收敛,反而横暴更甚,封闭群报馆,将主笔苏渺公逮捕并加鞭挞,更激民愤,京沪新闻界也为之震动。北京中央政府催促岑春煊改调田应诏部火速进闽,兵抵马江。此时福州市面恐慌,银根吃紧,钱庄关闭,居民纷纷迁徙躲避。同盟会郑祖荫、刘通、黄光弼等人力劝彭离闽,以免战祸,并出面协调,由省商会筹款10万元送彭去汉口,避免了一场血火之灾。彭离后,省地审厅即以缺席审判其死刑,但实际上无法执行。多年后,彭在湘从事反军阀活动,张敬尧以闽案重提为借口,将彭押赴鄂执行死刑。
彭离闽后,岑春煊由马江带兵入福州,中央任命闽人张元奇为福建民政长,岑即回京。海军总长闽人刘冠雄携武职李厚基,文职汪声玲入闽。刘冠雄,字子英,福州凤岗里人,曾任海天号船主,因军舰触礁沉没,袁世凯时为清直隶总督,救其一死,并引荐其在德州兵工厂效力,两人结为生死之交。不久,张元奇在万寿桥遇炸弹袭击,受惊吓而辞职。刘冠雄领海疆巡阅使衔,来往京福之间,军政大权逐渐落入以旅长之职入闽的李厚基手中,李很快由旅长升为镇守使、护军使、督军,后兼省长长达10年,福建从此进入北洋军阀时期。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李厚基其人
李厚基字培之,江苏铜山县人,父在晚清当管带(相当营长),母早丧。李体格强健,聚有妻妾,外温内刻,趋炎附势,反复无常。自幼随父在军营,由文书教其读书。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李加入受训,充过李鸿章亲兵,由同乡吴凤岑(袁世凯亲随,后升至陆军第四镇统制,相当现师长,驻防河北开平)知遇,经推荐于1909年任第四镇第七协第十四标统带(相当团长)。当时军队编制,兵目40人为一棚,二棚为一排,三排为一队,三队或四队为一营,三营为一标,二标为一协,步兵二协,马炮兵各一标,工程辎重各一营,军乐一队合称一镇,李厚基为第四镇第七协第十四统带,第四镇的统制为吴凤岑,在福建,第十镇统制是孙道仁,许崇智为副统制。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辛亥革命,袁世凯将陆军第四镇调往汉口,占领了汉阳,统制吴凤岑在陈地病殁,第七协统制由杨善德继任,李厚基任第七协统协(相当现旅长)。清室逊位后,军队改制,陆军第四镇第七协改称为陆军第四师第七旅,李改任旅长,驻防马厂一带。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癸丑七月,二次革命暴发,江西李烈均、福建方声涛在湖口率先倒袁,广东都督陈炯明、安徽都督柏文蔚以及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兴师讨袁。福建都督孙道仁在福建陆军第十四师副师长许崇智劝告下,也宣布独立。7月23日,许崇智以福建讨袁军总司令名义发表出师通电,历数袁氏破坏共和等诸多罪状,呼吁各方共举义师。袁世凯急调北洋各路大兵进行镇压,陆军第四师开赴上海,在龙华、高昌庙向都督陈其美控制的上海制造局进攻。次年二月,二次革命失败,孙道仁、许崇智在闽亦同遭挫折,袁世凯的北洋军阀势力向闽延伸。由陆军部派部员郭则栋、曾克敬、萨君豫等担任裁兵特派员,将福建陆军第十四师裁遣改编,名存实亡,代之以由李厚基所带的北方兵,李实际上掌握了福建兵权,升任福建镇守使,其政治靠山为海军总长刘冠雄。原在福建呼风唤雨的孙道仁调京改任其他职务,许崇智则出走日本。许崇智,字汝为,广东人,少年随宦来闽,留日士官学校毕业。许在辛亥革命及二次讨袁革命中均有功勋,追随孙中山先生,陈炯明在广东兵变,许即奉命以东路讨贼军名义赴粤讨伐。&&&&&&&&&&
李厚基在闽立稳脚跟后,即向京城寻求更大的政治靠山。很快,他投奔皖系军阀首脑段祺瑞作其第二政治靠山。段是袁世凯的心腹干将,袁死后,北洋军阀主要有直、皖、奉三系。直系以冯国璋为首,麾下有曹锟、吴佩孚等。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与奉系的张作霖相勾结。其时黎元洪以袁世凯虽死但总统任期未满为由升任大总统,冯国璋任副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祺瑞身边亲信徐树铮是李厚基表亲,李通过徐的引荐,投段门下,从1913年至1922年独掌福建军政大权长达十年之久。1920年,直奉两系联合攻皖,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李厚基派兵援粤亦受重挫,转而投靠吴佩孚,徐树铮曾秘密来闽劝李归皖弃直,李拒而弗听,1922年9月被王永泉、许崇智联合驱逐离闽。此前蒋介石亦曾率由部分粤军所组东路讨贼军入闽驱李,亲撰《讨李厚基檄》,兵至永泰,夺了县长金章之位,由其文官长兼摄县务,但仅7天即被李部反攻击溃,狼狈逃往长泰。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驱逐王永泉
李厚基被逐离闽后,王永泉率部从南平来福州接掌军权。先成立福建总司令部,这时福建虽然称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际上有名无实,亦无统一的执政党。立法机构为省议会,行政机构为省长公署,司法机构为高等审判厅、高等检察厅及地方审判厅、地方检察厅等。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军阀手中,一切都由军阀把持,飞扬跋扈,为所欲为。进步民主人士们在暗地与国内进步力量联络奔走,提出“打倒军阀,军民分治,改革社会,司法独立”等政治主张,但均遭严厉镇压。王永泉,字百川,河北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曾任边防军混成旅旅长,一次欧战结束后,来闽驻防南平,任镇守使。1922年9月间,粤军许崇智所部在广东被陈炯明排挤,退至闽西,与黄大伟、李福林部联手,再与王永泉联络,合力驱逐李厚基,迫其离闽。
王永泉的政治靠山也是皖系段祺瑞,段的得力助手为徐树铮,徐在北京曾受业于闽人林纾先生(字琴南),并仰慕著名文学家吴曾祺先生(字翼庭,曾长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后归居福州)。王永泉1922年9月在闽执掌大权后,徐树铮即于当年10月来到福州,欲依赖王的军政力量,一展政治抱负,徐抵达福州后住旗汛口花园弄,首先拜访吴曾祺先生,一见面即行跪拜大礼,令吴及家人莫名其妙。徐写了《建国真诠》一书,提出在闽设立建国制置府,取得经验后以便向全国推行。10月底即出面仓促召集省议会正、副议长及各界人士,讨论在闽设立建国制置府等事宜,众人以福建民穷财尽,地小而僻,不宜作此大举为由,一致反对,徐郁郁不快,只得返京,可谓无功而返。
此时,徐树铮壮怀未酬而北上,许崇智满腔义愤而南下。王永泉出任福建总司令。司令部设大墙根荔枝园,家住旗汛口(1980年该旧址仍在)。司令部下设参谋处、秘书处、副官处、军务课、军需课、军法课。参谋长杨杰,字揆一,曾任陆军大学教育长,在军界颇有声望。秘书长为万珙,字子瑾,江西丰城人,少袭父荫,生长于福州,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在闽湘军改编为警备队,将领士兵多为其父旧部,因此万珙与军地双方人士熟悉者甚多。王永泉在南平镇守时即怀夙志,欲图大举,在挑选助手方面极为严格,很注意资历、学历、能力等,其嫡系部队有两旅及四个独立团,编制充实,装备优良,将领多系留日士官学校及留德陆军学校毕业者,可谓野心勃勃,大有吞吐八闽之势。然而,李厚基毕竟在闽经营长达10年,虽被赶走,但在闽西南尚有许多旧部,怀念旧主,不听招呼,且心怀异志,闽东陆战队及王麒第十一旅,具一定实力。闽北自王永泉走后,由周荫人一师接管,任镇守使,周荫人为孙传芳心腹,睥睨一切,垂涎福建军权已非一日,与王永泉势不两立。王在闽期间曾发生“拥萨倒林”事件,萨即萨镇冰,林是林森,在国内出现“一国两府”(南北政府),在福建出现“一省两省长”,是当时政治势力激烈角逐的表现。孙传芳与王永泉是日本士官学校同期同学,孙于1923年受北洋政府任命为闽粤边防督办,实为跨省督军,论地位势力实力均远在王永泉之上,不久,改任督办福建军务,王改任帮办福建军务,此时孙的部队已由闽粤转向闽浙赣一带,为随后任闽浙赣苏皖五省巡阅使作准备。因此王永泉任福建总司令,不敢入驻李厚基的督军署,将督军署为孙传芳保留着,嫡系部队也被迫退驻福清、莆田一带。趁孙传芳部转向浙赣及孙路过延平之时,周荫人极力说服孙传芳帮助,将王永泉赶出福建。
其时王永泉购置一批军火,派副官长由江西押回,当时福建既无铁路也无公路,只能由货船装载,走水路经延平到福州。船至延平,周荫人设宴款待副官长,让副官长拍电报给王永泉,“械过延请释注”。随后,周早已派伏兵在延平下游30里下道处将货船及一干人等武力扣押。王永泉接副官电报后在旗汛口家中高枕无忧,至傍晚,忽接周荫人急电“我公罪大恶极,请即离闽”。王此刻如梦方醒,此时孙传芳虽已离开福州,督办公署迁徙一空,但部队尚未撤离,对王官邸进行包围,周荫人部火速沿闽江而下。王叫帮办署紧急通知省长署、省议会、省总商会、各界重要人士及省级各机关负责人到其旗汛口家中,省议会议长林翰、副议长雷寿彭、省长萨镇冰等先后赶到,王作简短讲话,大意为“奉职无状,对不起中央,对不起闽人,就要离闽,不敢以个人得失引发战事”等,萨镇冰针对周的急电,说到“王帮办来闽两年多来,在极其艰难混乱之中使地方逐渐转到安定局面,可谓劳苦功高,此去回到中央,吾人敬祝一路平安”,在座众人异口同声齐喊“一路平安”。萨镇冰先行告辞,承舆而回,王即入内,由参谋长杨杰、秘书长万珙与众人周旋,众人见事紧急,纷纷散去。王永泉通过秘书给总统府、国务院及段祺瑞各发一张电报,电请辞职,并对段祺瑞报告经过。日夜由福清经闽南率部离闽。延平方面不断打来军用电话,通知帮办署,称“孙督办即日回省,办理善后,一切照常,切勿惊扰”,因此各处仅有小冲突,并无大战事。
次日,督办署刘经荪等人先到福州,随后孙传芳也到。孙为人阴险毒辣,与地方人士少有来往,深居简出,专注于收拾军务,并急于向浙赣发展。3月初旬抵榕,5月20日傍晚与刘经荪等人分乘3部车到东街口三山座菜馆楼上赴宴(太阳巷口,人民剧场对面原省图书馆旧址),在门口被福州流氓集团头子林寿昌、郭则敬安放的炸弹所炸,第一部车的驾驶员与副官受伤,街边一卖水果的妇女被炸死,孙逃过一劫,但受惊匪浅。不久,周荫人来榕接管王永泉之职,驱王离闽。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东路军入闽
铲除军阀,建立共和是孙中山先生的毕生夙愿,他制定“联俄、联共、扶持农工”的三大政策,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如火如荼,北伐战争节节取胜。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经过两年苦斗,创建黄埔,建军平叛,击溃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成立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经过东征南征,建立巩固了广东革命政权,随即实现了粤桂统一。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全中国的纲领。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确定从各方面准备北伐。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
当时,盘踞各地的北洋军阀势力主要包括直系吴佩孚军约20万人,
控制湘、鄂、豫等省和陕、冀部分地区;从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军约20万人,盘踞赣、闽、浙、皖、苏五省;奉系张作霖军约35万人,占据东北三省和京、津等地。北伐军初期力量包括8个军10万余人,但在战争中迅速发展扩大到40多个军近100万人,越战越强大。蒋介石任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司令部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何应钦、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李福林、程潜、李宗仁、唐生智分任第1军至第8军军长;缪斌、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李朗如、林伯渠、黄绍竑、刘文岛分任第1军至第8军党代表或副党代表。北伐军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击垮吴佩孚军,全歼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张作霖军。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1926年间,在福建境内掌控军权的是继李厚基、王永泉之后的孙传芳部将周荫人,周的兵员达6万多,为辛亥革命后福建兵员数量最多的一支军阀部队。1926年9月下旬,孙传芳在赣陷入困局,令福建周荫人部进袭粤东,以解其危。周率所部3万余人编为4个军,于10月上旬攻占广东蕉岭、松口、饶平等地。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何应钦乘湘、鄂、赣战场节节取胜之机,转守为攻,10月中旬,多次向蒋进言,力主攻闽,从粤东入闽作战,所部称“东路军”,以第1军第3、第14师袭击周部后方,先深入敌后,回师合击,攻占永定,然后回师松口,俘周部第3军4000余人。此时,周部第2军曹万顺、杜起云两个旅在蕉岭通电起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7军(曹万顺任军长),随即进至中都、松源地区,将退至该地区的周部第3军残部全歼;尔后,向上杭挺进。在上杭地区的周部第4军和第2军残部退守长汀。10月下旬,第17军由上杭沿汀江两岸向北推进,在由赣入闽的东路军第14军第2师配合下,攻占长汀。由第1军补充团扩编组成的独立第4师在第20师第58团等部配合下,先后在饶平、诏安、漳浦击退周部第1军后,于11月相继占领漳州、同安、泉州、莆田、永泰,兵逼福州。12月初,第2军第6师由赣入闽,进占建瓯,切断闽、浙孙军联系。此时,又策动驻闽海军起义,归附革命军,周部李生春旅投降。12月9日,国民革命军东路军进占福州。周荫人率残部逃往南平。日,周荫人部省防司令李生春率部归附国民革命军,改编后旋率部向南平进逼。国民革命军由何应钦率领进驻福州,孙传芳、周荫人、孙周所部纷纷瓦解,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军第一军,由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长谭曙卿任军长兼第三路指挥,驻守福州,其余部随何应钦向闽北及浙赣方向进攻,东路军在福州整编后,挥师闽北,将北洋军阀势力彻底赶出福建,平定了全闽。北洋军阀在福建的统治至此宣告结束。
从1913年李厚基来闽至1926年底周荫人部土崩瓦解,福建北洋军阀统治历时13年整,期间福建地处东南一偶,是南北政府及北洋军阀各派系激烈争夺之地,你争我夺,耍尽权谋,但所幸未曾发生大的战事,使黎民百姓免遭兵火之灾,在那军阀连年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凄苦岁月中,可谓福建之一“福”也。1927年
4月6日,由蒋介石提名,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杨树庄为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兼福建省政府主席,组成了第一届福建省政府。4月27日,南京中央政治委员会决议正式任命杨树庄、方声涛、郑宝菁、陈培锟、丁超五、黄婉、宋渊源、陈季良、谭曙卿、张贞等12人为福建省政务委员会委员。5月2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成立。方声涛、陈培锟、黄琬、丁超五、郑宝菁、杨树庄、谭曙卿、宋渊源、张贞、陈季良、卢兴邦、殷汝骊等12人为福建省政府委员。以方声涛为军事厅长,陈培锟为财政厅长,黄琬为教育厅长,丁超五为建设厅长,郑宝菁为民政厅长,杨树庄为省政府主席。5月28日,国民政府任命林赤民为省政府委员。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
9月20日 福建省政府改组,杨树庄仍任省政府主席,省政府委员是:陈乃元、徐桴、程时煃、许显时、林知渊、陈培锟、陈楚楠、林寄南、卢兴邦、丁超五、方声涛、郑宝菁。杨树庄因病赴沪就医,由方声涛代省政府主席职。从,历时17年,民国首届福建省政府才正式行使政务。当时闽西为中央苏区,闽南、闽北分别为张贞、陈国辉、卢兴邦等军阀、匪帮所控制,所谓“省政府”的势力范围其实仅限福州周围及闽东部分地区,财税来源十分困难,甚至靠借债度日,每逢省财政告急之际,常由陈培锟向南洋富豪林菽庄、黄奕住等求助,以应付困厄,随后发生“一六事变”、“福建事变”等影响重大的历史性事件,这是后话。
(《百年来所见所闻之政事录》)
三十二、理财能手:陈培锟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父子同科进士,擅长诗文书法
陈培锟(年),字韵珊,福建闽县(福州)人,世居朱紫坊33号(故居仍存,但早已售出)。清光绪23年(1897年),乡试成举人,光绪24年(1898年)会试贡士,选庶吉士,殿试二甲,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与其父陈海梅“同科进士,同点翰林”。陈海梅在此前3年曾获乡试第一名,京考得会元,因兄病危,克日赶回,见兄最后一面,未赴殿试,而今父子同榜,这在以科举题榜入仕为荣耀的封建时代,其影响可想而知,在桑梓间轰动一时,传为佳话。陈培锟在京5年,光绪季年,与夏同善等一同东渡扶桑求学,光绪末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宣统元年回闽任福建省高等学堂(前身为全闽大学堂)监督、福建学院、福建农业学堂、福建法政学堂监督,为福建早期推行新式教育作出贡献。辛亥时期,陈培锟是同盟会会员。民国初期,福建行政区划分为四道,陈培锟先后历任延建道、汀漳龙道、闽海道和厦门道道尹,治理过福建大部分地区的行政事务。他曾鼎力支持陈嘉庚在厦门办学,集美和厦门大学的第一块用地就是他在任时支持批给的。他善于处理官场和人际关系,上自省长、督军,下至地方绅士,无论谁主闽政,都很重用他。后任民国首届省府委员、省财政厅长、代理省府主席、省府顾问、省银行董事长等要职,并先后兼任福建去毒社、禁烟委员会、赈务委员会、防空协会等社团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省人委委员、省文教管委会主任、省文史馆首任馆长等。陈海梅、陈培锟父子都擅长诗文书法,其“父子翰林字”深受东南亚及日本华侨喜爱,也许人们在心理上都希望“父子金榜共题名”吧,目前在外流传者已很少见,成为书画界收藏珍品。陈培锟著有《闽文编录》、《海滨谈屑》、《岁寒寮诗藏》等,由省文史馆馆藏。陈海梅著有《喷饭集》、《折琼集》等,收录诗作200余首,多以福州地方谚语、方言、传说为题,多是白话诗,在当时象陈海梅这样长期接受旧式教育的读书人,写白话诗者极为少见,其作品已成为研究福州民间、民俗文学的极好资料。
左至右:林雨时、郑祖荫、陈培锟
据载:黄君家藏“华亭墨迹”一卷,卷末有漳州近代文化名人陈嘉言、许南英、陈培锟、沈傲樵、汪春源的题跋。陈嘉言等人皆是书法名家,题跋为书法珍品,又对晚明书法大家董其昌(人称“董华亭”)的书法艺术有所评估,弥足珍贵。陈培锟的题跋曰:壬子三月二十六日,阴雨昼晦,枯坐衙斋,怀抱郁结。黄子嵩年,示余以此卷,姿态天然,神味弥永,洵乎为玄宰书也。援颖书此为之泫(?)然。陈培锟识。陈培锟时任漳龙道尹,“壬子”即1912年;“黄子嵩年”即黄仲琴,时任龙溪县丞。
陈在一生中曾五次赴台,条幅为:“顾亭林云: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述樵仁兄大雅属正。陈培锟(韵珊,章)。”福州鼓山途中陈培锟题“国药之光—住福州大桥头”,是福州摩崖石刻中难得一见的民国早期医药类广告。
我与陈培锟曾是忘年文友,1955年我所著的《雪峰山志》,由陈培锟题辞,我尊称陈为“词林前辈韵珊先生”。陈题辞云:雪峰肇基,真觉大师,推原象骨,鹫岭猴池。乾符建塔,王氏倾币,灵区堂宇,蓝氏宏施。历宋元明,闽峤分支,七百余年,桑海移时。千五百人,艰苦修持,&
徐(火勃)撰志,纪实修仪,李叶曹谢,存文与诗。乾隆甲戌,重修未遗,昙游杖策,三宿于兹。昌秀可比,石室留皮,万松手植,最系人思,再兴留箴,卵石杉枝,义祖当山,三球并驰,永传法乘,忝参题辞。陈培锟题,1955年。我另著《福建地方行政与地方自治》、《禁烟概要》、《法政概要》、《福建乡土教科书》等书也多由陈题书名或作序。陈对佛学亦有深究,厦门南普陀寺有陈培锟撰书:“南海有名蓝,舶卓曾传单舸去;普天无净土,弥陀合共一龛藏。”陈海梅、陈培锟故居(现朱紫坊33号)“陈氏宗庙”门牌及整座房屋及后花园、假山等仍在,只是福州解放初期房屋即已匆忙低价易主,现被分割成为一个个大杂院。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挥泪别漳州,鼎力办实业
<font COLOR="#2F年11月11日,漳州光复,城头龙旗落地。接漳州通电后,闽都督孙道仁即派刘蔚、陈培锟赴漳接管政权,任命陈培锟为漳州道尹。11月30日,陈公开发布文告“查迩来漳镇办理,兹本道已于本日莅漳,所有一切民事,即应仍归办理,以清权限,而归统一,辛亥年十月十三日,陈培锟”。但随后不久漳州当地势力分成南、北两派,势如水火,发生严重内哄,陈无可奈何,遂于当年底即离职。1911年末,陈培锟即“挥泪别漳州”。他在“别漳州四首”中写道:“酸心看海水,挥泪出漳州”。
陈培锟长期致力于福建金融业。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建宁府出现了钱庄的雏形—钱桌厨。到清乾隆年间,钱桌厨经营有兑换、存放款、汇兑等业务。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二,尤其是随着福州茶港的形成,钱庄应运而兴,福州钱庄数量为省内最多,集中于下杭街,数量占全市钱庄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处理钱庄内部事务的商事研究所、钱庄同业公会等都设于此街附近。1906年闽北人陈氏投资200多万银元,在下杭街开设钱庄,成为轰动榕城的金融特大户。民国时期较为著名的有罗恒和钱庄,罗家钱庄开设时间较长,罗勉候任福州商会长期间,曾先后有闽南华侨巨商、中南银行老板黄奕住、虎标永安堂胡文虎等人有意与罗家合作,计划以昇和钱庄为基础,改组经营银行。1938年,由于抗战,时局动乱,罗勉侯去世,以及企业内部等种种原因,罗家钱庄在全国经济大衰退中,营业额日益减少。到抗战后期,按“公司法”规定,罗家以昇和钱庄为基础,成立昇和钱庄股份有限公司,公推时任上海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的罗郁铭任董事长,罗郁坦为总经理,陈梓端为经理,并筹划一大笔资金存入中央银行验资。后来,他们又计划将昇和钱庄吸收部分外股,改组为福州海南实业银行,并推举陈培锟为董事长,获得批准时,适值福州二次沦陷,计划流产,后于1948年停业。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厦门至漳州的铁路开始兴建,1910年正式通车。当时从厦门至漳州的交通线路是从厦门乘船经3.5公里水路到嵩屿,再乘火车。当时该铁路只铺轨到江东桥,仅完成28公里,距离漳州还有22公里。海外侨胞黄奕住为开发闽西、南,于1922年打算续建该铁路延伸至龙岩,并约请荷兰工程师樊迪克纳前往视察,后因故中断。日,菲律宾华侨在厦门鼓浪屿开会发起救乡运动。黄奕住在会上“提议续办漳龙铁路至龙岩,以利交通。佥谓敷设铁路为救乡根本要图,即经全体通过”。会上选举黄奕住、李清泉、胡文虎、李双辉、陈培锟、黄琬、萨福均、郑华、黄钟训、林荣森及薛敏老等11人为筹备委员。不久,召开成立大会,黄奕住被举为筹委会主任,会址即设在其公馆。同年10月12日,获得当时交通部、农商部的批准。原定1927年由交通部派技术人员前来视察勘探及估价,然后由华侨出资兴建。但1926年底正值北伐军兴,何应钦率东路军由粤入闽,驱逐周荫人,闽政纷乱,铁路筹建计划也再次夭折。1933年,蔡廷锴率19路军入闽,政局较为稳定,又重提筹建该铁路。6月1日在鼓浪屿设立了漳龙路矿筹备处。黄奕住积极支持,聘请德国工程师前来测量,绘有详细蓝图,为全面勘察施工作好了准备。国民政府实业部也准备派地质工程师侯德风、矿业工程师王目伦等来进行测量。筹备工作正紧张进行时,又因爆发“福建事变”(闽变),全部计划就此被长期搁置。
在民国期间,陈培锟在福建金融业、实业建设等多方面是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旧中国最早的一批股票,其中福州电气股折(1930年),由陈培锟为公司法人,股票为细花边,钢印,大小27&15厘米。抗战期间,省府内迁永安,陈培锟任省府顾问、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省防空协会秘书长、省赈务委员会主任等职。当时省府发布法令,要求东南亚华侨必须捐出其家产十分之一用于购买救国债卷,陈培锟多次赴南洋筹募抗战资金,为抗战救国献力,与刘鸿寿、林炳章并称为“福建理财三杰”、“东南龙虎三杰”。刘善于开源,林长于整顿,陈特会调节,3人配合默契,辅理省财政渡过国难艰难时期。他先后任省企业公司、省贸易公司、省运输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为福建经济、金融、交通等多项实业建设都有贡献。“去毒社”在开展查禁鸦片烟中,陈始终鼎力支持。1945年,抗战胜利后,行政院长张群多次邀请陈培锟到南京国民党中央工作,均予婉拒,应了一句福州话“七溜八溜,没离福州”。
台湾光复时,陈培锟曾随陈仪将军赴台参加接收工作,陈培锟一生曾五次赴台,利用其曾在日本读书,天皇、皇室和一批社会名流因欣赏其书法,有所交往,以及他在台湾的人事关系和理财能力,为陈将军解决了接收过程中许多疑难问题,尤其是在金融业务方面。从台返闽后,他被委任为省府委员与省银行董事长,当时省行发行的钞票上均有其署名。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震惊朝野的“一六事变”就发生于陈府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
4月6日,由蒋介石提名,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杨树庄为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兼福建省政府主席,组成第一届福建省政府。4月27日,南京中央政治委员会决议正式任命12名福建省政务委员会委员。5月2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成立,杨树庄、方声涛、陈培锟、黄琬、丁超五、郑宝菁、谭曙卿、宋渊源、张贞、陈季良、卢兴邦、殷汝骊等12人为福建省政府委员。以杨树庄为省政府主席,方声涛为军事厅长,陈培锟为财政厅长,黄琬为教育厅长,丁超五为建设厅长,郑宝菁为民政厅长,5月28日,国民政府又任命林赤民为省政府委员。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9月20日福建省政府改组,杨树庄仍任省政府主席,省政府委员是:陈乃元、徐桴、程时煃、许显时、林知渊、陈培锟、陈楚楠、林寄南、卢兴邦、丁超五、方声涛、郑宝菁。杨树庄因病赴沪就医,由方声涛代省政府主席职。民国16年前后,闽西为中共中央红色苏区,闽南、闽北分别为张贞、陈国辉、卢兴邦等军阀所控制,所谓“省政府”的势力范围仅限福州周围及闽东部分地区,财税来源十分困难,甚至靠借债度日,每逢省财政告急之际,常由陈培锟向南洋富豪林菽庄、黄奕住等求资,以应付困厄。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年1月6日,福建军阀、暂编第二师师长卢兴邦策动其弟持枪绑架了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委员林知渊、程时煃、陈乃元、许显时、郑宝菁及水上公安局长吴树等6人,当时这些要员正在陈培锟朱紫坊府内聚餐,喝迎春酒,被绑后从陈培锟府分别押至尤溪和南平两地,史称“一六事件”(亦称“六委事件”、“一六政变”)。民政厅长陈乃元抱病在家,在病榻上被强行绑走,后在被营救前即病死于被囚地尤溪。水上公安局长吴树并非省府委员(被绑实为“五委),也并未赴宴,也是从家中被强行绑走。被绑6人与卢素有积怨,6名高官在迎春的喜庆气氛中转眼从“座上宾”沦为“阶下囚”,从陈培锟府或自家被分别押至洪山桥,搭汽轮,开往上游,经尤溪口过夜,次日被转尤溪县城和南平,武装扣押,震惊全国。同为省府委员,又做东的陈培锟为何未被绑?可能陈作为福建“理财龙虎三杰”之一,长期立足财经、文教,与其父陈海梅“同科进士、同点翰林”,对派系斗争涉足较浅,在早期曾协助卢兴邦创办尤溪一中,为其招募师资,与卢有些交情,同时卢可能也想留下这位财神爷,以便向当局讨价还价。
“一六”当天,杨树庄也在福州,不过已处于省防司令林忠“保护”之下,实际上被挟持,身不由己,无法行使职权。至一月八日,始发布省主席令,命由秘书主任周翰代陈乃元为民政厅长、江屏藩代许显时为建设厅长、财政厅秘书康敦伯代财政厅长,赋税课长陈元璋配合维持,这些人当时与各方尚无重大矛盾,暂使省府日常事务得以运转,不至瘫痪。
杨树庄随即通过林忠(实已投靠卢兴邦)向卢提出解救人质的3点方案:1、杨以人格担保,不将此事向蒋中央检举;2、自1930年1月份起,卢部军饷由省府按月清发,既不拖欠亦不短少;3、闽北各属用人行政均事先征卢部同意。卢本人驻于闽江口汽轮上,当即拒绝了这3条方案。
“一六事件”实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总爆发,也是军阀势力激烈角逐的体现。在此背景下,卢对杨树庄的3点建议自然不感兴趣。蒋介石接到“一六事件”的报告,极为震怒,但此时正忙于应付与冯、阎开战,无遐顾及,但也深感若不迅速解决,对自己威信大有影响,遂先派政学系头子张群来闽,以“查办”为名,拟政治解决绑票危机。张群来闽斡旋,无任何效果,只好知难而退。蒋介石见文不奏效,只好策划武力解决方案。先通过闽系海军关系,安抚在闽海军势力不被卢所利用。随即令正在闽西“剿共”的陆军第五十六师刘和鼎部开进漳州,联合张贞部,同时分兵一部,从海路到达福州,抢占福州地盘,以合击卢兴邦。同时电令卢率部赴闽西“剿赤”,卢自然不理。日,人质被绑已5个月后,爆发了“刘卢之战”。
战役在福州西北郊沿闽江上游展开。卢部兵力有:卢兴荣(攻城总指挥)、周志群(副指挥)、杨愚谷(总参谋长)、王天锐(先锋团团长)等,卢部分两路沿闽江正面及闽侯西北部向刘部进攻,在福州城内潜伏许多便衣队,趁乱放火破坏,以为策应。双方短兵交接,卢部毕竟均非正规战斗队伍,很快溃败,退至闽北各隘口拒守,战斗陷于胶着状态。
南京政府电令福建,称卢为贼作乱,组织各部力量,合力讨伐。卢部与刘部继续在白沙、水口两地作战,卢均失败,实力大减。在全省各地,开始清剿卢部残余。杨树庄此时自感有负重任,称病赴沪就医,由方声涛代省政府主席职。方声涛奉蒋介石命,组织三部分力量围剿闽南、闽中卢的势力,有张贞第一师、萧叔宣教导团、陈国辉第一旅等,永春、大田、德化等地相继取胜,一些原与卢有关联的人物林寿国、陈季良见势不妙,纷纷转变立场,加入讨卢行列,土匪内部也发生数起内讧,许多散部被收容整编,卢被围困于尤溪老巢,作困兽之斗。
军事上取胜后,即转入政治谈判。由与方声涛与卢兴邦都有些交情的孙本戎、萨镇冰、陈培锟等人左右奔走,多方斡旋,此时卢兴邦自知大势已去,遂顺水推舟,双方达成3点解决意见:在立即释放六委前提下,1、卢兴邦立即辞去师长职务,所部编为省防军两个旅,以卢兴明、周志群为旅长;2、卢兴邦辞去师长职务后,由省府委具为“闽西剿匪指挥”,率着卢兴明、周志群两旅前往闽西“剿共”,借以赎罪;3、卢部全部离开南平、尤溪等地,集中长汀听候点验。至此,震惊全国的“一六事件”始告平息。
被绑六委中,陈乃元不幸病死于尤溪被囚之地,其余5人获救,不久均官复原职。参与“一六绑架”的部分人员受到追究。祸首卢兴邦虽失去老巢,但在赴闽西途中,借故停留于沙县、永安一带继续为非作歹,残害一方,为当地人民所痛恨。如永安吉山刘氏武举人被卢绑架,家人筹款50万前往赎人,但已被撕票,卢斑斑恶行,可谓磬竹难书。
陈培锟在面对这一重大事件时处事不惊并促使事件和平解决,给各方留下好印象。1930年5月,国民政府任命陈培锟暂代省政府主席一职,陈当即回电国府,恳请辞职。1937年8月抗战期间,省劝募公债委员会成立,陈培锟负责劝募工作。委员会规定:凡本省出洋华侨,须将其家产的1/10购买救国公债。爱国侨领陈嘉庚返闽时,陈培锟以参议会名义予以热情接待,向其详细介绍家乡军民英勇抗日的情况,得到陈嘉庚深切同情与大力支持。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2F
年4月29日,福建省政府及其所属各机构陆续内迁。省政府迁永安,国民党省党部迁连城,省保安处、训练所等迁三元。一些学校、工厂、企业也随之内迁。~28日,省临时参议会第一次议会在永安召开,实施10项议案:(一)、关于废止公务员应回避闽籍案;(二)、关于各县长应革除官场恶习案;(三)、鼓励妇女加入社会工作案;(四)、提高内地县等级案;(五)、充实专员公署组织并切实执行专员制度案;(六)、视察调查取缔秘密决议案;(七)、关于疏散县、市人口入乡村案;(八)、充实保甲组织机构案;(九)、关于保障民权案;(十)、充实保甲经费案。辛亥老人郑祖荫任议长,陈培锟时任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我任秘书。日,省政府主席刘建绪发表《新年的展望》:提出要一面击寇,一面建省,建设新福建。日,日机30架在永安市区及城郊各地投弹百余枚,被毁房屋百余间,死伤20多人。1945年,全省人口数为人。当年,全省鼠疫大流行,蔓延42个县、市,发病24914人,死亡19376人。永安长达7年半的抗战岁月无疑是痛苦艰辛的。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亲撰《归来堂记》,募款重建龙阁
归来堂在厦门集美陈嘉庚故居正前方嘉庚路南侧,建于 1962
年。陈嘉庚生前曾有过建归来堂的计划,用途是方便海外亲人回故里时歇宿和祭祖。他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指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归来堂是单层建筑,由大厅、拜堂、内院、回廊和厢房组成,总面积
1000 平方米。拜堂内有一块“归来堂记”石碑,碑文是陈培锟应陈嘉庚之约于
1960 年 9 月撰稿并书写的。碑文说明了陈嘉庚建归来堂的用意是要子孙后代勿忘故国,大意是:陈嘉庚侨居海外数十年,一家数十口,如果建归来堂是给自己“娱老”,享受天伦之乐,“则骨肉犹隔重洋”,不可能;如果是为了留给子孙作遗产,“则堂奥难容生聚”,太小了;归来堂只建成一座小宗祠那样的规模,因为它“重于承先启后,而示以海外后人,惟父母之邦,当数典勿忘”。
福州鼓山龙阁系清末鼓山住持妙莲应召入京乾觐西太后和皇帝,被封为国师并赐紫袈裟回山后建的双层楼阁,阁上祖武圣(关公——
保国护寺之神)。此阁于1934年毁于火,后由陈培锟等募款重建。重建之新阁高三层,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前临放生池,飞阁流丹,美不胜收。鼓山上涌泉寺旁,曾有一所“岁寒三友阁”,三友指:萨镇冰、黄奕住、陈培锟。陈与南洋富豪林菽庄等均有深交。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佳话非“虚话”,朱紫留芳名
陈海梅、陈培锟父子同科进士,同点翰林,一时间轰动桑梓,传为佳话。曾有报载,父子同科进士,同点翰林,疑为是否可能存在“子代父考”,我认为就陈氏父子而言,无此可能,原因是:
1、清末虽然科举制度行将结束,但制度仍十分严格,夹带、漏题均遭严办,何况一人代作两人卷,无此可能性。鲁迅先生的祖父周海青即因科考作弊案而遭革职,致使家道中落。陈海梅于光绪21年(1895年)在福州乡试会考获第一名,他为何当年或次年未进京参加殿试?是家庭遇大的变故?经济困难?现已难以考证。但据陈宝琛一首诗中,可知当时陈海梅家经济较为困难,住在南营,常由陈培锟向外祖母高家借贷,外祖母喜爱培锟,每次都不虚行,且兄病重,不能成行。陈海梅点翰林后,“家贫年长”,被派往浙江龙泉县任知县。陈海梅才华盖众,且轻视功名(这从他后期许多诗作可以明显看出),他后来从政名气虽然不及儿子,但书法、诗文水平当不在培锟之下,由此可见,陈海梅完全不必让子代考,相反,父子同科进士,同点翰林可能正是陈海梅精心筹划与等待的“花开必结果”。
2、陈海梅点翰林后,仅在浙江丽水、龙泉任两任知县,5年,政声卓著,他致力于兴修水利,大力办学,清理诉讼,当地海堤百姓称为“陈公堤”。由此可见,他并非一介书生,而是学识、能力极强之人。后因不拘仪节,得罪上司(郡守),免官归里,颇似“闽邑之板桥”。
3、陈海梅回榕后,归居朱紫坊,专心词学研究,任词学会长,他安步当车,布衣布鞋,优游林泉,常常呼朋唤友,诗酒为乐,他的诗多以福州谚语、民间传说、生活细节为题,类似当今“白话打油诗”,其诗约200多首收入《喷饭集》、《琼折集》中,是研究福州民间文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其书法诗风与陈培锟有所不同,较为活跃灵动,深得日本及东南亚华侨喜爱。也许人们都期盼得到其书法,也能使后辈金榜题名,图一好运兆头,故在福州及东南亚、日本,求者甚众。
陈培锟在抗战期间,国难当头,省财政匮乏之际,多次领命赴南洋筹募资金,并多以义卖父亲及自己书法为由,募集抗战资金,大都不虚其行,满载而归。其父子“翰林字(馆阁体)”被誉为“堪称一绝”。陈培锟在抗战期间随省府内迁永安,在文川溪畔民主庙榕荫亭题一联“渔舟夜泊网收月,樵客晚归笠带云”,不愧佳联,其另一联“劝子勿为世所腐,知君要以诗相磨”,迄今仍有教育意义。战乱期间,许多人无家可归,受冻挨饿,他以省赈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省孤儿院董事长名义,积极赈灾救困。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首任文史馆长,著述留与后人
福州解放前夕,陈培锟与萨镇冰、刘通、何公敢、史家麟等知名人士公开张贴“拥护共产党,欢迎解放军”的安民告示,参与保存原福建省银行资产
(时任省行董事长),为顺利解放、接管福州作出突出贡献。解放后,任省府委员、省文教管委会主任等。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日,陈培锟为首任馆长,著有《海滨谈屑》、《闽文编录》等。
陈培锟于1964年逝世,享年87岁(年)。文革初期,他及同辈们创作的许多精品在文化浩劫中大多焚于火中,正是:
翰海苍茫说同舟,
林梅两枝本同根,
父培心田期有果,
子锟朱紫永留芳。
三十三、“拥萨倒林”风波记
在王永泉统治福建短短不及两年时间内,福建曾一度出现“一省两省长”的奇特局面,爆发了“倒林拥萨”的政治风波。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倒林拥萨”之背景
“倒林拥萨”的“林”,即国民党元老林森(),字子超,号长仁,晚年号青芝老人,原闽侯尚干乡凤港村人,早年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与林述庆等组织福建学生会,任主席。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在南京成立临时参议院,林森代表福建出席,当选为议长。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林辞职回闽设立国民党支部。1913年4月,首届国会在北京开幕,林森又作为福建议员出席会议,被选为参议院全院委员长。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取缔国民党议员,林被迫东渡日本,1914年春转赴美国旧金山。风波的另一主角“萨”,则是萨镇冰(),字鼎铭,原籍雁门,中国海军元老。萨公世居福州,幼时家贫,11岁考入船政学堂,后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校学习驾驶,先后曾任清末海军大臣,北洋军阀时期任海军总长,国务总理,1918年,冯国璋任大总统,重组内阁,日,萨被免去兼代国务总理之职,日卸海军总长职,回闽任福建省清乡督办。
当时,国内有“南北”两政府。日,北洋政府(北方政府)先任命萨镇冰为福建省省长。而同年11月8日,国民党广州政府(南方政府)举行“各界军民大会”,推举林森为福建省省长。一时,福建出现了由南、北政府各自任命的“两个省长”,不言而喻,这一现状的实质,是南北两政府对福建地盘的激烈争夺。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林森离闽风波息
“倒林拥萨”的幕后导演实际上是当时执掌福建军权的王永泉,他背地里已投靠了北洋政府段祺瑞,为控制福建地盘,假借萨镇冰之名,一手导演了“拥萨倒林”的政治风波,目的是将南方政府任命的林森赶出福建,让不太过问政事的“肃威将军、好好先生、萨菩萨”萨镇冰任省长,以便全面掌控福建的军政大权。他背地唆使陈则敬(萨镇冰干儿子)、毛一丰、林梅生等一批社会帮派人物、流氓式青年出面闹事,纠集党羽及社会人员,召开所谓“公民会议”,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制造纸旗,分插于福州各商店门前,并组织游行,高呼口号“打倒林森,拥护萨镇冰”。林森其时乃受孙中山之命而来,未领孙中山之命断然不肯离去,遂令警备队驱散公民代表及围观群众,发布布告,禁止不逞之徒造作谣言以扰乱秩序。但“倒林”一方愈闹愈烈,不肯罢休。僵持数日后,林森接到孙中山电令,离闽赴粤,这场轩然大波始告终息。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风波留下后遗症
“倒林拥萨”风波过后,参与闹事的陈则敬、毛一丰、林梅生等一批不逞之徒得以任职重用,不久即暴露弊端,遗害公众,社会各界意见纷纷,而萨镇冰未能出面处理,一时无法摆脱不良影响,被人称为“菩萨省长”、“好好先生”等绰号,这一绰号其实有两面意思,一方面称赞他多年来致力于各地慈善事业,为闽东、闽西等地灾区重建,赴南洋各地募集资金,不辞劳苦,曾有九十三乡乡民为其建长寿亭,以记颂之。另一方面是责怪他对那些不逞之徒处置不当,遗害乡里,留下遗憾。
林森、萨镇冰均为中国近代历史名人。1922年的“倒林拥萨”风波,反映了北洋军阀时期南北政府在福建的一次政治势力角逐,也是当时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历史的一个缩影。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田汉、萨镇冰:“文武双雄会”
佚诗出自于香港《华商报》的灯塔副刊日、28日田汉作散文“南归日记”。文中的几首诗便是诗集中没收入的。日,田汉由恩施到黔江“因为等车,在芷江停留数日,21日到观音台去看龙潭”,占有短句:西阳孤塔隐山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3月27日,田汉渡沅江至安江,晚间去拜访海军名宿萨镇冰将军。萨镇冰,福建闽侯人,久历海军军伍,清末参加过甲午海战,是广济舰的管带(舰长)。辛亥以后被任命为海军上将。后来因为支持过福建人民政府的抗日反蒋活动,被蒋介石报复,一直赋闲家居。田汉这次与萨镇冰相见,“谈海军问题和甲午战争甚详,承赠庚辰年间闲吟一册,老人兴趣极佳,曾赠诗一律,诗曰:烈士暮年心未甘,卜居偏爱向湖南。纵谈战史气弥壮,展望棋枰情更酣。头白恰添庭草绿,眼青犹似海波蓝……”诗中还有“泰曾去后幼陵往”一句,泰曾指林泰曾,幼陵指严复,他们也是福建海政学堂的学生,与萨镇冰是同学。1877年(清光绪二年),他们又是奉派一同赴英国学习海军。甲午海战中林泰曾曾经是“镇远号”主力战舰的管带(舰长),曾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号,后为国牺牲。严复亡故于1921年,而萨镇冰则高寿。历经沧桑,雄心未衰。3月30日,田汉到达南岳衡山,当日去访问陈石经夫人。“辞归,登百步云梯,至络丝潭见五十四军正在建筑的陈石经先生纪念碑下……忆在桂南与石经先生分手时,身体既佳,志略亦壮,朋友们无不望他杀敌致果,有更伟大的成就,岂知竟杀于庸医之手!才隔一年,已践墓草于南岳。我想为他刻一墓碑,并系小诗:“粤北方传智勇名,将军又向越边行。岂因儿女治生产,常为人民作抗争。清血奈何无药石,埋忠犹幸有佳域。络丝日夜惊雷走,绝似翁源杀贼声。”陈石经,名陈烈,广西柳城人,生于1903年,久历军伍,文武兼备。1937年陈石经任14师少将师长时率部参加淞沪战役,两年后因战功升任54军军长,1940年率部参加粤北战役,狙击日军,后移驻天保靖西,屏护中越边地。10月3日病故,令故交田汉很悲痛,诗中“岂因儿女治生产”一句,盖因田汉见到石经夫人时,她曾洒泪相告:“石经一生不治生产,儿女抚育非易事”,言下凄凉……,当年南岳络丝潭畔的纪念石碑是否还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在山西留下后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