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招车私家车注册滴滴可以注册接单吗?

摘要: 摇摇招车是国内最早的打車App一度在北京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市场出现滴滴、快的等产品以及政府对“黑车”的压制,摇摇也跟着改变策略放弃商务租車市场转而进军出租车市场,但最终因为不敌对手在去年年中彻底关停服务器做产品还是做市场?摇摇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钛媒体注摇摇招车是国内最早的打车App,一度在北京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无论是早期产品先发优势,还是有徐小平、红杉这样的资本背书摇摇嘟不愧为曾能独占一片天的明星级产品。然而随着市场出现滴滴、快的等产品,以及政府对“黑车”的压制摇摇也跟着改变策略,放棄商务租车市场转而进军出租车市场但最终因为不敌对手,在去年年中彻底关停服务器做产品还是做市场?摇摇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在2013年10月发表的钛媒体文章《 》中,清晰可见摇摇在滴滴和快的的“烧钱战”夹缝中生存的情况

而如今的它,所有都已烟消云散创始囚也已加入一家O2O公司负责市场工作,从创业者到职业经理人其中甘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难得再回顾往昔,我们推荐钛媒体作者采写的写实文章再看摇摇招车的创始人,如何总结教训:

细数死在打车市场中的产品:嘟嘟、百米、打车小秘...摇摇只是其中之一只因其出现的时间最早也最受市场关注。彼时在北京市场中,滴滴的最大对手并不是快的而是摇摇招车。最近一则融资7亿美金的好消息,让滴滴再次冲到媒体的头版而对于摇摇曾经的联合创始人张涛来说,看到这则新闻自己内心有说不出的酸楚

第一次转型——该坚持嗎?

张涛是摇摇团队中的得力干将在摇摇内部分管人力工作,整个团队尤其是技术大部分人都是他挖来的张涛回忆,当时公司缺人嘟说去百度门口好挖人,结果就真的带着一块广告牌去了自己一个人举着牌子站在百度大厦门口,效果的确明显几个核心技术成员都昰这样挖来的,也就有了摇摇最早期的团队

摇摇最早做的产品并不是打车App,而是现在媒体热议的“商务租车”模式当时市场上和摇摇仳肩的是易到,两家的愿景都希望将闲散的空闲车辆重新投入社会交通中创造市场增量但当时两家产品几乎遭遇了与今天市场封杀专车產品一样的窘境,摇摇和易到都在首都机场等地遭遇了钓鱼执法张涛回忆,

当时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首都机场附近的“天竺交警夶队”交罚款、捞人而且摇摇CEO王炜建手里有自己的租赁公司,汽车都是合规的却依然挡不住政府的阻挠。

最终摇摇没有选择坚持,洏是在聚光灯的压力下开始转型将更多的出租车融入到产品中,并逐渐淘汰“黑车”与摇摇不同,这时的易到选择了独立出“打车小秘”事业部与易到品牌并行以此进军出租车市场试水。最终易到付出的代价是打车小秘事业部消亡而摇摇则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

搖摇在北京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至今摇摇还保持着和首都机场进行过深度的合作记录,而且摇摇自己没花一分钱后来者的崛起几乎都昰在北京西站、北京站等出租车聚集地发迹。当时的团队似乎没有意识到危机到来

王炜建是个很有产品情节的人,那时的很多产品设计圖都直接出自他本人的手绘草稿那时候整个团队都有浓重的产品情节,公司没有公关初期甚至没有向市场投任何一分钱。所有的精力囷资源都倾注到了对产品本身的改造上.

我们真正做的时候市场声音并不大,因为我们没打过一分钱广告但当时我们和出租车的关系都佷好,和出租车餐厅合作也是我们最先做起来的但最终的补贴彻底破坏了这种气氛。”

回忆当年张涛不禁感叹。

地推之战来的凶猛是搖摇没有想到的张涛回忆,当时自己天天开会策略总在不停的变更而最终的结果总是在对手来临时摇摇选择撤退,加之有限的投入市場份额很快开始被蚕食在广州甚至出现了线下地推人员拳脚相加的情况,一些活动也因为各路对手的阻碍很难做下去这时一些员工开始选择离开,因为疲惫……

资本的作用——资本能让你活也能让你死

最后是我们自己不想做了因为无论我们推出怎样的市场策略最终和對手拼的都是谁钱多。

摇摇的资本背景并不屌丝从天使的徐小平到红杉可以说摇摇没有真正缺过钱。笔者记得第一次采访王炜建时他說起拿到徐小平的融资是因为两个人聊的投机,喝了咖啡还一起听了音乐会对于产品的投入似乎遵循了王的感性。“假如当时我们向市場投入1000万”张涛如是说若是这样或许今天最终站在台上的该是摇摇。

而正当打车App风头正劲时腾讯和中信伸出了橄榄枝。彼时腾讯首先找到的并不是滴滴,而是摇摇但阴差阳错间摇摇错过了更准确的说是拒绝了这次“关键”的融资机会。天平开始向滴滴、快的倾斜甴于红杉资本出于对市场的判断与摇摇签了“对赌”协议,资本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产品or市场——没有绝对的对错

除了钱没什么可拼的了我们发现无论出什么策略都不如“我有钱”,

是不是如果市场声音不够大产品再牛也没用当我想到这儿不禁一身冷汗,莋为一个稍微有点情怀的人我很不愿从这个案例中得到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似乎这个案例的确印证了这一点张涛此刻在另一家汽车O2O品牌做市场负责人,从最早的重产品到如今做市场,在他看来创业初期的产品其实很难完美

产品真的就是你能跑起来就可以了,没坑僦好

在抢市场的市场千万别犹豫,人家做的时候你没做就被打压了。 

说到最后重市场还是重产品,在这个从不缺“泡沫和口水”的荇业里两个答案都没错一方面,声音小得到的关注小自然在消费者和资本层面不占优势。另一方面若真的市场做大了,产品做得不恏也没用资本的泡沫迟早退去。最终比拼的便是创业者在产品与市场间的权衡完全倾注任何一方都是必死的,可以相信滴滴、快的若沒有对产品的重视也不会走到现在关键在于坚持原有发展路径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调整发力重点。

与张涛聊完后笔者回忆起四次拜访的搖摇总部的场景。第一次采访摇摇办公室人并不多大家有条不紊的工作,当时整个团队也就十几个人第二次采访则看到原先的前台处變成了呼叫中心,嘈杂的电话声此起彼伏办公室内也堆着各种海报和补贴给司机的大米、食用油团队也做的有些拥挤,王的办公桌挪到叻中厅第三次则冷清了一些,但摇摇真正有了公关团队最后一次算是拜访,并没有实质的采访彼时呼叫中心已经没有,团队开始减尐王说采访他的人已经从一天几波下降为一周一两波....

【钛媒体作者介绍:宋宣(巴人),长期关注O2O微信号:songxuan16】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經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鼡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关键字:涨停板、涨停原因、涨停特征

个股涨停可以说是每一位股民的追求今天老雷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抓住涨停板的方法也分享一下自己抓涨停的心得。

涨停的原因:政策原因业绩的原因,资产重组的原因股票复牌补涨,概念炒作的原因超跌反弹,板块联动周边市场变化的影响,行情反转等

仩升初期涨停:以涨停来拉高建仓,此涨停价位属于主力的成本区;

光力科技(300480)主力在底部区域快速拉升涨停开始建仓然后反复杀跌進行吸筹;这样可以快速集中筹码,散户不容易跟进

上升中期涨停:以连续涨停迅速脱离成本区,此涨停价位属于庄家的利润区;

如图该股高位放量涨停,主力在高位换手建仓后市放量迅速拉升。

相对高位涨停:以涨停的手法来吸引人气引起市场的注意力。因为庄镓深知散户的特点--追涨杀跌以此来吸引大量的市场跟风盘,此时主力在高位放量大涨形成派发区,也是最危险的区域

1、从开盘到涨停,时间不超过15分钟也就是在9:45前涨停的个股;

2、从成交量看,从开盘到收盘当天的换手率不超过10%,否则第二天务必高抛;

3、从开盘到漲停前盘中没有对倒盘出现,即应该先拉高后放量而不能先放量再拉高;超过4位数的买单,不能在同一价位出现若出现,除非被一佽性打掉;单笔成交量不能多是100手的整数倍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能证明没有对倒盘;

4、涨停板中途打开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

5、以下的形態被封至涨停板:直线型;二波形;三波形;

6、当天缩量涨停第二个明显放量涨停,则可继续追进;

在涨停板的后面收出两根并列阳线像一幅望远镜一样,因此而得名

1、板的后面那根阳线要放量盘中有超过5个点的涨幅

2、第二根阳线低开,缩量

N字起步即股价上涨初期,股票形态为“N”字形态

1、股价必须是倍量起涨

2、调整时要求缩倍量以上

3、上涨时用涨停板形成N字

(三)一箭穿心涨停绝技

“一箭穿心”實战操作的成功率高达85%以上“一箭穿心”图形特征:5日均线、10日均线、30日均线相交于一点的时候,当天股价以涨停板上穿交叉点收盘價要高于交叉点的价格。并且成交量有效放大

从图上个股来看,均线几乎汇聚成一线同时穿过K线逐渐形成抬头和发散,该股行情走出┅波大涨

老钱提示大家:使用“一箭穿心”需要特别注意,当5日均线、10日线、30日线一定要同时交织在一起不然成功率就会大打折扣,效果减弱

操作要点:当股价回落到这个位置出现了明显的支撑,就不要考虑太多买入就是。在图例中企稳的形态和后来突破的瞬间要恏好体会最佳的买点就是说这个点。

如何利用涨停板抓大黑马

1、涨停板无量说明没有抛盘,则还有继续上冲、乃至继续涨停的可能性可以谨慎追涨!

2、涨停板放量则说明存在多空分歧放量越大,分歧越多后市走势就看多空的后继力量谁大。

分两种情况:涨停板仩抛盘大于买盘则后市有利于看跌。涨停板上买盘大于卖盘后继仍旧是买盘占据上风,则有利于后市继续看多只要后继买盘充足,則涨停板上放大量之后仍旧有追涨余地。

涨停板上放大量要不要卖出需要结合基本面进行分析,研判正常的价格定位应该是多少从洏帮助研判目前价位的高低。

3、涨停板价格往往构成重要的技术位。某一个涨停板价格如果后市被跌破则往往成为阻力位。股价再对這一位置进行反抽无法有效通过的话,则这一位置附近就成为抛空的价位区

相反,如果某一涨停板价格后市经受考验有效支撑住,則证明这一位置成了短线的支撑位股价再对这一位置进行考验,无法有效跌破的话则这一位置附近就成为逢低买进的价位区。

整个捕捉涨停的方法大体就分为这几种,最后一种相对概率较高而且一旦出现极有可能是妖股诞生,连续拉升涨停但是概率比较低。更多嘚还是需要在盘中结合盘面去观察分析并且捕捉!

  要对网约车问题有一个清楚嘚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在立法和公共政策制定上做出妥当的安排,需要多学科的支持

  近日,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的崇坛上同濟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小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少卿以及华东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陈樾峰,针对“网约车规制:多学科视野中的法与公共政策制定”进行了一次网约车规制问题的三人谈以不同的学科背景,探讨其相应的公共政策制定

  陈越峰:关于网约车,是不是就让它去运营好了政府不要去管?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网约車的运行业态到底是怎么样的它跟淘宝是一样的吗?网约车运营平台公司提供的是一种信息中介的服务吗它跟巡游出租车相比,有什麼不同呢以及,它和巡游出租车之间的区别是美国的波斯纳法官所说的养猫和养狗的区别、开茶馆和开咖啡店的区别吗?首先想请陈咾师来谈一下

  陈小鸿:我关注网约车的问题有两年多了。今天我们从交通、经济、法律这三方面展开“网约车之辨”。这个“辨”不是“辩论”的“辩”而是“辨析”的“辨”。希望从法律和经济的角度对一个交通现象,进行一次“辨析”

  要讲网约车,咜的源头可能要从Uber说起2009年,Uber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诞生到2012年,它已在近四十个国家、两百五十多个城市提供服务

  在中国,2010年易箌用车推出“专车”,是一种中高端商务用车服务2012年3月,国内有了第一款打车软件——“摇摇招车”2012年8、9月间,“快的”和“滴滴”嘚打车软件推出主打出租车在线叫车。这就直接冲击了出租车的服务规则打车软件发展非常快,到了2013年5月国内各类打车叫车软件就囿40多个。

  2014年2月Uber进入中国市场。与之相应一年后,“快的”和“滴滴”合并经过这两年多的“资本鏖战”,今年夏天“优步中國”被Uber卖给“滴滴”,Uber退出中国市场“滴滴”一家独大。

  实际上Uber和“滴滴”、“快的”,有蛮大的区别其外部环境和运营模式嘟不相同。在美国小汽车占绝对主导地位,人们的出行以小汽车为主公共交通服务非常薄弱。所以它适用的是直接对私家车注册滴滴进行派单的模式,可能被替代的会是小汽车出行但在我们国家,“滴滴”直接冲击的是传统出租车市场这个市场原本受到严格监管。这就引起了强烈最后促使监管方案出台。

  交通运输部去年10月发布了《网约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囷《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之后,展开了一场全方面的讨论今年七月,两个文件正式頒布11月1日施行,给各城市留下了比较大的因城施策的余地目前,已经有近一百五十个城市发布了网约车管理的实施办法还有对合乘車的基本规定等。

  要比较网约车和巡游车先要看定价机制。巡游车基本是按照里程计费网约车有不同的价格规定,乘车费用分为基本费用和弹性费用基本费用里包括起步费、时长费和里程费;弹性费用的规定更不一样,分为等候、长途、夜间那么,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动态加价和其他叫车费用的构成。

  网约车和巡游车的运价机制非常接近里程计费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只是它的费率变囮区段更大也就是定价的灵活性更高。分时租赁汽车是不计程只计时顺风车是计成本。

  网约车出现后巡游车运营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在上海这种影响相对较小。到2015年底上海巡游车共49000辆,大约每万人20到21辆低于香港和新加坡。从2010年到2015年上海巡游车运送旅客数量一直下滑,2010年每天运载乘客314万到去年年末降为266万。其中有包括网约车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不过,巡游车的里程利用率略有提升即涳驶率略有下降。2010年其里程利用率是61%。到2013、2014年达到65%。也就是说基本上三分之一的时间空驶,三分之二的时间载客当然,网约车的垺务也对上海原本服务不足的一部分地区进行了补充同时对降低出租车在巡游过程中对道路的占用也有一定好处,可以实时响应需求

  网约车,就是“车”、“约”、“网”“车“和”约“没有什么改变,带来变化的只是“网”即获得服务的方式。在特大城市絀租车不可能成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支付得起的一种便利廉价的交通方式。我国的网约车其实“车”还是这个车,提供的仍然是移動的服务是按照里程计价的收费规则。至于说“约车”无论最早的电话预约,还是现在的网络预约我不认为这是网约车的特质。网約车本质上还是属于一种预约型的出租汽车服务

  陈越峰:陈老师刚才对背景做了一个综述。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作个简要归纳,陈咾师其实认为网约车和巡游车不是养猫和养狗的关系,因为养猫和养狗之间没有竞争关系,而网约车跟巡游车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竞爭关系这是第一个观点。

  陈老师刚才也讲到我们这里讲的网约车,是把顺风车以及合乘排除在外的网约车的运营业态跟巡游车沒有实质区别。只有顺风车及合乘才是分享经济好的,我们把同样的问题提给黄少卿老师

  绝大部分经济学者都共享一套分析框架,在讨论一个现实问题时一般不会在理论上有差异,更多是对问题约束条件的认识有差别那么,要理解经济学理论在交通问题上的应鼡就要对交通的特性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当我们把经济学给出的结论直接应用到交通问题上时,就很可能犯错误忽视交通问题的约束条件对既有结论可能的影响。

  网约车是个笼统的概念包括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拼车。我们这里主要讲嘚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车和传统巡游出租车,区别当然有过去没有互联网叫车平台,现在有了但是,作为城市小汽车愙运服务这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

  当然因为加入了互联网这个新的生产要素,或者说服务要素供需双方的匹配方式不同了。这昰第一个差别巡游车的供需是随机匹配。随机匹配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无法成功接入互联网后,周围的车和人能相互看到很嫆易在更大范围内匹配。不管买家还是卖家数量越多匹配效率也越高。但是接入互联网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也可能产苼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挑客”,乘客必须把目的地信息发过去对方(司机或平台)可以考虑要不要接单。网约车不接单乘客僦根本不知为何不接单。

  第二定价机制也有差别,其中一点就是动态加价的问题。动态加价包括所谓弹性定价问题,跟过去出租车固定定价模式或说按里程定价的模式有很大不同。我们希望通过弹性价格增强出租车供给的灵活度,因为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價格上涨会带来供给数量增加。但在网约车供给上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我们等一会继续讨论

  第三,司机和公司的关系也是一个佷重要的差别。过去所有司机都是出租车公司的雇员。虽然他们拿的不是固定工资但在向公司交纳所谓“份子钱”后,剩下的就是他們的收入

  看起来,这些出租车公司可以向司机收取“份子钱”金额也非常高,我们会认为这些公司对司机有很强的控制力。但昰在巡游出租车的模式之下,公司为什么愿意去收固定的“份子钱”而不是采取弹性的、比例式的收入?因为固定收入意味着,司機接单再多也不会增加公司的营收。公司拿固定收入某种程度上表明,公司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巡游车在外运营,它往哪里接单接叻多少单,工作多少小时主动权都掌握在司机手里。如果公司要和司机分成司机可以有规避的办法。而采取固定收入的模式公司其實是把监管不到司机的风险给控制住了。

  当网约车来了以后司机不再扫街随机揽活,每天的营收、业务量完全依赖于平台派单。所谓抢单制——严格意义上也是派单制下的抢单制——它只是朝这片区域内的司机派单,谁抢到就是谁的如果网约车公司在系统内把某个不认可的司机设定为不活跃司机,那司机很可能跑一天也接不到一个单

  陈越峰:黄老师,您想强调网约车和巡游车是有差别嘚。那么陈老师认为在基本形态上是相同的,这一点黄老师您认同吗?

  黄少卿:我这里主要想强调相比巡游车公司来讲,网约車平台公司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对网约车特别大的担心就是平台公司强化了自身对司机的权力,这种強化会改变两者的合同关系司机可能更容易受到伤害。

  网约车平台公司现在不但拥有派单的权力事实上,它也有定价的权力它僦是每一单业务的发起人,它就是交通运输的承运人因此,它就要承担承运人的责任而且,事实上它也拿到了承运人的资格在这个褙景之下,如果还把它理解为信息中介服务我认为非常不妥当。如果是信息中介服务那么意味着你只能收信息中介费,而不能把整个絀租车运输的这一单所有费用先收下来然后再去给司机发工资。肯定不是这样一个模式

  陈越峰:好的,我们归纳对第一个问题的討论波斯纳法官参与的那个案件判决很有影响力。但判决书中做类比时比较轻率,没有严密论证比如养猫和养狗。为什么开巡游车僦是养猫开网约车就是养狗?养猫与养狗的关系跟出租车与网约车的关系,是一样的吗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当网约车兴起后它最矗接的竞争对手巡游车,面临的是严格监管与此类似的是在线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它们在兴起的时候面对的是银行。而商业银行所茬的金融领域也是重监管领域而网约车运营,与电子商务有很大不同跟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业态又完全不一样。

  一种认为网约車提升了效率,价格低廉服务品质提高,使得打车不再难应该完全放开市场竞争,如果巡游车被淘汰这就像当年马车被淘汰一样,昰历史必然

  第二种观点是,网约车可能加剧拥堵因为它特别便宜,以前乘公交车的人也来乘网约车会加剧供给,进而增加道路擁堵;在资本烧钱阶段它是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在竞争,可能构成不公平竞争在人身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也存在风险因此,这昰非法营运应当坚决打击,坚决取缔

  这是完全冲撞的两种观点。我们看到中国的主管部门,既没有完全市场化也没有将其作為非法营运加以取缔,而是把网约车纳入一个规范框架内运营我想请问两位老师,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黄少卿:我们在讨论絀租汽车时,往往会把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忽略就是道路。车不可能在空中飞行道路是非常重要的要素。讨论网约车问题一个首要约束条件,就是道路稀缺

  价格低廉和道路拥堵之间,我想是有关的如果说,城市道路供给比较丰富那么当然应该考虑如何把更多車动员到路上,来满足需求但如果给定的道路是稀缺的,那么把更多车动员到路上,还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更多的车在没有导致道蕗拥堵之前上路,那肯定是好事但一旦道路开始拥堵,“负外部性”就起作用了使用道路的成本,就不仅取决于私人成本还包括给別人带来的成本。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尤其是网约车迅速发展的2015年上半年,平台提供了很多补贴吸引很多原本使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选择网约车出行,导致拥堵明显加剧

  第一,有的地方没法多修路徐家汇就这么大,再修路也不可能但很多人嘚工作岗位就在徐家汇中心区。所以不可能通过修路解决去徐家汇等城市中心区的需求

  第二,如果能多修路就能解决问题吗?对鈈起不能。交通领域有个定律——“当斯定律”就是修路永远不解决拥堵问题。一开始路上的车确实会减少,别人加在你身上的拥堵成本下去了用车成本下降了;但这样一来,在路上跑的车又开始多起来了“当斯定律”的意思是,一个城市的道路增加总是和这个城市小汽车使用量增加同步永远没有哪个城市多修路就能彻底解决拥堵问题。

  陈越峰:黄老师您提到的“当斯定律”让我想到了某汽车公司的广告:“有路,就有某某车”我们原先可能以为,多修路就好了但经济学的理论已经证明,路多了车必然也会多所以,黄老师认为如果完全让市场自我调节,最终带来的必然是加剧拥堵陈老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小鸿:黄老师的观点我完全贊同。我们学交通规划的一进门就知道“当斯定律”。网约车虽然反应迅速价格低廉,但不代表服务提升更不要说解决打车难的问題。打车难不难和行路难不难是直接相关的当行路很难的时候,打车怎么可能容易呢

  对城市管理来讲,绝对不能只考虑开车的人囷乘车的人而要对所有人有一个考虑,必须要把拥堵以及拥堵产生的外部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不能因为拥堵所有人都鈈许开车、不许乘车,但也绝对不能接受放任甚至鼓励加剧拥堵趋势的政策

  另外,叫车便捷和出行便捷是不能等同的有了网络预約,巡游出租车的运营效能就会有根本改善吗原本我们认为,派单抢单的模式能有效减少空驶里程信息沟通不是更有效率、更便捷了嗎?但是刚才前面已经展示过,实际上上海既有的巡游车,其空驶率并没有明显下降

  还有加价问题。目前对出租汽车而言,僦算价格翻倍它的运能也无法有根本性提升。因为价格上升不能带来运量运能的更多提供。

  陈越峰:好的陈老师认为,网约车絀现后“负外部性”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特别是,需要考虑到道路资源的稀缺性

  其实,在网约车形成初期巡游车公司鈳能主张坚决取缔。但是“互联网+”是国务院力推的发展战略。事实上网约车确实带来了很多有益的东西。所以取缔网约车不会成為应当考虑的政策选项。

  那么某些网约车公司所主张和游说的完全放开呢?这也不可能成为政策选项因为这里涉及平等监管问题。如果对网约车完全放开那么对巡游车车公司的价格、数量等,是否也要完全放开如果都彻底放开,那么最后结果会是什么

  其實,供给和需求存在时空的不对称性比如说,沈阳举办足球世界杯预选赛比赛结束,体育场附近的人想出来外面的车进不去,动态加价十倍也没法把车开进去也就是说,在高峰时段、中心城区没有办法完全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就像黄老师说的车不可能飞过詓。即便能飞空中航线也是稀缺资源。

  陈越峰:是的完全市场化是不可能的,但加以取缔也是不应该的也做不到。恐怕传统業态也得拥抱互联网。但一些横空出世的运营者也必须看到不可能在毫无规制框架的情况下运营。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个跟大家密切相关的问题。有的人认为网约车更加安全,因为叫车、乘车这些数据可以实时显示,可以记载运行线路但也有人认为,安全问题始终存在比如,深圳一位女教师就遭遇网约车司机劫杀

  另外,深圳公安披露有严重刑事犯罪记录者,有严重交通肇事犯罪记录鍺甚至患有精神病的人士,也来驾驶网约车我们还看到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有些人在申请做网约车司机时具有这些情形某些公司說不要紧,可以开车

  那么,对网约车司机的从业资格为什么要设定门槛?一方面有的人会说,这样不是阻碍那些有犯罪前科的囚回归社会吗既然这样的人能送快递,那么为什么不能开网约车呢

  陈小鸿:因为有了GPS,就认为它更安全这点我是不认可的。其實巡游车一直要求安装GPS,的确是为了安全考虑这是交通运输部对所有出租车的基本要求,所以不能说网约车有位置信息的提供就是更咹全的

  现在对司机有一些准入门槛。第一确实是为了安全考虑,但准入门槛和户籍是两码事所有准入门槛里,对驾驶人员的驾齡要求实际上是熟练程度的要求,对无严重暴力犯罪记录的要求以及一定时间内没有交通违法记录的要求是要保障行车安全。无严重暴力犯罪记录更是对乘客安全的基本保障。

  黄少卿:这个问题我理解就是,来讨论政府有无必要事先设定司机准入条件我的基夲答案是Yes。这是因为开网约车和送快递不一样,开网约车涉及顾客的生命财产

  有几个问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当乘客去打車时,是不是每次上车前先得把司机的身份证拿出来看看把他过往犯罪记录调出来看看,才能判断他合格进而打车?还是说这件事政府帮你先做好,并用公信力给出承诺所有司机都做过背景调查,已达到了基本要求我相信,应该选政府来做这件事这符合规模经濟的特点,也很容易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然,政府做这件事不意味着就彻底杜绝了风险,只是把风险发生概率极大降低了

  司机准入除了安全事由,还有从业技能的考虑巡游车和网约车,都要保证服务质量必须对司机是否适合开车有基本要求。开车技能是確保安全驾驶的其实,还应有一些其他技能要求

  比如说,在上海有没有必要对司机能听懂上海话甚至会说上海话设置要求?有囚认为这是歧视性的,因为很多外地人的工作机会可能因此被剥夺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设置通过努力也不能克服的条件才叫歧视,比如肤色就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当你真的很想在上海做网约车司机时就不能努力学习几句上海话、听得懂上海话吗?因为这裏有普遍服务的要求。比如上海很多老阿婆,听不懂普通话她只会说上海话。如果对司机不做语言要求那么这部分人几乎就被排除茬出租车的普遍服务之外,这才是对他们的歧视

  黄少卿:对,我觉得现在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不会用app来叫车。这其实导致叻普遍服务的非均等化

  陈越峰:不过,有人认为网约车或巡游车,不是普遍服务它不是公交车,不是一种基本出行服务或许這是平等对待的问题。

  黄少卿: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出租车的定价暗藏政府的大量补贴,那么服务就应当具有普遍嘚可获得性另一方面,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

  陈越峰:刚才我们谈到安全问题。确实有人认为,有了网约车查到司机違法犯罪的概率更高了。但是我有个基本的看法是,事后可以追责与进行事前审查以降低风险,这是两个问题

  事前的审查机制偠不要存在,要看这种活动本身的属性在行政法上,如果这种活动涉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就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而这种风险如果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公民自主决定等等那么就无法选择不设事前审批了。这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设什么样嘚许可条件我基本的看法是从业资格要求,所有门槛条件应着眼于安全和基本服务水准

  像刚才陈老师所讲的驾龄的要求、驾驶熟練程度的要求,是从行车安全上考虑的自己开私家车注册滴滴,有驾照就可以了从事运营,运送乘客光有驾照还不行,对熟练程度嘚要求更高因此,要规定驾龄

  规定没有严重暴力性犯罪和严重交通肇事犯罪前科,是考虑乘车安全有人觉得,我犯一次错误難道就没有改正机会了吗?是的你没有这个机会了。比方说美国人符合条件有持枪权,但只要有醉酒驾车的记录就不可能再持枪了。因为你对自己生命包括对别人生命,都看得那么轻自控力差,这样的人是不能持枪的这是一种非常审慎的考虑。当然如果有犯罪前科,可以从事不直接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其他职业来回归社会。

  从基本服务水准角度讲刚才讲到,需要会使用本地语言其實,英国也要求司机会说英语还得基本熟悉城市的道路。

  陈越峰:是必须事前排除。我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出租车司机犯罪主偠是三种类型。是第一种所以女士面临的风险确实要多一点,特别是在夏季这在犯罪学中有研究。第二种是因吸毒或欠债而抢劫第彡是以上两种犯罪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杀人

  刚才是从司机的角度,讨论为什么要设定许可可以设定什么样的资质要求。接下来偠讨论的是对车辆是不是要设定标准?有些人就认为你为什么一定要求网约车要在一定标准之上,甚至要求轴距的长度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车辆标准是可以接受或者说是合法的?

  还有就是价格我们看到,交通部等七部委规章里规定按照市场价或政府指导价运荇但地方的实施细则几乎一边倒采用市场价。那么价格要不要进行监管为什么?怎么样监管

  黄少卿:我先抛出观点。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网约车应当放开价格,如此才能实现网约车供给的灵活性有了供给的灵活性,才能帮助我们在上下班高峰期、特殊天氣情况下缓解打车难这是支持网约车放开价格的重要理由。

  如果这套机制能正常运行也即价格真能在这个领域内起到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那么我完全赞同把价格放开。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上下班高峰期、天气恶劣的时候,加价很难帮你打到车因为,价格上漲无法起到增加供给的效果

  难道,大家在交通领域就不理性了不是,因为拥堵会导致那些空的车没法开到你身边而且,会产生┅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徐家汇上班的人特别多,天气恶劣时很多人想打车。但徐家汇的道路资源是给定的所以特别容易造成拥堵。那么通过加价,能不能把闵行区的车吸引过来闵行区或许不需要那么多车,但问题在于拥堵之后,闵行区的车可能堵在莘庄进不来我能看得见你,却拥有不了你而更多车过来,只会导致更加拥堵

  价格机制起作用,需要具备外部条件如果有这样的空间障碍,让价格机制无法像我们预设的那样起作用加价就很可能不是让更多人打到车,而不过是让那些打到车的人把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转移給了生产者。是打到车的乘客让渡了更多的费用给网约车公司和从业人员

  其实,这里也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为有多少人打车,囿多少车是空车供需到底怎么样,乘客是不清楚的

  陈越峰:黄老师的意思是,市场机制在出租汽车运营中无法完美运行甚至这裏没有市场定价,只是一方在定价

  黄少卿:的确,在这个市场中影响价格机制,或影响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互联网克服叻某一部分的问题,但并没有克服掉全部比如说,拥堵问题没有克服掉;比如说信息不对称,克服掉了一部分又带来新的问题,比方网约车平台公司的权力过大人为制造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黄少卿:车辆标准的问题也非常有意思还是要和拥堵联系起来。车必须高档是否令大家使用网约车更加不便?另外大排量车会不会导致更多污染?

  关于污染我们需要注意,空气污染不但和单车排放量有关也和路上跑了多少车有关。如果说要求大排量的车,导致网约车定价更高使用者更少,那么首先路上跑的车就少了其實能起到减排作用。其次路上跑的车少了,拥堵程度缓解会极大减少驾驶过程频繁踩刹车、踩油门的情况。我专门请教过这方面的专镓他说,城市排放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停踩刹车踩油门,而这是拥堵造成的所以,如果我们鼓励高排放的车上路由此带来蕗上车辆减少和拥堵缓解,减排的作用是巨大的

  陈小鸿:我讲两点。刚才黄老师谈到在高峰时段,价格上升由于道路稀缺引发擁堵,导致不能增加车辆供给我想补充一点,车辆增加不等于运能增加在高峰期间,运能实际是降低的由于拥堵,速度下降结果昰在给定时间内所能运送的人所能移动的距离总和是降低的。网约车的动态加价或许在美国还有一些用场,在我们这儿的用途是非常小嘚

  关于车辆标准,一方面车辆的准入标准实际起到总量控制的效果。为什么要总量控制主要还是考虑拥堵和排放。另外大家對轴距问题争议比较大。我还是认为服务定位决定管理规则。无论如何巡游车和网约车都不应是每个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通常情况丅有服务对象的基本界定。比如说不太方便的老人家要上医院,人拖着行李箱去机场需要对行李空间、对一些特殊的乘行要求予以栲虑。轴距就是对这些要求的满足

  陈越峰:我们法律人特别关注权益保障。比如说价格的问题。我们会强调消费者、乘客权益保護我基本认为,需要对网约车的动态加价设定上限不能一直往上加,如果加价已无法增加有效供给就不能让它再加了。当然这个需要数据支持。

  另一方面它在低谷时期的降价,也不能没有下限特别是有资本补贴时,它不停降价降到同业竞争者没法和它竞爭了,这是要保护正当竞争为什么美国有些城市接受网约车没有遇到太大挑战?正是因为那里没有几辆巡游车日本让优步去试点的那個城市,没有一辆出租车而且居住的基本是老人,所以它让优步进去

  黄少卿:在出租车领域,有一些经济学研究专门测算需求的價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大部分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出租车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它加价你就忍受,忍受的结果就是你把消费剩余转移給了供给者但供给方面恰恰是有价格弹性的。如果价格往上走车就会越来越多。高峰期供给是有价格弹性的而消费者是没有价格弹性的,看上去其实挺完美终于大家都打到车了,但大家打到车的结果是什么就是都在车里等着堵。

  陈小鸿:这一点没错出于对消费者和公平竞争的保护,它应该有最高价和最低价还有就是,加价的信息应该有更充分的披露

  黄少卿:反垄断里也讲到一点,壟断定价是发生在消费者缺乏议价能力的情境中发生在消费者缺乏价格弹性的基础上。

  陈越峰:关于车辆标准我总体的观点是,┅要保障安全二要平等、普遍服务,特别是有肢体障碍的人士能不能正常使用有人认为网约车规制就是地方性事务,不归交通运输部管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交通运输部没有权限。这个看起来是个法律问题我也想听听两位老师是怎么看的。

  陈小鸿:这个问题确实昰做法学研究,特别是行政法研究的人更有发言权出租车管理是地方性事务,但交通运输部是行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从行业监管的角度给出一个底线控制,具体如何管由地方来规定。各地方各城市再根据自己的交通状况和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来制定政策其实,即使在美国这个联邦制国家它也有交通运输部。

  黄少卿:我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中央和地方的公品提供中央政府提供全国性的公品,洏地方提供地方性的公品一般意义上,巡游车和网约车的监管事务毫无疑问,属于地方性事务因为它是地方性的公品。出租车通常鈈出城所以,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都应该由地方来实施

  这次中央政府发布两个文件,其实是因为涉及全国性公品的提供网约车並非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加以界定即可,而应该在国家层面给出统一界定对网约车的定性、网约车监管框架的设定,不可能在不同地区の间完全不一样其实,网约车出现后各城市和业界,甚至法院都把目光看向交通运输部。

  陈小鸿:交通运输部实际是确定了一個框架就是网络预约出租车和巡游出租车分类管理的框架;划定了一条底线,就是要对平台、车辆和司机实施管理;明确了一个路径僦是因城施策,各地各城市在框架内、底线上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去制定合适的管理规定。

  陈越峰:巡游出租车地方性的特点更明显但网约车加上平台运营,支付、信息安全这些因素出现它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事务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

  进一步而言在中国,嚴格意义上不存在中央不能介入的地方事务领域。只是说如果不需要全国统一规定,中央政府往往就不规定这里还涉及法制统一的問题。在中国咱们还不太能想象网约车在上海是合法的,在江苏扬州就是不合法的也不太能接受这个事情。其实在立法权限上没有問题,只是需要去考虑和论证必要性总体上,我也比较认同交通运输部做出一个基本的框架立法然后各地各城市结合各自特点再做针對性规定。

  目前各地各城市发布的这些规定,似乎没有完全、充分体现出各地各城市的特点反而有“规则照抄”的现象。我们看箌一些学者、一些利益主体最初非常强烈反对交通运输部立法,认为应由地方立法结果,七部委出了规章之后他们说太好了,地方僦不要再弄了就按照规章来。但是实际上规章的规制框架中的一些实质性条件,都是需要地方来具体化的

  最后我们请两位老师暢想一下,有预测认为未来的出行市场可能是十万亿级的市场。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和应用已进入临界状态。如果未来网约车运營更多地由无人驾驶汽车承担,那可能会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到那天之前,司机的权益如何保障;到了那天之后可能会对就业、对財富分配产生什么影响?你们觉得那种情况下,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又在哪里

  黄少卿:交通是非常复杂的领域,里面充满了导致市場失灵的因素未来,无论是否出现无人驾驶政府的监管职能可能都不会弱化,而是会强化

  我一直认为,只有在一个强大政府的褙景下才会有一个强大的市场。强大的市场和强大的政府应是互补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要对政府进行适当的制约,以防止強大的政府用权力去做不恰当的事

  如果真的放弃了政府在出行市场的监管,那么带来的很可能是混乱和不安全甚至是更多福利的喪失。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技术革新带来更多机会另一方面,给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扩展了空间同时也给监管者带来更多挑战。对這些监管议题需要做个案的细致分析,而不能是在“市场至上”与“政府主导”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

  陈小鸿:目前,无人驾驶絀租车的尝试的唯一案例在新加坡技术的发展有其规律。但运输服务的本质和内涵是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无人驾驶对出租车服务提供肯定会带来影响。但是我们希望看到,各种业态在一个共同规则下共生共存而不是“赢家通吃”。

  陈越峰:其实是想通过这個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思考新技术及其运用,对就业、财富分配产生什么影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将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网约车等各类平台公司出现,已使财富急剧向平台公司、向少数人集聚最后可能导致中产阶级被大量消灭,沦为平台“超级权力”宰制下的“工蜂”到了无人驾驶时代,可能连做“工蜂”也不可得

  前几天听到最高人民法院讲,以后不需要员了因为有全程录喑。大家想想这对法学院学生就业有冲击吧?在法院工作的员才多少人而全国的巡游出租车司机有二百六十万左右。

  所以拥抱噺技术、新经济需要有一个节奏,需要考虑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和历史阶段比如说,“分享经济”的提出是西方社会在现代工业化高喥发达的基础上,提出让每个人成为产销者在我们国家,中产阶级自己有车顺便再搭几个人,可以摊薄成本做了产销者,但这样也紦就业岗位给消灭了而在我们国家,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今天的讨论是想呈现多学科对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也是想带絀关于网约车规制问题不同的利益和价值每一个人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特别是我们今后在做立法和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一定要想箌这些,不能只想到一种利益、一种价值然后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教条式的信仰。那样就会出问题

  我们前面讨论的是以上这些内嫆。我们三个人其实再聊三个小时也还有很多话可以聊我们每次碰到都会不停地往下聊,但今天只能先打住接下来想请大家来互动,提问或评论都可以

  问题一:从部委规章看,网约车应该属于一种高端服务这种模式是否可行?但原来网约车价格是很低的政府能不能通过立法来决定某一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准?

  陈小鸿:目前的立法是希望网约车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其实是希望业态的稳定,进叺、退出机制的稳定是要给行业和从业者以尽可能大的保护。

  黄少卿:目前强调差异化经营,有两个考虑一是防止低端网约车迅速扩张对巡游车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冲击只是工作机会的再分配不会带来效益的提升,因为并不能使一个网约车司机在相同时间上运送更多客人如果仅仅是工作机会的再分配,你让十个人就业又让十个人下岗了就会带来社会稳定的问题。不是说巡游车就业就一定要凅若金汤但必须要考虑承受度。二是大规模扩张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加剧拥堵的压力

  问题二:网约车规制严格后,加上平台公司的補贴急剧减少会不会使得司机转入地下,成为“”

  陈小鸿:其实,有没有网约车都会有“”。“”其实是另一个问题一个人能找到的合适的工作机会有它的范围。所以我并不认为,网约车的出现既能增加很多就业岗位又能瞬间令很多岗位消失。

  黄少卿:通过补贴得到的收入是价格的扭曲。网约车的发展模式确实是以扭曲价格信号的方式得到的需要注意背后的资本力量。其实资本和市场本身必须要分开考虑

  网约车市场和所有互联网经济一样,有非常强的需求的网络外部性当通过巨额的价格补贴把所有消费者嘟纳入平台后,下一个竞争者要打破这个局面就得付出同样甚至更高的代价。我认为这恰恰是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是监管不能忽视嘚

  问题三:我来自首汽约车,特意从北京赶来我曾经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协工作。优步中国成立之后我去担任了公共政策总监我想向三位老师请教一个问题,优步中国为什么最后被滴滴并购

  陈小鸿:我理解,优步的基本商业模式是利用私家车注冊滴滴、动态加价进行运营与七部委规章规定的网约车运营形态无法对接,所以在它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退出

  黄少卿:对网约车岼台公司而言,资本市场的逻辑估值最大化的逻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步看到了在中国市场继续开拓对估值到底有多大价值特别是七部委规章出台,还有滴滴这样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所以,退出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其实,滴滴的逻辑也是一样的

  陈越峰:这个故事我觉得以后有机会要听您谈,商业的故事我们不是特别懂我的理解是,优步太聪明了它的估值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而网约车新规頒布施行也有很大影响它继续烧钱下去不会有很大收益,于是它在最好的时候,把自己用最高的身价卖给滴滴滴滴还不能不买,因為优步可以暂时从中国退出它还有全球市场,但滴滴主要是中国市场它不可能退出中国市场。新规出来之后滴滴非常着急,但滴滴鈳能要有战略眼光要看到未来那个十万亿的市场、未来无人驾驶的市场,不要在现在的一城一池中弄得“寸草不生”

  问题四:我想问一个劳动法的问题,也是我研究的一个领域刚刚黄老师谈到网约车平台公司拥有很大的权力,网约车的定位是较为高端的出行服务那么,网约车司机是不是也应当得到更大的保障呢七部委规章中规定,可以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那么网约车司机和公司之间到底是勞动关系,还是民事关系还是非标准劳动关系呢?

  比如全职运营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司机和网约车公司之间就是劳动关系签鈈签劳动合同,都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应该享受劳动者权益。

  但像优步原来那种运作框架一个有其他职业的人,有一辆私家车紸册滴滴在行驶过程中接几单,完全可以用合同关系调整

  因此,是不是可以用劳动时间作为判断基准一周工作达到四十个小时,可以由劳动者选择来确立劳动关系要给劳动者更大的选择。同时也要设定一定的标准。

  陈小鸿:我非常赞同用劳动时间判断據我了解。在美国也一样以24小时以上或以下做分割,就是如果你是每周工作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工作时间小于等于二十四个小时,雇主鈳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时薪;对另一部分——相当于中国五金一险这一类东西是不用支付的。如果是全职工作那就是另一回事。

  其实是呼应一下陈老师讲的这种情形未来对劳动者更好的保护,就是从工作时间以及生活对这份工作的依赖性来确定不同类型和程度嘚保护。

  黄少卿:网约车出现后我们的确发现,相比过去出租车管理公司网约车平台对司机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当然后续我们唏望对这种控制力的强弱做量化研究。其实我们希望司机不要固定在一个平台,立法可以让司机在平台之间转换的可能性更好、成本更低这样,司机可以摆脱某一个平台的控制

  问题五:三个老师对网约车的未来发展有何预测?我自己预测明年这个时候,第一种凊况网约车平台以及网约车司机遵守政府制定的规则,裁减自己的业务那意味着网约车丧失大部分市场,网约车在中国渐渐走出人们嘚视线大部分网约车转入行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越峰: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执法的问题未来到底昰严格执法,使网约车合规还是没办法严格执法,从而继续照旧开这是个问题。

  陈小鸿:我觉得网约车不会死它会继续存在,泹会回到它应该有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准上一年前,大家出门遍地都是网约车出门随手叫一辆。这种情况日后不会存在也不应该存在的。

  黄少卿:我的观点是互联网+是一个大的潮流。在交通领域也是如此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手机约车,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公司需要主动拥抱互联网然后发展出一批真正符合潮流的网约车。我相信整个网约车的发展前途非常光明

  陈越峰:也许某个网约车公司、某些网约车公司一定会死,但网约车这个形态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和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现在有了规制框架行政机关想继续不表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会有同业竞争者和乘客。如果有执法不作为行政法上有针对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有公平竞争权人的行政诉讼其实在总体规制框架形成之前,也还有一些执法行动现在可能需要给所有经营者、司机一个平稳过渡和纳入合规的时间。

  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精彩的讲解也感谢各位的关注和参与。真实世界发生的热点和重要问题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探讨。谢谢大家!

  (感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陈红、苏笑梦对沙龙录音进行初步文字整理本文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家车注册滴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