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要借助京东,京东与阿里巴巴的区别平台去卖要经过哪些程序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刘强东就假货问题讽刺马云:1名程序员1天就能搞定
来源:作者:-责编:刀马
北京时间12月10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报道,京东董事长兼CEO刘强东想要对他的中国劲敌、电商大亨马云传个话:打假是件容易事。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称:“一名程序员只需1天就能搞定这件事。你能想象得到花80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古驰品牌的手提包吗?”他的这番表态影射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近期发表的言论。阿里假货问题升级《福布斯》杂志上月在一篇文章中引用马云的话称,那些担心淘宝上存在假货的奢侈品牌,应该先看看他们自己的商业模式。马云质疑称,古驰和其他手提包品牌的商品售价是不是太贵了?“中国的企业家值得世界尊重吗?”刘强东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回应道,“我们必须作出改变。”马云并未对《福布斯》的文章作出回应,但他曾经说过,假货是“癌症”,阿里必须攻克。京东和阿里是中国商业界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对对手,刘强东的这一表态是对阿里的最新抨击。长期以来,两家公司经常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大打口水仗。京东和阿里的口水仗也显现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分化。阿里同时还在抗衡京东的合作伙伴腾讯。他们之间竞争的加剧可能会限制消费者的在线选择,因为已经有商户表示,他们必须得选边站。与此同时,这种竞争可能还会招致政府部门采取更大监管力度。商业模式的不同从市值上看,阿里几乎是京东的五倍,而且一直在盈利。京东则长年亏损,近期预计也不会扭亏为盈。但是刘强东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京东商城近几个季度一直在盈利。京东仓库和阿里的商业模式相比,京东是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京东的库存和物流多数由自己管理,而阿里更多扮演的是一个为个体卖家和买家牵线搭桥的平台角色。刘强东指出,京东的直销模式能够更好地尊重知识产权,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想要的不只是便宜货,还有品质。刘强东的这一表态帮助京东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京东股价今年为止已经累计上涨了40%,而阿里股价则下滑18%。“中国互联网行业仍在践行弱肉强食的法则,”刘强东表示,“我们想要把它带到一个文明世界中。”假货导致中国人信赖国外品牌在采访过程中,刘强东不断抨击阿里。他认为,淘宝是中国最大的假货来源,在线商户之间展开的极端价格战催生了假货,最终在中国扼杀了高品质的品牌产品。“结果是,中国消费者不信赖本国品牌,他们跑到日本疯狂购物。他们更信赖国外品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他表示。不过,刘强东也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到放心货。“我们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其他人怎么可能以比我们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呢?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卖的是什么货,”他表示。阿里代表称,公司关注的是客户。“竞争对手对我们说三道四,我们不认为这是对其自私主张辩护的一种有效方式,”阿里代表称。马云曾表示,京东“注定是个悲剧”,因为京东建立自主配送网络的计划需要大量送货员。刘强东相信,京东配送服务的覆盖面和速度能够提供舒适的客户体验,这是竞争对手无法匹敌的。刘强东称,京东未来5年将继续投资配送网络。单是今年,京东就为其物流业务招募了逾2.5万名员工。京东的运费挑战京东的挑战在于,客户必须分担部分公司成本。京东在创建初期对所有商品提供免费送货,但是现在,京东一直在稳步提升享受免费送货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金额。京东希望在明年将免费送货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金额,从79元提升到99元。刘强东表示,到2017年时,京东可能会对所有商品收取运费。在规模达到2.82万亿元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京东位居第二,市场占有率远落后于对手阿里。京东和阿里控制着中国80%的电商市场,其中阿里份额为61.4%,京东为18.6%。但是京东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在增长最为快速的品牌商领域。耐克、小米以及优衣库等品牌都已经在京东商城和阿里的天猫商城上开设旗舰店。消费者认为,和淘宝等在线市场相比,这些旗舰店更值得信赖。淘宝上更多的是个体卖家在销售商品,一直饱受假货的困扰。刘强东表示,从明年开始,京东将向这些品牌采购更多商品,然后直接卖给消费者,以利用上京东的快速送货服务。京东此举也是赌定,消费者愿意支付更多费用换取京东的快速送货服务。京东仓库分散在中国主要城市中,红色送货三轮车随处可见。刘强东称,商户也会对此表示欢迎,因为这降低了他们的营业费用。为了进一步突出京东和阿里的不同,刘强东还对马云之前经常说的一句话话提出质疑。马云表示,阿里的理念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刘强东认为,马云的这个顺序是错误的,京东一直将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同时协调好三者的利益。刘强东认为,京东在美国上市仅一年多,时间太短,还无法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想要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价值,”他表示。微信搜索“IT之家”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之家客户端()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经过几年的积累后,面对百度,腾讯等巨无霸拥有互联网入口等推广优势的电商产品,以及京东等公司,是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以及面对以后的电商格局,阿里巴巴会如何应对?
按投票排序
转载我一个类似问题的答案,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转载请注明)——————————分割线,待续。。。第一章:阿里巴巴上市前夕的市场前景分析日,随着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在与港交所的博弈中失败,阿里巴巴集团最终决定启动在纽交所的上市事宜。这桩IPO也极有可能刷新全球互联网公司的上市记录。同时根据雅虎集团的财报显示:阿里巴巴2013年第二季度总营收 17.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61%;净利润 7.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5%,超越腾讯和百度,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再结合目前火爆的双11购物节和不断发展的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无一不向人们描绘着阿里巴巴的美好前景。但是随着微信平台的搭建和消费闭环的完善。再加上最近风头正盛的京东,还有无数的垂直电商和企业自营平台的上线,似乎又给阿里巴巴的发展前景增添了一丝疑云。首先我们通过数据分析目前电子商务市场的基本情况:(图1.1)(图1.1)1、从图1.1表明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扔保持每年超过20%的发展速度,Q3季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5万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表明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以及趋于成熟,预计今后在没有新的市场被开发之前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图1.2)(图1.3)2、在逐渐趋于成熟的B2B市场上,阿里巴巴任然以43.1%的绝对优势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且短期内市场份额不会发生较大变化。2到6名的B2B平台市场份额合计不到20%,暂时不会对阿里巴巴的B2B业务造成冲击。(图1.4)3、在发展迅速的B2C市场上,虽然天猫占据着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腾讯入股京东,微信商城的上线和微信支付闭环的完善,依托苏宁母公司的苏宁易购和部分脱离阿里系的垂直电商的壮大,直接威胁到了阿里集团在B2C业务上的绝对领先地位。(图1.5)在自主销售的B2C市场上,京东已经占据了超过45%的市场份额,且京东目前已经开始向平台电商进行转型,这也直接威胁阿里集团的B2C业务。(图1.6)根据以上最新的2013年Q3季度最新资料分析可知。(表2至表5),阿里巴巴集团在其主营业务B2B和B2C上共计占有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上32%的市场份额,同时加上淘宝网的C2C业务,阿里巴巴集团占据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超过40%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其他的竞争对手。但是从细分的市场来看:在自主销售的B2C市场上,京东已经占据了超过45%的市场份额,且京东目前已经开始向平台电商进行转型,这也直接威胁阿里集团的B2C业务。(如下图)(图1.7)从上表可以看出,B2C在购物网站的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一下几点原因可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1.B2C业务可以为平台提供更高利润率,导致平台投入较多资源发展B2C业务。2.C2C业务发展较早,由个人入驻平台,市场潜力有限,发展前景不足3.2013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7.8%,促使传统企业产生更迫切的触电需求,在自建平台行不通的情况下,未来将有更多的传统企业入驻到开放的B2C平台。4.目前入驻平台的企业还只是少数的实体企业,还有大量的线下企业没有电商化,所以B2C的市场规模大,前景广阔。5.相对于C2C,商城的商家产品的信誉、质量、服务以及售后等都更有保障,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注:在线旅游市场由于与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关联不大,在此不作详细说明。4、总结:根据以上最新的2013年Q3季度最新资料分析可知。(表2至表5),阿里巴巴集团在其主营业务B2B和B2C上共计占有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上32%的市场份额,同时加上淘宝网的C2C业务,阿里巴巴集团占据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超过40%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其他的竞争对手。但是从细分的市场来看,传统的B2B市场经过不断地发展和竞争,已经趋于稳定,阿里集团在B2B市场中占据了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份额,其他的B2B平台短期内难以对阿里形成威胁,建议B2B业务目前以稳定为主,不用追加不必要的资源投入。但是在快速增长的网络购物市场,特别是在B2C市场上,已经产生了以京东商城为主的可以对阿里旗下天猫商城形成直接威胁的平台级电商企业。同时以唯品会为代表的垂直电商也在通过不断的市场细分和差异化在不断的蚕食天猫的市场份额。当年天猫依托淘宝强大的品牌效益和流量占据了B2C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但是同时也造成天猫的品牌定位不清晰,部分客户不能准确区分淘宝和天猫的区别等问题。造成天猫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形象在客户心中的评分低于京东等平台商。建议阿里集团需加大对B2C业务的重视以及投入,增加对天猫商城的资源投入,加强其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同时增加其品牌识别度和客户认知度。做到去淘宝化,保持阿里集团在B2C领域内的领先地位。(以上数据来自艾瑞咨询及互联网)——————————分割线,待续。。。第二章:从收购投资的角度分析BTA三家各自的战略布局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对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BTA各自布局,开始了对中国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布局和划分。其中腾讯和阿里之间的战争也其中不断的升级。首先,我们通过对BTA三家公司今年来的投资运作来分析各个公司的基本布局:百度:时间投资对象2009年10月百度完整收购了点讯输入法的开发公司,并将点讯输入法更名为百度输入法2011年8月百度收购番薯网40%股份,与中搜在线并列成为最大机构股东。2010年1月百度引入普罗维登斯资本的5000万美元投资了爱奇艺2010年10月百度联手乐天推出乐酷天;此站于去年4月20日,宣布关闭,百度B2C布局失败。2010年12月百度投资齐家网,与齐家网建立深度战略合作,是百度开放电子商务战略的标志性事件,也是百度致力于繁荣电子商务生态圈的重要举措。2011年3月原本计划于2010年上市的安居客改弦更张,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百度,融资规模为5000万美金;2011年6月百度一举成为莱富特佰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29%2011年6月百度投资去哪儿网3.06亿美元2011年6月继百度巨资投资线下品牌百丽后,百度与百丽将合资建立B2C品牌,主营鞋帽与服装,并邀请原京东副总裁徐雷加盟出任高管之一。2011年9月百度人才获得百度的1亿元投资,随之改名为百伯网。2011年12月原36团(知我网)对外宣布,获得百度和IDG千万美元联合注资。2011年11月百度收购创新工场旗下图片工具魔图精灵和photosola。目前,魔图精灵已更名为百度魔图。2012年1月百度低调收购国内安全公司“超级巡警”,2013年6月连续推出pc百度杀毒,百度卫士。2012年11月百度战略投资刷机工具卓大师,投资金额接近5000万元。2012年11月百度收购影视剧搜索及推荐服务“今晚看啥”的团队2013年2月百度收购创新工场旗下手机OS项目点心(目的是安卓优化大师,同一团队现已推出百度手机卫士)2013年2月百度收购了移动安全公司TrustGo的 100%股权,收购价格超过3000万美元。2013年5月百度3.5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2013年7月百度宣布,将出资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已发行的全部股本2013年8月百度和糯米网联合宣布,百度将向人人公司旗下的糯米网战略投资1.6亿美金从而完成对糯米的控股百分之59腾讯:时间投资对象2010年4月腾讯宣布以1.418亿元收购深圳网域29%股权2010年7月腾讯花费6000万美元投资当时中国最大的社区技术平台康盛创想2010年8月腾讯投资由其前员工创建的卖座网2010年9月腾讯投资中国最大的建站工具之一Discuz2011年1月腾讯耗资万入股同程网30%的股权,正式进军在线旅游市场。2011年5月腾讯5000万美元投资中国最大的正品鞋购物网站好乐买2011年5月腾讯8440万美元投资在线旅游提供商艺龙网2011年5月投资华谊兄弟6900万美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和最大机构股东。2011年6月投资F团,腾讯与Groupon合作的高朋在中国高调上线后,进一步加大对团购网的战略控股。2011年6月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母婴社区网站妈妈网,2011年6月战略投资垂直B2C网站珂兰钻石网2011年6月腾讯将投资创新工场发展基金的人民币基金,总规模为7亿元人民币,用于对创新工场所孵化的企业或其他早中期阶段优质互联网科技公司进行扶持。2011年7月在去年的3Q大战之后,腾讯公司独自发展网络安全的战略开始转变,选择与国内安全厂商进行合作。以8.92亿港元投资金山软件。2012年5月以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易迅网,使其成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2012年5月腾讯投资4亿元,与买卖宝在无锡共建手机“拍拍”网总部,计划把这一购物网站,打造成中国手机购物第一品牌。2012年8月6000万人民币收购手机应用开发商刷机精灵2013年4月腾讯2500万美元投资滴滴打车2013年6月腾讯出资4698万美购买金山网络增发股份约10%。此轮投资完成后,腾讯持有金山网络18%的股份,成为仅次于金山软件的第二大股东。2013年9月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股份,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2014年2月腾讯与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腾讯投资、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大众点评将保持独立运营。2014年3月腾讯公司和京东商城共同宣布达成战略联盟,腾讯入股京东约15%的股权,并在后者上市时追加认购5%的股权,从而成为京东重要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注:此表中不包含腾讯公司对游戏行业的投资)2013年8月百度和糯米网联合宣布,百度将向人人公司旗下的糯米网战略投资1.6亿美金从而完成对糯米的控股百分之59阿里:时间投资对象2005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200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战略投资口碑网。2008年5月phpwind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前期隶属于支付宝。2010年4月,phpwind正式进入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成为阿里云计算战略性重点产品。2009年9月阿里巴巴以5.4亿投资万网,完成与其结盟2009年12月浙江百世物流科技公司由郭台铭和马云连手创立的,总投资额已经超过1亿元。初期该公司业务范围仍仅局限在杭州市区,主要客户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和富士康。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入股星辰急便,注资额约3000万元。日收购了美国电子商务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商Vendio Services,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在美国市场上进行收购活动。日阿里巴巴向易图通公司注资3500万美金,一举成为易图通最大的股东。日阿里巴巴宣布已和专门服务eBay商家的第三方工具开发商Auctiva达成收购协议。2010年10月阿里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云峰基金作为财务投资者联手投资搜狗。投资1500万美元。日,搜狐公布以2580万美元回购此前阿里巴巴所持有搜狗10.88%股份。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收购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日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正式确认:集团于近日完成了对流量统计技术提供商CNZZ的收购。2011年7月美团网B轮融资5000万美元,阿里巴巴领投2011年8月2000万美元投资移动社交应用陌陌。2012年1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丁丁网布局O2O2013年4月阿里默认收购虾米网,合推新产品日新浪宣布阿里巴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日阿里巴巴2.94亿美元投资高德,阿里将持有高德约28%股份。日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成为UC董事会董事,阿里与UC合作————————分割线。。。待续首先我们来看百度从BTA近年来的投资收购统计表可以看出,百度公司的战略布局最早是围绕着其核心业务搜索而展开的,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前百度一直牢牢把持着互联网的搜索入口,但是当时的百度受困于版权纠纷和原创内容的匮乏,从而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版权和内容方面的行业布局,先后投资收购了番薯网、爱奇艺、PPS等一系列内容和版权的提供商。但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爆发和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百度公司也意识到对移动端的布局,从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到战略投资刷机工具卓大师,百度通过91无线旗下的安卓优化大师等软件分发平台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同时大力开发旗下的几款主打产品如: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输入法。目前百度已经拥有了多款装机量过亿的超级应用,完成对移动端的基本布局。而在电子商务方面,百度最早试图通过垂直电商来切入市场,先是联手乐天推出乐酷天,随后又战略投资齐家网和安居客,试图通过百度在搜索引擎上的绝对优势来导入流量,最终实现自己的电子商务梦想,但是这些投资效果都不太理想,乐酷天在也在后来宣布关闭。百度B2C战略布局失败。但是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百度极富远见的战略投资去哪儿网,利用百度的中间页战略和自己在pc搜索上的强大的入口功能,顺利的进入了电子商务中的在线旅游市场。在百度的帮助下,去哪儿网也于去年顺利的在美国上市。在线旅游市场与阿里集团的主要业务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不会对阿里集团造成直接冲击。但是,随着2012年度团购的兴起和O2O模式的不断发展,以LBS百度地图和糯米团为入口的新的O2O模式开始冲击传统的电子商务格局,百度也通过自己在搜索上的优势不断地发力电子商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阿里造成了影响。总结:百度的战略布局是以其主营的搜索业务为核心,不断地通过战略布局完善自己的核心业务,然后通过搜索庞大的流量优势和入口作用不断地向电子商务、云服务、内容服务等市场渗透和扩张。在和阿里集团直接竞争的电子商务领域,由于百度起步较晚,且没有合适的支付工具无法形成交易闭环,在PC端无法对阿里集团造成太大冲击。但是需要注意的,百度目前已经初步布局了移动端的app入口,通过糯米和百度地图的O2O业务未来可能会对阿里集团形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腾讯腾讯:腾讯一直以来都是一家很有远见和侵虐性的公司。腾讯依托qq强大的社交关系链不断地对其产品进行推广,然后利用平凡的迭代换新不断地发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推广方式让腾讯的产品跟随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微博、搜搜和腾讯电商的失利让腾讯明白,依靠qq庞大的用户为基础的市场推广战略并不是每次都能带来成功,而且一旦这种方式出现瓶颈,腾讯就难以找到更为有效的产品推广办法。从腾讯近年来的投资布局可以看出腾讯的发展方向和明确,就是通过以控制流量入口的方式不断地拓展其业务范围。在PC时代,腾讯依靠其强大的用户群和精准的广告推送,形成了以游戏和增值服务为主的现金流业务。同时通过拍拍、易迅等下属项目试水电商。此时的淘宝在PC端所向披靡,哪怕是拥有海量用户的腾讯也无法撼动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地位。这是腾讯的业务中心尚在以qq为核心的即时通讯和游戏领域,于阿里集团的核心业务没有过多的冲突,所以此时的腾讯还未引起阿里的重视。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2012年团购市场的火爆,O2O模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此时BAT三巨头同时意识到这是个市场容量可能超过目前的电子商务市场的大蛋糕。在这里,阿里的线上还没有完全渗入,市场还处于培育期,用户习惯和市场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塑造。而此时的腾讯坐拥两大超级APP微信和手Q,辅以旗下的其他流量入口,几乎和百度等几大公司把持了移动端的入口。此时已经领先的腾讯想率先进入O2O市场从而抢占份额。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商业化,大量原本属于阿里的电商流量被微信所截取和分流至腾讯旗下的电商平台和合作商家,直接威胁到阿里立足的根本。所以马云情急之中强推“来往”,甚至屏蔽微信的二维码扫描等,无一不是说明了腾讯电商已经杀到阿里城下了。未来的竞争是应用场景和入口流量只争。微信已经坐拥6亿用户,一旦完成了对用户使用微信进行O2O消费习惯的培养,就可以牢牢占据移动端的市场。于是腾讯先后投资布局了高朋友、拍拍网、大众点评和滴滴打车。更是在今年3月和京东商城共同宣布达成战略联盟,腾讯入股京东约15%的股权,并在后者上市时追加认购5%的股权,从而成为京东重要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最近火爆一时的“微信”“来往”之争和“滴滴”“快递”之争都是入口和应用场景之争的市场表现。随着来往的失败(相对于微信的6亿用户,来往的用户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阿里想通过第二个“微信”来打败微信的战略宣告失败,也促使了阿里集团不得不改变策略。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里集团最近频繁的进行高层调整。在发现无法通过第二个“微信”来卡位移动互联网以后,阿里巴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通过对新浪微博和陌陌的入股,弥补公司缺少的移动社交基因和相关领域的资源。又全资收购了高德地图和5000万战略领投美团网,同时大力推广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初步实现了以地图应用的基础,相关购物社交应用为入口的O2O体系,从而对抗以微信为前沿的腾讯电商。阿里从阿里集团的投资与收购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阿里的战略布局也随着市场的变化在不断改变。最初阿里集团主要投资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产品搜索、域名、在线支付以及物流等相关公司和产业(雅虎中国、万网、phpwind、百世物流、第三方工具开发商Auctiva等),这些投资旨在不断的完善阿里的电商体系和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着这些基础投资完成以后,阿里将部分精力投入到云计算中,这个也可能成为阿里集团未来的明星业务之一。随着移动电商、O2O和团购的兴起,阿里想通过“来往”开与微信竞争,但随着来往的失败(相对于微信的6亿用户,来往的用户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阿里想通过第二个“微信”来打败微信的战略宣告失败,也促使了阿里集团不得不改变策略。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里集团最近频繁的进行高层调整。在发现无法通过第二个“微信”来卡位移动互联网以后,阿里巴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通过对新浪微博和陌陌的入股,弥补公司缺少的移动社交基因和相关领域的资源。又全资收购了高德地图和5000万战略领头美团网,同时大力推广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初步实现了以地图应用的基础,相关购物社交应用为入口的O2O体系,从而对抗以微信为前沿的腾讯电商。同时,从今年最近的投资看来,阿里又对文化娱乐和互联网视频及相关原创内容感兴趣,前一段时间入股优酷土豆和一直以来和华谊公司非同一般地关系,让阿里在视频流量和文化娱乐方面下了一步好棋,通过近年的大力布局,阿里帝国的疆域也愈发明显。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辅以互联网金融,网络社交流量入口以及文化娱乐内容创造等来为14年的ipo描绘一个更加美好的故事。——————分割线。。。待续。。。
首先大环境是互联网各项应用游戏、搜索、电子商务的增速都在放缓,但以电子商务应用增速放缓速率小,所以A的前景笔B和T好一些。因为A还有增量市场可以挖掘 (A:阿里巴巴,B:百度,T:腾讯) 。B这两年的业绩高速不能不说拜谷歌所赐,但除了亏大钱的视频业务其他投资毫无建树;T的游戏业务增长则是吞噬着其他厂的地盘,相对增长变得非常吃力;T全业务发展来筑起城墙希望留住这些年轻、易变的80、90后用户,实际上已经在守势了,当然守的比较有霸气,王八气。A由于是公司集群模式,相对比较复杂些,而且也不比BT乐观。近期赚钱的或会有赚钱能力的,就B2B、淘宝、天猫、支付宝,还有个还不靠谱的阿里云。B2B基本上已经被推上了手术台,这个马云最初的梦想所寄受制于模式所困,虽不能说已经病入膏肓,但对于理想主义的马云来说,“低人均产出”、“低社会效益”、低成长性、欺诈高发的B2B显然不是马云要的B2B模式。但能改成什么效果,马云也还不知道,所以会有私有化。淘宝和天猫是现阶段阿里巴巴盈利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基本也成为外界对于马云的第一认识(马云个人理想可能更钟情小B2B)。淘宝经历了5、6年的蛰伏、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形式上的网购垄断,并成为了网购代名词。 网购代名词、 能货比三家、价格、旺旺砍价咨询、支付宝担保是淘宝核心竞争力。其中前两个优势让淘宝不惧于百度、腾讯的入口挟持。而且由于淘宝卖家资源接近饱和,天猫以收费来筛选优质卖家,广告需求剧增,淘宝正走在高收益增长的道路上。但高收益下也有大隐忧。卖家资源饱和:淘宝不再是创业乐土,资本成为推动成长最大动力,也伴随了受贿和暗箱操作(聚划算),导致淘宝与卖家团体的关系紧张,危及根本。C2C增长放缓:虽然小C2C不能给淘宝带来多少收益,但是是淘宝活力的提现,但是天猫显然在吞噬淘宝的成长性,天猫的商家很多是从淘宝集市转型的。淘宝本寄望与SNS来提高小卖家活力,但SNS雷声大雨点小,C2C不进则退。而淘宝、天猫最大的问题就是大浪淘沙,鱼目混珠,商品品质、服务标准、物流标准难以统一,而这些问题会随着网购用户资深化越来越突出。这也给京东之类的B2C留下了成长空间。阿里在全力推进物流宝的整合,但前途仍未明了。京东作为挑战者,淘宝、天猫并非他的主要对手,天猫阻止不了他的壮大。他最大的对手是他自己,而这个问题现在看还很突出。人员规模扩展过大、管理是否跟的上?物流投资、人力成本剧增,资金流是否跟得上?流量增长,IT系统是否跟得上?仓储管理是否跟得上?B2C竞争白热化、营销是否跟得上?……这一切能否解决完全要看刘强东的手腕了,目前最不看好的一点是其公司规模是否扩张过快了,而且到现在还没有健康的毛利率。
腾讯的主营业务对电商涉及不深,不展开分析。B2B业务阿里和百度正面竞争,但其实模式是类似的,阿里只是把搜索、排名等产品放在站内,多个会员费。但会员费的模式在私有化转型之后有取消的可能。B2B的业务模式经历了几个阶段:黄页式--主要是早期,特征是互联网信息匮乏,用户的核心需求是找到信息;搜索式---信息爆发的初期,只有借助搜索技术从大量信息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淘宝很大程度上也是商品的搜索。弊端是搜索结果越来越偏离买家需求,卖家的推广成本不断升高转化率很难提升,网站资源有限盈利空间受限制,逐步形成瓶颈。原因是信息量过大,加上很多所谓的SEO,优化,推广,实际从用户体验角度是多了很多不匹配的垃圾广告而已。另外,诚信问题也是越来越大的困扰,阿里排名靠前的很多小厂和皮包公司,百度更不用说了。B2B业务未来的趋势个人比较看好几个趋势:第一是SNS化,这并不是赶潮流,信息爆炸时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搜索已经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终点,从大量结果中进行低效的二次筛选判断已经是一种常态,所以B2B借助SNS化实现“商圈化”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避免海量无效信息的干扰;第二是认证体和诚信评价体系,搜索模式发展到今天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信息越来越不可信,这在商务领域是致命的,所以阿里现在在实地认证,工厂、贸易深度认证,产品认证、经营场地、现场视频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引入和国际认证公司,除此之外通过买卖双方的互评机制沉淀出优质用户和过滤垃圾会员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第三“产品碎片化”,这个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个名词,是相对于目前的“会员制”,会员制的一大弊端就是投入给效果脱节,跟企业实力脱节,无论你是大工厂还是小公司,有几千种产品还是只有一两种产品会员费都一样,这种模式的恶果是企业在难以确认效果的情况下拒绝投入,失去了庞大的用户基数,而加入的企业对效果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达不到就会放弃,用户稳定性差,阿里发展十年,国际平台付费会员也不过几万家。而只有拥有大量的用户基数,电商平台才能做深入的数据分析,有效的leads运营甚至是第三方服务商的引入,实现真正的平台化。具体方式比如可以推出免费产品(市场行情、产品关键词热度、基础的数据分析,企业邮局,少量的会员关注等功能),目的是在企业的初创期就能够开始使用你的产品,让他的行为记录和数据可以留在平台上,一方面数据本身就是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用户行为记录和产品使用频度,可以更容易的判断用户成熟期,在适当的时候生成高质量的商业leads。第四“按效果付费”,这方面阿里已经在尝试网销宝和外贸直通车,跟百度的竞价排名类似,但无论阿里还是百度都依然是靠强势销售在推动这类产品。实际上,按效果付费的产品是可以实现真正的互联网化的,目前的瓶颈在于买家点击质量的粗放和对产品效果的不自信,开户费门槛依然不低。实际完全可以做到1元开户,让用户根据使用效果自行选择是否付费,摆脱销售推动,同时投入低的期望值也不会高,效果好的投入高,用户粘度会有大的提升。其他产品都可以考虑根据使用频率或数量分级收费。第五“整合能力”,B2B之所以难做,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业务过程有一定的复杂性,比如外贸涉及的付款,物流等“过程服务”都不是互联网公司能轻易做好的,但却是B2B平台延伸价值的方向,所以基于庞大用户数量,数据运营能力为第三方服务商做开放可能会给B2B平台的发展带来“第二个春天”。而这方面阿里的优势非常明显,涉及B2B,B2C,C2C,支付等生态圈的现成资源在整合上已经先行一步。内部整合后再继续做外部整合如果顺利的话真的会“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再谈B2C,个人消费市场我简单做个划分,一块“实物购买”,如天猫,京东。一块“生活服务”,如百度有啊。实物消费百度可以先抛开,主要是淘宝系与京东的竞争,之前专门在知乎上写过一篇分析。一个基本判断是用户的核心需求从“信息”转向“品质”,这是京东初期依靠正品行货、自建物流、货到付款迅速突破淘宝生态圈并爆发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后期京东面临产品丰富度,管理庞大体系的难题,所以京东如果能把“有品质保障的正品开放平台”做好,那我相信会在竞争中取得不错的态势,但别在跟淘宝打价格战了,淘宝的活动策划能力至少目前看是无敌的,而且自己不出钱,谁往这个坑里跳都会被带歪了。走正品、品质和用户体验路线或有胜算。另外是“生活服务”,去年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口碑,包括后来的雅虎口碑,我的判断这个领域未来的赢家就是当年雅虎口碑的SNS化的生活服务平台的模式,可惜口碑没有坚持,被自己搞残了。生活服务领域未来一定会诞生现在淘宝级别的公司。目前最看好两个,一个是大众点评,商户尤其是用户点评数据的积累;另一个就是百度的有啊(乐活),有啊虽然做的时间短,但模式可以比喻为生活服务领域里的京东,一开始就定位“品质”,如果这条原则能坚持好,即便没有大量的消费者点评数据也能获得京东初期的爆发增长效果。而点评就是生活服务领域的淘宝模式,因行业特点,借了LBS的东风。无论如何,未来看点很多,各路牛人值得关注
电商是个很重的体系,不是有入口就能搞定的。所以,百度和腾讯对阿里巴巴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可以忽略。京东的挑战暂时还没那么严重,其实阿里巴巴和京东对电子商务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京东就是自营零售,阿里巴巴则是要做全产业链的商务服务,其客户是一直都是B,也就是中小企业(我在知乎反驳过淘宝是c2c的说法,淘宝和天猫都是b2c),落脚还是在商务上。京东的盘子看上去很大,但自身的挑战更大。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研究下阿里巴巴系的利润来源,你就会对阿里巴巴有个重新的认识。有商务就有电子化的商务服务,这个领域可不只是对C的自营零售这么简单。百度和阿里巴巴都是从B那里获得利润的,可惜百度的模式只是简单的流量变现,市场趋于饱和,往商务产业链上发展难于上青天。阿里巴巴深挖整个商务领域的服务,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个人不看好腾讯的未来,正如前面的答案所说,中国的游戏市场已经基本停滞,腾讯需要新的利润点。但其模式的变现能力远不如百度和阿里巴巴,其客户还是C,广大的B的市场,腾讯还没渗入进来。腾讯重点发展的soso想要抢百度的地盘,基本不会有什么起色。微信微博啥的,变现更难。互联网领域,不要只看产品和用户数量,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决定一个企业的天花板。阿里巴巴的天花板比百度腾讯高。
如何脱颖而出就不说了,免得事后诸葛亮。我想当初很多决策也就是试错而已。如何应对这件事,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为商家服务。当初阿里帮助商家做外贸毫无疑问是核心价值,淘宝帮助商家做内贸也毫无疑问是核心价值。今天的淘宝之所以出现腐败和权力寻租,之所以和卖家团体关系紧张,都是因为这个核心价值逐渐消散。淘宝拿什么和京东们竞争呢?大商家不会给淘宝最惠国待遇。不仅如此,那些借助淘宝成长起来的新大商家,很可能也不会感念淘宝的什么扶助之恩。物流没有优势。商品品质没有优势。对天猫而言,价格和支付宝担保交易也没有优势。淘宝唯一同时聚集了众多优势的C2C,被天猫打败了。欲练神功,挥刀自宫。虽然我不是警察,我也不禁要问马云那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淘宝为啥定位“中小卖家”,是有道理的,大卖家自己搞电商平台了,只有中小才会依托平台,只要中小卖家不死,阿里就有客户群体,就有钱赚,这也是阿里的生存之道。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和京东 的文章

 

随机推荐