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银行股票分红今年为什么不分红

上海银行2015年股票红利发改放时间是什么时候_百度知道
上海银行2015年股票红利发改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提问者采纳
你可以看他们的公告的或是以前的发红利是什么时候,这次也是差不多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上海银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5年上海银行股票会上市吗_百度知道
2015年上海银行股票会上市吗
提问者采纳
已经在上海交易所提交了ipo 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一定是内地上市还是香港上市。具体还得等公告。在内地上市概率比较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上海银行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 A 股上市的中国的银行为何市盈率如此低?
比如光大,浦发,中信等等市盈率普遍才四点多,这是为什么?
按时间排序
从拨备,抗风险角度看,理应四大行占优,但是集体破净;部分商行维持在1.1倍PB。旁观中国平安四大险企中roe最高,估值最低。 所以单从估值角度谈股价合理性是站不住脚的。这个问题,稍有常识的人看看中小创就能明白了,打压权重标的是维系南方游资生存的唯一渠道。一切所谓市场偏好的背后都是利益作祟。
因为盘子太大,不好控盘,也不好拉升,所以没有庄家进驻,就不会暴涨,所以市盈率和市净率很低。
中国银行股到底有多烂?市场担忧的是银行的隐藏不良贷款率。。但这个港股银行这个价格,是估算银行隐含了7%的坏账率?这可能吗?世界顶级Sanford C. Bernstein行研机构的数据,换句人话说就是,如果非要投资中国不可就去买银行股。但买A股银行股还不如去香港买H股,那边更便宜。有帐不怕算,上证50的估值在这摆着呢,怕个球呀。目前上证50的ROE(股本回报率)在15%左右,股息率稍微超过2%。假设ROE能维持在14%,提出现金股息,未来三年净资产可以增加40%。平均市净率为1.67倍,,如果未来可以提升到2倍,那么上证50指数大致可以涨到4600点。其实2倍市净率真的不算乐观,从投资角度,维持15%ROE,2.5倍市净率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中国股市短期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定向投入流动性之后,机构投资者会首先在中小创上进行生产自救。第二目前对港股存在一定的溢价,而后者受外资的悲观情绪影响可能还要再调整一两个月,特别是要等美国加息节奏进一步明朗,或者说大家都在等联储的发令枪。可第二个问题,完全已经转变成无法预测的信心问题了。这年头,连搭个公交车都能听到大妈说美元要加息...2013年至今,美股美债业绩双优,一是靠不断在世界各地制造恐慌甚至危机,二是用加息预期引导资金平稳回流美国。加息预期恐怕早就体现甚至过度体现在各种资产的价格中了。当然,加息初期或许还会有波动,但用不了几天大家就会发现,所谓加息的影响不过如此。普通人的投资 微信号:lisiwangwu智力平庸就用普通的投资方法。
首先先反驳一下目前几个答案的观点。其实银行股的股利已经非常高了。现在银行普遍30%左右的分红。以招商银行为例,目前股价10元,14年每股利润2.5左右,分30%就是0.83,扣掉利息什么七七八八的,年利率大约是7%。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了,说高利贷四分利的当我没说。。。。说中国股市不分红,美国股市分红,所以美国牛逼。那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从来不分红是不是也很有问题?还全分红,杀鸡取卵么?分红本来就是一个母鸡下蛋的问题,一只母鸡,一年下一个金蛋。你今年刚把金蛋取走了,你觉得你的母鸡还会是原来的价格了么? 说国外月亮圆的,做做美股就知道,美股的追涨杀跌更可怕,一个财报出来不满意就是几十个点的砸,GTAT前段时间-92%的大阴线见过么,还能有杠杆啊喂,妈的吓尿了好伐?A股还有新股给你做无风险收益,财报不好机构会慢慢砸,动不动还有新闻联播出来唱多唱红,祖国山河辣么美好还不去珍惜。其次是说A股坏习惯,惯性思维的。对于大资金来说,他们心里明白得很,只要有投机套利空间,人家就会去做。13年初银行翻了一番,当时大资金小资金小散户大散户不是都往里跑,那个时候谁还有坏习惯?所以坏习惯这个只是对于散户而言,对于真正能决定价格的大户来说,这个问题根本是不存在的。还有说国外市盈率也低,中国不低估的,一起比一比这几年的增长率?十倍股镇楼银行股之所以长时间低估几个主要问题。一个还是市场对于中国境内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银行之前十数年的盈利,靠得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在国内增长过10%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当下这一个经济下行,信贷供需双方都萎缩的情况下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别看银行利润高,一个分行可能几笔不良就足以吞噬掉年的利润,而金融风险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健康的时候活蹦乱跳,真出事分分钟上吊。说的通俗点,原本一个蛋糕,每个月都变大一倍,兄弟几个怎么吃都吃不下,和谐快乐似神仙。结果有一天,蛋糕一年才变大一点,大家只好悠着慢慢吃,开始拌嘴吵架。再后来蛋糕就不变大了,兄弟几个为了活命只好打起来了,谁死谁活,你去赌吧。差不多就这个状态。 第二个是中国股市的畸形的做空机制导致的。ZJH爱民如子,死也不肯出做空机制,市场交出的答卷就是这样,大盘死死的压盘,小盘股就和疯子一样。A股市场的机制是,大盘股能做多做空,小盘股不能,那我大盘做波段就能盈利,小盘只好做多盈利。而且前两年又出了一个股指期货,更是让大资金多了一个套利利器。今天你这个基金拉银行十个点,明天一起来放空股指砸然后套利。明天我拉银行十个点,后天一起来放空一起砸,多开心啊,腾出资金去坐庄小盘股把自己报表做的漂漂亮亮多好啊,何必那么累呢?有人问说为什么不狂拉再狂砸大盘不是很赚钱么,光大说:我去年试过了,盘子挺轻的,就是后来被发现罚了点款…有人问为什么创业板没法这么玩?因为市值太小了啊,中农工建石化双雄操盘利器,随便选两个加起来市值都完爆整个创业板市值。记得10年11月有天石油石化涨停,整个世界都已经跌停了,股指照样收阳线。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的银行管理层没有太多市值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尤其是四大行。其实这是所有中国国企的一个普遍状态,看看人家创业板老板怎么对待自己股市市值的。到处游说到处发布消息,有点什么小事生怕那帮主力不知道。今天发一个公告:“喂喂,我的货物在天猫上卖了啊,我们也有互联网思维的啊!”。明天发一个公告:“喂喂,我们说不定要重组了啊,我们虽然很烂,但是我们的股价很有希望的啊!”四大行的领导:“我又没股票,股市涨了跌了关我个鸟事!”看看人家贾跃亭,不涨的时候就成立一个投资关系部门,专门给基金主力吹风。涨多了,到最近跌停了马上找高管开会,发公告,再跌再停牌发公告安抚民心,再跌….出国了….要我说,银行现在这价格,真的应该考虑二级市场回购自己的股份,而不是在这种时候继续增发寒投资者的心。你要匹配资产,难道你连自己破净股票都不承认是优质资产嘛?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历史缘故,但是总体上这三个应该是当前最重要的原因了。虽然当前环境不太好,我还是看好中国经济,支持国内真正投资银行股票的,怎么的也是有信仰的… A股市场嘛,待过几年的人,都应该已经学会享受被强X的感觉了才对….
反映出来最大的问题是股民普遍对银行业的前景并不看好,认为传统融资方式最终会被革新。市盈率最高的那些行业,基本上都是科技含量高、前沿化的行业,比如现在炒得极热的TMT,一是其未来被看好,基本面优秀,二是因为其固定资产占整体的比例比较小,而很多无形资产,特别是高新人才,通常不会反映在报表中(一是会计准则所致,二是无形资产的减值计提通常比较多,影响利润),但其EPS必然会成倍速增长(因为固定资产变化不大,而未反映出的无形资产产生的收益会因研发不断提高);而你看目前市盈率最低的几个行业,包括银行、房地产、电力、煤炭这些,基本上就是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严重、固定资产的占比非常高的行业,其EPS比较低,那PE自然也就低下来了。
很简单,股本过大,身躯太笨重,撩动银行消耗的资金太多导致银行股成为市场的弃儿。基金早已背弃银行股,去创小板的成长股里抱团了,游资更是视银行如粪土,只有坚定的价值投资者还在买银行股,但以他们的资金量,根本不足以把银行股价拉到市盈率10以上。
银行市盈率都很低的,但是不知道究竟为什么...
查查美股中的银行股就知道,中国的银行股一点都不便宜,银行股的低市盈率是个普遍的现象,高盛的也才10倍,中国的股价普遍的虚高,美股市盈率普遍的20倍以下。苹果的17倍,微软17倍,这都是公开的数据可查的,中国的股票唯一的因素就是政府发票子,上证指数合理的点位是1000点,但是很多人自欺欺人的不愿意承认,股价下跌影响的人太多了,必须要通过各种的利好(……)拖市
我只知道巴菲特来中国做价值投资,然后……亏钱走了;一个号称英国股神的人做A股,一年亏损20%……习大大上庆丰包子铺吃了顿早饭,然后其控股公司的股票就涨停了,再然后,跟没事人似的继续下跌,股吧里面的人就开始讨论:一个涨停,这就完了?我涨停板买进去的,诶诶,别跌啊……股市里面有一个成语叫煤飞色舞,意思是煤炭和有色板块只要有一只急拉,同板块其他股票应声而动,屡试不爽,结果第二天消息出来说领涨的那一只出了啥利好,其他股票又全部低开……看看中国股民都啥素质……要知道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班年报这样的财务报表都很有可能是假的,所以不可能用常规的思维理解A股。只记住一句话:得脑残粉者的天下。A股中的股票就跟娱乐圈炒作一样,有人气有眼球大家就跟风买或者跟风砸。不光散户脑残,机构也脑残,大环境如此,你要是跟脑残对抗,最终肯定是被搞死,所以有点水平的人也不得不配合这种一窝蜂脑残,跌的时候套在里面死扛,涨的时候6124点照样满仓买进去……
先引用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中的一段话:第一段话的实例也不难找,去年上海银行准备IPO的时候,估值就在12-14倍PE,此外非银行或非金融类的股票上市,也会比同类型上市公司估值高很多;是什么造成这两年这种一二级市场倒挂的情况,这里不讨论,不过结合上世纪美国的情况,是可以找到原因的。第一段话的实例也不难找,去年上海银行准备IPO的时候,估值就在12-14倍PE,此外非银行或非金融类的股票上市,也会比同类型上市公司估值高很多;是什么造成这两年这种一二级市场倒挂的情况,这里不讨论,不过结合上世纪美国的情况,是可以找到原因的。总有人会找出各种中国特色的原因,说这对中国股市不适用;但是,由于中国股市太短,我们暂时无法证伪。历史上银行股集体破净是12年短暂的一次,于是13年初爆涨了一把(但由于每年20%的ROE,不涨就继续在净资产之下),第二次是现在,14年持续到现在也没集体回复净资产之上(7月份暴涨那一把依然不够呀)。再在这之前,是一次都没有发生过的。(P/E)(P/E)(P/B)(P/B)由于2000年上市的银行只有这两家,所以只做了这两家的图。当然其他蓝筹股也可以纳入范围去做数据,公开数据不难找,如果用季度数据就更直观了,但工作量很大,本人也懒,自己懂这么个意思就行了,你们自己体会。日的今天,按收盘价的P/B,绝大部分依然是在水下。日的今天,按收盘价的P/B,绝大部分依然是在水下。让我们再回到《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上世纪下半叶,美股市场上这种集体破净(流动资产)的情况也只出现过两次,1957年和1970年。(1970年的情况)(1970年的情况)(格雷厄姆举的栗子)(格雷厄姆举的栗子)(请注意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下有保底上有目标”呀)(请注意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下有保底上有目标”呀)(低市盈率股票实际收益情况,明显强于高市盈率股票以及市场平均水平)(低市盈率股票实际收益情况,明显强于高市盈率股票以及市场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倒数第二张图中说的5-7年的修复,是一个平均水平,倒数第三张图的3年获利165%是一个比较快的水平;而我们现在的银行股低于10倍PE以及破净已经有了3个年头了,时间长吗,我觉得挺长的了,但依然属于正常情况。至于说银行坏账什么,这种话已经从08年听到现在了,而我看到的是招行这样的优秀企业每年不断的拨备依然可以做到20%+的ROE。如果非要为银行股不涨找个理由,我觉得主要是扩充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这些年银行圈钱实在是太严重了,市场不断的抽血,由于2010年之后至今都是整体货币政策紧缩的大环境,股价不涨也是说得通的。A股的话,某球上东博老股民做了一个低市盈率的傻瓜组合,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搜。至于二级市场那些扯淡的说法,我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吧。
中国股市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投资市场,所以也没什么投资价值,更像一个大赌场,和澳门那些博彩业差不多。如果你对赌博有兴趣,可以进去玩一玩,不过小心被人玩死。【如果喜欢我的答案,请打赏一个微信红包吧:bean-sprout 】
银行股从来就不可能用市盈率来估值,基本只看市净率的。银行是高风险经营行业,坏账才是决定银行估值的重要因素,银行股破净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市场对于银行坏账风险的预期。就算你去看国外的银行股,也是这个规律。PS:不要没事就喷A股,见识少就罢了,还喷,内行人看到真是会笑掉大牙
也许还是因为大部分人太穷了吧,没钱。首先,股市买的是预期,看的是未来收益率,如果现在就很拮据,那么现在的钱就更值钱了,未来的钱就相对价值低一点。这些年,滞涨(不是通胀)这么长时间,物价涨的那么快,好多人都很缺钱的,这还没有考虑强拆之类的,造成很多人对自己资产估价偏低,已经被迫存去存一点保命钱了,所以股价低也很正常啊。其次,投资偏好,越穷的人越喜欢高风险高收益的东西,很多穷人有一点小钱,不会想到去投资股市或者基金的,而是去买六合彩之类的。没办法啊,看不到未来,一点小钱也没什么用,不如赌一把,万一成了呢,就像《魔鬼经济学》里面描述的,好多人穷人冒着生命危险加入黑帮贩毒也不去找个底薪的工作。即使要投资股市,那么,也更喜欢小盘的股票,首先,小公司经营灵活么,经济状况好的时候,他的收益长得快,收益率也会突然降下来的,而且小盘股,股价也更容易涨落么,更容易取得投资收益么,虽然风险大。银行大部分都是大盘股,股价低就更正常了。至于说,银行股的风险么,其它行业也许风险更大吧,银行等毕竟大部分都是政府控股的,政府么,暴力机构,让谁挣钱谁就能挣,不让谁挣它就挣不了。有些银行股也曾经风光过,也许还有当初的投资者在上面吊着呢。
因为大家都不看好。别跟我说什么市盈率市净率分红,中国股市就是大家都不看好,你就别看好,大家都看好,你就跟风买,这样不管你是做短线也好长线也罢,总能赚到。毕竟机构大户也不是傻子,大家都不看好的股票去给拉涨停,给那些想解套的人机会,他有病么?最牛的腾信股份300392,已经超越茅台成为第一高价股了。当时110元的时候,股吧里面喊价高的一堆,都说到顶了,结果呢?一个月涨了块一倍,PE从上市的几十涨到了现在的125,但就是有人觉得还低了,还买!怎么,不服?人家就涨给你看,人家就赚了钱,你去追寻什么狗屁价值投资买银行买钢铁,人家不屑一顾啊中国股市就这样,你要顺服享受这种被强J的过程,反抗只会让你徒生股市就是骗人的感慨
事实证明市场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不光银行的估值低,如那位朋友所说,上汽集团估值也很低,分红也不错,盈利情况也保持增长,还有类似的很多--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市盈率也才7倍左右,分红也很高,市场上还有很多,最近上涨的中国建筑之类的基建5倍左右。但是,反过来看看,兰石重工今天21个涨停,今年的每一只新股都经历了许多涨停才停下来,新股真的有这么好的业绩嘛?那不重要,只因为他们是新股!
想想曾经的中国石油,中国上市的第一高价股海普瑞,昨天(11月5日)正是中石油上市的7年整,想想那句自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48元满仓中石油”
当初中石油的发行价是16.7元,当时22.44倍市盈率,48元时中石油的市盈率时大约65倍,这还是当时,现在还有更高,因为中石油的盈利水平在上市第一年的时候最高,许多新股其实都是如此。你凭什么认为规模如此庞大的企业适合50倍以上的股价?
但是,我们的投资者不在乎,他们不是在投资,是在博傻,所以,他们在乎的是有没有更大的傻瓜。 很遗憾!想起了一句关于投资的说法:“我们大多数时候只记住了悲剧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忘记了教训!”(哈,真贴切)。还是格雷厄姆那句名言:市场在短期是投票机,但在长期确实称重器。所以,如果你是投资者,你关注到了银行(或者其他股票)的低估值,你就去投资,
如果你是投机者,你就去找你的热点,但是,你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别用投资的定义来看你的投机失败找借口。
不要埋怨市场,因为犯错误的是人自己!
我觉得啊,A股市场已经已经养成了坏毛病,就是谁炒大盘蓝筹股谁傻逼的奇怪思维。因为小资金都觉得大盘股不容易涨,大资金觉得大盘股不容易炒作。大盘股也缺乏题材。不然的话,上海汽车这种绝逼没问题的蓝筹吧,市盈率也就7,8。这只是随意举个例子,被低估的大盘股多了去了。小盘股再偏离价值也没问题,因为好多人觉得有炒作空间。至少有得赚啊。当然,有个体制基础就是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他们分红不给力呀。市盈率5吧,意思每股盈利是股价的20%,因为账面价值比也在1左右,全分红的话就是年息20%,跟高利贷差不多,哪怕用三分之一盈利做分红也不少了。咋可能没人稀得买呢?股价翻番也还是不错的理财产品呀。写的不严谨哈,见谅。PS:我也同意其他人说的,就是呆坏账和银行盈利下降的预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但是,这些问题喊了好几年了不还这样?我觉得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被低估的大盘股不止银行。
决定股票价格的根本因素,是市场对企业未来的预期。银行股市盈率偏低,说明市场认为银行业利润会大幅减少。如果中信银行未来年利润将下降一半以上,现在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将上升到8以上,并不算严重低估。市场之所以如此悲观,原因有二:1.严重不看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09年金融危机后,政府推出超大规模的救市政策,要求商业银行积极放贷。许多没法赚钱的项目,例如一些政府融资平台项目,都得到了贷款。如果未来这些项目无法及时偿还贷款,银行就会遭受巨额损失。2.利率市场化冲击。中国银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政府的利率保护政策。现在利率市场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银行贷款利率会下降,存款利率要上升,由此挤压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导致利润减少。因为上述两个原因,市场普遍悲观,银行股价被持续打压,也在情理之中。
掌握规则的家伙们总是让你觉得其实他们利益不多。其实。。。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正文
地方银行IPO潮又起 上海银行等上股票代码已获批
  7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除了江苏银行,另外三家地方银行也已申请A股股票代码,分别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代码601229)、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代码601997)、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代码603323)。
  目前,这四家银行均为“已公告未发行”状态,但江苏银行先行一步,将于下周进行网上路演与网上和网下申购。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IPO上市公司在证监会核准发行,拿到批文之后才能去交易所申请股票代码。上交所出现上海银行等银行的股票代码,表示其代码申请已获准,上市步伐将近。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杭州银行、江苏常熟农商行、江苏无锡农商行、江苏江阴农商行、江苏张家港农商行等5家银行已经通过发审会,成都银行则“已反馈”,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盛京银行等4家银行处于“已受理”状态。
  目前,宣布拟上市或者启动上市计划的地方银行已经多达二三十家。如湖北银行、兰州银行、桂林银行等。
  ●第二大城商行上市在即
  据官网资料显示,上海银行成立于日,是一家由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外资股份及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位于上海。
  据悉,2006年,上海银行曾先于其他城商行拿到了首张跨区域经营牌照。目前,上海银行在上海、宁波、南京、杭州、天津、成都、深圳、北京、苏州、无锡、绍兴、南通等地拥有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314个,设有自助银行203个,布放自助服务类终端设备2079台,初步形成了覆盖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重点城市的网络布局框架。
  此外,上海银行还发起设立了闵行上银、衢江上银、江苏江宁上银和崇州上银等村镇银行,发起成立了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地区设立了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其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日,上海银行(集团)实现利润总额160.52亿元,同比增长13.48%;营业收入331.59亿元,增幅18.0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5.08亿元,增幅39.55%;不良贷款余额为63.70亿元,同比增加16.39亿元,增幅34.65%,;不良贷款率为1.19%,同比提高0.21个百分点。
  据了解,上海银行(集团)总资产规模逾1.4万亿元,仅次于北京银行,为第二大城商行。根据此前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本次公开发行数量不超过12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实际募集资金数额将由实际发行股数乘以发行价格确定,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
  关于上市,事实上早在2010年,上海银行便在股东大会上提出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方案的提案》,随后关于H股上市发行的方案也在2011年提出。根据当时的计划,该行拟A股和H股各最多发行不超过12亿股,未来三年资本缺口超过300亿元。但由于种种原因,上海银行迟迟没有完成上市计划。
  ●地方银行迎批量上市
  自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在2007年陆续上市以来,近十年时间里,尽管IPO几度暂停与重启,都再无城商行在A股上市,农商行更是还没有走进A股大门。期间,众多城商行,如重庆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等都选择了赴港上市。
  此次,由江苏银行“开启”的上市大门,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地方银行“奔向”A股。除了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也都申请到了股票代码。
  资料显示,贵阳银行成立于1997年,下辖9个分行,17个管理支行,共209个营业网点。截至2015年年底,全行总资产达2382亿元,各项存款达1810亿元,各项贷款达832亿元。
  而吴江农商行则成立于2004年8月,由原吴江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改制成立,是自银监会成立后新监管框架下全国第一家挂牌开业的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5年末,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共设有1家分行、1个总行营业部和41家支行,全行总资产714.53亿元,总负债647.9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409.94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571.8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65.62亿元。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提到的这4家,另有杭州银行、江苏常熟农商行、江苏无锡农商行、江苏江阴农商行、江苏张家港农商行等5家银行已经通过发审会,成都银行则“已反馈”,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盛京银行等4家银行处于“已受理”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都是已在H股上市的银行。此外,宣布拟上市或者启动上市计划的地方银行更是多达二三十家。如湖北银行、兰州银行、桂林银行等。
责任编辑:钱钰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我有上海银行的原始股票本,现在贵银行要上市,接下来如何处理?_百度知道
我有上海银行的原始股票本,现在贵银行要上市,接下来如何处理?
目前你只能等待,等到上市的时候你的股票能上市交易的时候会把股票份额给你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上海银行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等公司通知,或者联系银行的证券事务部。
应该不用做什么,等上市确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商银行股票分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